成都喜剧方言
㈠ 搞笑的四川方言
笑话一:
麻雀和乌鸦一起摆龙门阵。
麻雀说:你是啥子鸟哦?
乌鸦说:我是凤凰噻!
麻雀:哪有你龟儿子这么黑的凤凰哦?
乌鸦:你晓得个铲铲,老子是烧锅炉的凤凰噻。
笑话二:
一天,我们正议论姚明是如何如何高时,我身旁平时最爱抬杠的四川PLMM又抬杠了:“姚明算什么高,我们家乡有个人比他高多了”
“谁?”我们齐声惊问。
“乐山大佛”她得意地说。
众人都晕,有两个戴眼镜的眼镜都掉了下来……
一GG不服气:“不就七十多米吗……”
却被这个四川MM打断:“才七十多米吗?”
另一人很有把握地说:“是71米。”
所以说,你们这些人连一些基本常识都不懂”这个MM振振有辞,“人家坐着是71米,那么站起来呢?”
众人跌倒在地……
“你倒是让他站起来呀!”这个GG还是不服气。
“咳,人家在江边一坐就是一千多年,风吹雨淋的,早得关节炎了。有本事你去坐几年试试!” 众人彻底无语了……
笑话四:
有个老师给学生安排的作业是用“恳求”和“要求”造句。
作业本交上来后,其中一生答:昨天妈妈炖了一锅猪脚,还没熟的时候爸爸吃了一块,说:“恳求不动”。妈妈说:“要求你啃!”
笑话五:
飞机剧烈抖动。空姐:"各位乘客,飞机遭出问题老,两个发动机坏老,我们可能要
晚点哈。"乘客:"背你妈的时,浪个搞的嘛,如果四个发动机全遭老,我们不是要在天
上过夜哟.
笑话六:
飞机上人声鼎沸,有人扛着蛇皮口袋,有人拎着活鸡活鸭,安检员满头大汗:"背
篼,要补票哈,超重老。""凭啥子嘛?上回两麻袋洋芋都让我过切老哒嘛。"另一个乘客凑过来:"来来来,兄弟伙,抽根烟,看哈我这几袋活鸡浪个办,如果机舱摆不下逗绑到机翅膀上算球老,反正它们自己也飞得起,又不耗飞机的油……"
笑话七:
奥运会开幕之前,两个四川人到北京旅游,在公车上看地图,甲:“我们先杀到天安门,然后再杀到中南海...” 乙:“要得,我们就按到你说的路线一路杀过切嘛。”不幸被同车群众举报,下车后即被扭送至公安机关,交代了N小时情况后才被放出。甲乙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着人来人往,两人无语..........甲忍不住:“你浪个不开腔(枪)也?”乙:“你都不开腔(枪)我浪个敢开也?” 话音刚落,又被扭送至公安机关。一周后两人走出了看守所大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甲说:“勒哈安逸了,包包都着整空老,哪点去搞点子弹嘛?”......门口的武警冲上来将两人按倒在地。
中共中央发出紧急通知:奥运会不允许四川人参加,太恐怖了。这是后话。
笑话八:
央视记者问公交车失火的幸存者:车上有锤子吗?
幸存者:有个锤子!
记者:有锤子?你们怎么不用来砸窗子呢?
幸存者:莫得!有个锤子的锤子!
记者:什么?还有两个锤子?
幸存者:哎呀,有个铲铲!
记者:铲子?那也可以用来砸窗啊!
幸存者:砸个锤子的窗子!
记者:是砸窗子不是砸锤子……
幸存者:哎呀我跟你说个锤子!
记者:我说的窗子!
幸存者:锤子!
记者:那车上到底有什么?
幸存者:有个毛线!
记者:哦,怪不得燃的这么快!
总结:出门一定要带锤子,没的锤子要靠近锤子,有锤子要紧握锤子,锤子在人就在,锤子都没的了,人就锤子了。
笑话九:
呐天下午,同学在建设银行瓜西西的上班,一个穿得嘿邋遢的女的(有神经病的)来到他窗口,给了他一张纸条条要提款。纸条条上赫然写着”兹派XX同志于贵银行处提取人民币”.然后是l后面N多个零元。落 款是***C.P中央办公厅***。
我同学本来想报警,可看神经病患者女的很认真的样儿,想老哈还是打发给保安算老.(~估计保安也没得啥子事情做). 果然,保安对呐个女子说:”呐张条子想要提款,必须先到对门派出所,找所长盖一个章,他盖完章, 你再来取钱就没问题啦。”
呐个女的想都没多想,直接就向派出所去了。(呐保安还真不一般,平时有点小看他了). 大概十多分钟 ,排队取钱的慢慢多起来的时候,神经病女的嘿高兴的回来老,举着那个条子,说:”别各说老,办公程序简化老,不用啥子所长批条直接就可以取钱老。”
我呐个同学一听到这就不住的感叹:******队伍里真有高人,一句”高调”就给打发回来了。我呐个同学和保安当时就有点莽完了,营业大厅有嘿多人,怕她精神病发作起来影响正常的秩序,只好把值班主管找来了。主管和神经病女的在一起聊了一哈,问她取钱做什么用呀,神经病女的说:”取钱买面包,蛋糕,吃的,买穿的噻”。主管指了指不远处的那个透角,神经病女的就又高高兴兴地 K 了。
保安去请教”高招”,主管当时是这样对呐个女的说的: “我们呐哈是建行,只有建房子才能到呐里取钱。你取钱买吃的,那肯定是粮食了,要去农行,买穿的等东西,取钱要到工商银行才得行噻!” 我同学打心眼里佩服 哇,到底是当主管的啊!!!!
过老一哈哈,神经病女的又转来了.而且带来了几个银行的话:”农行的人说了,这里是农行,只有乡卡卡裏的农民能取钱,我是城裏头的,不得行。工行的人说了,我们这里是公行,只能公的来取,母的不得行!!!!,说我是贱人,要到建行取钱”
笑话十:
在前台有两个香港人来入住,可能事先没有预定。知听见前台服务生用川普问他:“请问你是xuan(四川话,音旋,意思近似于刚刚,临时的)来的吗?”这都不是最好笑的,关键在后面。香港人显然不懂xuan来的是什么意思,表情很茫然。于是服务生又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我是说,你是旋来的吗?”香港人仍旧很迟疑,最后终于开口了:“我...我不是旋来的,我是坐飞机来的!”
服务员赶紧捂住嘴冲进厕所狂笑
笑话十一:
先判断下面这段方言是哪个地方的乡音,再将它翻译成普通话:
嘿唷!昨天傻午间,就是起轰的那哈黑儿,叶条回鸡婆,一灰,就灰到我们屋头的黄子上切了勒。你归儿归儿(归儿连读)地饭,那砍脑壳瘟甩都不甩识你一哈,我呕分了,拣起块卵子大的阿炭,给那瘟伤定起切,结果它毛毛一喳起,标了我一毛根儿(根儿连读)的稀巴巴。
笑话十二:
曾经有一个老实8交的堂客摆的老子面前,我不晓得去珍惜,等耍脱了的时候才晓得背时,你的刀刀儿就在我的颈航上割下切嘛,不要再磨了。如果老天可以让老子服二火,我会对哪个堂客说:“你给老子站到”如果她硬是鼓捣要走,我会说“各人爬”。
内年,有个很安逸的感情摆在老子跟前,老子居然没张死它。等老子想起来舍,他**居然就没得喽!!!咋子世界上最不爽的事也就摆在这眼皮子底下了。不过如果老天再给老子一个机会的话,老子一定会给他说:我爱你白一日在蜀中云游。
笑话十三:
瓦路遇一农夫,农夫听说此人才高八斗,心想自己也是方圆数十里远近闻名的柴子,不能让这李太白抢鸟风头。
于是农夫上前对李白说:“听说你才学不浅哪,我给你出个对子对对怎么样?”
李白想偶怎么也是个诗中圣手,一个农夫出个对子有什么不好对的,就答应鸟。
只听农夫出了上联:“你白,你太白,你太太白,你太太太白”
李白那个汗哪,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个上联太绝了。没法,只有请教农夫下联。
农夫憨笑一下,道出了下联:“我黑,我确黑,我确确黑,我确确确黑”
可怜了李太白,只有自己寒鸟……
㈡ 四川方言喜剧电视剧有哪些了
林师傅在首尔 现在播的 有点喜剧
㈢ 一部四川方言喜剧
㈣ 四川方言大全
四川方言有:
1:称谓:
大爷----是对男性老人的尊称;
婆婆----是对女性老人的尊称;
老板凳----是对男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
老太婆----是对女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
嬢嬢----是对父辈女性的称呼;
幺儿(女)----是对子女的爱称。
2:生活用语:
摆龙门阵----是指漫无边际的闲谈;
冲壳子----是指吹牛皮,说大话;
涮坛子----是指开玩笑;
打滥仗----是指不务正业或无法按常规办事;
打锤----是指打架;
扯筋(皮)----是指吵架或闹纠纷;
刹割----是指结束或没有了,用完了;
弄归一 ----是指把事做彻底;
整巴实----是指做好;
莫来头----是指没关系;
光董董----是指不穿上衣。
3:形容词:
悬吊吊的----不稳当(妥);
红扯扯的----红得难看;
粑希希的----烂得很;
宝挫挫----不聪明,有点傻;
瓜兮兮的----傻里傻气;
温都都的----温热合适
香喷喷的----形容很香;
甜咪咪的----形容很甜。
4:歇后语:
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缰);
丁丁猫(蜻蜓)想吃樱桃----眼都望绿了(办不到);
下雨天出太阳----假晴(请);
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跑不脱)。
5:动物名称:
偷油婆----蟑螂;
丁丁猫----蜻蜓;
赖格宝----蟾蜍;
缺块儿----青蛙。
6:常用语:
安逸——四川方言中指“舒服、 舒坦、顺心”的意思,常用语。
打牙祭——四川方言中指“吃肉”和“吃好东西”的意思,常用语。
撇 脱——四川方言中指“轻松”,“简单”的意思,常用语。
雄起——四川方言中指“坚持”,“不服输”的意思,常用语。
惹毛——四川方言中指“发脾气”,“发火”的意思,常用语。
扯把子——四川方言中指“骗人”,“讲谎话”的意思,常用语。
匀兑——四川方言中指“走后门”,“偷偷摸摸不为人知”的意思,常用语。
扎起——四川方言中指“撑腰”,“有后台”的意思,常用语。
耿直——四川方言中指“讲信用”,“有性格”的意思,常用语。
(4)成都喜剧方言扩展阅读:
(1)四川方言,指代四川人说的方言,宋以前的四川方言和元代至今的四川方言有明显不同,依据宋代文献显示,当时的学者把四川方言与西北方言合称为“西语”,属同一方音语系。
(2)四川方言,发源于上古时期非华夏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方言的原四川方言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
(3)四川方言,一般被看作西南官话的代表,和云南话、贵州话共同构成一致性较高的西南方言,四川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和普通话总体上相当接近,在语调上则差异显著。
㈤ 成都方言喜剧歌曲有哪些搞笑德那种蛤。
有一个外国人到中国玩,但他不会说中文,也听不懂中文,一次他去买钢笔,就跑到一个卖东版西的地方去了,外权国人就说“Pen!!(钢笔)”,中国人听了,先楞了一下,又拿出了一个盆子递给外国人(买东西的人想:pen=pén=盆子),外国人看了就说:“NO!!”中国人把盆底看看说:“不NO!!(不漏!)”
㈥ 有哪些四川话的喜剧影视
1、《山城棒棒军》是重庆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学研究会合作出品的方言喜剧,该剧由束一德执导,庞祖云、赵亮、王群英、张新、仇小豹、谢先丽等联袂主演,该剧于1997年首播。
2、《柯德平外传》是重庆电视台继《凌汤元》、《傻儿师长》、《山城棒棒军》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方言电视喜剧力作。"搁得平"一语是重庆方言,其语音近似于北方话的"摆得平"或南方话的"搞得定"。全剧以外号搁得平的主人公柯德平这个善良乐天的小人物为主轴,每集以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描绘新重庆人在当代生活中的奋进身影和他们的喜怒哀乐。
3、《傻儿军长》是1998年出品的一部四川方言剧,该剧由宋学斌执导、栈桥编辑,刘德一、雷汉、罗及隆、韩文龙、王守一、张金元等联袂主演。
4、《哈儿传奇》是杨平章、李翰韬执导的历史传奇剧,由闾汉彪、张春、杨刚等联袂主演。该剧用喜剧的手法讲述传奇人物樊哈儿亦庄亦谐的悲喜一生,通过对樊哈儿及那个时期各个阶层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心态变化的详细刻画,给今人以人生的感悟,是一部有着浓烈四川地域风情,民俗色彩的传奇电视剧。
5、《傻儿传奇》由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投资拍摄,刘流、刘云、蔡琳、马京京、修睿、乔杉等人主演年代喜剧。该剧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重庆青龙镇的一位传奇人物樊傻儿的故事。
㈦ 搞笑的四川方言段子有哪些
搞笑的四川方言段子如下;
1,有个晚上成都先地震又狂风再暴雨的,超恐怖!凌晨了还满街都是人,我旁边一个男的在打电话给他朋友,说,“妈的,还整个地震套餐哦,又是地震又是风雨的!”
2,先吃点烧烤,不然遭埋起了咋撑100多个小时哇……多吃点,我们才好随时创造生命奇迹。
3,一汶川地震幸存者被俄罗斯救援队救出,记者采访他感觉怎样,幸存者说:“狗日的地震好凶噢!老子被挖出来看到外国人还以为把老子震到国外了。
4,有一个人被埋了50多个小时,被救出来时还很清醒,记者前去采访,他看到记者背着笔记本,忘了伤痛问记者,你的笔记本能上网吗?记者回答说能,他说:那你帮我看看大盘涨了没有。”
5,地震时,成都高楼四个老太太在打麻将,其中一个说:“为什么我感觉楼在晃啊?”另外一老太太起身看了看窗外:“没事没事,快出牌吧,别的楼也在晃呢。”
㈧ 求四川方言大全
1、安逸
安闲舒适的意思。“安逸”一词在四川方言中还有“令人满意、精彩、糟糕”等意思,用得十分广泛。例:你好安逸哦!
2、藏猫儿
即捉迷藏,又称“逮猫儿”,是儿童玩的一种游戏,指将一小孩的眼睛蒙上,待其他小孩藏起来后,再让该小孩将他们一一寻找出来。另有“救救猫儿、电棒猫儿、 沾沾草猫儿”等多种玩法。
3、装舅子
四川民俗,姐姐或妹妹出嫁时,其哥哥或弟弟一定要穿戴得十分整洁去送亲,称为“装舅子”。此词后指讥讽某人 穿戴讲究、整洁。
4、幺儿
对自己小孩的昵称,还有非常爱护之意。在川渝地区的方言里,子女不论男女长幼,父母疼爱,都会称“幺儿”,特别是独生子女,家中长辈都称其为“幺儿”,以表达疼爱之情。
5、撇脱
即洒脱,干净利落。已见于宋代。“撇脱”一词在四川方言中还有“简单、容易、轻松”等义。
6、打牙祭
此词反映的是四川人的祭祀习俗,后泛指吃肉,在四川地区使用得非常广泛。旧时厨师供的祖师爷是易牙,每逢初一、十五,要用肉向易牙祈祷,称为"祷牙祭",后来讹传为"打牙祭"。
7、打晃晃儿
意思是三心二意的。例:今天上课你是打晃晃儿的哦,该你做的笔记在哪?
8、瓜兮兮
意思是一个人很傻,笨!例:你看他昨天喝酒的那个疯狂哦,瓜兮兮的!
㈨ 有没有四川方言的搞笑电视剧
有以下几部:
1、《下课了要雄起》讲述的绝对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当历史的车轮既将跨进二十一世纪时,“下课”这二个字象一声惊雷滚过都市上空,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轨迹,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裂变。住在周家大院的周、吴、郑、王四家人都受到了冲击。
2、《山城棒棒军》由束一德执导的一部重庆方言喜剧,由庞祖云、赵亮、王群英、张新、仇小豹、谢先丽等人主演。
该剧讲述了一群棒棒军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带,靠着一根竹棒、两条绳索,下力讨生活的故事。
3、《何处不风流》讲述九十年代进城打工的“民工潮”一浪一浪地席卷着川西坝子宁静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农村姑娘罗翠翠,因不堪忍受其父罗长根挖宝成癖的滑稽举动以及与她自小定亲、憨厚纯朴的农村青年豆豆的懦弱,终于鼓起勇气,离家出走,来到成都,加入都市边缘人----打工妹的行列。
4、《傻儿师长》讲述三十年代,川东一带出了一个傻儿。傻儿出生豪门,自幼不喜读书,却喜欢吃喝玩乐,舞枪弄棒。
5、《抓壮丁》是由吴雪、丁洪、陈戈、戴碧湘等人集体创作的反映民国时期四川华蓥山地区抢抓壮丁参军的故事。原是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剧队1938年创作演出的幕表戏,1943年吴雪等人在延安对原作进行改写,曾在青年艺术剧院演出近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