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秋瑾的故事梗概

1905年,秋瑾回国省亲,5、6月间由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7月15日再次东渡日本,8月经冯自由、黄元秀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了由孙中山等创立才半个月的中国同盟会。1906年2月,因抗议日本文部省于去年11月2日颁发的《清国留日学生取缔规则》而回国。

据日人永田圭介《秋瑾——竞雄女侠传》所称,在回国前,秋瑾曾在陈天华追悼会上,对反对回国的鲁迅、许寿裳等人,拔出随身携带的日本刀厉声喝道:“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

然而,据徐双韵《忆秋瑾》一文所记载:“秋瑾发言,力主回国,词意激昂,随手从靴筒取出倭刀,插在讲台上说:‘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显然是表达回国反清的立场,对决定不回国的同志表示其回国之举并非投降。

坊间以此冒称“骂鲁迅”,乃取自永田之主见,与在场他人所见,尚有出入。9月在上海组织锐峻学社(其他组织者包括尹锐志、陈伯平、姚勇忱)。

1907年1月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只出版两期,创刊号发刊于1906年农历十二月初一日,第二期出版于1907年正月二十日)。3月间回绍兴,与徐锡麟等创办明道女子学堂。不久又主持大通学堂(1905年徐锡麟等创办,后作为绍兴光复会总机关)体育专修科,并任学堂督办。

大约从年春开始筹资准备于7月由金华起义,呼应徐锡麟在安庆起义。7月1日至7月4日,武义、金华、永康等地先后发生光复军起义,但均告失败。

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捕后旋被杀,安庆起义遂告失败。徐锡麟弟徐伟供词牵连秋瑾,但秋瑾拒绝离开绍兴,认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

消息为浙江巡抚张曾敭(张之洞的叔父)得知,大为震怒,知悉徐锡麟与绍兴大通学堂督办秋瑾乃为同党,气急败坏。当即急电绍兴府知府贵福,派山阴县令李锺岳查封大通学堂。

7月14日,李锺岳带领标兵、管带到大通学校查抄。李锺岳深恐军队乱开枪,特地乘轿在前,军士只得朝天鸣枪。人马刚至时,校门紧闭,校内有枪还击,李在轿内,大声喊话:“本县在此,大家放心,无须开枪。”

军士遂破校门而入,师生四散。县令怕伤及秋瑾,喝令兵士不得射击女子。此时,秋瑾正穿着长袍立在屋脊上,听县令喊话便脱下长袍。

军士见是女子,不复射击,得免于难。因放暑假,这次查抄只逮到秋瑾和8名学生。另在水澄桥河下溺死1人,校墙外跌死1人,并搜出枪数十支,子弹若干。

秋瑾下午四时在她自己工作地点大通学堂被捕,被关押在卧龙山(即府山)监狱(今卧龙山建有风雨亭)。贵福、李锺岳及会稽县令李瑞年,行三堂会审。次日,贵福责令李锺岳派人到绍兴城外秋瑾母亲家查抄。

李锺岳故意草草了事,装作一无所获。李锺岳命将秋瑾等9人,提到衙内花厅。秋瑾口供仅写“秋风秋雨愁煞人”一诗句。随后,李锺岳即到绍兴府向贵福报告审讯情形。贵福愀然不悦。

因秋瑾为保护其他仁人志士不受牵连,而使得贵福恼羞成怒必杀秋瑾而后快。贵福当晚赴杭,向张曾敭作假报告,说秋瑾对造反之罪,业已供认不讳。

7月15日凌晨三、四时,于浙江省绍兴古轩亭口被五花大绑着处斩,年31岁。

时论认为对女流之辈的秋瑾处以斩刑过于残酷,即使是当时憎恨革命党人的守旧派,亦不认同官府的处理手法。秋瑾尸体由大通学堂洗衣妇王安友等人裹殓,后由同善堂收殓,草葬于卧龙山麓。

之后,其灵柩数迁。官方于事后曾通缉数十人,迫于舆论未再追究(只二人被勒捐钱)。秋瑾被杀,导致官方开始打压女校。

秋瑾遇害两周后,张曾敭致电贵福:“报纸中载:该匪当堂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有无其事?有即送核。”当日,贵福复电“七字在山阴李令手,已晋省。”可见实有其事。

贵福怀疑李锺岳偏袒,有意开脱。在得到浙江巡抚同意“将秋瑾先行正法”复电后,立即召见李锺岳,令他执行。

(1)秋瑾话剧剧本扩展阅读:

秋瑾死后不久,《小说林》杂志就连续刊出了多种以秋瑾为题材的小说和戏曲。小说有包天笑的长篇连载《碧血幕》,吴梅、龙禅居士的杂剧《轩亭秋》、《碧血碑》、啸卢的传奇《轩亭血》等。

其他相关题材的小说有静观子的《六月霜》、尚武静观自得主人的《女铜象》、红叶的《十年游学记》、哀民的《轩亭恨》、无生的《轩亭复活记》(后改题《秋瑾再生记》)。

戏曲有悲秋散人的杂剧《秋海棠》、伤时子、萧山湘灵子及古越嬴宗季女的的传奇《苍鹰击》、《轩亭冤》、《六月霜》。

中华民国成立前后,进化团和春阳社两家文明戏剧团首先演出《秋瑾》,随后新民社、民鸣社、开阳社、启明社等剧团也相继上演。

1919年4月,在鲁迅著作《呐喊》 的《药》一文中的夏瑜“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便是影射秋瑾其人。

1936年冬,夏衍写出了第一个话剧本《自由花》,后在40年代改名为《秋瑾传》。1940年“三八”妇女节时在延安上演了四幕话剧《秋瑾》。

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中国戏剧舞台更出现一阵“秋瑾热”:北京京剧院二团的《风雨千秋》、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二团的《秋风秋雨》、浙江歌舞团的《秋瑾》、杭州话剧团的《秋瑾》。

江苏省昆剧团的《鉴湖女侠》、天津市京剧三团的《鉴湖女侠》、安徽芜湖市梨黄戏剧团的《鉴湖碧血》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秋瑾

② 想找一本写秋瑾的话剧,哪里有啊

抗日反清话剧《爱国者》剧本
第一场:祈神
编剧:独孤雁

人物介绍

杨老三:茶馆清客

牛二:商店掌柜

马秀才:秀才

朱先生:原衙门主薄

旁白:串场人物

黄半仙:算命先生

华老板:茶馆老板

金螃蟹:恶霸头目

二狠子:恶霸跟班

八爷:破落贵族

燕秋:妓女,后为强举人妻子

强举人:举人,因欺君被剥夺功名

张大扫把:卖扫把的苦力

大力丸:卖艺的江湖人

谭启盛:山东总督

犬养:日本驻华特使

康协统:济南府协统,贪官,金螃蟹的姐夫

李公公:大内总管

康太太:康协统的太太

小云:康协统家丫鬟

罗先生:孙中山的助手,海外革命领袖,谭总督的侄子

秋瑾:内地革命领袖

七嫂:寡妇

群众士兵角色多人

第一幕:祈神

幕启,清末的济南府,一坐茶馆的二层,时间是一天的后晌午,几个茶客无聊的聊天,仿佛人生是这样的意义一般

杨老三:(对牛二)二哥,您说二十里铺的那棵顺治年的古槐半夜里冒白光是蜈蚣精作祟?那白光可是祥瑞啊!

牛二:(一本正经)祥瑞?我的老兄弟!你以为放白光就是祥瑞啊!哎!(招呼华掌柜)再来盘花生米!告诉您,东庄那个老绝户大白天生夜叉的时候,那可也是屋子里面冒绿光呢!

马秀才:(对朱先生)真是希奇怪哉希奇怪哉!朱先生,您以前当过主蒲,又办过洋务,您怎么看?

朱先生喝茶不言

马秀才:(与之对视,既而抚掌大笑)子不语子不语。

(余秀才跟旁白自左台到桌边)余秀才: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无奇不有啊!

旁白:各有高见(伸手逗弄鸟笼子)

马秀才:(对旁白)这位仁兄看起来也好鸟道,敢问鸟为何种?

旁白:天下鸟犹如天下石,不知您怎么看?

马秀才:这个……

朱先生:天下名石分四类,福建寿山,广西巴林,北疆青天玉石,江西上饶鸡血石,爱石之人,凡得其中一种,也不枉此生了。

旁白:先生好学问。

马秀才:那么这鸟?

旁白:说来惭愧,一块田黄而已(说罢伸手撩起一角,众人看)

马秀才:白的?

旁白:老鸹一只!算来也有些稀罕。哪里比的上这位先生手里的翠玉石八仙合礼献桃西王母的烟壶珍贵啊!

牛二:先生过奖!来,来。(招呼)老华。再沏一杯上好的龙井!两盘虾仁煎饺。一盘盐水核桃。

华老板与黄半仙自台右出

黄半仙:没错!这方子笃定管用!随手一抓,吃了就好,那还仙什么劲啊!老华,咱们这么熟了我还能蒙您吗?人血拌馒头,见火三刻服下即好,什么痨病包好!

华老板:这个……这个我自然信!可是人血……上哪找啊!

黄半仙:菜市口啊!

华老板:您是说……

黄半仙:(一个喀嚓的手势)有了!

华老板:这个……

黄半仙:怕什么啊!孩子要紧怕要紧?

华老板:我们家这孩子病一天两天了!哪能这么巧?

牛二:老华?着急什么?这两天肯定有!

华老板:啊?

杨老三:前些日子日本鬼子在咱这里不是让人给喀嚓了几个吗?

华老板:您是要用日本人的血?

牛二:日本鬼子鬼子!那血是臭的能用吗?那是要抓人犯呢!杀人就要开刀问斩!不就有了吗?行了老华!这事情我帮你打听着。有事给你问着。你先再给咱们沏一壶龙井,再来两盘点心。

杨老三:二哥!这日本鬼子?鬼子?怎么个鬼子法?

牛二:血臭!再就是……这个……余先生?

朱秀才:日本鬼子啊!(对马秀才)膝盖骨头有两块,比华夏人少一块。不可屈伸。当年李鸿章中堂出使日本,见倭寇使者无不梗颈向天,大或不解,后差人多方观察,方知其中奥妙!

马秀才:什么名堂啊?

朱秀才笑而不语

牛二:为什么啊?

余秀才示意旁白

旁白:(笑,拱手而立)学生也是大或不解,求教于先生

主秀才:(放下茶杯)只因为这倭寇与我华夏人又有不同,先是人人相貌差不多,不似我华夏人相貌各异。再就是脖子后面与头颅相连处有两颗大筋。而倭寇呢?有三根之多啊!故不可随意屈伸。

马秀才:如此说来,还是我华夏人生的周正,不似那些旁门左道。

余秀才:高见!高见!

杨老三:这么说,日本鬼子脖子后面真比咱们多根筋!那么说前些日子杀他们的江洋大盗也不是寻常之辈了?

牛二:早就听说杀的日本鬼子尸首离异!这个我清楚!杀人的都是身被两把大砍刀!

余秀才:愿闻其详!

牛二:(端起茶水一咕嘟喝下,又嚼了一颗花生米)一把砍!砍两下就卷刃了,三根大筋啊!

朱先生:刀法有长短。华夏人之杀头,刀直起直落,可杀那倭寇,则不然!直起直落!因有三根大筋,故刀砍不断,因此必须侧砍刀!诺(做手势)

旁白一旁冷笑

马秀才:啊!还没请教这位先生高姓大名?

旁白:不才贱姓旁,单名一个白字!旁白。

众人:久仰久仰!

旁白:(上前)中英中法甲午满清末造,你传传他听听我笑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这是怎样一个时代(旁边一个小乞丐上,被众人驱赶)你看看可笑,还是本当这样应该,还是应当伸手将他推开(推开小乞丐)这天下又不是咱们的,这匹夫又关系谁的兴衰,有老佛爷有皇上有袁大帅!就守住咱这一份泊田,管他外头风吹还是日晒。(众角色配合)

马秀才:旁兄此言差异!我辈吃朝廷的饭,穿朝廷的衣……

旁白:小声!莫谈国事啊!

马秀才:这……(禁口)

朱先生:想不到旁兄弟也是位高才,佩服佩服!这戏演到这里,也该您现现身手,导演让你说什么?

旁白:小子无用,您可知道这导演是导演,我穷酸文人一个还是区区的不才,他在局外,这局中……旁白也就是一个穷秀才。我不也是推了一把刚才的那个小乞丐。这时代就是这时代,谁也跳不出来。

朱先生:好!爽快!身在一出戏就得琢磨一出戏!(指台下)哪都是一出戏啊!不过是台上台下,一个小一个大罢了。台有台的章法,这戏有戏的规矩。谁要是胆敢坏了祖宗的章法规矩,您知道谭嗣同的下场吗?开刀问斩!

旁白:先生不愧是办过洋务的,见识过人。

朱先生:办过洋务!才知道洋务可以办,法却万万不能变。过奖!过奖!

台下张大扫把上(台下:这边不要,这边不要)

张大扫把:您要不要草鞋扫把?

旁白:(手足无措)这怎么了这是?

牛二:这不是张大扫把吗?你跑这里干吗?

张大扫把:牛掌柜的,买把扫吧吧!

杨老三:吃饱了撑了怎么了?这是什么地方?

张大扫把:茶楼啊!

牛二:那你还不糊涂啊!茶楼里你卖什么扫吧啊!(众哄笑)

马秀才:愚昧!愚昧!

张大扫把:我爹病的重,我……

画外:混乱声:不得了了,两个脚夫打起来了。

众人离座,牛二,余秀才杨老三去看)

杨老三:(不耐烦)快下去!底下是喝大碗茶的,脚夫帮工你找他们去!咱们是喝盖碗茶的!还穿草鞋?使扫把?

牛二:等等。张大扫把,看见靠着窗户的那个穿绸袍子的吗?

张大扫把:看见了。

牛二:你啊!找他去!他买。

张大扫把:真的?

牛二:我蒙你?(一巴掌打张大扫把)过去吧!

(众人哄笑。张大扫把下)

笑声中,一个穿西装青年上,是罗先生,他心神不定的坐在桌边

马秀才:老华,再来盘桂花。

朱先生:变法变法,变出个庚子年的拳匪,看看楼下闹的,真是人心不古啊!

马秀才:可听说现在朝廷也松动了,要不,这位新上任的山东总督怎么说是推行新政,转手就把铁厂卖给外国人了?

朱先生:朝廷里面有人啊!这个总督有来头,不好惹,听说是甲午年在大连出的名,谭黑子,跟日本人血战了三昼夜。杀敌无数。闹拳匪的时候也心狠手辣,是个狠手,顶讨厌读书人。少谈国事,国事少论。

马秀才:(擦汗)先生见教的是,见教的是。您说大观园新来的老生卢笛声怎么样?

朱先生:唱唱《四郎探母》也就算了,〈失〉〈空〉〈斩〉还差点。要是强云鹏还活着,那有的一听,人家那声,云彩里面翻十八个筋斗。可惜……

马秀才:要是他儿子小云鹏安分点,也不至于……

朱先生:章法就是章法,商人戏子三代以内不得考取功名,这小子奇怪了,非要去考!哎呀!不抓他抓谁啊!

(罗先生起初在听,后来觉得无聊,起身踱步,这是台左一英俊公子,其实是秋瑾所扮,二人四目相交,有些疑惑。)

马秀才:前些日子听南方客商说他那边闹“柿油党”,您知道吗?

朱先生:“柿油党”?柿子里头炸油的小贩组的党?

马秀才:听说很厉害

朱先生:几个卖柿子的有什么能耐?

罗先生:(小心的)这位兄台?(摇头)看来我是认错了人(下楼)

秋瑾:(饶有兴趣的看着他)无妨无妨,纵使天下人人识得,那也要功成身退时。

> 马秀才:“柿油党”?

秋瑾:是自由党!(下)

马秀才:这位先生……(与朱先生交换了一下眼神,跟了过去)

(牛二,杨老三,旁白,余秀才上)

牛二:都说乡野之人尚武,两个人站了半天就知道互相张口骂,就不敢伸手打!憋气憋气!

旁白:若是有胆有识如牛二老板,那不是一番龙争虎斗。

余秀才:和为贵和为贵!

(张大扫把被赶上,一绸袍子--日本翻译上,手里拿着一根拐杖,没头没脑的打。)

牛二:张大扫把,你怎么还没走啊!不卖草鞋了?

翻译:我叫你烦我,我叫你烦我。缠着我买草鞋,寒蝉我是不是?你知道我是谁?

画外一声大喝:他妈的!老子管他是谁!

(金螃蟹从楼梯中出,站顶楼梯口,伸手把拐杖打飞):他妈的晦气!

二狠子紧跟其后:小的一定把她找出来。

金螃蟹:老子看上的妞,还能跑了?真他大爷的(转笑)燕秋,二爷还就好你这一口。

此时张大扫把爬起来欲走,却撞上了金螃蟹

二狠子:(踢张大扫把)找死啊!

翻译:(追上)我打死你,我打死你!

金螃蟹:(夺下拐杖)看不出还有这身手,哪盘里头的?

翻译:(高傲的)我奉……

金螃蟹:奉你妈个头(一拐杖把翻译打倒在地)济南的地头上,只兴我说打死这两个字。都他妈的识相点!

牛二:(对旁白)你不是旁白吗?

旁白:戏里头我也就是个考了几十年功名的秀才小文人,咱瞧着吧!

金螃蟹:多派人把燕秋给我找着,金爷我在这等着。怎么这么闹啊?

二狠子赶众人:滚!滚!

众人略散

八爷:(久坐一旁)老华,再给我来盘桂花味的瓜子我磕着,再换一杯茶,黄山的毛尖,雨前茶,记住喽!

二狠子:存心找茬是吧!叫你赶快滚!

金螃蟹:(阻止)哎!这位怎么称呼啊!(不等八爷回答)小弟金螃蟹,济南府地面上混口饭吃,北洋军康协统门前扛秆旗,(将手中的拐杖一折两半)哎!不留神!别介意。

八爷:(高傲的)正黄旗圣祖爷亲内侄的四世孙,当今皇上的亲舅舅。

二狠子:吹吧!老破落户!

金螃蟹:敢情是强龙啊!

八爷:济南府的地面上可不是只有你能说这个死字啊!咱会会地头蛇?(手中的茶杯捏碎)

金螃蟹:(抽出刀扔到桌子上)小弟粗学了几套刀法。

八爷:动刀动枪?旗人的老本行! (扔过一块砖头)比画两下算了

金螃蟹:(干笑)好,干脆!

二狠子:大哥!现现您在少林寺练的金刚铁头功。

八爷:(冷笑)这可要领教领教。

金螃蟹:(笑)这么个小把戏……二狠子!

二狠子:(没反应过来)什么?大哥?

金螃蟹:(把砖头扔给二狠子)现现!还能让人家小瞧了咱兄弟不成

二狠子:您叫我?大哥这……

金螃蟹:(厉声)现现,现现咱兄弟的本事!

二狠子看看砖头,欲下手又不敢。

二狠子:华老头拿酒来!

华老板将酒壶拿上,二狠子枪过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冲金螃蟹叫了一声大哥,冲着八爷叫了一声“老王八”。将砖头拍到头上,砖头碎,二狠子站定,血流满面,对金螃蟹:大哥!这酒劲真大!

金螃蟹:(对八爷)怎么样?

八爷:哈哈哈!小朋友真是天真烂漫啊!(摇扇子走开)

金螃蟹:(意外)哎!你,你,小子??

八爷:玩玩而已,何必当真呢?哈哈

金螃蟹:(欲找人追)你,你,上啊!

(二狠子站起,嘴里喊着:“小子,别走,看爷爷收拾你。”一边向相反方向下去)

金螃蟹:(气)老王八,你等着。(下)

(良久)牛二:什么啊!赶上我今天心情好。

杨老三:不计他小人之过,要是平时……

余秀才:是,是。

(这时外面传来几声轰隆响,众人不解)

旁白:什么声音?

牛二:打雷吗?

余秀才:眼下是晌午

杨老三:别是日本鬼子打来了

牛二:这是济南府,离海远着呢!小日本的炮能打这里来?

余秀才:要不就是铁厂炼铁?

杨老三:这么大动静?不是妖精招魂吧!

黄半仙出,抱着好多东西,打着饱嗝。

华老板:您好走,您好走,那人血馒头的事情……

黄半仙:包我身上!哎!什么人血馒头?

牛二:不吉利啊!(雷声大做)

> 定格,幕落
(太多了,拉不过来了~~)

③ 爱国的话剧 剧本

四i抗日小英雄一开始像展品一样,一动不动站在小方块道具上,四人的表情或愤怒,或拿着弹弓仿佛在射向敌人,或痛苦挣扎,或顽强坚定的拿着红旗。

灯光亮起,《明天会更好》的前奏响起,小玲,聪聪,明明和娃娃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慢慢的走上台,四个人一脸稚嫩和好奇的看向周围,四人一见到周围没人,都很开心。(前奏刚好结束)

小玲:终于躲到没人的地方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放下书包)博物馆实在太无聊了!

娃娃:王阿姨找不到咱们,会不会担心啊?

聪聪:怕什么!这里总共就这么大的地方,让她担心一会儿以后才不敢管咱们啊!

明明:就是!这个寒假我哪都没去玩呢,就要来博物馆写什么观后感!

小玲:哎呀娃娃,你就别担心了!(拉过娃娃坐下)咱们先在这里歇一会!

聪聪:(看到背景板或LED上写着:抗日小英雄,后面还站着四个人物蜡像,于是念了出来)抗-日-小-英-雄!(另外三人同时回头看)

另外三人齐声:抗日小英雄!

明明:(坐在另一边,放下书包)管他什么小英雄,大英雄的,先睡一会儿再说。

聪聪:是有点困了…(坐在明明旁边,伸个懒腰,也渐渐入睡)

小玲和娃娃也背靠背慢慢闭上了眼睛。(然后音效配搞笑一点酣睡的声音,是明明发出来的,可以有夸张一点的睡姿和表情)

娃娃:发生什么事了?那是什么声音?

虎子:可能是日本鬼子的枪声!

明明:枪声?姐姐,我害怕…

聪聪:没事的,弟弟,别怕,有姐姐在!

胖妞:可能是鬼子想找共产党的物资!

胜利:那怎么办?!物资藏的够安全吗?

虎子:只要我们四个不说,鬼子绝对找不到!

王朴匆匆忙忙的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不好了,不好了!”

王朴:鬼子打到村里来了!有个汉奸拿着一份抗日军属名单,点我们的名字要我们出去!

虎子:跟他们拼了!

胖妞,胜利:对!跟鬼子拼了!

小玲:你们不能去!

聪聪:你们去了,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啊!

王朴:回不来也得去!村里还有那么多无辜的人呢!谢谢你们,这个年是我们过的最开心的一个年!儿童团,我们走!

(3)秋瑾话剧剧本扩展阅读: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1、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2、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通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3、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4、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戏剧内容。

④ 剧本秋瑾传是谁写得

《秋瑾传》(原名《自由魂》)

作者:夏衍

剧情:

清末,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秋瑾随丈夫王子芳进京上任。她沿途目睹受八国联军践踏的凄凉景象 ,心情极为沉重。王子芳混迹于清王府内,与一班宦家子弟觥筹交错,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秋瑾不堪忍受,展读陈天华的《警世钟》,赋诗抒怀 ,遭到王子芳的责骂。秋瑾决心步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志士的后尘,忍痛抛下一子一女,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秋瑾与徐锡麟、陈天华结为同志,誓为革命抛洒热血。日本政府宣布“取缔不法留学生规则”后,中国留学生提出强烈抗议,但留学生中也有人主张妥协。陈天华为此忧愤填膺,蹈海殉国。秋瑾为实现陈天华未竟的事业,决定回国。临行前,她拜会了孙中山。孙中山委托她回国后挑起浙江主盟人重任。秋瑾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并接替徐锡麟出任大通学堂督办。徐锡麟为打开安徽的局面,前去安庆。秋瑾机智地聘请知府贵福担任学堂的名誉董事,暗中购置武器,组织武装,同光复会骨干王金发等人联络各地会党,准备配合徐锡麟在浙皖两省同时举行起义。此时,徐锡麟在安庆刺杀了巡抚恩铭,不幸壮烈牺牲。浙江官府接到密电,立即下令捉拿同党秋瑾。秋瑾面对危局 ,拒绝撤离,决心一死以醒国人。被捕后,百般逼供,秋瑾威武不屈 ,挥笔在供词上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神色自若地在轩亭口就义。

此剧选取了为革命而献身的民主革命女英雄徐秋瑾烈士短暂一生中的片断,以秋瑾英勇斗争和就义的事迹为题材,表现和歌颂了秋瑾舍身取义的巾帼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展现了她以身殉志的悲壮历程,歌颂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和舍生取义的革命气概。

⑤ 秋瑾的生平事迹

从大家闺秀,到缔结婚姻,最后走向革命,秋瑾何以如此?我以为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从小家庭培养起的豪爽性格,使她有强悍的一面。秋瑾出生于官宦世家,母家也是江浙望族,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但秋家对女儿的教育,却不像传统那么刻板,不仅让她读书识字,还由其跟人骑马射箭。相当开明。这样的家风,使得女子的视野较一般妇女大得多。

四,结识吴芝瑛,毅然出走日本,就此坚定走向革命道路。是年,秋瑾29岁。临行前,丈夫王廷钧还将秋瑾的财物行囊藏起来,以期阻止自己心意已决的妻子。同为女杰的吴芝瑛资助了秋瑾。

包括秋瑾留日,也与吴芝瑛有关。秋瑾很多新思想的接触,对日本的了解,都来自吴芝瑛和她的丈夫。他们助推秋瑾走上了海阔天空的人生世界。

⑥ 秋瑾的创作过程

该剧的创作曾得到郭沫若的关注。1959年3月16日上午,柯灵、杜宣、陈虞荪等回文艺界人士,应邀答参加了讨论该剧剧本的座谈会。1959年3月27日,郭沫若给袁雪芬的亲笔信中提到:“秋瑾也很可以使她上舞台,我写歌剧是外行。你们如编写出,让我来润色,我是愿意的。”同年8月18日,郭在给袁的亲笔信中说:“您七月二十日信和‘秋瑾’剧,最近才接到。剧本看了一遍,把秋瑾的事迹写得很详尽,在舞台上演出时,加上演员的表情、动作、声调等,可能受观众欢迎。但作为戏剧来讲太全面了,却难得写好。”他又说:“人物多、时间长、地点分散、事件复杂……秋瑾的性格不太统一,说理不透,感动人的力量,单从文字上看是不够的。”他还在信中附注:“秋瑾和服持剑的照片,我曾看见过,我揣想那是在日本留学时偶尔拍摄的,回国后也那样,如果属实,未免太矫情了。”同年10月7日,何慢、赵景深、魏金枝、唐 、叶以群、章力挥、王元美、张丙昆、钱英郁等文艺界人士在观剧后参加了座谈会。两次座谈会的意见与郭沫若意见不谋而合,均认为剧本存在着事件多、人物多、时间长、情节散等不足之处。

⑦ 秋瑾简介,秋瑾怎么死的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人,生于福建省厦门。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璿卿,号旦吾,留学日本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

近代女权运动家、革命志士,被清兵捕杀,而她的死间接促成辛亥革命。

死因----就义

旋因母丧回绍兴,秋瑾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这时大通学堂无人负责,乃应邀以董事名义主持校务。遂以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

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原定1907年7月6日起义,后改为19日。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事泄。

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7)秋瑾话剧剧本扩展阅读:


著作

秋瑾精于诗词,著有《感怀》、《感时》等,其著作辑录计有《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精卫石》(小说)、《秋瑾遗集》、《秋瑾女侠遗集》、《秋瑾史迹》、《秋瑾集》等数种。

体例有:七绝、七律、五绝、五律、五古、七言排律、七古七绝、七律、五言、乐府古诗、断句、七古、五绝、五言排律…


小说与戏曲

秋瑾死后不久,《小说林》杂志就连续刊出了多种以秋瑾为题材的小说和戏曲。小说有包天笑的长篇连载《碧血幕》,吴梅、龙禅居士的杂剧《轩亭秋》、《碧血碑》、啸卢的传奇《轩亭血》等。其他相关题材的小说有静观子的《六月霜》、尚武静观自得主人的《女铜象》;

红叶的《十年游学记》、哀民的《轩亭恨》、无生的《轩亭复活记》(后改题《秋瑾再生记》);戏曲有悲秋散人的杂剧《秋海棠》、伤时子、萧山湘灵子及古越嬴宗季女的的传奇《苍鹰击》、《轩亭冤》、《六月霜》。

中华民国成立前后,进化团和春阳社两家文明戏剧团首先演出《秋瑾》,随后新民社、民鸣社、开阳社、启明社等剧团也相继上演。

1919年4月,在鲁迅著作《呐喊》 的《药》一文中的夏瑜“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便是影射秋瑾其人。

1936年冬,夏衍写出了第一个话剧本《自由花》,后在40年代改名为《秋瑾传》。1940年“三八”妇女节时在延安上演了四幕话剧《秋瑾》。

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中国戏剧舞台更出现一阵“秋瑾热”:北京京剧院二团的《风雨千秋》、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二团的《秋风秋雨》、浙江歌舞团的《秋瑾》、杭州话剧团的《秋瑾》、江苏省昆剧团的《鉴湖女侠》、天津市京剧三团的《鉴湖女侠》、安徽芜湖市梨黄戏剧团的《鉴湖碧血》等。

⑧ 秋瑾是怎么死的

秋瑾(1875年11月8日-年7月15日),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人,生于福建省厦门。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璿卿,号旦吾,留学日本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

近代女权运动家、革命志士,被清兵捕杀,而她的死间接促成辛亥革命。

死因----就义

旋因母丧回绍兴,秋瑾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这时大通学堂无人负责,乃应邀以董事名义主持校务。遂以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

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原定1907年7月6日起义,后改为19日。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事泄。

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8)秋瑾话剧剧本扩展阅读:


著作

秋瑾精于诗词,著有《感怀》、《感时》等,其著作辑录计有《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精卫石》(小说)、《秋瑾遗集》、《秋瑾女侠遗集》、《秋瑾史迹》、《秋瑾集》等数种。

体例有:七绝、七律、五绝、五律、五古、七言排律、七古七绝、七律、五言、乐府古诗、断句、七古、五绝、五言排律…


小说与戏曲

秋瑾死后不久,《小说林》杂志就连续刊出了多种以秋瑾为题材的小说和戏曲。小说有包天笑的长篇连载《碧血幕》,吴梅、龙禅居士的杂剧《轩亭秋》、《碧血碑》、啸卢的传奇《轩亭血》等。其他相关题材的小说有静观子的《六月霜》、尚武静观自得主人的《女铜象》;

红叶的《十年游学记》、哀民的《轩亭恨》、无生的《轩亭复活记》(后改题《秋瑾再生记》);戏曲有悲秋散人的杂剧《秋海棠》、伤时子、萧山湘灵子及古越嬴宗季女的的传奇《苍鹰击》、《轩亭冤》、《六月霜》。

中华民国成立前后,进化团和春阳社两家文明戏剧团首先演出《秋瑾》,随后新民社、民鸣社、开阳社、启明社等剧团也相继上演。

1919年4月,在鲁迅著作《呐喊》 的《药》一文中的夏瑜“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便是影射秋瑾其人。

1936年冬,夏衍写出了第一个话剧本《自由花》,后在40年代改名为《秋瑾传》。1940年“三八”妇女节时在延安上演了四幕话剧《秋瑾》。

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中国戏剧舞台更出现一阵“秋瑾热”:北京京剧院二团的《风雨千秋》、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二团的《秋风秋雨》、浙江歌舞团的《秋瑾》、杭州话剧团的《秋瑾》、江苏省昆剧团的《鉴湖女侠》、天津市京剧三团的《鉴湖女侠》、安徽芜湖市梨黄戏剧团的《鉴湖碧血》等。

⑨ 关于秋瑾的演讲搞

秋瑾(1875-1907),女,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后改名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
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翌年,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决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七月十三日在大通学堂被捕。七月十五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光绪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1909)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
孙中山先生和宋床龄先生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 秋风秋雨愁煞人 ’之句,则传诵不忘。”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活动年谱
1875年
11月8日(光绪元年十月十一)生于福建闽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早年学习经史、诗词,善骑射。
父寿南曾任湖南郴州知州。
1896年
在湖南依父命嫁湘潭富绅子王廷钧。王为人无信义,无情谊,好嫖赌,损人利己,给她婚后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
1903年
王纳资捐得户部主事,随王去北京居往。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
1904年
7月冲破封建家庭束缚,自费留学日本。在东京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男女平权道理。在此期间,曾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和刘道一、王时泽等十人结为秘密会,以秋瑾最终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枷锁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并创办《白话报》,“鉴湖女侠秋瑾”署名,发表《致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宣传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权。
秋,参加冯自由在横滨组织的三合会,受封为“白纸扇”(即军师)。
1905年
在日语讲习所毕业后,报名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附设的清国女子速成师范专修科,随即回国筹措继续留学费用。归国后,分别在上海、绍兴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
7月,回到日本,不久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中国同盟会,会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省主盟人。在留日学习期间,她写下了许多充满强烈爱国思想和饱满革命热情的诗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906年
初,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
3月,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暑假离职赴沪,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系敖嘉熊、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准备起义。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并担任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此时她在杭州新军中又发展了吕公望、朱瑞等多人参加同盟会与光复会。不久,萍浏醴起义失败,接应起义事遂告停顿。
1907年
1月14日,在上海创刊《中国女报》。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并为该报写了《发刊词》,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旋因母丧回绍兴,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这时大通学堂无人负责,乃应邀以董事名义主持校务。遂以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原定7月6日起义,后改为19日。
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
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
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附:菩萨蛮(寄女伴)
秋瑾
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
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

2、舞剧
外文名称: Qiu Jin
类别: 传统舞剧
剧情介绍:
第一幕第一场解救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有志之士起来反抗、惨遭镇压;百姓卖女呼救,民女遭劫;秋瑾目睹惨状,毅然援救被抢少女秀容,但遭丈夫王廷钧的阻拦,解救未成。
爱国志士林发与伯俊出逃,和秋瑾邂逅于途中,他们志趣相投。秋瑾解囊相助,三人互勉而别。
第一幕第二场决裂数日后王廷钧家。王廷钧借婴儿百天,请来巡抚贵祺、洋人等宾客,一派花天酒地。秋瑾不满丈夫醉生梦死的生活,思绪万千。被贵祺抢作丫头的秀容,乘机潜逃,向秋瑾求助。秋瑾掩护她逃走,再次触怒王廷钧,夫妻间发生激烈争执。秋瑾面对贵祺等人,吟《宝刀歌》怒斥群丑。王廷钧大怒,打了秋瑾,秋瑾愤然离家,夫妻决裂。
第二幕留日结社1906年初,日本。富士山下,樱花烂漫。日本青年来到秋瑾住地,把友谊的鲜花献给中国好友,互祝花节。秋瑾与林发、伯俊等有志之士秘密结社,宣誓推翻清王朝。但清学监颁布“取缔留学生活动”令。陈天华当众剪下学监发辫,以示儆诫。
蒋纪盗取光复会人员名单未成,当即杀死同党以灭口,并表示对清朝廷的忠诚,潜为奸细。陈天华因革命活动被监禁,愤恨跳海自尽。他的悲壮行动激起林发、秋瑾等人的决心,他们回国组织武装起义。
第三幕联络会盟1907年,绍兴。禹陵庙前,群英乔装赶庙会人,共图反清大业。秋瑾挥笔写下光复军军歌,准备武装起义。林发率领敢死队去暗杀贵祺,蒋纪也同往。行前秋瑾与林发各执半块光复会会标,约定为起事信号。
第四幕第一场暗杀接前场,贵祺官邸。贵祺酒后媚女寻欢,但内心恐慌不安。突然,林发等人出现,贵祺魂飞魄散,林发拔刀刺杀贵祺时,被内奸蒋纪暗害。蒋乘机取下半块会标,贵祺命蒋去诱捕秋瑾等人。伯俊赶到,发现林发牺牲,仰天痛哭……
第四幕第二场中计紧接前场,绍兴大通学堂。起义军积极准备,秋瑾充满信心,饮酒舞剑,等待林发的起义信号。
蒋纪持半块会标骗取秋瑾信任,煽动发兵。伯俊赶来,阻止发兵,二人发生争执,动武相拼。秋瑾一时难分真假,终于偏信会标。人马出发,进入敌包围圈中,惨遭失败。秋瑾悔恨交加,安排好战友撤退,决心除奸复仇。经过鏖战,杀死蒋纪,自己落入虎口。
尾声次日黎明,绍兴轩亭口。秋瑾昂然站立,从容地走上刑场,慷慨就义。
本剧是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而创作演出的。
责任者
演出单位: 浙江省歌舞团
责任描述
创作者编剧:王莉蓉、梁中。编导:王莉蓉(执行)、顾伟、叶德瑞、周金瑜、林国生。作曲:何直伟。配器:葛顺中、钱兆喜、谢承培、周斌、洛勤、华光勋、何直伟。舞美设计:石南海(布景),沈铣(服装),吴渭康(灯光),顾丽雅、王岚(化妆),史料顾问:沈祖安。
演出者主要演员:顾伟、马雅云(饰中国革命同盟会浙江主盟人秋瑾A、B),李人麟(饰浙江光复军领导人林发),周金瑜(饰伯俊女友秀容),殷放(饰秋瑾助手伯俊),林国生(饰秋瑾挚友陈天华),张羽军(饰清廷户部郎中、秋瑾丈夫王廷钧),任志芳(饰清廷巡抚贵祺),章瑞鑫(饰蒋纪)。乐队:浙江省歌舞团管弦乐队。指挥:韩春牧。艺术指导:史行。
秋瑾(1875-1907),字王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人。她自幼习文练武,忧国忧民。婚后随官僚丈夫“混在北京”,终于不堪忍受“一地鸡毛”,遂抛家弃夫,只身前往日本,革命的干活。
知道秋瑾的也许大都是从她那首《对酒》开始的,全诗如下: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在日本,她有时真的穿着“貂裘”,但绝不像今天的“貂裘小蜜”一族们那样,手里抱个沙皮哈巴狗。她的手里是真的拿着宝刀的,那宝刀今天存放在绍兴的纪念馆里。后来大概貂裘真的换酒了,她就穿男式和服,穿学生制服,有时又穿得像个浪人。她的穿衣不像现在大街上一些人因心灵空虚精神苍白而打扮得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与她的整个革命活动联为一体的。她发起过“共爱会”,“十人会”,加入过“光复会”,“同盟会”,而且还是“洪门天地会”横滨分舵的“白纸扇”,即大军师。
秋瑾回国后的革命壮举和慷慨就义,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这里只说秋瑾爱穿男装,是代表了当时中国最觉醒的女性的时装潮流。当时女性觉醒的标志,就是争取有与男人一样的权利。读她的《对酒》,不知道的会以为这是爷们写的。其实中国的男性写的东西,多数是女性化的。一千多年前的花蕊夫人早就痛骂过:“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九百年后,秋瑾又接着诘问:“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时闻杰出。”秋瑾生活的时代,人们已经痛感中国的极度女性化,因此涌现出一批豪侠刚烈女士,以夸张的男性化生活姿态向传统社会挑战。秋瑾身为女性,但她时时反抗命运加给自己的性别身份。她恨苍天“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她说,“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又宣称“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在当今文化界,葛红兵说过一句话我深表赞同,大意是中国现在流行两种散文,一种是小女人散文,另一种老男人散文。这种状况与社会风气总不能说是毫无关联吧,现在有些小男人如果不骂秋瑾是“疯子”、“变态”的话,真是连上吊都解不开裤腰带的。这是当代中国的男人们自当引以为文字深思的。
秋瑾
秋瑾(1877~1907),女,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后改名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

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翌年,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决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七月十三日在大通学堂被捕。七月十五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光绪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1909)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

孙中山先生和宋床龄先生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 秋风秋雨愁煞人 ’之句,则传诵不忘。”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电影:
秋瑾

故事片。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

剧情:
清末,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 后,秋瑾随丈夫王子芳进京上任。她 沿途目睹受八国联军践踏的凄凉景象 ,心情极为沉重。王子芳混迹于清王 府内,与一班宦家子弟觥筹交错,过 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秋瑾不堪忍受, 展读陈天华的《警世钟》,赋诗抒怀 ,遭到王子芳的责骂。秋瑾决心步章 太炎、邹容、陈天华等志士的后尘, 忍痛抛下一子一女,东渡日本留学。 在日本,秋瑾与徐锡麟、陈天华结为 同志,誓为革命抛洒热血。日本政府 宣布“取缔不法留学生规则”后,中 国留学生提出强烈抗议,但留学生中 也有人主张妥协。陈天华为此忧愤填 膺,蹈海殉国。秋瑾为实现陈天华未 竟的事业,决定回国。临行前,她拜 会了孙中山。孙中山委托她回国后挑 起浙江主盟人重任。秋瑾回国后,创 办《中国女报》,并接替徐锡麟出任 大通学堂督办。徐锡麟为打开安徽的 局面,前去安庆。秋瑾机智地聘请知 府贵福担任学堂的名誉董事,暗中购 置武器,组织武装,同光复会骨干王 金发等人联络各地会党,准备配合徐 锡麟在浙皖两省同时举行起义。此时 ,徐锡麟在安庆刺杀了巡抚恩铭,不 幸壮烈牺牲。浙江官府接到密电,立 即下令捉拿同党秋瑾。秋瑾面对危局 ,拒绝撤离,决心一死以醒国人。被 捕后,贵福百般逼供,秋瑾威武不屈 ,挥笔在供词上写下“秋风秋雨愁煞 人”的诗句,神色自若地在轩亭口就 义。本片于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 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于是之)、最 佳道具奖(徐国梁)。 编剧:黄宗江、谢晋(根据柯灵改编 自夏衍的舞台剧《秋瑾传》的同名电 影剧本改编)

主创:
导演:谢晋
摄影:许琦、张永正
美术: 丁辰、 梅坤平
作曲: 葛炎、王兴昌
主 演:李秀明 李志舆 陈希光 于是之 王馥荔

秋瑾诗选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赤壁怀古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去常德州中感赋

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
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

秋海棠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赋柳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杜鹃花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残菊

岭梅开候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由能傲霜学,休将白眼向人看。

红毛刀歌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号鸟)。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
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
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
莽红尘何处觅之音?青衫湿!

如此江山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翠楼怨

题王泽环亡姬遗像,因庚子兵乱,此像失职,后其友朱
望清见于市上,赎回归之。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
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
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
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

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招。
故剑珠还无恙,黄衫客风韵偏豪。
自叙乌阑,遍征红豆,替传哀怨谱《离骚》。
但恐玉萧难再,愁煞韦皋。

剑歌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棱(山曾)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胸中了了旧恩仇?
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
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
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
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
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失题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
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
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纪念馆:http://www.eelove.cn/memorial/index4.php?id=qiu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