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话剧电影发展现状
1. 2013 国产电影发展状况
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状况报告
一、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2015年票房或将破300亿二、万达电影2010年度10亿票房与中国电影共成长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四、浅谈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趋势五、2010年院线排行2008年度电影院线与影院经营分析一、放映市场比拼品牌,院线格局凸显“马太效应”2008年中国“五大院线”初步形成了具有不同影响力的品牌二、2008年院线变革中的亮点:资本与重组三、二级市场院线的新军四、中小院线突破“瓶颈”2008年全国主要电影院线经营与发展分析五、数字电影:新技术为引擎的发展势力六、国内电影院线特点与发展趋势七、国内电影院线特点与发展趋势-0-一、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2015年票房或将破300亿2010年10月14日中国新闻网中国电影论坛昨日开幕,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研究报告》,对2011年至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认为届时全国票房将突破300亿元,冲击400亿,到“十二五”末期,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腾讯娱乐讯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主题电影论坛开幕。作为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常设学术单元,本届论坛以“十二五中国电影产业愿景”为主题,谈论了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影院建设、电影生产与制片企业以及投融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的各路专家和学者纷纷就自己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谏言十二五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百余名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展开了交流。专家们乐观预测,今年全年电影票房有望实现百亿,全国银幕总数达5105块,数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但在大好的发展形势之下,中国电影依旧存在票房虚报、滥用3D等问题。
发展机遇:中国票房突升,地方院线猛涨中国票房有望冲世界第五在昨天的论坛中,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百亿票房大关可能在今年实现。国内市场分析专家刘嘉等肯定了中国电影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他们认为今年中国电影票房在全球市场排位上,有望从排名第九上升至第五。
江苏院线两年翻一番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2015年票房或将破300亿记者在论坛现场见到了省文联创研部副主任付少武,他表示,江苏的票房增长势头极快,2009年江苏票房已经达到4.5个亿,超过浙江,升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上半年,江苏票房已经达到3.5亿,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南京、苏锡常地区贡献的。付少武觉得,随着这样的势头,会有更多院线进驻江苏,为江苏观众奉上更多好电影:“2007年,江苏有7条院线,2009年增加至14条院线,现在还将有20条进驻江苏。”越来越多院线进驻,必将相互竞争、冲击市场,给老百姓观影带来更多方便与实惠。
存在问题:虚假票房仍有,“豆腐渣”不断票房虚报,没有监督中国电影发展猛进的同时,存在不少问题。专家们最关注的是票房虚报问题。他们认为到现在为止,中国没有一个票房的官方统计信息发布平台,票房还不能做到公开透明。据悉,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票房数据公布平台只有两个,一个是每周出版的《中国电影报》,一个是影协每年编纂的年鉴。但《中国电影报》并不普及,而“年鉴”周期太长。专家批评道,“没有权威的统计,我们的电影不像产业像作坊,直接导致了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虚报票房的情况。”国产片“豆腐渣”太多虽然票房一片大好,但真正赚钱的国产电影并不多。中国传媒大学的学者指出,观众对国产大片的评价大都比较低,而更热衷观看好莱坞影片,“好莱坞泰山压顶,香港制作釜底抽薪,内地电影腹背受敌。”学者们希望,一方面内地电影别再重复“豆腐渣工程”,辜负如潮观众的期望。另一方面,内地电影还需要多保护。
此外,专家们对现在火热的3D技术颇有微词,他们发现,《阿凡达》之后,观众对3D电影热情高涨,但国产的3D电影往往让人失望。一位北京电影学院的专家批评道,现在内地拍3D电影的都是些什么人?要么是没拍过电影的,要么就是拍了也没有人看的。那些大导演有几个人拍3D的?都很谨慎。所以啊,我们还是先把普通电影拍好,不要拿3D瞎烧钱。
实现突破:植入广告主流媒体的振兴和推动植入广告带来建设性探讨在互动环节上,各方代表踊跃发言。电影院线负责人提出了有关农村电影的发展问题,立即有一位电影业的嘉宾给予了他详细的解答。一位学者提出的“植入式广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与会专家、学者显然对此颇感兴趣。与会专家和学者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对中国电影、影院文化发展方向极富建设性的探讨,搭建了一个电影业工作者和研究学者的平台,对促进学术和电影产业运作的良性互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主流电影才能振兴中国电影专家认为而是主流电影的振兴启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道路,能够自觉地将时代精神与创新理念融入到影片创作中,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与会专家还以《建国大业》为例,分析这部影片受到如此强烈的欢迎的原因。大家一致认为,《建国大业》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敏锐地捕捉到了人民群众的情感诉求。共和国6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们抚今追昔,有种对历史追根溯源的愿望,想要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珍惜,进而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建国大业》恰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这种心态,使得群众的共同心声有了抒发的渠道。
二、万达电影2010年度10亿票房与中国电影共成长2010年9月26日,万达电影院线传来消息,自2010年1月1日始,至2010年9月,已经成功突破10亿元票房大关,这是中国电影院线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这个数字。据悉,今年还将有多条院线成长为10亿元量级院线,而今年一直以来的呼声都是把全国年终票房的总目标锁定在100亿。此次万达电影院线全年票房突破10亿将是一次标志性事件,这标志着今年在国产重量级影片不断诞生的同时,中国电影的终端院线也在迅猛成长,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必将在电影终端、电影产品齐头并进的格局下,高质高量的快速成长。
文化产业是中国产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也是万达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万达集团开始投资影院终端建设,在全国的万达商业广场项目和其他实力雄厚的商业广场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万达国际电影城。2005年万达集团全资组建了自己的电影院线公司。五年来,万达电影院线已经在全国建设了52家高端连锁电影城,全国超过400块银幕,并取得了非凡的票房业绩。万达国际电影城以其一流的设计和施工、最先进的放映设备配合国际化的服务理念,使广大观众得到超一流的娱乐体验,并成为大型商业MALL的重要明星业态。
随着万达电影的不断发展壮大,万达院线打造民族电影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已经日益明确,“一切以观众的观影价值观影体验为核心驱动”,是全体万达电影人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万达院线现阶段的目标是到2010年底建成70家以上的多厅影城,银幕总数超过600块,到2012年将拥有120家以上的影城,超过1100块银幕,年收入预计将超过30亿元。
万达院线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打造中国本土民族电影院线品牌为己任,始终不渝的坚持把放映好国产电影,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只有中国民族电影工业的兴盛繁荣,才能保证整个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的良性稳健长久的繁荣。
在万达电影经营运作的6年多时间中,无论是小型区域放映的国产电影,还是国际知名的华语大制作影片,都会给予充分的重视,进行精耕细作。全国万达影城每年配合举办的国产电影明星见面会均不少于200场次,而各种国产电影的推介互动活动,不下千余场,无论是《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三枪拍案惊奇》,还是《杜拉拉升职记》、《大兵小将》、《喜洋洋与灰太狼》,万达院线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万达电影还通过影院终端建立起来的自有媒体平台,10万发行量的《万达电影》会员刊、近100万发行量《影民》DM杂志、万达电影官网、官方微博等重要手段工具,均会对国产电影进行深度挖掘互动,对国产电影的终端推广,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电影发行行业现状1、电影发行市场不容乐观目前全国的电影市场不容乐观,全国现有5000家电影院,设施设备与技术手段能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电影院水平的不足1%。除大中城市电影院尚有一些经济效益,众多县市级电影院几乎没有效益可言。据统计,200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仅10亿元人民币。如果电影市场运作良好,我国电影票房有100亿元的发展空间外资正是看中这个票房数字。但是,即便是票房最好的上海,2002年收入也仅有1.59亿元,平均每人电影消费不足10元,而国际影业几乎一致看好中国市场。
2、电影发行市场新格局正在形成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组建了35条院线,其中14条实现了跨省经营。北京、上海、浙江等10个省市都已经拥有2条以上的院线。江苏省的院线更是多达7条。
院线,就是由一家电影发行机构和多家电影院所组成的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的电影发行放映系统。我国的电影发行传统上是由中国电影发行公司按照行政区划逐级下发。去年,我国开始推行院线制改革,经过7个多月的运营,中国电影发行市场由一家公司垄断经营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北京世纪环球院线公司成立于4个月以前,是我国目前惟一一条由电影系统以外的资金运作的院线。成立之初,它就从北京杀到了上海,并从上海最大的院线公司--联合院线的旗下一举挖走了8家电影院。现在,世纪环球已经打入了3个省市,旗下拥有影院16家。但是他们的胃口还远远没有满足。世纪环球院线公司副总经理李国新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在3年内再投10亿元,建200家影院,进入10个省市。”另外一家由民营资本参股名为中影星美的院线,在完成了最初的跑马圈地之后,又拿起了资本运作的利器。该公司即将设立一家投资公司以完成并购的计划。并购目标直指上海和广州最大的院线公司。中影星美院线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如果这些都完成的话,中影星美将来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旗舰。”其他院线也都纷纷扩大势力范围。最近一段时间,新建影院数量明显增多,仅上海一地,春节前后开业的电影院就有近10家。
统计显示,去年全年我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8亿元,而在美国,这个数字高达89亿美元。汉鼎咨询认为认为,我国电影市场潜力巨大,而院线制改革又引进了市场化操作机制,因此电影发行市场的投资热情还将继续升温。
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二、我国电影发行行业发展趋势1、民营资本异军突起《无极》、《神话》、《七剑》……在这些票房收入处于第一阵营的电影背后,你总能看到一个个民营电影发行公司的名字。事实上,自民营发行公司2004年进入市场以来由于机制灵活与市场结合紧密,他们爆发出来的旺盛生命力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
2003年3月,国产电影发行权全面放开。
2003年8月8日,进口影片发行的“第二家公司”华影挂牌,打破中影独家垄断进口片发行的局面。
2004年1月7日,七家民营企业日前第一批获得国产电影的国内发行资格,使长期以来由国有企业控制的我国国产电影发行格局发生变化。这七家公司是博纳文化、新画面、金棕榈、大和影业、成都峨影、联盟娱乐、华艺音像。此前,民营公司只有代理发行资格。
在电影制作和发行领域,民营资本的进入早已水涨船高。在电影制作方面,国有资本、合资制作和民营资本各占三分之一的局面已经形成。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一诞生便迅速地成长为中国影视投资、制作行业中最具实力的民营企业之一,其出品的影片如《没完没了》、《一生叹息》、《寻枪》、《卡拉是条狗》等电影都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3年底的新片《手机》更是出手不凡。而另一家北京新画面公司凭借《英雄》一片创造了中国电影上的一个奇迹。另有媒体报道,除了电视台、电影集团下属正规电视剧制作公司,90的电视剧制作中或多或少都掺入了民间资本。
2、外资分切中国电影发行“大蛋糕”2004年1月1日,《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正式实施。根据规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武汉、南京7大试点城市的中外合资电影院中,合营外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最高可达75%,但是不能设立独资影院。这对外资投资中国电影市场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汉鼎咨询分析,新规定的出台将进一步鼓励外资投资到中国的电影市场。
经中国政府批准,时代华纳在中国的首家合资影院上海永华电影城2003年7月12日正式开业。而当天恰逢他的57岁生日。这标志着好莱坞主流电影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影院市场。
2003年10月14日美国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和上海电影集团宣布将在中国合资兴建10座多厅电影院,而华纳至少已经获得其中2座影院51%的控股股权。这意味着外资进入中国影院市场获得了实质性突破。
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和迪斯尼在内的多家国外电影公司巨头都对中国电影市场兴趣浓厚,华纳显然已经获得了领跑地位。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此公司为“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的子公司)国际部中国区总裁艾秋兴此前透露,华纳将从投资影院、制作影片和开辟发行渠道“三管齐下”拓展中国业务。
早在2000年,政府就开始鼓励外资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但规定外资在控股方面不得超过49%,以保证中资的控股地位,虽然有这样的限制,但也阻挡不了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心,全国各地的合资影院相继建立。
面对巨大的市场,外资当然不满足于仅有49%的股份控制权,他们期望更大的发展空间,好丽友的有关人士说,“我们希望绝对控股,就是希望掌握经营权和运营权,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技术和理念运用于中国市场。”汉鼎咨询指出,如今将控股比例提高到75%,外资将有机会占据绝对控股地位,这使得外资更加大胆、放心地进入中国市场。新规定的出台,将大大提高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外资与中资合资建电影院将成为一种趋势。
四、浅谈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趋势文中从影院对购物中心的作用与功能、新电影生活方式、影院及电影票房的历史数据、观众看电影的心情调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近来出现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明显地让我们看到一些个别商业地产的项目进展的缓慢,但对于电影院市场的扩张与运营,我们依然有着很强的乐观心态。
电影院业态对于商业地产的项目购物中心的功能与作用大家是不言而喻的。电影院除了可以提高这个商业项目的人气、增加客流的滞留时间和项目的时尚周期外,还对人流的导向性、顾客消费的引导性、顾客心理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同时影院与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配套。
最近几年,是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2007年底,全国34条院线共有1427家影院,3527块银幕。2007年全年城市院线市场新增影院102家,新增银幕493块,平均每天诞生1.35块银幕,其发展速度位居世界之首。
说明:以上影院和银幕数量仅限于加入院线制的数字。全国的影院和银幕数字将高于以上数字。
2006年中国电影院票房为26.2亿元,2007年达到33.27亿元,2008年有望突破40亿元。其中,2007年,影院票房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年票房过4000万元的影院6家,比上年增加了2家。年票房超过1000万元的影城78家,与2006年的59家相比增长了32.2。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现代化多厅影院的经济效益日渐凸显。为此,部分传统国有院线斥巨资投入到影院基础设施建设中,社会资本继万达之后,金逸、时代今典、保利集团等又加入到投资影院建设的热潮中,以及韩国希杰CGV影院这样的国际品牌也加大资本投资力度,加快了影院建设的速度。
有一组数据如下:在美国每8600人拥有一块银幕;在韩国每4万人拥有一块银幕;在中国大陆每12万人拥有一块银幕。中国的电影院投资领域处于刚进入发展阶段,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还有着很大的市场终端缺口。以上数据摘自《2006年中国电影产业年度报告》。
所以,无论商业地产处于什么样的经济时期,无论是复苏阶段、繁荣阶段,还是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只要这个商业项目有一个足够大的体量8万或10万平方米以上,并处于一定的消费能力、交通便利的商圈或大型成熟社区内,那么它都应会有电影院的规划,也就是说,电影院是在新的经济危机时期零售连锁业当中没有下降的业态之一。
另外,按照历史规律,经济越萧条,电影业反而越繁盛。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电影业受冲击很小。一方面,在这个时期电影投资商会放缓制片速度,对投资更为谨慎,同时对其投资进行层层把关,这样在经济萧条时期催生了许多高质量的精品影片。另一方面,心理学家认为,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时期,人们更愿意频繁地走进电影院,借助于看电影来缓解与渲泄内心的压力。看电影是人们最物美价廉和便利的排除与减缓内心郁闷、压力和寻求快乐的方式,让人们在电影里品味另一种人生。在那个特定时期,人们即使排队领取救济,也会挤出几枚硬币到电影院买票观看疯狂喜剧、热闹的歌舞片等。
现代的电影院不是那种传统的独立的大礼堂,而是设置在购物中心内的现代时尚的多厅影院,它将人们的购物、餐饮、娱乐、交际、休闲、约会、体验、心情释放等结合起来,使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成为一种全新的电影生活方式,使电影院成为这种全新的电影生活文化空间。
四、浅谈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趋势新电影生活方式图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黑暗的电影院里,如果专心安静的看一部电影,用100的注意力投入其中,就可以完全忽略到周围的变化,也许偶尔会有设身处地的联想,但那也是游离于理智思考之外的情感渲泄。同时,好的电影的音乐,可以给人营造出不同的精神感受,让人更容易投入电影所营造的特殊的气氛当中,可以让你暂时脱离外面的现实世界,全情投入别人的故事,与片中人物同喜同悲,可以让人的心中的情感在这里得到释放、缓解、放松、共鸣以及提高情趣、窥视社会、发现惊奇和认识自我!
再者,电影院里还会有导演、明星的见面会和电影首映式等活动,这样可以让观众与导演、明星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这种高涨情绪的心理渲泄与心理满足增加了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的热爱和执着。
经济危机影响着人的一切活动,包括理想的实现。同时,经济危机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我们有着一个13亿潜在观众的市场,我们也是一个越来越成为好莱坞大片合拍方的市场,我们也是一个“院线制”电影发行放映的市场,我们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时尚的连锁多厅影院被不断兴建的市场。我们相信,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一定依然是一个明媚的春天!
五、2010年院线排行五、2010年院线排行-10-2008年度电影院线与影院经营分析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度全国电影综合收入84.33亿元,其中国产电影海外收入25.28亿元,电影频道及广告收入15.64亿元,全国电影市场票.
2.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戏剧——由中国戏剧之现状引发的几点思考
昨天在豆瓣上看到两部近期上演的话剧:一部是北京人艺的《喜剧的忧伤》,陈道明、何冰主演;另一部是林奕华的《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刘若英主演。而且两部剧在豆瓣上的关注度可称为“较高”。看到这样的消息让我十分欣喜和欣慰。不仅因为我对所有优质话剧充满了不可抵挡的热情,也因为看到越来越多的影视演员投身于话剧演出之中,我想,这是一个好现象。
众所周知,现今中国的戏剧市场不景气,前几年甚至可以用“低迷”二字来形容。在网络里打入“戏剧”二字,你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且不说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这四种形式的表演在中国的受众面有多少,但说这五种表演形式之中最通俗,换言之最应该受大众喜爱的话剧吧,也是门庭冷落车马稀。面对这样惨淡的现状,越来越少的人敢于大步向前跨入戏剧行业,于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眼看着就要滚动起来。就让我来梳理一下这个恶性循环的前因后果。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中国戏剧较为进步和繁荣的时期。在接受文革洗礼后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走进剧院,拾起他们的文化生活。但是当时的人们对于革命题材的话剧已生厌倦,因此刚刚进入八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戏剧陷入了低迷和徘徊时期。然而,这正激发了戏剧工作者们的探索热情,迫使他们革新出一条新的戏剧路。终于,在1982年,由林兆华导演的话剧《绝对信号》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名为“小剧场运动”的飓风。就是从这部话剧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先锋派”、“实验派”戏剧。也就是今天我们经常能听到的“孟(京辉)派戏剧(《琥珀》、《恋爱的犀牛》等)”的前身。从那以后,大量优秀的戏剧作品——《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红房间 白房间 黑房间》、《魔方》等等涌现出来,每一部几乎场场爆满,当时人们对戏剧的热情甚至超过了今天的人们追捧好莱坞电影。
但,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的冲击,戏剧的观众数量大大下降,大型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数量也急剧减少,戏剧陷入了严重的萧条时期。
这样的萧条时期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电视便是戏剧最大的天敌。
表面上看,与戏剧相比,这个四四方方的黑盒子的优势似乎十分明显。最吸引人的一点应该是 “足不出户便能尽知天下事”。当然,能不能“尽知天下事”另当别论,重点是“足不出户”四个字。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出门,我只知道,如果刘德华要开演唱会,很多人都是会愿意出门的。或者说,如果刘德华主演了某部话剧,很多人也都会出门的。可惜,刘德华不可能演话剧,原因很简单:1.话剧需要巡演,有时候需要巡演一年,华仔档期太满了。2.演话剧挣的钱太少,有那么多时间排话剧,倒不如多开几场演唱会。3.他的表演功底演不了话剧。以上言论并非针对刘德华先生个人,而是针对现如今大多数演艺圈里所谓的“大腕儿”们。
这里就出现了第一个的恶性循环。因为人们不爱出门,只爱窝在自家沙发上抱着黑盒子看明星,走进剧场看话剧的人便寥寥无几,剧场没了应有的收入,自然就没钱排戏,更没钱请“腕儿”,请不到“腕儿”自然就没人要看,所以大家更愿意回家抱黑盒儿,因为黑盒里面有看不完的“腕儿”。那为什么“腕儿”们都爱进黑盒儿呢?因为挣的钱多呀。为什么钱多?因为大伙儿都看,收视率上去了,广告商们就都爱往里投钱,电视台富裕了,自然就有钱请“腕儿”了。在这个问题上,电影也是一样的。相反,在戏剧这边,因为没有人看话剧,剧场没有收入,久而久之,剧场就倒闭了,于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投身这项事业了。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会因为解决不了三餐温饱望而却步。这就是那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再顺便说说刚才提到的表演功力的问题。只消说一句话——不会演话剧的演员不是好演员。现如今,要成为一个演员很容易,只要你有张过得去的脸蛋,会嚼几句台词都能上镜。有的人甚至只读了一个月的什么“影视演员速成班”就可以开工了。这也是现今中国影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的一大原因。但话剧演员不一样,他所要具备的是专业且深厚的表演功底、极其丰富的舞台感染力和对剧本超强的领悟力。这些是绝对不能也不可能速成的,而是要靠许多年的积累、训练才能达到的,正所谓厚积薄发便是这样。但现在的人们只想着怎么成名怎么挣钱,又有谁还会愿意将自己大好的青春浪费在所谓的表演功力上呢。
批评了这么多,还是说回到戏剧本身吧。与电影电视相比,戏剧最大的特点便是——它是一门现场的艺术。观众所有的感官都只有在现场才能被调动起来。虽然我们也可以将现场的实况拍下来,刻成碟,但这样做的意义微乎其微。如果要看碟,倒不如看电影。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只有走进剧场,亲身去感受现场的气氛,去感觉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试着去理解导演想要传达的意思,才能真正体会戏剧艺术的魅力。且戏剧艺术比电影电视更加考验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优秀的舞美师必须要在有限的舞台上展现给观众以无限的空间,这便需要极大的创造力和执行力。难怪有人会戏言道:“戏剧工作者才是真正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于一身的人。”这话虽说是戏言,但也不无道理。
说到这里,我却突然开始忧虑起中国话剧的未来。不知会不会是庸人自扰。
林兆华导演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戏剧导演。我记得他在一次访问中谈起他开始筹备话剧《回家》时定主要演员的过程。他当时找了很多“腕儿”,但腕儿们都推说没空,来不了。到最后,没办法,他心一横,决定起用一批八零后毫无舞台经验的年轻演员。在外界看来,这是老爷子的勇气,或者说是赌气,但实际上,是他的无奈之举。林兆华导演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老头儿。当被问到由他执导的09年北京人艺的大戏《窝头会馆》对他的导演生涯有何意义时,他表现得十分不以为然。他说,这个戏对他没什么意义,场场爆满那都是冲着那些个腕儿(濮存昕、宋丹丹、徐帆等)去的,不是戏本身。看到这儿,你也许会觉得他自相矛盾——一边儿为了请不到腕儿而无奈,一边儿又因为有了腕儿的火爆而嗤之以鼻。其实,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矛盾,是所有戏剧工作者的矛盾。现在中国的话剧市场还没有像电影市场那样完全发展起来,但说不定十年以后,由于电影市场的逐渐饱和,戏剧界也会出现类似于“商业剧”这样的名词。那样的景象,不知是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商业化固然会让戏剧的受众面更广,但我害怕看到的是有一天戏剧也会走今天国产电影和中国电视的老路。
对于戏剧,我还只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圈外人,写这些文字也只是源于我对戏剧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对中国戏剧今后的发展深深的忧虑。
3.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与未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电影,是上层建筑中的上层,不如发达国家尤其是超级大国老美,这很正常。
我作为一个观影量过5万部的电影发烧友,对咱们电影产业的现状讲真,不是太满意,首先就是人才的缺乏,比如化妆师,,特效师,摄影师,灯光师,拟音师,剪辑师等等,这些幕后人员很重要,但是很缺,这跟我们现在的票房分成有很大关系,院线分走一半,演员分走了剩下的一半,然后是导演,编剧,最后能给幕后人员多少?没钱赚自然没人研究,搞得现在想出好的作品得请国外的团队,《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用灯光反映人的情感变化,用摄影来表现人物地位是多么的牛X,尤其是弗里曼三次请求保释出狱,几乎一样的摄影角度,通过光线服装来投射人物心理,真是没话讲的构思
还有,就是咱们的制度也不行,美国派拉蒙法案中规定,一个公司,院线,出品,制作,不可以同时经营,说白了就是你要是开电影院就不能拍电影或者投资电影的拍摄,以防院线不正常排片,防止电影行业垄断,阻碍小电影公司的发展,正是因为这个法案,我们才能看到梦工厂的崛起,迪士尼的转型和现在美国电影市场的百花齐放,可是咱们,哎~冯小刚艾特王健林的事也就是微博上闹闹
至于现在的电影爆发,尤其是网络电影~我真的不想说啥~看100部得有101部的烂片,演员的表演不在服务区也就不说啥了,更有剧情逻辑硬伤,简直是挑战观影人的智力下线~
还有提到演员,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演员?我认为好演员,是热爱表演,能体味人物然后去演绎,孙俪给我印象较深,眼泪含在眼珠里,念完最后一句话,眼泪正好落下,不错~但也仅仅算是称职的演员,真正的好演员是像克里斯蒂安.贝尔那样的2004年拍《机械师》时候两周,体重从170减到103,因为他要演绎一个失眠症患者,到2005年拍《蝙蝠侠》一身肌肉回来了,6个月到199,2006年《重见天日》贝爷变身,体重为140,2008年《蝙蝠侠》的一身肌肉又回来,体重回到190,2010年为了演《斗士》中的吸毒拳手,体重到160(皮包骨),2012年《蝙蝠侠》这次崛起的不仅仅是蝙蝠侠,还有贝爷的体重,——187,到了2013年,《美国骗局》贝爷为了演一个职业骗子,体重过200,我看完这个片子,直到结尾才发现贝尔的名字,这才知道这大肚子的货居然是蝙蝠侠~!这才是好演员,而咱们国家那些一部片一个表情的货,尤其是那些只会瞪眼睛的居然还出去接拍好莱坞片子,我真不想说啥~丢人~而且我觉得这样演员拍出的片子就是诈骗!
最后话说回来,电影是上层建筑中的上层建筑,想要变好,需要的不仅仅是电影人去努力,还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让基础硬起来,才能好好去构筑上层建筑,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那中国电影跟美国电影比,本身就没啥可比性,但是前面我说的那些,是因为我实在不想看某些票友去拍电影,你说人长得漂漂亮亮的,好好坐家看电视不好么?
4. 文革时期的戏剧和电影发展的总体状况如何
“文革”期间,戏剧和电影受到的摧残最为惨重。“文化大革命”最初几年,“四人帮”一方面窃取、篡改1964年京剧改革的成果,捞取政治资本;另一方面把他们篡改过的剧目封为“样板戏”,并以所谓“样板戏”的“经验”扼杀戏剧创作。1973年以后,“四人帮”为了使戏剧创作成为他们推行极左路线的工具,又频繁地举行全国性戏剧调演活动。每次调演,他们都定调子,提要求,树样板,这就使当时戏剧舞台上的绝大部分剧目都染上了“四人帮”的习气。
5. 为何国产电视剧和电影的话剧味这么强
1,惯性;电影曾经与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本无可厚非,因为电影是新生事物,从戏剧演员里挑演员是很自然的。随着电影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对戏剧的依赖本该是越来越低。然而中国电影非常特殊,自从解放后就长期脱离于世界,没有跟上国外的发展。中国曾经有过许多私营的电影公司,解放后短短三年就变成几家国营:长春、北京、上海、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从此被官方垄断。后来又经过了1957年反右,1958年拔白旗,打倒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家,民间对电影再无话语权。在政权眼里,电影就是宣传,对剧中正面人物要求高大上,对反面人物要矮丑矬,不含糊。这种状况一直到80年代才宣告结束,然而事情还没完,虽然电影基本回归艺术了,但并没有开放市场。另外,由于解放后各地政府违背市场规律建立话剧团(地级以上城市都有),导致话剧的规模和发展超出市场需求太多,电影有着充足的话剧演员供应。艺术是有惯性的。市场可以很快改变,艺术不能。
2,成本中国影视还是以中小成本居多,在拍摄制作上力求快、省事,剧组散伙越早越好,所以演员的选拔喜欢在科班出身的演员里挑人,因为这样的招聘速度最快且省事,性价比最高。像张艺谋那种在全民范围内找演员的做法是最费钱的。然后在拍摄中,过度一点的表演能够减少情绪酝酿和修正的时间,迅速达到表演的基本要求,从而减少拍摄天数,使剧组尽早散伙,节省成本。
3,故事情节中国影视以古装片为主。观众对古装人物的过度表演不是那么敏感。敏感的是现代片。而国产现代片相比美国的有一个特点,就是人物动机不足、语言行为不符合逻辑和常理的几率比较高,所以演员有时候得硬着演,这时就容易陷入话剧表演方式,观众也会觉得表演过度。为什么国产现代片容易出现人物动机不足的情况。因为电影要想让人物做出一些事情,他必须遭遇到很大的麻烦,或者人物本身是特殊身份,中国影视甚至比美国更需要麻烦和特殊身份(因为中国人普遍内敛,不轻易出手,如果主人公是个普通人却又做出不一般的举动就容易显得假),然而审查因素使得国产现代片的主人公比较难有特殊身份或者遇到很大的麻烦。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电影明明是国产片却要把地点设置在国外的原因。
6. 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1、新兴话剧的萌芽--文明戏(1899一1918)
中国戏剧概念的产生是学习西方戏剧理论的结果。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较早地使用了戏剧概念,并与戏曲区分开来。严格地说,中国戏剧发端于话剧。中国新兴话剧萌芽于戊戌变法(一八九八年)至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年)年间。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伴随着传统戏曲的改良和文明戏的崛起中国戏剧迈出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第一步。
在当时盛行日本的新派剧影响下,一部分爱好文艺的留学生于一九○六年底,在东京成立了春柳社。这是一个以戏剧为上的综合性艺术团体。春柳社的发起人为李叔同和曾孝谷。欧阳予倩、陆镜若也相继加入,并成为该社的主要领导者。不久,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在一九○七年六月初,经过扩充后的春柳社,又在东京本乡座戏院演出了根据林纾、魏易的同名翻译小说由曾孝谷改编的大型剧本《黑奴吁天录》。这是第一出由中国人创作演出的话剧,也标志着文明戏的正式开端。一九○七年秋,上海出现了由著名的新剧活动家王钟声领导的春阳社,以及第—所新剧教育机构—通鉴学校。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将文明戏推向了高潮时期。这种新生的话剧形式以其迅速反映现实的特长,有力地配合了现实斗争。在文明戏高潮时期,众多的剧团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是任天知创办并领导的进化团。一九一四年以后辛亥革命随着其果实被哀世凯之流窃取而归于失败,文明新戏也从鼎盛走向衰落。对后期文明戏的转变起直接影响作用的是郑正秋组织的新民社。
2、现代戏剧观念的确立与新兴话剧的发展(1918-1929)
胡适的《终身大事》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三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三期,同南开学校新剧团的《新村正》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话剧剧本。它们已经脱离了话剧的早期形式—文明戏。
一九二一年三月,第一个“爱美的”戏剧团体在上海成立,五月,它创办了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专门性的戏剧杂志—《戏剧》。最初的成员除发起人和主持者汪仲贤外,尚有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徐半梅等,共十三人。沈雁冰仿效法国罗曼·罗兰倡导“民众戏院”,给这个团体取名为“民众戏剧社”。真正重视舞台实践而成为“爱美的”戏剧运动柱石的是前后奋斗十二年、举行过十六次公演的上海戏剧协社。一九二三年洪深加入协社,建立严格的排演制和导演制,他废除了男扮女装这一旧戏和文明新戏的非现代化、非现实主义的演出方式,次年四月,协社举行第六次公演,洪深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获得很大成功,这是中国第一次严格地按照欧美演出话剧的方式来演出的。从—九二○年《华伦夫人之职业》的演出失败,到—九二四年《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成功,新兴话剧经艰难的探索,终于立足于中国舞台。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浦伯英出资联合陈大悲在北京创办了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简称“人艺剧专”),聘请一些社会名流如鲁迅等担任校董。学生除上课外,还进行舞台实践。“人艺剧专”是我国第一所试用西方戏剧艺术教育方式培养话剧专门人才的学校。南国社是二十年代影响最大队戏剧团体。九二七年,田汉主持私立上海艺术大学文科,不久任校长,将南国电影剧社改组,活动范围扩及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音乐诸方面,正式定名为南国社。
思想解放运动与戏剧思潮的开放,形成了“五四”时期和二十年代戏剧创作在艺术上的丰富多样性。种种外来的戏剧新观念和创作手法,有模仿也有突破和创新。话剧的各种体裁、样式如现实剧、历史剧、悲剧、喜剧、独幕剧、多幕剧、诗剧、散文剧、活报剧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尤其是独幕话剧的创作,在艺术上已臻成熟, 出现了《获虎之夜》、《一只马蜂》、《泼妇》、《醉了》等一系列优秀之作。诗剧的创作在二十年代也占有突出的地位。除郭沫若的诗剧外,白薇、杨骚等人的诗剧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3、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1930-1937)
一九二九年六月五日,上海艺术剧社成立,参加者冯乃超、郑伯奇、陶晶孙、孟超、叶沉、许幸之、刘保罗、司徒慧敏、朱光、石凌鹤、李声韵、陈波儿、王莹、易洁、唐睛初、吴印成、侯鲁史,社长郑伯奇,主要负责人夏衍。艺术剧社的成立,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戏剧运动的发展促成了联合。—九三○年三月十九月,戏剧协社、南国社、摩登社、辛酉剧社、艺术剧社、剧艺社等联合成立“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同年八月—日“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正式成立,简称“剧联”。田汉、刘保罗、赵铭彝等为负责人。这一时期,以话剧为代表的中国戏剧对艺术的追求不断提高 ,创作、演出、理论研究等各个领域逐步专业化与正规化,终于形成了关键性突破,洪深的《五奎桥》(一九三○)、曹禺的《雷雨》(一九三四)、《日出》(一九三五)、《原野》(一九三六)、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 (一九三四)、田汉的《回春之曲》 (一九三五)、夏衍的《上海屋檐下》 (一九三七)等艺术上一批成熟的剧作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进入了成熟期。
4、现代戏剧的黄金时代(1937-1949)。
“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在现代戏剧的中心上海,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在党组织的建议下,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改为中国剧作者协会,这是全国文艺界最早成立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在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的成立大会土,决定集体创作三幕剧《保卫卢沟桥》。章泯、尤兢、张季纯、崔嵬、马彦祥、姚时晓、姚莘农、石凌鹤、宋之的、陈白尘、阿英、张庚、郑伯奇、孙师毅等参加创作,在沪的戏剧、电影界近百人参加演出。剧作气势滂沱、慷慨激昂,表现了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拉开了整个抗战戏剧的序幕。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后,抗战戏剧运动的中心移到武汉。从全国各地来的救亡演剧队和大批戏剧工作者陆续汇集于武汉三镇。戏剧界为援助前方将士举行过多次联合公演。为了加强团结,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戏剧运动,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汉口成立。它会合数十个戏剧团体,包括全国不同阶级、阶层、剧种、流派的千百戏剧工作者。新兴话剧和传统戏曲的平剧、汉剧、楚剧、川剧、粤剧、陕西梆子、山西梆子、河南梆子等剧种,以及各种民间曲艺(如大鼓、相声等)和杂技、武术团体,都汇集在一起了。之后,全国各主要城市都成立了“剧协”分会。
组织上的空前统一,为各类戏剧在艺术上、美学上的互相影响和渗透提供了条件。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确定每年十月十日为中国戏剧节(一九四三年国民党政府下令改为十一月十日,次年又下令改为二月十五日)。抗战初期,各种通俗、小型的戏剧演出(如活报剧、街头剧、茶馆剧、游行剧、灯剧、傀儡剧等)发挥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 “好一计鞭子” (即短剧《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激发了千百万观众的爱国热情。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沦和论争促进了戏剧观念现代化和民族化的融合,促进了中国戏剧的新发展。抗日时期的产生了大量重要剧作,如郭沫若的《屈原》、阳翰笙的《天国春秋》、于伶的《夜上海》、宋之的的《雾重庆》、曹禺的《北京人》、田汉的《秋声赋》、夏衍的《芳草天涯》、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陈白尘的《升官图》等,都有着比二十和三十年代初剧作更强烈、鲜明的民族风格。一些具有戏剧新观念的剧作家,在向旧剧学习的同时,也力图给它输入新的生命。国统区田汉和解放区延安平剧院进行的京剧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歌剧是“五四”以来新剧中的一支,它也一直探索民族化的道路。抗日时期的《红梅阁》 (沙梅)、《木兰从军》 (欧阳予倩),尝试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发展新歌剧。解放区的新秧歌运动为歌剧的发展开一新途。《兄妹开荒》等新秧歌剧的产生,在歌剧民族化的探索上取得了可喜成绩。新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可以说是在戏剧现代化和民族化的融合上的成功之作。
5、现代戏剧的多元化发展(1949-2000)
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导下,新旧两种戏剧形式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建国初到一九五六年是新中国戏剧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一九五一年先后开展了对《武训传》、《新天河配》讨论,促进了戏剧朝着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前进。产生了老舍的《龙须沟》、《茶馆》,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郭沫若的《蔡文姬》,朱祖贻的《甲午海战》等优秀作品。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五年间主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话剧创作再次形成高潮。刘穿川的《第二个春天》、胡万春的《激流勇进》、张仲朋的《青松岭》、江文等的《龙江颂》、蓝澄的《丰收之后》、沈西蒙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王树元的《杜鹃山》、葛翠林的《草原小姐妹》成为这一时期的名作。戏曲的创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芦荡火种》、《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等深受群众欢迎。文革中,《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同歌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被称作“八大样板戏”,家喻户晓。歌剧创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洪湖赤卫队》、《红霞》、《江姐》、《刘三姐》等优秀作品。一九七八年以后戏剧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数量、质量、深度和广度上均有重大突破。苏叔阳的《丹心谱》、宗福先的《于无声处》、曹禺的《王昭君》、丁毅的《傲雷·一兰》、陈白尘的《大风歌》、魏明伦的《四姑娘》、马中俊等的《屋外有热流》、《街上流行红裙子》、沙叶新的《陈毅市长》、高行健的《绝对信号》呈现出了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7. 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
借助于开放改革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的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历史机遇 1979年,中国电影曾经创造293.1亿的观众人次纪录,这一数字意味着当时10亿中国人人均年观影次数近30次。但8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观众人次却连年减少,尽管这期间仍然有一些国产影片的观众人次过亿,但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产量还基本维持以外,电影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发行收入以及银幕数量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一下降趋势直到1995年才开始出现明显缓解。1993年至1994年的电影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后,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国际性话题重新将观众从对电视的关注中引向了电影,引进国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软的电影市场,以及都市消费社会创造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一年成为了中国电影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历史性转机,但电影事业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 1.发展中的电影生产 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平均年产量基本处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产量的前5名之列。从90年到97年,中国电影总产量为1,079部,平均年产量约为135部。其中92年产量最多,从96年开始明显减少,97年产量最低,比平均年产量低约35%,是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低产年。 电影减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量从总体上来说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中国电影产量如此明显地减少恰恰出现在电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同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影片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97年的电影大幅度减产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近年电影平均年产量约在350—400部左右、印度为450部左右、香港为150部左右、法国为100部左右、巴西为60部左右、英国为40部左右、台湾为20—30部左右、墨西哥为10部左右。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大陆电影90年代平均年产量135部,可以说是电影生产的大国之一,电影年产量约为世界投入商业发行的电影产量的1/30。 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电影的投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都有几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制作影片,如《鸦片战争》已经创造了单片投资近亿元的纪录。 在世界范围内,为了与电视竞争,为了提高电影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也为了增加电影的市场占有率,电影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电影的平均成本为每部3,980万美元,1997年为5,340万美元,增长34%。1997年影片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每部电影实际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注1)近年中国电影生产的平均投资规模尽管不到美国电影的1%,但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平均投资40万,1992年为150万,1997年则在300万以上,年增长幅度为10%以上。预计1998年电影的投资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平均成本约在350万元人民币左右(注2)。这一投资规模已经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万—500万的投资规模。电影投资的增加,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 2.复苏中的电影市场 尽管80年代世界电影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危机,但从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的票房收入却有增有减,香港从95年的13.39亿港币的票房收入,到96年减少到12.22亿,97年则减少为11.90亿,递减8.7%、2.5%,而美国电影国内外票房收入却在逐年上升,国内收入从96年的50亿美元到97年超过了60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从1995年开始,中国电影观众人次也开始缓慢回升,电影的票房收入则增长迅猛。1995年,全国票房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上海则达到40%,北京更是达到80%,而且还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1995年9267万;1996年1.1亿;1997年1.2亿)。 随着电影市场的升温,电影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从1979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观众人次上升的趋势。据1997年6月《中国电影杂志社》、北京市电影公司等机构所进行的“北京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所统计,在观看电影的观众中有46.42%的观众平均每月都看一次电影以上,这说明电影的消费市场正在扩展。(注3) 此外,中国电影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电影公司共向国外电影市场输出国产影片126部次,销售总额达3,816.5万元,比1996年增长了300%(注4)。这表明,中国电影在寻求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3.变革中的电影体制 9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曲折地展开的。电影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业的改革。首先,增扩了电影制作机构。电影制作机构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后来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龙江等都成立了电影制片厂。再后来,万科、大洋等民营企业也开始电影制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国产影片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生产的。这一改革,使电影的生产规模扩大,也为电影生产引进了竞争机制。其次,电影的出品权逐渐扩大。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拥有电影出品权,1995年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其他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出品权,同时因为放松了生产指标的控制,许多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电影出品权。广电部电影局1997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在中国大陆的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以国家倡导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佳的电影文学剧本向广电部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开了对制片行业的垄断,使制片业向市场化方向跨进了有限的一步。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第二条战线是发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各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发行放映企业。电影的发行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制片人制、地区版权制、分帐发行制、招标放映、院线放映等各种制作、发行和放映方式都陆续出现,这对扩展电影的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内容提要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出现了一次历史转机:电影市场复苏,国产电影呈现出重新振兴的迹象。但事实上现实困境仍然束缚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国产影片面临着“信誉危机”,电影市场份额比例失调,制片、发行和放映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电影市场片源不足,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掘。中国电影亟待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转化管理机制,提高影片质量,以创造民族电影工业的灿烂前景。 关键词电影体制市场份额信誉危机后电影市场 作者简介尹鸿,196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唐科,197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博士生。 借助于开放改革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的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历史机遇 1979年,中国电影曾经创造293.1亿的观众人次纪录,这一数字意味着当时10亿中国人人均年观影次数近30次。但8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观众人次却连年减少,尽管这期间仍然有一些国产影片的观众人次过亿,但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产量还基本维持以外,电影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发行收入以及银幕数量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一下降趋势直到1995年才开始出现明显缓解。1993年至1994年的电影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后,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国际性话题重新将观众从对电视的关注中引向了电影,引进国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软的电影市场,以及都市消费社会创造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一年成为了中国电影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历史性转机,但电影事业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 1.发展中的电影生产 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平均年产量基本处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产量的前5名之列。从90年到97年,中国电影总产量为1,079部,平均年产量约为135部。其中92年产量最多,从96年开始明显减少,97年产量最低,比平均年产量低约35%,是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低产年。 电影减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量从总体上来说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中国电影产量如此明显地减少恰恰出现在电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同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影片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97年的电影大幅度减产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近年电影平均年产量约在350—400部左右、印度为450部左右、香港为150部左右、法国为100部左右、巴西为60部左右、英国为40部左右、台湾为20—30部左右、墨西哥为10部左右。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大陆电影90年代平均年产量135部,可以说是电影生产的大国之一,电影年产量约为世界投入商业发行的电影产量的1/30。 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电影的投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都有几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制作影片,如《鸦片战争》已经创造了单片投资近亿元的纪录。 在世界范围内,为了与电视竞争,为了提高电影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也为了增加电影的市场占有率,电影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电影的平均成本为每部3,980万美元,1997年为5,340万美元,增长34%。1997年影片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每部电影实际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注1)近年中国电影生产的平均投资规模尽管不到美国电影的1%,但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平均投资40万,1992年为150万,1997年则在300万以上,年增长幅度为10%以上。预计1998年电影的投资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平均成本约在350万元人民币左右(注2)。这一投资规模已经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万—500万的投资规模。电影投资的增加,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 2.复苏中的电影市场 尽管80年代世界电影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危机,但从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的票房收入却有增有减,香港从95年的13.39亿港币的票房收入,到96年减少到12.22亿,97年则减少为11.90亿,递减8.7%、2.5%,而美国电影国内外票房收入却在逐年上升,国内收入从96年的50亿美元到97年超过了60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从1995年开始,中国电影观众人次也开始缓慢回升,电影的票房收入则增长迅猛。1995年,全国票房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上海则达到40%,北京更是达到80%,而且还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1995年9267万;1996年1.1亿;1997年1.2亿)。 随着电影市场的升温,电影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从1979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观众人次上升的趋势。据1997年6月《中国电影杂志社》、北京市电影公司等机构所进行的“北京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所统计,在观看电影的观众中有46.42%的观众平均每月都看一次电影以上,这说明电影的消费市场正在扩展。(注3) 此外,中国电影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电影公司共向国外电影市场输出国产影片126部次,销售总额达3,816.5万元,比1996年增长了300%(注4)。这表明,中国电影在寻求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3.变革中的电影体制 9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曲折地展开的。电影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业的改革。首先,增扩了电影制作机构。电影制作机构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后来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龙江等都成立了电影制片厂。再后来,万科、大洋等民营企业也开始电影制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国产影片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生产的。这一改革,使电影的生产规模扩大,也为电影生产引进了竞争机制。其次,电影的出品权逐渐扩大。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拥有电影出品权,1995年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其他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出品权,同时因为放松了生产指标的控制,许多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电影出品权。广电部电影局1997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在中国大陆的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以国家倡导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佳的电影文学剧本向广电部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开了对制片行业的垄断,使制片业向市场化方向跨进了有限的一步。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第二条战线是发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各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发行放映企业。电影的发行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制片人制、地区版权制、分帐发行制、招标放映、院线放映等各种制作、发行和放映方式都陆续出现,这对扩展电影的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4.生长中的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 美国电影一直疯狂地占领和吞食着世界电影市场。除了香港、印度等少数例外,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美国电影都超过了本土电影的市场占有率。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既包括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包括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保护本土电影和民族电影的发展。如巴西政府就明确规定了每一年全国的电影放映单位放映国产影片的时间;中国也由原广电部作出了国产电影必须保证占有2/3的放映场次的明确规定。但另一方面,文化保护政策并不能真正保护国产电影的发展,提高国产电影本身的市场竞争力才是民族电影发展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本土电影的市场竞争力,一些本土电影在本土市场上已经可以与美国电影抗衡,使国产电影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如香港曾经连续多年本土电影的票房收入、观众人次等都超过了外来电影;日本1997年票房纪录前10位的影片中也有3部本土电影,其中《幽灵公主》还以100亿日元的票房高居榜首(注5)。波兰1997年国产影片《凶手》的票房收入达到了1340万兹罗提(约合380万美元),超过了美国影片《空中大掼篮》860万兹罗提(合240万美元)的票房纪录(注6)。而近年来在中国大陆,面对进口外国“大片”的挑战,电影制作和发行者充分利用了各种机遇,使国产影片的生产和发行也取得了突破,从1995年到1997年,进口影片包括分帐进口影片的排片、市场份额逐渐受到了平抑,各地都有国产影片突破进口大片的票房纪录的现象。 电影生产的发展、电影市场的复苏,电影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说都意味着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转折时期。 二现实困境 中国电影面对机会,同时也面对困境、面对挑战、面对危机。与处在转型期的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息息相关,由于电影体制改革仍然还没有到位,计划经济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行业后遗症,从电影业的各级管理层到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层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观念和操作方式的误区,整个电影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也还有待提高,整个社会的电影消费水平受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制约也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一切都是中国电影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1.影片数量短缺 按照经营经验,电影院需要250—350部电影供应才能正常运转,而按照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国产影片必须占2/3放映时间,这就意味着除了80—120部进口影片以外,至少需要160—230部国产影片提供给市场。而这些影片中应该有1/2的影片(80—115部)是市场效果较好,1/3(50—80部)的影片是高效益的,正如电影发行人员所意识到的那样,“片源供给是否充足,国产片中是否有可以支撑市场的‘拳头’作品,是目前国产片市场经营能否保证良性循环的首要前提。也唯有有良好的片源保障,2/3时间放映国产影片才可能落到实处,显示出实际的效果。”(注7) 近年来,每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新片投放量(国产片和进口片)大约维持在150至200部之间。如北京95年投放市场新片共197部,其中大片9部,普通进口影片44部,国产新片144部,此外还有复映片72部。而1997年,全年投放市场的影片有大幅度下降,国产电影为120部左右,其中不少都是往年的积压影片。进口电影30部左右,共150部。市场差额越来越大。一方面限制进口影片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国产影片的产量又明显不足,特别是已有的大多数国产影片根本无法占有市场份额,这对97年的电影市场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口片不是挤占而是填补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真空。电影产量的不足,将导致电影市场的萎缩、观众流失,使其他音像媒介抢占电影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会使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地被外来影片所代替。 导致电影生产量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电影市场机制不健全,制片方的利益回报率太低、投资风险太高,影响了电影的生产规模。二是电影管理制度还不够合理,规划、审查的尺度与电影本身的特点不完全吻合,特别是制度性和操作性不够带来了某种生产的不可预见性,使电影创作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三是过多的非市场因素使电影生产和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也对电影生产产生了某些误导作用。 2.制片、发行、放映业的矛盾激化 和整个中国的改革形势相仿,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也已经进入到了攻关阶段,进入到了要影响到原有的利益分配和权力格局的关键时期,因而,近年来,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业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正如广电部电影局一位主管人士所认为,“有人说中国电影企业是整个中国企业界改革最早的行列,但是,改革的进程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电影发展的需要。”(注8)中国电影发展面临“电影体制不顺、机制待立、中介梗阻、节目短缺、资金困难、捐税过重、不平等竞争”等问题(注9)。 而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之一,就是电影市场的无序和杂乱。中国的电影行业虽然一直以影片发行为纽带贯穿全行业,但由于各级发行公司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的,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分别属于各级政府管辖,形成了不同的隶属关系和利益机制。企业和区域的自我保护阻碍了电影市场机制的建立。市、县电影行业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电影经济的增长。改革现行经营格局和经济体制迫在眉睫。93年以来广电部一直推动“放开发行”、打破区域垄断,但收效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只打破了单一企业的垄断,并没有打破区域经营的垄断。市场依然条块分割、块块垄断、没有竞争、分配不公。电影市场的无序不仅造成了发行和放映业的冲突,而且更是严重地影响到制片业的利益。在整个影片业中制片一方得到的利润过少。70%影片的制作方亏损。据有关人士估计,国产影片投资总回报率还不到50%(注10)。 目前,美国制片与放映的票房分成比例为48∶52左右,其中发行费用占去制片费用的10—12%,制片方得到的票房收入为35%。目前中国电影公司的大片引进即参照这一比例。而国产片通常的分帐比例是制片、发行、放映分别占票房的35%、17%、48%。但制片方却要负担相当部分的拷贝费和宣传费,而发行方的发行成本和风险系数与其利益所得相比却并不相称。此外,加上各种市场统计数字的弄虚作假,更使得制片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制片、发行、放映业矛盾的加剧,一方面伤害了电影生产的积极性,使电影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伤害了电影的市场效果,电影片源严重缺乏,国产片的发行放映都面临重重阻力。其结果必然是恶性循环,生产、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不是形成一种发展的合力,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抵消。因此,加速整个电影业的市场经济转轨、重组利益集团、打破市场垄断、规范电影市场、加强电影经济的法规建设和执行力度是解决电影业内部困境的出路。 3.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掘 如果将中国的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收入与中国的人口相比的话,中国可以说完全是一个电影小国。尽管中国的电影产量约为世界电影产量的1/30,但中国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1/4。尽管95年以后,中国电影的市场状况有所回升,但全国票房收入估计还不到40亿,观众人次没有明显的增加。而1997年,除北京等极少数地区的票房保持上升或与96年持平以外,大部分地区的票房都下降了20%左右,而且,进口分帐美国影片的票房也在同时下降,这无疑是对中国电影市场敲响的警钟。(注11)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无论是与中国的人口数量相比,还是与美国等国家的电影票房收入相比,都还有很大的距离。1997年,《鸦片战争》全国票房收入为8,000万,是国产影片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之一,而美国97年票房收入排在第20名的影片其国内收入已经为2,400万美元,接近2亿人民币,是《鸦片战争》的2倍以上。美国《泰坦尼克号》全美票房收入超过4亿美元,合35亿人民币,更是《鸦片战争》的44倍。1997年,美国共发行395部影片,观众人次达14亿,国内票房的总收入超过了60亿美元(注12),是中国全国电影票房的数十倍。这样大的差距,说明中国电影市场还有着巨大的潜力,电影消费还有广阔的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以分帐进口影片的市场份额占有率为例,仅仅上海就占全国分帐影片市场份额的16%,北京和浙江各占14%,三个城市竟然占有份额的44%。全国几十个省、上千个大中城市和广大的小城市、农村才占有全国市场的56%(注13)。这说明,在大城市电影的消费市场还处在培育阶段,而在广大的中小城市,电影文化的普及还远远不足,大众的电影消费需求没有被充分调动,而农村电影市场目前基本处在未开放的萧条状态。
未完,请参考http://lw23.com/paper_37085161/
8. 你如何看待国产电影在近几年的发展
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画也只是从一个经典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跨入到了另外一个经典时代。并不是说中国电影以前很经典现在因商业化就堕落了,当然香港电影确实因为诸多原因在走下坡路。
9. 中国电影现状的发展不足
第一,影片主题过于直露。不少中式大片往往把表达主旨或主题过于直露地剥露出来,损害了电影美学的完整性,令观众失望。
第二,影片通俗故事后面往往缺乏美学传统蕴藉的支撑。中国电影美学的一种传统在于,在通俗故事描绘中投寄深厚的兴味蕴藉,让观众在观赏的愉悦中品味人生至理至情。然而现阶段的国产电影的“俗艳”下面缺乏足够的兴味蕴藉。致使观众难以投入足够的理解力和共鸣感。
第三,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兴趣不高。不少影片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囿于国内需要,而在国际普遍性方面存在欠缺,所以难以进一步向国外推广。
第四,不少电影剧本缺乏质量,导致影片缺乏深厚的蕴藉。
第五,推广模式尚不成熟,推广的专业化水平产低。
其实,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国产影片创作水平的进步及其文化软实力提升,应大有希望。为此,我们尝试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强化影片主题的美学化处理,加强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传承和开发。
第二,加强电影制作技术与文化品位的探索。组织电影制作技术班子,集中研究3D技术等高科技在电影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 调集我国电影剧本创作的最强阵容予以攻关, 吸纳优秀作家参加剧本创作,为我国电影产业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剧本。全力改善电影剧本创作这一目前我国电影发展的“短板”,这是是我国电影软实力迅速提升的关键。
第四,加大中国电影对外推广和传播的政府扶植力度。
第五,积极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心理,将“文化折扣”变为文化优势。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从而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生命力。
第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电影的外推模式,努力提高推广操作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合理的营销策略和发行渠道。
第七,加强国际电影合拍协作。
第八,大力办好国内和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