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话剧
⑴ 话剧的发展阶段
民国元年(1912年),上海同盟会会员苗天雨、冯迪汉率团到辽阳市广德茶园(辽阳大观楼),演出话剧《波兰亡国惨》、《民国魂》等。话剧传入辽宁之后,各地爱好者纷纷组织话剧演出活动。民国5年(1916年),大连的陈非我发起组织话剧社,并任社长,社员大多是该市商绅及报馆、学校各界文化人士,演出的剧目有趣味剧《醉鬼捉奸》,正剧《青楼侠妓》、《湘江泪》、《猛回头》、《异母兄弟》等。民国11年(1922年),抚顺青年会附设小学于抚顺西戏楼演出《恶姻缘》、《逆伦案》等。
民国14年,欧阳予倩到大连、沈阳等地给当地戏剧界和爱好新剧的青年演讲平民艺术,传播现代话剧。沈阳中共党员地下工作者张光奇(女)和女师同学被吸收参加“奉天青年会”组织的话剧团,演出话剧《秋瑾和徐锡麟的故事》、《孔雀东南飞》、《谁之罪》、《求婚》等。欧阳予倩还与张光奇同台演出《少奶奶的扇子》、《回家之后》等。同年2月,欧阳予倩应大连中华青年会邀请,讲演《中国戏剧改革之途径》。辽宁各地均组织业余话剧团体,演出十分活跃。 1919年(民国8年),陈大悲、欧阳予倩等人响亮地提出“爱美剧”(非职业戏剧,源自amateur=业余爱好者)的口号,先后成立民众剧社、辛酉剧社、南国社等戏剧团体;“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人对新剧启发民众觉悟的力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推崇介绍了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同年胡适发表了独幕剧《终身大事》为他们主张的代表。《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田汉),《三个叛逆的女性》(郭沫若)、《一片爱国心》(熊佛西)、《泼妇》(欧阳予倩)、《一只马蜂》(丁西林)等一批优秀剧目诞生,为中国话剧建立了重要的文学基础。1922年留美专攻戏剧的洪深回国参加戏剧协社,针对文明戏的不良习气,从剧本、舞台纪律、导演制建立等方面大胆改革,推行男女合演,从而形成完整的话剧艺术体制。1925年,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成立,为话剧人材的培养提供了一块阵地。1924-1930年先后上演了不少反帝反封建剧目, 培养了陈凝秋、陈白尘、赵铭彝、郑君里、张曙、吴作人等一批艺术骨干。田汉主持领导的南国艺术运动,最能体现20世纪20年代新兴话剧的精神。
1926年(民国15年)2月,辽宁第一个较正规的话剧团体——爱美剧社于大连正式成立,社长为马殿元、副社长王权祥、导演部主任吕馥棠。1927年(民国16年)5月,爱美剧社应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之邀,为筹备平民教育基金,于基督教青年会大礼堂(在今民主广场)演出,上演反映家庭和社会矛盾的悲剧《千秋遗恨》等话剧。民国18年9月,车向忱组织“奉天学生平民服务团”,在奉天郊区大韩屯等地演出《改良医院》、《盲》等话剧。
1928年洪深创造性地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区别已陈腐的“新剧”,中国话剧从此定名。1929至1931年,欧阳予倩主办广东戏剧研究所,出版《戏剧》刊物,组织演出《怒吼吧,中国》等几十个剧目。欧阳予倩、洪深、田汉被公认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话剧开始了大普及、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1937年“七七”事变后,戏剧工作者于当年8月7日在上海上演《保卫卢沟桥》,并迅速组成13个救亡演剧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战。1937年12月31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1938年夏,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下,汇聚武汉的进步戏剧工作者组成10个抗敌演剧队、4个抗敌宣传队、1个孩子剧团,分赴各战区,与各地自发组织的演剧组织及抗日根据地的话剧演出相结合,宣传演出遍及全国城镇乡村,形成空前壮阔的大普及局面。1938年10月第一届戏剧节上演曹禺、宋之的编剧的《全民总动员》,轰动一时,可谓这时期剧目的代表。
1939年后话剧运动重心开始转入城市,中国万岁剧团、中电剧团、中央青年剧社等有影响的专业剧团在重庆成立,话剧演出剧场化。《一年间》(夏衍)、《国家至上》(老舍、宋之的)、《夜上海》(于伶)、《雾重庆》(宋之的)等一批优秀剧 目诞生。1939年(民国28年)夏,金山龙、杨若朱、王宗仁等人创立沈阳业余话剧团,上演丁西林的旬幕话剧《无妻之累》。该团后与奉天话剧团合并,改名为国际剧团,先后在南市国际剧场(今辽艺剧场)演出由李乔、金山龙任编导的《屠户》、《塞上烽火》、《夜深沉》、《生命线》等话剧。之后,庄河县女子国民高等学校演出《和睦家庭》和《家》,本溪徐殿林自编自演话剧《爱情三部曲》,鞍山进步作家阎力夫组织了众声话剧团,演出他创作的话剧《警惕》等。
1941年成立的中华剧艺社、1943年成立的中国艺术剧社带来营业演出的新特点。从1941年至1945年重庆各剧团连续演出《屈原》(郭沫若)、《北京人》(曹禺)、《天国春秋》(阳翰笙)、《法西斯细菌》(夏衍)、《戏剧春秋》(夏衍、于伶、宋之的)等剧目150余台。1944年2~4月,广西桂林举办了规模宏大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28个文艺团体演出话剧27台,是一次话剧艺术的大型展览与检阅。在抗日根据地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延安青年艺术剧院、西北战地服务团和大量的文工团、宣传队活跃在农村、部队,《流寇队长》(王震之)、《同志,你走错了路》(姚仲明等)、《李国瑞》(杜烽)等剧目,突出表现了中国话剧的战斗传统。
这一时期,伪政权组建三大御用剧团“大同剧团”(长春)、“剧团哈尔滨”、“奉天协和剧团”,均隶属伪协和会。“奉天协和剧团”建于民国27年9月,全团百余人,“负有完成协和会文化方面的重大使命”。主持人原笃(伪满洲国剧团协和会委员长)、瑞山进、安田均系日本人。是年11月举行小公演,剧目为《除夜歌声》。民国28年6月,举行首次大公演,剧目为《东宫大佐》、《在牧场》;同年12月举行巡回大专演,剧目为《从军伍》、《血轨》等。这些剧目都是为日本侵略者歌功颂德的。截至民国30年,该团共创作演出了20多个剧目。从民国30—32年间,该团在东北各大城市演出《雷雨》、《萌芽》、《欲魔》等。民国31年(1942年)在奉天演出苏联名剧《怒吼吧,中国》,内容是揭露英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历史。日本演出此剧的本意是想宣扬英美列强蚕食中国的罪恶,激起中国人民对美、英帝国主义的仇恨。但事与愿违,反倒激起了广大观众对侵华日军的无比仇恨,群众争相观看,上座空前。这使日伪统治者大为惊恐,立即勒令停演。此外,日伪还在辽宁各大城市组织剧团,为日本侵略者服务,如协和剧团(大连)、协和馆剧团(安东)等。这些剧团在“八·一五”东北光复后相继解体。 解放战争时期,话剧活动处于低潮。《清明前后》(茅盾)、《升官图》(陈白尘)、《丽人行》(田汉)的上演是这时期的重要收获。
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抽调了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来东北,在辽宁地区组建一些文工团。这些文艺工作团每到一处,都边演出文艺节目,边做群众工作,并帮助各地积极建立文工团、队。编演了大批活报剧、小话剧等,为东北、为辽宁地区新话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沈阳、大连、安东等地还组成了一些民间话剧团体,他们是自筹资金、自愿结合的民间私营职业剧团,如大连的东艺剧团、光复剧团、中华青年剧团、辽东剧团、大连剧团、中苏友好剧团等,演出了话《夜未央》、《血债》、《秋海棠》、《气壮山河》等。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所属的“政工队”及一些国民党操作的话剧团,曾一度把持辽宁各地特别是各大城市的话剧舞台,他们在沈阳、大连、安东等地演出一些反动话剧,如《天字第一号》、《野玫瑰》等,同时,也演出过《雷雨》、《日出》。 1949年7月中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话剧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重视话剧事业的发展,先后成立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以及各省、自治区、大军区的专业话剧院、团。
1949年底,老舍从美国回来,看到新中国的新北京处处是新的面貌,他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一个历史的见证人,由衷地产生一种天翻地覆之感。于是,他写了《龙须沟》。它透过北京城内一条有名的臭沟——龙须沟的变化,以及住在沟旁的一个小杂院内三户人家在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的鲜明对比,表现了共产党给北京人带来的新生活,写出了北京人的新的精神面貌。
新中国成立后,《龙须沟》、《茶馆》(老舍) 、《蔡文姬》(郭沫若)、《关汉卿》(田汉)、《万水千山》(陈其通)、《马兰花》(任德耀)等优秀剧目大量涌现;焦菊隐导演的《蔡文姬》、《茶馆》显示了话剧的民族化追求,黄佐临导演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介绍了布莱希特的演剧思想;文化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50年代后也出现维吾尔、蒙古、朝鲜、藏语的话剧演出,扩展了话剧艺术领域。随着文艺界“双百”方针的讨论与贯彻,1962年后出现了《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年青的一代》(陈耘)等优秀剧目。
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人民带来解放的欢乐和当家作主的幸福感。尽管,在文化思想战线上,曾有过“左”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人毕竟赢得了百年来的国家的统一、生活的安宁和生活的改善,这些,使得文艺,包括话剧也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到1956年,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话剧发展达到一个高潮。几十年来,话剧发展较快,培养出一批省内外较有声誉的演员队伍。
中国人民荡涤了封建主义的污泥浊水,扫荡了帝国主义侵略带来的灾难,一旦当家作主,便焕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使新中国如快马加鞭,数年间,便是一片新的面貌,一片新的天地。话剧,以其对时代的敏感,及时地创作出一些反映这种新面貌的剧本。如《刘莲英》、《六号门》、《龙须沟》、《考验》、《春风吹过诺敏河》等。这些剧多表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表现他们对新时代的感受,有些剧的作者就来自生产第一线。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话剧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在突破旧舞台局限、革新戏剧观念、丰富话剧艺术表现力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戏剧创作上的无场次结构、意念化形象塑造、时空跳跃情节、模糊主题等尝试,舞台艺术上的运用面具、中性服装、几何图形布景道具, 激光灯光以及打破第四堵墙,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四面观众等形式革新,引起戏剧理论界的关注,出现了一场戏剧观念与形式革新的讨论,对中国话剧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新时期话剧对外开放与交流也更为宽广,自 1986年后成功地举办了莎士比亚戏剧节、奥尼尔戏剧节。北京人艺的《茶馆》多次在欧、美、日等地演出,中央戏剧学院的《俄狄浦斯王》出访希腊, 均获得很大成功,是中国话剧走向世界的良好开端。
⑵ 叫什么雪的女演员秋海棠女主角
龚雪 饰 罗湘绮
龚雪是中国大陆女演员,1953年3月16日出生。爱好表演,小学三年级就参加了少年宫的演出。1970年中学毕业后到江西农村插队落户,1973年穿上军装当了一名文艺兵,197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任演员。
1979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祭红》中饰演程莹童母女两个角色 。1982年,她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在影片《快乐的单身汉》、《好事多磨》等中担任主角。1984年凭借《大桥下面》获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影片同时获得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和金鸡奖,其后出国留学。
在1986年定居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与丈夫于1988年11月生了个女儿。相夫教女的龚雪已经完全淡出了娱乐圈,是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2006年回国定居。
⑶ 秋海棠电视剧袁七爷扮演者是谁
田雨 - 国家话剧院演员
田雨,祖籍山东文登,1977年12月21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国家话剧院二级男演员。
1999年,田雨与鲍国安老师合作,主演了人生中的首部电影《真心》。2004年,田雨主演由林兆华执导的话剧《厕所》。2008年,田雨参加莎士比亚戏剧节,主演了由田沁鑫导演执导的话剧《明》;同年在拍摄的电视剧《爱你所以离开你》中,饰演马东升一角;同时,他作为非华谊演员,主演了毛卫宁导演的电视剧《身份的证明》,饰演李天纲一角,田雨在该剧扮演了内敛而温和的人物 。2010年初,田雨和王晓鹰导演合作,主演话剧《肖邦》,获得由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表演奖,同时也是田雨戏剧上的首个个人奖;同年,主演张猛导演的电影《钢的琴》饰王抗美。2014年,在姚晓峰执导的当代都市剧《大丈夫》中饰演任大伟;同年田雨主演都市喜剧《老爸回家》;同年12月,田雨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博士老公》在北京影视频道播出,他在该剧中扮演田衡一角。2015年,再度与姚晓峰导演合作,出演电视剧《虎妈猫爸》,在该剧中与佟大为合作饰演其姐夫薛子峰一角;同年主演闫非、彭大魔执导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饰王老师。
基本信息
个人概况
中文名:
田雨
国籍:
中国
祖籍:
山东文登
民族:
汉族
星座:
射手座
血型:
A型
身高:
178cm
体重:
73KG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77年12月21日
个人成就
影视成就:
《真心》荣获华表奖
个人背景
职业:
演艺 演员
毕业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
代表作品
影视作品:
《钢的琴》、《小丈夫》、《我的博士老公》
其他作品:
《暗恋桃花源》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
妻子:王玥
早年经历
田雨田雨,1977年12月21日出生于北京,成长在老北京胡同。常经过北京人民剧场 ,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让田雨对舞台和戏剧萌生了好感 。
田雨在环境的熏陶下,积极学习与艺术有关的学科,在高考那年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大学期间,出演过舞台剧,在梁伯龙老师、闫刚老师的栽培下,出演毕业戏 。
1999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同年进入前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
演艺经历
《身份的证明》田雨张涵予对手戏。1999年,田雨与鲍国安老师合作,主演了人生中的首部电影《真心》,在电影中饰演吴登云一角 。
2001年,参演唐晓白导演的电影《动词变位》;同年在拍摄的电视剧《欲望时代》中,饰演韩子成一角;同时参演电影《黄金驿站》 。
2002年,在参演的电视剧《秦始皇》中,饰演张良一角;同年主演王晓鹰导演的话剧《萨勒姆的女巫》 。
2004年,田雨主演林兆华导演执导的话剧《厕所》 。
2006年,田雨出演赖声川导演的话剧《暗恋桃花源》。2007年,田雨主演的电视剧《星火》开始出现在电视荧屏,曾在央视播出13余遍;同年参演了大陆版电视剧《秋海棠》,在剧中扮演袁绍文 。
2008年,田雨参加莎士比亚戏剧节,主演了由田沁鑫导演执导的话剧《明》;同年在拍摄的电视剧《爱你所以离开你》中,饰演马东升一角;同时,他作为非华谊演员,主演了毛卫宁导演的电视剧《身份的证明》,饰演李天纲一角 。
2009年,田雨主演董志强执导的电视剧《复婚》饰丁磊 。
2010年初,田雨再次和王晓鹰导演合作,主演话剧《肖邦》 ,[7]获得由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表演奖,同时也是田雨戏剧上的首个个人奖;同年在主演由张猛执导的电影《钢的琴》中饰王抗美;在2010年底,田雨与好友张嘉译合作,主演刑侦电视剧《沉默》中,饰演关伟一角 。
2011年,田雨在董志强执导的谍战戏《风声传奇》中饰吴志国。[9]2012年,在参演的电视剧《吃亏是福》中,饰演医生一角 。
田雨饰演沙溢表弟2013年初,田雨第三次与张猛导演合作,主演电影《胜利》,饰演娇哥一角;同年4月,在主演电视剧《乱世豪情》(又名《浦江危情》)中饰演龙云天一角;同年主演由张猛、张惠中联袂执导的电视剧版的《钢的琴》,饰演大刘一角 。
2014年,在姚晓峰执导的当代都市剧《大丈夫》中饰演任大伟;同年田雨主演都市喜剧《老爸回家》;同年12月,田雨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博士老公》在北京影视频道播出,他在该剧中扮演田衡一角 。
2015年,再度与姚晓峰导演合作,出演电视剧《虎妈猫爸》,在该剧中与佟大为合作饰演其姐夫薛子峰一角 ;同年10月主演闫非、彭大魔执导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中饰演王老师一角。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上映时间
剧名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2015
夏洛特烦恼
王老师 闫非、彭大魔 沈腾、马丽、尹正
2014
胜利
张猛
黄海波、张歆艺、 国永振
2010
钢的琴
大刘
张猛
王千源、秦海璐、张申英
2008
别说抱歉别说再见
张嘉骏
刘健魁
商蓉、 林家辉
2004
喜从天降
王凤奎
彭丹
2002
冰峪沟
潘大刚
张惠忠
张洪杰、张英立
2001
动词变位
唐晓白
钱宇、赵虹、田宇
2001
黄金驿站
李小珑
樊志启、张咏荷、陶蓉
2008
耳朵大有福
张猛
范伟、程树波、张继波
2006
警花燕子
端木长春 张菁
汤唯 /李佳璇
折叠参演电视剧
首播时间
剧名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2016
小丈夫
袁帅
姚晓峰
俞飞鸿, 张萌, 杨玏
2014
大丈夫
任大伟
姚晓峰
李小冉、王志文、俞飞鸿
2014
养父的花样年华
医生
何群
养父的花样年华
2014
老爸回家
林璜
斗琪
刘威、吴冕、杨紫
2014
我的博士老公
田衡
唐晓白
沙溢、梁静、春夏
2013
浦江危情
龙云天
董志强
车晓、刘威葳、胡海峰
2012
吃亏是福
医生
何群
姚芊羽、赵毅、柏寒
2011
风声传奇
吴志国
董志强
张歆艺、廖凡、刘威葳
2010
沉默
关伟
何群
张嘉译、刘钧、金鑫
2010
复婚
丁磊
董志强
陈小艺、许亚军、胡可
2008
爱你所以离开你
马东升 斗琪
李立群、车晓、曹翠芬
2008
我们俩的婚姻
李自人
李亚鹏、苗圃、柯蓝
2008
身份的证明
李天纲 毛卫宁 张涵予、罗海琼、车晓
2007
星火
陈灯笼
刘毅然
江一燕、林熙越、梁冠华
2006
秋海棠
何群
辛柏青、黄奕、杨蕊
2003
林海雪原
栾超家
李文岐
王洛勇、于洋、童瑶
2003
伊田事件
金家齐
李自人
孙淳、广正裕子、刘冠军
2003
远去的北京人
王福明
钱晓鸿
涂松岩、戴娆、果静林
2002
此碑无文
岳志文
2002
秦始皇
张良
闫建钢
参演话剧
时间 话剧名
2002 《萨勒姆的女巫》
2002 《俄亥俄小姐》
2004 《厕所》
2005 《地质师》
2006 《暗恋桃花源》
2008 《明》
2009-06-16 《第十二夜》
2009-12-03 《钦差大臣》
2010 《肖邦》
2011-05-04 《保尔·柯察金》
2011-11-11 《仲夏夜之梦》
2012 《在路上》
2012 《热线电话》
2013-12-13 《长子》
个人生活
田雨与王玥登记结婚恋爱经历
田雨与汤唯因合作电影《警花燕子》而结缘恋爱,感情稳定一度达到谈婚论嫁的程度,最后也因戏而分手 。
家庭婚姻
2009年11月18日,《暗恋桃花源》排演三周年在北京演出当天田雨与王玥登记结婚,有一个女儿,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届次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备注
2011
第28届
金鸡奖 钢的琴
提名
2011 第48届 金马奖 钢的琴
获奖
2010 —— 优秀表演奖
肖邦
提名
2001 —— 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真心
获奖
2000 —— “华表奖”优秀 故事片奖
真心
获奖
人物评价
田雨中国国家话剧院台柱级青年演员的田雨,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戏剧舞台和银幕上,演技突出,做人低调。还有每次他的出现都风格不同,扮演的角色恰到好处,让喜欢他的观众有一种新的收获 。(新浪网评价)
跟田雨合作也有很多部戏了,每部戏合作下来都很顺利很满意。他是一个用心感悟表演,与角色交心的一个演员,很多细节上的处理,包括人物角色的揣摩他都拿捏的很到位,这点让我觉得非常难得。他很努力,对所扮演的角色学他都会积极查阅资料,以至于他很好的将人物扮演的很真,这和他的努力有很大关系 。(姚晓峰导演评价)
中戏毕业的田雨在多部电视剧中都有着上佳的表现,在话剧《暗恋桃花源》中田雨成功饰演了袁老板和老陶两个角色,成为该组尝试了两个角色的实力派演员 。(腾讯娱乐评价)
在工作上,田雨态度平和,做事认真;在生活上,很会带孩子,是位“超级奶爸” 。(新华网评价)
⑷ 秋海棠的创作背景
《秋海棠》原是小说家秦瘦鸥的代表作,曾经先后改编成话剧、沪剧、越剧和评弹等,历演不衰。马徐维邦“耗一年的光阴”把它拍成上、下集,搬上了银幕。影片《秋海棠》(上、下集)片长3小时40分,“长虽长,但是很好”。马徐维邦拍摄《秋海棠》,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他曾经说,《秋海棠》是他“生平心血的纪念”。马徐维邦对演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对于演员每一细小的动作和表情,都非常注重;即使一分不够,他还是不允许马虎地敷衍过去,一场戏连拍一个星期是常有的事”。
马徐维邦对于此片的演员的选择是成功的。他选吕玉堃扮演秋海棠,是考虑到他具备三个条件:一、具有京剧修养;二、身材比较矮小;三、戏路比较接近角色。选李丽华扮演罗湘绮和梅宝,也是由于她出生于梨园世家,会唱京剧。选仇铨扮演袁宝藩,则是因为他外形魁伟,具备了扮演军阀的形体条件。在导演的安排和引导下,几位主演的表演是成功的,“吕玉堃的秋海棠,李丽华的罗湘绮和梅宝,仇铨的袁宝藩……都有着洗练的演技留给观众”。特别是吕玉堃,他把“秋海棠”看成是“唯一的知己”,影片《秋海棠》成为他的成名作。
⑸ 话剧是什么
话剧有四个特点:舞台性 直观性 综合性 对话性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⑹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读后感
用洋人看京戏的眼光来看看中国的一切,也不失为一桩有意味的事。头上搭了竹竿,晾着小孩的开裆裤;柜台上的玻璃缸中盛着“参须露酒”;这一家的扩音机里唱着梅兰芳;那一家的无线电里卖着癞疥疮药;走到“太白遗风”的招牌底下打点料酒……这都是中国、纷纭,刺眼,神秘,滑稽。多数的年轻人爱中国而不知道他们所爱的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们倒抽一口凉气,把心渐渐冷了。我们不幸生活于中国人之间,比不得华侨,可以一辈子安全地隔着适当的距离崇拜着神圣的祖国。那么,索性看个仔细罢!用洋人看京戏的眼光来观光一番罢,有了惊讶与眩异,才有明了,才有靠得住的爱。
为什么我三句离不了京戏呢?因为我对于京戏是个感到浓厚兴趣的外行。对于人生,谁都是个一知半解的外行罢?我单拣了京戏来说,就为了这适当的态度。
登台票过戏的内行仕女们,听见说你喜欢京戏,总是微微一笑道:“京戏这东西,复杂得很呀。就连几件行头,那些个讲究,就够你研究一辈子。”可不是,演员穿错了衣服,我也不懂;唱走了腔,我也不懂。我只知道坐在第一排看武打,欣赏那青罗战袍,飘开来,露出红里子,玉色裤管里露出玫瑰紫里子,踢蹬得满台灰尘飞扬;还有那惨烈紧张的一长串的拍板声——用以代表更深夜静,或是吃力的思索,或是猛省后的一身冷汗,没有比这更好的音响效果了。
外行的意见是可珍贵的,要不然,为什么美国的新闻记者访问名人的时候总拣些不相干的题目来讨论呢?譬如说,见了谋杀案的女主角,问她对于世界大局是否乐观;见了拳击冠军,问他是否赞成莎士比亚的脚本改编时装剧。当然是为了噱头,读者们哈哈笑了,想着:“我比他懂得多。名人原来也有不如人的地方!”一半却也是因为门外汉的议论比较新鲜戆拙,不无可取之点。
然而为了避重就轻,还是先谈谈话剧里的平剧罢。《秋海棠》一剧风魔了全上海,不能不归功于故事里京戏气氛的浓。紧跟着《秋海棠》空前的成功,同时有五六出话剧以平剧的穿插为号召。中国的写实派新戏剧自从它的产生到如今,始终是站在平剧的对面的,可是第一出深入民间的话剧之所以得人心,却是借重了平剧——这现象委实使人吃惊。
为什么京戏在中国是这样的根深蒂固与普及,虽然它的艺术价值并不是毫无问题的?
《秋海棠》里最动人的一句话是京戏的唱词,而京戏又是引用的鼓儿词:“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烂熟的口头禅,可是经落魄的秋海棠这么一回味,凭空添上了无限的苍凉感慨。中国人向来喜欢引经据典。美丽的,精譬的断句,两千年前的老笑话,混在日常谈吐里自由使用着。这些看不见的纤维,组成了我们活生生的过去。传统的本身增强了力量,因为它不停地被引用到的人,新的事物与局面上。但凡有一句适当的成语可用,中国人是不肯直截地说话的。而仔细想起来,几乎每一种可能的情形都有一句合适的成语来相配。替人家写篇序就是“佛头着粪”,写篇跋就是“狗尾续貂”。我国近年来流传的隽语,百分之九十就是成语的巧妙的运用。无怪乎中国学生攻读外国文的时候,人手一篇《俗谚集》,以为只要把那些断句合文法地连缀起来,便是好
⑺ 找一个话剧
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应该说是缺一不可。更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当然在莎士比亚的年代,话剧的因素要少一些。话剧之所以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话剧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而一代代观众对思考和娱乐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又促使了话剧的发展。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中国话剧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宣统二年(1910年)传入辽宁。
宣统二年,同盟会员刘艺舟(木铎)由关内来到辽阳,演出了新剧《哀江南》和《大陆春秋》。同年5月到奉天,与戏曲艺人丁香花、杜云卿等人联合,先后在鸣盛茶园演出抨击封建专制的新剧《国会血》,日本领事馆为此提出抗议,奉天市政当局屈于压力,下令禁演。民国元年(1912年),上海同盟会会员苗天雨、冯迪汉率团到辽阳市广德茶园(辽阳大观楼),演出话剧《波兰亡国惨》、《民国魂》等。话剧传入辽宁之后,各地爱好者纷纷组织话剧演出活动。民国5年(1916年),大连的陈非我发起组织话剧社,并任社长,社员大多是该市商绅及报馆、学校各界文化人士,演出的剧目有趣味剧《醉鬼捉奸》,正剧《青楼侠妓》、《湘江泪》、《猛回头》、《异母兄弟》等。民国11年(1922年),抚顺青年会附设小学于抚顺西戏楼演出《恶姻缘》、《逆伦案》等。
民国14年,欧阳予倩到大连、沈阳等地给当地戏剧界和爱好新剧的青年演讲平民艺术,传播现代话剧。沈阳中共党员地下工作者张光奇(女)和女师同学被吸收参加“奉天青年会”组织的话剧团,演出话剧《秋瑾和徐锡麟的故事》、《孔雀东南飞》、《谁之罪》、《求婚》等。欧阳予倩还与张光奇同台演出《少奶奶的扇子》、《回家之后》等。同年2月,欧阳予倩应大连中华青年会邀请,讲演《中国戏剧改革之途径》。辽宁各地均组织业余话剧团体,演出十分活跃。民国15年2月,大连正式成立爱美剧社。这是辽宁第一个较正规的话剧团体,社长马殿元、副社长王权祥、导演部主任吕馥棠。民国16年(1927年)5月,爱美剧社应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之邀,为筹备平民教育基金,于基督教青年会大礼堂(在今民主广场)演出,上演反映家庭和社会矛盾的悲剧《千秋遗恨》等话剧。民国18年9月,车向忱组织“奉天学生平民服务团”,在奉天郊区大韩屯等地演出《改良医院》、《盲》等话剧。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日伪当局颁布《艺文指导纲要》,实行文化专制,辽宁地区刚刚兴起的群众话剧热潮,遭受严重打击。但有些民间话剧团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继续顽强地活动着。民国28年(1939年)夏,金山龙、杨若朱、王宗仁等人创立沈阳业余话剧团,上演丁西林的旬幕话剧《无妻之累》。该团后与奉天话剧团合并,改名为国际剧团,由李乔、金山龙任编导,先后在南市国际剧场(今辽艺剧场)演出《屠户》、《塞上烽火》、《夜深沉》、《生命线》等话剧。之后,庄河县女子国民高等学校演出《和睦家庭》和《家》,本溪徐殿林自编自演话剧《爱情三部曲》,鞍山进步作家阎力夫组织了众声话剧团,演出他创作的话剧《警惕》等。
这一时期,伪政权组建三大御用剧团“大同剧团”(长春)、“剧团哈尔滨”、“奉天协和剧团”,均隶属伪协和会。“奉天协和剧团”建于民国27年9月,全团百余人,“负有完成协和会文化方面的重大使命”。主持人原笃(伪满州国剧团协和会委员长)、瑞山进、安田均系日本人。是年11月举行小公演,剧目为《除夜歌声》。民国28年6月,举行首次大公演,剧目为《东宫大佐》、《在牧场》;同年12月举行巡回大专演,剧目为《从军伍》、《血轨》等。这些剧目都是为日本侵略者歌功颂德的。截至民国30年,该团共创作演出了20多个剧目。从民国30—32年间,该团在东北各大城市演出《雷雨》、《萌芽》、《欲魔》等。民国31年(1942年)在奉天演出苏联名剧《怒吼吧,中国》,内容是揭露英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历史。日本演出此剧的本意是想宣扬英美列强蚕食中国的罪恶,激起中国人民对美、英帝国主义的仇恨。但事与愿违,反倒激起了广大观众对侵华日军的无比仇恨,群众争相观看,上座空前。这使日伪统治者大为惊恐,立即勒令停演。此外,日伪还在辽宁各大城市组织剧团,为日本侵略者服务,如协和剧团(大连)、协和馆剧团(安东)等。这些剧团在“八·一五”东北光复后相继解体。
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抽调了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来东北,在辽宁地区组建一些文工团。这些文艺工作团每到一处,都边演出文艺节目,边做群众工作,并帮助各地积极建立文工团、队。编演了大批活报剧、小话剧等,为东北、为辽宁地区新话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沈阳、大连、安东等地还组成了一些民间话剧团体,他们是自筹资金、自愿结合的民间私营职业剧团,如大连的东艺剧团、光复剧团、中华青年剧团、辽东剧团、大连剧团、中苏友好剧团等,演出了话《夜未央》、《血债》、《秋海棠》、《气壮山河》等。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所属的“政工队”及一些国民党操作的话剧团,曾一度把持辽宁各地特别是各大城市的话剧舞台,他们在沈阳、大连、安东等地演出一些反动话剧,如《天字第一号》、《野玫瑰》等,同时,也演出过《雷雨》、《日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全省各市均成立了话剧院、团。几十年来,话剧发展较快,培养出一批省内外较有声誉的演员队伍。
一种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作“新剧”或“文明戏”。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和“白话剧”。1928年又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它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炼,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等,都是我国著名的话剧。
话剧是在本世纪初才由外国传入中国的。1907年由中国留学日本东京的曾孝谷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现代著名话剧家有郭沫若、曹禺、洪深、田汉、老舍等。
[编辑本段]【特点】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第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编辑本段]【经典剧目】
话剧的经典剧目主要有《黑奴吁天录》(作者:曾孝谷、李叔同 )、《名优之死》(作者:田汉)、《年关斗争》(方志敏主持创作)、《终身大事》(作者:胡适)、《一只马蜂》(作者:丁西林)、《获虎之夜》(作者:田汉)、《五奎桥》(作者:洪深)、《雷雨》(作者:曹禺)、《这不过是春天》(作者:李健吾)、《日出》(作者:曹禺)、《原野》(作者:曹禺)、《上海屋檐下》(作者:夏衍)、《夜上海》(作者:于伶)、《屏风后》(作者:欧阳予倩)、《放下你的鞭子》(作者:陈鲤庭)、《北京人》(作者:曹禺)、《屈原》(作者:郭沫若)、《法西斯细菌》(作者:夏衍)、《梁上君子》(作者:佐临)、《抓壮丁》(作者:陈戈、丁洪、戴碧湘等集体创作)、《风雪夜归人》(作者:吴祖光)、《升官图》(作者:陈白尘)、《桃花扇》(作者:欧阳予倩)、《龙须沟》(作者:老舍)、《马兰花》(作者:任德耀)、《关汉卿》(作者:田汉)、《茶馆》(作者:老舍)、《蔡文姬》(作者:郭沫若)、《赫哲人的婚礼》(作者:乌·白辛)、《于无声处》(作者:宗福先)、《大风歌》(作者:陈白尘)、《陈毅市长》(作者:沙叶新)、《松赞干布》(作者:黄志龙执笔,次仁多吉、洛桑次仁)、《风雨故人来》(作者:白峰溪)、《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作者:刘树纲)、《狗儿爷涅盘》(作者:刘锦云)、《北京往北是北大荒》(作者:杨宝琛)、《天下第一楼》(作者:何冀平)、《红蜻蜓》(作者:欧阳逸冰)、《李白》(作者:郭启宏)、《商鞅》(作者:姚远)、《北京大爷》(作者:中杰英)、《立秋》(作者:姚宝瑄、卫中)、《黄土谣》(作者:孟冰)、《有一种毒药》(作者:万方)、《暗恋桃花源》(作者:赖声川)。
[编辑本段]【话剧史料】
贾俊学
早期话剧辛亥时期和在港、台演出史料收藏难又加了个更字,可这两项又是中国话剧史不可分出的一支:在我话剧史料收藏中最有突破点的是辛亥时期和港、台这两部分,最值得“大书特书”。
抗战胜利后在香港活动着地下党领导的中原剧社,此剧社分别由(东江纵队鲁迅艺演队、艺专、艺联、新中国演剧四队部分成员组成)这个剧社常以票价低廉联系普通民众。曾演出过章泯、瞿白音导演的《升官图》和《以身作则》。
1948年夏,在夏衍、邵荃磷同志的倡议下,由在香港的建国剧社、中原剧社、中华音乐学院在香港联合演出歌剧《白毛女》。这是香港首次公演解放区的大型歌剧。当时香港政府由“华民政务司”审责剧本和发放准演证。为了争取审查通过,除派人打通内部关系外,并在送审时强调《白毛女》是描写“白毛仙姑”的神怪传奇歌剧而得以批准上演。上演后轰动港九连场爆满,有的观众从澳门、新加坡等地赶来看戏。由于影响太大,国民党曾派特务打手在演出时多次捣乱,国民党的报纸《国民日报》以醒目的大标题:“八路军军妓李露玲(饰喜儿的演员)潜入香港扰乱人心进行共党宣传……”但因当时的港督及其随员们曾看过演出。港府已批准公演,尤其是观众踊跃,港九各界人士支持《白毛女》的演出,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捣乱未能得逞,《白毛女》在港演出取得极大的成功。当时在香港的社会是弱肉强食,是冒险家的乐园:社会风气是有头有脸的人吃香。为了阻止反动派的非难,演员们找到了一位老太太出面帮助,此人就是连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都害怕的何香凝先生。
《白毛女》演出后,何香凝先生为了庆祝演出,特邀请全体演员到九龙港浅水湾海滨吃海鲜晚餐联欢。
当时在港的郭沫若先生为《白毛女》演出而做了“悲剧的解放”一文指出:《白毛女》的故事,是在解放区中传播得很广的一件抗日战争中的事实。《白毛女》这个剧本的产生和演出也就毫无疑问,是标志着悲剧的解放。这是人民解放胜利的凯歌或凯歌的前奏曲。
在抗战期间1940年沪港粤少年青年随军服务团在香港公演了夏衍先生的抗战剧《一年间》(因便于香港政府审查通过剧名改为《花烛之夜》)。导演林蜚,演员巴鸿、鲍淑英(苏茵)、黄汉生等。
1946年“新中国剧社”(1941年皖南事变后在广西成立。此剧社付出了周恩来的心血,战时一直由我党南方局资助演出思想和艺术水准高的剧目)应台湾长官分别邀请赴台演出《郑成功》、《日出》、《牛郎织女》、《桃花扇》。面对祖国人民带来的话剧,台湾人民热烈欢迎新中国剧社。当时的“新中国剧社”一网打尽了当时中国话剧界的翘楚人物和全部俊才。
新中国剧社负责人是瞿白音
职员表包括:石联星、朱琳、李露玲、戴爱莲、苏茵、曹泯、尤梅、叶露西、许秉译、严恭、贾克、王逸、汪龚、特伟、查强磷、石炎、张友良、姚平、蒋柯夫、张凯、李巴鸿、岳勋烈等。
创艺人:田汉、洪深
特别演员:白杨、舒绣文、魏鹤龄、王人美、沙蒙、郑君里、金焰
特别导演:洪深、史东山、司徒慧敏、章泯、欧阳予倩、蔡楚生
特别编剧:田汉、曹禺、阳翰笙、夏衍、宋之的。
这些俊才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是话剧或影视界的中坚力量。
[编辑本段]【话剧与戏曲】
百年话剧与戏曲的诗化“联姻”
张婧
中国话剧诞生于1907年,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雷雨》、《茶馆》、《蔡文姬》等经典名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戏剧人。以林兆华、徐晓钟为代表的话剧导演在继承焦菊隐先生“话剧民族化”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将戏曲美学融入话剧创作,实现了百年话剧与传统戏曲的诗化“联姻”。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做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举例言之,京剧《秋江》“行船”一场,老艄翁摇桨渡陈妙常追赶赴考远行的潘必正,舞台上既没有水也没有船,全凭演员的形体动作表现颠簸摇荡的情景,时而急流险滩、时而风平浪静,表现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与传统戏曲不同,根植于欧洲文化土壤上的话剧无论是透视社会人生的角度,还是具体的舞台场景,都呈现出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同样表现行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名剧《奥赛罗》对威尼斯小船的处理可谓极尽逼真之能事:十二个人推动巨大的船身,以风扇吹动麻布口袋,模拟浪花的声音。写实的话剧虽然能让观众产生“走进故事”的心理反应,但过度的堆砌使有限的舞台空间缺少了灵动飘逸之美,话剧导演逐渐认识到,写实与写意不应是泾渭分明的两极。
从西方绅士到谦谦君子,话剧以兼容并蓄的胸怀从传统戏曲中吸取养分。焦菊隐先生说:“以话剧之形,传戏曲之神。”话剧向戏曲借鉴不仅是摹仿其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化”其内在神韵。《茶馆》中舞台调度的曲线美、念白抑扬顿挫的韵律美以及人物身姿台步的造型美,都是戏曲手法的集中体现。此外,徐晓钟导演在《桑树坪纪事》中以歌队、舞队的表演展现劳作情景,增强了戏剧的写意性;话剧《万家灯火》“停电”一场巧妙运用京剧“夜深沉”的曲牌烘托气氛;林兆华导演在《白鹿原》中以陕西秦腔为背景音乐贯穿始终,实现了地方戏与话剧的完美融合。
戏剧理论家马少波说:“实而不虚,必浊;虚而不实,必浮。”相信话剧与戏曲的虚实互补、诗化“联姻”必将为百年话剧撑起一片朗朗晴天。
[编辑本段]【话剧演出场馆】
首都剧场 人艺实验剧场 东方先锋剧场 人艺小剧场 八一剧场 蜂巢剧场 朝阳9个剧场
北演·东图剧场
保利剧院
上海剧场 上海话剧中心 上海戏剧学院校红楼黑匣子剧场 下河迷仓(上海民间话剧中心
⑻ 张爱玲写没写过话剧如写过,都是什么啊
近日,读到老作家周黎庵先生的《魂兮归来,张爱玲》一文(见
1999年2月出版的《葑溪寻梦》一书),文中记叙了张爱玲1942年由港
返沪的经过,也对其家世进行了考证,这对人们更好的了解、研究张
爱玲都不乏参考价值。但也应该指出,该文是周先生晚年的回忆文章,
由于他年事已高,一些史事又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因而不免存在记忆
之误。现我根据掌握的材料,作些补正。
周先生文中有段这样写道:
张爱玲给我的文稿记得是谈服装裁制和西洋人看京戏的。要是像
沈从文那种谈古代服饰的倒很适于接受,可惜她谈的是她本人设计的
现代服装,殊不合我编辑杂志的格调;但为了柳存仁殷殷致意的介绍,
只好用小字放在刊物的末尾发表。她对此大概很为不满,以后便不再
来稿而转向柯灵和周瘦鹃编辑的刊物投稿,便如鱼得水,顿时轰动上
海;不过她在上海发表的处女作,则确是那篇谈服装的近二千字短文。
我和她仅此一面,以后虽同在上海,却未再有晤面的机会,算来已是
五十多年前的旧事了。
张爱玲回沪的1942年,周黎庵正主编《古今》杂志,该杂志主要
登载文史掌故、清谈小品。张爱玲拿来的谈服装裁制和西洋人看京戏
的文稿,指的就是1943年11月在《古今》34期上刊登的《洋人看京戏
及其它》和同年12月36期上的《更衣记》。周先生说《更衣记》不合
他编辑杂志的格调,只好用小字放在刊物末尾发表,这是周先生记错
了。《更衣记》不是用小字发表的,用小字发表的倒是《洋人看京戏
及其它》。至于这是否引起张爱玲的不满,我们不得而知,张爱玲在
她的文章中均没提过此事。但确实是她掷下二文后,从此不在《古今》
发表文章了。
另外,早在《古今》刊登这二文之前,她就于1943年4月、5月在
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一期、二期上连载了《沉香屑———第一炉
香》与《第二炉香》。周瘦鹃还在第二期的卷头语《写在(紫罗兰)
前头》中,讲述了张爱玲投稿的经过,并向读者推荐这位才华横溢的
文坛新秀。柯灵当时刚刚接编《万象》杂志,某日偶翻《紫罗兰》,
“奇迹似的发现了《沉香屑———第一炉香》”(《遥寄张爱玲》),
他想找张爱玲为自己的刊物写稿,甚至想让鸳鸯蝴蝶派的周瘦鹃作介
绍,但总感到不便。不料张爱玲竟自己找上门来,她给柯灵带来了小
说《心经》,这篇作品于1943年8月、9月分两次登在《万象》的二期、
三期上。张爱玲是幸运的,这位颇具才华的文坛新人得到了柯灵、周
瘦鹃这些资深编辑的赏识,柯、周二人也极力向外推荐她。但客观地
说,张爱玲在《紫罗兰》、《万象》上发表的作品,当时影响并不很
大,真正使她轰动十里洋场的,是在袁殊任社长,吴诚之任主编的
《杂志》上发表的《倾城之恋》。这部小说1943年9月、10月在《杂志》
的11卷6期、7期连载后,顿时引起轰动,一跃使张爱玲成为当时上海
滩最为走红的作家。不久还被改编为四幕八场话剧,在上海的戏院连
演数十场,大获成功。自《倾城之恋》始,张爱玲的作品大多在《杂
志》上发表,《杂志》甚至成了她发表文章的一块固定阵地。当然她
在苏青主编的《天地》上也发表了不少。
《沉香屑》、《心经》、《倾城之恋》三文,从发表的时间看,
均早于《更衣记》,因而周先生所说的《更衣记》是在上海发表的处
女作显然不确。那么张爱玲的处女作是哪篇呢?这就是1940年8月刊于
《西风》杂志上的《天才梦》。她在晚年还写过《忆〈西风〉》一文
忆及此事。至于英文的最早作品,今已被现代文学研究家陈子善发现,
那是1932年登在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风藻》总第12期上的《不幸的
她》。那年张爱玲也就11岁,可谓早慧。
⑼ 秋海棠罗湘绮哥哥扮演者
辛柏青,1973年6月20日出生于北京市朝阳区,中国内地男演员,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1995年参演首部电视剧《走进阳光》 ,1997年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2000年参演首部电影《因为有爱》。2001年在话剧《理查三世》 中饰演克莱伦斯。2005年与孙俪、邓超主演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出演第二男主角林彬 。2012年,凭借话剧《四世同堂》金狮奖表演奖;凭借话剧《青蛇》法海一角夺得时尚影响力大典戏剧类最佳男演员奖。
⑽ 话剧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作
中国话剧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作:
1907年:诞生
代表人物:李叔同(弘一法师)
代表剧目:《黑奴吁天录》
1907年,李叔同(弘一法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一个旨在研究各种文艺的“春柳社”。1907年春,春柳社的成员们参加了日本东京中国青年会为国内徐淮水灾而举行的一个赈灾筹款游艺会,并尝试性地演出了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之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世界各地人士的交口称赞,尤其是李叔同反串的茶花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日本戏剧评论家松居松翁后来在《芝居》杂志上发表的《对于中国剧的怀疑》一文中说:“与其说这个剧团好,宁可说就是李君演得非常好……李君的优美婉丽,绝非本国的演员所能比拟。”
欧阳予倩就是在观看了李叔同演的话剧《茶花女》后,惊奇地发现“戏剧原来还有这样一种表现办法”。欧阳予倩回国后积极参加话剧团体活动,编导演出了数十部话剧,成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
不久后,春柳社又演出了根据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在表演中,他们首次采用了分幕表演法,并以对话和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使演员塑造的角色更为丰满、立体、真实。这场表现了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的演出再一次在东京演剧界引起巨大反响,还曾得到日本戏剧家土肥春曙和伊原青青园的好评,并认为中国青年的这种演剧象征着中国民族将来的无限前途。
而《黑奴吁天录》的成功,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它对日本“新派剧”中源于西方戏剧的布置设计、服装、化妆、刀具、灯光等方面的潜心研究和大胆实践,对日后中国话剧在舞美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很大影响。同时,也标志了中国话剧在真正意义上的诞生。
20世纪30年代:兴起
活跃人物:曹禺、夏衍、田汉、欧阳予倩等
代表剧目:《卡门》、《夜未央》、《血债》、《秋海棠》、《气壮山河》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历史饱经忧患的年代,这一时期,中国话剧转向了现实主义,一扫既往浪漫、感伤的基调,转向悲愤、抗争,主动承担起唤起民众、拯救国家的重任,开始走向成熟。其主要特点是:把话剧同中国社会的、人民大众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植根于民族文化,在借鉴西方话剧的同时,以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对这一外来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成为为中国现实所需要、为中国民众所喜爱的戏剧品种;涌现了曹禺、夏衍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和一批杰出的剧作。同时,职业剧团开始出现,演剧艺术接受和达到世界的水准。
20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戏剧在中国兴起,话剧与现实更密切地结合起来。1930年,田汉将法国小说《卡门》改编为同名话剧,试图“借外国故事来发挥革命感情影响中国社会”。稍后,欧阳予倩把一部前苏联戏剧搬上舞台,以此抗议帝国主义杀害中国民众的罪行。1930年底,中国左翼剧作家联盟(简称剧联)在上海成立,联合主要的戏剧组织和进步的戏剧界人士,开展声势浩大的左翼戏剧运动。
1936年,中国戏剧界抗日救国的呼声日趋高涨。戏剧家们以戏剧为武器,开展抗日救国的演剧运动。田汉、夏衍、洪深、陈白尘、于伶等在空前伟大的救亡运动中,同仇敌忾,表现出色——“国防戏剧”发挥了唤醒民众、鼓舞斗志、团结御敌的作用。
当时还产生了“红色戏剧”,是特定历史年代产生的群众性戏剧活动。1932年,江西瑞金成立了工农剧社、高尔基戏剧学校等,每逢节假日都举行话剧演出,还经常到乡间巡回演出。红军长征后,将“红色戏剧”的种子撒向了新的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抽调了大批文艺工作者来到东北,在部分地区组建文工团。他们每到一处,都边演出文艺节目,边做群众工作。《夜未央》、《血债》、《秋海棠》、《气壮山河》等话剧在当时的民众之间反响很强烈。
新中国话剧:成熟
活跃人物:老舍、田汉、郭沫若、焦菊隐等
代表剧目:《战斗里成长》、《万水千山》、《刘莲英》、《龙须沟》、《关汉卿》、《霓虹灯下的哨兵》
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话剧主要是讴歌革命的胜利,包括《战斗里成长》、《万水千山》、《保卫和平》等,其次是歌唱新中国的主题,如《刘莲英》、《龙须沟》、《春风吹过诺敏河》等。1949年底,老舍从美国回来,创作了《龙须沟》,可以视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接着出现了标志新中国话剧发展中的一批峰巅之作。首先,是一批“第四种剧本”,如老舍的《茶馆》、田汉的《关汉卿》等。
1957年发表的《茶馆》,不但是老舍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新中国戏剧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剧中写了3个历史时期,时间跨度50年,写活了70个人物,总导演焦菊隐(1905年~1975年)为这出戏的成功也有着出色的贡献。
1958年,田汉的《关汉卿》问世,也是历史剧创作发展的一个标志。《关汉卿》是不但体现着田汉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新中国成立最优秀的剧作之一。
20世纪60年代前期,有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创作环境后,话剧创作又出现了一次高潮。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剧目,如《第二个春天》、《霓虹灯下的哨兵》、《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激流勇进》、《南海长城》等。它们虽然过于突出理想教育,过于注重塑造英雄人物,但在艺术上已比较成熟,人物刻画得比较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