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短剧七年级
有个《双玉蝉》,
② 中国古代史 -一篇历史短剧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
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
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
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
“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
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
一个叫范蠡(音lí)。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
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
大败。
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
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
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
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
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
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
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
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
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
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
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
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
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
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③ 编排七年级下册历史书中历史剧
历史短剧剧本 文成公主入藏(投影)第一幕 吐蕃使者求婚(音乐起,大唐音乐)小太监:吐蕃使者到。禄东赞:尊敬的天可汗,祝您永远安康!天可汗仁慈爱民,大唐人杰地灵,赞普久仰中土文明。我们奉赞普之命,特来大唐求婚。这里有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作为聘礼,请天可汗收下。(太监收下)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爱之如一。赞普千里迢迢派使臣向唐朝求婚,朕深感欣慰。不过目前已有回纥,突厥等族的使臣前来求婚。众多使臣都来求婚,令朕左右为难。还需找出一个择婿的万全之策。小太监:宣众使臣进见。(众使臣上)唐太宗:(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现在朕出三个考题,如有哪国使臣能答出、答好,朕就把公主嫁给谁的君主。出题!宫女:请听题。第一题:御马苑里有100匹小马驹关在左边的马圈里,有100匹母马关在右边的马圈里,请你们找出一个好的方法为100匹小马驹找到自己的母亲。开始答题。(回纥使臣和吐蕃使臣举手)回纥使臣:尊敬的天可汗,回纥使臣已有答案。把100匹小马驹一一宰杀,母马听到自己的孩子哀鸣,定会痛苦嘶鸣。用此法,可一一辨出小马驹和母马。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臣另有更好的方法解决此难题。唐太宗:说来听听。禄东赞:此法是:把小马驹饿一整天,然后放他们出来,小马驹定会跑到母马处吃奶。这样既不伤害小马驹性命,又能让其和母马团聚,还能体现天可汗的宽厚仁慈,何乐而不为呢?唐太宗:此法甚妙。出下一题。宫女:这里有一颗九曲明珠,几束丝线。请你们想出办法把丝线穿过明珠中间的孔。小太监:这颗明珠中间的空弯弯曲曲,所以叫九曲明珠。要想用一根软软的丝线穿过去,谈何容易。(几位使臣拿着丝线直发愁)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者有一办法。我可以找来一只蚂蚁,用一条马尾鬃毛拴在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内,然后不断的向孔里吹气。蚂蚁不久就会从另一端的孔中钻出来。我再把丝线接到马尾鬃毛上,轻轻一拉,丝线就穿过了九曲明珠。唐太宗:(哈哈大笑)此法甚好。还有最后一题。请看!(众宫女如仙女般走出来,装束打扮相似)这里有30位美女,其中一位是文成公主)你们要在一刻钟时间内从中找出文成公主。禄东赞:(哈哈大笑)赞普久闻文成公主芳名,倾慕公主良久。文成公主出生于皇宫,自然气度不凡,风华绝代,与众不同。臣已经辨认出来。唐太宗:(诧异)哦,指出来,给朕瞧瞧。禄东赞:公主知喜事而来,额头上有红痣乍现,且祥瑞出现,身后有彩蝶飞来。(太宗、众宫女纷纷望着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摸摸额头,不仅嫣然一笑)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臣果然机智非凡,想必赞普更是聪明绝伦。既然吐蕃使者一一破解难题,那文成公主就嫁于吐赞普。禄东赞等:多谢天可汗!祝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过渡)唐太宗已决定把文成公主许配于松藏干布,那么文成公主又是如何嫁到吐蕃去的呢?(投影)第二幕 西行入吐蕃旁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将要起程去吐蕃唐太宗:女儿呀,路途漫漫,远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乡心切,特地命人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给你。这两面宝镜名叫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你思乡时使用。文成公主:父皇陛下,请放心。女儿会好好保重的,你们也要多保重身体。我走了。(悲戚状)江夏王:(跪下)陛下,臣就此告辞。(众人起程)旁白:文成公主一行人来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文成公主:(拿出宝镜东照西照,不禁潸然泪下)离别家乡已经千里,举目四望,茫茫苍苍,宝镜使人儿女情长,肝肠寸断,留此物何用呢?(扔掉日月宝镜,继续西行)禄东赞: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条河,渡过此河,我们就进入到了吐蕃地界,。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声痛哭)天下河水尽向东,惟我一人向西行。禄东赞:公主殿下,你看,你看,河水改变方向了,掉头向西流淌了。文成公主:(擦干眼泪)河水是引领我们西行呀,快过河吧!!旁白: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逻些城。男女老少奏乐欢舞,欢呼“赞蒙来了”。(唱民谣)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了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松赞干布:欢迎大唐使臣送公主前来,请江夏王明日按照唐朝仪式主持婚礼。江夏王:好!好!婚礼明日举行。江夏王:(婚礼音乐起)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入洞房。(百姓高呼“扎西得勒”三声)(投影)第三幕 文成公主在吐蕃(过渡)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喜结良缘,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婚后生活怎样,看了第三幕我们就知道了。旁白: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与松赞干布相亲相爱。松赞干布:(对禄东赞)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大唐皇朝的先例,我今天能得到大唐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赞蒙筑一座城池作为纪念,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禄东赞就由你主持布达拉宫。禄东赞:臣这就去办。文成公主:亲爱的赞普,此次来吐蕃,臣妾带来了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药材,茶叶和各种书籍。一批工匠、乐师、农技人员也随同而来。臣妾想为赞普分忧解难。松赞干布:赞蒙知书达礼,见解独到。你就参与朝政,协助我来共同来治理好吐蕃。文成公主:请喝茶。松赞干布:好茶,好茶,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文成公主:这是臣妾为了合吐蕃人的口味,特地泡制的奶茶。下面请赞普来欣赏汉族乐舞。(汉族宫女翩翩起舞,众汉族乐师演奏音乐)松赞干布:好!好!(赞不绝口)旁白:很快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建成。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搬了进去。松赞干布:赞蒙,如有雅兴何不去布达拉宫参观一番。(松赞干布带领文成公主参观,介绍绘画和雕刻)旁白:文成公主在吐蕃和睦邦交,促进了汉藏友好,对吐蕃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吐蕃人民用诗歌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文成公主的尊敬和喜爱。(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土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④ 求历史短篇话剧剧本
剧本——完璧归赵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1.在赵国宫里 2.在秦国皇宫里 3.在宾馆。
主要人物:
??蔺相如??秦王??赵王??廉颇??大臣1??大臣2??大臣3??大臣4??赵国仆人??秦国使者
第一幕:
大臣3 大王,秦国使者到,可否召其晋见。
赵王 快快有请。
大臣3 传秦国使者晋见。
秦使 (没有行礼)这儿有一封信,大王叫我交给你。(说完就一声不吭地走了) [大臣们都十分生气,都在骂秦国使者的无礼。]
赵王 (看完信后)秦王说他愿意以十五座城,来换我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可否交换呢?
大臣1 万万不可,大王,臣以为秦王换璧是假,骗璧是真呀!
大臣2 大王,臣以为如果秦王以此为借口来攻打我们怎么办?
廉颇 大王,如秦王来犯,定叫他有来无回,我愿领军抵挡,万万不能把宝物白白送给秦王呀!
大臣2 大将军万万不可,虽然你十分勇猛,但是秦军实力强大,光士兵就是我国的十几倍,所以现在我们不能硬拼。
廉颇 那怎么办?难道还要把这和氏璧送他不成?
大臣2 现在唯一的办法只有智取。
[大臣们纷纷议论。但商量不出一点头绪。]
赵王 谁有良策?本王重重有赏。
大臣4 小臣有一主意,推荐一个人选,此人勇敢机智,我料想此事肯定难不倒他。
赵王 谁?
大臣4 此人乃是蔺相如也。
赵王 此人本王早有耳闻,确实是个人才,快传蔺相如晋见!
[大臣3火速去请蔺相如来宫,一个时辰后,蔺相如到达宫里,大臣们都在纷纷议论蔺相如。]
蔺相如 草民蔺相如参见大王。
赵王 快快请起,本王有一个重要事情与你商量,(赵王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蔺相如)你对此事可有什么看法?
蔺相如 (蔺相如想了片刻)草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完璧归赵。那时侯秦国理屈,不能持强凌弱,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赵王 众爱卿,还有异议吗?
大臣们 大王英明,我等拥护大王决策。
赵王 如无异议,那就这么办吧!来人,把和氏璧交给蔺先生。
大臣4 臣在。
赵王 你化装成仆人陪同前往,沿途要绝对保证和氏璧和蔺相如的安全。
大臣4 臣遵旨。
第二幕:
[过了几天后,经过充分的准备,蔺相如和大臣4就带着和氏璧去秦国,直接进入了秦国宫殿。]
蔺相如 小臣参见秦王。
秦王 请起。
蔺相如 小臣已把宝物带来,(蔺相如双手奉上和氏璧)
秦王 (接到和氏璧)这真不愧是和氏璧,雪白无暇,真是绝世无双的宝物!(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 (看到这种情形)大王,在这块璧上有点小毛病,是否要我指给您看。
秦王 果真有此等事?快指给本王看看。(说完就叫宦官把璧递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 (刚接到和氏璧就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现在璧可是在我的手上,您要是强迫我,您就看不见这块璧了,我的脑袋将和这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 (秦王很着急)一切都好商量,不要急。来人把我国地图拿上来。本王一定把这十五座城划归赵国。(说着把手指的十五座城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 好,秦王果然守信用,但是和氏璧乃是无价之宝,岂能随随便便交付与他人,必须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
秦王 好,五日后,本王就为和氏璧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
第三幕:
(蔺相如进入了宾馆后。)
蔺相如 大臣4,你连夜带着和氏璧速速返回我国,把璧亲自交给大王。沿途昼伏夜行,绝对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大臣4 是,但您也要注意自己安全,因为您和和氏璧一样重要,没有您就没有和氏璧。(说完大臣4含泪要走)。
蔺相如 (默默地点了点头)慢着。
大臣4 请问先生还有什么吩咐?
蔺相如 你这身打扮会引起秦王和秦臣们的注意,你去打扮成秦国的平民百姓,然后抄小路走。
大臣4 多谢先生指点。
第四幕:
[五日后,蔺相如再次走进秦王的宫殿。]
秦王 本王已如期行事,应该把和氏璧交给本王了吧!
蔺相如 和氏璧早已送回我国,您要是有诚意,就把十五座城交付于我国,我国一定把璧送回来。
秦王 大胆,你知道欺君之罪是要斩首的吗?
蔺相如 您杀了小臣也没有用,天下人都会知道秦国是最不讲信用的。你以后何以诚信服天下。
[秦王气得双眼冒烟,但也没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蔺相如立了大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⑤ 短篇历史剧本
商鞅变法的历史剧本
时间:公元前356年
地点:秦国都城咸阳
人物:商鞅 士兵 农民甲,农民乙,农民丙,阿呆,母亲
旁白:秦孝公任命商鞅变法,商鞅为获取民心,在咸阳南门口立了一根木头,凡将此木移至北门口者,赏金10两
第一幕 咸阳左庶长府内,商鞅低头踱步
士兵:报告大人!南门之木已立三天,尚未有人将其搬至北门口!
商鞅:什么?都三天了,还没有人搬它吗?
士兵:是的,大人。
商鞅:(若有所悟)可能是赏金太低了。传令下去,凡将此木移至北门口者,赏金50两!
士兵:是,大人。(士兵退下)
商鞅:这回应该有人搬了吧!
第二幕 咸阳南门,人们议论纷纷
农民甲:听说有个叫公孙鞅(商鞅)的当了左庶长。
农民乙:是啊,你看,还在这儿放了根木头,说是谁把它搬到北门赏金50两,这谁信啊?
农民丙:城里面的人这几天都在说他,说他好像要变法。
农民乙:那他竖着根木头干什么?
农民甲:不知道。
农民乙:而且这木头似乎我们都扛得动啊!
农民丙:看看再说吧!
旁白:这时,人群里走出了一个结实的小伙子(阿呆),肌肉倒是挺发达,不过呆头呆脑的。
阿呆:娘——娘——!阿呆去把它搬到北门,我想我行的!
母亲:阿呆啊,好好想想,就扛这根木头走段路,会给你50两黄金?
阿呆:啊?这个……那也要去试试嘛!好不好啊?娘——!
母亲:好吧好吧,小心点啊!
(阿呆上前,摩拳,擦掌,弯腰,踢腿)
阿呆:呀!哈!我来了!(说完他扛起圆木,一直扛到北门口,人群中一片欢呼)
第三幕 左庶长府内,士兵来报
士兵:报告大人,有一人将圆木搬至北门口!
商鞅:哦?快快请来!
士兵:带阿呆——!
(士兵下,阿呆上)
阿呆:拜见大人!
商鞅:呵呵,你就是那位勇士?不错,不错!来人啊,赏黄金50两!
旁白:阿呆这回真呆了,眼睛盯着那金灿灿的黄金不放。
阿呆:谢谢大人,谢谢……谢谢……
商鞅:哈哈哈哈!
旁白:商鞅立木赏金的这件事很快就在咸阳城里传开了,老百姓们议论纷纷,大家都说:“咱们左庶长可真讲信用,以后,他让我们干什么,准没错!”就这样,商鞅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变法也得以开展起来。
全剧终
⑥ 多人参加的历史小短剧的短剧本
甲午风云历史小剧本
第一幕 求和基调 人物:李鸿章,慈禧太后
李鸿章:启禀太后,中日开战,前方战事十分紧张,海军衙门上奏章,要求增加海军军费,以供战需.
慈禧太后:哦,那就拨一些过去吧
李鸿章:是!可太后前一时期各国赔款刚付清,所以国库现在已是十分紧张,所以海军大臣恳清太后,是否可将60大寿庆典维修颐和园的费用暂时移挪一用
慈禧太后:什么!要挪掉这笔银子!哼,我好不容易办个寿宴,现在竟打起我的主意了,告诉他们!不可能,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以后让他一辈子不高兴!与日本之战,能和即和,我可不要到时让我没了好兴致!
李鸿章:是,太后,臣 定照办!
李鸿章:各位将军,中日虽然交战,但是仍要以和为贵,能不战,最好不战,当前我方"应定守局,再图进取",更何况过些时间老佛爷就要搞"万寿庆典",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可不要坏了她老人家的好兴致啊!
左,叶等人:是,中堂大人!
第二幕 平壤失守 人物:李鸿章,左宝贵,叶志超,士兵甲
兵甲:左将军,日军已分路围攻平壤,形势危急
左:来,随我上城头迎敌,各部听令,集中火力,向日军开火!......啊,(做痛苦状,牺牲倒下)
兵甲:左将军,左将军(擦完泪)
兵甲:(跑向另一边)叶将军,左将军,他,他英勇牺牲了!
叶:啊,看来,此城守不住了,来啊,们从后城门撤退!
旁白:叶志超一路狂奔,夜行500里,一直逃回鸭绿江边,方才敢喘一口大气,无怪乎,当时老百姓传:"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四脚脱如飞,还恐被追了.
第三幕 黄海受制 人物:提督大人丁汝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
士兵乙,李鸿章
兵乙:报告提督大人,我军前方遭遇日舰袭击
丁:好,传令下去准备迎战!
旁白:激战中,致远号被击中,而且,此时已是弹尽粮绝
兵乙:邓大人,我们已经没有炮弹了
邓:什么!没有炮弹了,(神情注视日本的吉野舰)好,那我们就与他同归于尽!
下令下去,全力加速,目标吉野号(双手做转盘状)
兵乙:(眼含热泪,但神情坚毅)是大人!
旁白:就在致远号冲向敌舰的时候,不幸被敌人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与舰队同沉大海!
丁:中堂大人,我军致远号和经远号都被击沉(声音低沉),但日舰队也受到重创,我
请求下令北洋其余舰一起迎敌.
李鸿章:不可,我军已是伤亡惨重,应好好做调整,我命令你将北洋舰队开入威海卫,不许出海迎敌.
丁:是(很委屈的样子),(轻微摇头,作无可奈何状)
旁白:就这样,又是因为李鸿章的避战自保的方针,使得日本轻松获得了黄海制海权,为后面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埋下了致命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