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能给我一个大学校园的搞笑话剧脚本,最好是与时俱进积极向上些,大概10分钟左右的。真诚悬赏,我先谢了

这个行么?

试疯云

人物:小艾,小伍,小玲,老师
场景:教室

内容:
小玲趴在桌上睡觉。
小艾丢了本书在旁边,出去。
小伍进来,坐在小艾的位置上。
小艾(进来):唉,哥们儿,真是莫名其妙,是不是在搞笑,难道你没看到,这个座我已经占了!
小伍:丁是丁,卯是卯,其实我占的比你早!
小艾:我一大早就来了,咋没看见你呢?
小伍:我昨天晚上占的。
小艾:最后一排是我的专利!为了它,我每天早早地起了床,抢破了头,血直流,这个位置不能丢!
小伍:最后一排是我的骄傲,风水宝地这边独好。要想把我从这赶跑(小艾:——咋地?)劝你趁早拉倒!
小玲醒来:吵什么吵什么吵?
一大早就在这么神圣的教室里吵架,浪费大好青春!
知道你们犯了什么错误吗?啊?
小艾:知道。
小伍:我们不吵了。
小玲:你们最不可原谅的是——把我吵醒了!
小艾坐在小玲前面。
小艾:最后一声得,还是发扬风格。哥们,考试照着我点!
小伍:啊?今天考试啊?
小玲:可不?我今天手都麻了!
小艾:吓的噢?
小伍:睡觉睡的吧?
小玲:都不对!打小草累的!
小艾:哎,想我昨晚点灯熬油地折腾了大半夜呀!
小伍:哎呀,发奋学习了?
小玲:你也打小草?
小艾:哪呀,我在想考试的策略!
小伍、小玲凑过去:想到什么?
小艾狂笑:告诉你们,这招绝了!
小伍、小玲:快说啊!
小艾:照书抄——(拿起书)
小玲:去死!
小伍:是个好主意!我咋没想到呢?
小玲:得了吧。你这也叫绝招?
哎,为了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我给你们出道幽默智力题儿。
小艾、小伍不理她。
小玲:说,考试答卷分几步?
小艾、小伍凑过去:几步?
小玲:分三步!
第一步:把名字写上。(两人点头)
第二步:把题目看一遍!(两人点头)
第三步:——把卷纸交上去!
小艾:交白卷哦!
小伍:什么破题啊?
小玲:我再给你们出一道题儿;说,今天考试了,谁没来?
小艾:今天考试谁能不来?小玲?
小玲:我不在呢么!
小艾:看看四周,小伍?
小伍:在呢!
小艾:啊!我知道了——小艾!
小伍:你是白来了!来了跟没来还不一个结果!
小玲:答,老师呗!还没来呢!
老师走进来。
三人吓一跳:来啦?怎么说不来就来了呢?哎呀!(吵闹)
老师:叫什么?癞蛤蟆进来了哦?
三人笑。
老师:严肃点!这考试呢!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这年头最重要的是什么?——分数!分分分,你们的命根!(邪笑)考考考,俺们的法宝!
小艾:抄抄抄,咱们的绝招!
老师:快发卷纸!考试了也不早点来,这都几点了!考试都开始了半小时才来!干什么去了啊?
发卷。
老师:考试时间共两小时!不超过一小时不许交卷!想答卷的同学请拿起笔,不想答卷的同学请原地休息。想上厕所的同学——请约束好自己!
小艾:我把老师好有一比,
他是耗子找猫当三陪——要求无理!
小玲:就是!难道他是传说中的说唱歌手,要不嘴里怎么就叨咕叨咕的没完?
老师:肃静!你们要比树还静!知不知道你们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比盐海重!
三人开抄。
老师:(指小艾)这位同学请不要抄了!
小伍、小玲:我没抄啊!
老师走到了小艾面前:同学,别抄了!
小艾:你怎么知道?我放在桌子里抄的!
老师:你桌子前面的板掉了,我都看见了!
小艾:(看了看)哎呀!真倒霉!
老师没收小艾的卷纸,小艾刚想站起来走。
老师:坐下!不到一小时不许出去!
老师走到小伍旁边,小伍把卷纸拿到桌里去抄。
老师:行了行了,别装了!
最看不起你们这些拿书作弊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你刚才怎么抄来的?这样?这样?
小伍:再低点再低点!
老师:(没收了小伍的卷纸)你也坐着反省一下,为什么拿书作弊?
小伍:也不想拿书啊!谁让我没像她(小玲)一样打好小草的!
小玲瞪大眼睛看着小伍。
老师:这就对了,下回记得打小草!我就喜欢这种用功的孩子。
老师:到点了!交卷。
收好卷纸。
老师:好。记得下午来考高数!(下)
小艾:啊!下午还考高数?
小玲:啊!!下午考高数!(拿起小草)刚才考了什么?
小伍:高……数?!那是什么树?
三人:研究下怎么打小草吧!
老师走进来(老师均由一人换装扮演即可)。
小艾:语文老师!
老师:小艾,你怎么写作文的!(卷纸给小艾)
小艾:怎么了?
老师:你读读。
小艾:《我的老师》,我的老师长了一张瓜子脸……
老师:等下,(拿出一大牌子,上写爪)你这是瓜子脸的瓜吗?你写来的是我的老师长了一张爪子脸!
小艾:老师,爪子脸也是脸,就不能凑合看吗?
老师:你接着读。
小艾:我的老师长的真漂亮,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
老师:停!你写那么多真漂亮干吗?就这么一直写到了结尾!
小艾:老师,作文不是要求不能少于500字吗?
老师:那你就只写真漂亮?
小艾:不是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吗?这就是我的全部感情啊!
老师:哼哼,告诉你,你才496字!
小艾:哦!那再补一句:真漂亮啊!
老师:你看看你的古文翻译,触槐而死你怎么译的?
小艾:找棵老槐树上吊了!
老师:为什么是老槐树?你看你解释词语,解释逝世,你竟然写去死!
小艾:噢,我本想写死去的!
老师:(一脸无奈)你,你又挂了!
小艾: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都重修五次了!
老师:好吧,我就给你个机会。听说过疱丁解牛,游刃有余吧?你用游刃有余造个句子,对了我就给你过!
小艾:游——刃——有——鱼?!鱼……鱼,鱼在水里游,游刃有鱼……
老师:(笑了)恭喜你,获得了——
小艾:过了?
老师:(冷漠)第六次重修的机会。(下)
小玲、小伍:算了,快来研究高数小草吧。
老师进来。
小伍:哲学老师!
老师:小伍!
小伍:有!
老师:看看你的卷纸!
我的问题是:这就是问题,请作答。
你怎么答的?
小伍:这就是答案,请给分……不对吗?
老师:你这叫问题吗?
老师:你——好,下一道,
论述题:什么是勇气,你怎么没答?
小伍:我答了啊!
老师:就写了五个字!
小伍:(读)这就是勇气!没错啊!然后我下面的题都没答就交卷了,我把勇气解释的多好呀!
老师:你——你等着挂吧!
小伍:老师!再给我次机会吧!我挂了十五次啦!
老师:那我问你两个问题。就看你的造化了……
小伍:两道——太多了!
老师:好,第一题答对了!第二题你不答我也让你过,你有多少根头发?
小伍:如果我是秃子就好了。
老师:答啊!
小伍:123456789根!
老师:你怎么知道?
小伍:老师,第二题我可以不答!
老师:好!很好!非常好!拿着(递给一张纸)
小伍:这是——
老师:重修单!(下)
小玲、小艾:快来研究高数——
老师进来。
小玲:英语老师!(欲跑)
老师:小玲,跑什么呀?没吃早饭呀!
小玲:没吃——
老师:我看见你早上吃饭了呀!
小玲:——明天的早饭!
老师:小玲,看看卷纸,你这阅读理解没一个对的!你是不是根本没读就直接看题目选的?
小玲:不是!
老师:还敢狡辩!
小玲:我连题目都没看,直接看答案选的!
老师:还有你的作文!怎么看着眼熟?
小玲:能不眼熟吗?阅读理解每段第一句话拼起来的……
老师:小玲,你该觉悟了!你这次——
小玲:啊!老师,我都挂五、十五,不,五十次了!不能再挂了啊!
老师:不是我不给你过……这……比如,你能翻译出evening dress是什么意思吗?
(对观众)是晚礼服!
小玲看着小艾、小伍。
小艾:evening是晚上吧,最适合大游戏!
小伍:dress是衣服,MM总吵着买!
小玲:哦!老师,我知道了!是夜行衣!
老师摇摇头。(下)
小玲:不行,我得找老师去!你们俩慢慢研究吧!(下)
小艾:算了,还是好好学习吧

2. 如何写话剧剧本

一、话剧剧本
剧本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学脚本,它是戏剧的基础,是一剧之本。

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有一种剧本主要追求文学性,不以演出为目的,或不适于上演,被称为“案头剧”、“书斋剧”。欧洲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们曾用戏剧形式写过不少诗作,也是只供人阅读的。作为戏剧演出活动的文学基础,剧本创作应该处理好本身的文学性和舞台性之间的关系,以演出作为目的和归依。

在实际演出活动中,有的导演根据演出的需要对剧作者所写的剧本进行适当处理,构成一种专供演出的演出本,亦称台本。演出本一般不改变原剧本的精神实质和艺术风格。

舞台指示:剧本中不要求在演出时说出的文字说明部分。一般包括对剧情发生时间、地点的提示,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对人物形体动作、心理活动和场景气氛的描述等。
在剧本创作中,舞台指示的使用一般应以是否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导演、演员舞台工作者进行艺术创造为原则。好的舞台指示不仅能给剧本增添文学价值,而且能够造成浓郁的戏剧气氛,为舞台体现提供广阔的天地。

二、剧本的创作
一选择戏剧题材
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如何选取戏剧所需要的材料呢?戏剧选材一要合乎文章选材的一般要求,二要切合戏剧文体的特殊要求。

1.选材的一般要求

选择作者最熟悉、感受最深刻、认识最透彻,而又有重要社会意义的题材。

要选择当前为群众所关心的题材。

2.要选择符合戏剧规律的题材

①抓住人物,抓住主体

戏剧必须用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所以戏剧选材首先要注意必须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且该人物要有强的动作性,能够通过其动作将自己的性格表现出来。

每个人物都为达到自己明确的目的,强烈地不懈地行动着。人物的想、说,都是为了做,而这种“作为”推动了事物的变化,构成了戏剧动作。

②选择那些足以引起性格之间撞击的人物和事件,构成戏剧冲突。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别是世界观对立的人物,各自按自己一致和愿望顽强地行动着,势必会发生冲突。黑格尔说:“因为冲突一般需要解决作为对立面斗争的结果,所以充满冲突的情境特别适宜于作剧艺的对象。”

要选择那些人物行动有发展,性格冲突有曲折的人和事。具体说来,应该根据事物矛盾发展的逻辑选择出由几个小曲折,逐步发展形成一个大的根本的曲折,反映出事物的大发展,构成一个既单纯而又富于变化的行动过程。

③根据以上规则所选取的材料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二塑造戏剧人物
在创作剧本时,除了在选材时要注意选取那些个性鲜明、动作性强的人物来写,还必须掌握一些将人物写活的技巧。

1.通过行动刻划人物是最生动有效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行动包括人物的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内心动作。

恩格斯说:“一个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从这方面来看,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鲜明些,基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收到损害的。”(《致斐迪南·拉萨尔》)在一切文学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行动都是刻画其性格的最主要的手段。在戏剧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动作特别适宜舞台艺术。

有时一个鲜明的动作,胜过许多台词,不仅清除地显示性格,并且给观众留下不易磨灭的印象。

人物的行动可分为大的行动,小的行动和细节行动。一般说来,在一出戏中,每一个人物重大行动只有一二个,它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常常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多安排在剧情发展的转折或高潮处。但是,人物的重大行动不是突然产生的,它是由一连串小的行动逐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艺术构思中,根据不同人物各自的性格围绕全剧的中心事件,为每个人物设计出由许多行动导致大行动的行动贯穿线,遵循这样的人物行动线,层次深入地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征,才可能塑造鲜明生动的舞台形象。

揭示人物性格还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动作,有时这种细节动作可能与主题思想、戏剧冲突没有直接联系,但对刻画人物性格却十分有用。

2.着力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赋予人物浓厚的感情色彩。

曹禺曾经说:“作为一个戏剧创作人员,多年来,我倾心于人物。我总是觉得写戏主要是写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划人物这个问题。而刻划人物,重要的又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和感情。人物的动作、发展、结局,都是来源于这一点。”(看话剧《丹心谱》)

在戏剧中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既不能像小说那样借助于作者抒写或内心剖析,也不能完全指望人物的独白,而是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揭示其内心活动。以下几点是可以考虑的:

善于把人物投入感情的旋涡,构成人物性格自身的冲突。比如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作者将蔡文姬置于归国途中,承受着感情的煎熬。

善于配置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是揭示人物丰富内心世界不可缺少的条件。

通过次要人物来烘托主要人物。

三精心安排戏剧结构
戏剧结构是由情节、幕场等戏剧要素构成的戏剧存在形态。主要包括情节的安排、分幕分场的处理等内容。戏剧由于受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所以剧本的艺术结构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尤显得重要。

戏剧情节的安排

1.戏剧情节的构成

戏剧情节,一般是指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各种关系所组成的生活事件、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人物的行动及其发展,是戏剧情节的外在构成形式;促成人物行动的动机及其发展变化,则是戏剧情节潜在的动力。因此,有人认为戏剧情节是由意图、达到意图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的结局网织而成的。在不同风格种类的戏剧作品中,有的注重于行动外在的力度(如情节剧),有的则注重于心理(动机)的深细度(如心理剧)。

戏剧情节是由一个个场面连贯而成的。场面是情节发展的基本单位,情节随着场面的次第转移而不断发展。

戏剧情节在作品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同时,戏剧情节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效能和美学价值,能对观众产生吸引力和娱悦作用。在戏剧创作中,既不能忽视情节,使作品缺乏扣人心弦的艺术力量,又不能单纯地追求情节,从而淹没人物形象,使作品缺乏思想深度。恩格斯曾要求戏剧达到“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

根据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进程,一个剧本情节的构成可分为矛盾的开端、矛盾的发展、矛盾的激化(高潮)和矛盾的解决四个部分。

剧本的开端费城重要,因为它的好坏关系到全局的成败;但剧本的开端又相当困难,因为一出戏的开端决不是事件过程的开头。究竟在哪里开始,先让什么人出场,先展示什么情节,如何追述和交代以前的种种情形,都要反复考虑。

开端的作用:简捷而含蓄地在人物行动中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特定环境交代清楚;人物出场亮相,性格应有初步显现;要提出矛盾,造成悬念,指明剧情发展方向,引起观众兴趣。

发展是戏剧冲突进入高潮前的进展阶段,它在全剧中所占分量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剧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矛盾冲突都要在这里展现。一出戏能否紧紧吸引观众,戏剧高潮能否自然合理地到来,也决定于这一部分。

因此,剧作者必须一方面抓住矛盾双方斗争的发展规律,依据人物性格、层次分明地使矛盾冲突越来越趋于表面化、尖锐化,另一方面又要使矛盾冲突的发展避免直线上升,而应该有波澜,有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此,才能十剧情富于节奏感,始终抓住观众。

高潮就是矛盾双方经过几个回合的斗争,力量的对比不断发生变化,到最紧张最急剧的白热化程度,也就是决定胜负、成败的转折点。

高潮虽然在全剧中知识短暂的一瞬,但这是揭示戏剧冲突思想意义,突现人物思想性格最集中最深刻的弟弟呢地方,也是最激动人心的场面。难怪有人说,一切为了高潮。

要写好高潮必须精密布置,善于抑制矛盾的发展,在作好充分准备后,选择最适当时机,让它突然出现。

结尾,高潮过后紧接着就是结尾。结尾应集中交代主要事件的结果,不允许节外生枝,画蛇添足。好的结尾应做到既使观众满足,又留有回味的余地,充分显示作者的思想深度。


#日志日期:2006-11-13 星期一(Monday) 晴

评论人:乐连城 评论日期:2006-11-13 16:31

2.安排情节结构的主要技巧

①悬念

亦称“紧张”。根据观众看戏时情绪需要得到伸展的心理特点,编剧或导演对剧情作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它是戏剧创作中使情节引人入胜,维持并不断增强观众兴趣的一种主要手法。

戏剧悬念源自心理学中人们由持续性的疑虑不安而产生的期待心理。在西方编剧理论中最早涉及悬念手法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中国戏曲理论著作中,虽无悬念一词,但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格局一章中提出的有关“收煞”的要求,内涵与悬念基本相似,主张,“令人揣摩下文,不知此事如何结果”。

戏剧悬念的构成,主要依靠以下条件:①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②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均有可能出现,存在两种命运、两种结局;③发生势均力敌而又必须有结果的冲突;④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动能引起观众在感情上的爱憎;⑤观众对未来事态发展的趋势清楚。合乎逻辑的剧情发展和对人物的强烈爱憎,是构成悬念的两个重要元素。

悬念在剧本中的运用,一般分为两类:

总悬念与小悬念。亦称整体悬念与主要场面中的小紧张格局。总悬念是全剧主要冲突的焦点所在,在剧本开始即要提出,并随着冲突的上升而不断加强,一直到高潮。它是贯串全剧的戏剧性结构的情绪支柱。小悬念则属于剧本的每一个发展段落或主要场面中出现的局部紧张情势,它起着不断丰富和加强总悬念,并在每一幕或每一场结束时,把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下一幕或下一场的作用。

期望式悬念和突发式悬念。期望式悬念建立在对观众不保密的基础上,它是在观众对人物命运和事态发展有一定预感和了解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期待;突发式悬念则主要依靠对观众保密,通过使观众大吃一惊来加强戏剧效果,是剧情发展过程中出乎观众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复杂情况和险要转折,亦称吃惊或惊奇。

在实际创作中,不同风格类型的剧本,对这两种悬念的运用也各不相同。侧重于性格描写的,多用期望式悬念;情节戏剧更多地采用突发式悬念。在实际运用中,二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通过期望式悬念维持观众的情绪,又通过突发式悬念造成戏剧情节和观众情绪上的跌宕,从而进一步加强冲突的紧张性。

悬念的形成、保持和加强,还需要依靠“抑制”和“拖延”的艺术手法,有的剧作理论也称之为“延宕”或“缓解”。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延宕手法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冲突的紧张时刻突然落幕,造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和间隔,从而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

悬念和延宕交替进行的格式,与观众看戏时的精神忍受限度有关,始终不懈的紧张,只会使观众感到疲惫,暂时的缓解,是调节情绪,为进一步紧张作精力上的准备。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矛盾的发展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然迂回曲折有进有退,也必然会产生想不到的变化。要懂得如何在戏里安排悬念,首先必须熟悉生活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戏剧悬念的美学价值在于是否符合生活发展规律,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②发现与突转

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它可以是主人公对自己身份或者与其他人物关系的新的发现,也可以是对一些重要事实或无生命实物的发现。在创作实践中,发现通常总是与突转相互联用或者同时出现,剧本往往通过发现来造成剧情的激变。例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第四场,俄狄浦斯为了解救城市的苦难,全力以赴查访杀父娶母的罪人,最后由于报信人无意之中透露真情,发现正是自己在无意中犯下了这一罪孽,于是,一个公正贤明的国王成了一个自我放逐的瞎眼乞丐。

最早提出发现与突转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第十、第十一章中认为发现与突转是情节的主要成分。长期以来,这两种手法被认为是编剧艺术中最富于戏剧性的技巧,并被广泛使用。在剧本创作中,好的突转场面不光着眼于剧情的起伏跌宕,而且立足于人物刻画,力求通过情节的合情合理的突转写出人物剧烈丰富的心理变化与感情活动。

③时空交错

根据人物的梦境、幻觉、遐想、回忆等心理活动来组织舞台时间和空间,把过去、现在、未来相互穿插、交织起来。追求主观真实的现代派戏剧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它主要导源于“意识流”。如A.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贯串始终的是威利的心理冲突和潜意识活动,作者通过威利的神思恍惚、自言自语,在下意识中听到笛声、笑声,把舞台时空自然地过渡、闪回至以往,又通过第三者的打断,使之回到现实,以此形象地展现人物一生的悲剧命运。

时空交错的结构方法,突破了传统戏剧按客观时序反映生活的局限,通过多层次、多变化的时空组织,表现人物隐秘复杂的内心生活。但由于人的意识活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跳跃性,使用不当,也会形成情节结构上的凌乱、模糊。

中国戏曲由于不拘泥于舞台的写实性,时间与空间的运用历来比较自由,也有一些戏局部使用时空交错的结构手法,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但不像现代派戏剧那样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与跳跃性。

巧合

戏剧情节是不排除偶然情况的,一切戏剧作品的情节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具有偶然性因素,可以说排除偶然性就无法构成戏剧情节,正如俗话所说:无巧不成书。但是,巧必须合理、自然、有意义。要做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以及结合。

场幕的安排

舞台的场面处理主要是导演的工作,但剧作者懂得舞台场面的处理,能够使剧本创作更符合舞台的需要。

舞台场面处理问题很多,这里只谈谈场内和场外、上场和下场两个问题。

1.场内和场外

也叫明场与暗场,事实上就是实写和虚写的结合。凡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直接表演,通过视觉形象可供直观的戏,统称为明场,也即实写;不在舞台上直接出现视觉形象,由人物在台词中叙述交代,或通过幕后的音响效果,基本上诉之于听觉形象的戏,称为暗场,也即虚。



评论人:乐连城 评论日期:2006-11-13 16:31


场内戏和场外戏的结合,可以拓展戏剧舞台的时空疆域,扩大戏剧的容量,有效避免戏剧舞台限制。

明场戏与暗场戏的选择处理,和戏剧场面的主次划分以及舞台形象特殊的审美要求有关。剧中的主要场面,一般都作明场处理,次要场面或有碍于舞台表演的情节场面,则作暗场处理。

2.上场和下场

舞台上情节要集中,与情节无关的人,站在台上,无戏可演,与情节有关的人,不能不在场。舞台上的人,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也不行。所以,人物上下场的处理和安排,也是编剧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作者要从剧情出发,想个充分的理由让人物合乎情理地上场下场,自然而然地上场下场。不能武断地随意摆布人物,使其贸然上场或突然下场。

四戏剧的语言
戏剧的语言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物的台词,二是作者的舞台指示。二者当中自然以台词为主,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戏剧语言就是指台词。

台词是剧本中人物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

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西洋歌剧中的台词以诗体唱词为主;在中国戏曲中,则是韵文体的唱词和散文体的念白的综合运用。戏曲的念白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分为散白、韵白等多种念白形式。对白,是剧本中角色间相互的对话,也是戏剧台词的主要形式。独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独自说出的台词,它从古典悲剧发展而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中使用十分广泛,是把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思想直接倾诉给观众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用于人物内心活动最剧烈最复杂的场面。旁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直接说给观众听,而假设不为同台其他人物听见的台词。内容主要是对对方的评价和本人内心活动的披露。中国戏曲中的“打背供”是旁白的一种。

在剧本创作中,台词是决定戏剧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作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剧本的台词是一种特殊的,也是很难掌握运用的文学语言。

①台词必须具有动作性(语言动作)。动作性主要是指台词要能揭示人物的内心动作,如焦菊隐所说的:“语言的行动性,就是语言所代表着的人物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活动。”(《焦菊隐戏剧论文集》)戏剧是行动的艺术,它必须在有限的舞台演出时间内迅速地展开人物的行动,并使之发生尖锐的冲突,以此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感情。这就要求台词服从戏剧行动,具备动作的特性。

台词的动作性首先在于它能够推动剧情的进展。剧本中每个角色的台词都应当产生于人物的性格冲突之中,成为人物对冲突的态度与反应的一种表露,并且能够有力地冲击冲突对手的心灵,促使对方采取新的行动更积极地投入冲突,从而把人物关系、戏剧情节不断推向前进台词的动作性更在于它能够揭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简言之,动作性语言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既能表达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又能引起强烈的外部动作;另一方面,它也能刺激对方,促使对方产生相应的语言和动作。这样,对话双方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推动剧情不断发展。(例见《雷雨》中周萍、四凤和侍萍之间的对话)一般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直抒胸臆,一种是“潜台词”。直抒胸臆的台词有时通过独白来进行;潜台词包含有复杂隐秘的未尽之言与言外之意,它可以具体表现为一语双关、欲言又止、意在言外、言简意赅等多种形式。

台词的动作性还在于它能为演员在表演时寻找准确的舞台动作提供基础。戏剧创作的最后完成必须通过舞台演出,因此,台词的写作必须考虑到表演艺术创造的需要,使演员在舞台上能动得起来,把角色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再现在观众面前。

② 台词必须性格化。剧本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只能依靠人物自己的台词和行动来完成,而且必须在有限的时空里进行,这两个因素对剧本台词的性格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使台词性格化,首先必须根据人物的出身年龄、职业、教养、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所处时代等等条件,掌握人物的语言特征。力戒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其次,台词的性格化还要求剧作者牢牢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把握戏剧情境的变化,把握人物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写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人物惟一可能说出的话。不仅剧本中不同人物的台词不能相互混淆,就是同一人物在不同戏剧场面中的台词也不能任意调换。实现台词性格化的关键是剧作者熟悉生活、熟悉笔下的人物,并且在写作时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深处,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揣摩人物表达内心的语言方式与特点。

③ 台词要诗化。戏剧要在有限的时空条件内通过人物的台词在观众面前树立起鲜明的艺术形象,使观众受到感染,为人物的命运而动心,这就要求剧本的台词具有诗的特质、诗的力量。台词的诗化并不意味着都要采用诗体,而是要让诗意渗透在台词之中。因此台词必须感情充沛,富于感染力;形象鲜明,富有表现力;精炼、含蓄,力求用最简洁、最浓缩的词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与深远的意境。

④台词要口语化,要使观众清楚明了地看懂剧情理解人物,接受剧作者对生活的解释,台词就必须明白浅显、通俗易懂,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口语化使台词富于生活气息、亲切自然。民间语言如成语、谚语、歇后语,乃至俚语的适当运用,有助于台词的口语化。在注意口语化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化和纯洁性,要注意对生活语言的提炼、加工,使之成为形象生活的艺术语言。

3. 求一个有关网络的话剧脚本,有梗概就可以,不用很具体,不用很长

自己写吧

4. 话剧脚本是什么

话剧脚本的意思就是以该文本为演出依据。脚本是使用一种特定的描述性语言,依据一定的格式编写的可执行文件,又称作宏或批处理文件。脚本通常可以由应用程序临时调用并执行。
话剧脚本一般会列出话剧的长度、景别、构图、配乐等等很详细的信息。脚本一般是用在正式演出时导演和演员,后期编辑时编辑师看的。

5. 一个完整的话剧剧本框架 是怎么样的

一、话剧剧本

剧本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学脚本,它是戏剧的基础,是一剧之本。

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有一种剧本主要追求文学性,不以演出为目的,或不适于上演,被称为“案头剧”、“书斋剧”。欧洲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们曾用戏剧形式写过不少诗作,也是只供人阅读的。作为戏剧演出活动的文学基础,剧本创作应该处理好本身的文学性和舞台性之间的关系,以演出作为目的和归依。

在实际演出活动中,有的导演根据演出的需要对剧作者所写的剧本进行适当处理,构成一种专供演出的演出本,亦称台本。演出本一般不改变原剧本的精神实质和艺术风格。

舞台指示:剧本中不要求在演出时说出的文字说明部分。一般包括对剧情发生时间、地点的提示,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对人物形体动作、心理活动和场景气氛的描述等。
在剧本创作中,舞台指示的使用一般应以是否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导演、演员舞台工作者进行艺术创造为原则。好的舞台指示不仅能给剧本增添文学价值,而且能够造成浓郁的戏剧气氛,为舞台体现提供广阔的天地。
二、剧本的创作
一选择戏剧题材

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如何选取戏剧所需要的材料呢?戏剧选材一要合乎文章选材的一般要求,二要切合戏剧文体的特殊要求。

1.选材的一般要求

选择作者最熟悉、感受最深刻、认识最透彻,而又有重要社会意义的题材。

要选择当前为群众所关心的题材。

2.要选择符合戏剧规律的题材

①抓住人物,抓住主体

戏剧必须用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所以戏剧选材首先要注意必须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且该人物要有强的动作性,能够通过其动作将自己的性格表现出来。

每个人物都为达到自己明确的目的,强烈地不懈地行动着。人物的想、说,都是为了做,而这种“作为”推动了事物的变化,构成了戏剧动作。

②选择那些足以引起性格之间撞击的人物和事件,构成戏剧冲突。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别是世界观对立的人物,各自按自己一致和愿望顽强地行动着,势必会发生冲突。黑格尔说:“因为冲突一般需要解决作为对立面斗争的结果,所以充满冲突的情境特别适宜于作剧艺的对象。”

要选择那些人物行动有发展,性格冲突有曲折的人和事。具体说来,应该根据事物矛盾发展的逻辑选择出由几个小曲折,逐步发展形成一个大的根本的曲折,反映出事物的大发展,构成一个既单纯而又富于变化的行动过程。

③根据以上规则所选取的材料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二塑造戏剧人物

在创作剧本时,除了在选材时要注意选取那些个性鲜明、动作性强的人物来写,还必须掌握一些将人物写活的技巧。

1.通过行动刻划人物是最生动有效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行动包括人物的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内心动作。

恩格斯说:“一个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从这方面来看,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鲜明些,基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收到损害的。”(《致斐迪南·拉萨尔》)在一切文学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行动都是刻画其性格的最主要的手段。在戏剧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动作特别适宜舞台艺术。

有时一个鲜明的动作,胜过许多台词,不仅清除地显示性格,并且给观众留下不易磨灭的印象。

人物的行动可分为大的行动,小的行动和细节行动。一般说来,在一出戏中,每一个人物重大行动只有一二个,它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常常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多安排在剧情发展的转折或高潮处。但是,人物的重大行动不是突然产生的,它是由一连串小的行动逐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艺术构思中,根据不同人物各自的性格围绕全剧的中心事件,为每个人物设计出由许多行动导致大行动的行动贯穿线,遵循这样的人物行动线,层次深入地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征,才可能塑造鲜明生动的舞台形象。

揭示人物性格还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动作,有时这种细节动作可能与主题思想、戏剧冲突没有直接联系,但对刻画人物性格却十分有用。

2.着力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赋予人物浓厚的感情色彩。

曹禺曾经说:“作为一个戏剧创作人员,多年来,我倾心于人物。我总是觉得写戏主要是写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划人物这个问题。而刻划人物,重要的又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和感情。人物的动作、发展、结局,都是来源于这一点。”(看话剧《丹心谱》)

在戏剧中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既不能像小说那样借助于作者抒写或内心剖析,也不能完全指望人物的独白,而是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揭示其内心活动。以下几点是可以考虑的:

善于把人物投入感情的旋涡,构成人物性格自身的冲突。比如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作者将蔡文姬置于归国途中,承受着感情的煎熬。

善于配置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是揭示人物丰富内心世界不可缺少的条件。

通过次要人物来烘托主要人物。
三精心安排戏剧结构

戏剧结构是由情节、幕场等戏剧要素构成的戏剧存在形态。主要包括情节的安排、分幕分场的处理等内容。戏剧由于受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所以剧本的艺术结构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尤显得重要。

戏剧情节的安排

1.戏剧情节的构成

戏剧情节,一般是指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各种关系所组成的生活事件、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人物的行动及其发展,是戏剧情节的外在构成形式;促成人物行动的动机及其发展变化,则是戏剧情节潜在的动力。因此,有人认为戏剧情节是由意图、达到意图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的结局网织而成的。在不同风格种类的戏剧作品中,有的注重于行动外在的力度(如情节剧),有的则注重于心理(动机)的深细度(如心理剧)。

戏剧情节是由一个个场面连贯而成的。场面是情节发展的基本单位,情节随着场面的次第转移而不断发展。

戏剧情节在作品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同时,戏剧情节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效能和美学价值,能对观众产生吸引力和娱悦作用。在戏剧创作中,既不能忽视情节,使作品缺乏扣人心弦的艺术力量,又不能单纯地追求情节,从而淹没人物形象,使作品缺乏思想深度。恩格斯曾要求戏剧达到“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

根据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进程,一个剧本情节的构成可分为矛盾的开端、矛盾的发展、矛盾的激化(高潮)和矛盾的解决四个部分。

剧本的开端费城重要,因为它的好坏关系到全局的成败;但剧本的开端又相当困难,因为一出戏的开端决不是事件过程的开头。究竟在哪里开始,先让什么人出场,先展示什么情节,如何追述和交代以前的种种情形,都要反复考虑。

开端的作用:简捷而含蓄地在人物行动中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特定环境交代清楚;人物出场亮相,性格应有初步显现;要提出矛盾,造成悬念,指明剧情发展方向,引起观众兴趣。

发展是戏剧冲突进入高潮前的进展阶段,它在全剧中所占分量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剧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矛盾冲突都要在这里展现。一出戏能否紧紧吸引观众,戏剧高潮能否自然合理地到来,也决定于这一部分。

因此,剧作者必须一方面抓住矛盾双方斗争的发展规律,依据人物性格、层次分明地使矛盾冲突越来越趋于表面化、尖锐化,另一方面又要使矛盾冲突的发展避免直线上升,而应该有波澜,有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此,才能十剧情富于节奏感,始终抓住观众。

高潮就是矛盾双方经过几个回合的斗争,力量的对比不断发生变化,到最紧张最急剧的白热化程度,也就是决定胜负、成败的转折点。

高潮虽然在全剧中知识短暂的一瞬,但这是揭示戏剧冲突思想意义,突现人物思想性格最集中最深刻的弟弟呢地方,也是最激动人心的场面。难怪有人说,一切为了高潮。

要写好高潮必须精密布置,善于抑制矛盾的发展,在作好充分准备后,选择最适当时机,让它突然出现。

结尾,高潮过后紧接着就是结尾。结尾应集中交代主要事件的结果,不允许节外生枝,画蛇添足。好的结尾应做到既使观众满足,又留有回味的余地,充分显示作者的思想深度。

2.安排情节结构的主要技巧

①悬念

亦称“紧张”。根据观众看戏时情绪需要得到伸展的心理特点,编剧或导演对剧情作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它是戏剧创作中使情节引人入胜,维持并不断增强观众兴趣的一种主要手法。

戏剧悬念源自心理学中人们由持续性的疑虑不安而产生的期待心理。在西方编剧理论中最早涉及悬念手法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中国戏曲理论著作中,虽无悬念一词,但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格局一章中提出的有关“收煞”的要求,内涵与悬念基本相似,主张,“令人揣摩下文,不知此事如何结果”。

戏剧悬念的构成,主要依靠以下条件:①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②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均有可能出现,存在两种命运、两种结局;③发生势均力敌而又必须有结果的冲突;④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动能引起观众在感情上的爱憎;⑤观众对未来事态发展的趋势清楚。合乎逻辑的剧情发展和对人物的强烈爱憎,是构成悬念的两个重要元素。

悬念在剧本中的运用,一般分为两类:

总悬念与小悬念。亦称整体悬念与主要场面中的小紧张格局。总悬念是全剧主要冲突的焦点所在,在剧本开始即要提出,并随着冲突的上升而不断加强,一直到高潮。它是贯串全剧的戏剧性结构的情绪支柱。小悬念则属于剧本的每一个发展段落或主要场面中出现的局部紧张情势,它起着不断丰富和加强总悬念,并在每一幕或每一场结束时,把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下一幕或下一场的作用。

期望式悬念和突发式悬念。期望式悬念建立在对观众不保密的基础上,它是在观众对人物命运和事态发展有一定预感和了解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期待;突发式悬念则主要依靠对观众保密,通过使观众大吃一惊来加强戏剧效果,是剧情发展过程中出乎观众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复杂情况和险要转折,亦称吃惊或惊奇。

在实际创作中,不同风格类型的剧本,对这两种悬念的运用也各不相同。侧重于性格描写的,多用期望式悬念;情节戏剧更多地采用突发式悬念。在实际运用中,二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通过期望式悬念维持观众的情绪,又通过突发式悬念造成戏剧情节和观众情绪上的跌宕,从而进一步加强冲突的紧张性。

悬念的形成、保持和加强,还需要依靠“抑制”和“拖延”的艺术手法,有的剧作理论也称之为“延宕”或“缓解”。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延宕手法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冲突的紧张时刻突然落幕,造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和间隔,从而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

悬念和延宕交替进行的格式,与观众看戏时的精神忍受限度有关,始终不懈的紧张,只会使观众感到疲惫,暂时的缓解,是调节情绪,为进一步紧张作精力上的准备。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矛盾的发展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然迂回曲折有进有退,也必然会产生想不到的变化。要懂得如何在戏里安排悬念,首先必须熟悉生活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戏剧悬念的美学价值在于是否符合生活发展规律,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②发现与突转

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它可以是主人公对自己身份或者与其他人物关系的新的发现,也可以是对一些重要事实或无生命实物的发现。在创作实践中,发现通常总是与突转相互联用或者同时出现,剧本往往通过发现来造成剧情的激变。例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第四场,俄狄浦斯为了解救城市的苦难,全力以赴查访杀父娶母的罪人,最后由于报信人无意之中透露真情,发现正是自己在无意中犯下了这一罪孽,于是,一个公正贤明的国王成了一个自我放逐的瞎眼乞丐。

最早提出发现与突转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第十、第十一章中认为发现与突转是情节的主要成分。长期以来,这两种手法被认为是编剧艺术中最富于戏剧性的技巧,并被广泛使用。在剧本创作中,好的突转场面不光着眼于剧情的起伏跌宕,而且立足于人物刻画,力求通过情节的合情合理的突转写出人物剧烈丰富的心理变化与感情活动。

③时空交错

根据人物的梦境、幻觉、遐想、回忆等心理活动来组织舞台时间和空间,把过去、现在、未来相互穿插、交织起来。追求主观真实的现代派戏剧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它主要导源于“意识流”。如A.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贯串始终的是威利的心理冲突和潜意识活动,作者通过威利的神思恍惚、自言自语,在下意识中听到笛声、笑声,把舞台时空自然地过渡、闪回至以往,又通过第三者的打断,使之回到现实,以此形象地展现人物一生的悲剧命运。

时空交错的结构方法,突破了传统戏剧按客观时序反映生活的局限,通过多层次、多变化的时空组织,表现人物隐秘复杂的内心生活。但由于人的意识活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跳跃性,使用不当,也会形成情节结构上的凌乱、模糊。

中国戏曲由于不拘泥于舞台的写实性,时间与空间的运用历来比较自由,也有一些戏局部使用时空交错的结构手法,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但不像现代派戏剧那样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与跳跃性。

巧合

戏剧情节是不排除偶然情况的,一切戏剧作品的情节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具有偶然性因素,可以说排除偶然性就无法构成戏剧情节,正如俗话所说:无巧不成书。但是,巧必须合理、自然、有意义。要做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以及结合。

场幕的安排

舞台的场面处理主要是导演的工作,但剧作者懂得舞台场面的处理,能够使剧本创作更符合舞台的需要。

舞台场面处理问题很多,这里只谈谈场内和场外、上场和下场两个问题。

1.场内和场外

也叫明场与暗场,事实上就是实写和虚写的结合。凡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直接表演,通过视觉形象可供直观的戏,统称为明场,也即实写;不在舞台上直接出现视觉形象,由人物在台词中叙述交代,或通过幕后的音响效果,基本上诉之于听觉形象的戏,称为暗场,也即虚。

场内戏和场外戏的结合,可以拓展戏剧舞台的时空疆域,扩大戏剧的容量,有效避免戏剧舞台限制。

明场戏与暗场戏的选择处理,和戏剧场面的主次划分以及舞台形象特殊的审美要求有关。剧中的主要场面,一般都作明场处理,次要场面或有碍于舞台表演的情节场面,则作暗场处理。

2.上场和下场

舞台上情节要集中,与情节无关的人,站在台上,无戏可演,与情节有关的人,不能不在场。舞台上的人,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也不行。所以,人物上下场的处理和安排,也是编剧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作者要从剧情出发,想个充分的理由让人物合乎情理地上场下场,自然而然地上场下场。不能武断地随意摆布人物,使其贸然上场或突然下场。
四戏剧的语言

戏剧的语言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物的台词,二是作者的舞台指示。二者当中自然以台词为主,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戏剧语言就是指台词。

台词是剧本中人物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

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西洋歌剧中的台词以诗体唱词为主;在中国戏曲中,则是韵文体的唱词和散文体的念白的综合运用。戏曲的念白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分为散白、韵白等多种念白形式。对白,是剧本中角色间相互的对话,也是戏剧台词的主要形式。独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独自说出的台词,它从古典悲剧发展而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中使用十分广泛,是把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思想直接倾诉给观众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用于人物内心活动最剧烈最复杂的场面。旁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直接说给观众听,而假设不为同台其他人物听见的台词。内容主要是对对方的评价和本人内心活动的披露。中国戏曲中的“打背供”是旁白的一种。

在剧本创作中,台词是决定戏剧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作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剧本的台词是一种特殊的,也是很难掌握运用的文学语言。

① 台词必须具有动作性(语言动作)。动作性主要是指台词要能揭示人物的内心动作,如焦菊隐所说的:“语言的行动性,就是语言所代表着的人物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活动。”(《焦菊隐戏剧论文集》)戏剧是行动的艺术,它必须在有限的舞台演出时间内迅速地展开人物的行动,并使之发生尖锐的冲突,以此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感情。这就要求台词服从戏剧行动,具备动作的特性。

台词的动作性首先在于它能够推动剧情的进展。剧本中每个角色的台词都应当产生于人物的性格冲突之中,成为人物对冲突的态度与反应的一种表露,并且能够有力地冲击冲突对手的心灵,促使对方采取新的行动更积极地投入冲突,从而把人物关系、戏剧情节不断推向前进台词的动作性更在于它能够揭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简言之,动作性语言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既能表达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又能引起强烈的外部动作;另一方面,它也能刺激对方,促使对方产生相应的语言和动作。这样,对话双方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推动剧情不断发展。(例见《雷雨》中周萍、四凤和侍萍之间的对话)一般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直抒胸臆,一种是“潜台词”。直抒胸臆的台词有时通过独白来进行;潜台词包含有复杂隐秘的未尽之言与言外之意,它可以具体表现为一语双关、欲言又止、意在言外、言简意赅等多种形式。

台词的动作性还在于它能为演员在表演时寻找准确的舞台动作提供基础。戏剧创作的最后完成必须通过舞台演出,因此,台词的写作必须考虑到表演艺术创造的需要,使演员在舞台上能动得起来,把角色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再现在观众面前。

② 台词必须性格化。剧本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只能依靠人物自己的台词和行动来完成,而且必须在有限的时空里进行,这两个因素对剧本台词的性格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使台词性格化,首先必须根据人物的出身年龄、职业、教养、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所处时代等等条件,掌握人物的语言特征。力戒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其次,台词的性格化还要求剧作者牢牢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把握戏剧情境的变化,把握人物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写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人物惟一可能说出的话。不仅剧本中不同人物的台词不能相互混淆,就是同一人物在不同戏剧场面中的台词也不能任意调换。实现台词性格化的关键是剧作者熟悉生活、熟悉笔下的人物,并且在写作时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深处,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揣摩人物表达内心的语言方式与特点。

③ 台词要诗化。戏剧要在有限的时空条件内通过人物的台词在观众面前树立起鲜明的艺术形象,使观众受到感染,为人物的命运而动心,这就要求剧本的台词具有诗的特质、诗的力量。台词的诗化并不意味着都要采用诗体,而是要让诗意渗透在台词之中。因此台词必须感情充沛,富于感染力;形象鲜明,富有表现力;精炼、含蓄,力求用最简洁、最浓缩的词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与深远的意境。

④台词要口语化,要使观众清楚明了地看懂剧情理解人物,接受剧作者对生活的解释,台词就必须明白浅显、通俗易懂,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口语化使台词富于生活气息、亲切自然。民间语言如成语、谚语、歇后语,乃至俚语的适当运用,有助于台词的口语化。在注意口语化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化和纯洁性,要注意对生活语言的提炼、加工,使之成为形象生活的艺术语言。

6. 话剧怎么写啊.

一、筹备

1、定好准备表演话剧的主题(就是为什么选择什么剧本,如纪念建国60周年主题,剧本也应选择适合这个主题表达的);

2、选好话剧的剧本。

3、该剧本适合演出的场所如一些大场面剧本,就不适合舞台表演,舞台表演适合选用室内剧。

4、编剧(根据实际需要可适当修改剧本)、导演(以及副导演等)人才。

5、灯光、音响、效果、舞美、化妆、道具等方面的准备。要因地制宜,尽量挖掘这方面人才。

6、演员。根据实际,选定演员。主要演员,即男女主角要有一二号,以免主要演员因故影响全局。

7、后勤保障,确定人选。 8、确定以上各职务的职责。 9、档案管理(如剧本、分工、摄影摄像存档等)

二、排练

1、拟定排练制度。如排练纪律等,否则就没有章法了,一团散沙什么也干不好。

2、时间安排计划表。要分阶段,分场次,以及全局合成,试演,彩排,首演等等。

3、抓好导演的说戏,做好分工,分工负责。

4、灯光、音响、舞美、效果、化妆、道具,要准备充分,做好战备。

5、日常排练的后勤保障。

三、演出

1、正式演出日期。

2、正式演出场地。

3、正式演出的分工,幕前幕后的管理。

4、演出后的总结。

四、宣传

1、海报。

2、媒体的稿件供应。

3、剧照使用。

(6)眼科话剧脚本扩展阅读:

社会背景

话剧是一种移植到中国的外来戏剧形式,中国话剧由于社会变革需求应运而生。话剧原本是西方舶来品,英语名为Drama,最初中文译名曾用过新剧、文明戏等名称。

1920年,以上海新舞台上演萧伯纳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记,话剧正式走上中国舞台。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戏剧”这个称谓基本等同于后来的“话剧”。

1928年,导演洪深提议将其定名为话剧,以统一有关这个新的艺术形式的多种不同称谓,并使其区别于中国传统戏曲,以独立的艺术品格和崭新姿态屹立于中国艺坛。

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欧洲各国通称戏剧。中国早期话剧产生于1907年,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但新剧于辛亥革命之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白话剧”或“真新剧”,1928年由戏剧家洪深提议定名“话剧”。著名话剧有《威尼斯商人》等。

7. 话剧剧本网

您好!
老师老师老师老师 妈妈妈妈妈妈妈妈 人物:班主任任老师 学生周德云 学生吴颖影 学生吴世成 学生胡飞飞 编剧:小步点 地点:操场 时间晚自习后
学生周德云(边上场边唱):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处,成绩差,挨过多少白眼,多少皮肉苦。其实我心里比谁都痛楚…… (白):唉,大伙有所不知,现在最怕一模二模的考试,每次考完试回到家,我都是心惊胆颤。80分以下是女子单打,70分以下是男子单打,60分以下是男女混合双打。我算是整明白了,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是有家不敢回,有游戏不敢玩啊……嚎! 学生吴颖影(边走边打电话背着书包生气的上场):不要你们管,我就要去就要去!明天上午放学我就去网吧。哼,爸妈一年到头在外打工,也不关心我的成长,我有话也没人说,哎! 学生周德云:(唱)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呀回头…… 学生吴颖影:去去,捣蛋鬼,离我远点,我正烦着呢,别找打啊? 学生吴世成:(傻里傻气的,有点对网络游戏的痴迷的样子)打打打……,你们要打劫去呀?加我一个,我正缺钱呢。 学生吴颖影:去,打什么劫,想蹲监狱啊!我可是良民,大大的良民。 学生吴世成:嘿嘿,我说的是游戏《征途》。 学生吴颖影:你讨厌! 学生甲:我可是一片好心啊,看你心情不好,想邀你打会游戏嘛! 学生吴颖影:玩物丧志,都高三了,还有心情打游戏? 学生周德云:呵呵,你呀!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知道别人黑,不知道自己黑。我看你不也是天天哼着小曲,没事就上网吧吗? 学生吴颖影:唉,别说了,我正为这事发愁呢。 学生周德云:古人云,人在江湖飘,哪能没烦恼?本人最擅长帮助女生排忧解难,包你迅速恢复快乐,首次话疗费只要80,后面巩固100,加强治疗150! 学生吴颖影:没心情和你耍嘴皮子,我现在缺的就是钱! 学生吴世成:(对钱很敏感)为什么呀? 学生吴颖影:我爸妈知道我上网,对我进行了经济封锁。 学生周德云:(很热情的)没关系的,我可以借给你的,分期付款,支持信用卡!一定包你满意! 学生吴颖影(调侃地):我想问你借钱! 学生周德云:啊?问我借钱?(不想借的样子)这……也没问题,如果借给别人钱是一种错,那我情愿一错再错。 学生吴颖影:那好,先借我200 学生胡飞飞:(胸前挂着学生会牌子,拿着手电筒上场):我是学生会成员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您,也欢迎登陆中票在线官网查询你喜欢明星的演出资讯:http://www.chinaticket.com :)

8. 关于眼科检查的英语情景剧

Place: in the hospital
role: a man, a nurse and a doctor

In the hospital
Man: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find the ophthalmology(眼科) doctor?
Nurse: All right! But I am busy now! What if I give you a tip and you can find him?
The nurse put on the pen and write down some words in it. The man used the tip to find the doctor.
In the ophthalmology room
Man: Excuse me! Are you Doctor Tom? I have a bad eye disease and I hope you can help me.
Doctor: Yes, I am. But I can't now!
Man: Why? You are busy? I can wait.
Doctor: But you have gone the wrong place. This is the mor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