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喜剧的渊源
1. 求。。情景喜剧的节目形态、发展历史的资料
在这用5部作品来评述
从1994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情境喜剧《我爱我家》的横空出世,到2005年岁末情境喜剧《武林外传》的热播,才不过十年多一点的时间。在这十多年里,中国的情境喜剧虽说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但产品之多绝对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中国情境喜剧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电视剧战场上的一支“常规军”。不仅这种电视剧类型为广大电视观众所熟悉,而且培养出了一批长期从事情境喜剧创作的创作队伍。但在另一方面,这个比较成功地实现了本土化过程的舶来品电视类型,虽说不乏《我爱我家》这样的扛鼎之作,也诞生了像《闲人马大姐》和《武林外传》这样的进入主流频道黄金时段的优秀作品,但从整体来看,情境喜剧作为一种电视剧类型却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电视剧中的主流类型,甚至到今天还有绝大部分情境喜剧根本进入不了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我们可以通过五部具有代表性的情境喜剧作品来回顾这种美国土生土长的电视剧样式在中国走过的历程。
一、孕育——《编辑部的故事》
中国情境喜剧的诞生和“室内剧”的兴起是密切相关的。作为渊源颇深的两种电视剧类型,以《编辑部的故事》为代表的“室内剧”在中国的兴起为情境喜剧的引进打下了良好的受众基础。上个世纪90年代初,正值美国情境喜剧《成长的烦恼》在中国热播的时候,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开拍了一部24集的“系列室内剧”《编辑部的故事》,这部剧延续了中国“室内剧”鼻祖《渴望》的成功,从而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开拍“室内剧”的热潮。该剧在北京电视台首播后,先后在全国各省市电视台播出,总的播出和重播次数达到140多次,并且获得了第十二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二等奖。
《编辑部的故事》选取了一个集合了人间世相百态的场所——编辑部为特定情境,以《人间指南》杂志社的几位性格各异而又特点突出的编辑为常规角色。通过李冬宝、戈玲这几位文化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际遇对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热门话题和现象进行透视,并借他们的嘴对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进行讽刺,当然这种讽刺是善意的、温和的,因为作为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终极目的不过是让观众“投入地笑一次”而已。
《编辑部的故事》至今仍为观众津津乐道,原因有二:一是塑造了六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二是开创了一种被称为“侃涮”式的电视剧人物语言。《人间指南》杂志社是由六个性格特点突出的人组成的,其中主编老陈性格沉稳,编辑牛大姐和老刘自私自利却又思想保守,李冬宝和戈玲是典型的现代年轻人,思想前卫、玩世不恭,两人之间有点暧昧情愫,却又爱相互挖苦,六人当中市侩气最浓的是于德利。编导将观众关心的热门话题都浓缩在一个由这样六个人组成的小杂志社里,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世相人生;另外,《编辑部的故事》还开创了一种被称为“侃涮”式的电视剧人物语言。杂志社几位编辑嘻笑怒骂皆成妙趣,例如在《一朝权在手》这集中,杂志社接到上街帮助维护交通秩序的任务,要抽调一名工作人员,于德利使劲推荐牛大姐:“牛大姐合适!责任心强,说翻脸就翻脸,得理不饶人,这要是戴红箍站马路上,当时能挑大梁,连训练都不用。”毫不夸张地说,《编辑部的故事》是一部靠幽默语言支撑的喜剧,如果没有这些让人会心一笑的语言,这部电视剧恐怕要失色不少。
在当时被主创人员称作“大型系列室内喜剧”的《编辑部的故事》,其实已经是情境喜剧的雏形了,连英达自己都说,《编辑部的故事》是典型的情境喜剧题材,这个剧当时如果交到他的手里,他就会拍成情境喜剧。除了观众笑声以外,它已经具备了经典情境喜剧的几个最主要的因素:“系列”、“室内”、“喜剧”。这部系列室内喜剧的成功为中国情境喜剧的诞生作了受众基础的准备。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编辑部的故事》的成功在先,要让中国的观众在完全不熟悉的情况下接受情境喜剧这种舶来的电视剧类型是很困难的;另外一方面,《编辑部的故事》的成功激发了中国观众压抑许久的喜剧情愫,中国观众对喜剧的渴求以及当时电视市场上喜剧的极度匮乏都使情境喜剧的引进恰逢其时。
二、诞生——《我爱我家》
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引发的热潮还没有过去,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英达已经在筹划着要在中国制作一部真正的情境喜剧了。他联合了《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之一名作家王朔以及因相声《虎口脱险》、《小偷公司》而成名的相声作者梁左。这个白金组合作出的第一个创意就是一部表现中国普通家庭的情境喜剧,定名为《我爱我家》。第二年,这个片子的前40集就开拍了。这部剧的海外反响不错,一家香港的电视台以14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首播权,随之一些省市电视台又先后购买了播放权,1994年和1995年又拍摄了后80集。
《我爱我家》的创作深受美国经典情境喜剧《一家大小》(All in the Family)的影响。事实上,英达的很多情境喜剧都可以在美国情境喜剧中找到蓝本,直接借鉴美国同类优秀作品是英氏情境喜剧创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我爱我家》不但同样采取了通过一个家庭反映时代和观念变迁的策略,而且塑造了一个与《一家大小》中的那位观念保守又爱发议论父亲阿契·班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老傅的形象。老傅和阿契一样,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观念极其不满,同样爱发有些不合时宜的议论,同样为自己的永远正确沾沾自喜、自鸣得意,同样要在生活中学会与自己的子女们和平共处,而且同样招人喜爱,让人难以忘怀。人们几乎公认,老傅这一形象是《我爱我家》一剧中刻画最为成功的形象,也是这部戏成功的关键所在。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我爱我家》最初也是直接借鉴《一家大小》,将志国设置为老傅的女婿,后来只是出于增加女主角戏份的考虑,才将二人的人物关系调整为翁婿关系。
《我爱我家》虽然是以一个中国式的三代同堂的家庭为背景展开情节的,但实质上,整体家庭气氛并不是传统中国家庭所具有的。剧中人物各自的独立性非常明显,人物之间的对话、语言的幽默性实质上是对过去中国家庭严肃、刻板、长幼尊卑的秩序的挑战,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活跃、充满幽默和欢乐气氛的理想家庭。 正如《我爱我家》的结尾曲用赞美诗风格的曲调唱的:“我的家庭真可爱,清洁美丽又安宁,兄弟姐妹很和气,大人孩子都健康。”其中所表达的,正是中国普通百姓对于家庭生活的梦想和期盼。
《我爱我家》的喜剧效果大多是通过闲谈性的言语来实现的,往往巧妙地使话语与习惯语境脱轨,意外地使人从常规的话语囚笼中遁出,落入荒诞悖谬的语境之中。在这部戏中,语言的表层语义与深层语义经常形成“讽拟”性关系,高尚与渺小、美好与丑陋、严肃与戏谑、优雅与粗俗、悲伤与喜悦等混杂在一起,当它们被拉到同一平面上的时候,传统价值的意义被消解了。这种无价值状态契合着小人物对现存话语秩序僭越的快意心理,对于以中心权威和等级制度为特征的正统话语,构成了某种颠覆的可能性。除了通过人物语言来制造幽默效果外,通过人物本身性格的弱点来制造幽默在《我爱我家》中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例如在《毁我爸爸一遭》这集中,老傅被撞受伤了,三个肇事者对老傅披天盖地一番歌功颂德,这番歌颂立刻就让老傅高兴起来了,本来伤势很重的老傅马上就对肇事者说:“我没事了,你们走吧”,但回到家里却直哎哟。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况:在《我爱我家》前40集于1993年开始在一些地方台播出之初,公众舆论的评价并不高,甚至可以说相当之低。在1994年《成都晚报》组织的一次群众评选最差电视剧的活动中,《我爱我家》不幸入选,尽管它在当时收视率和观众关注度都表现不俗。但在以后的年代里,人们对于这部戏的评价却越来越高,几乎每年都会在各个电视台里复播,现在已经成为公认的中国情境喜剧第一经典,也是之后评价其他情境喜剧的一个标准。可以这样说,情境喜剧在中国刚一亮相就诞生了代表中国情境喜剧艺术成就最高峰的作品,至今仍难以被后来者所超越。
三、探索——《中国餐馆》
《我爱我家》的成功坚定了英达和他的同事们继续从事情境喜剧创作的信心。1995年英达以家人为主体建立了“英氏影视艺术公司”,新成立的英氏公司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作品,如《候车大厅》(1997年,40集)、《新七十二家房客》(1997年,40集)《心理诊所》(1998年,20集)、《中国餐馆》(1999年,80集)等。英达在这一系列的情境喜剧作品中对情境喜剧的题材与风格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尤其是1999年出品的《中国餐馆》。这部作品是《我爱我家》之后第二部带现场观众的情境喜剧。
《中国餐馆》借鉴的美国蓝本是上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的《欢乐酒吧》(Cheers),首次将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了国外,讲述了一群留洋的中国人在洛杉矶一间中国餐馆里发生的故事。在第一集《走马上任》中,位于美国洛杉矶市的一家名叫“四川园”的中餐馆遇到了危机,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餐馆已经到了濒临倒闭的地步。为改变餐馆经营状况不良的现状,董事会决定更换经理,故事也由此展开。
与以往反映海外留学生生活的电视剧不同,这部剧把视野拓宽到了海外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一家中国餐馆为舞台,各色人等纷纷在这个舞台上亮相。这些来自北京、上海、台湾、香港,还有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以及喜爱中国菜的外国人在这家中国餐馆里上演了一出出令人捧腹的喜剧。这其中既有餐馆的换帅风波又有艾滋病的误会,既有大款团的可笑,又有老夫少妻的尴尬,既有赌场的华丽又有餐馆的辛苦。
这部剧集合了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情境喜剧班底,由梁左和梁欢执笔,英达导演,明星杨立新、王姬、刘金山、何冰、李琦主演。而且,这也是继《我爱我家》之后,英达投入最多、精雕细刻的一部情境喜剧,这从该剧的制作方式上就可以窥见一斑。无论是观众、媒体或是英达本人都对这部剧期望很高,但是播出之后,却并未取得意料中的成功,反而是批评声不断。英达自己总结的一个失败原因是离普通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太远。的确,对于当时中国的喜剧观众来讲,这种大洋彼岸的生活和洋文中文相间的白口实在离自己太遥远了,很难引起共鸣,而且还少了当初《北京人在纽约》的那种异国情调和紧张气氛,当然兴趣不大。
但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片子在审查时被删节太多,许多精彩的地方被砍掉了,以至于有些剧集简直无法连缀成篇。《中国餐馆》的遭遇有一些特殊的戏剧性。当这部戏初审的时候,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的整体感觉相当好,认为是一部建国以来非常出色的喜剧。但在1999年准备开播的时候,5月7日却发生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重大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餐馆》里大量正面表现美国社会的内容和语言,例如涉及社会的繁荣和文明的发达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非常敏感,可能会引起中国大众的不满。所以负责安排“630剧场”播出的亚环公司(而不是英氏公司)只能在播出前再进行一次大删节,几乎每一集戏都删掉了5分钟左右,而且一直拖到6月30日才开始播出。当然,同观众见面的《中国餐馆》已经面目全非。
四、转折——《闲人马大姐》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情境喜剧市场,不再是英氏一枝独秀,开始显露出百家争鸣的态势。2000年11月,广东电视台推出了自己的粤语情境喜剧《外地媳妇本地郎》,开创了完全用方言创作情境喜剧的先河。2002年,由空军电视艺术中心和中央电视台影视部联合制作的《炊事班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八套播出。作为我国第一部军旅题材的情境喜剧作品,该剧播出后受到了来自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外地媳妇本地郎》和《炊事班的故事》为中国的情境喜剧发展添上两抹亮丽的色彩,与此同时,另一部引起广泛关注,并广受好评的情境喜剧也悄然亮相于荧屏了,这就是2002年开播的《闲人马大姐》。该剧获得了全国电视飞天奖中的“最佳系列剧奖”,这是第一个获得国家政府奖的情境喜剧作品。
《闲人马大姐》是英氏公司应亚环影视公司的要求,为其在全国销售的电视剧栏目“630剧场”专门制作的节目,最初的主创人员仍然是导演英达和编剧梁左,再加上近年来在喜剧方面人气很旺的蔡明担纲主演,是一个相当强的组合。但鉴于内容大体上是家长里短,婆婆妈妈,英达最初并没有特别看好这部戏。谁知道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播出后,反应相当热烈,不但北京和广大的北方观众表示喜欢,就连历来对英达的京味情境喜剧不太感兴趣的南方观众也反应良好。开播后不久,这部戏的收视率就达到了7%左右,高的时候突破了10%。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开始不被重视的《闲人马大姐》却成了近年来最成功的一部作品,连续三年总共播出280集。
《闲人马大姐》选取了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马大姐及其家人邻居们的日常生活为素材。马大姐才50来岁,就退休回家了,同在机关看大门的丈夫和上高中的女儿(后来参加了工作)一起过着平凡的日子,住着用公共厨房的狭窄单元楼,是个典型的北京下层市民家庭。但马大姐人闲心不闲,对亲戚、朋友、邻居都热心,还时不时在家里生点事,再加上几个爱生是非却又相互关心的邻居,特别是没正经工作却爱吹牛装阔的潘大庆,就凑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图景。
《闲人马大姐》的问世其实可以看作是英氏喜剧的某种回归,故事发生的环境从车站、中国餐馆、心理诊所又回到了情境喜剧最初的也是最适宜表现的家庭环境中,而表现的对象也从城市中的时髦青年、有心理问题的中产阶级回到了小市民阶层。但这种回归又不能被视作一种简单的回到原初点的运动,而是一种有突破、有创新的回归。之前的情境喜剧都是以某个特定的环境或者行业为表现的主体,例如车站、家庭、餐馆、部队,要讲述的主要是处在这些环境中的人们之间的故事,可以说,故事是第一位的,人物则是其次的,当然也不排除像《我爱我家》这样的优秀作品,在讲好故事的同时还能够将老傅、和平这样的典型人物塑造成功。而《闲人马大姐》则反其道而行之,就创作者的主观目的来讲,创作这部剧,首要目的是塑造好马大姐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形象,所以全剧都是围绕这样一个核心人物来说事儿的。
马大姐最典型的性格特征集中体现在一个“闲”字上,马大姐下岗了,人“闲”下来了,心就更“不闲”了。闲下来的马大姐开始热情地忙活在邻里之间,她的这份热情时不时为自己也为家人、邻居带来了很多尴尬,事情的结果常常与善良的初衷背道而驰,喜剧效果由此产生。另外,正因为马大姐“闲”了,没有一个固定的职业身份的限制,所以她可以不停地找工作,当保姆、当特护、还当群众演员,学辩论、学书法等,不停地变换身份。可以说,马大姐正因为什么都不是,所以可以什么都是,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有趣的故事都涵盖进去。
五、突破——《武林外传》
在《闲人马大姐》之后,中国的情境喜剧市场上沉寂了一些时日,除了一些方言情境喜剧例如《外地媳妇本地郎》、湖南经视的《一家老小向前冲》等在本地观众群中有不错的收视情况以外,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并没有出现一部能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情境喜剧作品。而到了2005年年末,这种情况终于被CCTV-8首播的一部古装情境喜剧《武林外传》打破。
按照该剧编剧宁财神的说法,《武林外传》是以郭芙蓉这个初入江湖的黄毛丫头的视角来看世界。出身名门的郭芙蓉一心向往投身武林,成为一代女侠,但是她一心助人却好心帮了倒忙,最后被同福客栈的老板娘点醒在客栈中当了个杂役。老板娘佟湘玉心地善良、风情万种,但却抠门至极,刚过门丈夫就去世了,于是担负起了抚养小姑子莫小贝的重任,她和小贝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姑嫂,还不如说更像母女。再加上和老板娘有些暧昧关系的跑堂白展堂,饱读诗书却又十分迂腐的账房先生吕秀才,厨师姜大嘴,这些人在每天人来人往的同富客栈中演绎各种各样的故事,俨然就成了一部中国式的《老友记》。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来看,《武林外传》都是一部完完全全的中国式情境喜剧。从形式上来看,美国情境喜剧例如《老友记》、《辛菲尔德》都是用20多分钟的篇幅同时进行3~4条情节线,其中的故事往往非常简单,有时甚至不成其为故事,而只是一个生活中意味深长的小感悟、小片段。而以往我国的情境喜剧则是用一至两集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武林外传》从形式上寻求了突破,它既不同于外国经典的情境喜剧,也不同于之前的中国情境喜剧,而是借鉴了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一个回合讲两个主要故事的样式,在一集40分钟的时间里讲两个有一定关联的小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有可能是十分完整的,也有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连每集的名称都借用了章回体小说的样式,例如《入丐帮老邢丢公职,升捕头小六打官腔》。
以往的情境喜剧都是带观众笑声的,不论是现场录制的观众笑声还是“罐装笑声”。英达甚至认为有无观众笑声是判断一部电视剧是否是情境喜剧的最重要的标准。《武林外传》的录制现场有20名观众,根据观众的反应随时调整台词、剧情和演员的表演,但是和通常的情境喜剧不同的是,这部剧从头至尾都没有带观众的笑声,而是替之以生动的具有民族器乐元素的音乐。这对于一直借鉴国外情境喜剧的中国情境喜剧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大胆的举动。
《武林外传》选取了中国特有的武侠作为题材,这在中国情境喜剧的发展历程上是绝无仅有的。虽说是一部武侠题材的情境喜剧,其实它不过是借了武侠这个外壳来看社会。同福客栈虽说武侠云集,既有传说中的“盗圣”,又有衡山派掌门,还有关中大侠,但他们其实只是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说到底同福客栈更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同福客栈里的众多故事其实是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投射,在这里既有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考学压力,又有家庭暴力问题,连商业恶性竞争在其中都有所反映。
无厘头风格的台词是这部情境喜剧区别于国外情境喜剧及以往中国情境喜剧的一个重要特色。以往的情境喜剧都是从传统的相声艺术中吸取营养,这部剧则反其道而行之,大胆跟随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发展脉搏,事实上,这也是很多看着周星驰电影长大的年轻观众极力追捧它的最重要的原因。例如,吕秀才的经典台词“子曾经曰过”、佟湘玉带有陕西口音的“额滴神”(我的神)、“我化个妆先”,还有郭芙蓉的“确定一定以及肯定”,都让熟悉流行用语的中国年轻观众产生了强烈的亲切感。另外,强烈的拼贴感也是成就这部后现代风格情境喜剧的重要因素。在这部剧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幽默与温情、后现代风格的解构和现实主义的教诲、对武侠的反讽与对侠义精神的弘扬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还掺杂着网络语言、流行歌曲、广告段落、综艺节目、时事新闻、时尚资讯等等,所有这些元素融为一体,就拼贴成了这部“中国式情境喜剧”。
中国情境喜剧从引进至今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在这十几年里,中国的情境喜剧经历了诞生时的辉煌、探索时期的平淡以及最近几年的重新崛起。随着播放平台的增多,一些优秀的创作人才逐渐加入到情境喜剧的创作队伍中来,情境喜剧不再是英氏一枝独秀,作品总体水平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2. 中国古代的“喜剧”和“悲剧”是什么意思
不是看结果来论定的
古代爱情悲剧是时代造成的是社会落后的产物,是门第观念、礼教束缚、男尊女卑等各个因素造就的是对人们美好爱情的摧残
它是属于《水浒传》的一部分。说李逵背着荆向宋江请罪的。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
在戏剧史上,根据悲剧所涉及生活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其一为英雄悲剧。它往往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直接表现各派政治力量、不同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其二为家庭悲剧。表现家庭之间、家庭内部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道德法则酿成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其三为表现“小人物”平凡命运的悲剧。与“小人物”相对立的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有形与无形的巨网。最后一种其表现的矛盾冲突贯串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展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艰难历程。
著名的悲剧有许多,如《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克里斯蒂》、《浮士德》、《哈姆雷特》、《雷雨》、《椅子》等等。
著名的悲剧作家无计其数,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斯特林堡等等。
总之,悲剧最能表现矛盾斗争的内在生命运动,从有限的个人窥见那无限的光辉的宇宙苍穹,以个人渺小之力体现出人类的无坚不摧的伟大。
喜剧 又称“喜”或“喜剧性”。广义是审美范畴之一,狭
义上特指戏剧的一个种类。作为美学范畴,喜剧与悲
剧相对应,并与丑、笑和滑稽有密切联系和区别,是美学
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喜剧艺术最早出现于古代希腊。从语源学看,“喜剧”
一词源于希腊语的“诗篇”和“载歌载舞的欢乐行列”二
词。一般认为它主要起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狄奥尼苏斯
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后来经“喜剧之父”阿里斯托
芬将其定型化,成为以艺术手段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讽
刺和批评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喜剧”
一词的涵义逐渐突破了一种戏剧类型的限制,上升成为
泛指一切艺术和生活中令人感到可笑的对象的审美范
畴。
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过许多有关喜剧的理论。最早
把喜剧作为美学范畴加以研究的是亚里斯多德,他在《诗
学》中指出:“喜剧的摹仿对象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所
谓‘较差’,并非指一般意义的‘坏’,而是指具有丑的一种
形式,即可笑性(滑稽)。可笑的东西是一种对旁人无伤,
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例如喜剧面具虽是又丑又
怪,但不至引起痛感。”另一古希腊佚名作者的《喜剧论
纲》指出:“喜剧是对于一个可笑的、有缺点的、有相当长
度的行动的摹仿。”“喜剧来自笑”。这种看法把喜剧当作
丑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可笑性或滑稽,对后来发生了深远
的影响。
康德没有系统的喜剧理论,他试图揭示笑的本质。他
认为:“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撼动人的大笑里,必然有某种
荒谬背理的东西存在着。……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转
化为虚无的感情”。
黑格尔从唯心主义辩证法出发,建立了较为完整的
喜剧理论。他认为,主体性是喜剧的本质特征,也是喜剧
性矛盾的源泉。喜剧都具有可笑性,但并非一切可笑性都
是喜剧,二者应当加以区别。喜剧的基本特点在于喜剧的
主体(人物)追求的不是严肃、重大的目的,而是某种自身
微不足道的,没有什么价值的,甚至是虚伪的、自相矛盾
的东西。喜剧的主体以一种愉快和自信的心情,凌驾于一
切矛盾之上,自以为可以解决一切矛盾,实现一切目的,
而实际上由于目的的虚幻和无价值,不得不四处碰壁,必
然走向最后的毁灭,然而他并不把这失败或毁灭放在眼
里。这同悲剧形成鲜明的对照。悲剧主人公由于坚持善良
意志和性格的片面性,追求实体性的目的,他是带着严肃
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走向毁灭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喜剧离不开人类的社会生活,
其主要特征是“用贪求有内容和有实际意义的外表来掩
饰内在的空虚和微不足道。”
鲁迅认为,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把喜剧看作历史发展
中新旧两种社会力量斗争的产物,深刻揭示了喜剧的社
会本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他指出,当欧
洲历史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情况下,依然保留封建
割据的“现代德国制度是一个时代错误,……它向全世界
表明旧制度毫不中用;它只是想象自己具有自信,并且要
求世界也这样想象”,这种“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
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的“现代的旧制度不过是真正的主
角已经死去的那种世界制度的丑角。历史不断前进,经过
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方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
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历史的进程为什么是这
样的呢?这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同自己的过去诀
别”。并且认为,一切伟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在历史上都
会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喜
剧出现。”
喜剧的真正王国是人类社会。喜剧是社会生活现象
和人的行为所固有的一种审美价值,同时也是对其所做
的一种审美评价。喜剧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在自然界里
无所谓喜剧。喜剧根源于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具有客
观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内容。
喜剧与丑有联系又有区别。喜剧的对象是可笑的事
物或行动。一切陈旧的、过时的、落后的、反动的事物以
真、善、美的伪装掩盖自己假、恶、丑的本质,这无疑是令
人可笑的。通过笑,人们可以剥掉其伪装,识破其本质,在
精神上否定假、恶、丑,肯定真、善、美。但这只是构成否定
型喜剧或讽刺喜剧的一种类型。还有一类“可笑的事物或
行动”,并不表现为落后的、反动的、垂死的、丑恶的事物,
而是以正面的肯定的事物或行动表现出来。这类“可笑的
事物或行动”则构成肯定型的喜剧或歌颂性的喜剧(如
《李逵负荆》、《阿凡提的故事》)。西方美学史上不少美学
家只强调喜剧与丑的联系,把丑看作喜剧的根源和本质
是片面的。
喜剧与滑稽、与可笑性也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喜剧
对象的突出特点在于自身的矛盾性,如名不符实、表里不
一、反常背理、怪诞离奇、以假充真、自炫为美、小题大作
等等,它们都显示出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
观、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等的自相矛盾和不协调,因
而令人感到滑稽和可笑。但作为美学范畴,喜剧又不等同
于滑稽和可笑,一般来说,滑稽和可笑性的范围或容量比
喜剧要大,而喜剧在内容上要比滑稽和可笑重要和深刻。
喜剧不但令人感到滑稽和可笑,而且能够体现社会生活
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冲突,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内
容,能使审美主体在笑声中肯定真、善、美,肯定合乎必然
性的理想,否定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见不出矛盾冲突
的孤立的滑稽动作,庸俗低级的笑,胳痒的笑,显然不能
归入喜剧的范畴。喜剧的笑是明朗的、高尚的、肯定理想
的笑。喜剧的审美价值不在对现实的单纯否定或肯定,而
在显示理想对现实的胜利。
喜剧的具体表现形态是十分丰富和多样的,不论日
常生活中的喜剧,还是艺术中的喜剧,都有许多变体,如
谐谑、揶揄、打诨、嘲笑、怪诞、闹剧、趣剧、幽默、讽刺等等,
它们相互间的区别常常是富有弹性的,尚待进一步研究。
其中讽刺和幽默是两种最基本的形式。讽刺是否定型喜
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中,讽刺的运用有阶级
性,可以用来对付敌人,也可以用来批评人民内部的不良
现象。由于讽刺的对象不同,讽刺者的立场和态度不同,
讽刺的否定性质和程度也不相同。幽默更多与肯定型喜
剧相联系,它不象讽刺那样辛辣,更多一些善意和风趣,
但也有轻微的否定性和讽刺意味。幽默更多显示出审美
主体洞察事物本质和坚信进步理想的优越性和乐观精
神。
3. 中国古代喜剧与西方喜剧的区别
中国古代喜剧与西方喜剧精神的异同:
(1) 西方喜剧一般只用于讽刺。亚里斯多德《诗学》第二章指出:“喜剧总是摹仿比今天的人坏的人。”古希腊佚名《喜剧提纲》则说:“喜剧是对于一个可笑的,有缺点的,有相当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种传统的喜剧观念长期被奉为金科玉律,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才部分地打破这一束缚。伟大的喜剧家莫里哀全部喜剧对贵族阶级的好逸恶劳、庸俗浅薄、僧侣阶级的虚伪狡诈、卑鄙无耻以及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贪婪无情给予了有力的嘲讽与打击。讽刺批判精神的高扬,使他成为了喜剧王国的一面旗帜。
(2) 中国喜剧传统中不仅有讽刺,也有歌颂。悲剧的终级关怀是生命灭亡(或者说生命的忧虑),喜剧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成长。从喜剧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发展这一命题去观照中国古典喜剧更能揭示出自己的特色,因为中国的喜剧不仅否定了丑恶,嘲笑了落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理想,特别是具有憧憬美好的浪漫情调,它象征着未来世界的曙光。中国古典喜剧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成长这一命题,与西方否定性喜剧相反, 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
4.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戏剧的起源: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
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戏剧的发展: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南戏是中国较早成熟的戏曲形式。
它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剧本一般都是长篇,数倍于北曲杂剧。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元杂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斗争精神。
元杂剧作家为避文祸,多借历史传说故事反映现实,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也常涂上一层"历史传说"的保护色。许多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元代社会广阔的生活面貌,有着强烈的时代感。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
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
中国话剧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30年代,是中国历史饱经忧患的年代。
一方面是民族矛盾的激化,1931年爆发了“了乙·一八”事变,日本军队的侵略铁蹄践踏了我国东北地区;另一方面是阶级矛盾的激化,工农群众反抗资本家与地宅的斗争波起云涌。
这一时期,中国话剧继续吸收和借鉴西方戏剧,但已从各流派的兼收并蓄转向对现实主义的侧重,现代主义的戏剧实验渐趋消歇。而在时代情势的催动下。
中国话剧一扫既往的浪漫、感伤的基凋,而转向悲愤、抗争,主动地承担起唤起民众、拯救国家的重任。中国话剧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开始走向成熟。
(4)中国式喜剧的渊源扩展阅读:
戏剧精神:
中国戏剧既有别于古希腊的戏剧,也有别于欧美近现代的戏剧。因为,中国戏剧是在中国文化氛围之中创造出来;所以,中国人的政治观、历史观、审美观已经给中国戏剧贴上了醒目的标签。
杂剧、南戏、雅部、花部的创造,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随心所欲。中国戏剧,是中国文化推陈出新的创造,属于中华民族以艺术的形式审视过去、解剖现实、向往未来的精神追求。
戏曲起源和发展: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
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
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
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
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 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
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辛亥革命前后,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
著名的有汪笑侬、潘月樵、夏月珊等,他们为以后的戏曲改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代戏曲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段时期,一些有志之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
梅兰芳在“五四”前夕演出了《邓霞姑》、《一缕麻》等宣传民主思想的时装新戏,周信芳、程砚秋等也都创作了不少的作品。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各个剧种都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优秀演员。京剧有馀叔岩、言菊朋、梅兰芳等,川剧有周慕莲,汉剧有董瑶阶,湘剧有吴绍芝。
秦腔有刘毓中,蒲剧有王存才,等等。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如京剧《将相和》、《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剧《十五贯》等。
著名历史学家吴 还撰写了历史京剧《海瑞罢官》。以后,又陆续推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如京剧《白毛女》、《红灯记》、《奇袭白虎团》,评剧《刘巧儿》,沪剧《芦荡火种》。
豫剧《朝阳沟》等。粉碎“四人帮”后,重建了戏曲艺术队伍,为群众喜爱但被停演或遭到批判的大量传统剧目,如京剧《谢瑶环》、蒲仙剧《春草闯堂》、吕剧《姊妹易嫁》等也得以重新上演。
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经过不同的时代,戏曲艺术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要,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戏曲界提出的“现代化”与“戏曲化”的问题。
5. 戏剧的戏剧起源
戏剧的起源实抄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
另一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它被认为是起源于酒神祭祀。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能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5)中国式喜剧的渊源扩展阅读:
中国戏曲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
6. 戏剧是如何起源的
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
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另一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它被认为是起源于酒神祭祀。
中国戏曲虽然产生的比希腊、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汉代就有了百戏的记载,在13世纪已进入成熟期,其鼎盛时期是在清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剧种,剧目更是难以数计。世界上把它和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
戏曲始终扎根于中国民间,为人民喜闻乐见。而在其中,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其它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形式。
(6)中国式喜剧的渊源扩展阅读:
戏曲现状: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剧坛上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作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梅派和布莱希特的柏林剧团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而另一种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与经验足以说明中国戏剧在世界范围不可忽略的影响与无法替代的地位,而且由此可以引申出一个结论,戏剧在中国社会中应该是辉煌繁荣的。
事实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戏剧在中国却遭遇了“低谷”。一年一度的“梅花奖”评选,两年一度的“文华奖”、中国戏剧节,国际戏剧展,令人目不暇接,但真正的危机却隐含于浮华的光彩背后,那就是观众群体数量的锐减。
7. 中国戏曲有着怎样的起源
中国戏曲渊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漫长的发育过程,直到宋元才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形态。从艺术因素的构成来看,戏曲主要来源于民间歌舞、滑稽戏和说唱艺术,庙会和瓦舍勾栏对戏曲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原始社会的歌和舞是相辅相成地联系在一起的,最初是一种原始宗教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了种种内容,不仅有对鬼神的隆重祭祀,对祖先的祝祷祈求,还有对丰收的欢欣庆贺和对男女爱情的倾心歌唱。这些歌舞逐渐具有以歌舞表演故事的因素。汉初出现了角抵戏。角抵即二人角技,互相抵触,与现代的相扑、摔跤类似。角抵戏则把角抵舞蹈化,以舞蹈动作表演简单的故事。如汉代关中的角抵戏《东海黄公》,据记载是表现东海人黄公有法术,能兴云雾,制伏蛇虎。秦末,东海出现白虎,黄公佩赤金刀,以丝绸束发,前往降伏,因年老力疲,法术失灵,终为虎所害。这个节目已不是在场上角技以决输赢,而是对人物故事都预先作了规定,按规定演出,已经具有了假定性。隋唐时,歌舞戏又进一步把歌和舞结合,表演一定内容的故事。如唐代的歌舞小戏《踏摇娘》,其内容是北齐时河朔苏郎中,烂鼻貌丑,嗜酒,常在酒后殴打妻子;苏妻貌美善歌,将自己的痛苦编成歌曲演唱,博得众人同情。由于边诉苦,边摇动身体,故称踏摇娘。踏摇娘由男扮女装,且行且唱,每唱一段,则有众人帮腔,及至丈夫上场,二人作斗殴状。这个小戏,减低了角抵竞技成分,加强了歌舞成分,运用歌舞表现一定的冲突,朝着塑造人物形象方向发展,而且有了与群众的交流。类似的小戏,还有《代面》、《拨头》、《兰陵王》等,都是以演员装扮角色,运用歌舞手段,表现简单的戏剧冲突。
8.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是什么
中国戏剧的起源: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戏剧的发展: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历史沿革:
1、家庭剧泛滥
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逐渐衰落。辛亥革命的果实为军阀所篡夺窃取,中国社会现实一如既往,黑暗而腐败,贫困而虚弱。为革命所鼓舞的从事新剧的人士,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从狂热走向消沉;有的则把戏剧作为生存之手段;有的则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
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到1914年,按中国旧历为甲寅年,此类家庭戏居然十分兴盛,故被称为“甲寅中兴”。
其实,在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
后来的家庭戏,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玩男女私情,如《雌老虎》、《贪色报》、《妻妾争风》之类纷纷登场。很快,观众厌弃了这种戏,自此走向一条自毁的末路。
2、叠幕表制的局限
导致文明戏衰落的原因,除了思想的贫乏,还有演出的粗疏。许多剧团在商业演出中,多采取幕表制的方式。所谓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一个人物名单、出场次序、大致情节或主要台词,便由演员自行排演,有时连必要的排练也没有,或将故事梗概画成连环画,或缩写在纸条上,张贴于后台,供演员上场前看上几眼。至于到了台上怎么办,那全凭临场发挥了。
显然,这种“台上见”的做法,根本无法保证艺术质量,甚至也无法保障戏剧情节的整一性。一些“言论正生”的即兴演说,常常是天马行空,信口道来,而一些丑角则是插科打诨,卖弄噱头,总之皆为片面追求剧场效果。一位新剧的倡导者欧阳予倩,曾经回忆当时的演出情景:一次他扮演的小姐与一位先生正在花园里倾诉爱情,小姐由于婚姻无法自主而痛心低泣,此时两个扮演丑角的人,在场边肆意耍丑,闹得观众哄笑不止。小姐与先生的爱情戏没法演下去,弄得扮演先生的演员挥舞文明棍,把两个丑角追打到后台去。
幕表制的盛行也反映了戏剧文学的薄弱,文明戏的衰落同戏剧文学的未能确立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后来的新剧,到1928年,经著名的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从此,这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剧种,才有了一个大家认可的正式名称。
古典戏曲形式:
1、宋元南戏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2、元代杂剧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3、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4、清代地方戏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5、现代话剧
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新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9. 中国喜剧中 悲剧起源和喜剧起源各是什么意思我需要的是名词解释 谢谢了!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基於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
“喜剧”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美学的一种范畴,二是指艺术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喜剧”,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喜剧”是指戏剧中的喜剧、带有喜剧性的小说、诗歌、笑话、幽默故事以及曲艺、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的“喜剧”仅指戏剧中的喜剧。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16、17世纪以莎士比亚、莫里哀为代表;18世纪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及法国的博马舍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喜剧的代表;19世纪以俄国的果戈理为代表。
中国戏剧写意性的表演特征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
中国戏曲起源于宋代,“戏曲”一名初见於宋元间人刘埙(1240——1319)《水云村稿》的《词人吴用传》:“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此“戏曲”二字指演戏之曲。“戏曲”一词虽早在宋元间已出现,但古代并不普遍使用它,而常常使用“曲”、“乐府”、“剧戏”、“词曲”等,或分别使用“南戏”、“杂剧”、“传奇”等词。
元杂剧是在宋官本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元代喜剧不仅是中国古典喜剧创作的第一次高峰 ,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典喜剧创作的最高水平。在中国戏曲史上 ,元代喜剧创作的成就、价值与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南戏还是在杂剧中 ,喜剧创作都以绰约的风姿 ,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其中 ,元人杂剧中喜剧创作的成就 ,更令人瞩目。在元人杂剧中 ,近千年中积淀起来的喜剧传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与表现 ,优秀的喜剧作品
元杂剧中的喜剧正体现了人们战胜邪恶、争取正常生活的信心。它扬弃了宋杂剧、金院本滑稽调笑、插科打诨的表演方式,将构造喜剧冲突与塑造喜剧人物性格作为主旨。这样,它就与悲剧具有了同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成就。元代喜剧代表作(四大喜剧)是关汉卿《拜月亭》, 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关汉卿的著名喜剧还有《望江亭》、《救风尘》等。
我也不懂,在知道上看到这个,不知道对你有帮助没
10. 喜剧艺术起源于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基於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
“喜剧”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美学的一种范畴,二是指艺术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喜剧”,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喜剧”是指戏剧中的喜剧、带有喜剧性的小说、诗歌、笑话、幽默故事以及曲艺、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的“喜剧”仅指戏剧中的喜剧。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16、17世纪以莎士比亚、莫里哀为代表;18世纪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及法国的博马舍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喜剧的代表;19世纪以俄国的果戈理为代表。
中国戏剧写意性的表演特征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
中国戏曲起源于宋代,“戏曲”一名初见於宋元间人刘埙(1240——1319)《水云村稿》的《词人吴用传》:“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此“戏曲”二字指演戏之曲。“戏曲”一词虽早在宋元间已出现,但古代并不普遍使用它,而常常使用“曲”、“乐府”、“剧戏”、“词曲”等,或分别使用“南戏”、“杂剧”、“传奇”等词。
元杂剧是在宋官本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元代喜剧不仅是中国古典喜剧创作的第一次高峰 ,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典喜剧创作的最高水平。在中国戏曲史上 ,元代喜剧创作的成就、价值与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南戏还是在杂剧中 ,喜剧创作都以绰约的风姿 ,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其中 ,元人杂剧中喜剧创作的成就 ,更令人瞩目。在元人杂剧中 ,近千年中积淀起来的喜剧传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与表现 ,优秀的喜剧作品
元杂剧中的喜剧正体现了人们战胜邪恶、争取正常生活的信心。它扬弃了宋杂剧、金院本滑稽调笑、插科打诨的表演方式,将构造喜剧冲突与塑造喜剧人物性格作为主旨。这样,它就与悲剧具有了同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成就。元代喜剧代表作(四大喜剧)是关汉卿《拜月亭》, 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关汉卿的著名喜剧还有《望江亭》、《救风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