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的表演艺术
⑴ 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流程
表演艺术创作基本上是认识-构思-表现这样一种流程。
角色分析是戏剧演员创造角色形象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即对参加演出的角色的剧本文学性形象进行分析。剧本角色形象性格的揭示,对全剧主题、矛盾冲突及故事情节开展等起一定作用,因此,演员还应该从对全剧的认识着眼来进行角色分析。
演员对角色本身的分析有如下几项内容:
①角色在剧本中所处的情境;
②角色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
③角色在全剧中的贯串行动、最高任务及行动贯串线;
④角色在行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即角色的行为逻辑。
演员分析要明确以上几点并把它们加以综合、归纳,引伸出角色所具有的各种性格特征因素和由这些性格特征因素所形成的角色性格总体表现。
角色形象构思是戏剧演员创造角色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演员对角色的文学形象作了分析,有了认识,从而就能激起对生活中类似人物的联想,或有意识地到类似的生活中去观察、体验,这样他们就能以所积累的或所猎取到的生活素材作为创作原料,在对角色认识的逻辑思维和情绪感染指引下,开展创作想象,进行角色的形象构思,从而使自己通过脑子里的表象活动“看到”未来舞台演出时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形象。到舞台创作时,他就能把脑子里构思的形象,在自己身上创造成为观众能直接观赏到的舞台人物形象。可以把演员脑子里构思的角色形象称为“意象”或“心象”。演员对角色形象,除了要构思角色的外部造型和行为方式以外,还应该根据角色性格来构思角色自传,明确和找到角色性格形成的历史,进而能创造性地感觉到它们,并用来作为进一步进行人物造型和行为方式构思的依据。
角色的外部造型构思,不仅要构思角色的面容、体态、穿戴打扮以及特征性习惯性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举止、动作、声音造型、习惯语调等等属于“形”的部分,还要构思角色的气质、风度、气概、神采或风貌等能体现角色神情状态和精神面貌的“神”的部分。有些角色外形近似而心理特征不同,演员主要通过构思和掌握不同角色的不同风貌、神韵和独特的节奏来创造不同的角色形象。
角色的行为方式构思,主要是演员对角色在舞台行动过程中台词与动作的处理设计,另外也必须同时结合角色的幕后生活、角色的思想线(包括内心独白、内心视象等),使之更有力地表现角色的精神生活。
演员创作力量和体现手段的安排、配置、调节,以及各种表演技法如对比、渲染、冲淡及细节描绘等的统一运用及安排,也属于角色形象构思的范畴,也需要演员加以运用和掌握。
角色形象体现是戏剧演员创造角色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最主要的一环,它涉及全部表演技巧问题,最基本的方面有:
①根据自身条件和创作可能性将构思设计尽可能准确地体现在舞台上,并在体现过程中修正、丰富构思;
②在舞台集体性创作演出中,一方面注意到其他艺术家创作构思对演员的制约,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利用舞台各部门创作和导演的指导,使自己的艺术体现达到完整,并保持演出整体的完整性;
③在与观众的共同创造中不断精益求精,并努力保持表演艺术的新鲜感,加强艺术感染力,取得更好的剧场效果。
⑵ 话剧是( )的艺术
可以说
1、话剧是舞台性艺术。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
2、话剧是直接性艺术。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3、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4、话剧是一种对话性的艺术。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⑶ 戏剧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
此题考抄察了对戏曲相关知识的积累.
回答此题时应注意在平日对戏曲知识的理解.
如;剧种的掌握.还有各种曲目的了解.
答案:
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豫剧、沪剧等《十五贯》《贵妃醉酒》《粱山伯与祝英台》《杨三姐告状》《天仙配》《穆桂英挂帅》《芦荡火种》等
⑷ 戏剧表演艺术的主要历史
就西方的定义来说,中国没有「话剧」的传统。不过一般在讨论中国戏剧时,若不以严格的定义划分,中国古代的戏曲应归入戏剧的大类。
中国戏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是宋代南戏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元代时以大都、平阳和杭州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後世形成了诸多戏曲形式,也就是各剧种。明代的昆曲经过发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爱,他们大量创造剧本,不断修改曲谱,同时修正昆曲的戏剧理论,并使得传奇剧本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随後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近年来台湾的戏剧研究学者曾永义提出一套说法,认为在讨论中国戏剧起源时,应该要区分“大戏”与“小戏”,大戏是成熟的戏曲,而小戏则是戏剧的雏型。大戏是在到了金元杂剧之后才发展完成,而之前的宋杂剧、唐代的代面、踏摇娘、钵头、参军戏、樊哙排君难等,都可列入小戏的行列,而中国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戏。
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触前,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传统。中国传统的戏剧为一种有剧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也就是戏曲曲艺。
⑸ 表演艺术中的,分别指的是什么
表演艺术中的「体验派」、「方法派」、「表现派」分别指的是什么?
①体验派:戏剧表演艺术学派之一。代表人物有英国演员H.欧文、意大利演员萨尔维尼、苏联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
他提出“双重生活”论,也认为“演员必须有百事无动于衷的本领,只是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一面勤于感受,一面像骑师驾驭烈马似地引导和控制自己的感受,以使观众也有所感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观点,结合俄罗斯现实主义表演传统创立了自己的体系,自称“体验派”,以与法国哥格兰为代表的“表现派”相区别。
②方法派演技(method acting),又称“方法演技”或“方法派表演”,是一种影视戏剧表演技巧,脱胎自前苏联戏剧家康士坦丁史丹尼斯拉夫斯基所创立的写实主义表演体系的演技训练,主要通过演员外在的肢体和表情深入地挖掘出人性、人心的复杂性。它要求演员在镜前幕后都要保持同角色一样的精神状态。后辗转传入美国,经过另一番诠释,改称“方法演技”。
③表现派”是将演员的“真我”和角色的“假我”适当地贴近,又恰如其分地分开,强调形体动作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其创作过程是着力于外、回归于内的表现过程。“体验派”则强调演员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将演员的“真我”和角色的“假我”融为一体,表演创作过程是发自于内、形诸于外的体验过程。戏剧表演的情感符号,不论属于体验派还是表现派最终都要求创造舞台的时空幻觉。
截取自知乎:
简单地说:
方法派是指演员变成角色本身,不管有没有在表演状态;
表现派就是演员充分利用表演的形式把角色的动作、情感等表现出来即可;
体验派和方法派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对角色深入诠释的程度。两者都是不疯魔不成活,体验派更甚。
打个相当不恰当的比方:
一个男人很想变成女人,通过化妆、穿女性服装、剃毛等等,可以让他外边看上去以假乱真,这是表现派;
可一旦他跑去动刀子变性,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女人,这就是方法派;
而如果他执着于此,甚至想自己真正当个女人生孩子,于是借助各种科技手段,把子宫胚胎搬到自己肚子里。这个就是体验派了。
至于题主举例的几个人物。丹尼尔戴刘易斯是目前方法派的代表。其余几人风格不晓,望大牛指点。
~
⑹ 戏剧表演形式有哪些
戏剧表演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歌剧、话剧、舞剧、诗剧、戏曲等;
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神话剧、市民剧、传奇剧、家庭剧、社会剧、科学幻想剧等;
按戏剧文学、容量大小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小品;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正剧、喜剧、悲剧。
一、戏剧表演有哪些
1、戏剧表演的分类方式有很多,一般如下:
(1)按容量大小,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小品。
(2)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歌剧、话剧、舞剧、诗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
(3)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神话剧、市民剧、传奇剧、家庭剧、社会剧、科学幻想剧等。
(4)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正剧、喜剧、悲剧。
2、戏剧这一表演艺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是由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
3、在古代希腊,艺术被划分为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与诗,戏剧被划归诗的范畴。但是,真正的戏剧艺术应该包容诗(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以及舞蹈等多种艺术成分,因而被称为综合艺术。
二、戏剧的元素
戏剧包含四大元素,即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
1、演员是戏剧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能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2、情境是戏剧作品的基础,指的是戏剧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情节和境况。在现代戏剧理论中,有人则进一步把情境看作是戏剧的本质所在。
3、舞台是为戏剧表演提供空间的表演场地,戏剧演员扮演的角色形象在舞台时空中逐步展现。
4、观众指的是观看戏剧表演的人群。在戏剧表演中,观众的任何反应都会影响演员的表演,左右戏剧的效果。这种反馈作用表明观众也参加了创造。
⑺ 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
戏剧表演艺术技法:手、眼、身、法、步。
手眼身法步,戏曲表演艺术的五种技法。亦称五法。手指各种手势动作,眼指各种眼神表情,身指各种身段工架,步指各种形式的台步。法则总指上述几种表演技术的规程和法则。程砚秋所倡之五法为:口手眼身步,口指各种发声的口法。余者与上述同。可与上说并存。是戏曲演员必备的表演技艺和基本功。唱做念打四种表演要素与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合称为“四功五法”,是戏曲演员的基本艺术修养。
⑻ 表演艺术的话剧
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应该说是缺一不可。更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当然在莎士比亚的年代,话剧的因素要少一些。话剧之所以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话剧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而一代代观众对思考和娱乐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又促使了话剧的发展。
中国话剧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宣统二年(1910年)传入辽宁。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我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宫廷中俳优(专为供奉宫廷演出的民间艺术能手)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到了唐代,讲说市人小说和向俗众宣讲佛经故事的俗讲的出现,大曲和民间曲调的流行,使说话伎艺、歌唱伎艺兴盛起来,自此,曲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也有了职业艺人,说话伎艺,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演唱形式极其昌盛,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都对此作了详细记载。明清两代及至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城市数量猛增,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即一方面是城市周边地带赋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说唱纷纷流向城市,它们在演出实践中日臻成熟,如道情、莲花落、凤阳花鼓、霸王鞭等;一方面一些老曲种在流布过程中,结合各地地域和方言的特点发生着变化,如散韵相间的元、明词话逐渐演变为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这一时期新的曲艺品种,新的曲目不断涌现,不少曲种已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曲艺品种,大多为清代至民初曲种的流传。
说唱艺术虽有悠久的历史,却一直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说唱艺术曾归于“宋代百戏”中,在瓦舍、勾栏(均为宋代民间演伎场地)表演;到了近代,则归于“什样杂耍”中,大多在诸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天津的“三不管”、开封的相国寺等民间娱乐场地进行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给已经发展成熟的众多说唱艺术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名称,统称为“曲艺”,并进入剧场进行表演。
据调查统计,我国仍活跃在民间的曲艺品种有400个左右,流布于我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众多的曲种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发展历程,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群众性,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
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说的如相声、评书、评话;唱的如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东北大鼓、温州大鼓、胶东大鼓、湖北大鼓等等鼓曲;似说似唱的(亦称韵诵体)如山东快书、快板书、锣鼓书、萍乡春锣、四川金钱板等;又说又唱的(既有无伴奏的说,又有音乐伴奏的唱)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恩施扬琴、武乡琴书、安徽琴书、贵州琴书、云南扬琴等;又说又唱又舞的走唱如二人转、十不闲莲花落、宁波走书、凤阳花鼓、车灯、商花鼓等。正因为曲艺主要是通过说、唱,或似说似唱,或又说又唱来叙事、抒情,所以要求它的语言必须适于说或唱,一定要生动活泼,洗炼精美并易于上口。
“一人多角”的表演艺术
曲艺不像戏剧那样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而是由不装扮成角色的演员,以“一人多角”(一个曲艺演员可以模仿多种人物)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种各样的故事,表演出来,告诉给听众。因而曲艺表演比之戏剧,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只要有一两个人,一两件伴奏的乐器,或一个人带一块醒木,一把扇子(评书艺人所用),一副竹板儿(快板书艺人所用),甚至什么也不带(如相声艺人),走到哪儿,说唱到哪儿,与听众的交流,比之戏剧更为直接。 简便易行的表演艺术
曲艺表演的简便易行,使它对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书目的内容多以短小精悍为主,因而曲艺演员通常能自编,自导,自演。与戏剧演员相比,曲艺演员所肩负的导演职能,尤为明显。比如一个曲目、书目,或一个相声段子,在表演过程中故事情节的结构、场面的安排、场景的转换、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出没、人物心理的刻划、语言的铺排、声调的把握、节奏的快慢等等,无一不是由曲艺演员根据叙事或抒情的需要,根据对听众最佳接受效果的判断,来对说或唱进行统筹安排,进行调度,导演出一个个令听众心醉的精彩节目。
不受舞台限制的表演艺术
曲艺以说、唱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诉诸人们听觉的艺术。也就是说曲艺是通过说、唱刺激听众的听觉来驱动听众的形象思维,在听众形象思维构成的意象中与演员共同完成艺术创造。曲艺表演可以在舞台上进行,也可划地为台随处表演,因而曲艺听众的思维与戏剧观众相比,不受舞台框架的限制,曲艺所说、唱的内容比戏剧具有更大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为了把听众天马行空的形象思维规范到由说、唱营造的艺术天地之中,曲艺演员对听众反应的聆察更其迫切,也更为细致,因而他与听众的关系,比之戏剧演员更为密切。 坚实的基本功是曲艺演员必须具备
为使听众享受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美感,曲艺演员必须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做功,并需具有高超的摹仿力。只有当曲艺演员具有了活泼泼的动人技巧,对人物的喜怒哀乐刻划得维妙维肖,对事件的叙述引人入胜,才能博得听众的欣赏。而上述坚实功底之底蕴是来自曲艺演员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积累,以及对历史生活的分析、研究和认识。这一点对一个曲艺演员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是400来个曲艺品种艺术特点的不同程度的近似之处,是它们的共性。而400多个曲种各自独立存在,自有其个性。不仅如此,同一曲种由于表演者之各有所长,又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即使是同一流派,也因为表演者的差矣邙各有特色,这就形成曲坛上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