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类的话剧
⑴ 关于话剧的文学形式,例如先锋,实验话剧,现实主义的话剧,我想要一个文学形式历程什么的~
这是我写话剧剧本分析时候用到的参考书籍 希望能够帮到你
张殷 中国话剧艺术舞台内演出史纲 武汉大学出版容社2008年5月第1版 序 p1-2
美]查理德 谢克纳 东西方与巴尔巴的戏剧人类学[J]周宪译戏剧艺术 1998(5)
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M]魏时 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年1 版。
[法]欧仁 尤奈斯库 论先锋派 [A]黄普凯 荒诞派戏剧 [C]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 版
张柠 文化的病症[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P169
俄]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A]巴赫金全集(第5卷)[C]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孟京辉 实验戏剧和我们的选择 《戏剧文学》1996年第11期
空间重构,文本新界和观演互渗 陈世雄 《戏剧艺术》2001年06期
意义流失于话语再生 厉震林 《戏剧艺术》2000年第1期
⑵ 什麽是先锋话剧
先锋戏剧是关涉形式探索和艺术精神的,一种小众的
艺术,而这些与所谓的商业利润无关。
在我国从《恋爱的犀牛》开始,先锋戏剧开始广为人知,广为人看。很多年轻人把走进小剧场看先锋戏当作一种时尚,话剧演出消费开始列入工薪族的开支。由此戏剧演出开始改变了以前北京人艺一枝独秀的市场格局,在传统“现实主义”表演方法之外寻找到一种完全不同的表演样式。
创作就比较难了,你要有生活,没有生活来源的戏剧素材不是好的素材.
连大导演孟京辉也只能复排《等待戈多》.主要是没有拿得出来的新作品.
重要作品《绝对信号》《狗儿爷涅盘》《三姊妹·等待戈多》《哈姆雷特》《鸟人》《故事新编》《理查三世》
⑶ 先锋话剧与其它话剧的区别
什么是实验话剧
实验话剧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称谓,它是相对于传统话剧而言的,指的是戏剧结构和表现方法区别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的话剧,具体地说,在中国,先锋派戏剧,布莱希特的叙事剧,荒诞派戏剧被视为实验戏剧,这些颇具另类色彩的戏剧流派因其激进的姿态也被统称作先锋派戏剧.实验戏剧因为大胆的采用颠覆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法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它也注重保留传统戏剧中一些积极的成分,诸如关注现实,批判现实,试图解释人生的意义及价值,弘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等内容.在我国戏剧的发展史中,五六十年代也曾出现过戏剧表演中体验派与表现派的争论,后因为全面接受原苏联的戏剧实践经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理论占据了主流地位,对于表现派的探索因此而中断.
实验话剧的概念大约诞生于八十年代,有人认为林兆华先生执导的高行健的<站台>是中国的第一部实验话剧,其实,黄佐临先生早于60年代就开始在国内介绍布莱希特的戏剧及理论.新疆话剧团于八十年代末也曾排演过一部名叫<世纪夜>的话剧,但也只是在小圈子里有一些影响,至今,疆内尚无一部具有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实验话剧.实验话剧曾一度兴起,但因为探索过程中经验不足,创作和表现手法上过于前卫或者过于迷信西方的经验,使得实验戏剧逐渐脱离了广大观众的欣赏习惯,加上精神文化生活的日趋丰富,尤其是电影电视剧的繁荣,造成大批观众离开了剧场.如今仍有一部分话剧人坚守舞台,他们在规模较小的剧场中向一部分仍然喜爱话剧,有思想,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中青年观众奉献实验话剧.因此,在北京和上海等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实验话剧又因其规模而被形象的称作小剧场话剧.
小剧场实验话剧是当代中国最前卫,最具人文主义情怀的行为艺术,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娱乐效果,是内地非常受推崇的文化现象,在京沪等经济发达地区是被认可的文化与时尚的标志,同时也是被中青年广为接受的高层次文化消费,现已形成较稳定的观众群,并已被纳入主流文化之中.在新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交流的频繁,小剧场话剧必将被疆内更广泛的人群了解与喜爱,尤其是充满理想与热情的青年,必将对这种积极向上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现在的实验话剧更多的具备了流行文化的某些特征,虽然仍有别于主流,但更多的是与市场接轨的痕迹,也要关心观众的需求,不再一味的只追求个人情调和所谓艺术的深刻,而是和生活更多的接触,反映普通的小人物的内心,这使得实验话剧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林兆华,李六乙,孟京辉等老中青实验话剧导演通过不懈的努力,为实验话剧开拓了市场,培养了一批固定的,高素质的观众,尤其是孟京辉的作品,通过商业的运作,已经实现了良好的效益.<坏话一条街>,<思凡>,<爱情蚂蚁>,<我爱XXX>,<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等剧曾风靡一时,<恋爱的犀牛>更是创下了连演四十场,场场爆满的记录,实验话剧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究竟什么是先锋话剧呢?我也说不清楚,至今为止恐怕很难对其有个明确的定义。近几年关于先锋剧的讨论也是越来越热了,这和观众的欣赏水平、欣赏口味的变化是有关系的。话剧需要变化,旧的形式已经很难适应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特别是年轻人追求新奇和刺激的需求。先锋话剧是对话剧改革的探索,应该支持。特别是校园话剧,是最贴近年轻人的,也是普及话剧艺术的前线,多一些探索性的,创新性的表演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为了我们林子自身的发展,我们更需要创新,更需要不断的探索。
林子这两年,正处在转型阶段。在这里又不得不提刘冰,他代表着林子的一个时期,但那个时期已经远去了,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标准来横量现在的林子是否成功,顾步不前,只能让我们越来越远离观众,越来越远离现实。我一直期待着林子能有所改变,有所创新,过程很艰难,可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但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不断的追求着,从《凡人凡高》到《天上人间》再到《青春禁忌游戏》,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在我的观念中,这些都属于先锋剧的范畴。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转了一大圈又回到老问题,什么是先锋?我还是说不清,不过我认为一部好的先锋剧不只是要看起开酷酷的,不是角色都是多么的愤世嫉俗,多么的玩世不恭。而是把生活的真理,不同的思想和观点通过特有的不同于常规的表现形式表达出来,如歌如舞如行为艺术,但在看过之后能发人深省,能使人有所感悟,而非一头雾水,云里雾里,这样的演出是失败的,因为无法与观众产生共鸣。真正好的剧目是可以和观众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的,这才是我们演出的目的,才是话剧真正的意义。我们追求的不是多么深刻的理论,多么难懂的哲理,我们追求的是和观众的交流,全身心的交流。这也是一场戏,一个社团能否成功,能否一直被人们记住的关键。
⑷ 什么是荒诞话剧、先锋话剧、实验话剧
你可以google一下,不过我都懒得复制粘贴了。只是个人理解,所以仅供让你理解内,没有定义
荒诞派就是容字面意思,所有莫名其妙的事情在荒诞派里就是理所应当。我一想到荒诞派就老想到一个满身裹着白面粉的人。。通常可能会絮絮叨叨像神经问题患者,或是说一堆又长又没有逻辑的话。目的可能是讽刺某种事物,也有可能压根儿没有目的
先锋应该是一个统称,一切新鲜的尝试都可属于先锋。荒诞话剧是先锋话剧的一类,所以可以说荒诞派话剧
实验也跟先锋差不多是一个意思,算并列关系吧,又名什么的
⑸ 先锋戏剧和传统话剧的特点以及区别
1、先锋戏剧特点:反体制、去剧本化和去舞台化。反体制主要是反越战和争取民权;去剧本化是提倡集体即兴创作;去舞台化就是说,戏剧不仅要冲破舞台前的第四堵墙,而且要冲出剧场,走向街道、广场。当时最轰动的几个戏包括贝克、马琳纳的“生活剧团”推出的《现在就要天堂》和谢克纳的“表演团”推出的《酒神在1969年》,都是这个风格。
2、传统话剧的特点:
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通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戏剧内容。
3、两者区别是:先锋戏剧即兴创作,没有舞台性。
⑹ 请推荐一部话剧。短一点,演一到三小时,有深度,先锋剧最好,有一点意思
额。。1-3个小时就已经是正常的时间啦。。一般都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的,先锋话剧,《恋爱中的犀牛》《我爱桃花》《暗恋桃花源》推荐你去看看孟京辉或者表演工作坊的戏。。应该会有些帮助!
⑺ 先锋派戏剧有什么特点
先锋派戏剧作为现代戏剧流派之一,活跃于20世纪前期的法国。“先锋派”一词,原泛指背离传统、标新立异的实验性艺术形式和流派。以贝梯、日瓦特、杜林等为代表,也可包括以科克托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戏剧、阿尔托的残酷戏剧、贝克特等的荒诞派戏剧。他们反对自然主义,也不苟同一些消极悲观的戏剧流派。他们强调发挥编导的想像力以激发观众的想像力,重视台词和形体功夫,有意识地培养新型的观众。先锋派戏剧曾与电影争夺观众,并给戏剧艺术以新的活力。
⑻ 什么是先锋戏剧
《绝对信号》
探索戏剧对话剧界的第一记重炮,是1982年北京人艺的导演林兆华导演、高行健编剧的《绝对信号》。这是公认的中国先锋话剧出现标志,也是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它最大的突破就是抛弃了一直沿用的“镜框式舞台”的大剧场,而在一个类似排练场的小剧场里演出。舞台与观众席处于同一平面,甚至触手可及。这部戏是中国小剧场运动的发端。在《绝对信号》中,布景固定,只不过是舞台中央的四根柱子。但是,却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成新房或者小溪。‘景随人生’的戏曲美学原则得到了借鉴和发挥。舞台空间封闭性的打破,使得观众的欣赏心理也随之变化。
《母亲的歌》
1982年的11月,上海导演胡伟民排了话剧《母亲的歌》,这是中国的第二部小剧场话剧。《母亲的歌》以“中心式舞台”的形式,让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感进一步打破。
《挂在墙上的老B》
1984年,还是中央戏剧学院在校学生的王晓鹰和同学宫晓东排出了《挂在墙上的老B》。 这是中国的第三部小剧场话剧,此剧完全抛弃了剧场的概念,他们在学校的食堂演出,在操场演出,路灯下演出。而且,在演出过程中,观众被请上台对老B的行为及想法发表评论。
《魔方》
《魔方》是王晓鹰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在大剧场演出的话剧,整部戏分成9个互相之间没有关联的故事。这九个故事的演出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符合传统的戏剧表演,有的像是记者采访,有的像是时装秀。全剧没有焦点。这部戏抛弃了情节,人物这些要素,这一大胆举措招来戏剧界的广泛批评,然而它的演出效果亦非常好,非常受大学生的欢迎,在广大学子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闲人三部曲》
《闲人三部曲》包括《鱼人》、《棋人》和《坏话一条街》,由过士行编剧。过在编剧过程中突出人性中的模糊性和情感性,反对绝对判断。这对过去传统戏剧界通过性格塑造人物是一个反叛。 林兆华曾导演过此系列。
《等待戈多》
《零档案》
《零档案》由牟森导演,由于国内舞台不准使用明火,所以从未在中国大陆公演,但在国外艺术节上演出过。《零档案》源于于坚的一首长诗。这部戏在演出形式上有巨大的创新与探索,道具有接通电源并正常工作的电焊枪,切割机,演出时,苹果的浆汁弄得到处都是。1995年,《零档案》接到数个国外艺术节的邀请,在20多个城市演出,使牟森在戏剧圈名声大噪。
《思凡》
《恋爱的犀牛》
《我爱XXX》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导演张广天,该剧以批判现实,平民立场和先锋的表现手法引起了票房轰动。
《圣人孔子》
《阴道独白》
⑼ 先锋话剧的艺术评价
小剧场实验话剧是当代中国最前卫,最具人文主义情怀的行为艺术,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娱乐效果,是内地非常受推崇的文化现象,在京沪等经济发达地区是被认可的文化与时尚的标志,同时也是被中青年广为接受的高层次文化消费,现已形成较稳定的观众群,并已被纳入主流文化之中.在新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交流的频繁,小剧场话剧必将被疆内更广泛的人群了解与喜爱,尤其是充满理想与热情的青年,必将对这种积极向上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现在的实验话剧更多的具备了流行文化的某些特征,虽然仍有别于主流,但更多的是与市场接轨的痕迹,也要关心观众的需求,不再一味的只追求个人情调和所谓艺术的深刻,而是和生活更多的接触,反映普通的小人物的内心,这使得实验话剧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林兆华,李六乙,孟京辉等老中青实验话剧导演通过不懈的努力,为实验话剧开拓了市场,培养了一批固定的,高素质的观众,尤其是孟京辉的作品,通过商业的运作,已经实现了良好的效益。《坏话一条街》、《思凡》、《爱情蚂蚁》、《我爱XXX》等剧曾风靡一时,《恋爱的犀牛》更是创下了连演四十场,场场爆满的记录,实验话剧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⑽ 先锋话剧的介绍
先锋话剧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称谓,它是相对于传统话剧而言的,指的是戏剧结构和表现方法区别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的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