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话剧观后感200字
Ⅰ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观后感300字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都2019年了。11月22日,学校组织同学们去观看了《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这部电影经过精心打磨、专家论证、实景拍摄,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60年代,林县非常缺水,杨贵老书记带领老百姓用心血和汗水修建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在修渠过程中,有81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年过80的老爷爷多年前跟随儿子在美国定居,却常常想起以前用一锤、一钎、一双手修红旗渠的场景,在经过一场病痛之后,毅然决定在有生之年回到故土林县再去见见老战友,再去走走红旗渠,并且在恶劣的天气中登上“鹰见愁”的故事。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修渠人的不畏艰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泪水,也一次又一次地流淌下来。
修渠时,一个名叫石头的年轻男子,为了把爆破之后松动的碎石一一凿下,为了给下面修渠的人排除险情,带领60人组成“除险队”。叶儿姑娘也不怕牺牲,她腰系绳子,手拿撬棍,上面是看不到顶的山峰,下面是望不到底的悬崖,除了一根绳子外没有现代化防护措施,就这样在悬崖峭壁上“荡秋千”。经过反反复复几次,叶儿姑娘为了保护石头,被石块砸中头部,不幸牺牲了。
红旗渠流淌了半个多世纪,它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种精神图腾和文化印记。这部电影既见证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大国工匠精神,又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一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品力作。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这部电影再现了当年的难忘岁月,我被当年修渠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深深感染,让我们伟大的红旗渠精神传遍整个神州大地吧!
Ⅱ 记录片《红旗渠》观后感
小时候,我就听说过红旗渠的故事,看过《红旗渠》电影记录片,唱过《红旗渠》的电影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今日我们将在分局领导的带领下去领会那条“幸福之渠”的丰富内涵,倾听几十年前艰苦岁月的动人故事。 河南省林县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凿井无泉,引水无源,自然条件十分恶劣。1960年,以杨贵、李贵“二贵”为首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提出“用林县人民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誓言,他们决定在太行山开凿一条引水渠,从山西省平顺县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并给这条渠取名为“红旗渠”。 红旗渠的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文革”的迷乱时期,修渠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装备简陋,资金和物资短缺,民工每天只有6两粮食掺和着野菜充饥。20万林县民工克服种种困难在太行山上劈山开石,架起157个渡槽,打通211个隧道,终于修成宽8米,高6米,全长71公里的总干渠,林县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奇迹,就算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堪称为人力、人智、人气的绝笔。不要说在当时那样的条件,就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也是相当因难的。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区崇山峻岭之中的悬崖峭壁上,如同“人工天河”纵贯林县全境。它的建成,结束了林县“水贵如油”的历史,大大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还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一大观景。 红旗渠精神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精神。 4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在现实的繁荣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水,招展的红旗和沸腾的人群,不由感慨万分,似乎有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红旗渠精神以其雄浑博大、荡气回肠的魅力,融入我们的民族精神,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创业时期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条件好了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并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对立起来,也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贫穷落后等同起来,而是提倡积极向上,坚持与时俱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需要我们继续做好长期艰苦创业的准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需要教育我们的后代不懈奋斗。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有时代精神。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条件好了,但前进道路上还有高山险阻,还有激流险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建设任务还很繁重,实现现代化的理想,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仍需呼唤红旗渠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红旗渠精神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与当年林县的干部相比,现在干部的工作环境好了,文化也高了,眼界开阔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干部的群众观念淡了,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差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弱了。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广大领导干部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像当年组织修建红旗渠的林县县委一班人那样,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红旗渠的修建,是当年林县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一个典范。当年的林县县委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这里,党的任务、人民的利益、改造大自然和发展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把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同向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先进典型学习结合起来,教育广大领导干部树立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牢记两个务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使红旗渠精神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旗渠精神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红旗渠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疏逝,而是历久弥新,光彩照人,长驻人民心中。站在新世纪新阶段,读一读红旗渠的故事,想一想我们今天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弘扬红旗渠精神,努力作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贡献。
Ⅲ 红旗渠观后感700字
这个五一,我看了中央十套一个叫百家讲坛《红旗渠的故事》的节目。百家讲坛这个节目我看了有两年了,我也很喜欢,但这一次讲的,让我格外感动。
这一次的讲师不是什么教师,是林州市的接待代办副主任李蕾。他是喝着这红旗渠的水长大的。
1960年以前,林县从古至今都是个干旱地区,缺水的程度有多严重,几天不洗一次澡,刷锅水都要留下来用,人们更是惜水如命,清水贵如油,李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林县有一户人家,那家的老公公为了打一桶水好在除夕夜包饺子吃,凌晨就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打水了,排队的队伍很长,到了傍晚才打好了水回家。刚进村他的儿媳妇来帮她挑水,好让老公公休息休息,结果,摔了一跤,水全撒了。这一家在那年也晚上就没水包饺子吃,第二天,他们家的人看到儿媳妇因为自责,上吊自杀了。
这个故事让我很惊讶,不就一桶水,至于吗?不过,我很快就明白了。林县的人因为从至今都没缺水喝,人们就逃荒,逃到山西,山东,等等地区。
Ⅳ 观看纪录片红旗渠后的观后感
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可谓是人间建筑之奇迹,天下之水利之奇葩,是他们的不畏艰险的辛勤工作,是他们的不怕牺牲,最终完成了红旗渠蓝图的描绘。让千家万户,不再取水困难,为水而争,解救了无数人的性命,让林县边成了林州,让这里越来越发达,越来越美丽!
由此,红旗渠精神诞生了。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这种精神,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可以当作规范的典型精神。
自力更生,乃是生存必不可少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便会知道什么是自信。如果不懂得自力更生,而事事依靠着别人,就会丧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被人们认为是弱者,之后,生活中,就会越来越是低声下气,这种活法有什么意思呢?
艰苦创业,这种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有着天时地利的情况下,没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便会不由自主的走下坡路,反之,若是有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就可以长风破浪,更可能出人头地,编织起自己一生的梦。不是有句很流行的话吗,叫:不怕苦,吃半辈子苦。怕吃苦,吃一辈子苦。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自强不息,自然是任何人都少不了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一辈辈的英雄豪杰们的传奇,才有了不断进步的人生。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诞生一代代的人物,一代代的才人,一代代的希望与辉煌。
开拓创新,生物进步的写照,不仅仅是人类,就连动物也是如此。多少种动物为了生存,找出了新的觅食方式。在太古时代,又有多少的发明创造,让我们人类成为无愧与天地的万灵之长,这是开拓创新精神的威力。
团结协作,更始现代生活中所缺少的,虽然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多了,但又有多少人为了或做间的蝇头小利勾心斗角,最后不成,情谊也不在了。
无私奉献,这便是道德精神的最高境界,他包含了一切积极向上的精神,当你愿意为祖国无私奉献时,你会去好好的学习
红旗渠,让我记住的并不是修成前,当地的落魄,也不是修成后当地的富饶,使我们安于现在的幸福状况,而是让我们记住,他的落差,正是因为有了红旗渠精神,才有了如此打懂得落差。当我们拥有了红旗渠的精神后,我们便能让我们现在原本幸福的生活更幸福,快乐的生活更快乐!
我想,这就是红旗渠精神,一种让人类从生活中幻化出更美丽的精神!一种让人类从生活中洗礼自我的伟大精神!
从前,苍鹰笑傲一方长空,白鹤独享一片苍穹,长鲸逍遥沧海,猛鲨一海称雄,还有猛虎雄霸一方,巨象乃陆之领主,后来呢,有了人们的开拓创新,种种提升威力的武器出现了,种种的工具让人们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开天辟地,断山截流,将些飞禽走兽收拾的俯首帖耳。这是开拓创新精神的威力
Ⅳ 观看红旗渠结合面点岗位写一篇500字的观后感,急急急急急急
吃完中午饭,爸爸和妈妈就送我上学,我就很伤心。那是因为我不想去学校,可是妈妈说:“上学就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考好分。”所以你一定要去上学,我听了就上学了。
到了以后我们一整理完就去教室了,到了教室我就看到老师在哪里写东西,妈妈过去给老师说了几句话就走了。回到宿舍我就想妈妈,可妈妈说过我一定要坚强,所以我就和大家玩了,过了一会她们都睡着了,就我自己在床上自己哭。老师在这时候发现了就安慰我说:“别哭了,再哭明天就起不来了。”听了以后我就不哭了。可是老师说了一后我是有点想妈妈,我想马上就回家了,所以我就睡觉了。
第二天起来我觉到老师对我好,以后我也对老师好
Ⅵ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观后感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这部电影,以修建红旗渠为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修渠人石天林身上的感人故事。当年他修红旗渠的时候,为了救人而被困;为了修渠而失去心爱的姑娘;老年时随儿子移居海外,听闻杨贵书记逝世消息而归心似箭,回到家乡,重走红旗渠的故事。
观影时,我听到了一句让我十分心痛的话:林县人一辈子, 只洗三次脸,出生时洗一次,成亲时洗一次,死后再洗一次。我百思不得其解,细细一想,又恍然大悟!这不正真实地反映了林县人民当年缺水、盼水的情景吗?
人定胜天,杨贵老书记高瞻远瞩,引漳入林,带领大家摆脱了缺水的窘况。虽然现在的我们都有水了,水在大家的眼中已经不再稀缺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为了修渠付出的鲜血和汗水,在此我提倡:珍惜每一滴水,从我做起!
观影过程中我好几次落泪,其中一位英雄的共产党员杨书记,在百姓的生死面前,抛开了修渠、抛开了进度,只为了“生命无价”那个初心。
在当代,李市长在别人说你是领导你别上鹰见愁时,她坚毅地说出了:“生命无价,共产党员就意味着对百姓的奉献和牺牲。”正是不忘人民这个初心让两代共产党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人民的生命,老书记的泪水、李市长的坚毅让我看到了共产党员对林州这片土地热烈的爱!”
新时代的红旗渠的精神是什么?那就是奉献和牺牲!作为红旗渠的传人,我将继承先辈们的精神,讲好红旗渠故事,传承好红旗渠精神!
(6)红旗渠话剧观后感200字扩展阅读: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是根据王献青小说《大国工匠》改编。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一锤一钎一双手,历时十年,从太行山腰悬崖峭壁开凿了长1500公里引漳入林的人工水渠“红旗渠工程”,被后人赞颂为伟大的“人工天河”。
在当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县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 。
他们用十年的青春和汗水创造了中国的骄傲,世界的奇迹。他们不仅仅引来了珍贵的水源,更是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实里的红旗渠解决了林州地区的水源问题,红旗渠工程更是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林州人创造的奇迹。
Ⅶ 跪求!动画电影 【新地道战】观后感,200字的,谢谢!
今天,我校观看了一部动画电影,它的名字叫做《新地道战》,主要讲的是鬼子来了,我们的美好家园被破坏了。
孩子们正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最后一课,鬼子来了。一阵紧急的钟声提醒了他们,使本来快乐、自由的孩子们像受惊的鸟儿躲进了地道中,冒着生命危险做好了与鬼子斗争的准备。不祥的钟声也引来了鬼子,敲钟的那位叔叔遭受了敌人的毒打,村里的群众随着也被抓了起来,敌人让他们交出八路,同时,抢掠了家中的所有粮食、财物。大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敌人作斗争,最终歼灭了敌人。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鬼子是多么的可恨呀!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
今天,我们幸福地生活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国土上,骄傲呀!乐呀!美呀!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百废待兴。正是铁人精神,让我们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正是红旗渠精神,让百姓摆脱了靠天吃饭的日子;正是1964年升腾在西边塞得蘑菇云,正是1971年响彻太空的《东方红》,让中国人民为之振奋,让伟大中国开始崛起!震撼世界的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的喝彩中记录了夺金的每一个巅峰时刻;祖国60华诞的隆隆礼炮在华夏神州响彻;天安门前威武的军阵雄赳赳、气昂昂走过……我们怎能不骄傲啊!
现在,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中快乐学习,没有任何精神负担,衣食无忧,还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呢?
评语:该生思维敏捷,一下子就抓住了主题——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时美好的,现在的中国是了不起的!另外,用整齐的排比句式,高歌新中国的伟大,内容、结构和谐统一。
Ⅷ 红旗渠感想作文400字
踏着重重叠叠的英雄足迹,学校里组织教职工参观了林县红旗渠,感受颇多……
初次踏上河南这片土地,新奇而略显惴惴。听说这是个资源相对匮乏、贫瘠,而人口众多的地方。当大客车驶入河南境内,巍巍太行山早已变得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整齐的梯田和绿油油的远山随处可见,立即抹去心头略显灰蒙的“印象”。来到林州境内,一条黄色的巨龙盘距在悬崖绝壁之上,看不到哪里是头,哪里是尾,这就是著名的红旗渠。
红旗渠的故事也曾听说过,但一切都只是“故事”,抽象而遥远,而那天,当我们一行人来到红旗渠后,面对眼前的壮丽奇观, 一幕幕情景浮现在脑海里,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创业艰辛,大家无不感慨万千:几十万食不果腹的民工用简陋的工具、落后的技术手段,以一颗火红的心和坚韧的意志做出了愚公移山的千古伟业。悠悠十年风霜雨雪,多少人把青春奉献给了山石险峰却无怨无悔,在这千里长渠上,又洒下了多少林县儿女的鲜血?昨日英雄今安在,一渠江水向东流!不由得,我对老一辈的林县劳动人民又多了几份敬畏之情,不同以前,这种情,如同那峭壁上的磐石般实在而具体。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历史上的林县石厚土薄,十年九不收,解放后勤劳的林县人民不向命运低头,以“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的超然心态,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大无畏的“红旗渠”精神,逢山凿洞、遇河架桥,改变了林县面貌,创造人间一大奇迹。由此我又想到了我的工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曾几何时我也感到压力大,节奏紧张,琐事繁多而且充满矛盾,现如今见识了修凿红旗渠艰辛苦难,才觉得,人的潜力是惊人的,做一件事,有决心,有勇气,有耐力,那么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上的小困难,更是如此。在参观红旗渠的同时,我的心中又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我们的先辈在几十年前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作为一名后生,感觉骨子里也流淌着英雄先辈们的热血,我更应该继承好这份红旗渠精神,带着一种乐观,坚韧的心态投入到工作教学中,更进一步,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更是要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到我的教学工作当中去,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急难险重我先上,勤俭节约创优秀!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红旗渠精神,才能不枉此行!
这次参观已经超脱了简单的参观旅游,这是一次红色之旅,一次心灵的洗礼……西边天际抹上一片艳红的时候,坐在车内透过车窗再看一眼缠绕于太行山腰际的红旗渠,我为林县人无畏天地的英雄气概所感动,为林县人不向命运低头的潇洒气度所折服。
我决心,要学习“红旗渠精神”,更要结合我的教学工作赋予其更多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与新时期我校建设相结合,在教学之路上把“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