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儿园大班《民族团结》主题的班会内容

来把风靡全球的LOL吧 我们是联盟里的无敌红领巾

❷ 简短民族团结小故事幼儿园小朋友使用的

这是中国最西北的一个小县城。连日的降雪给这片广袤的草原披上了银装,气温也骤降到了零下30多度。2009年12月10号上午,回族青年王作林急匆匆从一百多公里外的村里赶回了清河县城,看望他病重的维吾尔族妈妈——阿尼帕老人。
这个普通的院落,是王作林和他的18个不同民族、不同血脉的兄弟姐妹们一起长大的地方。如今,他们已各自成家立业,但这个宁静的小院和70岁的老母亲阿尼帕一直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牵挂。
和所有的家庭一样,全家福记载着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光。
1963年,阿尼帕已经是6个孩子的母亲,丈夫阿比包在县公安局工作,加上弟妹,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支撑着。生活拮据但日子过得却其乐融融。可是就在这年冬天,和阿尼帕一墙之隔的哈萨克邻居亚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不满十岁的孩子。
阿尼帕看到这三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十分可怜,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阿尼帕心里明白,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多一张嘴就意味着多一份生活的艰难。
今年已经53岁的托乎提是阿尼帕老妈妈最初收养的三兄弟之一,那时他只有8岁,回想起当年阿尼帕妈妈收养他们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之后的十年间,阿尼帕又先后收养了回族孤儿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汉族孤儿金海、金花和金雪莲,这时,她和丈夫抚养的孩子增加到了19个。
流浪街头的小淑珍当时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头上没有一根头发,满是脓血。
阿尼帕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经过两个多月的清洗和治疗,小淑珍的头上终于长出了黑茸茸的毛发。
一直到现在,王淑珍始终保留着长长的黑发,她说这是妈妈给她最珍贵的礼物。
为了保证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尼帕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米2的大铁锅,她几乎把家里的全部收入都换成了食物,春天粮食不够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还要出去捡麦子、收土豆。尽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见肘。为了多赚些钱为孩子们交学费做衣服,丈夫阿比包下班后就去为工地打土块,而阿尼帕也在县食品厂找到了一份洗羊肚和羊肠的工作。
阿尼帕夫妇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能吃饱,还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家里用不起电灯,阿尼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条,做成小油灯,19个孩子们就在这一盏盏跳动的灯光下读书学习,上完了小上学、中学。孩子们没有一个因为家里贫穷而辍学。
正是因为阿尼帕对这个特殊大家庭付出的艰辛,让兄弟姐妹们早早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相互关爱。今年已经三十三岁的热阿黑是阿尼帕最小的亲生女儿,回忆起当时的生活,她的心里充满了辛酸和感动。
阿尼帕的19个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渐渐长大,四十年的岁月,这份大爱也逐渐打动了周围的邻居们。
每到逢年过节,是阿尼帕老妈妈最快乐的时候。因为这时,全家老小都能聚到一起。这是一段拍摄于2005年春节时的一段录像,享受着天伦之乐的阿尼帕老妈妈和阿比包爸爸无比幸福

❸ 谁有幼儿园民族团结的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聚居地、服饰、风俗习惯等,知道他们是少数民族。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特色。

教学难点:能通过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和特色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

❹ 关于"民族团结''的短剧

《刺桐人家》 剧本创作要求

一、选材

1.“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取材于闽南百姓生活中的热点故事,从百姓生活小事中发掘值得思索的东西。

2. 立足泉州,突出闽南地域文化特色,放眼闽台.

二、剧本基本要求

1 作者

剧本最好为原创(或者自己的小说故事)。如果是改编或者修改的别人的(报刊杂志、网络),要注名作者和来源。

2、题材

不限.都市情感 乡村故事 家庭伦理 社会问题 名人逸事 新闻时效 民生法制 …均可。(参照剧本分类篇)

3、体裁

⑴单本剧,能在20-30分钟内表现的(字数6000-8000字左右,字数只是个参照)

⑵上下集,能在40-50分钟内表现的(字数1200-16000字左右;)

4、内容

⑴真实的反映海岸线\闽南百姓生活,具有较强的贴近性和时代感

⑵注意细节的表现人物情感世界,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对家庭、社会等有较好的正面引导作用。

(4)突出乡音\乡情\乡愁\乡韵,突出亲情.让闽南观众有亲切感,让台湾观众有对闽南祖地乃至祖国的大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 创作要点

1.主题鲜明、正确,叙述流畅,线索清晰,结构完整,生动有趣。

2.稿件必须符合剧本写作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要有故事梗概,人物简介,场次,场景.时间

3.稿件必须符合百姓基本的审美趋向,生活化、大众化,忌庸俗化。

4.短剧是体现民生的节目,所以始终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强化戏剧冲突,也可淡淡的,诗意的,伤感的,散文式的….

5.台词精炼,尽量多用短句,在人物行为动作上可加以一定程度的细化,用细节动作表现人物,而不是仅仅靠对白。

6.必要的旁白主要用于心理独白(包括书信日记等)和事件描述,旁白需慎用,可看性强的事件描述可以用戏表现。

7.注意场次变化时的转场技巧,尤其在一些时空交错的情况下更要保证观众的逻辑思维习惯。

8、标题的引人入胜,作为短剧标题要求精炼且具有诱惑力。

9、注重细节描写,尤其是人物的心理变化、与之相应性格特点的行为动作等。

10. 尽量真实、自然、可信,,要以真情感人。

11. 场面不要太大,人物不要太多,要考虑表现能力,毕竟不是大制作.

12. 用普通话写作,用闽南语口气,但要大家看的懂;可以夹杂闽南方言俗语,但要在后面注明普通话的意思。

13, 语言生活化 口语化,.避免书面化.

14. 注意节奏.

15.故事梗概最好详细完整,不要留有悬念.

四 风格定位

真实 美感 即赏心悦目又寓教与乐

五 创作原则

A. 符合国家政策法令,包括广电部的条文规定。

B. 成片中绝不允许出现有损国家尊严、违背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情节。

C. 不出现宣扬暴力、淫秽本性的镜头。

D. 真实反映生活。避免低俗化,避免制作粗糙,抄袭.

六.指导思想

1.展示祖国大陆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成就,

2.展示闽南特别是泉州的美,表现闽南人的风采和生活状态.

3.以闽南文化为立足点,让系列剧成为海峡两岸文化情感交流的一条纽带.宣传两岸同胞不可分离的历史文化联系,

5.崇尚两岸一体化,符合对台对外宣传的风格基调,符合老百姓的口味,符合台胞的收视习惯.

❺ 谁有幼儿园民族团结的教案

-
大班社会:可爱的少数民族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铺垫、PPT“少数民族的风情”
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说说讲讲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
1.师: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最好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
2.出示地图: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其他的哪些少数民族?(让幼儿简单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
4、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把幼儿分为两大组,每个队从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运动、人土风情等方面介绍)。
1.第一组幼儿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服装: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
维吾尔族的姑娘: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梳细发长辫。
维吾尔族的花帽: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四楞小花帽。
舞蹈: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长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单膝着地,会耸肩膀,女孩子会围着男孩子跳舞。
教师:让我们带上四楞帽子,一起来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吧。(播放音乐背景,幼儿学做一些基本的动作)
特产:维吾尔族不仅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还被成为“水果之乡”呢,知道为什么叫它水果之乡吗?(产葡萄)维吾尔族是我们中国的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除了葡萄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吗?(哈密瓜,巴丹木,无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组幼儿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PPT)
服装:长袍,腰带,靴子。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里面的内饰也有很多。
蒙古人还有摔跤,献哈达,敬酒,敬茶等风俗习惯,(最老爱幼、老师介绍礼貌用语,幼儿学蒙古人有草原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跟音乐学骑马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继续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2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2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❻ 能表现民族团结的情景剧表演中想加入歌曲和新疆舞

锁小龙是吧

❼ 幼儿园老师老师民族团结大爱故事演讲稿

讲稿一: 各位老师,全体同学,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流行乐坛上没有维吾尔族音乐欢快的旋律?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给我们上地理课的维吾尔族老师,英俊高大,温文儒雅,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听课状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用精熟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解疑答惑,用流畅的普通话开启了同学们的智慧之门,充分展示的教师风采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同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让我们的同学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 今年九月底,我县举办了首届自治区赛马锦标赛和第十八届阿肯阿伊特斯盛会。赛马场上,哈萨克族骑手以他们娴熟的驾驭技术征服了所有观众的眼球;广场上悠扬朴素的冬不拉弹唱,似乎把人们带回到辽远的牧场,那里有青青的草坡,淙淙的泉水。他们歌唱着自己幸福的生活,歌唱着党和政府民族团结的好政策。花团锦簇的哈萨克族刺绣品,又好像让人置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带领大家共同走向富裕。 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不朽的灵魂!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谢谢大家。 演讲稿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参加道德讲堂活动,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我演讲的题目是《大爱不分民族感天动地》。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荣辱与共、唇齿相依。同样的历不分史、相同的信念,将新疆各民族融合成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巩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正如歌声所唱的: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下面我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亲如一家的故事。 地东南缘,居住着汉族、回族、哈萨克和维吾尔族等32个民族。在这个地方,你随处能听到不同的语言交流;在这个地方,你随时能看见不同民族生活的其乐融融景象,这里就是昌吉,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教师民族团结演讲稿3篇】教师民族团结演讲稿3篇。 2015年9月,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我今后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某某中学。陌生的工作环境、不甚熟悉的同事和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既充满挑战又茫然无措。那一天,我第一次踏进那个办公室,遇到了我在这个学校的第一位良师益友——XX老师。她是维吾尔族,有着洋娃娃一般的卷发,脸上永远洋溢着甜美的笑容,她的阳光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她坐在我的对面,似乎 是看到了我的拘谨,笑着问了问我的情况,然后说了句“没关系,面对新环境都有这样的问题,有什么不懂得尽管来问我”。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把这句话当成了救命稻草,以后的那段时间,每一天、每个事件,甚至每一节课,我都有无数的问题问她,而她总是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这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学到了很多。生活上,她总能记起我是独自一人在外,时常在家里做好吃的叫我去,我不好意思去,她就干脆带到学校来,我遇到困难时,她第一时间帮助我,雪中送炭的永远是她。 是她,让我对这个学校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是她,让我感受到了二中老师的魅力所在;XX老师,你可能不知道,你的一点一滴的关心给我这个初入社会的小丫头带来的是多大的一片阳光。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您真诚的说一身谢谢,谢谢你在我成长路上的指点和帮助。 送走毕业班,我加入了初一年级组这个集体,换了新办公室,有了新的工作搭档,认识了新的教师,可是带给我的感动一如既往的存在,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灵,XXX是初一年级组的历史老师,也是我的师父,是在我教学路上为我排忧解难的师父,是在生活上给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的师父。一节公开课,能不厌其烦的为我指出不足,不断地修正。一个教学问题,能耐心细致的为我讲解,直到我完全理解。总能在我想家时给我带来属于家的味道。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我的每一次感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衬托着那颗美丽的心灵。X老师,我感谢您,为曾经的一点一滴。 也借着这个机会向所有曾近帮助过我、指点过我的老师们说声感谢,没有你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们。无论是民族老师还是汉族老师,他们都张开双臂欢迎我们,尽己所能的帮助我们,让我们把XX学校真正当做自己的家,把他们当做家人。 其实,XXXX老师只是XX学校几百名老师的一个缩影,XX学校是一所民汉合校,随处随时都可以看到民族团结之花的盛开。逢年过节,学校领导都会去少数民族家慰问和看望;随时都能够听到各民族教职工相互帮助的感人事迹;教学上,民汉教师双语结对子,快速提高双语教师汉语授课的水平,为促进教育教学进步共同努力;教育上,民族教师主动帮助汉族教师和民族教师进行沟通,使得老师和民族孩子的关系更为亲密。 数不清的感人事迹,说不完的感人故事。其实,无论是谁,都愿意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都希望XX学校常盛开民族团结之花,更希望学校早日成为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学校。在这里,请允许我说出很多老师的心声:在XX学校,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任何事情,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大爱不分民族感天动地。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❽ 幼儿园教师关于民族团结的即兴演讲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民族团结不分你和我”。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全国“两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对于打牢教育系统各族干部师生团结的思想基础、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平稳快速发展、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这样一个地方,地处天山西部伊犁河谷盆地中央,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住着汉族、回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等32个民族。在这个地方,你随处能听到不同的语言交流;在这个地方,你随时能看见不同民族生活的其乐融融景象,这里就是伊犁,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 2012年9月,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我今后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伊宁市第十小学。陌生的工作环境、不甚熟悉的同事和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既充满挑战又茫然无措。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和老师,当时我觉得工作上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上的交流,后来的工作中我发现我校开展的有民汉结对子,师徒结对子,并且还有民汉班级结对子,民汉班主任结对子等活动,在工作中我们共同进步,在生活中我们互相帮助。第十小学是一所民汉合校,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民族团结之花的盛开。逢年过节,学校领导都会去少数民族家慰问和看望;随时都能够听到各民族教职工相互帮助的感人事迹;教学上,民汉教师双语结对子,快速提高双语教师汉语授课的水平,为促进教育教学进步共同努力;教育上,民族教师主动帮助汉族教师和民族教师进行沟通,使得老师和民族孩子的关系更为亲密。 数不清的感人事迹,说不完的感人故事。其实,无论是谁,都愿意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都希望第十小学常开民族团结之花,更希望学校早日成为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学校。在这里,请允许我说出很多老师的心声:在伊宁市第十小学,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任何事情,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