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杀鸡段子
① 为什么人们爱喝心灵鸡汤
曾经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让一个人把手从一个洞伸到另外一个房间,他完全是看不到伸出去的手是什么状况的,然后人家说把他那个手割脉了,并且那个房间就传过来水滴的声音,其实是水龙头在滴水,他就真以为是自己的手被割脉了,最后死亡。这就是心理干预起的作用。心灵鸡汤看起来没有什么用,但是如果你真的用心,会对你的心理起作用。
② 分手大师电影观众学分析
1. 贱萌表演
超越文章(纯表演上对比),华语电影史上最强贱萌风格,梅远贵的角色将成为该流派历程碑一样的角色,其表演者邓超将在数年内独孤求败。
关于贱萌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是让人觉得有趣好玩有魅力,而又不会浑身鸡皮疙瘩。邓超的表演虽然有些过犹不及,但毫无疑问属于第一种。
所谓的“过”,也只是说对于影片的情节来讲。而其本人的魅力,号召力,多才多艺,在本片中展露无疑。
2. 致敬恶搞
不仅男主角卖力演出,配角的表演也极其精彩,有群戏的雏形。那段致敬漫威宇宙的设计,真的闪瞎双眼。而那个超强的打手,也是每出现,必惊艳。
难道你没发现,连里面的动物都集体卖萌起来——鲨鱼,刺猬,猫咪。
很多人觉得此片恶搞得十分过分,大抵是没看过《南方公园》。
作为《南方》忠实粉丝的PO主早已经节操碎一地,捡不起来了。所以,看到梅远贵“比比芭比波比”的致敬,真是笑到湿透一片。
3. 自黑乱入
不仅各种恶搞,主角们都不遗余力的自黑。从开始客串男主的分手自黑,到女主以素面朝天女汉子形象出场,一人勇斗二劫匪,再到女主拖鞋的段子……无论会心一笑,还是捧腹大笑,每个观众都是既得利益者,自黑看着容易,实则需要勇气!
而当梅远贵带着叶小春策马狂奔桥上,我达到了史上最快高潮。
一瞬间,五雷轰顶地舒畅。
谁TM要宝马了,给我匹马就成!
请为她跳一次钢管舞,请为她穿一次女装,请为她找回真实的你!
当一个女人向你要金钱的时候,只能说明你给不了她更好的东西。
我不信,真有一个女人会傻到不要一个爱他的男人,会傻到不要温暖的拥抱,不要心心相印,厮守一生的誓言。
如果她不信,就TM去让她相信!
4. 或有动容
当邓超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我看到叶小春的泪,那一刻,我想,那不仅仅是叶小春的泪吧,也是杨幂的泪吧。
多年的辛苦换来眼前的一切,她不是最好的,或者说她是饱受争议的,大家乐意看她在舞台上跌倒,但是她坚强的挺了过来。
于是,那一瞬间,她是不是看到了自己?
或者,透过邓超饰演的角色,她是不是看到了那个她深爱的,并嫁给的,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的老公?
而那一刻,你又看到了谁?
你是否想起哪个男人顶着太阳为你撑阳伞,狂风暴雨时为你撑雨伞;
有没有哪个男孩儿拿着鲜花站在楼下,弹着吉他对你说着情话;
有没有一个人,为了你,他可以受尽委屈,不顾一切?
要说影片恶搞之外第一次让我动容的也许就是这一刻了。远超过了梅远贵在车里听叶小春的独白。
而第二次动容,就是他带她回家。
他们走进那个破旧的房屋,梅远贵和父母极为真实的对话,一瞬间眼眶极浅的我就把持不住了。对亲情的戏码是毫无抵抗力的。尤其是在前面的几次恶搞铺垫之后。
那一刻,梅远贵的角色通过我的脑补变得异常立体:他是一个浑身发着金光的男人——他是个孝子。一个孝顺的男人多半不会差到哪里去,更不会坏到哪里去。
我记得在我离家的时候,奶奶对我说,以后找男朋友,最重要的就是看他对父母怎么样,一个对父母好的男人,才有可能对你好。
而更重要的是,他不是一个自怜自艾的人,不是一个喜欢用忧伤装扮自己的人,他总是微笑,把悲伤藏进心理,极其乐观,他是一个一个像太阳一样的男人。
那么沉的重担,没有让他成为一个见利忘义,冷漠麻木的人。他依旧保存着真心,只是他自己不知道。当她碰见一个跟他极其不同,又本质上相似的叶小春,他被打回了原型——那个看上去各种不靠谱,实则靠谱到极致的男人。
他把“哥罩着你”当做口头禅,这不是黑帮里的耍帅,他一直在用行动兑现诺言。
哪怕是最简陋的,他也要给他最好的一切——灯光,舞台,音乐,绳命……
他让她释放真心,让她绽放笑颜。
叶小春幸福了。希望无数个在这个城市奋斗着的叶小春会遇到属于自己梅远贵,那个不会破你冷水,而是那个告诉你,尽力呼喊,总会有回声的男人。
于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电影并不是只有恶搞,至少它的初衷绝非如此,如果你是一个敏感的人,你一定会感受到这些。
5. 炫目画面
对应劲爆的内容,电影的画面也非常炫目,电影的灯光堪称精致。而在剪辑及音乐的应下,魅力十足。
街头床单间大战那场戏,光影设计,平行剪辑,音乐搭配堪比《泰囧》马杀鸡片段,非常给力。
本片有很多夸张的地方,除了致敬影视,细心的观众也会发现,这更是漫画风格的处理,这个元素在影片全篇都有贯穿。这既让影片前卫时尚,也有“过”的倾向,喜忧参半,完全取决于观众的趣味取向了。楼主不提倡这种冒险的“抛绣球”式做法,创作者应该掌握主动权。
综上,影片还是有很多看点的。诟病最多的地方是恶搞过多。
关于这点,恰巧楼主有个相关的经历,算是类比。
PO主在不久前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一部叫《满汉全席》(《金玉满堂》)的电影,徐克导演,里面阵容豪华,哥哥,袁咏仪等,推荐者说这是最好看的美食电影,关乎小时候的观影记忆。
我看了之后,各种无法忍受,各种疯癫,各种zuo,吃饭吃出铁块儿,象棋的戏码简直让我无力吐槽,可是看豆瓣的评分,竟然如此之高……很多人提及小时候的记忆。
所以,其实有些时候,情感为上还是理智为上时的打分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是为了演员的表演给了高分,还是影片的剧本打了低分,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在想,如果我还是很小,没有那么多大道理,看《分手大师》这样一部片子,未必会多这么多抱怨。不禁感慨,果真是越长大越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