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笑话
⑴ 带有凉字的诗词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已凉
唐代: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⑵ 海南话属于什么语系
海南以前属于广东,所以和广东话比较相似。。南粤语系吧。
⑶ 临高启明是个笑话么
年轻人问方丈:“大师,别看我整天开着跑车,住着别墅,经常出入五星级酒店。但是,我过的一点也不快乐,穷的只剩下钱了。”方丈把他带到了寺院的金库,屋子门一打开,里面的人民币一下子就拥了出来。然后,方丈给了他一个袋子让他装钱,不一会他就装满了,方丈又给了他一个大袋子。年轻人大悟:“大师,您是说,只有劳动才能让我感觉到生活的充实,让我变的快乐,人生才能变的更有意义吗?”方丈摇摇头,指着袋子道:“装,你继续装。”
⑷ 临高笑话圈
小样:谁都有个性,谁也不是生下来就适应社会,环境像是一条河,咱都是河里的石头,一开始各有各形状,头上长角、身上生刺,天长日久被喝水冲刷,角啊,刺啊的就都磨成圆的了。
⑸ 春节--饮食习俗等调查
春节饮食习俗
腊八粥——最初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中国年节食食俗》载: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游遍印度的名山大川,以寻找人生的真谛。他到了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时,由于又累又饿、昏倒在地,这时有一位牧女见此情景,急忙把自己带的午餐拿出来,一口一口地喂释迦牟尼。牧女的午餐,是由各种食品混合组成的,里面有采来的各种野果。释迦牟尼吃了这顿香美的午餐,元气顿复。后来他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到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年到“腊七”这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清新干果,放入洗净的器皿中终夜熬至天明。将熬成的粥用以供奉佛祖,届时,寺院僧侣诵经演法,尔后喝粥以示纪念。这就是腊八粥的来源。佛教在我国流传很深远而沿袭了这一习俗。至于腊八粥用料,北宋以杏仁、桃仁、果脯、江米、黄豆、豆子等;南宋时以胡桃、松子、柿栗之类;元代粥色则是殷红的,亦称红糟粥、朱砂粥,可能用赤豆、莲子、花生、红枣之类致红的原料。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十二月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另据安徽人传说,朱元璋小时给地主放牛,常因断炊而饥饿。有一天,他在一间小屋内发现一个洞,他伸手下去一摸,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黄豆、红枣、栗子等物,于是他把这些五谷杂粮一齐下锅,煮了一锅热粥,喝起来香极了,后朱元璋当上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腻了,想换口味。腊八这天,他忽然想起儿时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当下传令御厨以各色谷果煮粥进食。吃后大悦,并将此粥赐名为“腊八粥”。
此后,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
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
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
腊八粥现又称八宝粥,用料以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选自己喜爱的如芡实、栗子等)。
年糕——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
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远在公元五世纪,饺子已是北方汉族的普通食品。当时的饺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但当时饺子是连汤吃的,故当时称之为“馄饨”。至唐朝时,吃法已与今天一致。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唐墓中发现有饺子,形制与现代七异。宋代称饺子为“角子”,此词也外见于时清小说中。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又有“扁食”一词。明、清时又有了“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新称谓。
明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传统食品。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
春节饺子讲究在除夕夜十二点钟包完,此刻正届子时,以取“更岁交子”之意。
元宵——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
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古语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农历春节的饮食风俗,也是如此。
在北方,家家都要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有趣的是,河南有的地方初一早上吃饺子与面条同煮,当地名曰“金丝穿元宝”。豫西一带一早上吃的饺子与粉条同煮,名曰“粉皮水饺”。陕西人初一吃饺子不是擀皮儿,而是把面
杆平擀薄后,用茶碗一个个扣刻成皮儿。山西有的地方则用手捏皮儿。与北方初一早上吃饺子的风俗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南方大多数地区则盛行初一吃元宵和面条。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年初一多吃元宵。闽南和浙江湖洲一带初一早上主食是面条。福建漳州居民初一早上吃香肠、松花蛋和生蒜。广东潮州一带的人初一则吃“腐园”,然后喝营养丰富的“五果汤”。而广西人春节则吃粉糕、糯米饼、米花等。值得一提的是宝岛台湾春节的饮食风俗,大年夜,全家老少团团围着火炉(锅),吃年夜饭。这顿晚餐特别丰盛,各种菜都有象征意义。围炉时,每个人都要尝尝各种菜。如果家中有人外出未归,要空出一个位置,把他的衣服放在空位上,以表示家人对游子的思念。
⑹ 有关东莞市虎门镇白沙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特色,当地的民歌民谣、笑话等
白沙地区太小,不好找。给你虎门镇概况,希望对你有用!!
虎门镇位于东莞市西南部、珠江口东岸,面积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人,外来人口53万人。广深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全境。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的国际港口,直接对外开放。水路可通航广州、深圳、香港等地。虎门是历史名城,183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率军民硝烟御敌,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名胜古迹,成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的胜地
地理位置:
虎门镇位于东莞市西南部,珠江口的东岸,镇中心坐标东经113°49′33″,北纬22°49′38″。全镇总面积178.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4万人,常住人口50多万人;属乡级行政单位,下辖29个社区,镇治地为则徐(原称太平)。东莞市虎门镇毗邻广州、深圳;北和沙田镇、厚街镇相接,东与大岭山镇、长安镇为邻,西隔珠江口与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相望,南临伶仃洋。
经济地位:中国经济“千强镇”之首 ,中国服装名城
历史地位:中国近代史开篇地
虎门镇行政区划
今虎门镇是先后由原太平镇、虎门镇和新湾镇三个镇合并而成的一个大镇,1986年虎门镇与太平镇合并,1998年新湾镇并入虎门镇。
东莞市虎门镇下辖:则徐社区、金洲社区、虎门寨社区、东方社区、大宁社区、树田社区、白沙社区、沙角社区、怀德社区、博涌社区、镇口社区、村头社区、新联社区、九门寨社区、居岐社区、南面社区、北面社区、南栅社区、北栅社区、小捷滘社区、陈村社区、东风社区、武山沙社区、黄村社区、龙眼社区、赤岗社区、宴岗社区、路东社区、新湾社区;共29个社区。虎门镇人民政府驻则徐社区虎门大道38号(虎门广场前面)。
虎山
虎门镇恰似两个看门的卫士,虎门也因此得名。
虎门,是一块英雄的土地。1839 年,民族英雄林则徐率领虎门军民销烟御敌,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改革开放以来,敢为天下先的虎门人民抢抓机遇,团结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被誉为“全国财政之星”、“中国乡镇之星”、“中国女装名城”、“全国体育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民政全优镇”、“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科技镇”、“广东省教育强镇”、“k中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标兵”、“(中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中国首届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 强(第一名)”。
镇坚持实施“内外源经济并进、工商并举”的战略,按照稳定农业、优化工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在保持工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着力打造商贸虎门,形成了工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目前全镇 在册各类营业执照 48000 多户,其中个体户 42000 多户、公司和非公司类企业 4200 户、外商投资和来料加工 1200 多户, 形成了包括服装、电子、物流、会展、五金、塑料、玩具、彩色印刷、电线电缆等 30 多个行业, 6 万多个品种。
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虎门服装已达到产业集群的规模,具有显著的区域经济特色。
虎门不仅是经济强镇,更是雄奇魅力之城,人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到近代的鸦片战争遗迹 —— 林则徐销烟池、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抗英战场遗址;从抗日名将蒋光鼐的故居,到热血洒虎门的民主革命战士的执信纪念碑,从雄伟壮观的虎门大桥,到气势恢宏的海战博物馆……都在诉说着这片热土的辉煌和荣光。
虎门的历史光辉灿烂,虎门的未来令人神往。虎门人民将继续解放思想,倍加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创新创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双转型,全面开辟虎门发展的新境界!
虎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改革开放以来,英雄的虎门人民继往开来,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虎门人远见未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和建设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发展目标定位,以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以配套完善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功能齐备的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优势突出的产业发展为依托,大力推进城市、物流、环境和文化建设,打造虎门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的全新格局,力争在世纪之初,把虎门建设成为在珠三角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化南国海滨港口商城。
全新的虎门城市规划突破以往格局,取“全镇一盘棋”理念虎门镇,把全镇170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形成“一环、两轴、三河、五岸、八横四纵、七大板块”的全新发展格局。投资超百亿元的城市重点工程正加快推进,城市框架已形成,一座现代化海滨港口商城呼之欲出。
经济动态
全面推进的小康社会建设
虎门镇
坚持实施“内外源经济并进、工商并举”的战略,按照稳定农业、优化工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在保持工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着力打造商贸虎门,形成了工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目前全镇 在册各类营业执照48000,个体户42000和非公司类企业 4200 户、外商投资和来料加工 1200 多户, 形成了包括服装、电子、物流、会展、五金、塑料、玩具、彩色印刷、电线电缆等30个行业, 6 万多个品种。
小区一景
虎门拥有上规模的服装企业1000多家,还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 刺绣等配套厂100多家。虎门不只拥有坚实的生产基地,还拥有配套齐备的庞大服装市场。名闻遐迩的富民商业大厦、龙泉商业广场、黄河时装城等17个现代化时装商场,8,500多家商铺,形成了一个方圆一平方公里的时装城。虎门不仅成了全国最活跃的服装批销中心,而且成为出口东南亚、欧美、西亚各地的重要基地,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女装名镇”称号。虎门服装市场名牌荟萃,精品如云,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时装秀,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过九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和四届“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成为服装界闻名遐迩的瞩目盛事。
IT产业
方兴末艾的IT基地
虎门就像一台电力十足的信息发动机,已经为你打开一片沟通虎门镇的天空。随着近年来电子信息业在全球的兴起,虎门先后引进了250家电子信息生产企业,年产值超过33亿元,拥有一大批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品中心、中国南部最大的电子信息基地,被中国信息化推广办公室授予“虎门数码港”。虎门镇与东莞市政府、广东省信息产业厅成功主办了“东莞国际电子信息产品展览会”,显示出虎门电子信息产业走向世界的强劲动能。方兴未艾的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虎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其它龙头产业一起沟通国内外,创造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辉煌。
制造业
有识之士的创业乐园
虎门,紧紧围绕“一城三创五争先”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规模制虎门镇造业。虎门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承载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吸引了国内外著名财团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招商引资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其中,白沙汽车城首期投资5亿美元,目标年产量15万辆,年产值200亿元。该项目的建成,将成为虎门外资经济航母
农业篇
稳步发展的现代农业
虎门镇有农业用地四万亩,创办了蔬菜、水果、养殖等八大农业 虎门镇生产基地,还办起了20个外向型农业企业,205个民营农业企业。农业产值达4亿多元,农业产品出口额1300多万美元。农业集体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壮大,实现纯收入超过千万元以上的有18个村,现代农业得到稳步发展。
文化篇
独领风骚的文化发展
虎门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新城目标,实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重视文化设施和科教事业的建设,办起了虎门有线电视台、虎门报社,虎门歌剧院、虎门体育中心正加快建设。广泛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广场文化、节日文化、会展文化、协会文化等空前活跃,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地理交通
水路
珠江主航道傍镇而流,直航穗、深、港、澳等地,连通五大洋,并拥有国家一类口岸的虎门港。
陆路
广深珠高速公路在虎门镇回旋交接,使虎门成为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国第一座大型悬索桥—虎门大桥连接珠江口东西两翼;临近东莞东火车站;S358省道和各级公路四通八达;兴建中的常虎高速公路和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更将使虎门如虎添翼。
航空
北连广州国际机场,东靠惠州机场,南邻深圳宝安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西近珠海机场和澳门国际机场。
虎门地处粤港澳经济走廓交汇点,已构筑了完善的海陆空现代化交通大网络,永远向世界敞开大门.
港口篇
通向世界的黄金口岸
虎门港口为国家一类口岸,其中沙角港区煤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万吨,沙角港区货柜码头设计装卸能力达600吨,5,000吨泊位码头年吞吐量达200万吨,筹划发展3.5万吨泊位两个。
虎门港与东江、西江、北江三方水网相连,与香港、澳门及华南诸港接通。港口设施完善,除设有海关、边检、检验检疫、港监等联检单位之外,客货轮码头、水路运输航线分别可直抵香港、广州、珠海、广西、梧州等地。
物流篇
炙手可热的商贸重镇
早在明末清初时期,虎门已是一个名闻遐迩的商品集散地。经历了20余年的改革开放,虎门已形成了吞吐国内外的大规模、系列化的市场和强大的销售网络。
虎门镇有各类专业市场36个,总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正在规划建设的富民商贸城,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商铺达8,000多个。货柜码头年吞吐量达18万TEU,近140万吨货运量。虎门正将为珠三角区域炙手可热的商贸物流重镇。
有识之士的创业乐园
旅游资源
虎门人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到近代的鸦片战争遗迹——林则徐销烟池、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从抗日名将蒋光鼐的故居,到热血洒虎门的民主革命战士朱执信纪念碑……无不辉映着这片英雄的土地!
英雄的虎门后人继往开来,一座充满活力、动感无限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她,博古通今,不仅有鸦片战争的博物馆、海战馆、威远炮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我国第一座大型悬索桥——“世界第一跨”虎门大桥;她,秀丽多姿,不仅拥有五星级的龙泉国际大酒店、豪门大饭店等完善的旅游渡假设施,还有洋溢自然魅力的青山秀水;她,风情万种,既有白沙油鸭、虎门膏蟹、南面麻虾、狮子鱼等风味河鲜海鲜,又有龙舟竞渡、荔枝节等岭南风情民俗……
在不久的将来,集军事主题博物公园、高科技主题公园、虎门大桥、大桥观景台、歌剧院、高级休闲度假商住区等精彩项目于一身的威远岛旅游开发区,将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为虎门增添无限魅力!
英雄的虎门后人继往开来,一座充满活力、动感无限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她,博古通今,不仅有鸦片战争的博物馆、海战馆、威远炮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中国第一座大型悬索桥—“世界第一跨”虎门大桥;她,秀丽多姿,不仅拥有五星级的龙泉国际大酒店、豪门大饭店等完善的旅游渡假设施,的青山秀水;既有白沙油鸭、虎门膏蟹、南面麻虾、狮子鱼等风味河鲜海鲜,又有龙舟竞渡、荔枝节等岭南风情民俗……
2004年,博物公园、高科技主题公园、虎门大桥、大桥观景台、歌剧院、高级休闲渡假商住区等精彩项目于一身的威远岛旅游开发区,将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为虎门增添无限魅力!
景点介绍
座落在东莞虎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是一座专门收集、陈列、研究林则徐、鸦片战争文物史料和保护有关文物遗址的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清朝饮差大臣林则徐把收缴的英美鸦片贩子的2376254斤鸦片在广东虎门镇口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有力地伸张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严禁鸦片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在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禁毒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前,虎门要塞司令曾在当年销烟的地方立了一座高约一米的“林文忠公销烟处”的纪念碑。但无人管理,整个销烟池旧址杂草丛生,荒芜不堪。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虎门销烟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党和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树起了“林则徐纪念碑”。1972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将“林则徐纪念馆”改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把“林则徐纪念碑”改成“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碑”。这无疑是不合建馆的原意。于是,在1985年,重新定名为“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为了更好地收集、研究鸦片战争历史的文物资料,保护鸦片战争遗址,向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优秀传统教育,再增加一个馆名“鸦片战争博物馆”(现在两个馆名,一套班子,一个馆址)。1987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先后从海军部队接管了沙角炮台和威远炮台,并分别成立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交由该馆管理。随后,1989年把原有的纪念碑拆除,树起了由林则徐铜像与花岗石卧碑像结合的“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
记念馆管理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均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的面积达50万平方米。林则徐销烟池旧址是1839年林则徐为销毁英美鸦片而挖的,池有两个,据记载:每个池纵横十五丈余尺,池底平铺石板,池边栏桩钉板,前设一涵洞,后通一水沟,池岸周围广树栅栏。现在馆区的两个销烟池是1972年在考古挖掘基础上初步复原的,它是当年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历史见证。
沙角炮台位于珠江口外端之东岸沙角山,它始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初为英国侵略者所毁,道光二十三年及光绪年间先后重修、扩建。现存的沙角炮台主要由频海台、临高台、捕鱼台等炮台组成。沙角炮台与虎门海口西岸的大角炮台斜峙相对,相隔约4000米,构成虎门海口的第一道防线。当年,爱国官兵曾在这里英勇抗击过英国侵略者。1841年1月7日,英军进犯沙角,六百余名官兵英勇抗击数倍于己之敌。因弹药耗尽,寡不敌众,守将陈连升父子及大部分官兵为国捐躯。沙角白草山麓的节兵义坟,就是部分阵亡官兵的合葬墓。它也成了人们凭吊英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
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南山炮台、蛇头湾炮台与鹅夷炮台分别位于威远岛武山西南至东南的海边、山腰上,都是鸦片战争前后修建、改建的。它跟与之相对的横档、永安、巩固等炮台构成了虎门海口的第二道防线。1841年2月26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领官兵在此防线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最后在靖远炮台壮烈牺牲。威远岛上诸炮台虽几经战争的破坏,自然的损坏,但部分仍保存较完整。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所管理的这些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军事研究价值,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的良好教材。该馆的主建筑陈列大楼为仿古炮台建筑,在建筑中变体再现了当年使侵略者丧胆的虎门海防炮台工事的建筑符号,具有鲜明的特色。
这座陈列楼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主要为《林则徐禁烟与鸦片战争史实陈列》,分八部分:一、鸦片战争前的形势,二、罪恶的鸦片输入,三、林则徐与广东禁烟,四、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五、广东军民的抗英斗争,六、沿海各省军民的抗英斗争,七、鸦片战争的结局,八、扑不灭的反侵略烈火。这个基本陈列主要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有关文物资料,揭露当年英国侵略者武力侵略中国的罪行,概括反映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业绩,肯定林则徐等爱国官兵的历史功勋,歌颂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该馆的陈列形式突破了传统的陈列手法,注意把文物放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中去展出,采取画物结合,实物与辅助展品结合,采用场景、沙盘、声光电模型、寻像放映等多种手段,使陈列形式生动、形象。如该馆为了反映当年林则徐、关天培用木排铁链封锁虎门海口的情形,把征集来的木锚及一艘早期的划船送上展厅,并复制了大木排铁链,与长33米,高2.8 米的虎门海口形势背景画相结合,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颇为壮观的场景,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用木排铁链封锁虎门海口的形势,大大增强了展览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文物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该馆还十分重视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免费为观众讲解。正是这样,该馆以内容翔实、形象生动的陈列展览,规模宏大的林则徐销烟池与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以及在这当中发生的许多抗敌御侮的悲壮故事,构成了一个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窗口,一个抚今追昔、凭吊英烈、激发爱国情怀的大课堂。广大的国内外观众踊跃到该馆参观、学习。该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990年以来,该馆共接待了600多万观众。仅去年,就接待观众125万人次。许多观众到该馆参观后,深受教育。一位海军战士在留言簿上写到:“观览鸦片战争博物馆,知史、懂史,更能坚定爱国之心”。一位普通的观众叫孙若伟,他留言:“来此观看之后,心情特别的不平静,作为当代青年,应该牢记历史的丰碑,时时刻刻用自己所拥有的光和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位英国客人参观后激动地在留言簿上写到:“这个博物馆的展览感人至深,使人观念难以忘怀,我谨代表英国人民向中国人民道歉”。
坐落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海口东岸的威远炮台旧址附近,是一座专题性与遗址性相结合的博物馆。该馆背山面海,环境优美,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建筑纪念群体。 以鸦片战争古战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门炮台为依托,利用文物史料、向你展示当年中国人民抗击英国侵略的悲壮情景。
融纪念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海战博物馆是虎门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也是全国三大禁毒教育基地之一。
展厅分布::::
第一陈列厅:鸦片战争海战陈列
第二陈列厅:鸦片战争海战陈列(一、二陈列厅的图片在书上也有)
第三陈列厅:虎门海战半景画馆(图片在书上有)
第四陈列厅:中国禁毒教育基地
虎门镇蒋光鼐故居
荔荫园(蒋光鼐故居)位于虎门镇南行5公里的南栅社区新基村民小组,背靠三台山。该园以广植荔枝而名,初创于清道咸年间,是一代抗日名将蒋光鼐将军祖父蒋理祥手创。蒋理祥字议寰,号吉云,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上,为翰林院编修。1887年,蒋光鼐在园边祖屋出生并度过少年时期,青年从军,跟随孙中山革命,战功显赫。1931年升为陆军上将,任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年指挥了“—·二八”淞沪抗战,大挫日寇锐气,大振国威,震动了中外。1933年11月与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等发动反蒋事变,失败后去香港,进行抗日反蒋活动。1935年联合十九路军将领通电反蒋,主张抗日。芦沟桥事变后,任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四区(东美、增城、宝安)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1938年任第七战区参谋长。1940年改任副司令长官。1946年参加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建国后,当选为第一届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任纺织工业部部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等职。1967年6月在北京病逝。
1930年,蒋光鼐在祖园辟建一座西方别墅式楼房,基座特别,为拱形涵洞式垫托底层地面,通风防潮。花岗岩石砌台阶,石雕栏杆精致,前廊后室,内建一厅两厢,一式二层,红墙围护国林,内有荔枝、龙眼、黄皮、番荔枝、法国白玉兰等名果嘉木,园前有高台,一株芒果浓荫如伞,门楼石砌,疏瓦翘檐,石匾楷书:“荔荫园”,一副行书门联:“造庐谁道龙犹卧,题户应嗤鸟是凡。”园后山麓,有蒋光鼐先生父母墓,墓台上,坐北朝南矗立1座10米多高的“考妣碑”。左侧墓志铭是前清进士张其淦为蒋父而撰,右侧墓志铭是民国元老胡汉民先生为蒋母而书。离碑百步有六角亭1座,是蒋光鼐先生纪念其弟蒋光鲁而建,名曰“光鲁亭”,蒋光鲁原为十九路军属下一位团长,人称“骁将”,1929年十九路军在山东、河南一带与冯、阎联军作战中阵亡。现在“荔荫园”“考妣碑”“光鲁亭”同属蒋光鼐故居文物点。1987年经市、镇两级政府接收重新修缮,定为东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专人管理,向游人开放,故居背靠之三台山,南栅管理区已辟建为公园,并拟定“光鲁亭”重修计划。
虎门镇逆水流龟村堡
“逆水流龟”村堡,又名“水围”村,位于白沙社区,建于明崇祯年间,坐北向南,占地6889平方米。因寨堡建筑布局如龟游水,故名。寨内从南至北一条直巷,宽2米,横贯东西4条巷,各宽3米;共有64间大小统一青砖大屋瓦房,代表64块鳞甲;四角各有1间两层楼阁建筑,代表四足;直巷南端的1座二层楼阁,代表龟尾,也是唯一的一个寨门,可通吊桥出寨(现改为水泥桥);直巷北端的1座二层楼阁代表龟头。寨堡周围环以高6米、厚0.6米的青砖寨墙;寨墙外是围绕全寨18米宽的护城河。创建该赛的主人是郑瑜,他是明崇祯四年(1631)进土,授吉安推官,旋摄广顺府事,后因平乱护民有功,内摆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知太平府,迁上江漕诸道,又转山东按察副史,督催直隶江西湖广军需,屡著劳绩,升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官)。告老还乡后卒于家,享年81岁,著有《焚馀集》。该寨围墙的砖规格不一,传说是郑瑜派兵士拆取邻近烽火台的砖筑成的。该寨平面布局特殊,是东莞市现有较好的古村寨建筑。据专家云,该寨也是中国少见的明代村堡。1993年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虎门大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虎门大桥全长17.76公里,航道斜索跨径888米,为中国最长的斜拉索公路桥,一头座落在威远岛上;大桥的建成,结束了粤东、粤西一水隔天涯的历史。蓝天白云下的虎门大桥,更显壮观、美丽。
虎门镇威远炮台
威远炮台位于虎门镇威远岛南山前偏西南海滩处。临水贴浪,正控珠江主航道。道光十五年(1835)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为加强中路海防力量所建,是虎门海口防务的主要阵地。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视察海防,以防英人入侵,接纳邓廷份、关天培的建议,巩固东北角山根与对面江心上了横档岛构锁两道拦江排链,拦截入侵之敌,使航道东西、上下左右,构成严密的火力交叉网。鸦片战争前夕,其防御体系几使英人震慑,由于琦善拱手媚敌,拆卸军防,以致铜关毁锁,门户洞开。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二十六日,英军先克横档,然后集兵强攻威远,其时,岛上驻军无援,数百官兵与敌肉搏阵亡,炮台陷落后被毁。二十三年(1843)再建,咸丰六年(1856)十月十六日,再次被英军摧毁,至光绪八年(1882)由总督张树声奏准修复。
威远炮台与镇远炮台、靖远炮台相连,是珠江咽喉的“锁喉骨”,炮台雄伟壮观,炮台平面呈半月形,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底层均用宽厚0.3米、长1.5米的花岗岩石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全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各高2.9米,宽4.2米,深6.6米。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地位,每个炮位两边各有一个储蓄室。暗炮洞后面由一条2米宽的露天炮巷沟通,炮巷后面还有一条相距2米多的护墙,墙上设有枪眼,万一敌军上岛仍可以坚持抵抗。炮台内围有官厅1座,神庙3间,兵房12间,药局1座,码头1个。原来炮台的东西两头各有券项城门1座,控制着烟台两端唯一的通路。整座炮台背山面海,内有广阔的平地回旋,结构严谨,险要壮观。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进行维修,现大部分保存尚好。鸦片战争博物馆在这里设立了威远炮台管理所,常年坚持向国内外游客进行开放。1982年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上就可以看到虎门大桥的壮丽景观。
虎门镇虎门广场
虎门广场位于虎门镇中心,周围是繁华的商业街。广场西北面是虎门镇人民政府,东北面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是大型金融机构,西南面是虎门镇则徐社区居民委员会,东南面是广场花园,广场花园一至三楼是虎门电子城、虎门图书批发市场等商业机构,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虎门镇虎门石洞森林公园
虎门石洞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南部,珠江口的东北部,正处于珠江三角洲开发区的中心地带。北邻厚街,与莞城相对,南接虎门、长安,与深圳相望。地貌属低山、丘陵,整个地势东北部偏高,西北部偏低。公园内山塘、水库较多,总共有九座,面积为93.6公顷。面积较大的有中部的怀德水库和大溪水库,东部的大沥水库。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
山形多变,形成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山深谷窃,奇特象形山石等景观。登上峰顶,向南可远眺珠江口;东南望莲花山;虎门及附近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公园内水体资源丰富。其中大溪水库(龙湖)与怀德水库(凤鸣湖)只一坝相隔,似一对爱侣永远相依相惜。从大岭山顶视龙湖,湖中的半岛、小岛似鳄鱼伏水,鱼尾、鱼身、饵盆历历在目,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可见一斑。
公园内地形起伏,沟谷众多,形成多处瀑布、山涧、溪流。
人文景观丰富。
有观音庙、八仙庙、东莞城墙、佛像、隐洞、隐泉等。
虎门石洞森林公园是游客休闲的好去处。
⑺ 给力的历史沿革
有媒体考证,“给力”一词最早出现于2010年5月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生上传网络的一段日本动画片。“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cucn201配音组的无心插柳,却得到了网民的热捧。其首次广泛应用发生在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给力”或“不给力”,言简意赅又传神,旋即风靡网络。
2010年11月10日,“给力”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江苏给力“文化强省”》)。
而将给力这个词发扬光大的是原来辽宁卫视的综艺节目,2010年黑龙江卫视的《爱笑会议室》的一个小品《007》中由张一鸣饰演的007向由张子栋饰演的博士来要装备,,因为此小品情节很是搞笑,而给力这个词也因为这个小品成为了中国网民的口头禅,成为了中国最火爆的网络用语!
“《人民日报》太给力”被多重解读,比如大众有创新能力、官方顺应网络潮流等。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已成为公民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管理最便捷的方式。公民的网络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日益趋重。官方主动亲近网络,既彰显了网络民意之强大、不容忽视,亦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2011年“给力一词登陆春晚,海清和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之后,朱军问大家“刚才的小品给力吗?台下一片欢呼。 在海南省临高县,过年时大人们劝阻小孩子打架时,常对着打人的小孩说你给力小弟弟了,你就长不大了!这是临高地区方言,据考证,“给力”在临高话中已使用七百余年!详细见《临高县志》1972年P37。
世界杯期间,网友们说的最多的词是什么?不是越位,不是进了进了,而是给力。“西班牙太给力了。”“不给力啊,德国。”……类似于这样的感叹声不绝于耳。同时在由“cucn201”配音组配的六集《搞笑漫画日和》中也使用了这个词,在《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一集中,画面一开始,师徒三人(动画设定为八戒先去了)历经磨难到达天竺后,却发现所谓的天竺只有一面小旗子,上书“天竺”二字。弄得师徒三人都愣了神,悟空不无抱怨地说:“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呀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自然就是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意思了。后来众多网友便常常引用“给力”一词,如说“这个人太给力了”,“说某件东西给力”“给力精品”等等。
以上出处不全面,其实“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会说潮州话(潮州汕头地区与闽南话接近的方言)直接用“够力”来解释“给力”就便一目了然!!而潮州话“够力”,大意为足够的力度,达到预期的目的。闽南话、海南话中,给力就是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在茅台话里面,“给力”可以用“得力”来表达。
闽南漳州话“够力”与官报上的“给力”一词的意思并不很相称,用闽南漳州话里的“激力”一词更恰当,见下段的解释。可查“闽南话漳腔辞典”,或见“台湾教育部闽南常用词辞典”中的“激力”。
“给力”一词解释:给力不是外来词,它是闽南漳州话,来原于古中原的闽南话。这个词的“给”的漳州读音和读“自给自足”里的“给”读音,与“激”、“革”、“戟”本地读音一样为[kik] ,不是读为普通话的“gěi ”,“力”也不是读为“lì”,原读音 [kik-làt] 。“给力”是动词,也可做形容词。表示凝神、用劲、发力。例:在漳州,婴儿学上台阶,抬腿迈上时,大人会说“给力”;又如:某人尽其十分力气干完某事,人家会称赞“真给力”。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文,以漳州话而言十分贴切。
“给力”的闽南话是“激力”,读为 [kik-làt] 。使力、使劲。憋气而使尽力气。例:伊激力激甲规个面红记记。(I kik-làt kik kah kui-ê bīn âng-kì-kì). (他使力使得整个脸红咚咚的。)“新词”“给力”其义其音参见台湾教育部闽南常用词辞典中的“激力”,见下面扩展阅读链接。
闽南话漳腔辞典(见下面链接)中解释【激力】 (gik7-1lat8)
①憋足劲:伊~共门踢开(他用力将门踢开)。②使自己的肌肉紧张:汝(手)~,我甲会好拍针打针。(你的手用力握紧,我才好打针)③〈和〉力气不肯全部使出来:汝即箇囡仔做功课定定做,做则久犹未完成。(你这个小孩子一直憋着劲做作业,做这么久还没完成。此句中,~后带“仔[a]”,与不带仔意思正好相反)
再如:恁佫伓激力,仙也无法。(你们还不努力,仙人也没有办法帮你)
闽南话漳腔辞典(见下面链接)中解释【够力】
①力气足够;力度足够:我家己一箇讲犹无~,恁大家拢去佫讲。(我自己一个人讲还不够,你们都去再说一下)②=【够节】-zat7达到很严重的程度或地步:寒甲~(冷得厉害)︱去互伊骂甲真~(让他骂得很厉害)︱伊在山顶跋一下有~。(他在山顶上摔了一跤很严重)
闽南话的“莫”读为[bo?k],表示否定的意思。其义及读音参见教育部台湾闽南常用词辞典中的“莫”。闽南漳州话“莫激力”意思为没有使劲。
此外,漳州话中的“无要(合音为[bvue3-1])”、“伓爱[m6-5ai5]”“无”、“免”、“正”、“真”等词可以和“激力”一起用,其义分别为:不肯用力、不愿用力、没有用力、不必用力、真的用力、很用力。
“不给力”即由“激力”、“莫激力”转变而来的,来自于闽南话,说更早点则是来自古中原的河洛话,非新词。
网友“夜x里x花”提出,“给力”一词适用于书面语,2010年网络上习惯在口语中使用一些书面语来增加谈话氛围或者用于调侃。“给”如果单个出现,音为“gei”,如:把东西给(gei)我!如果以词语的形式出现则为“ji”,如:请给(ji)予帮助!所以“给力”读作“jili”。
昨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海波博士透露:经他考证,最热的网络词汇“给力”其实是一个古词。
昨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讲师高海波博士向《长江日报》记者透露:经他考证,“给力”是中国古代官府给官员支付薪酬的一种方式,即以力役的形式向官员支付薪俸。具体而言,就是朝廷根据官员的等级,拨给数量不等的劳役,为官员免费耕种田地或提供家政服务。在刘国新编撰的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政治制度辞典》(1990年版)中,就有“职官给力制度”词条。
高博士介绍说,秦汉以来,历代朝廷都制定法律规定,百姓除纳粮外,成年男子必须为朝廷服力役和兵役。服力役的百姓,有“力”、“事力”、“吏力”、“力人”等不同叫法。所以朝廷向官员供给劳役就叫做“给力”。即使在力役制度取消后,朝廷仍然按给力人数,折成钱粮后然后支付给官员,这笔费用往往超过官员的工资。
据说,在2010年,某时某地,在一次中学物理课堂上,老师形象的解释牛顿运动定律:
牛一:不给力不运动;
牛二:一给力就运动;
牛三:你给力我给力。
此后,此词广为流传,成为2010年的最火网络词汇之一! 长期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吉林大学副教授叶君告诉记者,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两个词,但是她认为“给力”和“不给力”这两个词在民众中人气狂飙的现象是很正常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社会的活力和民众很强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有些人常用下面的话调侃“生活缺少浪花,工作缺少激情,这段时间太不给力了”来表达对阶段生活、和工作的感受。 上《人民日报》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有网友将这一标题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网络热词上党报
这篇文章引题为“改革攻坚迸发动力政策创新激发活力厚积薄发释放能力”,文章约3200多字,主要以上面三个方面为经验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与很“潮”的标题相比,文章中并没有提到“给力”这个词。
“给力”,音gěi lì,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画《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我国各地方言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另一种说法是,“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意思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还有网友根据“给力”造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ungelivable(不给力)。
“给力”一词荣获2010十大网络流行语
“ 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荣获2010十大文化事件
上《纽约时报》
文章说,“给力”在中国网络中意味着“酷”、“真棒”或者“爽”,在很多媒体报道和网络交谈中被频繁使用。单从汉语语法角度来看,“给力”代表“给予力量”的意思,但现在它俨然已经成了中国网络形容“真棒”最合适的词了。
更“给力”的是,这个词已经被别出心裁的中国网友音译成英语“gelivable”和法语“très guélile”。
不少网友称“意外”
像以前的“囧”等网络热词一样,“给力”原来只属于网民的“自娱自乐”,这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立刻引发热议。仅在微博,截至昨天晚上20:00,这一消息就被转发了数千次,评论近千条。大多数网友都对此表示意外,有人大呼“今天的《人民日报》很给力!”。
在感到意外之余,不少网友表示,《人民日报》采用网络新词是顺应网络潮流,亲近网民的表现。
此前一天,也就是11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南京市委宣传部长叶皓题为《网络时代堵信息不现实》的文章。其中谈到:“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上舆情,将亲自上网、了解舆情作为每天上班的必备功课。”有评论认为,“既然领导干部都已上网了解舆情了,那作为党委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活用网络词汇,无疑是顺应了这个趋势,无形之中也是鼓励与赞同。”
有人质疑用错了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人民日报》如此用“给力”令人费解,因为通常情况下,网友将“给力”用作形容词或感叹词,“给力文化强省”似乎不通。网友“李蓬”在微博上表示:我请教各位网友:在网民使用这个词时,是当形容词用,还是当动词用?人民日报当什么词用了?是否合适?
还有人为《人民日报》的头版编辑“担心”,有网友说,不知道编辑检查写起来是不是“给力”。对此,《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主编何炜在其微博中回应称:“顾虑很给力,不过神马都是浮云……”
“脖友”声音
@老记的崆峒岛:“给力”成为2010年网络流行词板上钉钉了!
@杨化涛:刚过去报夹看了看,是真的耶。这是我近几个月看《人民日报》看得最认真的一次
@社上君:这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
@搜噶阿米达:不是PS的吧?
@伪文青小满:“给力”是形容词,又不是动词,没这么用的。
@滚吧吧弹子球:结合副标题,这个“给力”就说的通了,给力用在这里是一个动宾词组,而并不是一个网络名词。
网民造英文词
“ungelivable” 意为“不给力”
记不住成千上万的英语单词,不如自己创造一个好记又好玩的新单词吧。昨日,“生活周刊”发出的一条微博,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被转发上万次。一看,原来这条微博自信地宣告:“有一个新单词诞生了 :ungelivable(不给力)!”会心而笑的网友们纷纷转载,“不转的话,就太ungelivable了!”
网民造英语,老外看不懂
ungelivable这个词,虽然看上去是英语,却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造词逻辑。前缀“un-”在英语中表示否定,可翻译为“不”;后缀“-able”在英语中表示单词为形容词;而中间的“geli”却是直接音译自中文的“给力(geili)”。与其他英文单词相比,这一“中式英语”单词基本上符合了英语造词规则,唯一不同之处则在于——老外绝对看不懂。
虽然老外看不懂,但是ungelivable在中国网友中却大受欢迎。“昂给力围脖!”网友们不仅第一时间就弄懂了它的发音,而且举一反三,“不给力是ungelivable,给力就是gelivable。”“哈哈,这单词实在太gelivable了!”各知名微博对此进行纷纷转载,转发量很快破万。网友戏称,ungelivable可能是有史以来传播速度最快的英文单词。
如果gelivable真被收录进英语词典,那首先要归功于中文原词“不给力”。据介绍,“给力”一词可能源自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很精彩的意思,现多用来形容事物“够劲”、“使人振奋”、“感到力量”等。
中式英语小常识
中式英语是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在英语中被称为“Chinglish”,而这个单词本身也是“中英合璧”的。
最著名的中式英语可能是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过去被老外当成笑话,而今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niubility(牛气哄哄)等也是知名度很高的Chinglish。
知名社交网站Facebook上有“救救中式英语”小组,收集有2500余条中式英语,小组成员达8000余名。
美国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日前发布报告称,在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成为英语新词汇最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