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乃依《熙德》的理论资料

论高乃依的《熙德》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典范

【摘要】《熙德》是古典主义悲剧大师高乃依的代表作,关于这部戏剧是悲剧,喜剧还是正剧,长期以来学界就有争论。我们普遍认为该剧属于悲剧范畴,本文主要从高乃依本人的悲剧理论以及古典主义的特征出发,分别从题材、冲突、人物、语言、社会功效、“三一律”等角度加以论证和鉴赏。
【关键词】高乃依 悲剧理论 《熙德》 古典主义 “三一律”

高乃依及其作品简介
彼埃尔·高乃依是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少年时代受到很好的拉丁文化教育。1628年担任律师职务,并开始写作抒情短诗和戏剧创作,他的处女作是喜剧《梅丽特》,从1635年起尝试悲剧的创作。他的第一部悲剧是《梅黛》。他在1636年创作的《熙德》发表并演出后产生了轰动,随即便招致猛烈的抨击并引发激烈的争论。沉默了几年,高乃依按照新古典主义的规则写出了悲剧《贺拉斯》(1640)、《西拿》(1640)、《波里厄克特》(1643)、《庞贝之死》(1643)、《罗多古娜》(1644)等,此后,他的创作一直下滑,尽管也写出了类似《俄狄浦斯王》(1659)这样的优秀的作品,但都没达到他所预期的成功。但在理论上,高乃依长期的创作所积累的经验使他坚信自己的信念,在1636年-1638年的那场争论之后很久,1660年高乃依发表了著名的“戏剧三论”等三篇论文,正面阐明了他的较成熟的戏剧美学观点。高乃依的《戏剧三论》由《论悲剧》、《论戏剧的公用及其组成部分》、《论三一论,即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三篇论文组成。
本文主要从他的悲剧理论出发,并结合剧本本身,从题材、冲突、人物、语言、社会功效、“三一律”等几个角度论证《熙德》是一部古典主义悲剧的杰出代表。

《熙德》 作品简介
《熙德》是高乃依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的故事情节取材于十七世纪初期的一个西班牙剧本,但两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却完全不同。作品的主人公唐罗狄克是西班牙贵族青年,卡斯第开国王唐菲南的老臣唐杰葛的儿子。他和伯爵唐高迈斯的女儿施曼娜相爱。唐杰葛被任命为太子的师傅,唐高迈斯出于嫉妒打了他一记耳光,使他觉得蒙受了莫大的侮辱。唐杰葛要儿子为他报仇,这使唐罗狄克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中:要家庭的荣誉还是爱情?但他没有犹豫很久,便下决心为父报仇,并在一场决斗中杀死了唐高迈斯。父仇报了,但爱情却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打击。按照封建贵族的习俗,施曼娜有责任报复杀父之仇,因此她要求国王马上把唐罗狄克处死。但她要求处死未婚夫的心情愈切,她对他的爱也就愈深。而施曼娜在履行自己义务时所表现的凌然不可侵犯的勇气愈大,唐罗狄克内心燃烧着的爱火也就愈烈。正在双方都很痛苦的时候,传来了摩尔人入侵卡斯第开的消息。唐杰葛要求正想自杀的儿子抑制自己的痛苦,奋起保卫祖国。唐罗狄克领兵击退敌人,拯救了国家,获得了“熙德”(意即民族英雄)的称号。国王耐心说服施曼娜不要怀念旧恨,而要服从爱的呼声。在国王的开导下,这一对青年终于结为眷属。

《熙德》是古典主义悲剧的杰出代表
一、从题材论证《熙德》区别于喜剧
作为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者,高乃依的戏剧,尤其是悲剧,体现了十七世纪法国封建社会向绝对君权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精神风貌。高乃依在《论诗体剧》中指出:悲剧“要以有名的、不同寻常的、严肃的情节作为题材。”这句话概括了他的悲剧的基本内容,三个形容词规定了他的悲剧的取材原则。所谓有名的情节,指的是取自历史或传说的有名的插曲,这就排除了随意杜撰的情节。而《熙德》取材于西班牙历史,这一点显然是符合了作者对于悲剧的取材要求。所谓不同寻常的情节,指的是重大题材,“它强烈地掀起人的激情,使之同责任准则和血缘亲情产生激烈的冲突,始终应该超过逼真,如果观众不在具有巨大威望的历史权威的支持下,或者不在一致舆论的考虑的支持下,那是找不到相信者的。”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指明悲剧应该描写重大事件,以维护责任、荣誉为戏剧冲突。这句话的后半部分表明,高乃依的悲剧一旦不是建立在人人接受的历史或传说的基础上,那就可能超过了真实性。在《熙德》中,情节的剧烈发展,主人公的思想斗争始终被置于理性与情感的矛盾之中,荣誉与爱情,到底选择谁?作品描述的也是贵族青年男女,也是关于国家,关于荣誉,关于复仇,关于爱情,甚至牵涉了战争,这些都不能不说是重大题材。从这点上看,《熙德》显然也是符合高乃依关于悲剧情节的要求的。
就悲剧本身而言,悲剧表现的是人的生命的死亡和人生中巨大的苦难。高乃依自己的悲剧题材都是重大的、表现情与理的冲突的。其中主人公都是以公民的义务感战胜个人的情欲,为了大我而牺牲小我的利益,通过这种痛苦的选择,显示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常的人格力量。这正是理性时代和专制王权所需要和赞赏的。
此外,高乃依在他丰富的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悲剧观:从题材上来看,悲剧的题材需要崇高的、不平凡的和严肃的行动,应当表现人物情感在外来压力下的猛烈的程度;喜剧则只需要寻常的滑稽可笑的事件。从人物来看,悲剧应当表现主人公所遭遇的巨大的危难,喜剧则满足于对主要人物的惊慌和烦恼的模拟。如此看,《熙德》很明显不属于喜剧的范畴,主人公为荣誉而放弃了爱人,为国家英勇出征的这些行动是高尚的、不平反的、严肃的,他们的内心世界的矛盾斗争也是猛烈的不可调和的,这种来自外界的压力让他们都痛苦不堪。整个故事,没一处可以让我们发笑,整个事件,一点都不寻常,一点都不可笑,它是严肃的,悲壮的。一个是父亲的受辱,一个是父亲被自己所爱的人杀害,这于他们的人生都是巨大的危难,他们的情感的波动也决不是什么小小的惊慌和苦恼,而是刻骨铭心的强大的复仇与矛盾情绪。应该说:《熙德》是一部实实在在的悲剧。
另外,在悲剧题材的选用上高乃依提出了几点:一、“超越论”。主张悲剧创作题材应该当超越古希腊的题材范围。主张悲剧可以虚构。二、主张尽可能地采用重大题材。他指出:“悲剧的庄严要求表现出某种巨大的国家利益和某种比爱情更高尚更强烈的情欲。例如争取权利和复仇,它要求表现出比失去情妇更严重的不幸,以引起恐惧之情。把爱情事件定入悲剧也是完全适宜的,因为它本身包含着不少的快乐,并能作为国家利益一级我在上面所说的那些情欲的基础;但必须使爱情事件安于剧中的次要地位,而不受邀地位让给国家利益和其他情欲。”[4]高乃依的这一思想既符合悲剧的基本特点,也符合了理性时代及专制政治的审美需要。我认为这段话简直就是对《熙德》悲剧情节及其主题意蕴的最好的描述。
在《熙德》中,我认为有两个主题意蕴:对理性的宣扬以及对爱情的肯定。一对情人在理智与情感的较量中,不惜以牺牲爱情为代价来维护责任与义务,可见理性的威力确实不容低估。高乃依固然强调理性,但同样给与爱情以很高的地位。我们以两位主人公罗狄克和施曼娜为例。他们固然有很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但对于自己内心的那份热烈的爱情却也是不能轻易割舍的。比如罗狄克,父亲、情人、荣誉、爱情,使他举步为艰,不知所从。后来,他虽然为了家族荣誉杀死了情人的父亲,却由此陷入深深的自责,难以自拔。他跑到施曼娜那里,请求她杀了自己,以求得她的宽恕。当父亲劝慰他“爱情不过是一种娱乐”,“情人不妨换一个”时,他毫不客气地反驳:“我以为可耻的事情种种不一,战场无勇,情场无信,都一样可鄙。” 在极端的痛苦之下,他甚至想到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和苦难。而此时正值摩尔人入侵,国家危难,在父亲的鼓励、提醒,罗狄克才重新振作起来,为国效命。在爱情的打击下,英勇无畏的罗狄克俨然一个俘虏,几乎丧失了理性,把责任和义务全抛了。施曼娜又怎样呢?她固然不断地宣称要杀掉罗狄克,要为父报仇,但却总是言行不一,自相矛盾,甚至有点荒唐可笑。“我要他的头,我又怕得到手;他死我也活不了,而我又要惩罚他!”她从来没有真正想要杀死罗狄克,只是出于责任,出于义务才不得不做此表白。当最终施曼娜选择用“比武招亲”来决定自己的归宿时,罗狄克想借此机会向自己的情人谢罪。这可吓坏了她,忍不住脱口而出:“如果你觉得你的心还钟情于我,在这个以我为奖赏的决斗里,你只准打胜,不准打败。”至此,施曼娜深沉强烈的真挚的爱情表露无遗。可见高乃依也是充分地肯定了爱情的力量。正土罗狄克所感叹的“爱情真神妙!” 因此,对于该剧的主题意蕴的探索,我们应该从两方面着手,才是全面的、恰当的。即使双方看似矛盾,但作者力图把它们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并且也做到了。

二、从悲剧冲突论证《熙德》符合悲剧冲突的特征
众所周知,悲剧冲突以其尖锐性,不可退让性而著称。悲剧冲突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必然性,两难性,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的背反性。对理性的呼唤和理性的回归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普遍要求,罗狄克不得不选择为荣誉而站,这是必然的。而且,不论他做何选择,失去爱人的必然结果也让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理性与爱情的不可得兼,置他于两难选择的境地。而施曼娜的决定也体现了她的理智战胜了情感,即使她内心的挣扎令她苦不堪言。谁也不能做出退让。从这点上说《熙德》是完全和乎悲剧冲突的全部特征的。
而且,高乃依认为:真正的悲剧并不在于主人公高贵的身份地位,而在于它是否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使命意识和庄严风格,是否表现了某种巨大的国家利益,或者某种比简单的爱情更高尚更强烈,因此也更容易引起人们恐惧的情感。他的悲剧同荣誉、责任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剧中人物思想的斗争和彼此的冲突围绕着它而展开,构成了剧本的主要矛盾。《熙德》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在这部剧作中,是维护封建荣誉和社会责任还是成全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的矛盾贯穿了全剧。这个矛盾看来不可调和。根据传统的观念,必须绝对服从荣誉和责任的要求,爱情、婚姻、个人利益只能抛在一边。男女主人公的行动确实把荣誉和责任放在第一位,致使最后国王出面干预,那女主人公的爱情才得以实现。剧本既照顾到荣誉和责任观念,又顾全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体现了时代精神,表现了两种意识形态的妥协调和。正是如此,《熙德》成为古典主义悲剧的一部典范。高乃依的《熙德》作为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理性与感情的较量。在种种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责任与爱情,理智与情感,都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三、从人物角度论证《熙德》中的主人公的悲剧性
高乃依主张各种人物都可以充当悲剧人物。他在悲剧创作中十分注重渲染悲剧冲突的尖锐性,而对人物的刻画则尤其注重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矛盾,使他们形象的悲剧性在心理的冲击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在《熙德》中,他把男女主人公放在情于理、爱情与责任的矛盾冲突中。这冲突尖锐而不可退让。在剧本里是这样描写唐罗狄克的内心激烈的两难冲突的:
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
要替父报仇,就得放弃我的爱人。
一方面是高尚而严厉的责任,
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
复仇会引起她的怨恨和愤怒,
不复仇会引起她的蔑视。
复仇会使我失去我最甜蜜的希望,
不复仇又会使我不配爱她。
同样,施曼娜也处在激烈的斗争之中:
可诅咒的虚荣心,也厌恶的疯狂,
最明达的人也难免受你们的残酷折磨,
荣誉呀,你一点都不顾我那最亲切的愿望。
听到如此强烈的告白,我们怎么能不为之所动?
从高乃依本人的悲剧理论中,他对悲剧人物有以下几点审美要求:1、任何人都可以充当悲剧人物,只要他拥有高尚的非凡的激情,并在情感的驱使下付诸行动。2、悲剧人物在尖锐的冲突中显示出了坚定性和丰富的人性内容。3、悲剧人物以自己的苦难或者死亡展示了自身的高尚人格,它所产生的震撼力给观众以强烈的情感冲击,使人从中获得快感和教益。对比这些要求,《熙德》中的男女主人公罗狄克和施曼娜,他们的心理斗争过程以及行动都确实的与它们相吻合了。成功地塑造了一对可以杀身成仁,为成全和遵循封建道德观而舍弃个人爱情的贵族青年的形象。即使是公主这一配角形象,也体现了这一点,她极力克制了自己对罗狄克的爱情“你听我说一说,我曾经怎样奋斗,听我说一说我须怎样努力才能保持我的品德!”“我正是记得太清楚了,所以流尽我的血,也不能堕落到不顾我的身份。”在这上,公主也是一个悲剧的角色。这段插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反衬了罗狄克的优秀,也表现了理性下的爱情的崇高和可贵,是对封建道德观的极大的赞美。

四、从社会功效上论证《熙德》的悲剧性
作为观众在阅读和感受剧中人物的悲与无奈之时,心灵上肯定或多或少也得到了净化和感染,这就实现了悲剧的社会功效。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或强或弱都具有怜悯与恐惧之情,而悲剧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通过对悲剧的审美鉴赏,使观众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从而令其感情得到净化,以此达到道德教育的作用。高乃依认为这里的“怜悯”是指,当看到与我们相似的人遭受厄运时,我们对遭受同样的厄运的心怀恐惧并避免厄运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出示我们从心里净化、节制、改正,甚至根除那在我们面前,把我们怜悯的人的投入这一厄运的激情。这种对激情的净化,在高乃依看来,必须和惩恶扬善的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悲剧应该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应对于社会人生有所教益。当我们阅读剧本或者欣赏《熙德》时,一定会受到深深的震撼,这于当时的社会秩序的崩溃,道德的败坏是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的。因此,我们说《熙德》起到了悲剧的净化人类心灵的功效。
但要充分发挥悲剧的惩恶扬善的作用,在悲剧创作上还必须找到一种促使怜悯之情产生的有效办法。怜悯之情的产生有赖于戏剧中矛盾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悲剧要求矛盾的不可调和,但他找到了化解冲突的办法。那就是先将矛盾的双方置于高度紧张的情境之中,双方矛盾尖锐似乎难有回旋的余地,然而由于“更高力量”的出现,原本无法调和的矛盾得到意外而又合乎情理的解决,使情节安排显示高度的艺术技巧。纵观高乃依的悲剧,尤其是《西拿》《贺拉斯》《波里厄克特》,都体现了两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高乃依往往通过剧本的结局来表现这个理想。而《熙德》,也体现了这样的规律和安排,是和其他的悲剧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的。在《贺拉斯》中,也是由国王出面,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原谅了贺拉斯杀死妹妹的行为。而《熙德》中,在国王的干预下,让施曼娜接受了妥协的安排,她同意了和唐罗狄克结婚,不过是推迟了婚期而已。这种表现调和、妥协的思想,正是当时政治的基本特点,也是高乃依的悲剧反映时代强音的体现。

五、从《熙德》的语言上看它符合古典主义悲剧的崇高风格
高乃依的戏剧艺术还表现为雄辩与抒情的相结合的特点。他对双方的政治争执场面尤其偏爱。在这种雄辩的语言中,高乃依糅进了抒情的色彩。这种抒情蕴含在对话之中,它常常出现在两人对峙的场面里,他们各自表达了见解以后不再争论下去。于是抒情的对华产生了和谐的效果。在《熙德》的第三幕第四场中,两个情人做了政争辩之后,发现他们比以前更加靠近了。在夜幕降临的温馨里,他们互诉衷肠,互相表达各自的不幸。从这种雄辩和抒情的特点中,高乃依的悲剧形成崇高的风格。他比其他剧作家更善于“突出美好行动的光辉”,通过完美的、尖端而富有提示性的、动人而又不浮夸的、能给人深刻印象的语句,表达出崇高的理想。崇高风格是十七世纪古典主义的最高理想,在这上也很好地证明了《熙德》不愧为古典主义戏剧的典范。

六、从高乃依的《熙德》看他对“三一律”的突破与发展
高乃依把悲剧建立在个人爱情与对国家或家族的义务的冲突上,因此特别需要较为错综复杂的情节,也就比较不易遵守“三一律”。这也是他的这部作品遭到猛烈抨击的主要原因所在。
关于“三一律”,主要有三点:一、情节一致律。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说道:悲剧是“对于一个完整而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高乃依认为亚氏所说的行动的一致,不应该被理解为悲剧之队观众表演一个孤立的行动。而且这种一致对于悲剧和喜剧来说又是不一样的。于悲剧是危局的一致,于喜剧则是倾轧的一致。即使将几种危局同时写入悲剧,也并不必然会破坏该剧的整体一致性的效果,关键要看行动是否是一个能够抚慰观众心灵的完整行动。所以,在《熙德》里,它的主要情节是理性与情感的较量,这并不违反。但其中也加入了公主对罗狄克的爱慕等的这些插曲,反对派认为是不必要的,但正如我们上面说过了,这些插曲都是有益于主题的,其实也不算是违背情节一致的原则,反而体现了高乃依的创造性。二、时间一致律。高乃依对这一规定亦持灵活态度。他主张有限度地突破该律中的时间限量。他既反对僵化,又反对散慢;既要求超越于突破,又要求限度和范围。《熙德》的故事情节基本在24小时内进行,所以反对派在这上面也没什么大的异议。三、地点一致律。高乃依表示“我支持尽可能地努力做到绝对的地点一致的意见;但由于这个意见不可能适用于一切题材,所以我也欣然同意用发生在同一城市的行动来满足地点一致的要求。”[1]很明显,该剧以王宫作为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此外还出现几次在施曼娜家的场景,这固然违反了地点一致的原则。但如果我们仔细再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几次的地点转换都是罗狄克在内心极度痛苦彷徨,无法排遣的情况下跑去寻求解脱而安排的。是情节的要求,而它之所以招来如此大的非议,不过是罗狄克的行为违背了理性至上的原则,那么反对派固然要从理性角度加以批判了。但如果丢开主题,单考虑爱情,这些安排又使情节深刻曲折,是值得赞赏的了。这些其实并不能说高乃依没遵守“三一律”,只能突显了他的非凡的创造和改革的勇气。正如他自己认为的:悲剧创作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必恪守古人的规则。

结语
最后,《熙德》由于以男女主人公的和好为结局在当时被称为悲喜剧,但是它表现了深刻的主题以及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并且贯穿着古典主义悲剧的创作原则,因此我们认为它是一部古典主义悲剧的典范。在对待古典主义创作原则上,高乃依采取既恪守又灵活的做法,充分体现出了他的创作个性,我们以为还是应该肯定的。

【参考文献】
[1]高乃依著.论悲剧[A].
[2]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C].(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林文和主编.文学鉴赏导读[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C].(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周熙良主编.外国文学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⑵ 法国戏剧作品《熙德》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五幕诗体戏剧《熙德》(1637)取材于西班牙剧作家卡斯特罗的《熙德的青年时代》,描写11世纪时贵族青年唐罗狄克与施曼娜的爱情经历。

罗狄克与施曼娜是一对非常般配的恋人,他们两人的父亲都是为国家建立过赫赫战功,并被国王倚重的朝廷大臣,然而,因为国王选择了罗狄克的父亲担任太师,致使施曼娜的父亲心存妒忌,言语之间,两个大臣动了怒气,施曼娜傲慢的父亲竟然给了罗狄克老迈的父亲一个巴掌,由此引发了两个家族间的荣誉之战。

这件事给两个年轻人的婚姻蒙上了一层阴影。罗狄克觉得对父亲和爱人都欠着同样的恩情,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荣誉,要替父报仇,就得失去爱人。这样的选择使他非常痛苦。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为父亲雪耻,与施曼娜的父亲展开决斗,用剑将其刺死。而如此以来,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痛苦,也把施曼娜拖入了爱情与荣誉的艰难选择中。深爱罗狄克的施曼娜心事重重,她说,“我的爱情同我的愤恨对立,我仇人的骨子里藏着我的情人”。而公主也正暗恋着罗狄克,从情感出发,她希望在复仇事件发生后,罗狄克与施曼娜根本无法相容,这样就能成全自己的爱情;而从理智出发,她又为两个情投意合之人的分手而感到惋惜。一个心中暗恋施曼娜的骑士,决心此时挺身而出,为其父报仇,以赢得施曼娜的爱情。罗狄克在完成了家族的复仇使命之后,来到施曼娜身边,他恳求自己的恋人亲手杀死自己,这样他的心就坦然了。施曼娜对罗狄克说,“你杀了我的父亲,显出你配得上我;我也要杀你,好显出我也配得上你。”

按照西班牙人的道德观念,施曼娜只能向国王告发罗狄克,并请求国王惩治他的杀人罪行。国王闻知此事,非常吃惊,他为失去施曼娜的父亲这样一位重臣而遗憾。为了家族的荣誉,施曼娜只能把罗狄克往绝境上推,可是她心中的爱情又让她下定决心,在罗狄克被处死之后,她要随他而去,决不多活半个时辰。

这时。摩尔人来攻打西班牙,匆忙间罗狄克带着骑士队伍去打击敌人,结果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首战告捷的罗狄克受到了国王的嘉许,封他为“熙德”,即君主之意。原来还顾忌门第不合的公主,此时心中暗喜,因为公主嫁给君主,是当时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她实在不愿损害这两个人深切的情感,她最终战胜自己,要成全这一对有情人。施曼娜仍然不放过罗狄克,要国王治罪于他。国王最后决定,让暗恋施曼娜的骑士与罗狄克决斗,获胜的一方即娶施曼娜为妻,而施曼娜从此则不再追究往事。

罗狄克见施曼娜对自己决不宽容,决心在决斗中只求一死已遂其心愿。施曼娜说服罗狄克不可以甘心受死,应当维护名誉。罗狄克在决斗中本来可以将那个骑士杀死,但却手下留情,两人和解。而施曼娜却顾及父亲新丧,不肯立即成婚,罗狄克决定出发去远征摩尔人,为他的恋人争取更大的荣誉。

显然,这部剧作反映了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特征,高乃依凭着自己的理性,表现了在感情与理性发生矛盾时,其心中的理想人物所应当做出的行为选择,塑造了所谓“高贵者”的形象。1637年,当此剧在巴黎上演时,却引发了一场强烈的振动,以首相黎赛留为首的王权利益维护者,攻击《熙德》没有严格遵守“三一律”这一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法则。在强大的压力下,高乃依只得表示屈服。

⑶ 除《熙德》高乃依还创作了哪些悲剧

继《熙德》之后,高乃依创作了《贺拉斯》(1640)、《西拿》(1640)和《波利耶克特》(1643)等悲剧,他的这些悲剧成为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作。

⑷ 高乃依创作的《熙德》反映了什么

这部剧作反映了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特征,高乃依凭着自己的理性,表现了版在感情权与理性发生矛盾时,其心中的理想人物所应当做出的行为选择,塑造了所谓“高贵者”的形象。1637年,当此剧在巴黎上演时,却引发了一场强烈的振动,以首相黎赛留为首的王权利益维护者,攻击《熙德》没有严格遵守“三一律”这一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法则。在强大的压力下,高乃依只得表示屈服。

⑸ 高乃依及其悲剧概述如何

皮埃尔·高乃依(公元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剧作家。他出生于鲁昂一个富有家庭,受过法学教育,长期从事律师职业,但是对于文学和戏剧,他却有着浓厚的兴趣。1629年,他初试身手,写了一部喜剧《梅丽特》,在巴黎上演后获得成功,这无疑是对他戏剧创作的最好鼓励。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创作了多部戏剧作品。1647年,高乃依被选入法兰西学院,他一生写了30多个剧本,一度声名显赫,但晚年时戏剧创作能力则江河日下,渐渐归于沉寂。

高乃依画像

给高乃依创造了轰动效应的剧作,是五幕诗体戏剧《熙德》(1637),它取材于西班牙剧作家卡斯特罗的《熙德的青年时代》,描写11世纪时贵族青年唐罗狄克与施曼娜的爱情经历。

罗狄克与施曼娜是一对非常般配的恋人,他们二人的父亲都是为国家建立过赫赫战功,并被国王器重的朝廷大臣,然而,因为国王选择了罗狄克的父亲担任太师,致使施曼娜的父亲心存妒忌,言语之间,两个大臣动了怒气,施曼娜傲慢的父亲竟然给了罗狄克老迈的父亲一个巴掌,由此引发了两个家族间的荣誉之战。

这件事给两个年轻人的婚姻蒙上了一层阴影。罗狄克觉得对父亲和爱人都欠着同样的恩情,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荣誉,要替父报仇,就得失去爱人。这样的选择使他非常痛苦。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为父亲雪耻,与施曼娜的父亲展开决斗,用剑将其刺死。而如此以来,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痛苦,也把施曼娜拖入了爱情与荣誉的艰难选择中。深爱罗狄克的施曼娜心事重重,她说,“我的爱情同我的愤恨对立,我仇人的骨子里藏着我的情人”。而公主也正暗恋着罗狄克,从情感出发,她希望在复仇事件发生后,罗狄克与施曼娜根本无法相容,这样就能成全自己的爱情;而从理智出发,她又为两个情投意合之人的分手而感到惋惜。一个心中暗恋施曼娜的骑士,决心此时挺身而出,为其父报仇,以赢得施曼娜的爱情。罗狄克在完成了家族的复仇使命之后,来到施曼娜身边,他恳求自己的恋人亲手杀死自己,这样他的心就坦然了。施曼娜对罗狄克说,“你杀了我的父亲,显出你配得上我;我也要杀你,好显出我也配得上你。”

按照西班牙人的道德观念,施曼娜只能向国王告发罗狄克,并请求国王惩治他的杀人罪行。国王闻知此事,非常吃惊,他为失去施曼娜的父亲这样一位重臣而遗憾。为了家族的荣誉,施曼娜只能把罗狄克往绝境上推,可是她心中的爱情又让她下定决心,在罗狄克被处死之后,她要随他而去,决不多活半个时辰。

这时。摩尔人来攻打西班牙,匆忙间罗狄克带着骑士队伍去打击敌人,结果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首战告捷的罗狄克受到了国王的嘉许,封他为“熙德”,即君主之意。原来还顾忌门第不合的公主,此时心中暗喜,因为公主嫁给君主,是当时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她实在不愿损害这两个人深切的情感,她最终战胜自己,要成全这一对有情人。施曼娜仍然不放过罗狄克,要国王治罪于他。国王最后决定,让暗恋施曼娜的骑士与罗狄克决斗,获胜的一方即娶施曼娜为妻,而施曼娜从此则不再追究往事。

罗狄克见施曼娜对自己决不宽容,决心在决斗中只求一死已遂其心愿。施曼娜说服罗狄克不可以甘心受死,应当维护名誉。罗狄克在决斗中本来可以将那个骑士杀死,但却手下留情,两人和解。而施曼娜却顾及父亲新丧,不肯立即成婚,罗狄克决定出发去远征摩尔人,为他的恋人争取更大的荣誉。

显然,这部剧作反映了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特征,高乃依凭着自己的理性,表现了在感情与理性发生矛盾时,其心中的理想人物所应当做出的行为选择,塑造了所谓“高贵者”的形象。1637年,当此剧在巴黎上演时,却引发了一场强烈的振动,以首相黎赛留为首的王权利益维护者,攻击《熙德》没有严格遵守“三一律”这一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法则。在强大的压力下,高乃依只得表示屈服。

继《熙德》之后,高乃依创作了《贺拉斯》(1640)、《西拿》(1640)和《波利耶克特》(1643)等悲剧,他的这些悲剧成为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作。

《贺拉斯》取材于古罗马历史,写罗马人与阿尔巴人之间发生了冲突,战事一触即发。鉴于双方多有姻亲关系,为避免大规模的战争,双方约定,各派三人作代表,展开一场决斗,以决雌雄。罗马方面选出了贺拉斯三兄弟,而阿尔巴方面则选出了居理亚斯三兄弟,他们开始了残酷的厮杀,居理亚斯三兄弟全部被杀,贺拉斯三兄弟中也只有一人生还,而居理亚斯三兄弟中的一个,就是贺拉斯姐姐的未婚夫,姐姐万分痛苦,责骂弟弟,结果也被杀死。但是,国王对贺拉斯却不予治罪。

《西拿》和《波利耶克特》同样取材于历史传说,皆着意刻画为忠于王权,献身义务和荣誉,而不惜牺牲自我情感的悲剧英雄。在这些剧作中,从创作《熙德》开始就存在的理念化的毛病,在后来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致使剧中人成为理性的化身,性格单一,缺乏丰富、生动的个性。由于高乃依越来越追求戏剧情节的离奇,以及冲突的尖锐激烈,反而使他的悲剧无法再现昔日的辉煌。在他晚年,其戏剧地位受到了后来者拉辛的挑战。

⑹ 德熙的作者高乃依


高乃依的<熙德>内容简介
唐罗狄克与施曼娜相爱,这对情人的父亲,却因回国王选太子答师傅一事而争吵起来,话不投机时,施曼娜父亲干脆打了对方一记耳光。唐罗狄克的父亲跑回家中,向儿子说明了经过。儿子心中顿时矛盾起来,父仇不可不报,但对方又是爱人的父亲,要父亲还是要爱人?终于他找到了施曼娜的父亲,并在决斗中杀死了爱人的父亲。自己的父亲竟被爱人所杀,施曼娜心中也万分矛盾。最后她下决心要向国王请求处死唐罗狄克。正当她打定主意时,唐罗狄克手里拿着剑请求施曼娜杀死他。剧情的发展是,唐罗狄克在阻击摩尔人的战斗中立了功,施曼娜也因深爱唐罗狄克而原谅了他。

高乃依(1606—1684)所作的《熙德》,是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名剧,取材于西班牙史。熙德是历史上的英雄,此剧作于1636年公演时轰动了巴黎。

⑺ 求熙德的剧本

是席德吗

⑻ 谁有<熙德>的剧本的啊或者知道他的风格的谢了,急!!

是高乃依的戏剧,属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风格。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过《高乃依拉辛戏剧选》。

⑼ 高乃依的<熙德>内容简介

故事是这样的:唐罗狄克与施曼娜相爱,这对情人的父亲,却因国王选太子师傅内一事而争吵起来,话不投容机时,施曼娜父亲干脆打了对方一记耳光。唐罗狄克的父亲跑回家中,向儿子说明了经过。儿子心中顿时矛盾起来,父仇不可不报,但对方又是爱人的父亲,要父亲还是要爱人?终于他找到了施曼娜的父亲,并在决斗中杀死了爱人的父亲。自己的父亲竟被爱人所杀,施曼娜心中也万分矛盾。最后她下决心要向国王请求处死唐罗狄克。正当她打定主意时,唐罗狄克手里拿着剑请求施曼娜杀死他。剧情的发展是,唐罗狄克在阻击摩尔人的战斗中立了功,施曼娜也因深爱唐罗狄克而原谅了他。

高乃依(1606—1684)所作的《熙德》,是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名剧,取材于西班牙史。熙德是历史上的英雄,此剧作于1636年公演时轰动了巴黎。

⑽ 高乃依有哪些重要的剧作

皮埃尔·高乃依(公元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剧作家。他出生于鲁昂一个富有家庭,受过法学教育,长期从事律师职业,但是对于文学和戏剧,他却有着浓厚的兴趣。1629年,他初试身手,写了一部喜剧《梅丽特》,在巴黎上演后获得成功,这无疑是对他戏剧创作的最好鼓励。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创作了多部戏剧作品。1647年,高乃依被选入法兰西学院,他一生写了30多个剧本,一度声名显赫,但晚年时戏剧创作能力则江河日下,渐渐归于沉寂。

给高乃依创造了轰动效应的剧作,是五幕诗体戏剧《熙德》(1637),它取材于西班牙剧作家卡斯特罗的《熙德的青年时代》,描写11世纪时贵族青年唐罗狄克与施曼娜的爱情经历。

罗狄克与施曼娜是一对非常般配的恋人,他们两人的父亲都是为国家建立过赫赫战功,并被国王倚重的朝廷大臣,然而,因为国王选择了罗狄克的父亲担任太师,致使施曼娜的父亲心存妒忌,言语之间,两个大臣动了怒气,施曼娜傲慢的父亲竟然给了罗狄克老迈的父亲一个巴掌,由此引发了两个家族间的荣誉之战。

这件事给两个年轻人的婚姻蒙上了一层阴影。罗狄克觉得对父亲和爱人都欠着同样的恩情,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荣誉,要替父报仇,就得失去爱人。这样的选择使他非常痛苦。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为父亲雪耻,与施曼娜的父亲展开决斗,用剑将其刺死。而如此以来,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痛苦,也把施曼娜拖入了爱情与荣誉的艰难选择中。深爱罗狄克的施曼娜心事重重,她说,“我的爱情同我的愤恨对立,我仇人的骨子里藏着我的情人”。而公主也正暗恋着罗狄克,从情感出发,她希望在复仇事件发生后,罗狄克与施曼娜根本无法相容,这样就能成全自己的爱情;而从理智出发,她又为两个情投意合之人的分手而感到惋惜。一个心中暗恋施曼娜的骑士,决心此时挺身而出,为其父报仇,以赢得施曼娜的爱情。罗狄克在完成了家族的复仇使命之后,来到施曼娜身边,他恳求自己的恋人亲手杀死自己,这样他的心就坦然了。施曼娜对罗狄克说,“你杀了我的父亲,显出你配得上我;我也要杀你,好显出我也配得上你。”

按照西班牙人的道德观念,施曼娜只能向国王告发罗狄克,并请求国王惩治他的杀人罪行。国王闻知此事,非常吃惊,他为失去施曼娜的父亲这样一位重臣而遗憾。为了家族的荣誉,施曼娜只能把罗狄克往绝境上推,可是她心中的爱情又让她下定决心,在罗狄克被处死之后,她要随他而去,决不多活半个时辰。

这时,摩尔人来攻打西班牙,匆忙间罗狄克带着骑士队伍去打击敌人,结果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首战告捷的罗狄克受到了国王的嘉许,封他为“熙德”,即君主之意。原来还顾忌门第不合的公主,此时心中暗喜,因为公主嫁给君主,是当时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她实在不愿损害这两个人深切的情感,她最终战胜自己,要成全这一对有情人。施曼娜仍然不放过罗狄克,要国王治罪于他。国王最后决定,让暗恋施曼娜的骑士与罗狄克决斗,获胜的一方即娶施曼娜为妻,而施曼娜从此则不再追究往事。

罗狄克见施曼娜对自己决不宽容,决心在决斗中只求一死已遂其心愿。施曼娜说服罗狄克不可以甘心受死,应当维护名誉。罗狄克在决斗中本来可以将那个骑士杀死,但却手下留情,两人和解。而施曼娜却顾及父亲新丧,不肯立即成婚,罗狄克决定出发去远征摩尔人,为他的恋人争取更大的荣誉。

显然,这部剧作反映了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特征,高乃依凭着自己的理性,表现了在感情与理性发生矛盾时,其心中的理想人物所应当做出的行为选择,塑造了所谓“高贵者”的形象。1637年,当此剧在巴黎上演时,却引发了一场强烈的振动,以首相黎赛留为首的王权利益维护者,攻击《熙德》没有严格遵守“三一律”这一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法则。在强大的压力下,高乃依只得表示屈服。

继《熙德》之后,高乃依创作了《贺拉斯》(1640)、《西拿》(1640)和《波利耶克特》(1643)等悲剧,他的这些悲剧成为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作。

《贺拉斯》取材于古罗马历史,写罗马人与阿尔巴人之间发生了冲突,战事一触即发。鉴于双方多有姻亲关系,为避免大规模的战争,双方约定,各派三人作代表,展开一场决斗,以决雌雄。罗马方面选出了贺拉斯三兄弟,而阿尔巴方面则选出了居理亚斯三兄弟,他们开始了残酷的厮杀,居理亚斯三兄弟全部被杀,贺拉斯三兄弟中也只有一人生还,而居理亚斯三兄弟中的一个,就是贺拉斯姐姐的未婚夫,姐姐万分痛苦,责骂弟弟,结果也被杀死。但是,国王对贺拉斯却不予治罪。

《西拿》和《波利耶克特》同样取材于历史传说,皆着意刻画为忠于王权,献身义务和荣誉,而不惜牺牲自我情感的悲剧英雄。在这些剧作中,从创作《熙德》开始就存在的理念化的毛病,在后来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致使剧中人成为理性的化身,性格单一,缺乏丰富、生动的个性。由于高乃依越来越追求戏剧情节的离奇,以及冲突的尖锐激烈,反而使他的悲剧无法再现昔日的辉煌。在他晚年,其戏剧地位受到了后来者拉辛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