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元曲

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杂剧就是像关汉卿《窦娥冤》一样的“剧本”;散曲可分为小令内和容套数,小令极少分上下片,一般一段就结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是较长的散曲,也称“大令”,其特点是: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支不同曲牌的曲子连缀在一起,少则数首。多则十几首,甚至几十首,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如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
楼主想了解元曲,可以看看《元曲三百首》。

② 元曲和元杂剧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元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作家流逸的情思与本质性的真实生活相结合等等。完全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它走完了戏曲的综合历程,是严谨、完整、统一的,又是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③ 元曲的剧本体制是怎么样的

套曲又名套数。剧曲或散曲中,将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成一套之谓也。其由首曲领起,中间按大概规律依次排列若干曲牌,以尾曲收煞。分北曲套数、南曲套数、南北合套。通常南、北曲不可连于同一套中(南北合套例外)。北曲之散曲套数中,所有曲子须是同一宫调,各曲牌前后次序有大概规律,不可随意安插,且一韵到底,不可中途换韵。其格式简单概括为:

首曲 + 若干曲子 + 尾曲(或个别套数无尾曲) = 套数

例:

【双调】[夜行船]
天地之间人寄居,来生去死嗟吁。就里荣枯,暗中贫富,人力不能除取。

[乔牌儿]自然天付与,强得来也不坚固。有人参透其中趣,何须巧对付?

[锦上花]富贵无骄,贫穷何辱。贫不忧愁,富莫贪图。富依公,天能鸣护。贫富人生,各人命福。富呵亨富来,贫呵乐贫去。就里无钱,尚良欢娱。袖有黄金,到有嗟吁。一日勾来,如何做做主。

[江儿水]人生百年如过驹,暗里流年度。似晓露红莲香,落日夕阳暮,没可里使心干受苦。

[碧玉箫]春满皇都,快兴到金壶。凉意人郊墟,何可忆鲈鱼,量有无,好光阴不可辜。携着良友生,觅着闲游处。四景又俱,羡甚功劳部。

[离亭宴带歇指煞]公卿自有公卿禄,儿孙自有儿孙福。神心自语,恁麒麟阁上图。凤凰池中立,不如俺鹦鹉州边住。黄纸上名,不如俺软瓯中物,谁知野夫。列翠围四屏山,引寨练一溪水,盖蜗舍三椽屋。我头低气不低,身屈心难屈,一任教风云卷舒。饭饱一身安,心间万事足。

套数分散套、杂套两种,用于散曲之套数称散套,用于杂剧之套数称杂套。北曲套数分三类:1、散曲、杂剧具可用者,2、散曲专用者,3、杂剧专用者,其分类由套数之首牌限定,具如下:

黄钟宫:[醉花阴]*、[愿成双]、侍香金童]、[女冠子]、[文如锦](带*者为散套、杂套具可用,余仅限散套。)

正宫:[端正好]*、[月照庭]、[菩萨蛮]

仙吕:[点绛唇]*、[八声甘州]*、[翠裙腰]、[六幺令]、[祆神急]

南吕:[一枝花]*

中吕:[粉蝶儿]*、[古调石榴花]

大石调:[念奴娇]*、[六国朝]*、[好观音]、[青杏子]、[蓦山溪]

小石调:[恼杀人]

般涉调:[哨遍]、[耍孩儿]

商角:[黄莺儿]

商调:[集贤宾]*、[二郎神]、[定风波]、[玉抱肚]、[水仙子]、[河西后庭花]

越调:[斗鹌鹑]*、[梅花引]*、[南乡子]、[金蕉叶]、[耍三台]([耍]仅限杂套)

双调:[新水令]*、[行香子]、[蝶恋花]、[朝元乐]、[五供养]([五]仅限杂套)

上41支曲牌,乃套数41种基本定例,其中[醉花阴]*、[点绛唇]*、[端正好]*等散曲、杂剧具可用之12套数,元人最为常见,散套常见尚有散套专用之[青杏子]、[行香子]套,杂套专用之[五供养]套,余者于元人所遗套数中颇少使用。

套数尚须有尾曲,以示整套曲子完结。尾又名煞、煞尾、收尾,各宫调格律不同,《曲牌》有载。亦有个别套数无尾声,若以带过曲结者,则可不用尾声。

除却首曲、尾曲,其中间各曲前后排列亦有大概规律。据涂宗涛按蔡茔《元剧联套述例》整理云:
(1)、[正宫]套数例用端正好,后多联滚绣球,滚绣球后常联倘秀才,小梁州之后必带幺篇,脱布衫常带小梁州。
(2)、[仙吕]首曲常用点绛唇(或八声甘州),点绛唇后例用混江龙,混江龙后多用油葫芦、天下乐,天下乐多联那咤令、鹊踏枝、寄生草,六幺序必带幺篇,后庭花多带青哥儿。
(3)、[南吕]首曲例用一枝花,后多联梁州第七,骂玉郎常联感皇恩采茶歌,哭皇天必带乌夜啼。
(4)、[中吕]首曲例用粉蝶儿,后多用醉春风,上小楼多带幺篇,十二月必带尧民歌,借[般涉]煞,前必用耍孩儿。
(5)、[双调]首曲多用新水令或五供养,新水令后多用驻马听、沉醉东风、步步娇,雁儿落常带得胜令,沽美酒常带太平令,侧砖儿常带竹枝歌,甜水令常带折桂令,川拔棹常与七兄弟、梅花酒、收江南连用。
(6)、[黄钟]首曲例用醉花阴,后例接喜迁莺、出队子,出队子多接刮地风。
(7)、[越调]首曲例用斗鹌鹑,后例接紫花儿序,紫花儿序后多用小桃红,麻郎儿必联幺篇,秃厮儿多带圣药王。
(8)、[商调]首曲例用集贤宾,后多联逍遥乐。

④ 元曲有四大喜剧,分别是什么

元曲的四大喜剧分别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浦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⑤ 有谁知道关于元曲的知识和元曲

元曲知识小探

--------------------------------------------------------------------------------

发布时间:年10月24日 18时51分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叼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十三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在众多作家中,对元曲的形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元好问,他生于金元战乱之际,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巨星。他的作品清润疏俊,迥出时作,对元曲创作起着启导统领、规范的作用。

元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鲫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总之,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⑥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杂剧剧本,一般有( )折-楔子构成一本。杂剧的角色行当包括哪四大类

“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所谓的“折”相当于现在的“幕”,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
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等。

⑦ 元曲的简单介绍

看到好文章,想保存怎么办!下载APP
元曲基础知识介绍介绍

bulaolindtsg
阅109转02019-01-11分享收藏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 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 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 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 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 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 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 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既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十三种,在语言 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 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

在众多作家中,对元曲的形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元好问,他生于金元战乱之际,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巨星。他的作品清润疏俊,迥出时作,对元曲创作起着启导统领、规范的作用。

元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 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 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鲫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 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总之,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⑧ 保存元杂剧的剧本集有哪些

保存杂剧的剧本总集有明代臧懋循编的《元曲选》,这是现有流传最广、内容也最多的元人杂剧总集。全书100卷,每卷一剧,共收94种元人杂剧和六种元末明初人的杂剧,共100部剧本,有明刻本和中华书局标点本传世。今人隋树森又从其他一些总集中辑录了《元曲选》未收的元人杂剧60多种,编成《元曲选外编》,以补前编之不足。《脉望馆古今杂剧》是明代赵琦美所藏元明杂剧剧本的总称,其实可看作是一部自成系统的总集,收入元明杂剧242种。这批剧本清初为藏书家钱曾收藏。1938年在上海发现后,经整理,1958年收入《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元杂剧的最早刊本,是研究元杂剧的珍贵文献,1958年商务印书馆收入《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影印刊行。徐沁君以此为底本,又作了《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由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息子机元人杂剧选》由明人息子机编刻,收元明杂剧30种,现存残本25种。《古名家杂剧》和《新续古名家杂剧》由明代陈与郊编,两集共收杂剧50余种。《阳春奏》由明代王正位选刊,收元明杂剧39种。以上四部总集收入《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此外,又有《盛明杂剧》,明代沈泰编辑,分一、二集,每集收明杂剧30种,共60种。《杂剧新编》,清代邹式金编辑,是《盛明杂剧》的续编,收剧本34种,皆为明末清初作品。以上两部作品有诵芬室刻本传世。

保存传奇的总集有明代毛晋编刻的《六十种曲》和清人编选的《缀白裘》。《六十种曲》全书12集,每集收5个剧本,共120卷。除少数元人作品外,绝大多数为明人传奇。《缀白裘》所选,也多数为明清传奇,但所选并非全本,而是当时在戏台上流行的单出,共选489出。初集为清玩花主人编选,清人钱德苍续编至12集。

⑨ 元曲的剧本构成有那三个啊急求!!!

宫调,就是那个复[]~曲牌制(名)”·”前面,宫调后面的标题,就是”·”后面的~其实本质上和词的差不多,就是多了个宫调比如<[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中吕]是宫调,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正好学到...就把这个当例子了~)

⑩ 元杂剧剧本 结构

元杂剧剧本:

杂剧剧本的组成,包括唱(歌唱)、白(道白、对白)、科(动作、表情)三部分。

唱即歌唱,除由一个脚色从头唱到底外,还有脚色不变,主唱人物可换,这叫做改扮或倒扮,约占1/3。一人主唱可集中力量刻画主要人物,使之形象鲜明。

白即宾白,由于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可分诗对宾白、教语宾白及类似顺口溜的宾白等,语言质朴,长于叙事。

科,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①做工,元人称手儿,后世称为身段,如做悲科、做拔斧砍旗科。②武功,如筋斗、抢背、刀枪剑戟之类的功夫,多为做战科、混战科。③剧中穿插的歌舞,如《梧桐雨》剧中的做舞科、魔女作歌舞劝酒科,因有表演动作,故列入科内。④效果,如雁叫科、内傲风科,当时没有效果一词,所以也包括在科中。⑤检场也放在科里,想来元杂剧没有专职检场,由零碎脚色兼作,如做掇桌儿科、卒子做托砌末上科等,但主要内容还是做工和武功两个方面。

元杂剧结构:

元杂剧基本上采用每本“四折一楔子”

折,也就是段,既是音乐的组织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楔子”,是元杂剧在折之外增加的短而独立的段落,一般用在剧的开头,作为剧情或人物的简略介绍。也有用在折与折之间,用以衔接剧情的,与现代戏中的过场戏差不多。
每本元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唱、白、科三者在一本剧中密切配合,彼此引发,更能使剧本和谐统一,相益得彰,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而收到更理想的艺术效果和舞台演出效果。

元杂剧采用旦本或末本的演唱体制,故在角色上有旦、末之分。再把歌曲、宾白、科砌等等表演,即说、唱、做、舞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戏剧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不少散、韵结合,组织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曲是元杂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是以散曲中的套曲组成的。
所谓套曲,也叫“套数”,是由同一宫调中的若干曲牌相贯而成的。在杂剧中,每一个套曲,称为一折,相当于现代剧中的一幕。
元杂剧中的歌曲比较集中地由主要角色旦或末歌唱。有的每折由一人独唱,有的甚至全剧四折,都由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只有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