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剧本的女神
㈠ 怎样读剧本
另外一点,就是剧作者要通过什么来表达?他通过什么来表达他的观点?他的这种情感?涉及到剧本的内容,它的内容是什么?因为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作者的观点不可能直白地表述,直接地说,像写论文一样,那样不行。他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把它表达出来。所以,剧本的内容是主要的一大方面。它涉及到情节、故事、人物的形象,这些都是剧本的具体内容,要搞清楚。 那么,怎么才能够做到读懂剧本?有哪些条件?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了解戏剧剧本的特点。大家都知道,戏剧剧本可以独立存在。我们中学学的文学有四大类:小说、诗歌、散文、还有一类就是戏剧文学。这说明戏剧有很强的文学性。比如说,诺贝尔文学奖可以颁发给戏剧作家,但它从来没有颁发给影视的编剧。戏剧作品可以独立的作为一个文学的作品存在的。但另一方面,戏剧剧本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像其他文学种类那样,就是这种阅读。只要你通过这种媒介,纸制的或者其他的阅读了,就可以了。但戏剧的剧本,它不是直接为了阅读的。它是为了排戏演出用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除了历史上少量的一些专供阅读、不是为演出的剧本,比如戏剧史上有称这些戏为“书斋剧”、“案头剧”,你可以阅读研究,但是不是为了演出的。除了少量的这样的剧本,基本上都是为了演出服务的。 我们知道,莎士比亚除了戏剧家之外,他还是作为文学家存在的。虽然《莎士比亚全集》各种各样的版本都有,但它一开始都是为了演出的。在小说里面,作者可以通过描写等手段,具体的塑造人物形象,环境,包括心理怎么想的,都可以。但戏剧剧本的构成,主要是以对话,独白为主。除了一些必要的舞台提示,动作说明,基本上没有主观的心理的这种描写。但是在演出中,对话或者独白,只是舞台语汇的一部分。所以读剧本,如果以读小说、故事的形式,你有时候就会感到,很多信息缺失了,会造成一定的迷惑。剧本是为了演出服务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读剧本不能像读小说、诗歌、散文那样。 好。我们了解了剧本的这一特点以后,还需要了解一些戏剧剧本编剧上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说戏剧行动的构成,一些常见的剧本结构和剧本基本风格等等。这涉及了一些编剧的基本知识,另外还涉及一些戏剧文学史的常识。假如说,一般的读者习惯了看故事,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这种线型的,直线型结构的模式,这种模式只是戏剧编剧,或者戏剧文学类型的一种。还有其他的模式,比如说非线性的,片段式的、史诗式的等等。有的读者只习惯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一旦接触到其他的风格,比如说象征的风格,荒诞的风格,就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大家读剧本,要了解一些编剧的常识和戏剧史的知识。这种课程就是非常有必要,通过学习,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样对读剧本是非常有好处的。 另外一点,读剧本的这种过程中,要充分地调动想象力,和活跃起腻的感官。刚才介绍的,剧本是为了演出,主要是为了演出创作的。剧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一般头脑中都会有舞台的形象,他和写小说完全是不同的思维。而读者要想更好的理解剧本,就需要通过想象力,来复原作者要呈现的舞台形象。那不仅是对话,还有视觉、听觉、心理感觉等等。剧中人是在一个特定的规定情景中进行表演,所以在阅读剧本的时候,我们最好也能够像是在观看表演。眼前浮现出形象来,这样就会非常有助于进入剧本,从而理解它。除此以外,因为剧本主要是以台词,对白,独白,舞台提示这些组成的,所以,对待每一句台词,台词之间的衔接都要留心。此外,给予的舞台提示和剧名(剧本的名字)也要有特殊的重视。 一般来说,台词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一个剧本,尤其是一些优秀的,或者是一些经典的剧本,台词都会是比较讲究。不会把生活中的那些大白话,水话随便的就放上去。舞台的时间很有限,舞台演出的这段时间必须把有用的东西放上去。舞台上人物的语言很多都是有特殊用意的。它不是随便地照搬生活用语。台词需要演员说出来。它是要说出来的,不是要看的。所以,也会涉及到很多的这种处理,比如说强调某一句话,或者一句话中的某一个词,这样的意义就完全不同。很多台词还含有这种潜台词,什么叫潜台词呢?就是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言外之意,这种潜在的意思。这些都需要特殊的照顾 舞台上的布景、道具、人物动作、表情,这些是靠舞台提示来表现的。这些提示需要特别的留心,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光看人物的说话,就像看故事,两个人、几个人在说话一样,匆匆地扫过,就会失去很多有用的剧本的信息。一般来说,剧名也体现了剧本的主题,主要内容或者是风格,或者和这些主题内容有相关的。这也需要特别的留意。有的剧本题目一看就知道它的风格,比如后面我会和大家谈到有一个剧本,剧名非常长,叫《哦!爸爸,可怜的爸爸,你被妈妈挂在壁橱里,我是多么伤心啊》。这是一个剧本的题目这么长。它就是这么一种调侃荒诞的风格。咱们刚才提到的,我再简单地总结一下。刚才咱们提到,要了解剧本的特点,了解一些戏剧剧本编剧上的基本知识,一些戏剧文学史的知识。还有,咱们要充分调动想象力,和活跃感官。仔细对待每一句台词,台词之间的衔接,留心舞台提示和剧名。在这些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多读一些剧本。 开始都有哪些剧本可以读呢?中国有句古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咱把标准定的很高,往往还不能达到,也许仅仅达到了中间这个档次。那么开始就不能把标准订低了。从学习这个角度,一定要找些好的剧本,中外的名剧,一些经典的戏,应当是首选。主要是国外的剧本。国外的剧本无论从风格、质量,范围、内容来说,可选的很多。另外是有一定量的精读。有的朋友说他读了很多的剧本,但是感觉还是收获不大,读完就忘了。为什么?就是每次都匆匆地读过。精读一部剧本胜过草草读十部。这是我的看法。如果精读、研读一部经典的剧本,那个收获更是非常巨大的。不仅仅是在剧本的本身或是编剧的角度,其他方面也会有很多收获。 下面我再简单介绍一下有一些常见的剧本阅读的经验,或者一些常规的做法。大家可以尝试和运用。结合你自己的一些情况,找到一些适合你的剧本阅读的方法。读剧本最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根据剧本的长度,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所以,你的时间有可能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或者有时候四五个小时。有一个相对固定连续的时间。而且找一个不要被打搅的地方,准备一些纸盒铅笔,必要的时候做一些标注。有的读剧本的朋友,尤其读比较长的剧本时,今天读一点,明天读一点,分几次把它读完。最好不要这样。一口气读完,首先咱们一口气通读一遍,然后立刻把你读后的感受写下来。是否喜欢它,或者是哪些部分感动了自己,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场景都可以。还有哪些自己感到迷惑不懂的。一遍以后就对这些记录一下。对一些基本的信息,比如说剧名,人名、人物、时间、地点等也梳理一下。 第二遍就可以比较仔细的读。对台词,对白,独白,舞台的提示,相对仔细地去阅读。可以根据舞台里的说明性的文字,用笔勾勒出一个舞台的草图,人物的位置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可以用手里的铅笔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台词和关键的舞台提示做上记号,写上标注。对第一遍中不太了解的地方,着重地对待。还有些部分,比方说剧本的开端,开始,结尾,这些重点的部分要研读一下。有些台词、对白甚至需要读出声来,或者是表演出来。我非常建议大家要动嘴读,带感情的朗读。有些剧本很长,你不见得全部读下来。剧本比较短的可以通读。尽量运用你的感情,你的理解。如果你有时间,你也可以读的那么细,但一般来说,你把它读一读,是有助于理解剧本的。剧本很长,你可以选一些重点的场景,或者片段来读一读,这种感觉完全是和用眼睛看不相同的。如果有需要,你也可以读第三遍,或者第四遍。可以针对剧本创作的背景,或者相关的文化背景进行一些调查和研究,找一些资料。这一次,你需要总结一下,把这个故事、情节。情节不同于故事。故事就是讲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情节是剧本怎么把这些事件结构起来,用什么样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叙述出来,这个后面会详细说。你要总结一下故事、情节、人物的关系,主要的人物有哪些特点,剧本的主题是什么,主要的风格是什么,把这些写成一篇读后感。这样就强化了你独具的效果。也可以把这些作为一个资料保存。读多了之后,你会有一个剧本的资料库。如果有必要,你还可以在网上,或者去图书馆找一找相关的介绍,或者评论性的文章,如果这个剧本是非常经典的,这方面的介绍非常多,可以参考一下。 有的剧本,读了好几遍还是读不懂,怎么回事?我总结一般有几个常见原因:一个是可能读的不够细,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一些关键的台词,或者潜台词,你没有留意,错过了。比如说,我们必读剧本里的《朱莉小姐》中,朱莉和让发生关系,就有些同学没有注意到,影响了对整剧的理解。另外,可能是你不太了解这个剧本的特殊的风格和结构,你是用其他的风格和模式来阅读。比如说:你用现实主义的方法理解荒诞风格的戏剧,你觉得读不懂,这是另外一个原因。当然也会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说,这个剧本本身就是晦涩的,或者是故弄玄虚的。这些都有。所以,建议大家读一些供认的比较优秀、经典的剧本。我给大家选的这些剧本完全是咱们平常可以见到的,这些剧本我想大家接触的机会会很多。一些常见的剧本,如《雷雨》这样的随处可见的剧本,我就不给大家提供了。给大家提供的主要是结合咱们的学习,有一定的特殊的意义。不见得这些剧本完全是经典或者一流的,它可能在某一方面对于咱们的教学有一定的意义。 关于剧本,咱们今天先初步的介绍一下。我再简单的总结一下。 一方面是我们要读懂剧本,要了解剧本作者想要说什么、他说的是什么、怎么说的等几个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学会读懂剧本,首先要了解剧本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是为了演出而创作的,和小说、散文、诗歌等其他的文学形式,阅读方法上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一些戏剧剧本编剧或者是戏剧文学史上的剧本知识。了解一些常见的剧本结构和剧本的风格。读剧本,我们还要充分调动想象力和感官,尤其是每一句台词和舞台提示,包括剧名这些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多读一些名剧,精读一些优秀的剧本,不久我们就会感到我们的剧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㈡ 有个手机软件,是和朋友一起读剧本的,最近刚出的软件
卖萌对手戏
㈢ 《女神》的作者是谁
《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里留下丰厚遗产,影响深远。与其笃实的学养一脉相通,郭沫若在书法艺术方面同样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70余年。青年郭沫若的书法得到社会承认,始于辛亥年间。10年以后,他的著名诗集《女神》等作品集问世,使其书体在更广泛的读者面前显露风采。20年代末,郭沫若旅居日本,由金文甲骨入手,以字辩史,借史鉴今,谙熟了祖国文字、书体的演进轨迹,创立了古文字研究的科学模式。1937年归国抗战,在民族危难之中,其诗词创作常与书法相结合,翰墨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国事之余从事了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他慷慨为人,博识广闻,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计其数的辞章墨宝。其书法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少有出其右者。
郭沫若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被世人誉为“郭体”。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
郭沫若作为苏轼以后四川又一大文人,其书法成就直堪与东坡媲美,为世所重。东坡书法向来受到书法界重视,为宋代尚意书风代表。郭沫若书法从宋四家出来,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宋四家意味,但又个性突出。苏东坡书法曾被黄山谷戏为"石压蛤蟆",但其横向取势的结体,实际从隶书而来的书法史上就已有历史,与黄山谷书法取纵势截然不同。正如秦效侃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字之结体汉唐即有横纵二种。黄纵苏横,不必是病。"沙孟海先生以"斜划紧结"与"横划宽结"概括之。郭沫若书法与东坡书法同属于横画宽结一类。郭沫若抗战期间在重庆时,书写了大量书法作品,同时,与马衡、常任侠等人进行了江北汉墓的试掘,发现"富贵"等字砖,为保护文物做出了贡献。由于他当时任国民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了一大批文学美术书法界人士,为繁荣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郭沫若的书法研究,可以从他对甲骨、金文研究开始计算,成果丰硕。到六十年代,郭沫若与高二适等人展开《兰亭》真伪大讨论,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都极大地推动了书法研究的深入,带来了书法事业在"文化革命"时期的发展。这些成就,尤其是后期兰亭论辩中的数篇论文,无疑都充分地反映了他深厚的学养。一生大风大浪中过来的郭沫若,在其书法里头,充分表现出其大学者、大文豪风范:每幅作品,无论长篇巨制,抑或短笺小札,用笔都十分肯定、果断,没有犹豫与迟疑;书写内容多自作诗词,无论旧体新体,都富有时代气息;对古典书法有过广泛深入的学习与探究,深得苏东坡、颜真卿神韵。郭沫若学习书法,不象一般人兀兀穷年专于一家而难有自家面目,而是从一开始便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非以自身作为先人奴隶,而是化他人为己用,独具风骨。
㈣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学编导的,就是作家写剧本的,这小子和我说他的女神是唐嫣,将来成为剧作家见唐嫣,她这
您好,假如成为优秀的编导确实是能见到明星的!他有梦想是好事情,并以此为动力!也是不错的!
㈤ 有没有读剧本的小仙女们呢,为高考考生加油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让我们都为高考的考生加油! 高考的同学们都准备好了!
㈥ 喘啊喘!读剧本,哪个女生会读 ,拜托啦
你好,读剧本时要非常的投入,带着真挚的感情,要有勇气,进入角色,用心去读,才能读出剧本的丰富内涵。
㈦ 什么是读剧本
另外一点,就是剧作者要通过什么来表达?他通过什么来表达他的观点?他的这种情感?涉及到剧本的内容,它的内容是什么?因为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作者的观点不可能直白地表述,直接地说,像写论文一样,那样不行。他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把它表达出来。所以,剧本的内容是主要的一大方面。它涉及到情节、故事、人物的形象,这些都是剧本的具体内容,要搞清楚。那么,怎么才能够做到读懂剧本?有哪些条件?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了解戏剧剧本的特点。大家都知道,戏剧剧本可以独立存在。我们中学学的文学有四大类:小说、诗歌、散文、还有一类就是戏剧文学。这说明戏剧有很强的文学性。比如说,诺贝尔文学奖可以颁发给戏剧作家,但它从来没有颁发给影视的编剧。戏剧作品可以独立的作为一个文学的作品存在的。但另一方面,戏剧剧本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像其他文学种类那样,就是这种阅读。只要你通过这种媒介,纸制的或者其他的阅读了,就可以了。但戏剧的剧本,它不是直接为了阅读的。它是为了排戏演出用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除了历史上少量的一些专供阅读、不是为演出的剧本,比如戏剧史上有称这些戏为“书斋剧”、“案头剧”,你可以阅读研究,但是不是为了演出的。除了少量的这样的剧本,基本上都是为了演出服务的。我们知道,莎士比亚除了戏剧家之外,他还是作为文学家存在的。虽然《莎士比亚全集》各种各样的版本都有,但它一开始都是为了演出的。在小说里面,作者可以通过描写等手段,具体的塑造人物形象,环境,包括心理怎么想的,都可以。但戏剧剧本的构成,主要是以对话,独白为主。除了一些必要的舞台提示,动作说明,基本上没有主观的心理的这种描写。但是在演出中,对话或者独白,只是舞台语汇的一部分。所以读剧本,如果以读小说、故事的形式,你有时候就会感到,很多信息缺失了,会造成一定的迷惑。剧本是为了演出服务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读剧本不能像读小说、诗歌、散文那样。好。我们了解了剧本的这一特点以后,还需要了解一些戏剧剧本编剧上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说戏剧行动的构成,一些常见的剧本结构和剧本基本风格等等。这涉及了一些编剧的基本知识,另外还涉及一些戏剧文学史的常识。假如说,一般的读者习惯了看故事,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这种线型的,直线型结构的模式,这种模式只是戏剧编剧,或者戏剧文学类型的一种。还有其他的模式,比如说非线性的,片段式的、史诗式的等等。有的读者只习惯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一旦接触到其他的风格,比如说象征的风格,荒诞的风格,就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大家读剧本,要了解一些编剧的常识和戏剧史的知识。这种课程就是非常有必要,通过学习,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样对读剧本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一点,读剧本的这种过程中,要充分地调动想象力,和活跃起腻的感官。刚才介绍的,剧本是为了演出,主要是为了演出创作的。剧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一般头脑中都会有舞台的形象,他和写小说完全是不同的思维。而读者要想更好的理解剧本,就需要通过想象力,来复原作者要呈现的舞台形象。那不仅是对话,还有视觉、听觉、心理感觉等等。剧中人是在一个特定的规定情景中进行表演,所以在阅读剧本的时候,我们最好也能够像是在观看表演。眼前浮现出形象来,这样就会非常有助于进入剧本,从而理解它。除此以外,因为剧本主要是以台词,对白,独白,舞台提示这些组成的,所以,对待每一句台词,台词之间的衔接都要留心。此外,给予的舞台提示和剧名(剧本的名字)也要有特殊的重视。一般来说,台词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一个剧本,尤其是一些优秀的,或者是一些经典的剧本,台词都会是比较讲究。不会把生活中的那些大白话,水话随便的就放上去。舞台的时间很有限,舞台演出的这段时间必须把有用的东西放上去。舞台上人物的语言很多都是有特殊用意的。它不是随便地照搬生活用语。台词需要演员说出来。它是要说出来的,不是要看的。所以,也会涉及到很多的这种处理,比如说强调某一句话,或者一句话中的某一个词,这样的意义就完全不同。很多台词还含有这种潜台词,什么叫潜台词呢?就是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言外之意,这种潜在的意思。这些都需要特殊的照顾舞台上的布景、道具、人物动作、表情,这些是靠舞台提示来表现的。这些提示需要特别的留心,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光看人物的说话,就像看故事,两个人、几个人在说话一样,匆匆地扫过,就会失去很多有用的剧本的信息。一般来说,剧名也体现了剧本的主题,主要内容或者是风格,或者和这些主题内容有相关的。这也需要特别的留意。有的剧本题目一看就知道它的风格,比如后面我会和大家谈到有一个剧本,剧名非常长,叫《哦!爸爸,可怜的爸爸,你被妈妈挂在壁橱里,我是多么伤心啊》。这是一个剧本的题目这么长。它就是这么一种调侃荒诞的风格。咱们刚才提到的,我再简单地总结一下。刚才咱们提到,要了解剧本的特点,了解一些戏剧剧本编剧上的基本知识,一些戏剧文学史的知识。还有,咱们要充分调动想象力,和活跃感官。仔细对待每一句台词,台词之间的衔接,留心舞台提示和剧名。在这些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多读一些剧本。开始都有哪些剧本可以读呢?中国有句古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咱把标准定的很高,往往还不能达到,也许仅仅达到了中间这个档次。那么开始就不能把标准订低了。从学习这个角度,一定要找些好的剧本,中外的名剧,一些经典的戏,应当是首选。主要是国外的剧本。国外的剧本无论从风格、质量,范围、内容来说,可选的很多。另外是有一定量的精读。有的朋友说他读了很多的剧本,但是感觉还是收获不大,读完就忘了。为什么?就是每次都匆匆地读过。精读一部剧本胜过草草读十部。这是我的看法。如果精读、研读一部经典的剧本,那个收获更是非常巨大的。不仅仅是在剧本的本身或是编剧的角度,其他方面也会有很多收获。下面我再简单介绍一下有一些常见的剧本阅读的经验,或者一些常规的做法。大家可以尝试和运用。结合你自己的一些情况,找到一些适合你的剧本阅读的方法。读剧本最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根据剧本的长度,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所以,你的时间有可能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或者有时候四五个小时。有一个相对固定连续的时间。而且找一个不要被打搅的地方,准备一些纸盒铅笔,必要的时候做一些标注。有的读剧本的朋友,尤其读比较长的剧本时,今天读一点,明天读一点,分几次把它读完。最好不要这样。一口气读完,首先咱们一口气通读一遍,然后立刻把你读后的感受写下来。是否喜欢它,或者是哪些部分感动了自己,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场景都可以。还有哪些自己感到迷惑不懂的。一遍以后就对这些记录一下。对一些基本的信息,比如说剧名,人名、人物、时间、地点等也梳理一下。第二遍就可以比较仔细的读。对台词,对白,独白,舞台的提示,相对仔细地去阅读。可以根据舞台里的说明性的文字,用笔勾勒出一个舞台的草图,人物的位置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可以用手里的铅笔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台词和关键的舞台提示做上记号,写上标注。对第一遍中不太了解的地方,着重地对待。还有些部分,比方说剧本的开端,开始,结尾,这些重点的部分要研读一下。有些台词、对白甚至需要读出声来,或者是表演出来。我非常建议大家要动嘴读,带感情的朗读。有些剧本很长,你不见得全部读下来。剧本比较短的可以通读。尽量运用你的感情,你的理解。如果你有时间,你也可以读的那么细,但一般来说,你把它读一读,是有助于理解剧本的。剧本很长,你可以选一些重点的场景,或者片段来读一读,这种感觉完全是和用眼睛看不相同的。如果有需要,你也可以读第三遍,或者第四遍。可以针对剧本创作的背景,或者相关的文化背景进行一些调查和研究,找一些资料。这一次,你需要总结一下,把这个故事、情节。情节不同于故事。故事就是讲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情节是剧本怎么把这些事件结构起来,用什么样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叙述出来,这个后面会详细说。你要总结一下故事、情节、人物的关系,主要的人物有哪些特点,剧本的主题是什么,主要的风格是什么,把这些写成一篇读后感。这样就强化了你独具的效果。也可以把这些作为一个资料保存。读多了之后,你会有一个剧本的资料库。如果有必要,你还可以在网上,或者去图书馆找一找相关的介绍,或者评论性的文章,如果这个剧本是非常经典的,这方面的介绍非常多,可以参考一下。有的剧本,读了好几遍还是读不懂,怎么回事?我总结一般有几个常见原因:一个是可能读的不够细,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一些关键的台词,或者潜台词,你没有留意,错过了。比如说,我们必读剧本里的《朱莉小姐》中,朱莉和让发生关系,就有些同学没有注意到,影响了对整剧的理解。另外,可能是你不太了解这个剧本的特殊的风格和结构,你是用其他的风格和模式来阅读。比如说:你用现实主义的方法理解荒诞风格的戏剧,你觉得读不懂,这是另外一个原因。当然也会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说,这个剧本本身就是晦涩的,或者是故弄玄虚的。这些都有。所以,建议大家读一些供认的比较优秀、经典的剧本。我给大家选的这些剧本完全是咱们平常可以见到的,这些剧本我想大家接触的机会会很多。一些常见的剧本,如《雷雨》这样的随处可见的剧本,我就不给大家提供了。给大家提供的主要是结合咱们的学习,有一定的特殊的意义。不见得这些剧本完全是经典或者一流的,它可能在某一方面对于咱们的教学有一定的意义。关于剧本,咱们今天先初步的介绍一下。我再简单的总结一下。一方面是我们要读懂剧本,要了解剧本作者想要说什么、他说的是什么、怎么说的等几个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学会读懂剧本,首先要了解剧本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是为了演出而创作的,和小说、散文、诗歌等其他的文学形式,阅读方法上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一些戏剧剧本编剧或者是戏剧文学史上的剧本知识。了解一些常见的剧本结构和剧本的风格。读剧本,我们还要充分调动想象力和感官,尤其是每一句台词和舞台提示,包括剧名这些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多读一些名剧,精读一些优秀的剧本,不久我们就会感到我们的剧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㈧ 《女神》的作者是他的三个历史剧本是什么
郭沫若,历史剧本
《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嫈》《高渐离》;
㈨ 有读剧本的么夜深了...
没有,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