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小剧本
1. 急!急!急!关于党史剧本。。。。跪求。。。。
《战地女杰: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丰 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象在为战友指明前景的道路。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出,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雪山小太阳》 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6月 地点:夹金山。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颤栗。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已经有很多同志在这片让神灵都敬畏的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跳着、唱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战士们笑了。这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小姑娘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谣鼓舞着大家前进,成了大家的“开心果”。翻雪山时,小姑娘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开玩笑地叫她“小太阳”。队伍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很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红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小太阳”的脚步也越来越迟缓。突然,她停了下来,路边坐着一个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有人突然发现,队伍里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干部休养连的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个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在担架上,战士们找到了那件红艳艳的大毛衣,它穿在一个受伤的战士身上。伤兵流着泪回忆说,困乏时坐在雪地里,只觉得有人在拼命地拉着他,对了,还听见了歌声,他说,很熟的歌: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所有人都沉默了。伤兵脱下红毛衣,郑重地铺在雪地上。它像女战士快乐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顶已经微现阳光,太阳红彤彤,照在皑皑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穿过岁月的悠远,70年前,那许许多多美丽的壮烈的故事依然生动、依然鲜活。曾经有一个爱唱歌的小女孩,快乐地行走在这支波澜壮阔的队伍里,她唱过最响亮的歌谣,让疲惫的战士仰望天空,看到太阳;她跳过最动人的舞蹈,让受伤的老兵忘记伤痛,欣然而笑;她曾为一件普通的红毛衣欣喜不已、视若珍宝,在最危险的时候她又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连同生的希望和力量,让给了自己的战友。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15岁。 《魂驻小红桥》 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春 地点:甘南。出征的队伍绵亘十几里,风萧马嘶秋冷,红军将士们行色悲壮。每次突破敌人的封锁线,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战斗队减员严重,而担架队却越来越长,任务也随之越来越艰巨。一个清瘦干练的姑娘穿梭在队伍里,像踩着风火轮似的,跑前跑后,安排抬担架的、照顾负伤的。这是她的职责,她是担架队队长。据说她是自己从家里跑出来参加红军的,英子这个名字也是当兵后她自己取的。20岁的她,已参加红军4年、入党3年 麻利、果断、机智、勇敢的作风常让人忘了她是个姑娘。因此在长征前她受领了队长一职。临危受命,意味的不再是权力,而是用性命兑现所有的责任。困难、问题、危险,接踵而来。担架不够用,伤员有增无减!有的担架员受伤了,雇来的民工逃跑了。十几个担架被扔在路上,重伤员血污模糊地躺着,较轻一点的伤员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触目的情景让她心如刀绞,血直往头上冲。年轻的队长杏眼瞪圆,咬着嘴唇,狠狠地说:“背也要背着走!”她对担架员的任务进行了分配,尽力找回逃走的民工,尽量安顿好每个伤员。可安排到最后,再也匀不出担架和人来抬一个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的小战士了。看着前方的路,看着奄奄一息的小战士,英子决定背着他走。队员们反对,劝她留下这个伤员。因为矮小、单薄的她看上去实在不堪重负,而且这个伤员伤势太重。可英子看着四周的荒山野岭,说:“丢下他,不就等于让他死嘛。决不能!”于是,再没有多说什么,她背着他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迈开了沉重的步子……伤员的手无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声音说:“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闻,薄薄的嘴唇坚强地抿起。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然走过了许多路程。而受伤的战士,也顽强地抗争着,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居然开始好转!一路辛苦,一路历险,一路化险为夷。担架队艰难而曲折地前进着。而英子却越来越瘦,她总是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担架员和伤员;她也越来越弱,她总是将金贵的盐和水送进战友的嘴里……队伍来到山里的一座小桥时,仿佛春天正好等在这里,娇嫩的小花与新绿扑面而来。劳顿不堪的战士们愣了一下,然后,都恍然大悟似地停下脚步,深呼吸……那个重伤的战士已经可以拄着棍子走了,也许是受了这美景的鼓励,他走到英子队长面前,说:“队长,我要编个花环给你!”英子笑了,那开心而生动的笑脸让人想起她也只是个孩子,她点点头回答:“嗯,好。”可接着又故意板起脸说:“但是,你现在还需要休息。”这是她一生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为了给伤员舀水喝,她坠到了桥下的河水里。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顺水飘去……一去七十年!白云苍狗,世事变迁。很多事情改变了,但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褪色。就像此刻——一个垂暮老人,站在小桥边,凝视远方。山青水碧、草青花艳,和平的阳光照耀大地。他的眼睛湿润了,半晌才说:“不一样了,但又一点都没有变。”过了许久、许久,老人又开口说:“如果英子队长多吃一点东西,可能就能坚持下去,可能就……”老人缓缓地在草地上采来缤纷的野花,用颤抖的手认真地编起一个花环,轻轻挂在桥头……
2. 西安事变电视剧中演赵文清女孩叫啥
西安事变电视剧中演赵文清的演员叫叶丹丹。
叶丹丹是香港队冰舞选手,也是一名童星。叶丹丹的母亲是叶挺的孙女,叶大鹰是叶挺的孙子。因此,她小时候,便在叶大鹰导演的《红色恋人》中出演,扮演了率真的“小明珠”。她在冰舞花滑上也同样光彩夺目,曾获得台北亚洲锦标赛花样滑冰的铜牌。
(2)西安事变小剧本扩展阅读:
在《西安事变》中,赵文清是抗日将士的遗孤,在她去投奔干爹杨虎城的路上,认识了日本特务的养子钟本鸣。后来,钟本鸣的养父钟笑天也得知赵文青的干爹就是杨虎城,但他对赵文青心生爱慕。在宪兵队搜查双重间谍时,钟本鸣被逮捕,赵文青请求杨虎城把钟本鸣解救了出来。
赵文青请钟本鸣来家做客,钟笑天准备了一瓶下了毒的日本清酒,让钟本鸣带给杨虎城。结果阴差阳错,杨虎城因公事错过了这次宴会,而赵文青却喝下了这瓶毒酒而亡。
3. 西安事变与解放战争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中两个伟大的英雄人物,一个是佩剑少帅,副总司令张学良,一个是佩剑将军杨虎城,十七路军总指挥.在国民党反动派眼中,《西安事变》是一次忤逆叛变,在共产党红军眼里是一次义举,在学良和虎城将军眼里,这次兵谏,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在国家的危难之时,在民族危难之际,他们不顾个人生命利益的前提,毅然在西安扣留了当时国民政府的最高统帅,蒋中正和一帮政府要员,在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和国民党宋美玲,宋子文等一干人等的周旋下,谈判成功.
可是《西安事变》中的两人物的结局都是不幸的.由于蒋委员长的个人城府极深,关押杨虎城12年之久,在新中国解放之际被杀害,原因杨虎城曾经与共产党走得很近,张学良被拘禁55年之久,2001 逝世于于美国,尽管他与蒋介石又是结拜兄弟,但是有生之年.没有实现再带兵指挥一场战斗,没有回到祖国的家乡.
《西安事变》对中国来说,是一次不亚于秋收起义的作用,(我个人认为)它团结了中共和国民党,实现了统一战线,同时对我们共产党来说,也是一次机会,在抗战的同时,也得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所以我说,张学良、杨虎城是民族英雄,也是新中国的功臣.
而今,台湾岛内,民进党陈水扁在玩政治阴谋,想分裂祖国,我们岂能容忍?我们高兴地看到,马英九等国民党人士,为了一个中国,再次与中国大陆中共和谈,可惜国民党现在是在野党.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以任何形式,祖国大陆绝不准许台湾独立的,所有华夏子孙绝不准许,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希望更多的台湾民众能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虽不指望再来一个什么类似的军事兵谏,捉住陈水扁的军官现在还会有吗?但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合则双赢,分则必有大害,并且我们大陆、台湾毕竟是一家人,家里的事为什么要闹翻,让居心叵测的人在旁边看热闹,坐收渔翁之利呢?虽然政见不同,虽然有过血海深仇,可那毕竟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就算再多的恨,也无法真正分割我们一脉相传的龙的子孙的炎黄亲情的,归来吧!亲人!
我是美丽签名档
4. 西安事变京剧日记怎么写
京剧《西安事变》于今年10月中旬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后,受到很大关注。据剧院介绍,该剧首轮演出的售票率超过95%,演出后剧院详细记录了近30位领导、专家和观众的意见。此外,还组织了三次主创座谈会,编剧孟冰完成了剧本第11至14稿的修改。经过修改后的京剧《西安事变》将于2016年1月30日和31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演两天。
回顾此次剧本创作,确实遇到许多难题。
一难在“西安事变”已不是艺术创作的新鲜题材。早在30年前,陕西、甘肃等地的话剧院团就曾演出过不同版本的话剧《西安事变》;全国各地的戏曲院团更是有过不同剧种的十几个版本演出;同名的电影、电视剧也几乎成为那个时代人人都看过的作品。30年之后,我们再次创作京剧《西安事变》,较之以往的作品应该有哪些不同呢?能给予观众什么样的新鲜感呢?
二难在《西安事变》已经是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虽然已过去近80年了,但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年人及部分年轻人几乎是家喻户晓,且有史实定论,这就使艺术创新受到客观局限。尽管在研讨史料时,我也曾看到一些所谓的解密档案,甚至还有“亲历者”后代的“揭秘”,但此时此刻,我们的创作依据是目前正式出版的《中共党史》资料(并参考那些正式出版的回忆录和纪实文学作品),不得随意捕风捉影。
三难在《西安事变》一戏中如何突出周恩来的人物形象。众所周知,就事变本身来讲,张学良无疑是主要人物。但是,我意识到,而且党史和军史专家也明确告诉我们,今天我们来写《西安事变》并不是为了纪念和怀念张学良,而是为了回顾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里中国共产党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代表性人物自然是中共代表周恩来。那么,塑造好周恩来形象,就成为创作的重点。
四难在《西安事变》一戏能否透露出当代人对历史的感悟。说是能否,实际上则是必须。当代人对80年前发生的“西安事变”到底会有什么看法?对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等历史人物究竟有怎样的认识?即便有看法有认识,又能否找到合适的契机合理地加以表现?
带着如上难题问号,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我想到,这次创作的背景缘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因此,当题材的选择面临这种重大的历史背景时,它的政治内涵和思想内涵已经是明确无误的。因此,我告诫自己,一是不能把叙述事件的过程作为重点,而应该深入到事件中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探究事件发生过程中他们的心率和脉动;二是应该突现事件过程中人物关系、矛盾冲突、性格因素,使观众既能看到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大线索,又能看到重要人物的个人价值和历史作用;三是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事变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的历史作用,将我党提出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使今天的观众看到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先,对国民党和蒋介石捐弃前嫌,联合抗日,由此而表现出一代共产党人博大的胸怀。
在阅读了近40本有关这段历史的书籍之后,我写出了(并请专家论证了)剧本大纲的第一稿。实际上这一稿中的主要场景和主要事件奠定了全剧的情节走向和人物定位,为日后的剧本完善打下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正是经过大量阅读、思考和分析,收获颇丰。比如,在我印象中,以往的文艺作品较多地表现了事变之后,社会各界如何“盛赞”“支持”等等。但通过认真研讨有关史料,我竟然发现,当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绝大多数的舆论是对张、杨的“声讨”,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叛逆”,特别是北京的知识界、文化界、教育界,在“震惊”之后,一片讨伐之声。许多名人、专家、教授纷纷发表声明、集会演说,言辞激烈;加上南京政府“戏中戏”,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一些人想借刀杀人,以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汉奸汪精卫也想乘机捞一把,急忙从国外回国,企图执政;国际舆论大都保持“密切关注”的姿态,唯有前苏联竟然明确表示不赞同;而东北军、西北军一些少壮军官坚持要杀蒋,陕北百姓,甚至包括我党一些领导人也主张杀蒋……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周恩来到西安之后的主要工作是和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宋美龄、宋子文及东北军、西北军将领谈判,同时斡旋于社会各界,说服各方人士,化解杀蒋矛盾,努力争取实现和平解决方案。但戏剧舞台上总不能一场接一场地写周恩来与各方人士的谈话吧?于是,我除了正面写了周与蒋的见面之外,还设计了“酒会”一场,让周恩来面对社会各界人士,时而谈笑风生,机智幽默,时而义正辞严,谈古论今……在我的想象里,这场“酒会”的整体气氛应该是亦真亦幻,亦虚亦实。所谓真,即酒会可以是真实的;所谓幻,即酒会也可以是一种意会,一种象征;所谓虚,即是表现周恩来所面对的复杂局面;所谓实,即是表现周恩来在面对各色人等之时所表现出的政治智慧。再如,我想到要将当代人对这一事件及事件中人物的认识看法和感悟合理地呈现出来,也许会让戏有点新意。于是,我设法把这种感慨的抒发附着在剧情和人物情感中,也就是说让它从人物和情节中自然生长出来。比如,在如何表现张学良这个人时,我知道他的特殊身份,国恨家仇,年轻气盛,义气愚忠……这一切都使他在性格展现上可以有较为精彩的篇章。但是,我注意到,无论当时在高等军事法会审判他时,他曾写下的“悔过书”,还是在经历了百岁人生之后,他一直认为自己犯了大错,对不起蒋先生。仅从此举便可看出他的政治立场和精神归属,因此这个层面不能忽视。我也注意到,张学良在“自述”中说自己“只活了三十六岁”,此后便失去人身自由;我还注意到,周恩来事后曾多次对张、杨将军的境遇表示惋惜。于是,我在剧中写了张学良要送蒋介石回南京时,蒋介石在飞机场与他的一段对话,说他“永远三十六岁”;我还设计了周恩来得知张学良一定要亲自送蒋回南京后,特意追赶到机场,面对刚刚起飞的飞机,周恩来对张学良的命运充满担忧,发出一声真诚的呼喊。从上述两个段落来看,前者(蒋)对张学良生命的态度是让他停止(定格),而后者(周)则是在为张学良的人生如戏过早地落幕表示出真诚的惋惜。在上述大背景中,能够保留住这一点点真实的自我感受已经是奢求了。
经历了几次研讨会,剧本已经改到第八稿的时候,今年6月的一天,张凯华院长向剧组主创团队传达了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和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及建立抗日全国统一战线及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中的主要作用;二是要尊重京剧艺术的本体要求,在情节安排、唱词唱段及唱腔设计上要讲究,戏要好看。为此,主创团队(导演娄乃鸣、京剧导演孙桂元、唱腔设计谢振强、音乐作曲唐建平等)又一起对第八稿进行了整体研究和讨论,之后我完成了第九稿的修改。这是一次重要的修改,除拿掉了“捉蒋”一场之外,目前的演出台本基本上是以这个版本作为基础形成的。
这一稿着重解决了两个重要方面的问题:
一是进一步丰满了周恩来的人物形象,主要采取了五个动作。第一,再次改写序幕。将“张学良追劝学生”及“高团长冒死进言”的情节改成,1935年11月,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后直罗镇的第一个重要战役。这样既可交代出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也可喻示出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正确处理“西安事变”的历史必然。另外,这是一场“武”戏,演出时的“打”与“翻”势必会在演出开篇时营造出特定的战争气氛。第二,在周恩来初到西安的唱段中增加了他对历史的感叹内容,使其人物形象增加了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第三,在张、杨因“放蒋”问题而产生分歧时,增加了周恩来“看流星”的唱段,展现了一个革命者无私无畏的广阔胸怀。第四,在“酒会”一场中,增加了个别记者挑衅性的提问,在展现周恩来回答记者问时,着重刻画了他的睿智与自信,体现出他能够把握全盘、审时度势的气势与风度。第五,在“质蒋”一场中,增加了周恩来与宋美龄、蒋介石针锋相对的台词及唱段,体现出共产党人的顶天立地的凛然正气。
二是进一步增强了张、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紧张度,主要有七处改动。第一,在“追劝”一场中,增加了张学良送给女学生一颗子弹的细节,着重刻画出张学良的内心矛盾和军人性格。第二,删减了原八稿中的第二场“哭谏”,把该场中的两个主要内容分别在以后的情节中加以表现,比如,将原来蒋介石逼张学良如不“剿共”即刻调往安徽福建,改为在“谋划”一场中让张学良向杨虎城转述,这样既可以表现张本人的态度,也可以展现他对杨的观察,从而加强人物内心的复杂性和剧情的紧张度。第三,增加了杨虎城妻子意外发现他正在运筹“兵谏”,从而为他的命运担忧的情感戏,既有人之常情的表现,也有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紧张感。第四,增加了杨虎城自述其经历的唱段,为展现人物性格和刻画人物形象做出重要铺垫。第五,在“惊疑”一场中增加了小人物士兵甲乙的片段,在诙谐和调侃中既为全剧增加了生活气息,也为张学良再次出场赢得了时间。第六,将原八稿中宋美龄与蒋介石一起出场的戏改为宋美龄“事变”后第一次见蒋,从而可以展现她与蒋的感情戏,加强了宋美龄的人物形象。第七,适当减弱了赵四小姐和杨虎城夫人谢葆贞的戏份,在人物总体布局上为主要人物增加了时间和空间。
尽管创作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剧本的过程很不容易,但给予我的启示和经验是十分有益的。我会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就如何正确处理好尊重历史与尊重艺术、听从他人意见与听从自我内心、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等关系;如何把历史的真实,经过严肃严谨的选择、加工、提炼,创造出艺术的真实;如何坚持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等问题,继续深入地思考和实践。我知道,攀登艺术创作和创新的高峰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
5. 西安事变 编写 剧本 怎么写
建议突破常规,天马行空,采用穿越、耽美线路,着眼在蒋、张二人的bl情仇纠葛上,一定会抓住眼球的。比方说,蒋是李世民穿越,张是杨玉环穿越成男身……
6. 西安事变的一个小故事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率部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在西北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有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率领的第十七路军,这两支军队均非蒋介石嫡系,屡受排挤,对此,他们极为不满,尤其是东北军,过去盲目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弃守东北,遭到国人唾弃,后又被命“剿共”蒙受重大损失,全军上下深感“剿共”没有出路,强烈要求抗日,收复东北国土。在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种种渠道,大力开展对这两支军队的工作,坚定了张、杨联共抗日的决心,从而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首先在西北地区取得胜利。
西安事变前夕的张学良(左)与杨虎城
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调集嫡系军队约30个师准备从河南开入陕甘参加“剿共”。之后,蒋又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如何对待事变的问题上,南京当权势力中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竭力策动“讨伐”,轰炸西安,企图取代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而亲英美派的蒋介石亲属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则不顾何应钦的反对,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而积极努力。
西安事变指挥部——杨虎城公馆
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之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同时中共中央还主张用一切方式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
南京方面在弄清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并不想加害蒋介石,而希望和平解决此次事变的态度后,于22日派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谈判。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也参加了谈判。他遵照中央的有关指示,在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商讨并进行同南京方面的谈判中,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两天的商谈,宋美龄等人作出“停止剿共”、“三个月后抗日发动”等项承诺。12月24日晚,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说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策。蒋介石表示同意谈判议定的六项条件,允诺“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国决不再发生反共内战”。
1936年12月13日,《西安文化日报》刊载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25日下午,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并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回南京。一到南京,蒋介石立刻扣留张学良。消息传出后,西安出现动荡不安的局势,东北军中坚决主张联共抗日的王以哲军长被东北军中一部分过激分子杀害,内战危险重新出现。周恩来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坚定而细致地进行工作,巩固了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团结,基本上保持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成果。
1937年4月2日,周恩来由西安返回延安,毛泽东等到机场迎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国共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是历史的功臣。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解除了杨虎城的兵权,又强迫改编了东北军和西北军。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张学良在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前被蒋介石胁迫到台湾,2001年10月15日在美国夏威夷逝世。 西安事变: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7. 哪里西安事变剧本全文
http://..com/q?word=%CE%F7%B0%B2%CA%C2%B1%E4&ct=17&pn=0&tn=ikaslist&r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