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加索灰阑记的剧情简介

中世纪的格鲁吉亚发生内乱,贵族推翻大公、杀死总督。总督夫人弃子外逃。女仆格鲁雪备受磨难地养育着被遗弃的贵子。内乱结束,总督夫人为了继承财产派人强索孩子。格鲁雪被告至法院。法官阿兹达克原是乡村文书,在进城自首内乱中误放走伪装成乞丐的大公时,嘲弄了胖侯爵和他想当新法官的侄儿,被士兵们推选为法官,专为穷人伸张正义,内乱平息后,险被富农打死。大公为报救命之恩,任命他为法官。他以灰阑断案,将孩子判给了格鲁雪,促成格鲁雪与西梦的姻缘后挂冠而去。
视频类型: 话剧
所属国别: 中国大陆
原文语种: 中文
编剧: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导演: 陈颙
主演: 王志良 王振泰

2. 贝尔托·布莱希特的人物简介

贝尔托·布莱希特1898年2月10日出生在巴伐利亚的奥古斯堡。父亲是一家造纸工厂的厂长,母亲在年轻时就为乳癌所苦。小时候的布莱希特是个体弱的孩子,由于先天的心脏疾病,他曾被送到疗养院修养,六岁到教会国小念书,接受拉丁和人文科学的教育,在学校期间他便开始写作,成为学生杂志《收获》的发行兼编辑。他十六岁开始为地方报纸写文章,并创作了第一个剧本《圣经》。
1917年,布莱希特到慕尼黑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米立克大学读医学,期间他参加了阿尔图·库切尔的戏剧研究班,但因为不喜欢和同班同学的相处模式,而经常翘课跑回家。却借助此间闲暇开始创作剧本《巴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莱希特虽然曾受命到军医院当卫生兵,但很快的就结束了,因为他公开表态对战争不抱信心。
还未成为幕尼黑的戏剧家之前,布莱希特在一家报社《人民意志报》找到写剧评的工作。1922年布莱希特的《夜半鼓声》在慕尼黑和柏林的剧院上演,藉此布莱希特获得有名的克莱斯特最佳年轻剧作家奖。布莱希特也开始稳定他的人际关系,于24岁娶了歌剧演唱家玛丽安娜。次年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汉娜。虽然结了婚,很少花时间陪妻子和女儿的布莱希特还是有其他的婚姻问题。1924年搬到柏林后,他认识了维也纳信仰共产主义的女演员海伦娜·魏格尔,并积极的追求海伦娜。海伦娜还为他生了一个私生子叫做施坦芬。后来布莱希特也认识了伊丽莎白·霍普特曼,并和她合作。1926年布莱希特 和玛丽安娜离婚,1929年和海伦娜结婚。 1933年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布莱希特和他的家人逃到苏黎世,后来又到丹麦、芬兰,1941年旅行经过莫斯科、海参崴、圣·彼得罗港。直到1954年布莱希特获颁国际斯大林和平奖。1956年8月14日,当他在研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时,因心脏病发而过世,被葬于柏林的多罗延公墓。从1933年起,在长达15载的流亡生涯里,布莱希特的足迹踏遍了欧美每一个角落。
在苏黎世的旅馆,布莱希特见到了亨利希曼、西格斯和本亚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莫斯科,他观看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访问演出;在好莱坞,他跟喜剧天才卓别林成了好友,机缘巧合之下与当时访问美国的老舍相谈甚欢。如果说遭遇世界大战引发了布莱希特对政治的思索,那么漂泊异乡的十五年更使他接触到了社会深层,浮世百态。这不仅是流亡的旅程,更是布莱希特作为一朵戏剧灵魂成长的心路历程,带给他的戏剧以不朽的魅力。时代是人无法选择,如何在命运的漂泊中寻找到自身生存,甚至蓬勃生存的方式,布莱希特无疑是一位无可指摘的尊师。 1918年,布莱希特写出第一部短剧《巴尔》,抨击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1920年完成剧作《夜半鼓声》。1922年写出《城市丛林》,并撰写剧评。1922年被慕尼黑小剧院聘为戏剧顾问兼导演。1924年则应著名导演莱因哈特邀请赴柏林任德意志剧院戏剧顾问,创作剧本《人就是人》。1926年,布莱希特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见解,初步提出史诗(叙事)戏剧理论与实践的主张。他的创作作品包括了:《马哈哥尼城的兴衰》(1927)、《三分钱歌剧》(1928)、《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1930 )、和《巴登的教育剧》、《 例外与常规》等教育剧。1931年,他将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为舞台剧。在向舞台剧戏剧发展的过程里,布莱希特的主要剧作有:《圆头党和尖头党》、《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伽利略传》、《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四川好人》、《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以及改编的舞台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高加索灰阑记》等。
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理论在20~30年代与资产阶级为文艺而艺术的思潮作斗争中逐步形成。他要求建立一种适合反映20世纪人类生活特点的新型戏剧,即史诗戏剧。这种戏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突破“三一律”编剧法*,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宽广多彩的内容,让读者通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热情。布莱希特把戏剧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按照亚里士德在《诗学》中为戏剧体裁所界定的标准而创作的戏剧,他把它称为“戏剧式戏剧”或“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一类是违反亚里士多德的标准而创作的戏剧,他把它称为“史诗式戏剧”或“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布莱希特早期的作品曾实验过达达主义和表现主义,但很快的就发展出一套属于他自己独特风格的观点。他厌恶亚里士多德戏剧方法,让观众和剧中的英雄人物产生共鸣进而同情,认为这种恐怖的情感和怜悯导致观众情绪沉沦而无法思考。布莱希特希望借由柏林剧团,来实践他打破这种剧场幻觉的决心与愿望。 布莱希特戏剧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戏剧理论即“陌生化效果”(Verfremngs Effekt)。Verfremng在德语中是一个非常富有表现力的词,具有间离、疏离、陌生化、异化等多重涵义。布莱希特用这个词首先意指一种方法,然后才指这种方法的效果。作为一种方法,它主要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即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以及观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说剧中人。宣扬“陌生化效果”的布莱希特戏剧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特别是布莱希特本人,就研究过中国、日本、和印度戏剧,对莎士比亚和伊丽莎白女皇时期的戏剧尤为情有独钟,还吸收了希腊悲剧的元素。他从德国剧作家得到灵感,也喜爱巴伐利亚的民间戏剧。
布莱希特有杰出的能力, 把这些表面上不相通的戏剧元素结合,转变成他自己的作品。同时又与中国戏曲渊源深厚。他的两部经典之作《四川好人》和《高加索灰阑记》,一部以中国南方作为故事背景,一部取材于元杂剧。 《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虚构了3个神仙下凡寻找“好人”,结果找到一个贫苦的底层妓女沈黛,并给她一笔银元开了家店铺。沈黛的乐善好施很快导致了经营的困难。她受别人启发戴上了一副面具,化装成“表哥” 隋达来剥削工人,又把得到的钱接济穷人 。隋达代表剥削,沈黛象征善良,然而人 们眼中水火不容的“恶”与“善”竟然相得益彰融于一个人的身上,人们咒骂夺走他们财产的隋达,却又用着相同的伎俩迫害吃不饱饭的沈黛,但这些可怜又可悲的大众呢?他们吃不饱,又要求他们讲怎么样的道德。布莱希特在这里提供了一个问题——怎么样解决好人的困境?是依靠隋达的铁腕,还是沈黛的道德,或者干脆就这样互补分裂,答案印证在了社会的变革之上,神仙们做不了的事靠谁怎么样才能办到?答案是:这世界没有什么神仙皇帝,要靠的是人们自己!于是布莱希特说:“先要吃饱,再讲道德”。 而《高加索灰阑记》则采用了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的故事桥段,灰阑判案法是让孩子站到石灰画定的圈内,生母和养母各朝反方向拉拽孩子,这有点像拔河比赛,谁赢了孩子就归谁。这部剧的情节对欧洲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圣经旧约》中便有相似的索罗门王判案的小故事。
所罗门王在位期间,审理了这样一单案件。 当时,两个妇女带着一死一活两个孩子来报案,说她们睡觉时压死了一个小孩,并都称活着的小孩是自己的。所罗门王听完了两位妇女的陈述,说:“拿剑来,把这活着的小孩劈开两半, 分她们每人一半。”这时,一位妇女大声嚎哭起来:“陛下,把孩子给她吧,不要杀死这孩子。”可另一位妇女却说:“把孩子切成两半吧,我们每人一半。”所罗门王说:“把孩子交给不愿杀死孩子的妇人,这才是真正的母亲。” 这个故事和《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两个故事无论从人物上,或者是情节上,几乎都在说同一个内容。但是布来希特却采用了这样一个陌生化了的情节,为的是就是在陌生化的情形下,让人们对事件产生打破思维定势的思考,从而达到批判和变革的效果。这就是布莱希特,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批判,继而前行。包括《四川好人》,布莱希特将这里的四川指代距离遥远欧洲的陌生省份,同其剧之中的古代希腊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剧中也没有与四川省相关的事件。他这样做,只是为了提供一个陌生的生存环境,激发观众对生命的重新思考,以期达到陌生化的收效,观众与剧中人保持距离、以惊愕和批判来代替共鸣。

3. 关于德国的话剧

谈德国的话剧,不得不说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体系也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人物生平
贝尔托·布莱希特1898年2月10日出生在巴伐利亚的奥古斯堡。父亲是一家造纸工厂的厂长,母亲在年轻时就为乳癌所苦。小时后的布莱希特是个体弱的孩子,由于先天的心脏疾病,他曾被送到疗养院修养,六岁到教会国小念书,接受拉丁和人文科学的教育,在学校期间他便开始写作,成为学生杂志《收获》的发行兼编辑。他十六岁开始为地方报纸写文章,并创作了第一个剧本《圣经》。
1917年,布莱希特到慕尼黑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米立克大学读医学,期间他参加了阿尔图·库切尔的戏剧研究班,但因为不喜欢和同班同学的相处模式,而经常翘课跑回家。却借助此间闲暇开始创作剧本《巴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莱希特虽然曾受命到军医院当卫生兵,但很快的就结束了,因为他公开表态对战争不抱信心。

贝尔托·布莱希特
还未成为幕尼黑的戏剧家之前,布莱希特在一家报社《人民意志报》找到写剧评的工作。1922年布莱希特的《夜半鼓声》在慕尼黑和柏林的剧院上演,藉此布莱希特获得有名的克莱斯特最佳年轻剧作家奖。布莱希特也开始稳定他的人际关系,于24岁娶了歌剧演唱家玛丽安娜。次年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汉娜。虽然结了婚,很少花时间陪妻子和女儿的布莱希特还是有其他的婚姻问题。1924年搬到柏林后,他认识了维也纳信仰共产主义的女演员海伦娜·魏格尔,并积极的追求海伦娜。海伦娜还为他生了一个私生子叫做施坦芬。后来布莱希特也认识了伊丽莎白·霍普特曼,并和她合作。1926年布莱希特 和玛丽安娜离婚,1929年和海伦娜结婚。 1933年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布莱希特和他的家人逃到苏黎世,后来又到丹麦、芬兰,1941年旅行经过莫斯科、海参崴、圣·彼得罗港。直到1954年布莱希特获颁国际斯大林和平奖。1956年8月14日,当他在研究贝克特的《等待多戈》时,因心脏病发而过世,被葬于柏林的多罗延公墓。从1933年起,在长达15载的流亡生涯里,布莱希特的足迹踏遍了欧美每一个角落。
在苏黎世的旅馆,布莱希特见到了亨利希曼、西格斯和本亚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莫斯科,他观看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访问演出;在好莱坞,他跟喜剧天才卓别林成了好友,机缘巧合之下与当时访问美国的老舍相谈甚欢。如果说遭遇世界大战引发了布莱斯特对政治的思索,那么漂泊异乡的十五年更使他接触到了社会深层,浮世百态。这不仅是流亡的旅程,更是布莱斯特作为一朵戏剧灵魂成长的心路历程,带给他的戏剧以不朽的魅力。时代是人无法选择,如何在命运的漂泊中寻找到自身生存,甚至蓬勃生存的方式,布莱希特无疑是一位无可指摘的尊师。
戏剧与政治

贝尔托·布莱希特
1918年,布莱希特写出第一部短剧《巴尔》,抨击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1920年完成剧作《夜半鼓声》。1922年写出《城市丛林》,并撰写剧评。1922年被慕尼黑小剧院聘为戏剧顾问兼导演。1924年则应著名导演莱因哈特邀请赴柏林任德意志剧院戏剧顾问,创作剧本《人就是人》。1926年,布莱希特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见解,初步提出史诗(叙事)戏剧理论与实践的主张。他的创作作品包括了:《马哈哥尼城的兴衰》(1927)、《三分钱歌剧》(1928)、《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1930 )、和《巴登的教育剧》、《 例外与常规》等教育剧。1931年,他将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为舞台剧。在向舞台剧戏剧发展的过程里,布莱希特的主要剧作有:《圆头党和尖头党》、《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伽利略传》、《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四川好人》、《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以及改编的舞台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高加索灰阑记》等。他还以演说、论文、剧本的注释形式,阐述史诗戏剧的理论原则和演剧方法,特别是针对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思考,其中较重要的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论实验戏剧》、《买黄铜》、《表演艺术新技巧》等。1948年后 ,剧作有《公社的日子》、《杜朗多》等。此间作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副院长,布莱希特荣获1951年国家奖金和1955年列宁和平奖金。
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理论在20~30年代与资产阶级为文艺而艺术的思潮作斗争中逐步形成。他要求建立一种适合反映20世纪人类生活特点的新型戏剧,即史诗戏剧。这种戏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突破“三一律”编剧法*,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

三毛钱歌剧
展现生活宽广多彩的内容,让读者通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热情。布莱希特把戏剧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按照亚里士德在《诗学》中为戏剧体裁所界定的标准而创作的戏剧,他把它称为“戏剧式戏剧”或“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一类是违反亚里士多德的标准而创作的戏剧,他把它称为“史诗式戏剧”或“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布莱希特早期的作品曾实验过达达主义和表现主义,但很快的就发展出一套属于他自己独特风格的观点。他厌恶亚里士多德戏剧方法,让观众和剧中的英雄人物产生共鸣进而同情,认为这种恐怖的情感和怜悯导致观众情绪沉沦而无法思考。布莱希特希望借由柏林剧团,来实践他打破这种剧场幻觉的决心与愿望。
创新与表现
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他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其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戏剧理论即“陌生化效果”(Verfremng seffekt)。Verfremng在德语中是一个非常富有表现力的词,具有间离、疏离、陌生化、异化等多重涵义。布莱希特用这个词首先意指一种方法,然后才指这种方法的效果。作为一种方法,它主要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即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以及观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说剧中人。宣扬“陌生化效果”的布莱希特戏剧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特别是布莱希特本人,就研究过中国、日本、和印度戏剧,对莎士比亚和伊丽莎白女皇时期的戏剧尤为情有独钟,还吸收了希腊悲剧的元素。他从德国剧作家得到灵感,也喜爱巴伐利亚的民间戏剧。
布莱希特有杰出的能力, 把这些表面上不相通的戏剧元素结合,转变成他自己的作品。同时又与中国戏曲渊源深厚。他的两部经典之作《四川好人》和《高加索灰阑记》,一部以中国南方作为故事背景,一部取材于元杂剧。 《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虚构了3个神仙下凡寻找“好人”,结果找到一个贫苦的底层妓女沈黛,并给她一笔银元开了家店铺。沈黛的乐善好施很快导致了经营的困难。她受别人启发戴上了一副面具,化装成“表哥” 隋达来剥削工人,又把得到的钱接济穷人 。隋达代表剥削,沈黛象征善良,然而人 们眼中水火不容的“恶”与“善”竟然相得益彰融于一个人的身上,人们咒骂夺走他们财产的隋达,却又用着相同的伎俩迫害吃不饱饭的沈黛,但这些可怜又可悲的大众呢?他们吃不饱,又要求他们讲怎么样的道德。布莱希特在这里提供了一个问题——怎么样解决好人的困境?是依靠隋达的铁腕,还是沈黛的道德,或者干脆就这样互补分裂,答案印证在了社会的变革之上,神仙们做不了的事靠谁怎么样才能办到?答案是:这世界没有什么神仙皇帝,要靠的是人们自己!于是布莱斯特说:“先要吃饱,再讲道德”。
批判和变革

贝尔托·布莱希特
而《高加索灰阑记》则采用了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的故事桥段,灰阑判案法是让孩子站到石灰画定的圈内,生母和养母各朝反方向拉拽孩子,这有点像拔河比赛,谁赢了孩子就归谁。这部剧的情节对欧洲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圣经旧约》中便有相似的索罗门王判案的小故事。
所罗门王在位期间,审理了这样一单案件。 当时,两个妇女带着一死一活两个孩子来报案,说她们睡觉时压死了一个小孩,并都称活着的小孩是自己的。所罗门王听完了两位妇女的陈述,说:“拿剑来,把这活着的小孩劈开两半, 分她们每人一半。”这时,一位妇女大声嚎哭起来:“陛下,把孩子给她吧,不要杀死这孩子。”可另一位妇女却说:“把孩子切成两半吧,我们每人一半。”所罗门王说:“把孩子交给不愿杀死孩子的妇人,这才是真正的母亲。” 这个故事和《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两个故事无论从人物上,或者是情节上,几乎都在说同一个内容。但是布来希特却采用了这样一个陌生化了的情节,为的是就是在陌生化的情形下,让人们对事件产生打破思维定势的思考,从而达到批判和变革的效果。这就是布莱斯特,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批判,继而前行。包括《四川好人》,布莱希特将这里的四川指代距离遥远欧洲的陌生省份,同其剧之中的古代希腊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剧中也没有与四川省相关的事件。他这样做,只是为了提供一个陌生的生存环境,激发观众对生命的重新思考,以期达到陌生化的收效,观众与剧中人保持距离、以惊愕和批判来代替共鸣。

4. 英语话剧剧本+两母亲争孩子

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英文版还是很好找的。不过里面情节是画个圈,两个人拉孩子。改编自中国元代杂剧作品,李潜夫著,《包待制智勘灰阑记》。
中文版《高加索灰阑记》http://songkoro.blog.hexun.com/4363488_d.html
英文名The Caucasian Chalk Circle

5. 高加索灰阑记的剧本内容

布莱希特剧本《高加索灰阑记》 右方老者
右方农妇
年轻农夫
十分年青的工人
左方老者
左方农妇
农业专家凯特
曳引机女驾驶
伤兵
来自首都的代表
说书人
乔奇.阿拔西威利(省长)
娜泰拉(省长夫人)
米迦勒(他们的儿子)
邵 瓦(一副官)
亚森.卡兹贝奇(一肥胖亲王)
来自京城的信差
尼可与米加(两医师)
西 蒙(一兵士)
古如莎(一厨房婢女)
有牛奶的老农
班长与兵士
农夫与其妻
勒富仁提(古如莎之兄)
安尼珂(其妻)
农 妇(一度为古如莎的婆婆)
贾沙普(其子)
修道土
艾兹达克(村里录事)
邵 瓦(一警察)
大 公
医 师
病 人
跛足者.
勒索者
鲁德薇加
客栈主人(她的公公)
小马夫
贫贱老农妇
伊拉克力(她的妹夫,一强盗)
三富农
伊罗与桑德洛(两律师)
老夫妻
兵士、仆役、农夫、乞丐、乐师、商贾、贵族、建筑师各若干。 高 加 索 灰 阑 记
法 官: 衙役,拿一枝粉笔来。你在庭下划一个圆圈,把这个小孩子摆在当中。然后命那两个妇人各据圆圈的一方等候。如果是真的母亲握住他,小孩子就比较容易走出这个圆圈。而冒牌的母亲就没法带他出来。
(衙役用粉笔划了一个圆圈,示意孩子站在圈子央。马夫人牵着孩子的手走出圆圈。海棠争她不过。)
法 官: 显然海棠不是孩子的亲娘,因为她没有上前把他拉出来。
海 棠: 请大人息怒。如果一定要扯断他的手肘,撕破幼嫩的皮肉,才能得到我的儿子。我宁愿被雷劈死,也绝不愿把他拉出圆圈。
法 官: 先贤有言:人焉瘦哉?且看灰栏的力量……为了要夺取一笔遗产,马夫人扶养了一个不属于她的小孩。但是灰栏俨然判明了真伪。马夫人外貌善良,其实心地腐败。真正的母亲--海棠--终于被认出来了。
根据纪元一千三百年左右中国的「灰烂记」,作者轶名。 (在高加索一个饱经蹂躏的村庄的残垣颓壁之中,两个集体农场的成员多半是妇女和长者围坐成一个圆圈,一面吸烟、喝酒。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来二位自首都的「国家重建委员会」代表。)
左方农妇: (以手指着)在那边的山丘上,我们制止了三辆纳粹坦克,但是苹果园已经被破坏。
右方老者: 我们漂亮的制酪场也是一样…全都毁了。
曳引机女驾驶:是我放的火,同志。
(稍停。)
代 表: 请听报告。饲养山羊的「贾林斯克」集体农场的代表团已经到过奴卡。当希特勒的军队迫境时,这个集体农场奉上级之命,把它的羊只向东迁移 他们想要搬回来。他们的代表团已经调查过村庄和土地,发现受到相当的破坏 (右方代表点头。)毗邻的「罗萨.卢森堡」水果种植集体农场(向左方:)提议,要求把「贾林斯基」集体农场以前的放牧地--一个青草稀疏的河谷--改做果园和葡萄园。我以重建委负会代表的身份,要求这两个集体农场自行决定「贾林斯克」集体农场是否迁回。
右方老者: 首先,我要抗议讨论时间的限制。我们从「贾林斯克」集体农场来的,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才到这里,而现在只有半天的时间讨论。
左方伤兵: 同志,我们没有像以前那么多乡村。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手。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
曳引机女驾驶:所有的享受都有限制。香烟有一定的配额,酒也是‥讨论也应该如此。
右方老者: (叹气)该死的法西斯党徒!我还是言归正传,向各位说明为什么我们要收回我们的河谷。理由很多,但是我想从最简单的说起。玛琪娜,把那包羊酪饼打开来。(右方一农妇从篮子里取出一个席布包着的巨大酪饼。鼓掌与笑声扬起。)自己用吧!同志们,开动!
左方老者: (怀疑)是不是要用这个来影响我们?
右方老者: (笑着)这怎么可能影响你,苏拉布,你这个河谷强盗?人人都晓得,酪饼和河谷,你两者都要!(笑声起。)我只要求你给我一个诚实的答案‥你喜欢这个酪饼吗?
左方老者: 答案是‥喜欢
右方老者: 果然。(讽刺‥)我早该知道你对酪饼是一窍不通。
左方老者: 怎么不通?我告诉你我喜欢这酪饼。
右方老者: 因为你不可能喜欢它。因为它和以前的不一样了。为什么不一样?因为我们的羊不爱新草爱旧草。酪饼不成其为酪饼,因为青草不成其为青草,关键在此。请把这一点记入你的报告里。
左方老者: 可是你的酪饼好极了。
右方老者: 不算好极了。只是过得去。无论这些年轻人怎么说,反正新的青草地不行。人不能住在那里。甚至在早晨,它都没有早晨的味道。(数人笑。)
代 表: 别理会他们的笑声:他们了解你。同志们,人为什么爱他的国家?因为那里的面包比较美味、空气比较新鲜、声音比较雄壮、天空高高在上,路地便于行走。难道不是这样?
右方老者: 这个河谷从盘古开天以来就属于我们。
左方兵士: 那是什么意思 从盘古开天?没有一样东西从盘古开天以来就属于哪一个人。你小的时候,还不属于你自己呢,只属于卡兹贝奇王族。
右方老者: 难道你不在乎你老家种的是什么树?或者你的街坊邻居是谁?难道你不在乎?我们要回去,就是想和你做邻居,你这个河谷强盗,你们大家再笑吧!
左方老者: (笑)那你何不听听你的邻居凯特,也是我们的农业专家,对这个河谷有什么意见?

6. 灰阑记的元杂剧

关于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
讲的是马员外家的妻妾二人争一孩子,包拯复审时,命人用石灰于庭阶中画一个栏(阑通栏,即圈),将孩子放置其中,宣称谁将孩子拽出来了谁即为生母。妾张氏不忍用力拽扯,大浑家马氏则将孩子用力拉出。包公据此判定张氏为孩子生母,并为之伸冤。该剧主要歌颂的是包公的智慧,作为断案的逻辑前提则是,若心怀真情真爱,是宁可放弃所有权,宁可自己蒙受冤屈,也不肯伤害孩子,孩子的利益高于一切。
《灰阑记》的故事在欧洲有法语、英语等多种译本,而影响最大的是德国著名戏剧家贝·布莱希特于1945年改编创作的《高加索灰阑记》。《高加索灰阑记》讲的是格鲁吉亚总督在暴乱中被杀,总督夫人仓惶出逃时将亲生儿子小米歇尔遗弃;善良的女佣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将他抚养成人;叛乱平息后,总督夫人为了继承遗产索要孩子,法官阿兹达克采用灰(粉笔)栏断案:心贪性残的总督夫人不顾死活使劲往外拉扯孩子,而女佣则不忍心孩子被拉伤……故事的结局是,小孩没有判给其生母,而是判归养母女佣。显然,在布莱希特心中,真爱高于血缘关系,故事的逻辑合乎历史进程地升华了。

7. 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作品都有哪些

主要作品:

布莱希特的理论与著作有《戏剧小工具篇》、《戏剧小工具篇补遗》、《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梅辛考夫》、《母亲》、《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伽利略传》《圆头党和尖头党》、《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卡拉尔大娘的枪》、《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以及改编的舞台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高加索灰阑记》等。
他还以演说、论文、剧本的注释形式,阐述史诗戏剧的理论原则和演剧方法,其中较重要的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论实验戏剧》、《买黄铜》、《表演艺术新技巧》等。1948年后,剧作有《公社的日子》、《杜朗多》等。
人物简介:
贝尔托·布莱希特(也译做贝托尔德·布莱希特),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戏剧家与诗人。1898年2月10日,贝尔托·布莱希特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奥格斯堡镇。年青时曾任剧院编剧和导演。曾投身工人运动。1933年后流亡欧洲大陆。1941年经苏联去美国,但战后遭迫害,1947年返回欧洲。1948年起定居东柏林。1951年因对戏剧的贡献而获国家奖金。1955年获列宁和平奖金。 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逝世于柏林。

8. 布莱希特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布莱希特,1898年2月10日出生于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祖上是施瓦本农民,他出生的时候,父母已是这座小城里的富裕市民。

1917年他进入慕尼黑大学哲学系,次年改修医科,曾被派往奥格斯堡战地医院看护伤员。他以激进的政治态度和多才多艺赢得士兵的信赖和尊敬。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时,他被医院士兵推举为奥格斯堡士兵委员会成员,但革命很快遭到镇压。布莱希特把他对这场革命的认识和失望情绪,写进了次年春季完成的剧本《夜半鼓声》(1919)中。

战争和革命的动荡平静以后,布莱希特重入慕尼黑大学。1922年2月22日他的剧本《夜半鼓声》在慕尼黑话剧院上演,同年获“克莱斯特奖金”,从此引起德国戏剧界注目。1923年被聘为慕尼黑话剧院导演兼艺术顾问,1924年应著名导演马克斯·赖因哈德之聘任柏林德国话剧院艺术顾问。

1926年,布莱希特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并进入柏林马克思主义工人学校,结合创作系统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学说。1928年他与女演员海伦娜·韦格尔结婚。1933年希特勒攫取德国政权以后,在国会纵火案发生的次日,布莱希特被迫离开德国去巴黎,同年夏携家属去丹麦,在斯文堡附近一个农舍里居住6年。1936~1939年同布雷德尔、福伊希特万格一起主持了在莫斯科出版的德文杂志《发言》。1939年被迫离开丹麦去瑞典,1940年去芬兰,次年夏季取道苏联去美国,在圣莫尼卡居留6年。1947年摆脱非美活动委员会的迫害返回欧洲,最初停留在瑞士苏黎世,1948年10月回到柏林。晚年和夫人海伦娜·韦格尔领导了“柏林剧团”的活动。1956年8月14日逝世。

布莱希特早期的作品大多描写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引起的社会弊端,表达了资产阶级文明不久将被一场“地震”吞没的信念。他在努力理解和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问题的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的剧作《人就是人》(1926)、《马哈哥尼城的兴衰》(1927)、《三分钱歌剧》(1928)、《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1931)等,都是最初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尝试,都不同程度地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本质问题。

20年代末30年代初,布莱希特开始创立叙事剧的尝试。他把戏剧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传统的戏剧性戏剧,或称“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一是叙事剧,或称“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他认为前者偏重于诉诸观众的感情,借恐惧与怜悯引起净化,把观众吸引到剧情中去,与剧中人物发生共鸣;后者则更偏重于诉诸观众的理性,让他们在观看与思考中判断剧情的是非曲直。布莱希特创造了一种称为“陌生化效果”的艺术方法。依照这种方法,剧作家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表现一种生活现象或者一个人物典型,以便让观众用新的眼光来观察,深入地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则借助这种方法,有意识地在角色、演员和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他的角色的表演者,又是它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旁观者”,用探讨的、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表演的事件。

布莱希特的叙事剧按体裁可分为3类:《例外与常规》(1930)、《措施》(1930)、《母亲》(1932)被称为“教育剧”;《四川一好人》(1940)、《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1940)、《阿图罗·魏的有限发迹》(1911)《高加索灰阑记》(1945)是“寓意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伽利略传》(1947)和《公社的日子》(1948~1949)则属于历史剧范围。这些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不但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

“教育剧”是布莱希特尝试创立叙事剧之初经常采用的形式,是20、3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蓬勃发展的宣传鼓动工作的直接产物。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是大多数“教育剧”着力表现的主题。它反映了像布莱希特这样一批知识分子,在2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中,从剥削阶级阵营转入无产阶级队伍以后要求自我改造的愿望。“教育剧”中最成功的一部,是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母亲》。它以原作的主要人物和内容为基础,根据德国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对工人运动中改良主义的批判、反对战争危险、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等内容。

“寓意剧”的特点是比喻,作家不受人物和环境的束缚,有充分想象的自由。“寓意剧”的重点在于对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和对立、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哲理性的概括。“寓意剧”一般都是由直接表演和哲理性的概括两部分构成,这种“双层次布局”是它在结构方面的特点。“寓意剧”的主题思想就是借这种多层次布局表现出来的,离开任何一部分都无法充分理解作品的真实含义。《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是根据芬兰女作家赫拉·沃里约基讲述的一则芬兰民间故事创作的。作品通过一个芬兰地主在酒醉时和酒醒后两种不同的表现,说明剥削者的本性不会改变,提醒人们对他们不能抱任何幻想。《高加索灰阑记》是根据中国元杂剧作家李潜夫的公案戏《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改编的。剧情围绕着两个母亲争夺一个孩子展开,在非常时期偶然上任的法官,在断案中发现,他面临的不是哪个母亲有权要孩子,而是孩子有权选择一个更好的母亲问题。作者给这个古老的故事加上一个现代内容的“楔子”,寓意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或者一个集体与另一个集体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是可以找到对大家都有利的办法来解决的。而原则应该是:“一切归属于善于对待它的人。”如孩子归于慈爱的母亲,以使他成材成器;车辆归于好的车夫,以便于顺利开动;山谷归于灌溉者,以便使它开花结果。这出戏在艺术上体现了叙事剧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

布莱希特的历史剧都是借用历史题材,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问题。《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取材于17世纪小说家格里美豪森的小说《女骗子和流浪者大胆妈妈》(1670),剧中的主人公安娜·菲尔灵,传说是德国30年战争时用一个随军小贩,绰号大胆妈妈。剧本表现安娜带着3个子女,拖着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作为谋生的依靠,结果子女们或死或散,落得孤身一人。作者借大胆妈妈的遭遇说明,想在战争中捞取利益的人,必然要毁于战争。《伽利略传》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物理学家、大文学家伽利略,因证明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遭到宗教裁判所迫害的史实为题材,反映了在一个科学新时代破晓的时候,真理与谬论、科学与愚昧的斗争。作者最初的意图是借表现伽利略在愚昧黑暗的社会势力面前忍辱含垢,完成科学著述的行为,给德国反法西斯战士树立一个历史的榜样。《公社的日子》是根据挪威作家诺达尔·格里格描写巴黎公社的剧本《失败》创作的。德国法西斯政权被摧毁以后,布莱希特从德国面临的新形势中,看到了巴黎工人阶级在1871年起义中赶走资产阶级,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的现实意义。作品以巴黎一家普通劳动人民及其亲友在这一事件中的遭遇为中心,表现了这一伟大革命实践的始末以及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应该从中吸取的教训。

布莱希特的诗歌创作始终同德国社会政治生活紧密相连,他在诗歌艺术上的革新,为现代德国诗歌开辟了新的园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布莱希特早期诗歌大多是在民歌、民谣传统的基础上创作的。他那些采用歌谣体创作的叙事诗,多数有戏剧性情节,有人物,采取严格押韵的形式,便于谱曲咏唱。如《死兵的传说》以离奇怪诞的讽刺形式,冷静客观的叙述笔调,表现了德国帝国主义在战争失败前夕的垂死挣扎。布莱希特偏爱创作“角色抒情诗”,不喜直抒胸臆,他惯于采用类似戏剧中行动的人物独白的形式,来揭示人物本身的、社会的或心理的特征。在这些诗歌中,作者有意识地避免传达主观情绪,而是努力做客观的陈述和报道。《妓女之歌》、《海盗燕妮》等就是这类诗歌。

布莱希特投身革命队伍以后,有意识地把诗歌作为斗争的武器。他的许多著名群众歌曲,如《团结之歌》、《统一战线之歌》等,既是十分精致的艺术品,又是切合时宜的宣传品,在革命队伍中发挥了动员和教育作用。布莱希特的许多优秀诗歌,大部分是在叙事剧的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如《赞美地下工作》、《赞美共产主义》、《赞美学习》、《一个读书的工人的疑问》等。这些作品都明显地带有对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启蒙和教诲的特点,他们不以感情去打动读者,而是启发读者的理性和思维,让读者通过认识达到行动。这是布莱希特诗歌的独特之处。布莱希特的诗歌常常采用“直接说教”的手法,面向读者的理性,陈述他对事物的认识。诗人借这种手法艺术地再现某些革命道理,以教导读者正确认识形势和事变。它们是语言通俗明了、比喻鲜明生动、结构简洁明快的教育诗。

布莱希特还借鉴中国古典诗词和日本古典俳句,创造了一种节奏不规则的无韵抒情诗。这种诗歌充分运用口语的特点,既不贪恋华丽的词藻,也不追求奔放的感情,而是从大量生活素材中选择精华,以表现事物最本质的特征。如在《工人喊着要面包》这首只有4行的短诗里,作者采用类似逻辑学“三段论”的手法,简洁生动地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的形势。

布莱希特的主要诗集有《家庭格言》(1926)、《歌曲集》(1934)、《斯文堡诗集》(1939)和《诗百首》(1955)。布莱希特还创作了长短篇小说多种,如《三分钱小说》(1934)、《尤利乌斯·恺撒的事业》(1949)、《负伤的苏格拉底》(1949)等。《戏剧小工具篇》(1948)是他关于叙事剧的理论性思考的总结,被誉为“新诗学”。

布莱希特一向关心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酷爱中国文化,他的叙事剧理论颇受中国戏曲艺术的启发。他晚年很推崇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他所领导的“柏林剧团”,曾经改编上演中国话剧《粮食》。布莱希特的诗歌、剧本和戏剧论著,在中国已有多种译本,《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曾在上海、北京演出,颇受好评。

9. 灰阑记是什么意思

“灰阑”

即法官、判官所划的圆圈

用石灰于庭阶中画一个阑(阑通栏,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