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的剧本
⑴ 为什么这么着急呢是那个电影的台词
很多电影里面都会有这样的台词,因为这句话是我们日常用语中会经常使用到的
⑵ 谁知道七七事变电影中经典对白,麻烦告诉我几句
这个还真没有。。。
“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这句算不算?
⑶ 请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1)九一八事变,(2)卢沟桥事变,(3)一二八事变;(4)
九 一八事变 1931.9.18
一 二八事变 1932.1.28
华北事变 1935
卢沟桥事变 1937.7.7
八 一三事 1937.8.13
⑷ 跪求 #卢沟桥# 有关剧本 或剧本资源
旧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这座古老的桥又增添了新的意义.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十一个涵孔.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卢沟桥两旁有281根汉白 玉栏杆,每根柱头上都有雕工精巧、神态各异的石狮,或静卧,或嬉戏,或张牙舞爪,更有许多小狮子,或爬在雄狮背上,或偎在母狮膝下,千姿百态,数之不尽, 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
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是“燕京八景”之一,看晓月要在黎明时分,站在古桥上,凭栏远眺,西山叠翠,月色妩媚.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响起了第一声抗日炮声,如今在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可以看到一座高4米的艺术雕塑--《狮醒》,象征着中华民族 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1].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明代自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到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共修桥6次.6次均无大工程.清代自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光绪年间,共修桥7次,其中5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殡葬于河北省易县西陵,须通过此桥.由于桥面窄,只好将桥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清康熙1697年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如今永定河上已经没有水了,但因2008年奥运会又重新贮满了水.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王冷斋诗曰: 雄峙平西拱极城,中原逐鹿几兵争.而今三路纵横过,南北咽喉一宛平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西)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
卢沟桥公元1444年重修.由于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严重,不能再用,大量古迹在洪水中销声匿迹.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卢沟桥公园(15张)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 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这个在网络里面就有,你看下吧⑸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事变急!!!
1、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2、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3、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4、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
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
5、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1933年长城抗战《塘沽协定》签订之后,日本暂时将对中国“武力鲸吞”的露骨侵略方式转变为有序推进的“渐进蚕食”方式,即企图一口一口啃噬掉中国。
⑹ 梁实秋 鲁迅
梁实秋(1903年1月-1987年11月3日),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着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中国浙江杭县(今馀杭),出生于北京。[1]
晚年梁实秋曾说过一生中有四个遗憾:一,有太多的书没有读;二,与许多鸿儒没有深交,转眼那些人已成为古人;三,亏欠那些帮助过他的人的情谊;四,陆放翁但悲不见九州同,现在也有同感。
他是国家社会党党员,否认文学有阶级性。早期梁实秋专注于文学批评,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苏俄“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从1927年到1936年,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1936年10月19鲁迅不幸逝世,对垒式论战也自然结束。但是,这场论战所产生的影响既深且远。它不因鲁梁论战的结束而结束。论战所产生的影响实体己超出鲁梁本身,论战性质也己逾越了文学范畴,其余波扩涟到后来年代,以至于今。抗战年间,发生在重庆的那场“与抗战无关”的论争,虽不能说与这场论战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关联。
[编辑本段]生平概况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
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
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
1924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山东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
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
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
1938年抗战开始,梁实秋在重庆主持《中央日报·平明副刊》。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政府教育部小学教科书组主任,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抗战后回任北京师大教授。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
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梁实秋先生在台湾
1966年退休。曾携妻子游美,在美台两地轮流居住,其妻辞世后重返台湾。他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年,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1975年同韩菁清结婚。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梁实秋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编辑本段]家庭情况
元配夫人程季淑(1901 - 1974.4.30),祖籍安徽绩溪,1927年2月与梁实秋结婚。育有三女一子。1973年夫妇二人移居西雅图省亲,程夫人不幸因意外去世。梁实秋悲痛不已,写下《槐园梦忆》纪念。
·长女 梁文茜
·次女(夭折)
·三子 梁文骐
·四女 梁文蔷
续弦韩菁清(1931 - ),原籍湖北黄陂,20世纪40年代中期出道成为影星歌星。1974年与丧偶不久的梁实秋相识,并于翌年结婚,引发争议。晚年热心于两岸交流事业。
[编辑本段]梁实秋的著作与翻译书目
著作
《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合著,1923(自费刊印)
[2]《浪漫的与古典的》(评论集)1927,新月
《骂人的艺术》(杂文集)1927,新月
《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新月
《偏见集》(评论集)1934,台.正中
《约翰孙》(评论)1934,商务
《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台.正中
《实秋自选集》1954,台北胜利书局
《谈徐志摩》(散文)1958,远东
《梁实秋选集》1961,台北新陆出版社
《清华八年》(散文)1962,重光
《秋室杂文》1963,文星
《文学因缘》(散文)1964,文星
《谈闻一多》(散文)1967,传记文学
《秋室杂忆》(散文)1969,传记文学
《略谈中西文化》1970,台北进学书局
《实秋杂文》1970,仙人掌
《关于鲁迅》1970,台北爱眉出版社
《实秋文存》1971,蓝灯
《西雅图杂记》(散文)1972,远东
《雅舍小品续集》 1973,台.正中
《看云集》(散文)1974,志文
《槐园梦忆》(散文)1974,远东
《梁实秋自选集》 1975,黎明
《梁实秋论文学》 1978,时报
《梁实秋札记》1978,时报
《白猫王子及其他》(散文)1980,九歌
《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台.正中
《雅舍杂文》 1983,台.正中
《雅舍谈吃》(散文集)1986,九歌
《英国文学史》1985,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
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1928,新月
《莎士比亚全集》
《结婚集》(短篇小说集)瑞典斯特林堡著,1930,中华
《潘彼得》(小说)英国巴利著,1930,商务
《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1933,商务
《职工马南传》(长篇小说)英国哀里奥特著,1932,商务
《威尼斯商人》 (剧本)英国莎土比亚著,1936,商务
《奥赛罗》(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哈盂雷特》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暴风雨》(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7,商务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1944,黄河书局
《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1945,重庆黄河出版社
《咆哮山庄》 (长篇小说)英国 E.勃朗特著,1955,台.商务
《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1956,台.正中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1967,文星
《雅舍译丛》(诗文集)1985,皇冠
《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1986,远东
[编辑本段]梁实秋故居
梁实秋故居位于鱼山路33号。30年代初,梁实秋在山东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院内留有梁实秋当年栽植的树木。故居巷口有青岛市文物局立的铭牌。梁实秋认为在青岛的四年是他一生中家庭最幸福的时期,还认为在中国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
[编辑本段]梁实秋妙言摘录
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乃是人间无可比拟的幸福。
以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
“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呢。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
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
我一向不相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眼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
⑺ 简单叙述小兵张嘎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小子"。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也被鬼子抓走了。
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
后来,人小鬼大的嘎小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缴了胖翻译的“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动了“嘎”气,将枪藏到了老鸹窝里,因而受到批评关了禁闭。
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嘎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修养。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城侦察时被捕。
在敌人面前,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他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了钟亮。战斗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嘎子,奖励给他一支真正的小手枪。嘎子终于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
(7)七七事变的剧本扩展阅读:
《小兵张嘎》是2006年12月1日在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革命小说,该小说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家徐光耀。《小兵张嘎》是《百年经典》中的一册,以一级战斗英雄燕秀峰为原型讲述了抗日小英雄张嘎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徐光耀深受鼓舞,又将电影剧本《小兵张嘎》寄给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崔嵬。1963年,该电影摄制完成并在全国公映,引起了很大轰动,成为陪伴着几代人成长的红色经典影片之一。
2005年,随着22集同名电视连续剧以及同名动画片的相继播出,神州大地再次掀起了一股“小兵张嘎”热。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小说原著的影响力,使它焕发出穿越时空的恒久艺术魅力 。
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嘎子的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八路军侦察连连长钟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
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后来,人小鬼大的嘎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用木头枪缴了胖墩翻译的“真家伙”。
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动了“嘎”气,将枪藏到了老鸹窝里,因而受到批评关了禁闭。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嘎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修养。
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城侦察时被捕。在敌人面前,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他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了钟亮。
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嘎子,奖励给他一支真正的手枪。嘎子高兴极了,最终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嘎子的家乡也解放了!
⑻ 七七事变 课本剧
旧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这座古老的桥又增添了新的意义.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十一个涵孔.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卢沟桥两旁有281根汉白 玉栏杆,每根柱头上都有雕工精巧、神态各异的石狮,或静卧,或嬉戏,或张牙舞爪,更有许多小狮子,或爬在雄狮背上,或偎在母狮膝下,千姿百态,数之不尽, 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
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是“燕京八景”之一,看晓月要在黎明时分,站在古桥上,凭栏远眺,西山叠翠,月色妩媚.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响起了第一声抗日炮声,如今在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可以看到一座高4米的艺术雕塑--《狮醒》,象征着中华民族 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1].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明代自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到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共修桥6次.6次均无大工程.清代自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光绪年间,共修桥7次,其中5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殡葬于河北省易县西陵,须通过此桥.由于桥面窄,只好将桥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清康熙1697年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如今永定河上已经没有水了,但因2008年奥运会又重新贮满了水.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王冷斋诗曰: 雄峙平西拱极城,中原逐鹿几兵争.而今三路纵横过,南北咽喉一宛平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西)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
卢沟桥公元1444年重修.由于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严重,不能再用,大量古迹在洪水中销声匿迹.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卢沟桥公园(15张)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 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⑼ 求郭沫若《蔡文姬》完整剧本
央视《东方时空》4月16日播出“话剧百年·朱琳”,以下是节目内容。
这里是北京解放军艺术剧院,2007年4月5日,为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话剧界的许多名家正在这里进行百年话剧的演出彩排,朱琳是这次彩排中年龄最大的女演员。
朱琳:我这一辈子演戏都是自己化妆。
朱琳今年84岁,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14岁时就在“长虹剧社”主演话剧。1954年,朱琳在话剧《雷雨》中扮演鲁侍萍,那一年她31岁。
朱琳:当时我不喜欢这个角色,我不想演。第一我从来没演过老太太,第二觉得这个鲁妈这个人好像悬在半空中,她不像其他人物根基那么扎实。
《雷雨》是戏剧大师曹禺的代表作品之一。让朱琳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次生病让曹禺走到她的面前。
朱琳:有一天大概是感冒了,我都躺在床上嘛,曹禺同志就拿了一个小板凳坐在我的床前跟我讲,他说鲁侍萍为什么不走?第一为什么自己这一生惟一的照片,就放在堂堂的周家大客厅里,第二看看这些家具,有好多件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家具,三十年前在无锡。第三她想看看自己的二儿子周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她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女儿赶快离开这个周家。
朱琳:鲁侍萍这个人物让我重新建立起自信,而且要在正确的轨道上来创造这个人物。
1954年,《雷雨》一上演就轰动了当时的北京,甚至出现了观众深夜带着棉被排队买票的情况。有一天晚上,周总理和邓颖超特地来观看《雷雨》,让朱琳没有想到,第二天上午她就接到邓大姐的电话。
朱琳:就说总理说了朱琳有一句重要的台词怎么不说?忘了还是怎么了?
朱琳: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一说这句话观众就乐。所以我就干脆把它拿掉了,不说了。后来总理就回话了,说你想办法把它说得让观众不笑。后来就改成这样了。你是萍,停住了,你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他后来又问你是谁,我是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朱琳凭借在话剧《雷雨》中的精湛表演,使她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挑大梁的演员。她扮演的鲁侍萍这个角色,经历了400多场舞台实践,朱琳也被们誉为北京人艺的台词权威。
这天彩排,朱琳朗诵的是话剧《蔡文姬》中的《重睹芳华》。
蔡文姬是郭沫若在1959年为北京人艺创作的历史剧。剧中描写的蔡文姬自小博学能文,又善诗赋。但时局的变化打断了她童年的幸福。后来她被人掳掠到异乡,嫁给了匈奴做左贤王,在匈奴居住长达12年。在这部大作里,郭沫若笔下的台词诗意很浓,无疑增添了表演难度。
朱琳:就像有一位演员,苏联契尔斯卡索,他说作为一个演员,就是一根火柴,一点就能把感情给点燃起来。就是说那感情很容易触动,比较饱满。另外作为古代的女诗人,要把这种气质表现出来,演员最难说的是自己怎么演这个人。
在蔡文姬的排演过程中,郭沫若先生曾经九次为演员们指导台词。这让朱琳找到了诗人蔡文姬与演员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在话剧《蔡文姬》演出当天,郭沫若前来观看。当朱琳演到第三幕——文姬道白时,郭沫若潸然泪下。
朱琳:因为他说了,蔡文姬就是,我就是他的经历啊。他在1938年从日本偷偷地逃回来,参加抗日战争。抛儿别女,抛妻别子,对他来讲是很痛苦的。
《蔡文姬》的成功轰动了话剧界,朱琳以丰厚的京剧功底和艺术表现力,形成了她独具大家风范的表演风格。直到现在,朱琳还把《蔡文姬》视为代表作。更重要的是,《蔡文姬》这部戏是她与丈夫刁光覃共同的作品。刁公台饰演曹操。
在丈夫弥留病榻的最后时刻,朱琳曾在他耳畔轻声唱起《蔡文姬》中最著名的《胡笳十八拍》,以减轻老伴的病痛。
在朱琳长达70年的话剧生涯中,她塑造了蔡文姬,武则天等50多个舞台形象。朱琳对台词念白的处理与众不同,吐字归音韵味悠长,成了她标志性的表演特征之一。
朱琳:话剧是一门最难的艺术,是一切表演的基础,所以我能够从事这门工作简直是很难得的,很不容易的,很幸运的。
朱琳:说它年年报春来,说它如同捷报飞,说它给人民添岁,说它给五谷挑水,雪花真正是鞠躬尽瘁。
今年,中国话剧走过百年历程。
百年舞台,满台生辉!
2007-4-21 08:46 达达
中国话剧百年
1906年,中国话剧先驱李叔同在日本东京出演话剧《茶花女》。 李叔同受日本“新派”剧启示,与同学组织“春柳社”,在东京出演《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这被称为“话剧在中国的开场”。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
2007-4-21 08:46 达达
著名艺术家、戏剧教育家欧阳予倩是新剧时期代表。这是话剧《画家与其妹》剧照(1907年摄于日本东京)。李涛痕饰画家,欧阳予倩饰其妹。
抗战话剧《放下你的鞭子》
1956年3月,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附属中国少年儿童剧团演出童话剧《马兰花》。《马兰花》根据我国古代的民间童话改编。它歌颂善良,反对贪婪和邪恶。 《马兰花》至今仍在上演。
196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田汉创作的话剧《关汉卿》。田冲饰关汉卿(中)、狄辛饰朱帘秀(右)。 田汉(1898-1968)早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回国后与郭沫若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后与欧阳予倩等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电影剧社。田汉写有话剧、歌剧、戏曲、电影剧本100余部及大量诗歌和歌词。
这是老舍(右二)和北京人艺导演焦菊隐(右一)、夏淳(右三)及演员于是之(左二)等一起讨论《茶馆》剧情。话剧《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话剧,以一个茶馆的兴衰为依托,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1985年9月2日至10月1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在日本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等地上演中国话剧《家》。话剧《家》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曹禺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这是话剧《家》第一场“闹房”。剧中主人公、大少爷觉新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贤慧温顺的瑞珏成婚。
1991年12月9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历史剧《李白》。青年演员濮存昕(右二)扮演李白。这是剧中李白落难流放途中巧遇一农妇和孙女在路边祭祀自己而闹出一番笑话的情节。
1999年1月12日,由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推出的大型话剧《洗礼》在北京八一剧场上演。该剧讲述了一个三代军人家庭在1998年夏季抗洪抢险中的故事。
2004年5月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了改编自雨果原著、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话剧《九三年》。导演汪遵熹,主要角色由任程伟、郭涛、何瑜、姬洁等扮演。
2005年7月8日,由国家话剧院重排史诗剧《切·格瓦拉》在北京北兵马司剧场上演。2000年,当史诗剧《切·格瓦拉》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首演时,给中国戏剧界带来了“轰动效应”,70场正式演出引发了知识界与舆论界的反响与争鸣。
2005年10月27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茶馆》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首演获得成功。作为此次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的压轴戏,《茶馆》在有“美国最高艺术殿堂”之称的肯尼迪艺术中心连演三天。
2006年8月11日,由北京理工大学太阳剧社重新排演的荒诞派话剧《等待戈多》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上演。此剧拉开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的帷幕。
2006年12月9日,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话剧《立秋》受到台湾同胞的广泛好评。 山西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立秋》以民国初年为背景,客观反映了晋商的兴衰历史。这部话剧已上演266场,所到之处,无一不引起轰动。
[size=2]中国话剧百年---武汉人艺:在创新中焕发青春
2007年04月19日 07:42: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4月18日专电(记者王敏、俞俭)作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展演剧目,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排的话剧《张之洞》于4月15日、16日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观众不时报以热烈掌声,戏剧专家和兄弟院团赞赏有加。
武汉人艺党委书记周锦堂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新,让话剧展现出勃勃生机,让武汉人艺焕发青春活力。
等市场不如找市场
近年来,面对电视、歌厅等艺术样式的冲击,传统的舞台艺术走到了边缘,观众越来越少,话剧的生存和发展也一度陷入低谷。
2003年,武汉人艺经过一番探索,找准市场,推出方言剧《搭白算数》《你吓我》。风趣幽默的方言,贴近生活的内容,精彩感人的故事,深深吸引观众,市民进剧场看戏火了武汉三镇。《搭白算数》10个月出演100场,票房达到300万元,这在当时市场上是个奇迹。
《搭白算数》演出第100场时,偌大的沌口体育中心有上万人看戏。谢幕时,全场沸腾,观众就像看球赛一样,一片掌声欢呼声。肖太婆的扮演者肖慧芳上台发表感言:“演了一辈子戏,从来没有面对这么多观众演一部戏。”
《柠檬黄的味道》展现了当代中学生真实生活和青春状态,演出非常成功,2005年荣获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一等奖,并率先拿到了“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入场券。
新机制带来新活力
曾有人这样描述话剧市场的不景气:“大演大赔、小演小赔、不演不赔。”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面前,财政差额拨款养活不了剧团,“大锅饭”体制救不了艺术家。
上世纪90年代初,武汉人艺一举打破“大锅饭”,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基础工资与效益工资相结合,多劳多得;探索股份制、制作人负责制、项目负责制等多种改革模式,进一步将院团推向市场运作。
1997年话剧《人生一台戏》,演的是一位下岗女工自我奋斗走出困境的故事。武汉人艺引入“制作人负责制”,并首次将票价由以前的10元提高到50元,市场反应不错,在武汉连演23场,首次开始盈利。之后,他们一鼓作气在北京中国儿童剧院订演8场。剧场工作人员起初还表示担心,外地剧团来北京没有这样订场的。演出竟然轰动京华,《人生一台戏》感染力强,观众的心在抽动,几乎没有人不流泪。
新机制使武汉人艺尝到了市场的甜头,激发了演职员工创造活力,剧院也“火”了,一批优秀新剧目不断推出。像《春夏秋冬》《三峡魂》演出百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情系母亲河》获中国话剧“金狮奖”,《母亲》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聚人才才能聚人气
记者采访时,正碰上武汉人艺在招考演员,很多考生来自四川、湖南、天津等地。他们说,是冲着武汉人艺影响力而来的。而“孔雀东南飞”一幕让武汉人艺记忆犹新,上世纪90年代初,定向培养了9个演员,竟走了8个。
既要通过“感情留人”,更要靠“事业留人”。武汉人艺采取轮演保护法、骨干人才奖励保护法等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多种艺术形式聚集人才,也是武汉人艺的一大创新。
周锦堂介绍说:“话剧可以展示演员的艺术功力,让演员来演小品,可以让观众熟悉演员,起到宣传演员的作用。我们把小品搞火了,演员成名了,这里就是他发展的沃土,有他发展的环境。”
武汉人艺将汉味小品抓在手里,不断研究创作小品剧目,提升艺术水准,让演员们轮流上演,展现才华。10年来,武汉人艺近20部小品获几十项全国性小品奖,200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汉味小品《招聘》带给亿万观众清新之风,轰动一时。这不仅奠定了汉味小品在全国的地位,也推出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演艺人才。
聚才有方,新人辈出。武汉人艺的人才状况在全国地方剧团名列前茅,剧院人心安定,人气旺,艺术活力、凝聚力越来越强。
四月十七日,中国话剧主题公园揭幕仪式在北京青年湖公园举行。该主题公园第一期工程包括纪念主题雕塑和纪念林。当日,前来参加揭幕仪式的李默然等话剧表演艺术家在该园认种银杏树,并应邀为公园留下“手模”。二00七年是中国话剧诞辰一百周年,进入四月后系列纪念活动陆续拉开帷幕。
今天,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大型座谈会上,表彰了32台经典剧目和30台优秀剧目,其实,这百年来,在光艳夺目的中国话剧舞台上,优秀与经典的大剧、小戏何止这60多台?它们仅是个缩影而已!中国话剧的百年风雨路,记录了一部中国现代文明史,社会变革、时代风云无不在这里刻下深深的痕迹,留有长久的回音。
话剧百年,真的让成千上万的观众感慨万千!
春柳“黑奴”创世纪
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的儿子李龙吟,新近创作了一部新戏《寻找春柳社》,讲述的就是中国第一部话剧——由春柳社、春阳社同时在日本和上海两地上演的《黑奴吁天录》是如何完成的。那是1907年秋的事,中国话剧的第一年就从这时计算起。
据中国话剧史专家丁罗男教授介绍,1907年夏,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组织了戏剧团体“春柳社”并演出了《黑奴吁天录》(亦即《汤姆叔叔的小屋》)。上海的“春阳社”闻风而动,3个月后也在兰心大戏院上演了《黑奴吁天录》。由于他们没有亲眼看到过日本演出的版本,所以还是在上海演出的时候加入了皮黄腔。但是,这次演出首次使用了完整的分幕剧本并且在外国人盖的新式舞台上亮相,使得上海观众大为惊叹。因此,我们通常把这出戏作为中国话剧的开端。
紧贴现实掀高潮
话剧对现实生活的贴近与迅速反映,在还没有电子娱乐设备的时代,成为百姓最为热衷的文艺舞台样式。据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每晚都有十余个剧场同时上演不同剧目,这样的观演盛况,远远超过现在。胡适的《终身大事》、丁西林的《一只马蜂》以轻松的喜剧笔调嘲弄了包办婚姻。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中期,涌现出一批热衷现实主义话剧剧作家的新作。洪深的《赵阎王》表现了军阀内战造成的城乡混乱,田汉的《年夜饭》、熊佛西的《一片爱国心》,则以反帝反侵略的内容引起观众的瞩目……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三部曲,更是成为中国话剧百年中最为重要的力作。与此同时,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李建吾的《这不过是春天》也成为传世之作。繁荣的剧本创作,给中国话剧的繁荣掀起了第一次高潮。
北京上海成重镇
北京人艺副院长濮存昕即将携话剧《建筑大师》于4月下旬来沪演出。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类不以情节取胜、唯求情感宣泄的话剧,他只敢在两个城市演出,那就是北京和上海。因为这两个城市浓郁的文化氛围,特别适合话剧的生长。
事实上,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国两大话剧重镇的格局,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话剧进入繁荣期时就已经形成。上戏戏文系副主任汤逸佩介绍,40年代,曹禺的《北京人》、夏衍的《法西斯细菌》以及郭沫若的《屈原》等剧,在这两座城市把中国话剧推向整体繁荣。
随后,50年代北京人艺与上海人艺的崛起,不断把优秀的剧本搬到舞台上。北京人艺排演的《茶馆》《蔡文姬》和《关汉卿》等剧,已经成为几代话剧人学习的楷模。上世纪60年代,上海已经形成了海派话剧的风格特色。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剧作,通过上海人艺和青话,最早呈现在中国舞台。由焦晃主演的《无事生非》风靡一时,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由上戏教师陈耘编剧的《年轻的一代》自从校内首演后,令人瞩目,经过青话改编再次搬上话剧舞台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最终被改编成电影,在更大范围内受到热烈欢迎。与此同时,上海还把出自南京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进行二度舞台创作,该剧和南京路上好八连一起被传为“佳话”。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上海早在当时的话剧舞台就奠定了海派风格。日前在北京演出引起轰动的海派话剧《秀才与刽子手》,再次验证上海话剧舞台始终以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的胸怀,接纳各类文化流派在其中交融。
新时期里多元化
文化观念的多样性、表现形式的创造性,使得话剧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呈现出全新的探索形态。随着人们的观演经验的丰富、接受程度的宽泛,这样多元化的环境,促进话剧继续沿着个性鲜明的道路发展。
宗福先的《于无声处》使话剧继续在时代的脉搏下跳动,引发全国上下的轰动效应。北京则推出一系列取材于农村生活的文化反思作品,从《狗儿爷涅盘》到《桑树坪纪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文化心理的碰撞,飞溅出火花,点燃了观众。接着,上海的历史话剧《商鞅》,又以其宏大的叙事以及观照现实的内涵,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共鸣,久演不衰。之后,小剧场话剧,反映当代人群的现实情感,更成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由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发起的“表演工作坊”建立至今已超过20年。今年4月下旬,他们的代表作《暗恋桃花源》第二轮又将来到上海,与《建筑大师》争抢观众。该剧去年底开始的跨年演出,创造了北京、上海话剧界的票房奇迹。上海大剧院1600多个座位,每场上座率都几近100%。据悉,眼下第二轮演出的票子也已售罄。赖声川以其别具一格的“工作坊”进行话剧的集体即兴创作,并去芜存菁,把大众娱乐的内容,装配入创造性的结构之中,赢得了市场与业内的双赢。[/size]
[[i] 本帖最后由 达达 于 2007-4-21 09:13 编辑 [/i]]
2007-4-21 09:15 达达
[size=2]造就中国话剧百年辉煌的,是一大批披荆斩棘、魅力非凡的戏剧人。今天,国家表彰了一批“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和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但他们却都表示,在百年话剧长河中最值得人们尊敬的,其实是一批已经谢世,却为我们竖起一块块里程碑、铺就一级级上升台阶的话剧大师。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话剧。
4位话剧奠基人
田汉:论及对中国话剧的贡献,田汉无疑位列第一。这倒不因为田汉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而是这位偏好莎士比亚抒情浪漫风格的剧作家,兼具关照现实生活的敏锐,著有《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等为中国现实主义话剧打下基础的名剧。与此同时,他还组建“南国社”,在全国各地巡演。他在这个过程中呕心沥血,培养了大量中国话剧的拥护者,也赢得了戏剧教育家、剧社创始人的赞誉。
欧阳予倩:欧阳予倩则是春柳社中的活跃人物,他参演《黑奴吁天录》的演出,因而一度与梅兰芳齐名,被誉为“北梅南欧”。他率先倡导话剧的职业化,并亲自参加剧场和舞台的管理设计。
洪深:我们如今所用的“话剧”一词,是洪深翻译“引进”的。1928年,他将英语Drama一词译为“话剧”,取代了早期各种杂乱的称呼,确立了话剧的名称。他在哈佛大学学戏剧的时候,与著名美国戏剧大师奥尼尔是“师兄弟”。他在引进欧洲写实主义戏剧体系的同时,把这套体系树立在舞台上,并倡导“男女合演”。茅盾在观看了洪深1924年演出的《少奶奶的扇子》后在回忆录中赞扬:“这才是中国第一次严格按照欧美各国演出话剧的方式来演出……我们也是头一次听到‘导演’这个词。”
熊佛西:熊佛西的塑像,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镇校之宝”。他是国内仅有的两所戏剧类高校的第一任校长,也是颇有建树的剧作家。他是学校戏剧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主任,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戏剧人才。
3位剧作大师
曹禺:提及中国话剧百年,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雷雨》。
曹禺的《雷雨》是中国话剧史的丰碑,使得当时24岁的曹禺一鸣惊人,并且让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当时,过分商业化的文明戏和只求艺术的“爱美剧”使得中国话剧走向失衡状态。《雷雨》取长补短,并且与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群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为话剧带来生机。1935年8月,《雷雨》成为中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体——中国旅行剧团的“看家戏”,在天津、上海、南京演出,欲罢不能。上海卡尔登剧院(后来的长江剧场)主动提出驻场演出,使得职业化的“剧场戏剧”得以确立,开创了中国话剧在大剧场演出的时代。此后,曹禺的《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系列作品均是影响了几代人的力作。如今,这些名剧都通过各种方式反复演绎。1952年,曹禺成了北京人艺的首任院长。
夏衍:《上海屋檐下》由夏衍创作于1937年,由于“七七事变”爆发,1939年1月才得以在重庆上演。夏衍用十分传神的笔法,把上海人的生活琐事搬上了话剧舞台,显得“形象化、有风趣、熟习人情”。这出刻画上海小人物生活的话剧,也成为不少后来者模仿的对象。比如堪称滑稽戏经典的《七十二家房客》等。
老舍:老舍在戏剧史上的地位,与他在文学界中不相上下。上世纪50年代北京人艺的辉煌,是扎根于他创作的剧本之上的。《茶馆》以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出的综合实力征服了观众,至今仍是北京人艺的金字招牌。该剧创造了中国话剧史上最受观众喜爱的诸多纪录。此外,《龙须沟》是他创作的新台阶,为他赢得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深厚的文化蕴涵、鲜明的民族性格,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北焦南黄”两学派
“北焦南黄”指的就是两位创立各自表演学派的大导演——北京人艺的焦菊隐和上海人艺的黄佐临。
焦菊隐:焦菊隐所在的北京人艺,承袭了前苏联莫斯科剧院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简称“斯坦尼”)的表演学派,注重写实。《茶馆》等一系列名剧,从剧作、表演到导演手法都是以斯坦尼的理论为基础、焦菊隐的执导手法为特色,而成就半部中国话剧史的。据戏剧评论家田本相回忆,曹禺每一次提及焦菊隐都是这么说的,“北京人艺没有其他人可以,没有我可以,但是如果没有焦菊隐,就没有北京人艺的成就。”焦菊隐将中国戏曲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形式,与西方话剧艺术融会贯通。
黄佐临:世界表演体系有三大类——斯坦尼的“体验派”、布莱希特的“表现派”以及京昆大师梅兰芳综合两者的戏曲表演派。如果说焦菊隐受的是斯坦尼的影响,那么黄佐临则是布莱希特学派与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相结合的代表。他发现布莱希特、梅耶荷德专门撰文赞扬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对其中写实写意兼顾的中国戏曲艺术赞不绝口。此事,大大鼓舞了当时领衔苦干剧团的黄佐临。他开始探索与北京人艺写实风格完全不同的戏剧表演风格。在上海人艺期间,他于1951年导演了《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成为第一个向中国介绍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人。中国话剧的多样化风格尝试,就是从黄佐临开始的。
⑽ 我国的剧种有哪些
【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戏“三庆班”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以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此时,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渐冷落下来。约于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 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溶化了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名“京调”。
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一百多年来,京剧著名演员先后辈出,特别是不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京剧艺术的珍贵财富。
解放后,京剧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就。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并成功地演出了许多现代题材剧目,为京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京剧艺术代表团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轰动了世界艺坛。
【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评剧】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成兆才是早期评剧的著名演员和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新腔,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剧本,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隶梆子”,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渊源于陕西秦腔的梆子系统。大约在清代中叶以后,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极一时。后来梆子和皮黄曾同台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艺术上日趋完整。北京的直隶梆子吸收皮黄精华之后,又称“京梆子”。辛亥革命后,许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员不断涌现,给梆子剧种带来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乐发生了较大变化。
河北梆子流行时,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刚劲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调等板式,还有近百支用于舞台伴奏的曲牌。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梆子在河北一带农村得到广泛发展。但在国民党统治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则日渐衰落。解放后,河北梆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对过分喧噪的锣鼓、梆子进行了革新,创造了新的唱腔,使其在慷慨雄壮之中兼有柔和悦耳、优美动听的特色。
【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约产生于明朝末年。它长期流传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朴实、激越、刚健,有头板、二板、安板、起板、拨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流行地区以河北保定为中心,分东路(高阳、安新一带)、西路(保定西部地区)、南路(石家庄一带)。各路唱腔无甚大区别,只是落腔有所不同。老调表演形式完整,行当齐全,传统剧目较为丰富。《潘杨讼》是较有影响的剧目,已拍摄成戏曲影片。
【丝弦戏】
丝弦戏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北曲“弦索调”的一个支脉,古名叫“弦索腔”。丝弦戏原来没有女演员,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声交替运用的特点。丝弦的伴奏乐器,长期沿用两把柳琴与两把三弦,清咸丰年间,因与老调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主要伴奏乐器改用了老调的中音板胡,其它乐器也有增减。在发展过程中,又受昆曲、河北梆子、京剧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山西部分地区。丝弦的唱腔既高亢又宛转,以板腔为主,分越调与管调两个系统,又各有多种板式。解放前夕,丝弦仅存一两个专业班社。解放后,丝弦有了较大发展,并有女演员参加演出,丝弦的优秀传统剧目《空印盒》曾搬上了银幕。
【平调】
平调是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县一带,也 称“武安平调”。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由武安艺人汲取了豫j[淮调的特长,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成。
平调属于“梆子戢”,行当齐全,善演历史戏。它的唱腔属板腔体,结构 较完整,旋律优美,长于抒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悲板等近二十个板头。音乐伴奏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百余个。从前,伴奏乐器主要有二弦,轧琴等;;解放后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泼、粗犷、激昂,豪放的风格特点。其代表性剧目有《三进帐》、《铡陈士美》、《金钟记》等。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解放后在单弦等曲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剧种。单弦是北京广泛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用第三人称说唱故事过去有时用两个以上演员化装演唱,便叫彩唱牌子曲。今天的曲剧就是脱胎于牌子曲的戏曲形式。1950年曲艺演员魏喜奎等人首先演出了《新探亲》叫做新曲艺,以后改称曲剧,陆续演出了《柳树井》、《罗汉钱》、《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等剧目。
北京曲剧的曲调种类很多,生动活泼,并且念字清楚,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二人台】
二人台是内蒙西部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并广泛流传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一带。;最初只有两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故名“二人台”。它是在当地小曲“丝玄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社火”歌舞及蒙族民歌演变而成。有近百年的历史。二人台的剧目内容多为生活小戏。二人台音乐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所采用的曲调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音阶跳动大,滑音,装饰音多,具有悠扬、开阔、粗犷的风格。伴奏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三弦等,用“四块瓦”(竹制乐器)击打节奏.
解放前,二人台曾受反动统治的摧残。解放后在剧本,表演、音乐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演出形式和表演内容都有很大的改进。
【吉剧】
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和借鉴其它地方戏曲的长处,融合提炼,于1959年诞生的.流行于吉林省:
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柳 调”和 “咳调”两大类,各有一套曲牌。这些曲牌是“二人转”音乐中有代表性,而且适于戏曲化的部分。它被吸收到吉剧中后,按照“板腔体”戏曲音乐的规律,形成了三节板、正板。快正板.抢板,行板、散板、流水板等多种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和唢呐。吉剧的表演,继承了二人转唱,扮、舞、说,绝(手绢、扇子等绝活)等五功,并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特长,而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经过整理,恢复上演的《包公赔情》和《燕青卖线》等剧,展现了吉剧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成就。
【晋剧】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后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晋剧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步发展并盛行起来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大没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在板类上,主要有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以及用来表现激昂情绪的介板和表现悲痛的对白。它的每个行当各有不同唱法;唱腔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晋剧的许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发)也是很驰名的。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一带,不少艺人曾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为抗日战争服务。解放后,·晋剧出现了《打金枝》,《蝴蝶杯》、《刘胡兰》等许多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
【蒲剧】
蒲剧因其发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而得名、又称“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晋南群众又称之为“乱弹”。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山西、河北,河南几省的梆子戏,都曾受它的影响。蒲剧是晋南人民喜爱的剧种,在豫西、陕东、·甘肃、宁夏,带也有广大群众基础。追溯源流,它是由“铙鼓杂戏”演变而来,至明嘉靖年间已基本形成,分为西路和南路:南路较文雅,细腻;西路则火爆,豪放。蒲剧的音乐高昂、强烈,音节跳动性大,调活泼,感染力很强。它的,吕腔板类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间板、滚白等多种。在表演上夸张性很强,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种特技。
解放前,这个剧种受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和摧残,戏班四散,艺人转业谋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过挖掘整理和革新创造,蒲剧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窦娥冤》一剧曾拍成电影,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北、内蒙及冀西北一带地区。渊源于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即已盛: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摧残,班社解散,艺人改业,几乎濒于绝灭,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届戏曲会演才重新恢复起来。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夹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滚白等。北路梆子擅长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强落”的规律,但由于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听来变化多姿,绝不单调。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也叫“ 晋东南梆子”、“上党宫调”,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相传明末起源于泽州(今晋城)一带,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地区。“上党”一词,是因晋东南为古“上党郡”而得名。
上党梆子的表演,无论台步、身段都具有咀犷、古朴的艺术特色。唱腔高亢、活泼,曲牌相当丰富,特别是“花腔”一类曲凋,优美动听,独具格调。除梆子腔调外,过去也兼演一部分罗罗腔,昆腔口皮黄的剧目。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曲之一,它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起来的。周代以来,关中地区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大约于明代在陕、甘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清初,得到蓬勃发展,广泛流传到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变为三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称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梆子。秦腔本来是陕西各路梆子的总称,后来习惯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长处,流传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
秦腔创造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成为梆子腔(乱弹)系统中的代表剧种。现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热烈,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很浓,并有喷火,跌扑、耍髯口等多种特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一些秦腔剧团进行了戏曲改革工作,曾创作演出过《穷人恨》、《血泪仇》等现代剧目,深受抗日军民欢迎。解放后上演的《三滴血》,:赵氏孤儿》《红梅阁》等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展现了秦腔
艺术发展的新成就
【鄂剧】
鄂剧也叫“曲子”、“迷胡子”是西北人民喜爱的戏油形式之一。它流行于陕西各地以及山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由
郡县、鄂县的山歌、小调、童谣等发展而成。清代中叶已在舞台上演出.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多发挥小曲子的长处,活泼明快,健康优美。西略则重大曲’,曲调优雅、悲壮,唱时比较缓慢。中路则介乎二者之间,唱法上受秦腔影响较大,听起来高昂悲壮。
郡鄂的曲牌非常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伴奏上,在“地摊子”演唱时比较简单,只有三弦、板胡、星子及四块瓦(四片竹板制成之节奏乐器)等。搬上舞台以后,吸收了秦腔等剧种的打击乐,加进了二胡等弦乐,使乐队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十二把镰刀》等新歌剧,就采用了郧鄂的曲调。
【碗碗腔】
碗碗腔,原为流行于陕西省东部一带的皮影戏。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合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因而得名。它虽是地方小戏,但形式完整,行当齐全,并具有悠扬清丽的音乐和生动感人的唱词。它的剧目大都是本戏,折子戏很少。碗碗腔在音乐上吸收了秦腔、蒲剧、郧鄂,晋剧等曲调因素,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唱腔。主要板式有:头回南路、二回南路、东路腔.紧板,滚板、扬句子、花花腔、西厢调等。伴奏乐器以月琴、硬弦、二胡为主,运用起来非常和谐,而且极富变化。1956年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舞台剧,流传于陕东.晋南,晋中一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陇剧】
陇剧是建国后在陇东道情的音乐唱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剧种.陇东道情是流行于甘肃东部环县,庆阳一带的皮影戏。它在造型。表演(皮影操作),特别是音乐上,都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深为群众所喜爱.解放前,它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艺术上得不到发展。解放后,经过挖掘和整理,于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成立了专业剧团,并正式定名为“陇剧”.以后,先后排演了很多大小型历史剧和现代剧。其中大型历史剧《枫洛池》,受到观众的好评。
陇剧音乐旋律开阔、优美,节奏自由明快。它的唱腔有“慢板”、“飞板”、“新板”。“滚白”等多种,并有“伤音”“花音”之分。其中“簧”(即唱腔中的拖腔)和“嘛簧”(即唱腔中帮腔)的运用,形成了陇剧音乐的独特风格, 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四胡,海笛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部分地区,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当地民间戏曲结合而形成的。由于长期在农村演出,带有 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工多,口白少,长于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表演风格朴实清新,深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现在的豫剧主要分“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个流派。豫东:凋以商丘,开封为中心,演唱用假嗓,声音高亢,多用花腔,较为活泼轻快,又称“上五音”“祥符调”和“沙河调”是其支派。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演唱用真嗓,曲凋低回婉转,尾音低落;又称“下五音”。腔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栽板、滚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瓢胡,月琴,横笛、梆子等。文武场曲牌有几百种之多。流传的传统剧目达四百余出。解放后,豫剧在演出现代剧方面曾取得很大成功,《刘胡兰》,《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等都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豫剧现巳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越调】
越调,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区。它是在元,明时期流行于民间的弦索的基础上,受到秦腔、汉剧的影响,至明末清初时形成的。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伴奏乐器以四股弦为主,兼用卧笛、月琴、三弦等。过去它以善演悲剧著称,解放以来,由于音乐的革新和剧目的变化,在表演喜剧上已有可喜的成就。现在河南流行的越调分两个流派。一是南阳地区的越调,它保持着大越调的特色,唱的节奏较慢,慢板第三个字要用假嗓拉后腔,唱腔用的曲牌较多。另—是豫南,豫东的
越调,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有了较大革新,不再用假嗓拉后腔,所唱的节奏比较快,适于表演现代人民的生活。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是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在民间说唱音乐——鼓子曲均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它的曲牌大多是明,清以来流行于中原的民歌,俗曲。演唱时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伴奏;曲调委婉动听,但缠绵曲折有余,跳荡激越不足,为着适应群众新的欣赏需要,一些轻快活泼易于上口的曲牌,开始在洛阳一带的鼓子曲中演变分化出来,以踩“高跷”演“故事”的形式演唱了一些生活小戏,音乐伴奏也变为以音量较大的坠胡为主,人们称这种曲子为“小报曲子”。原有的鼓子曲仍流行于南阳一带,称为“大调曲子”这种改革是从说唱过渡为戏曲的一个重要转折,到1926年前后便正式在舞台演出。
解放后,曲剧音乐唱腔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些腔调已打破了原曲牌音乐的局限,逐渐接近板腔音乐,克服了不善大段宣叙的缺陷,。同时又对 原有的曲调加以丰富变化,从而增强了表现力。
【吕剧】
吕剧过去称为“上装洋琴”或“洋琴戏”,是在山东琴书(坐腔洋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剧种。清末,广饶县的琴书艺人时殿元、 谭秉伦等将“坐腔洋琴”里的节目化装上演,受到群众欢迎。这时,化装演 员要同时演奏乐器,后来,.伴奏和演唱分开,发展成为“洋琴戏”。它的流行地区不断扩大,逐渐遍及山东省各县市,在农村,尤为妇女群众所喜爱。
吕剧的传统剧目除部分本戏外,多系以民间传说及家庭故事为题材的小戏。吕剧的唱腔较为简单,朴实,平易近人,它的曲调主要有“四平腔”和“二板”两种,演唱时由演员根据剧情自由运用,长于抒情和表现现代生活。解放后,成立了专门机构,重点对吕剧进行了整理,研究,创作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等具有影响的剧目。在音乐上,吸收了北方其它梆子剧种的音乐特色,创作出了一些新的曲调,充实了吕剧音乐的表现能力。吕剧已经发展成为较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柳子戏】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明末清初时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黄莺儿”、“山坡羊”等弦索小曲发展而成;后来又吸收了更为通俗的七字句说唱一一“柳子调”,便以“柳子戏”命名。它是皮黄剧泄未盛:行以前,——般所说的我国“南昆、北戈、东柳、西梆”四大声腔之一。柳子戏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三省交界的地区。
柳子戏的传统剧目大部分用俗曲演唱,还包括了一部分离腔、青阳,昆曲,乱弹、罗罗,娃娃、微调剧目及唱腔。曲调曲折委婉、优美动听,有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四种。曲牌二百余支。伴奏乐器为三弦、笙,笛。柳子戏在表演艺术上,有深厚的基础和独特的风格,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粗犷细腻兼而有之。
柳子戏在解放前备受摧残,近于湮没。建国后,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使这个剧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该团整理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其中《孙安动本》一剧获得人们的赞许。
【黄梅戏】
黄悔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源于湖北省黄悔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广泛流行,与当地民间流行的舞蹈、曲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安徽人称它为“黄梅调”,解放后改秤黄悔戏,
黄梅戏早期多演出“两小戏”(小丑,小旦)和“三小戏”(加上小生)。后来受“高腔”影响,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清道光以后,黄梅戏流入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曾与徽剧同台演出,深受徽剧的影响;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得到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解放后,黄梅戏发展很快,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黄梅戏曲调丰富,共有一百多种,如“评词”,“二行”、“三行”.“火攻”,“彩腔”、“仙腔”等。黄梅戏用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加之唱时一律用本嗓儿,所以使人感到语言易懂,字音清晰。
【庐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以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和淮河沿岸的民间舞蹈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约有二百年的历史。1955年改名为庐剧。在发展过程中受过徽剧、京剧的影响。现在是安徽地区广泛流行的一个剧种。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又形成了几个不同流派:西路流行在六安。霍山一带,唱腔比较高亢、粗犷;南路流行在芜湖、南陵一带,唱腔比较细腻、柔和;中路流行在合肥、巢县,唱腔兼有西路、南路的艺术特色。
庐剧在长期流行中,曾不断向安徽民间曲艺(如“锣鼓书”)。戏曲(如“目莲戏”、“徽剧”)等艺术形式吸收养分,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音乐唱腔+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分“花腔”和“主调”。“主调”又根据不同行当有不同特点,有“老生调”,“寒调”等区别。在剧目和表演艺术方面,也十分丰富多采。
(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是安徽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淮河两岸。它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在安徽流传时间很长,并有所丰富发展。最初是以说唱形式出现,常年用“唱门子”、“地摊子”等形式在农村流动演出,后吸收花鼓灯的舞蹈丰富其表演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泗州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泗州戏的唱与白结合得非常紧,唱腔富于变化+婉转动人。它以表演劳动人民生活小戏见长,如《拾棉花》,《走娘家》等都是有影响的剧目。
【汉剧】
汉剧,旧名“楚调”,也称“汉调”。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