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有那些

一、概述:戏剧
1、 定义:见课本162页第一段
2、 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关于“三一律”的知识见162页第四段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墓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作者和《雷雨》
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
标题的象征意义
《雷雨》的标题既点明戏剧情节发生的自然气候:“;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样的天气终于导致夜间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与这种恶劣天气并行发展的是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也酝酿着而且终于爆发了一场毁灭性的“雷雨”:四风、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自然界和家庭内部的“雷雨”其实正象征了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作者用“雷雨”为题形象地告诉人们: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场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家庭里。老舍7岁进私塾, “五四”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样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后,他离别妻子儿女,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他特别重视话剧创作,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就有《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1946年与曹禺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1949年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大大,中国作协副大大等职。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老舍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10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一部4000行的长诗和近300首短诗,近20部译著等,共800多万字。他的作品丰富了世界进步文学的宝库。
作家作品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10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9部历史剧(如《理查三世》等),3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于此时)等;
第二个时期是1601一1608年,包括7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作于这个时期),4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
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包括3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人文主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 麦克佩斯》)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教会提出以神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义者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以此来和它对抗。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用人性反对神权。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④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作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太兴人。现代著名剧作家,物理学家。191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读理科,其间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业余从事剧本创作。主要作品有《一只马蜂》《压迫》等,多为独幕剧。抗战期间创作的多幕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以及独幕剧<<三块钱国币》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它的剧作,构思巧妙,含蓄幽默,妙趣横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
丁西林的喜剧风格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喜剧作家,作品以独幕剧为主。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丁西林的独幕喜剧比较注意在“趣味”上下功夫,故他的作品多为带有诙谐意味的趣剧。作品简洁集中,浑然一体,能在较为轻松平淡的戏剧冲突中反映社会现实,寓庄于谐。
古代戏曲常识
1、 定义:见课本182页第一段
2、 戏曲的有关常识
(1) 杂剧结构: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
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只有个别的是五折或六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每一折只能用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形成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相当于现代戏
中的“幕”。元杂剧中还有“楔子”,为结构短小的小戏,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对
故事的由来作简单的介绍.,相当于“序幕”,也有在折与折之间演出的楔子,相当于过
场戏:
(2) 扮演角色
杂剧的角色分为四个行当:
男角称末行,分正末,副末;
女角称旦行,分正旦,副旦:
净行,以扮演刚猛凶恶的人为主,有男有女,分正净,副净
杂行,包括孤(官员),孛老(老年人), 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穷秀才)等。正末、,正旦是两种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剧本叫旦本。
(3) 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元杂剧的剧本一般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
曲词以一人主唱的形式进行。
宾白就是说白,包括对白和独白。
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此外,每本杂剧结尾处有两句或四句诗句,用以概括全剧思想,提出本剧剧名。例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是戏的全名,“窦娥冤”则是简名.
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调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古代戏曲,鉴赏重点是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4) 其他:
元杂剧也称元曲,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当时著名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其中以马志远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王实甫最著名。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志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
元杂剧四大爱情悲剧关〈拜月厅〉,王〈西厢记,〉白〈〈墙头马上〉,郑〈倩女离魂〉南戏四大本〈荆钗记〉、〈白兔记〉、〈拜月厅〉、〈杀狗记〉。

② 剧本的格式和写法

剧本写作基础:剧本的格式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
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以上就是剧本里的镜头描写格式,看个例子就明白了。这是具体的写作格式:

场景说明要黑体,时间地点要黑体,居左
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黑体标出
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黑体居中
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
标明摄象机的关系
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
如有特效运用,也要用黑体标出

二、剧本写作入门
这是我在大学修读剧本写作课程时所得到的体会。记得当年导师和我们说:「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
今天,身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懂得的剧本理论知识,如有错漏,还望大家多多包容。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 第 一 节 >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主题
<<态度 (Attitude)>>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个淫秽、本性的态度去写,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间欢爱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个同情、尊重的态度去写,故事便会集中于描写青楼女子被迫卖身,身不由己的可怜、无奈……
<<主题 (Theme)>>
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电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 boy),男女之间的爱情(铁达尼号—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击战),还是一个控诉战争的故事(杀戮战场—platon)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你不能写一套战争片段,一时就怀疑战争,一时就歌颂战争。主题有如一支指南针,它会引导你创作故事,和贯穿故事中的枝节。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你在写作中偏离主道。试举一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是一个杀弟、杀父夺位,强奸弟弟妻子的禽兽。但在雍正皇朝(早期亚视播出的电视剧)作者笔下的雍正,却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作者的主题是要写一个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会见到雍正彻夜不眠批奏章、视察农民、减税、推行德政等场面,并没有杀弟、杀父等场面。
所以,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让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 第 二 节 >
创造角色冲突 (create character conflict)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方法一: Potogonist Vs Antogonist>>
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这就是Potogonist /Antogonist
例如电影怒火风暴(Falling Down)故事中,主角刚刚经历完痛苦的劳狱生涯,当他出狱时,他一心想见回自己的妻子,重过正常人的生活(Potogonist,他想追求的事)。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认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纪录而歧视他(Antogonist,阻止他达到目的的力量)。
<<方法二: 不能分解的关系 (unbreakable bonding)>>
当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有一个不能分开的结把他们拉在一起,好戏便来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个三姑六婆、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亲则是个守礼节的传统妇女。因为环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须搬进家里和妈妈一起住。试想两个完全冲突的人:媳妇和奶奶被一个 unbreakable bond 拉在一起时,会是怎样。
< 第 三 节 >
创造表面张力 (create dramatic tension)
<<方法一: 让你的观众知道一些事而故事中的角色是不知道的>>
例如故事中的主角闯进了敌人的基地,有支枪在黑暗处伸出来瞄准着他(观众知道但主角不知道),敌人就快要开枪了,观众也为主角担心。
<<方法二: 让你的观众感到故事中的角色是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
主角的母亲病了,他全身家只有一百元,于是他便去睹场碰碰运气。很好运地,主角不停地赢钱,已有几千元,有足够的医药费了。但他竟然贪胜不知输,继续赌下去,结果输了一局又一局(观众已知他已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最后连手上的一百元也输了,竟然还去问大耳窿借钱(他用错误的方法企图达到目的)。
<<方法三: 时间限制 (deadline)>>
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着时间的限制,或计时炸弹,能够给观众一股紧张的情绪,并且这股紧张情绪能维持一段长时间。
还有十二个小时,陨石便会撞击地球,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会死亡。(电影--陨石撞地球)
这辆巴士必须维持在时速一百二十公理,否则车上的炸弹便会爆炸。(电影--生死时速)
<<方法四:转折点 (Turning Point)>>
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例如著名电影「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主角在故事开始面临第一个转折点:是否要参加越战。主角最后选择参战,走上战场。但好景不常,在战争中主角被打破了双脚,要终生坐轮椅。原本爱国主战的他经历了多件事件后,改变了他的想法。导致故事结局出现了很出人意表的转折点,他由主战派变成反战派,从而带出反战的主题。
< 第 四 节 >
其它技巧
<< 伏笔 (Planting)>>
相信有作文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做伏笔吧!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例如在电影心计中,主角汤美一早便表露了他有模仿人签名和行为的能力(伏线),到故事发展到他杀了有钱人迪奇后,观众凭借伏线已经估到主角会假冒迪奇。
<< 关键匙 (Payoff)>>
所谓 Payoff,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例如在电影”Apartment”中,那条门匙就是Payoff。又如著名电影「舒特拉的名单」中,那张犹太人的名单也是Payoff。
<<蒙太奇 (montage)>>
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例如在电影教父中,画面一边播出教会里正在举行的神圣仪式,如神父替孩子洗礼,向天主祈祷等。但另一边画面却转接地播出教会中邪恶的一面,例如教会中的领袖为求夺权,去反对他的人的住所,不停地大开杀戒。
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有关系的画面,当他们剪接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简单来说,如第一画面中有一只手正在投球,而另一画面是另外一只手接到一个球,然而球不见得是同一个,但当两个画面前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把球投给另外一个人,注意/若中间再加入另外的画面,这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注:这一段蒙太奇的文字解释由网友「贝戈」提供)
< 第 五 节 >
剧本三大忌
<<写剧本变写小说>>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 今天会考放榜,同学们都很紧张地等待结果,小明别过父母后,便去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老师派发成绩单,小明心里想:如果这次不合格就不好了。
他十分担心,害怕考试失败后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试想,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写在剧本里,你叫演员看了怎样用动作去表达。
如果要用剧本去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只有写成如下:
「 在课室里面,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脸上带着紧张的表情,看着站在外面的老师。老师手上拿着一叠成绩通知书,她看了看面头的一张,叫道:「陈大雄!」大雄立刻走出去领取成绩单。小明在课室的一角,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他看出课室外面,画面渐渐返回当日早上时的情景。小明的父母一早就坐在大厅上,小明穿好校服,准备出门,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见到他们严肃的脸孔,不知该说些什么。小明的父亲说:「会合格吗?」小明说:「会……会的。」
「陈小明!」老师宏亮的声音把小明从回忆中带回现实。老师手上拿着小明的成绩单看着他,小明呆了一会,才快步走出去领取……』
<<用说话去交待剧情>>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力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打电话,你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故事太多枝节>>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写剧本有一句格言:「 Simple is the best! 」愈简单的故事就愈好。大家想想你们所看过的好电影中,它们的剧情是不是都很简单。例如电影铁达尼号(Titanic)只是讲一艘大船下沉,而下沉当中男女主角产生了爱情。其它电影也一样,简单到报纸短评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讲出故事大纲。
但是,简单永远是最困难的:「 Simple is difficult。」

③ 电影剧本的写作格式及方法

创作技巧

一、多观察和思考生活;

二、多做构思,勤写勤练;

三、多增加艺术修养(包括音乐、绘画、戏剧……众多方面的);

四、多对影片进行剧作分析。前边三项也许人们谈得很多,最后这一项初学的朋友却常常认识不足。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剧本结构

弗兰泰格金字塔

19世纪德国新古典主义理论家弗兰泰格在《戏剧的技巧》中提出了戏剧的结构“弗兰泰格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分5个部分:

1.介绍:介绍背景资料。

2.上升:将事件引向高潮的各种情节。矛盾与阻碍逐渐显现。

3.高潮:戏剧张力最强处。 从此情节将逐渐转弱。

4.下降:高潮过后矛盾形式开始明朗,引向大灾难或者大成功。

5.结局:谜底揭晓,剧情完成。

三段式结构

希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表示三段式的结构:

1.第一幕:建置 (情节点1)

2.第二幕:对抗 (情节点2)

3.第三幕:结局

黑格尔“冲突律”

和谐

打破和谐。

重行建立和谐。

黑格尔:戏剧动作的本质是引起冲突,而真正的动作整一性只能以完整的运动过程为基础(即冲突的产生、展开和解决)。“冲突”是对本来和谐的情况的一种破坏,这种破坏不能始终是破坏,而是要被否定掉的。

(3)剧本四段式扩展阅读

戏剧

1、 定义: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

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2、 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关于“三一律”的知识见162页第四段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幕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④ 剧本结构的常见形式

1、 定义: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2、 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关于“三一律”的知识见162页第四段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幕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作者和《雷雨》 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 标题的象征意义 《雷雨》的标题既点明戏剧情节发生的自然气候:“;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样的天气终于导致夜间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与这种恶劣天气并行发展的是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也酝酿着而且终于爆发了一场毁灭性的“雷雨”:四风、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自然界和家庭内部的“雷雨”其实正象征了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作者用“雷雨”为题形象地告诉人们: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场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家庭里。老舍7岁进私塾, “五四”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样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后,他离别妻子儿女,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他特别重视话剧创作,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就有《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
1946年与曹禺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1949年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大大,中国作协副大大等职。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老舍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10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一部4000行的长诗和近300首短诗,近20部译著等,共800多万字。他的作品丰富了世界进步文学的宝库。 作家作品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10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9部历史剧(如《理查三世》等),3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于此时)等;
第二个时期是1601一1608年,包括7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作于这个时期),4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
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包括3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人文主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 麦克佩斯》)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教会提出以神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义者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以此来和它对抗。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用人性反对神权。
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④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作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太兴人。现代著名剧作家,物理学家。
191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读理科,其间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
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业余从事剧本创作。主要作品有《一只马蜂》《压迫》等,多为独幕剧。抗战期间创作的多幕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以及独幕剧<<三块钱国币》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它的剧作,构思巧妙,含蓄幽默,妙趣横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 丁西林的喜剧风格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喜剧作家,作品以独幕剧为主。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丁西林的独幕喜剧比较注意在“趣味”上下功夫,故他的作品多为带有诙谐意味的趣剧。作品简洁集中,浑然一体,能在较为轻松平淡的戏剧冲突中反映社会现实,寓庄于谐。 1、 定义:见课本182页第一段
2、 戏曲的有关常识
(1)杂剧结构: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 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只有个别的是五折或六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每一折只能用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形成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相当于现代戏 中的“幕”。元杂剧中还有“楔子”,为结构短小的小戏,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对 故事的由来作简单的介绍.,相当于“序幕”,也有在折与折之间演出的楔子,相当于过 场戏:
(2)扮演角色 杂剧的角色分为四个行当: 男角称末行,分正末,副末; 女角称旦行,分正旦,副旦: 净行,以扮演刚猛凶恶的人为主,有男有女,分正净,副净 杂行,包括孤(官员),孛老(老年人), 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穷秀才)等。正末、,正旦是两种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剧本叫旦本。
(3)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元杂剧的剧本一般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 曲词以一人主唱的形式进行。 宾白就是说白,包括对白和独白。 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此外,每本杂剧结尾处有两句或四句诗句,用以概括全剧思想,提出本剧剧名。例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是戏的全名,“窦娥冤”则是简名. 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调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古代戏曲,鉴赏重点是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4)其他: 元杂剧也称元曲,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当时著名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其中以马志远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王实甫最著名。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志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 元杂剧四大爱情悲剧关〈拜月厅〉,王〈西厢记,〉白〈〈墙头马上〉,郑〈倩女离魂〉南戏四大本〈荆钗记〉、〈白兔记〉、〈拜月厅〉、〈杀狗记〉。

⑤ 四段式 是什么意思必点赞

你指的什么的四段式

⑥ 剧本的格式

第一章: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
NO。1一`什么是剧本?
剧本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一个故事。(动画片是影视剧本的一种类型,那么谈到动画剧本,也要从影视剧本的基本概念谈起。)
什么是影视剧本?
从它的作用来看:一部影片的创作,是从剧作者编写文学剧本开始的。文学剧本是整部影片的基础,这不仅因为它是影视作品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导演再创作的依据,是未来影片成败的前提。(美国最畅销的电影剧作家——悉德费尔德,在谈到电影剧本这一基本概念的时候。首先就强调了“它既不是小说,也不是戏剧——而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一个故事。”
硬实剧本的创作,是为今后影像拍摄做准备,打基础。那么在剧本的创作中,就不仅要把故事讲好,把人物塑造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你的剧本是否具有视听表现力。因而,富于视听表现力的情节设置,简洁准确的语言才是剧本所需要的特征。
例:童话文学作品《音乐船》片段
一个暖洋洋的下午,带着小丑鱼和鹦鹉螺味道的风轻轻掠过海面,金色的阳光在波浪里撒了无数闪闪发亮的亮片儿。一艘白色的小轮船悠闲地漂浮在海面上,上面的船员可不一般,这快乐的一家四口,是真正的“音乐人”!
这个时候,米色的甲板上,肚子圆鼓鼓的船长,哦,也是家长:这家人的爸爸正坐在船头的小凳子上,准备钓鱼。他下决心,这次要钓一条世界上最大最大的鱼!让那些老是说他吹牛的人看看吧:爸爸的确是个真正的钓鱼高手!
鱼的嘴巴当然大!爸爸在鱼线上系了个鱼钩,足足有篮球那么大!一条小小的蚯蚓当然满足不了大鱼的胃口,爸爸想了想,把一大罐蚯蚓关头都挂了上去,把钩子甩下去等着。
时间过的真慢呀,很久很久之后,鱼钩还是静静的,一动不动。
是不是自己忘了什么啦?
爸爸皱着眉头想着,他忽然恍然大悟啦:光有罐头哪行啊?大鱼没有开罐头的工具,当然不上钩啦!
他赶紧把鱼钩嗖嗖地收回来,从口袋里摸出一把开罐头的刀,也挂到了鱼钩上。
这下肯定没问题了!果然,爸爸刚把鱼钩放到水里,鱼线就紧紧地绷直了。
爸爸兴奋极了,看来大鱼还挺爱吃罐头的!他用力收线,可鱼钩那边沉甸甸的力量却拉出好远。
爸爸哪里想得到:鱼钩上的可不是什么大鱼,而是——很可怕的东西!
爸爸赶紧排自己的肚皮,他的肚皮可不一般呢!一敲会发出咚咚的响亮鼓声,声音有高有低,还能演奏曲子呢!
爸爸大声喊:快来帮忙呀!
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听见了爸爸的声音。她正在煮一锅很美味的“音乐汤”呢,里面加了一勺小提琴独奏,几滴圆号声,还有很多很多圆溜溜的音符小番茄!
妈妈有点儿纳闷:爸爸出什么事啦?
动画片剧本《音乐船》片段
1 阳光灿烂的海面上,一艘小轮船摇摇摆摆地漂浮着。小船的甲板上。
日外
爸爸手持鱼杆,悠闲地坐在船头的小凳子上,他身旁放着鱼杆和水桶。
爸爸在细细鱼线上系了个巨大的鱼钩,把一整罐蚯蚓都挂了上去,把钩子甩下去等着。
远处,鲸群跃出海面,喷着水柱,慢慢游远了。
鱼漂一动不动,爸爸等得不耐烦了,不停地变换着坐姿,皱眉思考着,他想起了什么,急忙把线收回来,在大包里一阵乱翻。
爸爸:“找到了!他们需要这个!”
爸爸高高举起一把罐头刀,栓到鱼钩旁边。
钩儿刚放到水里,鱼线就绷直了。
爸爸:“哈,我说的没错吧!”他用力收线,可却被鱼线拉出好远。
爸爸用力拍肚皮,发出咚咚的鼓声的声音。
爸爸:“大家集合!快来帮忙!”
2 厨房里 日内
透明的柜厨里,大大小小的调料瓶中装的都是各类的音符。
妈妈正往汤里加入五颜六色的音符调料,有的音符发出小提琴的声音,有的圆号声——锅里飘出阵阵香气。
画外音:咚咚的鼓声
爸爸的声音:“快来帮忙!”
认识到剧本在整个硬实剧创作流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在剧本这个阶段,人物、故事情节、影片的主题内涵,这些影片内容追重要的部分都已经确定下来了,不可能发生根本地改变了。剧本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NO。2二、剧本的特性与格式
逐个场地、逐个镜头地去写剧本。
无论是哪种影视剧本,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的,真人表演、胶片拍摄的,剧本的格式是有统一标准的,区别其他文学样式,例如诗歌、小说等的格式。
什么是专业的剧本?什么不是?
经常会有人把分镜头剧本和文学剧本弄混。分镜头剧本是导演的工作,里面会细致地把摄影机的角度、镜头术语、演员走位等拍摄时具体设计都写出来。而文学剧本是编剧的工作,不必告诉导演拍什么、如何拍,而是要“逐个场地、逐个镜头”地写剧本。
什么是镜头呢?
悉德 费尔德谈到,剧本中的镜头就是“摄影机所看到的东西。”
对于剧本的格式,我们就以上文提到的《音乐船》为例,作一个归纳。
第一行:场号(是第几场戏?);概括地介绍这场戏的时间和空间;时空的类别。(拍摄需要分为日景、夜景;内景、外景。)
11 阳光灿烂的海面上,一艘小轮船摇摇摆摆地漂浮着。小船的甲板上。
日外
第二行:人物的基本状态和动作。
爸爸手持鱼杆,悠闲地坐在船头的小凳子上,他身旁放着鱼杆和水桶
后面就是“逐个镜头”地叙述人物的动作和行为。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当要表现人物有某种想法,或是有某种感受的时候,要用行为动作去展现,而不是单单把它叙述出来。
例如:表现爸爸等的不耐烦了,就用“不停地变换着坐姿,皱眉思考”把人物内心的活动展示出来。
表现时间过去很久,就用“远处,鲸群跃出海面,喷着水柱,慢慢游远了。”
这些都是把内部、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的展示出来的一些手法。不可忽视与违背!
综上所述,对于初学写剧本的人来说,注意掌握剧本的这一系列特性很重要,否则,写出来的作品就可能不适合拍摄,或是不能很好地表达你所要表达的东西。
NO。3三、动画片剧本的内容
单纯而富有想象力,质朴美好的情怀。
如果说艺术片中更多是来自艺术家的灵感与个性,那么商业片中,无疑就包含了更多的创作技巧、创作规律。
首先,要单纯而富有想象力。例如,宫崎俊的动画片《千与千寻》。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讲述的是女还小千,为了救出变成肥猪的父母,闯入“神仙浴池”的冒险经历。主线索相当单纯,但是创作者却为故事营造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虚幻环境,那个华丽而奇幻的浴池中,来来往往都是形象各异的神仙鬼怪,连服务者都是怪模怪样的妖精——同样,美国的动画大片《海底总动员》,父亲万里寻子的故事很单纯,但却把奇妙的的海洋世界和人性化的海洋生物们展现得妙趣横生。这些幻想所展示出来的趣味与动画这种形式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第二,要有质朴美好的情怀。动画片形式上就具有特有的美感,当成年人观看动画片时,也不由被其中那种美好、明朗的氛围所吸引,被主人公孩子般的执著、充满梦想、勇气十足所打动。《怪物史莱克》当中,那个内心善良、却不被别人理解、备受冷遇的怪物,当童话人物们落难向他求助时,怪物还是忍不住出手相助。勇敢、梦想、执著——这些人类身上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在真实世界中也许被磨砺得残缺不全了,但是动画片却能够唤起人们心中这些久违的情怀。
---------------------------------------------
第二章动画剧本的特性
NO。1一动画剧本的基本特性
动画大师迪斯尼说过:动画片的首要责任就是把生活卡通化。他这里强调的是在动画片中充分发挥想象和夸张的特性。
动画剧本的基本特性就是营造具有原创性的幻想空间。
从剧作角度分析,就会发现:动画片的幻想世界,往往带有强烈的作者原创色彩,打破现实世界的种种规则与逻辑,影片中的角色也常常是“神形人心”,具有某些超现实的能力与特征。但所有的幻想都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NO。2 逻辑与幻想矛盾吗?
创造新世界,同时建立新世界的逻辑。日本动画大师宫崎俊谈到自己的动画创作时说过:“好的东西就是好,管它什么逻辑。”他特曾说过自己的作品是发神经似的没有条理。
有时候,这种逻辑上的难题,又恰恰回成为创作者灵感的源泉。有一部叫《墨水》的法国动画短片,故事情节就是一滴墨水在小空间的短暂旅程。这里面有各种形状的积木块儿,墨水救灾这里行走跳跃,从它的姿态中,就能感觉到好奇快乐的情绪,就像溜出屋子的小孩。墨水不小心一头撞上了积木块,顿时散成许多颗小墨滴,救灾观众为它担忧的时候,小墨滴重新聚合起来,墨水有恢复了原样。这些在现实中不和逻辑的奇特情景,带给观众一种动画独有的新鲜趣味,极富想象力。
NO。3与众不同的幻想世界
幻想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变形。创作另类风格的动画剧本的时候,首先要观察一下幻想世界的来源,打破童话与现实的界限,把他们拼接起来,产生对比于呼应,甚至产生某中错位。
其次,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各种方式。把世界夸张和变形也是其中一种。
例如:《龙猫》和《狮子王》等。
NO。4 广义的幻想世界
人物设定、视角变化、细节的设置。都能打开通向幻想世界的窗口。
1、 人物设定、《龙猫》
2、 视角变化、《虫虫总动员》
3、 细节的设置《花木兰》、《风中奇缘》、《回忆点点滴滴》
NO。5 融入情感的想象
幻想的创作不是炫计,有情感的幻想才动人。
动画片剧本中的想象,绝不是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而是表达情感、阐述主题、体现创作者的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创作的目的,并非只是展现作者的幻想能力,归根结底还是要更深入地表现人性,传达人的感情。
NO。6 想象力也有主题内涵
幻想创作与主题密切相关。
每部动画片豆油它独特的幻想方式,而这种幻想元素的设计,和剧本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是紧密相关的。
例如:《怪物史莱克》、《木偶奇遇记》、《白雪公主》。
这些系列大胆的、充满想象力的构思,其实是和影片的主题内涵紧密联系的。很多想象创造也正是由此展开的,恰倒好处地烘托出了故事的主题。正是因为这些具有想象力的情节的设计,都在围绕着一个“目的”展开,都在往剧本的主题“努力”因而,整个故事才会呈现出一种贯穿始终的颠覆传统、反讽经典的独特风格。
-----------------------------------------------
第三章动画片与动画人物
NO。1 塑造好动画人物的重要性
树立动画人物形象是剧本的第一任务:对于剧本来说,人是影视剧作描写的主要对象,是构成影视艺术造型形象的主题。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是电影艺术根本的任务。
NO。2动画人物的“人性”
夸张与浓缩的个性,新鲜和美好的心灵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这样评价动画大师迪斯尼:“他明白纯真的童心决不会搀杂成人的世故。然而,每个成人却保留了部分未泯灭的童心。对小孩子来说,这个令人厌倦的世界还是崭新的,还是有着许多美好的东西;迪斯尼努力把这些新鲜、美好的事物为已经厌倦了的成人保留下来,这是全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当身边的一切都匆匆变化,复杂纷繁的社会令人焦头烂额的时候,只有这些屏幕上的老友依然如故,这种单纯和温暖正是动画片独有的魅力。可以说,动画世界是人们宁静清澈的心灵故乡。
因而,强调对人物刻画,正是由观众对动画片的观赏需求而来。
NO。3动画人物的表现力
动画人物具有很大创造空间:
大多数动画片的剧本,和一般电影电视相比,人物设计得善恶分明,一般以类型化的手法来塑造主人公。故事主线索较为单纯,情节发展的起伏跌宕十分清晰,人物之间的矛盾也不那么尖锐。这样的设计安排,是考虑到了儿童观众心理特点和观赏需要。客观上,动画剧本的故事情节已经不仅仅抓住观众,更重要的是吸引力。创作者要用更多的空间、更多的笔墨去刻画人物。
就塑造人物而言,动画人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其造型本身是创作者精心设计的,完全不必拘泥于“人”的外形,有极大的创作空间。其造型更可以与人物性格,甚至能和故事情节发生紧密的联系。
第四章 动画人物的剧作特征
一些艺术短片中,为了表达一定的主题内涵,或者是某种情绪、情感,人物被浓缩为代表特定含义的符号。在商业动画片中的人物存在着共同的剧作特征和创作规律。在剧本中塑造动画人物,首先要符合影视剧作中人物的共同特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人物性格要有典型性。由于容量上的限制,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多为相对集中的一个或一组,他们是矛盾冲突的主体和情节的轴心。当然也有自身的特性。
NO。1闪亮的主人公
主人公的唯一性,是戏剧矛盾的中心。
笛斯尼总结过自己的创作经历,他认为:动画片需要一个强烈而有吸引力的中心角色。通常可以通过动画片的名字来安排,使这个特定人物的命运线索和故事的起承转合融为一体,影片的笔墨更为集中,人物形象更能够鲜明地突显出来。
所以在构思动画剧本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明确,哪个人物是你要着力表现的,那么主要的戏剧矛盾、情绪氛围,都要围绕着这个人物展开。
具体说,怎么让你的主人公出现在剧情中的时间,肯定会远远多余其他任务,主次分明。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主人公在矛盾冲突中心地位。在戏剧矛盾的旋涡中,主人公是否始终是推动剧情最为主要、最有力的那股力量。矛盾因他而起,因他而发展变大,最终因他而解决。
NO。2 动画人物的性格
动画人物的独特性格:类型化的性格和天真的孩子气。
类型化人物有两方面的特征:首先,人物的个性特征明显,我们往往可以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人物性格,观众易于把握。其次,比起现实重点人物,类型化人物的性格经过了提炼和夸张,并用生动的细节加以充实,使其更为鲜明。
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贝克的《戏剧技巧》中把类型化人物分为3种
A概念化人物— 作者立场的传声筒,作者毫不把性格描写放在心上。
B类型化人物—特征鲜明,以至于不善于观察的人也能从他周围的人们中看出这些特征。
C圆整人物—把自己区别开来,大的区别或者细微的区别。具有性格的多侧面和复杂性,无法用简单的谚语表达。
如何塑造类型化的人物:
§人物定位:感性、概括的想法人物定位对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以及对动画片整体都是起决定性作用。
§选择提炼“原生”人物,并对人物特点进行夸张放大。甚至极端化,人物的形象会变得更加鲜明独特,动画片更始要求人物要夸张。(夸张和幻想是动化的本性。)
最终要的一步,就是为人物增添性格化的细节。
最后,在谈谈设计性格的差异来强化人物各自的鲜明特征。
NO。3给人物一双想象的翅膀
首先,是影片的整体创意要有想象力,足以营造一个新鲜的幻想世界吸引观众。
其次,赋予人物动画特征,即某种超现实的神力。
正如迪斯尼所说的:“幻想和夸张”正是动画要义之一,而剧本的主人公,动画人物更是要体现这种特点。
如何在塑造人物时加入想象元素?
1,人物的动画特征的含义和作用(风向标)先进行人物设定、故事梗概构思等工作。包含个性、背景,而动画人物也要”有动画特征“,注入想象的元素。
2,如何设计动画特征
A人物的动画特征和他的性格特征是相辅相成的,动画特征要符合人物性格,人物身上充满想象力的“超能力”,能够把人物的性格塑造得更生动,鲜明。
B给人物身上设计动画特征,要选择那些独特的,耕种要的。会对剧情产生作用的,能为你的故事提供“动力”的特征来作为重点。
C动画特征总在情理之中。
D构思剧情讲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要符合人物的思想习惯。
人物行为的“新逻辑”
行为细节的设计。

⑦ 剧本怎样分段

首先要掌握分段的步骤,其次要选择正确的分段方法.
一、分段的步骤 分段的步骤,可概括为四个字,即“读、想、归、查.”“读”就是通读全文,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和展现课文题旨的脉络,这是分段的关键.“想”就是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归”就是把内容一或关系密切的自然段归并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义段;“查”就是先把各段段意与全文中心联系起来,查看是否吻合,再把各段段意连起来看是否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二.分段的方法 分段的方法有纵向分段法和横向分段法两种.要想掌握这两种方法,首先要搞清“纵向式结构”和“横向式结构”这两个概念.所谓“纵向式结构”是指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文章结构.记叙文(记事的)大多属于纵向式结构,“横向式结构”就是把要记叙和说明的内容分成几个横面,从几个方面并列展开的文章结构.说明文多是这种结构形式.
(一)纵向分段法,遵循“纵向式结构”分段的方法,叫纵向分段法.一般包括如下两种: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这一种在记叙文是多见的.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段.一般的记叙文其事件的发展或以时间的先后为明显标志,或以地点的转换的先后为明显标志.因此,分段时要抓住课文的时间词和方位名词作为划分意义段的重要依据.以时间先后为序安排材料的记叙文,可用抓时间词的方法分段.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的.因此,在分段时要看是以哪种为主,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方法.
(二)横向分段法,按照“横向式结构”分段的方法,叫横向分段法.一般也包括两种:1、按事物性质归类分段,这类归类分段法多用于说明文.2、按空间位置的转换分段,这类分段法多用于记人在不同地点见闻的记叙文中.除了“纵向分段法”和“横向分段法”外,还有按人物出场顺序分段和按作者叙述方法分段.按人物出场顺序分段一般适用于剧本.
一般来说,可从如下两方面考虑:1、议论性的过渡段,根据其议论的侧重点考虑其上下归属.2、记叙性过渡段,根据其叙述时的立足点考虑其上下归属,一般划分在下.当然,划分段落的方法不只是以上提到的几种,这里不一一列举了.需要说明的是:一篇文章的段落划分,往往不只一种方法.划分段落要防止出现以下情况:一种是思路混乱,从头到尾的划分标准不一致;另一种是不注意段与段之间过渡句的归属;还有一种是公式化分段,不论什么样的文章,一律三段,这种都会导致分段不正确的错误.给文章分段并不难,只要认真思考,遵循规律,多多练习,就一定能划分正确.概括段意的方法 归纳段落大意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也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的前提

⑧ 剧本格式

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它效果变换等。

一个典型的剧本例子如下:

公馆一室内
王妈:(小心翼翼地)小姐,您还是得注意身子,就吃点东西吧。
赵小姐:(把碗砸在地上)不吃,我就是不吃。
(王妈下)

剧本的结构

一部较长的剧本,往往会由许多不同的段落所组成,而在不同种类的戏剧中,会使用不同的单位区分段落。在西方的戏剧中,普遍使用“幕”(Act)作为大的单位,在“幕”之下再区分成许多小的“景”(scene)。中国的元杂剧以“折”为单位,南戏则是以“出”为单位,代表的是演员的出入场顺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创造后,将“出”改为较为复杂的“出”。

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再高潮结局”。 当然根据编剧技巧的不同,结构还会变化。如“佳构剧”。

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
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⑨ 剧本的基本格式

文学剧本的写作格式
(一)文学剧本的写作格式
文学剧本是电视剧的基础,由剧作者完成,是未来电视剧的框架,对未来电视剧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以及风格等作出明确规定。
就篇幅而言,一般情况下每集电视剧的长度加上片头片尾播映时间大约五十分钟,写成剧本大约一万五千字到两万字之间,包含的场景多则七十到一百以上,少则十几个乃至几个场景。也有较长的,如最近播映的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每集长度达九十分钟以上。有些系列短剧,每集长度不过二十多分钟,写成剧本也不过六七千字左右。
在对剧本的要求上,剧作者与导演视角总是有所区别,剧作者往往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剧本有更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导演看重的是可拍性,注重剧本的情节和结构,讲究视觉效果,其文学色彩在拍摄中往往会被剥离开去,剧作者与导演对剧本的不同要求,也就形成了两种文学剧本样式,一种偏重文学性,另一种则偏重镜头感。
1、偏重文学性的剧本
特点:
(1)剧本不但是可供拍摄的(习惯上称为“可拍性”),而且也很注意文字语言的修辞和文采。它既为导演拍摄提供了基础,又能成为一种普通读者阅读的文字读物。
(2)往往以场景的时空变化来划分剧本的文字段落,但不在每次时空转换的时候标明时间、地点之类,而是通过对情节的描述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3)不对拍摄技术作明确的规定(比如注明什么“特写”、“推”、“淡出”之类),而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直接描写把内容暗示出来。
[示例一]
1921年1月的一天,午后。
伦敦,泰唔士河畔,码头上。
冬天的伦敦,细雨中,浓雾渐渐散开,但湿气还是时时扑面而来。接船的人群中,徐志摩身着深灰色长大衣,外裹一件雨衣,戴着礼帽,衣领也都翻立起来。他右手挎着一把长柄雨伞,左手捧着一束鲜花。一旁,站着刘叔和,也是一身御寒的衣着。
一会儿,一辆黑色小车驶近,停下,陈西滢从车窗内探出头来,抬手向徐志摩打了个招呼: “志摩,我先去把车停好。”说完,小车慢慢向停车场驶去。
停好了车,陈西滢向着徐志摩、刘叔和走来。
徐志摩: “来,来, 西滢兄!叔和,这位就是陈西滢先生,说好了今天介绍你们见面的。”
刘叔和走向陈西滢:“久仰, 久仰! 志摩早就说了,
您是大名鼎鼎的吴稚老、吴稚晖老先生的外甥!”
陈西滢: “叔和兄的大名,我陈西滢也早就如雷贯耳了。今日相识,十分荣幸。”
徐志摩: “好了好了, 都那么客气做什么?以后,大家还要互相关照才是。”
刘椒和: “我们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 了。
不,这话不对,志摩的家眷一会儿就到,他不算沦落人了,不与我们为伍了!”
2、偏重于镜头的剧本
特点:
(1)编剧把提供导演拍摄作为自己唯一的责任和目的,并不准备使自己的剧本成为一种文字读物。因此,多采用对动作或画面的直接白描,不追求文采,无可读性。
(2)以场景(有时甚至细致到以镜头)来划分文字的自然段落。在每段之首专用一行文字标明场(或镜)号,场面发生的地点、时间等等。
[示例二]
(1)校园(外 日)
俯看,浓郁的树木,古色古香的建筑。
越过大片树林,看见一片湖水。
湖光粼粼,杨柳依依。
湖畔的长椅上,相依相偎的恋人,埋头读书的学生。
对面,几幢红砖大楼,由远而近。
(2)机房(内 日)
齐雪竹坐在电脑前,专注地看着着电脑屏幕。
细长的手指在键盘上熟练地跳动着。
屏幕上出现一行行英文字母。
齐雪竹看着屏幕低声念着。
字幕:齐小姐:我们已于4月16日收到您寄的电子邮件,您在信中回绝了我校给您提供的入学机会及奖学金,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并祝您好运……
齐雪竹呆呆地看着屏幕,抬起双手,插进自己头发里,摇着头,痛苦而困惑,喃喃自语:天啦,这到底怎么回事……
声音越来越大,在大楼里回响。
(3)教室(内 日)
萧锋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侃侃而谈:……在我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包含了中国人全部的道德理念。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别人肯定也不想得到。譬如说……
呼机的响声。萧锋住口,皱着眉头往下看着。
台下, 学生们回头看着, 目光集中一个学生身上。
学生满脸通红,低头把呼机关上。
萧锋淡然一笑:譬如说,假如你是个老师,此刻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是你, 那你肯定不希望听到这种声音。
教室里又响起了呼机声。
萧锋停住嘴,皱起眉头,看着底下的学生:谁的呼机?肯不能关掉?
学生相互看着,有人摸出呼机来看着。
萧锋神色严厉:把呼机都给我关掉!
有学生笑着:老师,是您的呼机!
萧锋伸手往腰间一摸,把呼机拿出来看了看,尴尬地笑了笑:哦,对不起!
学生们看着萧锋,哄笑。
(3)经常明确地从技术上规定拍摄的方法,甚至详细地对摄制组的其他创作人员(导、演、摄、录、美——)也作出许多的较为具体的指示。
[示例三]
(1)外景。泰晤士河口,日落。风在尖声呼啸,宛如鬼啸。远景。小男孩匹普沿着河口岸边跑来,他沿着弯曲的小道跑向摄影机,摄影机用跟摇镜头拍摄。小道旁边竖着一个把犯人尸体示众的绞架,匹普经过绞架时抬头看了一眼。渐化。
(2)外景。教堂墓地,匹普的中景。他拿着一束冬青枝,爬过倒塌的石墙。当他从墓地和老坟旁边走过时,摄影机跟着他摇向右方。他走向其中一块墓碑,在它面前跪下,摄影机继续摇拍——现在是他的中景。
(3)中景。匹普跪在坟前,风还在呼啸。匹普拔掉一棵凋谢的蔷薇丢在一旁,又重新拍好土,然后把那束冬青枝放在坟顶工靠近有字的墓碑旁。树枝的折裂声。
(二)分镜头剧本写作格式
亦称导演剧本或导演台本,是导演案头工作的集中表现,是将电视剧的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的一种剧本。
导演对文学剧本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将未来电视剧中准备塑造的声画结合的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诉诸文字,就成为分镜头剧本。内容包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音响效果、镜头长度等项目。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电视剧全面设计和构思的篮图,是摄制组统一创作思想,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它有利于保证摄制工作的计划性。
我们把[示例二]改写成分镜头剧本,从中体验一下两种剧本的不同差异,也可看出编剧与导演不同的视角。
(三)完成台本
完成台本被称为镜头纪录本。是在整部影片拍完后,由场记完成的工作。任务是把拍成并定了稿的影片中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原原本本地纪录下来,并详细写明每个镜头的英尺数。它的格式与分镜头剧本基本相同,但对场景只作简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