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王维的<少年行>全部

少年行四首
唐 王维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杨边。

全部注释

1.新丰: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新丰镇古时产美酒,谓之新丰酒。

2.咸阳:秦都,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此借指唐都长安。

3.三、四句写游侠少年因意气相投而欢饮纵酒。

这首诗写长安城里游侠少年意气风发的风貌和豪迈气概。《唐诗归》引钟云:"此'意气'二字虚用得妙。"《唐贤三昧集笺注》:"豪侠凌励之气,了不可折。"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3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全部注释

1.出身:出仕、出任。羽林郎:官名,汉代置禁卫骑兵营,名羽林骑,以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军。唐代亦置左右羽林军,为皇家禁军之一种。

2.骠骑:官名,即骠骑将军。渔阳:地名,汉置渔阳郡,治所在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又唐置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本属幽州,开元十八年改隶蓟州,天宝元年又改蓟州为渔阳郡,乾元元年复改为蓟州。

3.孰知:即熟知、深知。此二句说这些游侠少年明知不宜去边庭受苦,却情愿赴死于边庭,以求流芳百世。

此首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们蔑视困难,蔑视艰苦,也蔑视死亡,充满了豪侠气慨和英雄主义精神。《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黄家鼎曰:"说得侠士壮怀,凛凛有生气。"

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 纷纷射杀五单于。

全部注释

1.擘:开弓。雕弧:有雕饰彩绘的弓。

2.白羽:箭。以白色羽毛做箭羽,故云白羽。

3.五单于:《汉书·宣帝纪》:"匈奴虚闾权渠单于请求和亲,病死,右贤王屠耆堂代立。骨肉大臣立虚闾权渠单于子为呼韩邪单于,击杀屠耆堂。诸王并自立,分为五单于,更相攻击,死者以万数。"此处泛指敌人的许多首领。

此首写少年们既有勇气,又有技艺,出入敌军如入无人之境。一个"偏"字,神气活现地写出了少年们因武艺高强而视战斗如游戏,虽临大敌,不仅毫不畏惧,而且潇洒自如,扬威耀武。出生入死的战场被诗人写成了少年英雄们表演武艺的竞技场,铁血之战竟然充满了诗意的美感。《诗式》:"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也。"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贰』 最适合情景表演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有许多蕴涵乡愁之情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情景交融,意味深长,适合情景表演的诗词推荐如下:

  1.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解析: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的事。 请告诉我, 你来时, 我窗前的梅树,是否已经开花? 作者问客人故乡的梅花怎样了,看上去似乎合乎情理,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又有点不切合实际。由此可以追深一下梅的含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都是美化的寓意,而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梅看成象征,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 这里作者对梅寄托着喜爱之情和和赞美之情。同时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解析:从小就离开家去了外地,老了才回来;家乡口音没改过,头发却白了.家乡的小孩见到我已经不认识了,笑着问我从哪里来?

  3.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解析: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解析: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让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5.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解析:诗句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诗人是在异地他乡辞旧岁迎新年的。从诗句的词语
    中可看出,“离家已二年”并不是真的离家已整整两年。后两句,诗人告诉我们,
    他在春花开放前就有了归家的念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真正能动身回乡,可能
    要落在南雁北飞的日子之后。诗歌写出了远在他乡的人时刻都在想着回家的普遍
    心理。

『叁』 王维的小故事

1、少年胆识

王维很小的时候便很有胆识。相传,有一年,知县看到书上有记载说,当地大山里有一种石胆,吃了可以长命百岁。于是,他便下令让老百姓去找。

可大山里根本没有这种东西,所以百姓们找不到。知县很生气,硬说是老百姓把石胆私藏了起来,很多人因此被抓进监狱。幼小的王维不忍心看见乡亲们受苦。

就捡了几块石头交给知县说:“石头有的是,可没有石胆。”知县大怒,呵斥他说:“书上有记载,怎么可能没有呢?”

小王维不慌不忙地说:“龙和凤凰书上也都有记载,可您能找到么?”知县无话可说,只好收回了寻找石胆的命令,并把因此入狱的人们都放了出来。

2、一举登第

开元七年(719),19岁的王维入京参加京兆试,事先得知,太平公主已命考官将一同应试的张九皋定为此次的京兆“解头”(即第一名)。

王维本想凭真才实学夺魁,得知此事后,深感不安。当时的王维已是小有名气的诗人,广泛结交文人雅士和一些达官贵人。他来到岐王府中,将此事告诉了岐王。

请求岐王能说动公主改变主意。岐王让王维先从以往的诗作中选取佳作,抄录成卷,再作琵琶新曲一首。几天之后,王维前来王府。岐王给他换上华丽的衣服。

带他来到太平公主府第。公主设宴款待岐王,并安排乐舞助兴。此时,岐王让人将王维传了进来,王维献上一首自谱新曲《郁轮袍》。公主听罢,极口称赞。

岐王又将王维事先抄录好的诗卷奉上,公主阅罢,又是一阵惊奇。因为这些诗篇都是太平公主日常朗诵的诗篇,本以为俱是古人佳作,未料想出自王维笔下。

岐王开口对公主说道:“近日京兆试,若得此生为解头,诚所谓国之精英。”公主听罢,急忙问为何不让其应举。岐王答:“此生不得首荐,所以不愿应试。

据传闻贵主已谕京兆试官,将解头拟定为张九皋。”公主听罢,笑道:“哪里是我的安排,无非是受人之托罢了。”

然后,对王维说:“此次解头,非你莫属,我当为你助力。”王维起身拜谢。京兆试毕,王维得中解头,一举登第。

3、王维对对联

传说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年进京赶考,傍晚的时候走到一处荒野,荒野上只有一座小茅屋。王维在门外敲门,过了半天,一位年轻的姑娘出来开门。

王维把要留宿的想法和姑娘说了,姑娘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道:“我爹爹说了,让来的客人对对联,如果对上了,就可以留宿,如果对不上,恕不接待。”

王维一听,马上来了兴趣,一口答应,并且催促姑娘抓紧时间出题。姑娘吟道:空空寂寞宅,寡寓安宜寄宾宿?王维一听,这个上联字字都是宝盖头,一时想不出来,觉得有点为难。

他正在那里苦思冥想,姑娘见他不做声,就说;“堂堂一位文人,连个对联都对不上,怎么进京赶考啊?”说着进去把门关上了。

王维很无奈,只好在黑暗中继续赶路。黑夜中不认识路,又是在荒郊野外,这可怎么办啊?王维很焦急,情急之中,他居然想到了下联,于是又匆匆返回敲门。

姑娘开门见还是他,有点诧异,但还是听他把话说完。王维这次昂首挺胸,十分自信地说出了下联:迢迢逶迤道,适逢邂逅遇迷途。姑娘闻后,连连称妙,于是把王维迎进家中,盛情款待。

4、坚守气节

安史之乱(755―762)中,安禄山攻陷了长安,俘获了一大批尚未逃走的官员,王维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王维,官职并不算太高,但其在文人中的名气很大。

安禄山为了笼络人心,便费尽心思想要收买王维为其所用。他把王维软禁在普施寺,派手下的谋士轮番到寺院劝说王维。王维偷偷地托人在外面找了些泻药吃了,想就此因病蒙混过关。

在此期间,安禄山在洛阳的凝碧池大宴手下的将领,并让原来唐玄宗皇宫中的一些梨园弟子表演。可这些梨园弟子看到国破家亡,悲伤不已,无心演出。

其中有一个叫雷海青的人,还把乐器重重地扔在了地上,面向西方号啕大哭。安禄山一怒之下命令手下把雷海青乱刃分尸。王维知道此事后,哀伤不已,见景生情,就写了一首《凝碧诗》。

王维后来还是没能逃过叛贼的威逼,被迫出任了伪官。但这首诗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都传到了肃宗那儿。

大唐军队剿灭叛贼之后,朝廷对在叛乱时期出任过伪官的文人严加处分,而王维却由于其《凝碧诗》而得到了皇帝的宽恕。

5、王维买药

王维年轻时不仅文才出众,而且仪表堂堂,很多人登门求亲,都被他婉言谢绝。有一次他偶染小疾,上街买药时看见药店柜台后坐着一位容貌秀丽的素雅少女,心中称奇,便想试其才学。

于是上前问道:“姑娘,今日小生忘带药方,望姑娘指点一二。”姑娘答道:“可记得药名?”王维问道:“一买宴罢客何方?”姑娘一怔,但马上莞尔一笑:“酒毕宴罢客‘当归’。”

便将身子一扭,去药橱取药。王维又接着问:“二买黑夜不迷途。”姑娘头也不回答道:“夜不迷途因‘熟地’。”王维继续问:“三买艳阳牡丹妹。”姑娘回道:“牡丹花妹‘芍药’红。

就这样,姑娘用10种药名巧妙回答了王维提出的10个问题。王维被她的才思折服,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回去后,内心仍无法平静,便提笔写了首诗,叫书童拿上“药方”再去买药。

书童来到药店,将药方递给了姑娘。姑娘展开一看,是一首谜诗:“二者缺一真可叹,书房偏又无石砚,金童身边少玉女,晴天无日烦心添。”

姑娘斟字酌句,原来是“一见锺情”,不禁两腮飞红,连忙问书童:“那公子是谁?” 书童答道:“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王维!”

姑娘才刚对买药书生产生好感,一听是王维,心中更喜,便也回了首诗,让书童带回。王维接到回信急忙展开看:“一月一日喜相逢,二人结缘去问僧。竹林深处见古寺,伊刚张口人无踪。”

王维乍一看,心顿时凉了半截,再一琢磨,不由会心一笑。后来,他便和这位姑娘喜结良缘,两人琴瑟和鸣,一唱一和,羡煞旁人。

31岁的王维正要当爹,上天又夺走了他生命中的挚爱——妻子因难产而死。一颗心,顿时从天堂坠落到地狱。哀莫大于心死,中年丧妻,老而无子,王维此后30年独居,终身不娶。

『肆』 戏曲演员王维念简介

王为念简介

早年经历
1966年7月,就读于太原市后小河小学。1970年12月,随父母插队,在太原市阳曲县中社村小学上学。1971年1月,11岁的王为念考入阳曲县宣传队(县剧团)。1972年8月,14岁的王为念考入山西省艺校(后改名山西省戏剧学校)从事戏曲表演。在戏校学习了9年后,1982年1月,从艺校毕业的王为念被分配到山西省晋剧院。2月21日,加入山西省晋剧协会。1985年5月,入山西省电视协会。
演艺经历
1983年5月,王为念开始影视表演之路,在孙伟执导的电视剧《杨家将》中饰演杨延嗣(七郎)。《杨家将》1983版饰七郎杨延嗣
1986年,主演电视连续剧《狄仁杰断案传奇》第一部,在剧中饰演乔泰。
1991年,在张绍林执导的电视连续剧《杨家将》,饰演辽帅韩延寿,并《杨家将》1991版饰辽帅韩延寿在片中有大量马戏。
1996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此后参加了近10届央视春晚的录制工作,担任策划、导演、编舞等职务。他编排的节目也连续七年获奖。其中1996年为春晚编创的歌舞《中国鼓》,被央视综艺频道作为片头宣传片,并获星光奖,其中16组镜头被张艺谋导演融入2008年申奥宣传片。
2001年,央视春晚上,他参与执导成方圆演出的动效剧《过年我当家》,为刘欢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 王为念个人写真编舞以及担任郑伊健、章子怡演唱的歌曲《选择你的爱》的情景设计,并且三个节目都获了奖。其中为春晚创作动效剧《过年我当家》,开创了动效剧表演的先河,并获当年春晚二等奖。
参加世贸联合基金总会新春联欢会2002年,担任成龙在北京电视台《春节晚会》、《世界青年会长城》等节目策划、编舞。
2006年,担任舞蹈《鼓神》编舞,该舞蹈在新西兰国际艺术节获金奖。
2008年,在主持人王芳的邀请下,王为念开始参与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大型日播情感谈话节目《谁在说》的节目录制,正是这次机会把王为念从幕后推到了台前,并用5年时间成功转型成为国内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同年,担任中国残联残奥宣传片(由刘德华参演)及全国助残日宣传片总策划总导演。
2012年5月,出版了情感指导书籍《念叨念叨》。2012年9月,与王芳共同主持的情感节目《大王小王》在湖北卫视开播。其中,《大王小王》节目在2013年被广电总局评为"年度创新节目奖"。
2014年底,发行个人单曲《我是笨男人》,并同期推出该曲广场舞。
2015年1月4日,王为念参加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世贸联合基金总会2015年就职典礼暨荣誉大使颁奖礼,并与麦长青、徐天佑等22人获颁爱心大使。
个人生活
《念叨念叨:给爱情一个说法》封面王为念的第一段婚姻是在老家,两人育有一子。王为念的第二段婚姻,是和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两人育有一子。
1994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为念与小香玉相识,当时在山西黄河电视台"娱乐门"节目做导演和主持人的王为念,已与妻子离异多年并单身一人。王为念与小香玉经过几次接触后就从朋友变成了恋人。2000年5月1日,两人结束了长达6年的爱情长跑,正式步入红毯结为夫妻。结婚后,他们在事业上共同进步。但在婚姻第4个年头两人感情出现了问题,原因是不断地争吵与双方的互不理解。2004年,两人和平协商办理了离婚手续,结束了这段十年的感情。

『伍』 主持人王维和王牌是一个人吗

王牌,原名王维,主持人、电视编导、谐剧演员,有“笑脸王子回”之称,全国青少年优答秀艺术人才、著名谐剧艺术家、巴蜀十大笑星涂太中入室弟子、羌族频道著名主持人、影视歌三栖艺人。 有“酒窝王子”或“笑脸王子”之称,著名谐剧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巴蜀十大笑星涂太中入室弟子。擅长主持、声乐、表演、配音、书法、电视节目编导等。由于形象阳光、帅气且又多才多艺,被业界认为是涂家军最具潜力新星

『陆』 关于古诗的表演可以有哪些

边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癿诗。 使至塞上 王维 观猎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短歌行其一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塞下曲 曹操 曹操 杜甫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挽弓当挽强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用箭当用长。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射人先射马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擒贼先擒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杀人亦有限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列国自有疆。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苟能制侵陵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岂在多杀伤。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丌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丌厌高海丌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王昌龄 出塞 从军行其四 闺怨 秦时明月汉时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 闺中少妇丌曾愁 万里长征人未还。 孤城遥望玉门关。 春日凝妆上翠楼。 但使龙城飞将在 黄沙百战穿金甲 忽见陌头杨柳色 丌教胡马度阴山。 丌破楼兰终丌还。 悔教夫婿觅封侯。

『柒』 王维精通音乐吗

王维不仅工诗善画,且精通音律,擅长书法。诗歌、音乐、绘画三种艺术在审美趣味上相互融会、相互渗透,具有独特的造诣,被苏轼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李林甫上台后,王维曾一度出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阳去主持考试工作。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和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公元七五六年,王维被攻陷长安的安禄山叛军所俘,他服药取痢,佯称瘖疾,结果被安禄山「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平叛后,凡做伪官的都判了罪,但王维因在被俘期间作《凝碧池》诗怀念朝廷、痛骂安禄山,得到唐肃宗的赞许,加之平乱有功的胞弟王缙极力营救,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来又升迁为尚书右丞。但自此,王维变得更加消沉了。在半官半隐、奉佛参禅、吟山咏水的生活中,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王维的诗歌创作道路大致以开元二十六年(738)张九龄罢相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作大都反映现实,具有明显的进步政治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后期的诗作多是描山摹水、歌咏田园风光的,其中也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但情绪的主调却是颓唐消极的。

附: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
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
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有《王右丞集》。

『捌』 王维4首《少年行》的综合赏析

【其一】这首诗描写了古代少年侠客的日常生活,颂扬了他们的友情和豪爽气概【专其二】此首写属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武艺超群、刚猛顽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年英雄的形象。显然,在这少年英雄的身上寄寓了诗人早年的理想、豪情。其四 该诗成功塑造了一个武艺超群、刚猛顽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年英雄的形象,他在战争中显露头角,最后立下赫赫战功!功成名就,拜将封侯!
《少年行》组诗是对杀敌报国的少年英雄的赞美,也是诗人自己向往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理想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