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道情表演
Ⅰ 晋北道情的介绍
晋北道情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道情艺术在中国汉族说唱艺术和戏曲艺术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据南北20个省区的统计,各种俗曲道情仍不下90多种。其中歌曲道情4种,皮影道情3种,说唱道情70种,戏曲道情13种。山西是个道情艺术比较盛行的地区,从曲种上说:有晋北说唱道情、晋南说唱道情、阳城说唱道情、长子说唱道情以及太原说唱道情等十几种。从剧种上说:有晋北道情、晋西道情(亦称临县道情)、洪赵道情。2006年5月20日,晋北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Ⅱ 解长春是怎样用道情演唱皮影
诞生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在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来吸收词调和曲牌,逐渐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
影子戏最早诞生在2000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腔”,发祥于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1843年出生在甘肃庆阳环县的解长春,9岁进入私塾读书,10岁便跟随堂兄学习道情演唱。他禀赋聪慧,刻苦好学,从师不久就能担任主角。
他不仅要通晓剧中生旦净丑、善恶忠奸的演唱道白和后台乐队的吹拉弹等,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还要瞻前顾后和总揽全局。
解长春13岁时,他离开师傅另组戏班,开始独立的艺术生涯。在领班初期,他就以一丝不苟的演唱态度和娴熟活泼的演出技巧、浑厚清晰的道情唱腔,赢得了同行和观众的好评。
1862年,解长春在陕西定边进入当地的戏班,演唱皮影戏,并创新了将道情曲调用于皮影戏演唱。解长春在陕西从艺期间,他接触过不少大的当地民间戏班和演员,艺术造诣大为提高。他广交艺友,留心汲取当地一切艺术营养。
同时,解长春还将环县皮影戏的不少优秀表演手法传入当地,使两地的皮影艺术在不少方面得到融合。加之他高超的技艺及唱功,不久便被艺人们奉为宗师。
只要有空闲时间,解长春便给陕北艺人哼唱陇东道情皮影戏,希望环县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在陕北安家落户,但因为多种原因,他当时未能如愿。
解长春晚年的时候,因为思乡心切,他便回归环县故里。当时,他虽然年近花甲,仍然喜欢唱陇东道情,并乐此不疲。他联合旧时的艺友,重建了解家班,为乡亲们演唱道情皮影戏,并常常带领戏班到陕北、内蒙古等地演出。
陇东道情皮影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用皮影的形式演唱道情剧目,形成了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相统一、有形有声、可视可听的完整演唱艺术。
特别是道情,它要与新的演唱需要和当地群众的接受习惯相结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充实与完善,最后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陇东道情。
特别是明清以来在道教音乐基础上,民间艺人逐渐吸收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了二股弦等乐器,演变为以皮影形式流传在陇东环县、华池、庆阳一带的陇东道情。
解长春对陇东道情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刻研究,同时结合长期的艺术积累,他萌发了对旧道情皮影的唱腔及伴奏乐器进行改革的念头。他综合前人的唱法,吸取了其他地方戏曲及民歌的养分,创造了一些新板路和唱法。
同时,解长春又受蒙古族乐器的启发,将原演奏使用的二弦改为四弦,四弦成为陇东道情的主奏乐器,且增加了笛子、唢呐、水梆等。
后来经过演唱实践,这些改革获得了成功,它使陇东道情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多彩,乡音更浓,备受观众欢迎。
在这期间,解长春还根据历史故事和其他剧目改编、移植了不少剧目,留传下来的有《忠孝图》、《苦节图》、《日影塔》、《善恶图》、《蛟龙驹》、《九华山》等,成为陇东道情皮影戏的保留剧目。
解长春在60岁后,为使道情皮影后继有人,他非常重视艺徒的培养。当时甘肃环县一带有不少青年拜解长春为师。
解长春满腔热忱,精心传艺,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艺徒的培养。他的艺徒中较知名者如敬乃梁、杜民华、韩得芳、魏国诚4人,被群众称为解长春的“四大弟子”。
解长春毕生致力于道情皮影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创新,在群众和同行中享有很高声誉,被推崇为环县道情皮影大师和奠基人。
在解长春的传授和影响下,人才辈出,陇东道情进入了兴盛时期。此后道情唱腔又发展为东、南、西、北四路,其中许元章、耿颢贤、史学杰、敬廷玺等人,便是各路唱腔的著名代表。
Ⅲ 道情是怎样的表演方式
道情是我国曲艺的一个类别,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清代时
Ⅳ 周口太康的道情艺术是怎么形成的
周口各县流行道情这种艺术形式,最著名的太康县道情,它属于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周边地区,它稀有珍贵,历史悠久。
道情戏原是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因道士唱乐歌时配以鱼皮筒鼓伴奏,故古时称“渔鼓道情”,俗称“道情筒子”。
明清之际在皖北地区流行,和阜阳一带民间小调“莺歌柳”融合后,形成曲艺说唱艺术。当时的演唱只限于单口说唱,伴奏也只有便于携带的渔鼓和简板。
宋代时,道情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
在晋北道情登上戏曲舞台前后,流行于晋西的临县道情也登上了戏曲舞台,流行于晋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咸丰年间和宣统年间两度搬上舞台。此后,流行于山西晋南的河东道情和河南周口道情、山东的蓝关戏等道情戏也相继发展成为舞台剧。
清代后期,道情从沈丘、郸城一带传入周口太康。受河南梆子、越调等地方戏曲影响,道情艺人开始尝试对口演唱和群口演唱,题材突破了原先的道教故事,扩大到家长里短、才子佳人的范围;演员大体分角色,但不化妆,也无明显行当,时称“座摊道情”,这是道情戏的孕育阶段。
道情戏以唱为主,剧本多唱词而少插白,一板下来就是上百句唱词。其唱腔中板腔和曲牌兼而有之,主要板式有慢板、流水、裁板、大过、单过、双过、哭死、哭活、垛子、滚白等。曲牌有“锁落枝”、“老桃红”等。
道情戏演唱时男女唱腔都用真嗓,咬字清晰。唱二八或流水时有重叠句,而且有“哪呼嗨”、“哪嗨依”的衬词,其曲调淳厚朴实,唱词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太康道情戏的伴奏乐器由原始的渔鼓、简板,逐步过渡到以两把坠胡为主。但它的坠胡又与一般坠胡不同,它筒大杆短,中间有腰码,声似二胡。后来,伴奏又增添了皮胡、三弦、大胡、笙、唢呐以及一些民族弹拨乐器。
太康道情体裁种类繁多,剧目丰富,据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别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
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
道情戏音乐分四大类。弦乐:道情胡、二胡、大胡、中胡;管乐:唢呐、笙、横笛;拨弹乐:瑟瑟、棕阮、三弦、筝;打击乐:堂鼓、大掌鼓、小鼓子、锣、钹、铰、镲、渔鼓、木梆、碰铃等。
太康道情的表演、化妆和服饰与其他剧种差别不大,主要区别是道情注重唱功,善演喜剧,其演员不习武功,科班也无武科。
最初时,道情没有严格的行当区分,除生、旦、须为专行演员扮演外,净、丑、末则无固定行当。没有大花脸、黑面、铜锤、架子、花脸之类区分。丑角仅在声腔中加些滑稽的花腔衬字与灵巧的颤舌音。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情角色行当划分得也相当精细了。生行根据剧中人物年龄、性格诸方面的不同,被细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红生等;旦行又分为青衣、花旦、彩旦、老旦、婆旦、闺门旦等;丑行分为小丑、老丑、官丑、丑婆、丑旦等。
道情戏传统剧目共有近百本,如《刘公案》、《金镯玉环记》、《大红袍》、《洗衣记》、《蜜蜂记》、《小昆山》、《三进士》、《吕布中状元》等。
后来,经过整理改编上演的传统剧目有《打万监生》、《劝邻》、《王金豆借粮》、《站花墙》等。移植演的剧目有《三看御妹》、《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假婿乘龙》、《三哭殿》、《跪洞房》等。
道情《棒打薄情郎》剧照
Ⅳ 道情戏的代表曲目
道情的早期剧目内容多反映道家生活和宣扬道教教义,《经堂会》、《二度林英》、《高楼庄》等。中期剧目内容多为道家修贤劝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王祥卧冰》、《郭巨埋儿》、《小桃研磨》等。中后期剧目内容反映民间生活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老少换妻》、《打灶君》、《顶灯》、《打刀》等。各地道情戏都有唱腔曲牌,晋北道情有《耍孩儿》、《西江月》、《浪淘沙》等,临县道情有《七字调》、《十字调》、《终南调》、《罗头纱》、《一枝梅》、《太平年》、《燕子飞》等。道情戏的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四胡、大板胡、小板胡,武场除渔鼓、简板外,其他乐器与梆子相同。角色则分红(须生)、黑(净角)、生、旦、丑五行,表演重文轻武,以唱功取胜。
道情戏传统剧目共有近百本,如《刘公案》、《金镯玉环记》、《大红袍》、《洗衣记》、《蜜蜂记》、《小昆山》、《三进士》、《吕布中状元》等。整理改编上演的传统剧目有《打万监生》、《劝邻》、《王金豆借粮》、《站花墙》等。移植演的剧目有《三看御妹》、《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假婿乘龙》、《三哭殿》、《跪洞房》等。上演的现代戏有《父女俩》、《母女赶会》、《夸媳妇》、《刘胡兰》、《江姐》、《游击队员》、《郭大娘买鱼》、《前进路上》、《两邻居》、《儿女亲事》、《登攀》等。
Ⅵ 道情戏的发展历史
道情戏是中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
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在晋北道情登上戏曲舞台前后,流行于晋西的临县道情也登上了戏曲舞台,流行于晋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咸丰年间和宣统年间两度搬上舞台,但没有能继续下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流行于山西晋南的河东道情和河南周口道情、山东的蓝关戏等道情戏也相继发展成为舞台剧。
Ⅶ 太康道情的相关
道情戏是我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汉族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在晋北道情登上戏曲舞台前后,流行于晋西的临县道情也登上了戏曲舞台,流行于晋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咸丰年间和宣统年间两度搬上舞台,但没有能继续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流行于山西晋南的河东道情和河南周口道情、山东的蓝关戏等道情戏也相继发展成为舞台剧。 道情的早期剧目内容多反映道家生活和宣扬道教教义,《经堂会》、《二度林英》、《高楼庄》等。中期剧目内容多为道家修贤劝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王祥卧冰》、《郭巨埋儿》、《小桃研磨》等。中后期剧目内容反映当地民间生活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老少换妻》、《打灶君》、《顶灯》、《打刀》等。各地道情戏都有唱腔曲牌,晋北道情有《耍孩儿》、《西江月》、《浪淘沙》等,临县道情有《七字调》、《十字调》、《终南调》、《罗头纱》、《一枝梅》、《太平年》、《燕子飞》等。道情戏的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四胡、大板胡、小板胡,武场除渔鼓、简板外,其他乐器与梆子相同。脚色则分红(须生)、黑(净脚)、生、旦、丑五行,表演重文轻武,以唱工取胜。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右玉县
晋北道情戏流行于晋北二十余县及内蒙古南部、陕北东部、河北西北部,分神池、代县、应县三个艺术流派。道情音乐约于金代流入晋北一带,以曲牌体说唱形式广泛活动于汉族民间,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传教义。清代中叶,搬上舞台,以代言体演述故事,内容广泛触及社会生活。其音乐体制主要为曲牌连缀体,同时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乐元素。清末民初,职业班社林立,著名艺人辈出,为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的时期。著名的职业班社有杨侉子班、武为周班等,名艺人有李艾疙瘩、石六十八等。 晋北道情的代表剧目,主要是宗教故事和劝善故事,如《韩湘子出家全图》、《庄周梦》、《郭巨埋儿》等,还有一些生活小戏和移植剧目如《老少换妻》、《八义图》等。其唱腔曲调,相传有72大调,若干小调,今存套曲13种96曲,如《大红袍》、《皂罗袍》等。其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四胡等,武场有渔鼓、简板、单皮鼓、大锣等。表演重文轻武,重唱轻做。均为男演员扮戏,建国后始有女演员登台演出。
晋北道情是中国北方道情的缩影,是研究汉族民间宗教音乐和戏剧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现在,晋北道情只有右玉县的一个剧团在勉强度日,举步维艰,其生存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几乎临近消亡状态。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临县
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隔黄河,与陕西省佳县、吴堡县相望。
临县道情是由说唱道情演变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在晋西北的临县以及吕梁山沿黄河一带。
临县在历史上道教盛行,至今保存着许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筑,有“十三观寺九厦院”之说。说唱道情在宋、元时就有活动。最晚在清道光年间演变成为戏曲剧种,1960年成立了国营道情剧团。时至今日,临县道情一直是晋西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 临县道情传统剧目有以反映道家内容为主的“韩门道情”戏和明清时广泛流行的“民间小戏”。成立专业剧团后,创作、移植排演了一批现代戏。
临县道情传统唱腔为曲牌体,分为平调(由道歌演变成型的唱腔)和小调(当地民歌同道歌结合形成的唱腔)两大类。平调唱腔是早期说唱道情时所用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儿》(称《终南调》)、《浪淘沙》等;小调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调》、《五更调》、《小放牛》等。近现代以来借鉴了板腔体唱腔的结构方式,使唱腔向板腔化发展。
临县道情伴奏乐器在说唱道情阶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场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场四大件”(渔鼓、简板、小钗、木鱼)组成。
临县道情由民间说唱演变成为戏曲剧种,其演变方式和过程对认识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戏曲音乐的嬗变有着重要的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莱州市
蓝关戏是流传于胶东半岛的莱州及招远等地的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是弋阳腔在胶东的后裔。据有关典籍记载、著述表明及历代艺人的口碑资料,蓝关戏始于明末,兴于清初。明代末年,弋阳腔在其风靡全国之时传至莱州,成为早期“蓝关戏”发生的重要契机,促使了它的孕育和萌生。蓝关戏即是以“错用乡语”的音调特征沿袭和模仿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喧”的表现形式和吸收了胶东的民间曲调及其他成分。 蓝关戏“帮、打、唱”三位一体,交映生辉,成为该剧种音乐的三大支柱,当地群众“会唱者,颇入耳”,素有“蓝关开了台,婆娘跑掉鞋”之说。蓝关戏上演的剧目有近百出,主要为《东游记》与《西游记》两部大型连台本戏。
蓝关戏的历史是一部声腔剧种的发展史,蓝关戏的衍变和传承,是我们探索蓝关戏古老文化内涵的“向导”,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和历史资料价值。发掘、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剧种对丰富完善中国戏曲史和发展民族音乐事业大有裨益。 陇剧是甘肃独有地方戏曲,原名陇东道情。陇东道情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经环县民间皮影艺人解长春(清同治时人)改造唱腔后在宁夏、内蒙、陕北及当地广为流传。在抗战时期成为陕甘宁边区革命文化的组成部分。 1959年陇东道情剧被搬上舞台,《枫洛池》晋京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被誉为“陇上奇葩”,接着巡回演出于大江南北十几个大城市,深受观众喜爱。唱腔为板式、曲牌、麻黄的结合体,分花音和伤音,花音明快活泼,悦耳动听,伤音抒情委婉,清扬幽雅,尤以麻黄最富特色,一唱众和,气氛热烈,有“一句一簧,两句一帮”之说。特色乐器有陇胡、唢呐、渔鼓、水梆子,表演融入皮影侧身造型美,舞台美术借鉴皮影镂空、彩绘、装饰手法及旦角高髻燕尾头饰等,形成独特风格。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之下,陇剧也陷入了濒临衰亡的困境,演出团体及演出场次锐减,传承链几乎中断,处于被大剧种和时尚文化所取代的困境,如不加关注与保护,势必越来越边缘化乃至面临衰滞、消失。
Ⅷ 道情戏的介绍
道情戏是中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汉族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在晋北道情登上戏曲舞台前后,流行于晋西的临县道情也登上了戏曲舞台,流行于晋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咸丰年间和宣统年间两度搬上舞台,但没有能继续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流行于山西晋南的河东道情和河南周口道情、山东的蓝关戏等道情戏也相继发展成为舞台剧。2006年,道情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Ⅸ 晋南传统音乐包括什么
作 者:
杨永兵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508722467 ; 978-7-5087-2246-7
I S B N :
9787508722467
出版时间:
2008-10-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03
作者作为运城学院音乐系的一名教师,一直从事传统音乐的教学与演奏工作。2002年他就读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成为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他思想活跃、勤奋好学,在系统地学习山西民间音乐知识和理论的同时,不断自觉地着力增强自己解读、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在校期间,他还对晋南地域的佛教、道教音乐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整理,并以此发表了多篇论文,多次参加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毕业时他的毕业论文《晋南丧葬锣鼓音乐研究》顺利获得通过。毕业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他仍然能够挤出时间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对晋南的锣鼓杂戏、僧道乐班、河东道情(永济道情)作了调查和一定的研究。数年的学习与积累使他对晋南传统音乐有了较深的认识,其勤奋、努力收集到的资料,使得这部《概论》的内容丰富详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一个地方的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这样一种集中系统的整理,可以使人们对一个相对集中地域的传统音乐有比较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并可以用这些资料作为音乐学、民俗学和文化学研究的基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最后用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两句勉励永兵,希望永兵在晋南乃至山西传统音乐的研究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也希望在山西能有更多的对一个地域传统音乐记述和研究的专著问世。
编辑本段本书目录
绪论
一、晋南传统音乐分类
二、晋南传统音乐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习晋南传统音乐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 晋南民间歌曲与歌舞音乐
第一节 概述
一、民间歌曲的界定
二、晋南民歌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晋南民间歌曲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晋南号子
二、晋南小调
第二章 晋南说唱音乐
第一节 概述
一、说唱音乐界定
二、说唱音乐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说唱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道情类
二、牌子曲类
三、鼓书类
四、弦书类
五、琴书类
六、晋南说唱音乐的艺术特征
第三章 晋南戏曲音乐
第一节 概述
一、戏曲音乐界定
二、戏曲音乐的历史沿革
三、戏曲音乐的分类
四、山西地方戏曲分类
第二节 晋南地方戏曲
一、蒲洲梆子
二、晋南眉户
三、晋南小剧种
四、晋南戏曲音乐发展现状
第四章 晋南民间器乐与乐种
第一节 概述
一、器乐与乐种界定
二、晋南器乐的历史沿革
三、晋南民间器乐与其它民间音乐的关系一
第二节 晋南乐种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鼓吹乐类乐种
二、吹打乐类乐种
三、锣鼓乐类乐种
第五章 晋南宗教音乐
主要参考书目
谱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