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表演
❶ 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教育,包括唱歌,律动,歌表演,这些都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啊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大胆表演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❷ 幼儿园大班的歌曲
《小雪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雪花》,并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及简单的舞蹈动作。 2、学生能安静有序的聆听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音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用轻柔、灵巧的声音演唱《小雪花》,表现出对洁白无暇的小雪花的喜爱之情。 2、让学生认真的,安静地有序地聆听《铃儿响叮当》并说出情绪。 教学准备:钢琴、VCD、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从歌曲《小雪花》中找出的难点乐句: 1=C 34 55 5 34 54 40 23 44 4 46 53 30 六个 小花 瓣 全都 一样 艳 六个 小花 瓣 全都 一样 艳 二、 猜谜语导入: 一种花儿真奇怪,夏天不开冬天开。 不长叶子不结果,漫天遍野一片白。(生:雪花) 师:刚才老师给大家猜了一个谜语,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谜语歌,大家仔细听好了,猜猜是什么? 师:听完了,你们来猜一猜吧!(生:雪花)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小雪花》。 三、学习歌曲《小雪花》: 1、节奏游戏:堆雪人 教师给每排的最后一位学生节奏,请他(她)往前传,比比哪个小组最正确。(从歌曲中选出两条难点节奏练习) 2、听《小雪花》 (1)首先请大家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在听的过程中老师想请大家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 (2)看大家听的都比较仔细,那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遍要请大家听一听歌曲是几拍子的,听完之后回答我。 (3)下面老师想请小朋友用身体跟随音乐动一动,想象一下雪花的轻柔,体验一下它的飘零。 3、读歌词 (1)听了这么多遍大家想不想来学着唱一唱呢?(生;想) 师:好,首先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小雪花》的歌词。 (生读) 师:大家读的真不错,但有几处我们可以这么读: (2)下面听老师读一遍。(师读) 师:那么小朋友们能不能也来试一试?(生读) 4、学唱: (1)我们听了歌曲,有感情地读了歌词,下面我们就跟着老师的钢琴,轻轻地慢慢地唱一唱,听好前奏。 生唱。 (2)师:第一遍,同学们就唱的不错啊!但是有些同学好象有些紧张,脸上没有微笑,心理肯定也没有想着自己看见雪花 飘舞的快乐心情,我们再来一遍怎么样啊? 生:好 (3)提出弱点再唱。 四、艺术实践: 1、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 (1)请学生跟着老师做分解动作。 (2)师放音乐,请学生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2、加打击乐器: (1)刚刚我们跳了这么美的舞,那能不能再给我们的歌曲加上打击乐器呢? (2)请部分同学拿三角铁和碰铃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边歌边舞。 3、听赏: (1)师:真棒啊!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的情绪,和我们的《小雪花》有没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2)师:大家答的不错,我们的《小雪花》是柔美的,这首是非常活泼的。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师出示歌名。 (3)师:《铃儿响叮当》通常在圣诞节或是平安夜的时候演唱,这么活泼的歌曲大家想不想跳一跳动一动啊!我们跟着老师站起来做划雪橇的动作怎么样?(生:好。) 五、结束语: 师:今天,我们在雪花的世界中畅游了一番,大家玩的开心吗? 生:开心。 其实,和雪有关的歌曲还有很多,和雪有关的故事也不少呢!大家有兴趣,可以回去找一找,下节课我们再来分享吧!
❸ 幼儿园大班艺术〈热闹的音乐会〉
设计思路:春天,小动物都做着自己喜欢的运动,在一次大班语言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森林里的小动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发育特点,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更喜欢唱有关小动物的歌曲。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增强歌曲对幼儿的感染力,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我根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热闹、欢快的特点。 2. 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3. 师幼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 活动准备: 1.《森林里真热闹》课件。 2.录音机、《森林里真热闹》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 随《森林里真热闹》的音乐做着动作进入教室。 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并理解歌曲内容。 1.听歌曲,让幼儿感知歌曲热闹欢快的旋律。 2. 看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三、 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的衬词,增强歌曲的表演力。 1.打节奏说儿歌《森林里真热闹》。 2.学唱歌曲。 四、师幼共同创编简单的动作,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
❹ 大班音乐《狮王进行曲》打击乐教案及视频
教学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音乐,并根据音乐故事和图谱了解作品所表现的情节和内容。(重点)
2、初步探索用动作、表情及嗓音等来表现音乐内容。(难点)
3、师幼合作,共同体验游戏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图谱一幅。
2. 狮王进行曲音乐。
3. 自编故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音乐《加沃特舞曲》
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学小动物的动作进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了解并表现音乐故事中的情节和内容)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一块来欣赏一首很好听的音乐,大家听我的指令,闭上眼睛,然后用你的耳朵用心地倾听,能做到吗?
1、通过倾听音乐故事完整欣赏一遍乐曲,让幼儿初步了解作品情节和内容。
师:有一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在休息。忽然,远处隐隐传来狮王的吼叫声。猴子急忙从树上滑下来报告:狮王驾到。小动物们赶紧排好队,吹着小号准备迎接狮王的到来。只见狮王威风凛凛、十分神气地走了过来,小动物们热烈欢迎狮王的到来。狮王得意地大声吼叫,小动物们害怕得全身发抖,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为了讨好狮王,小狐狸为狮王表演起了舞蹈,其他小动物也一个个表演起来,狮王看了高兴极了,也和小动物们一起跳起了舞蹈。
师:这首乐曲中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有谁能讲一讲故事里发生的事情?
小结:这首乐曲表现的是狮王和小动物之间的事情,它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的成名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首乐曲叫《引子狮王进行曲》。
2、利用图谱分段欣赏音乐,进一步理解并表现作品情节和内容。
师:接下来我们分段来听一听,在动物狂欢节里,狮王和小动物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①欣赏引子音乐和图谱(老师一边听,一边在黑板上画出图谱)
师:老师刚才在黑板上画的这些符号是什么?(图谱)这些神奇的图谱就讲述了乐曲中的故事。
师:这个符号是什么?(眼睛)眼睛是怎样的?(闭上)是谁在睡觉啊?(狮王、小动物们)这些圆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越来越大?(狮王醒了,在吼叫,而且声音的力度上是由小变大,速度上是由慢到快。)这个下划线的箭头从上到下,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先听见狮王的声音,于是急忙从树上滑下来报告“狮王驾到!”)
师:这个引子部分讲述的故事就是这些了,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 ,你会怎样表演睡觉的姿势?(放引子音乐,幼儿尝试表演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睡觉姿势)
师:狮王怎样吼叫?(声音由慢到快,由小变大)
②欣赏第一段乐曲和图谱(老师一边听一边画)
师:听到狮王来了,猴子大声报告什么?(狮王驾到)这时候小动物做了什么?(排队、吹号,欢迎狮王)这些竖线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动物排队吹号。
师:这些脚印表示什么?狮王走路时怎样的?它的表情怎样?(表演时,看幼儿的能力水平而定,如果有难度就让幼儿主要集体表演排队吹号,老师扮狮王。)
③欣赏第二段乐曲和图谱(老师一边听一边画)
师:在接下来的音乐中,将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面的音乐。
师:圆圈表示什么?曲线表示什么?(着重指导幼儿表现小动物害怕的发抖的样子,如:腿哆嗦,眼睁大等)
④欣赏第三段乐曲和图谱(老师一边听一边画)
师:可怕的事情没有发生,看来狮王还没生气,只是小动物被吓着了。接下来狮王和小动物们会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乐曲第三段。
师:谁先出来为狮王表演舞蹈?如果你是狐狸?你准备表演什么样的舞蹈让狮王开心呢?如果你是其他小动物,你会怎样和狮王一起狂欢?
三、结束部分(分角色完整表演一遍,老师扮狮王,另一位老师扮猴子,幼儿扮小动物。)
评析:由于这首乐曲的结构是ABCD式,内容上是一个递进关系,欣赏起来难度较大。而且其中有多个角色,每个角色的表演都各具特征。因此,在一堂课中要解决所有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在第一课时,将重点放在这个音乐故事上,目的是让幼儿大概了解这首乐曲的背景,而对于它的结构、音乐性质不做过多的理解和分析。从表演这关来讲,要考虑的东西也挺多的。比如:幼儿对不同动物睡觉姿势的了解;对狮王的形态、动态的观察和把握;幼儿即兴表演舞蹈的天赋和水平差异等。这些主观条件都将决定幼儿表演的效果,其次角色的分工合作表演,对老师和孩子来讲,都是一个难度和挑战。我们考虑到幼儿初次的表演可能不成熟,所以这一课时的最后环节只让幼儿扮演小动物,一个群体的大众角色,猴子和狮王则由老师表演。这等于起到一个示范作用,让幼儿能够间接地模仿和创新。因为在接下来的第二、第三课时,老师将重点启发和引导幼儿更加深入细致地理解并表现音乐。
❺ 大班幼儿在音乐中的表现是怎样的
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总的培养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的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由于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所以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充满美感的音乐意境,建立师生间的一种默契,启迪幼儿的思维,运用具体形象的教具,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丰富情感,提高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具体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的: 一、拉近距离,建立默契,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双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如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活动内容,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活动中就常常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们就会把对我的这种感情迁移到对我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逐渐对音乐产生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在与孩子们拉近了距离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默契也至关重要。在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让幼儿在师生互动中轻松愉快,主动积极地学习,并善于捕捉幼儿发现,创造的苗子,及时给予鼓励。 在日常活动中,我经常让孩子听不同的乐曲,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即兴用动作表现。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想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听了歌曲《小燕子》后,开始大多数幼儿只会表现小燕子捉虫子,飞来飞去的动作,我又用语言启发孩子,“小燕子,还会找哪些朋友?”在我的启发下,在孩子们相互的影响下,每个幼儿都投入到了自己的尝试活动中,表现小燕子的内容就更丰富了:有的在表现小燕子跟白云姐姐跳舞,有的孩子表现燕子妈妈用虫子喂养小燕子宝宝,有的表现一群小燕子在快乐地游戏……我以鼓励和肯定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孩子们都会热情洋溢地边跳边向我介绍他们的动作。我则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赞许他们。 师生之间建立起这种平等、互动的情感关系后,就能达到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热爱,教师才会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倾听幼儿的愿望,并满足他们的要示,让每个幼儿有充分表现和乐意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创设意境,启迪思维,提高歌曲表达力。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幼儿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幼儿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幼儿带入情境之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创设形象逼真的情境,采用直观具体的教具,能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从而给幼儿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 例如:如在学习歌曲《春天》前,我先带着幼儿走出教室,引导在园内观察春天景色,并引导幼儿说说春天周围环境的变化,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孩子们在看看、听听、说说中调动了视觉与感知觉,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有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在草坪上跳起了舞,还有 的孩子学着柳树姑娘的样子随风摆动。他们有的说:“迎春花开了,好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的说:“许多小动物也出来了!”有的说:“春天来了,太阳变得很暖和。”还有的说:“小河里的小蝌蚪在游来游去!”孩子们有了这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到了学唱歌曲时,就有了丰富的实际感受,孩子就能用表情和动作来确切地表现歌曲了。 三、利用教具,培养兴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是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幼儿用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直接受兴趣支配,因此应把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被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与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孩子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孩子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孩子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心理,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孩子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我首先让幼儿边看图边听音乐,视听结合感知音乐形象,接着,我请幼儿讨论音乐里有些谁,孩子们听听猜猜,说出了音乐里有一个很凶猛的动物,有的说是老虎,有的说是狮子,有的小朋友听出了吹号的声音,于是,我就以音乐为背景,编了一个“猴子报到→狮王来了→吹号欢迎→狮王观看小动物表演→狮王大吼”的故事,然后,我就引导幼儿用手脚等器官表现音乐描述的内容,让幼儿以运动觉感知音乐意境。孩子们自发地分成了三组,有的表演狮王,有的做吹号的小动物,有的做表演节目的小动物,我也参与到了游戏中,表演报告“狮王驾到”的小猴子。-我和孩子们尽情地表演着,连平时很少喜欢表演的孩子也积极投入到了活动中。在这里,我利用生动有趣的图谱,动听的音乐,抓住了一系列的契机,从而使幼儿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即提高了孩子们音乐欣赏的能力,又发展了其他能力。 四、精选教法,快乐学习,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幼儿如同一株花苗,要浇之以爱,灌之以鼓励,她才能绽放美艳的花蕾。因此,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法,应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自由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指导孩子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孩子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王国”,使孩子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开心。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激励幼儿。激励是音乐活动中的一个秘诀。教师必须抓住幼儿学习状态最好的时机,逐渐引导他们较有把握地当众表达,并促使他获得成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在韵律活动《洗手帕》中,我事先请幼儿在家参加洗手帕活动,在活动中我先启发幼儿回忆洗手帕时的情景,并请孩子们说说他们是如何洗手帕的—(擦肥皂、搓手帕、洗手帕、绞干手帕、晾手帕)。然后给幼儿欣赏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边听边想边尝试用动作表现,鼓励幼儿听着音乐创编洗手帕动作。我边巡视观察着幼儿创造的情况,去发掘好的苗子,边鼓励表扬着幼儿。我会对一些胆小内向的孩子说:“试试看,行不行。”“你的动作真美,比昨天又有进步了!”我会对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说:“你想得真好,太棒了!”接着说:“请再想想有没有其他办法,那样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