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表演
A. 瑶族舞蹈的师公舞 陶鼓舞
流传于广西金秀瑶山拉珈瑶区。由若干个舞蹈构成,如“龙女出游舞”、“云雾舞”等。其中“龙女出游舞”是一套表现东海龙王一妙龄少女厌烦龙宫的生活而梳妆打扮、登岸过桥、游乡入寨、自立门户等内容的舞蹈动作。舞者随着陶鼓优美动听的鼓点翩然起舞,表演得维纱维肖。其鼓点是:
小鼓: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
陶鼓:达——嘭达 嘭达 嘭达 ○达?
小锣:当——○当 ○当 ○当
B. 师公戏是怎样发展的
师公戏是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一带。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也称木脸戏。最初剧目的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有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
除广西外,安徽、陕西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及贵州、四川等地流行的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与师公戏同属一个类型。由于各地师公舞均有相对统一的祭祀内容和基本相同的服饰道具,因而在表演上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风格特色。
跳岭头衍生师公戏
跳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跳鬼僮,约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商周时期。在古籍记载中,“跳岭头”是一种以戴面具驱鬼逐疫的形式出现的祭祀活动,是最古老的一种祭祀戴面具舞蹈。
经过几千年的流传,跳岭头已经成为华夏民族普遍的仪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它始终伴随着傩仪、傩歌、傩舞、傩戏等一系列文化艺术现象,当代学者称之为“傩文化”。
桂南民间盛行跳岭头。由于桂南地区各地区各村庄的节期有所不同,所以跳岭节的日期也各有不同。每年的八月初三、初四,或于九月十五、十六跳岭节,是桂南人们走亲访友的节日。而岭头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就是看跳岭头。
跳岭头的传统节目有《跳三师》、《扯大红》、《捉妖精》、《跳仙姑》等。每跳完一个节目,接着就唱这个节目里的人物故事,观众看表演时,不时结合剧情燃放鞭炮。特别是演到捉住妖精时,鞭炮齐鸣,场上的气氛更加热闹。
第三天是跳岭头的高潮,艺人们扮成天将,把这几天捉来的妖怪放进一条纸糊的龙船里,然后把龙船扛到河边,点火焚烧,放进河里,让这些灾星妖孽随水流去,让人们安康吉祥,平安度日。跳岭头结束了,岭头节也随之结束。
在古老的跳岭头活动中,师公跳神别具特色。“师公”是人们对祭祀时巫师的一种称谓。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之中,“师公”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地人们心中可以沟通天地神明,并且向神明祈祷幸福具有崇高地位的职业。
“师公”,顾名思义,就是只有男性才能从事、接替和承袭的角色和身份。我国汉文古籍中有“在女曰巫,在男曰觋”的说法。
师公技艺传习的内容中除神灵鬼怪、经书咒语、法事仪轨知识外,还有歌舞艺术知识。师公戏就是在师公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流传于广西贵港市北部和来宾、武宣、合山、忻城、象州、金秀等县。
在悠久的师公戏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师公技艺之中的歌舞技巧,被认为是师公与神鬼沟通的重要手段和媒介,是师公技艺传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早期的师公戏,多是在民俗活动中表演。如祭祀、敬神、打醮、农闲时节、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十五等时间。
师公戏在我国历史上先后被人们称为唱师、跳师、傩戏、尸公戏、道公戏等。它的表演形式是,由师公在法事活动中戴上各种神灵面具跳娱神舞,并且演唱酬神故事,从而使祭祀活动娱神、娱人。
清代中期以前,广西的傩活动处于师公歌舞阶段。清代中晚期时,师公歌舞逐渐向师公戏演变。
在清同治年间,师公戏开始广泛地吸收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以丰富演出内容。在戏中有唱词、唱腔和舞蹈,初具了戏剧的雏形。
清代诗人梁廉大曾经写过两首诗,描述重阳日乡人看“跳师”的愉悦场面,并给两首诗分别作了注脚:
遥闻瓦鼓响坛壝、知是良辰九九期;
三五成群携手注,都言大社看跳师。
重九日街墟尾大社每装假相跳舞唱歌,谓之跳师,人多注看,次早则沿门颁符,古乡滩之俗存也。
放下腰镰力未疲。喜邀同伴看跳师,
归来羌豆休忘买,留待明朝逐疫时。
乡俗每值秋季扮万相唱歌谓之跳师,次日沿门逐疫,家家以黄豆羌丝祀祖,盖犹存滩之古俗云。
后来,在古典小说和其他地方戏种的影响下,师公戏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出现了反映历史故事和民间生活的小戏,其主旨亦由请神驱鬼和消灾祈福完全变为娱乐。但在表演形式上,师公歌舞仍占有相当的比例。
C. 师公教的师公教的教派
师公教内部有流派的划分,按发祥地的不同,一般区分为梅山派和茅山派两大派别。其中的茅山派的道教特征较为浓厚,因而被称为道师。梅山派则体现出更多的本土宗教的特征。
若按其饮食禁忌来划分,有肉师派和斋师派 之分。肉师派系统的师公,随时都可以吃肉,而斋师派系统的师公,则在进行宗教活动期间禁忌吃肉食。
若按其表演风格来区分,则有文师派和武师派之分。在举行宗教祭祀活动时,文师派系统的师公,以诵经唱诗的口功为主,辅之以舞蹈、武打动作和杂技表演;而武师派系统的师公,则以武打技术和舞蹈表演为主。
D. 师公戏的表演风格是什么
师公戏是从宗教祭祀活动的师公歌舞演变而来的。早期的师公戏大多配合祭祀酬神活动进行,是师公进行宗教活动的组成部分。
师公戏大都是赞颂神祇的小戏,其表演沿袭了师公在宗教祭祀活动中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融歌、舞、戏为一体,既有单纯性舞蹈,也有即兴念唱道白对话,有的还带有简单的情节。
在师公戏的表演过程中,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具是表现师公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面具,是师公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
师公在表演时戴上假面具,以作神的形象为人间驱鬼逐疫。随着演出剧目的增多,“人神”比例的变化,面具逐渐为化妆所代替,师公戏遂演变成一个剧种“壮师剧”,它与壮戏一道,成了壮族艺术的并蒂莲。
师公戏早期的演出都要佩戴面具。传统的师公戏面具有72种,代表各类神祇人物。如巫教、道教诸神三元、三界、天师、北帝、引光、雷王、灵官等;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的莫一大王、甘王、土地、社王、山魈、花王、白马姑娘、五谷灵娘等;历史人物关羽、李靖、武则天、张巡等。
师公戏早期的面具繁杂多样,一般为木质浮雕,并涂敷不同的颜色借以区分角色。
红色代表忠厚勇猛,黑色代表正直刚烈,绿色代表侠义豪爽,蓝色代表鲁莽草率,白色代表奸诈狡猾,黄色代表残忍暴虐,金色代表神祇妖魔。
师公戏面具的造型十分生动丰富,或庄重肃穆,或诙谐清秀,或怒目狰狞,显示出鲜明的性格特征。木雕面具制作精细费时,随着师公戏的发展,木雕面具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角色需要,遂简化为纸胎。
面具的形象表情也随之变得呆滞雷同,进而逐渐被化妆所代替,使师公戏衍化成为具有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的地方戏种。
师公在请神驱鬼时要戴上假面具,开始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接着以师公调唱一些咒语或宗教故事等,边歌边舞。
师公在表演的过程中先跳“三元真君”、后跳“四师”、“九宫”,还跳本地神“莫一大王”、“甘王”、“三界公”等。
师公戏将傩祭活动与当地的唱歌吟诗的风俗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师公戏在表演的过程中有独舞和群舞两种表演形式。
当师公在独舞的时候,他们会将几个基本动作反复贯串始终,舞段完整,节奏鲜明。当师公在群舞表演的时候,舞者最多可达到30至50人。
在表演之中师公们手持乐器、法器、走龙摆尾,龙吐珠、绞麻花的队形,犹如穿针,踩着罡步穿插行进。舞蹈语汇丰富,风格古朴淳厚,稳健有力。
表演师公舞的动作要领是:
马要矮,身要摆,胯要扭,膝要颤,脚步紧跟蜂鼓点,屈膝下沉踩重拍。
这是师公艺人的艺术总结。除腿部的动作外,手部的动作也极为讲究,什么绕手、绕腕、凤凰手等,都有一定的规矩。
师公戏声腔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法师腔、傩坛正戏腔和傩戏腔这3个发展阶段。法师腔是傩坛法师所哼唱的曲调。
师公戏旋律多口语化节奏自由,属朗诵体。只是具备了某些戏曲化因素。傩坛正戏腔多属法事程序,正戏腔是发展傩戏腔的基础,其旋律和节奏虽简单,但音乐形象已渐鲜明,行当已成形,唱腔结构已渐严谨。
师公舞的伴奏乐器有蜂鼓、扁鼓、单面皮鼓;锣、钹,鼓点变化多样,快慢有度,激烈与沉稳相错,既表达了人物的情感,也表现了剧情的发展。
师公戏剧目都由民间艺人创作,他们最了解民众的生活和愿望,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其中之一员。所以,尽管作品的艺术性并不很高,但是他们的作品易于打动观众的心,使观众和演员的感情交流自然,易于扎根于群众之中,获得无限的生命力,从而历演不衰。
师公戏的传统剧目有300多个,各民族的剧目大致相同。师公戏最旱的剧目一般均以歌颂祖师或自然神的业绩为主要内容,生活气息浓郁,如《三元真君》、《阴阳师父》、《北帝》、《雷王》,还有以神话故事、历史传奇人物故事为主的《张羽煮海》、《盘古》、《特辽》、《百鸟衣》等。
师公戏中赞扬为百姓做好事而受到敬仰的土俗神的剧目有《甘王》、《莫一大王》、《白马三姑》、《冯远》、《冯三界》等。
师公戏以民间传说和传奇故事为内容的剧目有《孟姜女》、《董永卖身葬父》、《朱寿昌弃官寻母》、《丁兰刻木》等。
师公戏根据古典小说和地方戏改编的剧目有《陈痴闹海》、《张羽煮海》、《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等。
师公戏反映民间生活的主要剧目有《哭娘》、《坐家堂》、《送鸡米》、《割马草》等。
E. 师公戏的表演风格
由于各地师公舞均有相对统一的祭祀内容和基本相同的服饰道具,因而在表演上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风格特色。一般来讲师公舞的风格古朴淳厚,动作沉稳健壮,其基本要求是:“马”要矮(艺人称前点步、蹲裆步、正步蹲为马步、要求马步蹲得越矮越好)、身要摆,胯要扭、膝要颤。舞蹈时,经常在一个强烈的鼓点上突然吐气屈膝,身体随之反复摆动,腿部动作丰富多样,既有特点,又富于韵味。
师公舞一般都用蜂鼓、扁鼓、锣、镲等打击乐器伴奏,其中蜂鼓起主导作用,蜂鼓因形似黄蜂而得名,鼓身用陶土烧成,内空,一头大,一头小,均蒙以羊皮,小的一头用棍击打,鼓声清脆悦耳,另一端以手拍击,鼓声浑厚深沉,双手交替击打,变化多端。
F. 壮话师公戏有怎样的表演形式
壮话师公戏是广西师公戏最主要的表演形式。初时师公表演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
G. 壮族师公戏的表演形式
师公在”请神驱鬼”时要戴上假面具,开始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接着以师公调唱一些咒专语或宗教故属事等,边歌边舞,多跳壮族民间神“莫一大王”、“甘王”、“三界公”等。师公将滩祭与当地的唱歌吟诗的风俗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独舞时,几个基本动作反复贯串始终,舞段完整,节奏鲜明。
H. 广西壮族戏剧表演有哪些
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壮剧大体上可分为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
I. 师公戏的四大流派都是什么
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广西大地上,师公戏被人们继承发扬,随着时间的推移,师公戏渐渐发展成为4个流派:武鸣县的师公舞,河池、上林县的师公舞;钦州县的师公舞,壮族师公舞。它们在吸收了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武鸣县的师公舞依附于古老的祭祀仪式,接受外来影响较少,形式古朴原始,表演者边唱边跳,曲调活泼,节奏鲜明,舞蹈动作朴实粗犷。
仪式开始,主持祭祀的巫师身穿大红袍,头戴八卦帽,扎腰带,着戏靴,执法器也就是牙笏和镇坛木,在念咒诵经的过程中,即兴歌舞,表示祛邪解秽,开坛请神。
仪式中间,有两个童子分别戴红、黑两种面具,持二环杖即赶鬼棍穿插表演双人棍舞,双人绸带舞,以表示对其始祖的纪念。接着童子与其他巫师共同表演四人筛米舞和五人绸带舞,以祈祷五谷丰登。
最后,全体巫师与童子各持乐器和法器,由主要巫师带头按“福”、“禄”、“寿”字走队形,节奏从缓慢到急速,情绪由轻快转欢腾,舞步从稳步行进发展到转身跳跃,气氛热烈,形成高潮,名曰“踩罡”。
表演中还演唱一些民间的故事等。舞蹈结束,由童子戴面具,持二环杖到各家各户赶鬼,最后将一纸船点燃了丢下河去,以示驱邪得福,全村吉祥平安。
河池、上林县的师公舞,其特点是人物性格突出,舞蹈语汇比较丰富,并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规范。
在表演时,师公着宽袖大袍,戴上刻有人物脸谱的木制面具,在打击乐伴奏下,先表演一段独舞或双人舞,示意这位神灵已降临人间,接着坐下来演唱该神的身世业绩,歌颂他的力量与功德。
在表演中每个神各有一个不同的面具和唱本,舞蹈动作和伴奏鼓点也各具特色,生动地表现了各个神的性格特征。
在表演唐、葛、周三将军能为人民驱鬼逐疫,消灾去难的时候,其动作英武豪迈,气宇轩昂。在表演三界的时候,则是因为三界能为百姓驱瘟治病,保佑平安,他的身段潇洒飘逸,颇有文人风度。
莫一大王力大无穷,为民平匪除患,表演时手持宝剑,动作刚健强悍,具有英雄气概。
灵娘能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她的舞蹈节奏缓慢轻盈,舞姿舒展优美,表现了一位善良的女神形象。
天公和帝母是两位为人间送子赐福的神的时候,他们的双人舞富有生活气息,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天公戴上了善良憨厚、笑容可掬的木相,配上那耸肩晃头、雀跃追逐等诙谐的动作和风趣的舞步,真是妙趣横生。帝母则戴着温顺秀丽的女性面具,含蓄可亲,在天公的追逐挑逗下羞羞答答,躲躲闪闪,天公追得精疲力竭,气喘吁吁,直到跌倒在地,顿时间,逗得满场观众失声大笑。
钦州县的师公舞宗教色彩较少,文艺表演性很强,整个节目都系3人以上的集体场面,演出规模较大,场面调度也比较复杂。节目中除了少量简单的跳神舞蹈外,多为具有一定人物关系和简单情节的多人舞蹈,还有不少完整的民间故事演唱,内容比较丰富,形式比较活泼,处于由跳神向戏剧形式发展的过渡阶段。
师公舞的整场演出,包括“三师”、“四帅”、“五雷”、“千岁”、“杀妖精”等主要节目,每个节目表演后,便坐下演唱该节目中的人物和故事。
“三师”是表现今天的师公弟子们纪念其始祖的功德,由3人戴纸面边跳边唱,语汇多样,动律鲜明,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歌舞片段。
“四帅”是表现赵、邓、马、关4位大帅带领千军万马镇压恶鬼邪魔的场面,由4人分别戴红、绿、黑、白四种木制面具。
各自依次出场后,表演一段4人集体歌舞,继而4个士卒手执三角小红旗与四帅交错穿插,变化队形,时而拧麻花,时而龙摆尾,发展到四帅骑到士卒脖子上,穿梭跳跃,最后搭成人龙,另有一人持彩球踏着轻快的步伐,引着人龙翻滚起舞,群情激奋,声势浩大,显示出四帅的无穷威力。
“五雷”说的是在地主家打长工的五兄弟,由于地主不给工钱,到县府告状,但县官早与地主勾通,反而杀了五兄弟,五兄弟死不瞑目,接上了牛、马、猪、鸡之头,到玉帝处告状,玉帝封他们为雷王,又回人间,杀死地主,报仇雪恨。这个节目戴四牲头像面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壮族师公戏,壮人俗你唱师、跳师,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最广泛的剧种之一。
壮族师公戏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邕宁、贵县等壮族居住区,是在师公“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属梅山教派的祭祀舞蹈。它历史悠久,舞蹈语汇比较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是壮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壮族人民聚居的地区,除了信奉道、佛两教之外,还普遍盛行一种称作“梅山教”或称“三元教”、“师教”的原始宗教,尊奉唐道相、葛定志、周护正为始祖,系多神信仰,是当地巫教、道教与古代傩礼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教派。
壮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天旱求雨、丰收酬神、驱鬼逐疫或料理丧事,需请梅山教师公主持盛大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的称谓各地不一,有“打醮”、“做斋”、“古筛”、“调芒庙”、“调筛”、“唱师”等称呼。
壮族师公戏在祭祀仪式中,除进行念咒、卜卦、请神、驱鬼等巫术活动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并演唱各位神的传说故事。
师公舞虽源于古代巫舞,依附于一定的祭祀仪式,但由于长期流传在民间,与各种民间文艺形式互为影响,互相吸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娱人成分,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娱乐性。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指引下,大批师公艺人和业余舞蹈工作者,将师公舞从宗教、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去芜存菁,推陈出新,运用师公舞的语汇,改编、创作了《横鼓舞》、《蜂鼓舞》、《新风赞》、《朝阳舞》等节目,分别参加了全区或全国会演并获得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