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表演啥意
① 跨性别是啥意思
跨性别恋爱本来是比如说原来是男女,后来变成男男
② 出乎意料女叫什么名字
邵美麟
性别:女
身高:168 体重:47
来自:上海 职业:魔术师
英文名:Erica 星座:天秤座
生肖:鼠 学历:本科
类别:魔术 血型:AB
邵美麟,女,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第二季参赛选手,上海杂技家协会魔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邵仲清之女,集主持魔术、影视广告、劲爆歌舞、节目策划于一体
③ 性喜剧的幕后制作
凯瑟琳.布雷娜是一个富于争议的人物,她的影像世界充满了对于女性的关注。她孜孜不倦、毫不妥协地大胆展现着身体和性爱,特别是女人的身体和性爱,并因为过于执着的表露而引致“艺术外表、情色内核”的责难。但作为一个著名的女性电影人和小说家,布雷娜作品中所表现的女性主义哲学观是鲜明而坚定的,正如她在《罗曼史》电影剧本的序言所指出的那样,她所把持和敬畏的是制作一部关乎道德伦常的电影,只不过这里的道德并非体现在对于所谓“道德行为”的拍摄中,而是体现在对于道德尺度的理解之中。而这种对于传统道德尺度的置疑和超越实际上正是对现有男性霸权、菲勒斯中心话语的直接挑战。因而尽管没有得到公认,布雷娜对于女性主义的贡献在于试图通过影像“重新构建一个曾经长期被男性想象所占有分割的女性象征秩序”。而对于身体和性爱的描写不过是强化女性意志,进行性别斗争的一种工具。
这种女性主义的导演欲望和文化书写与朱迪.巴特勒(Judith Butler)和露西.伊利格瑞(Luce Irigaray)的观点不谋而合。巴特勒在其《性属困惑》(Gender trouble)《重要的身体》(Bodies That Matter)等著作中指出,自然意义上的性别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为现有话语法则和象征秩序所规定的社会性别。因而性别是述行的,具有表演性的,它不是指一个人“是”什么,而是指一个人“做”什么。这样,性别相对于原有“连续性幻觉”式的固有性别类属而言是具有流动性的,只是这种流动变化的女性存在的可能性一度终止了。在过去以“男性谱系性别本体论”为基础的构建过程中,女性作为被书写、被凝视的客体为社会法则强行附着了许多不属于或者不是专属于女性的东西,并通过制度、话语、实践的外在压制以及女性本身不断重复的扮演和模仿,将个体的“我”构建为一个符合统治文化期望的性别——即社会性别上的女性。正像波伏娃的著名洞见一样——“一个人不是天生为女人,而是逐渐变成为女人”。这种身份外表的主体虚假性使得任何以固有象征符码来重新界定性别属性的指令无可避免地趋向于失败。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却能够揭露这种性别特征的幻象本质。只是固有象征体系对于当前文化理解力及其支配形态的所有权仍然有效地维持着这种幻象的能量。因而,巴特勒认为解构或重构女性的价值在于,能够令人把它想象成一个涌动流淌的意义源泉,不断地生发出新的机遇,拓展其存在的空间。女性主义者要做的,正是重新建立一个批判性的“母性系谱学”,并通过它的构建过程中重新获取女性的主体性。所以,她反对将女性划入任何一种固定的类属,特别是类似于旧约中上帝和羞愧的奴仆间那种被浪漫化或者理想化的谦卑模式,而这一点正是拉康心理分析中“(女性)悲剧的宗教构成”。同样,伊利格瑞也是通过对话语法则和社会想象中所蕴涵的菲勒斯霸权的颠覆性阅读,通过构建以“作为二”(与男性为“一”的逻辑对应)的自然为基础的女性哲学,以昭示和张扬女人的单体个性、女人特性和性差异,从而为女性争取更多的权力。
这样来看,尽管没有形成脉络清晰的象征体系和叙事模式,布雷娜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在不屈不挠地构建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家80年代以后才开始面对的女性想象和女性象征秩序。无论是《解放的潘多拉》疯狂迷恋身体,大胆幻想性爱的爱丽斯;还是《姐妹情色》中自我唤醒、拥抱欲望的胖女孩;抑或是《罗曼史》中自觉追求“快感”、努力成为自身主体的玛丽;又或是《地狱解剖》那个依靠身体自然瓦解同性恋/异性恋二元划分的心碎女人;布雷娜总是以无畏的精神一次次走入男权中心话语中最为敏感的禁区,以一个挑战者和颠覆者的姿态,深入到统治文化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拆析或解构着那“清晰明了、无可争辩”的阳具法则。而作为一个女性导演,按照女性自己的意愿进行艺术创造本身就是试图构建女性符号秩序的最好证明。而在我看来,这部相比之下平淡温和的《性喜剧》正是布雷娜导演欲望和女性意志最好的体现。
《性喜剧》
二
《性喜剧》首先是布雷娜对自己作为导演,尤其是拍摄直白性场面的女性导演工作方式的自我折射式的沉思。就其自省性而言,它与特吕弗的《日以作夜》(La nuit américaine)相似,比阿巴斯的《橄榄树下》(Through the Olive Trees )强烈。一个女导演“独裁者”一般地严格控制着电影的拍摄和调度,仿佛所有人都是她的道具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电影是布雷娜的一次“自我虚构”,而主要人物女导演让娜则是她在银幕上的形象化身。尽管布雷娜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只是想拍一部类似于《日以作夜》的影片,并没有联想到所谓“自画像”的层面,但对于严厉甚至有些粗暴的女导演的设定无疑是布雷娜本人一次坦率地表白。
然而,《性喜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我虚构”,也不是布雷娜所厌恶的自传式影片。它的焦点不在于那个化身女导演,它的叙事也主要集中于电影“性是一出戏”(Scènes Intimes)的拍摄上。布雷娜所要体现的是她导演的欲望,以及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电影中作为创造性艺术家所拥有的投资,以及将赤裸裸的性爱机智地呈现给观众的渴望,电影最后的片断,最重要也是最费力的段落——“在卧室”证实了这点。当拍摄最终成功时,让娜释怀地、兴奋地、主动热情地拥抱了演员罗克珊Roxane,也就是《姐妹情色》中的女主角。这既是布雷娜对于自己导演风格和执着信念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其女性话语携手构建成功(至少在影片中是这样)的一种庆贺。
布雷娜将这部电影喜剧片,但这里的喜剧并非我们通常所说充满笑声的喜剧,而是巴特勒所谓的作为一种虚构表征,作为一种行为在性别存在论上有所突破的“喜剧式范畴”,它是相对于女性在传统电影中处于被凝视/被规定的永恒客体——拉康心理分析中“宗教悲剧性书写”而言的。这种喜剧因素表现最为集中的,就是剧中男演员带着专门为他设计的,为了消除表演和拍摄中的紧张而制作的来回摆动的修复道具假阴茎在布景下游荡显摆的场景。这里的道具阴茎主要有三个作用:一维持勃起,二避免和女演员发生肉体接触,三掩饰男演员由于阳物崇拜而对自己身体构造可能存在“不足”的自卑和羞愧。(联想到评论对于《罗曼史》中卡罗琳和洛克可能假戏真做的猜测,布雷娜在这里通过虚构的陈述否定了这一点。)相对而言,更具传统意义的喜剧色彩出现在影片的开头。在海滩上,两个几乎没有遮蔽的演员和一般容装素裹地制作人员在大西洋冰冻的海风尝试着营造某种令人难忘的性爱氛围与浪漫激情。不得不说,那是一种寒冷的幽默。当然,这一场景本身也是布雷娜铁娘子式苛刻求精导演风格的体现。
事实上,布雷娜影片中对于这种女性主义在文学或戏剧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悲喜表现常常是鲜明的。《释放的潘多拉》(Une vraie jeune fille)和《含苞待放》(36 fillette)是两部反映青少年女性特质的影片,它们的叙事中都遍布着某种禁闭的气息,同时也都是依靠未成年性爱在反抗这种拘禁。爱丽斯和父母在乡下农场的暑假生活除了伤痛、猜忌和软弱无力似乎再无其他,而莉莉则显然要面对父母对他行动的私下窥视及父亲对他肉体上的虐待。布雷娜对这种女性欲望之悲剧性的揭露在《不对称性爱》(Parfait Amour)灼热而又讽刺的情欲中达到了远点。从浪漫邂逅到相互伤害再到似乎已是陈词滥调的男性暴力,布雷娜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两性权力结构中女性可能忍受的最残酷的图景。拉康象征系统“法则的限制塑造生命”的指令在《不对称性爱》幽闭的结构中再次显现。情欲的关联是Fredérique实现完整女性的唯一途径,而本体论的命数扼杀了这种行动。而这种女性欲望的悲剧性在《罗曼史》中则达到了一种自我毁灭的程度。
《性喜剧》虽然以喜剧命名,但是他所表现的喜剧因素无论是在传统层面或者心理分析层面都是只属于女性的。当全体工作人员望着带着阴茎四处晃荡的男演员时不禁为那滑稽的一幕而欢笑时,这种好笑背后的戏剧张力和情感快慰是指向女性的。因为男演员的行动正是巴特勒所言的那种“性别表演”,只是这种通常发生在女性身上的表演性转移到了男性身上,布雷娜在这里显然是有意地用“戏仿”的方式让男性观众也体验一下那种被凝视、被规定的尴尬和荒诞。同样的情境在《罗曼史》的开头也有体现。当我们看到保罗穿着斗牛士的装束,像艺妓一样摆弄着自己的姿势时,那是喜剧的。但他同时也是在将自己扮演成一个男人,“性别认同在其本质层面是被表演出来的”。布雷娜称这一自缚场景为“红裙的束缚”,并表示她是有意为之的,“在这一情节中我们都咆哮着大笑,这是我写的,我想要人们认识到像这样束缚和自疟的怪异场景也可以是愉快和欢乐的。”在这里,布雷娜利用自己导演身份在艺术创作中的便利性,重申了关于男性象征秩序的本质,关键不在于规则的制定,而在于谁在说话以及书写的笔在谁的手中。她实际上是在用“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方式表现对于固有法则的置疑和反抗。 这样,我们对于假阴茎人物造型的深意变容易理解的。阴茎即“菲勒斯”本身,是“清晰明了、无可置疑”的父之法的能指,也是性别存在论男性地位的中心。布雷娜在这里将菲勒斯本身设定为一种“表演”,其目的就是要决然地区分雄性气概的表征和实质,以此来置疑剥夺少女初夜这种性行为的意义和权力。“表演”一方面作为性别存在论的述行产物使它本身看起来作为“本质”而存在,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对立性别的否定,并以此来确立自身性别主体的地位。但是,在这里的菲勒斯不仅是虚假的,而且是可见的,“虚假”和“可见”的组合使得布雷娜对于男性象征秩序的解构意图变得明显。而这种传统充满笑声的喜剧性也因为其特殊的用意而同时具有了性别斗争上的喜剧性。巴特勒在拉康的理论中发现了缺陷,而布雷娜则将这种缺陷通过女导演和男演员的关系表现了出来。
三
让娜和那个未曾命名的男主演之间的互动对于女性相符体系的构建是开放的,而这一构建的过程实际上体现在让娜在拍片过程中的“场面调度”上。伊利格瑞在《窥镜》(In Speculum of the Other Woman)中指出,男性想象对于性别差异最重要的解释之一是认为“女性是一种自我性欲匮乏的动物”“女人不具有那种自觉的利比多机制”,即是说在菲勒斯中心的语境下,女性的欲望无法像男性一样有效地流通。而事实上,女性决不缺乏利比多,相反,她们利比多机制的运转阻塞正是因为菲勒斯中心主义通过与其相联的文化和道德系统对女性利比多进行了限制禁止或者说心理阉割。就像拉康镜像理论中提及的那样,女性的身体只是镜子——具有再现功能的反射装置身后的一个虚像,是一种空洞和匮乏。布雷娜在其他电影中是依靠女性对于自己身体的主动使用或大胆幻想在责难这一差异,而在《性喜剧》中,她则通过“场面调度”中女导演和男演员这一对在身份上反转,却依然遵循同一性别法则的人物间的对抗来解释这种男权对于女性主体性的禁止过程。
影片的焦点在于拍摄电影《性是一出戏》时女导演与男演员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让娜在场边不停地指示着男女演员的动作和姿势,以营造出她心目中对于初夜这一特殊情境所期望的那种诗意和情绪。然而,这一过程的主要障碍并非开始时“海滩吻戏”的那种客观因素,而是男演员本人多次表现的挑寡和不合作。在一系列面对面的谈话中,让娜几乎运用了哄骗、诱导、说服、威逼等各种手段以赢得一次令她满意的表演。而所有这些粗暴的、专横的对话都集中在我们所看到的性表演之上。她禁止男人在她多设置的神圣的场景中有任何嬉耍式的举动,她否定男演员对于剥夺童贞这场戏的自我理解,并痛责他的怯弱和只有身体而不用心表演的道德丑陋。相对于女演员而言,他的地位是从属的、卑怯的,因而他指责女演员的不完美,并表示关心的是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自主性。这显然是让娜所不能纵容的,因而尽管她不停地以拍打他的腰肩、和他到侧面谈话等方式回应男演员的申诉,但她却从没有对他的自恋表现出任何献媚。她向副导演表示说“这个演员太傲慢、非常的傲慢”,而当男演员试图凭借“她不会同意赤裸表演,因为那在合同未曾注明”这一点来分离导演和女演员,以破坏剥夺少女贞洁这场戏的平稳流畅时,让娜痛斥了他,说他是自我中心的、自负的、不负责任、缺乏职业素养的……。男演员的回击是,他只是对导演的极权主义感到愤怒,他怎么说也是酬劳不菲的演员。而让娜则明确指出,付酬给演员在于他们做了什么,而那肯定是艰难的。在这里,布雷娜再一次对“是”什么和“做什么”的区别进行了重申,并通过“现实就是如此”透露了情节的影射作用。
让娜与其男主演的冲突是《性喜剧》中最为重要的戏剧性焦点,它同时也表现了女导演在场面调度中可能存在的“欲望政治学”。“男主演”这一角色所正真扮演的是一个“反抗者”的角色,是对于布雷娜虚构自我的一个烘托。而要解决这种对抗,导演依靠的正是那种铁血的意志和决心——为了准备最后一场戏的拍摄,她曾经将除副导以外的所有人员都赶出“卧室”,并花了一个半小时来完成艺术家和作家所需要的那种单独冷静地思索。而当最后男演员袒露自己年幼时曾经被继母殴打,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只是一个有着英俊外表、敏感内心却时常必须要表演女性想象中的男性性行为的普通演员时,让娜和他之间“对话”的象征性和讽喻性便被明了的显现出来。作为性别战争的隐喻式再现,布雷娜在她的“自我虚构”的影片中向男演员(男性观众)展示了女性放荡不羁、不受限制的侵略性,以及作为一个女性导演流动的多元的情欲机制。
与《罗曼史》中玛丽通过受疟改变男性世界在女性身上所禁止的“死亡驱力”,以求表现女性利比多能量的巨大毁灭性不同,《性喜剧》将突破性欲禁闭的方式集中在伊利格瑞所陈述的同性爱机制和重新分配“死亡驱力”之上,(伊利格瑞认为传统男权文化允许男性通过“死亡驱力”来表现自身情欲的崇高和伟大——如牺牲自己拯救美人,却严格禁止女性以这种方式宣泄自身的利比多能量),而是将重构女性象征秩序,及重获女性情欲机制流动性的尝试放在了具有女性意志的艺术创作,于她而言则是导演女性自我反射的影片。在这里她提出一条迷人的富于建设性的女性欲望的重建之路,而这本身也是她独特风格的女性主义诠释。然而,通过艺术的深化和想象来实现女性自我的表达这是《性喜剧》所要达成的一个层面。另一层面仍旧是完成对于男性霸权制度的揭示,而这一层含义实际上更为重要。因为通过艺术虚构来构建符号话语体系毕竟只是对女性领域的想象性占领,要想彻底解构当前的统治法则,可能需要更为艰难的多方努力。影片开头,让娜由于脚部受伤而在拍摄现场跛行,被石膏包裹的脚踝掩藏得非常隐秘,而无疑仍然是恋母情结缺失的女性弱质的一个隐喻。当被问及是,让娜的回答是,不是她伤了自己的脚踝,而是它自己伤了自己(她的脚踝)。在这里,自伤即是自我解构,它暗示了影片表层之下的另一个意图,即通过“模仿”揭露阳物制度自身运转的规律。我们看到,让娜和男演员的斗争实际上是传统男权于女性意志限制和镇压的一种“反向折射”,让娜的专制即是男权的专制,而男主演的反抗及遭遇与女性幻象的反抗和遭遇相似。而拍摄这一颇具“镜像”意味的事件也同时具有着某种再现和成像的功能。电影的拍摄需要编导演等多方的努力和配合,而一种符号秩序的重建也需要各种势力的共同作力。而《性喜剧》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正反两个方面表现了自己女性主义的坚定立场。
四
尽管布雷娜自己认为自己影像中塑造的角色都是在性别存在论上具有鲜明存在的人物——女性特质或者阳刚气概,而她对他们的刻画也是在一个非常实在的层面展开的。但实际上,我们仍然能够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性别存在论的喜剧层面也好,身份确认和性别表演也罢,又抑或是性欲机制的重构,死亡驱力的再分配等等,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构建女性象征秩序和女性电影风格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作为一个导演欲望强烈、女性意志坚定的导演,布雷娜定能为我们奉献更多更为迷人的文本。
影片中的女导演可视作布雷亚本人的化身,对此她说:“我至今仍享有粗鲁严厉导演的恶名,认为我总把演员强推向一个极端的境地。但我真正的、也是唯一的力量是诱惑,以一种着魔般的游戏。不过这并不总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仿佛是电影占有了我,通过我来说些什么。可我想展现导演一部电影不仅仅是控制与占有,它也是一个需要某种诗意,敏感的过程。我还想表现电影拍摄所需要的巨大的、令人筋疲力尽的各方支持,这是观众所看不到的。”
影片被选为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的开幕片,并获得了相当好的反响。美国著名的独立电影发行公司IFC Films已经买下它的北美发行权,准备择期在美国推出。IFC Films推出的墨西哥影片《我操了你妈》(Y Tu Mamá Tambièn)卖座情况十分理想,是迄今为止收入最高的西班牙语影片。
④ gender performance 什么意思
性别表演(Gender Performance)
cross-gender performance
反串表演
Gender Diversit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性别多样化与公司表现 ; 性别多样化与企业表现
⑤ “反串表演(跨性别表演)”用英语怎么说
“反串表演(跨性别表演)的英文翻译_网络翻译
“反串表演(跨性别表演)
"Female impersonation (cross gender performances)
全部释义和例句试试人工翻译
⑥ 元旦晚会表演什么
(梁山伯与其书童一起上。)
梁: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牵马状,可着一人扮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扮马者极其郁闷,乘机配着后面歌词把梁压倒。)
马:踏平坎坷,成大道……(从梁身上踏过去)
(梁翻起身,强力又把马制服,争斗场面)
梁: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梁制服马作得意状,书童与其一起步至舞台中央,马作郁闷状后从舞台一旁下)
(梁行至舞台中央,正欲于观众打招呼,台下左部分观众打着“西游记迷”的牌子,开始热情鼓掌嚣叫:“我们是西游记迷!我们是西游记迷!”)(注:若字幕牌子达不到醒目的效果才使用口号,否则不用。)
梁:(在一旁傻眼)众位看官,俺要解释,俺不是孙悟空,俺不会武功(乐律唱词),小弟乃是湖南人氏,姓梁,名山伯……
(台下右部分观众打着“水浒传迷”的牌子,以热烈鼓掌与嚣叫打断梁的说话,其中一人高唱:“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梁:(几欲晕倒,忙制止):错了,你们都弄错了。这出剧目不是演《西游记》,也不是演《水浒》,而是上演《梁祝》呀!
(台下突然一片寂静,半晌,有人小声嘀咕,“哎,你除了四大名著之外,看过其它的书没有?”答:“没有,你说“梁祝”是啥玩艺呢!”)
梁:(听见,气急败坏,大叫)编剧,编剧,编剧快给我滚上来,快,快!
编剧:(一溜烟的跑上来)请问梁兄有何指教!
梁:(抓起编剧就打,拳打脚踢)你个臭皮匠,写个剧本比你脚还臭,告诉过你不要这样瞎编的,你偏作耳边风,看我不打死你,打死你。
编剧:(蹲着躲避)哎呀,别打了,别打了,我怎么知道现在的大学生文化水平都低成这样了!
书童:(放下担子连忙上前劝阻,拉开梁)别打了,别打了,你打在他身痛在我心呀!
梁:(后退,默默走到一旁,沉晌半刻)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如此堕落,沉迷于电脑、游戏与网络,竟然还有如此龌龊的东西。哎,我现在就要去中国第一的商学院梦之奇迹MBA书院读书了,我的结局会和他们一样吗?我的结局会和他们一样吗?……(小声叨念,转头向舞台一边走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下而求索……(渐远)
(书童扶起编剧,暧昧的分别,挑起担子,追上梁,从舞台一边下。)
(舞台另一边,祝英台与其女侍齐上。)
祝: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台下中间观众正欲起呼)祝:(忙制止)呓,且慢,我可不是什么花木兰,我才不想扎在一堆汗味地大老爷们中闭声闭气地生活呢!哼!
女侍:就是亚,在那样的环境中能不闭声闭气吗?那么臭,还不得把我们如花似玉的小姐给熏坏了……
祝:(制止女侍)小兰,给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小姐了,这在广州那一代歧义巨大。关键我们这是要去书院读书了,那里留不得女子在那里学习的,要不我爹干吗还要花大价钱去买个院生的资格。瞧我现在都这身打扮了,你到时可千万别露馅坏了我的好事呀!
女侍:小姐(见祝脸色不对)公子呀,你说你何必吃这苦冒这险去书院读书呀!
祝:哎,这你就不懂了吧!现在这个时代呀,女人没有地位,就是这个万恶的社会,表面上男女平等,可骨子里归根结底还是男尊女卑的社会。(乐律唱词)还记得前月家里我老头子请来的那个戏班子没?就是什么纽约百老汇的那个,还记得那叫什么芭芭拉•史翠珊演的那出《燕特尔》没有?不就是讲中世纪欧洲一女子不顾教会关于女子不得读书的规定冒险求学,在隐瞒性别读书的过程中,面对爱情仍忍痛割舍而继续读书的故事吗!我当时感动得把脸上刚搽的“宝莱”润肤爽全用泪水冲掉了,所以我决定要当会中国的燕特尔!不过,要是能顺带找一个玉树临风、英俊潇洒、高大威猛,还懂得关心我、照顾我,我难过的时候要安慰我,沮丧的时候要鼓励我,逛商店时要陪着我,吃东西时要由着我、让着我,还要舍得、等得、跟从、听从得新好男朋友那就更好了。(作花痴状,边冥想边往前走。)
(另一边,梁上。)
梁:(头一上一下的晃荡,小声叨念)上下而求索,上下而求索……(“碰”,梁与祝撞在一起。)
祝:哎哟。
梁:哎。
(两人极其狼狈的摔倒场面。)
祝:哎哟,哎哟,鬼撞墙了,鬼撞墙了!(在一旁地上不断作痛苦状。)
梁:(呲牙咧嘴的爬起,看着一旁的祝,不解)真是怪了,这位兄台,明明是人撞人嘛,怎么说是鬼撞墙呢?好好一个人咋就这样瞎捣哧呢?真不知俺是鬼还是墙?算了,也怪我刚才走路姿势太前卫了,就拉他一把吧!(过去对祝伸出手)兄台,真是对不起,俺刚才正在练习正炫加余炫式走路法,更不好意思的是俺自幼色狼,阿,不,不,是自幼色盲。呵呵,你的穿着正好在刚才的背景下形成了“保护色”的效果,于是乎就在刹那间,撞到你的脸,实在是让我们尴尬的局面。(乐律唱词)你还好吧?
祝:(忿忿的转过脸)真是见鬼了,你撞了人不好好道歉,还要侮辱我偶像“学友”的歌,看人家的腰都……
(说话间,转过脸,正好与梁四目相对,两人都呆住了,沉静半晌)
梁:(嘴张开半天)英台……
编剧:等一下!(编剧冲上场来,抓住梁一阵暴打。)
梁:(边躲边叫)唉,哎,你干吗打人,怎么,想以势欺人,公报私仇呀!
编剧:(停住手,气愤的指着梁)我叫你好好熟悉剧本,你不熟悉剧本,这下捅漏子了吧!人家都还没自我介绍,你咱就知道人家叫英台了!?
梁:哼,(站起身,气愤的指着编剧)还好意思说,就你那剧本里的那些瓜哇岛上的不知哪里的蚂蚁文,我能读懂那我早就是世界著名考古学家了。我演到现在都全靠自我发挥的,俺刚才只不过看见这位哥们长得确实俊俏,稍微分了点神,把“英俊的兄台”省略了几个字,直接称为“英台”了,英文这叫“shortcut”,懂不?
编剧:(还欲说)谁叫你缩写的,谁叫你缩写的……
(舞台上众人走过来,齐踹。):下去吧你!
(众人恢复刚才的造型。)
梁:英俊的兄台,不知你腰怎么了?
祝(回过身,害羞)没,没,没什么,我只是让青春撞了一下腰而已。(接上里梁的手顺势起来)
(舞台一边书童上,与女侍打招呼,愉快地交谈。)
梁:梦之奇迹!(发现祝胸前的徽章标记)哦,你也是那个号称中国的IBM之家,GE摇篮,微软故乡的中国第一商学院梦之奇迹MBA书院读书的吗?
祝:(惊)怎么,你也是?
梁:是呀。
祝:(喜)啊,啊,那实在是太好了。
梁:正好,那我们就是同床了,不不,是同窗了,我们就一道结伴,不知兄台意下如何?
祝:好呀!
(两人齐转身,却发现书童与女侍已经开心的聊起来,越走越远了。)
梁祝齐声:(叹)看来他们比我们快多了。
(众人齐下舞台。)
幕二
剧务甲上,胸前贴一卷型纸,碎步滑到中间,打开,字为:“我是跑马灯。”然后转身,后贴一纸贴:“一年之后。”剧务甲以背对人之姿态,碎步从另一边下场。
(舞台一边,马文才登场,另外一边,布置教室,众多学生坐在其中,包括梁与祝。讲台上一老者正在滔滔不绝。)
马文才:小人我住在苏州的城边,家中有屋又有田,金钱上万千。老爸来当官,生活乐天天,熊掌鹿茸,鱼翅鲍贝,吃过何止一百遍,一百遍。但谁知我心间,仍有一遗憾,今年二十三,却从未把美女的手儿牵。祝家有女初长成,于是上门睹芳颜。谁知那祝英台,胆大心细目无天,隐瞒身份把书念。为求此红线,唯有大胆无畏追上前,一边读书篇,一边追红颜,任凭风雨意志坚,定要把她手儿牵,手儿牵。(乐律唱词)
(马文才腆着肚子,到教室外,因太胖被门堵住,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进来。)
马文才:谁是祝英台呀?
(众哗然,老者刚才注意其颇久,现更加不满意的盯着他。)
马文才:谁是祝英台,谁是祝英台呀?怎么不说话呀!
老者:(走下)小丫,你新来的吧!
马文才:啊,我正是新来的。我就是貌似潘安,智比诸葛,梦之奇迹MBA书院本年度顺位挑选新秀状元马文才是也!
老者:请问这位同学,你真的是来上课的吗?看你一身院生打扮,怎么谈吐却像社会人士?你该不是上帝派来的玩我的吧!
马文才:(看老者半天,恍然大悟)啊,你是院长吧?我真是一叶障目,有眼不识泰山呀!我是真的真的来上课的,不过人家也常送我一个“热血书生”的外号。
老者:何解呀?
马文才:俺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既来上课,又来找人。
老者:唉,好了,这样吧,也就只剩一个座位了,你先到那里坐下好吧!
(马文才向下走,手上拿着一张相片,到处看人,终于看到祝,心中大喜,正欲坐下,发现自己座位与祝之间正好隔着梁。寻思片刻,在座位坐下。
马文才:(半晌之后突然举手)院长!
老者:啧,又有何事呀?
马文才:院长,我从小就有点夜盲症,可能是两个眼睛镜头的光圈调节不利的问题。隔壁这位同学坐得太正直,刚好挡住窗外射来的阳光。基于相邻关系,该栋建筑物正好阻碍了我的正当采光权,因此我请求院长强制排除该妨害。
老者:那你想怎么办?
马文才:不难,我为人心宽体胖,地道善良,也不需要强制削减他的海拔,也不需要驱逐他出教室,只要他和他隔壁的同学换个座位我想即可。
老者:梁山伯,祝英台,你们俩可愿换一下座位?这位同学的理由虽说稍显无稽,但换一下也无妨是吧!
梁与祝:(站起,相视一眼)是,学生遵命!
(两人装模作样的站起换位,但转了一圈后却又在各自原来的座位坐下。)
马文才:(刚还暗自得意,见此景,大惊,呆住半天。)你们怎么没换呀?
梁与祝:(齐转头)我们刚才不是已经换了吗?
马文才:可你还是挡住我的光线的呀!
梁:哦,这还不简单。(站起,把座椅往祝一旁一靠,挨着祝更近的地方坐下来。)
(马还正欲言,却见梁已站起)梁:回禀院长,现在双方当事人及尊敬的阁下你都可以见证,本人之光学投影已完全没有遮挡住对方当事人课桌上任何一丝阳光,即对方当事人所诉之侵害事实已不成立,因此本人希望院长就此宣判。
(马文才极其郁闷,却不知何言。)
院长:(略点头)本席宣判,本案就此了结。我们继续讲解诗歌。(走回讲台)我国古代诗歌向来讲究惜字如金……
(下面开始小声嘀咕)
马文才:(问梁与祝)唯,唯,同学,问问。你们不是在这里已经学习了一年了吗?怎么,是不是已经能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呀!
(梁闻言,深深叹口气,看了马之后,则扭头不再言。祝迟疑的看了看,想了想。)祝:你会知道的。
老者:(提高声音继续讲)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随堂作业,这个要计入平时成绩的啊!你们要按照我所做的示例,都即兴作诗一首。各位可否听明白呀?(众皆领然。)好,为师即先行即赋一首:(摇着扇子,憋了半天)高山啊,好高!
马文才:(等半天不见后文,惊愕)院长,完了?
老者:完了呀!
马文才:(大惊,不知所措)这,这,这是什么诗呀,难度太大了吧!
老者:此诗惜字如金,以最短字句描绘出山的最大特点,高!现在,诸位弟子便可以此为例作诗!
祝:(忙接)长江啊,好长!
老者:(徐胡点头)不错不错,观察深刻!
梁:(被祝拉扯几下后,极不情愿的作答)大海啊,好大!
老者:不错不错,有气魄!
马文才:(张大嘴说不出话,轮到其时,半晌才入梦方醒)诸位啊……
老者:(忙问)我们怎么了?
马文才:(挺出一个大拇指)好猪!
(众皆愕然,老者正欲发怒,然铃声响起,众学生皆龙卷风般的收拾之后离开。撇下老者一人在舞台。)
老者:(尴尬,叹气)哎,现在的学生呀,我们,我们下课吧!
(众演员下。)
第三幕
(剧务乙上,同剧务甲,前书“我也是跑马灯!”,后书“两年半过去了!”)
(舞台一旁,院长夫人上。)
夫人:(焦急的来回踱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呀!(再来回踱步)哎,我刚和祝夫人视频电话过,想不到马文才在学校搞得像gay似的缠着祝英台不说,竟叫他父亲上门提请亲去了。这祝家虽是一方富贾,可这马家却是中央有后台,地方有保护的高干家庭呀,那可是惹不起的呀!等小英来了,必须要和她合计合计。
(一旁,祝着女装上场。)
祝:院长夫人……
夫人:小英,咦,小英,你今晚怎么穿成这样来了,外面没人看见吗?
祝:(哭啼)院长夫人,我……我都知道了,我刚收到母亲的飞机传书,我全知道了!
夫人:(惊)飞机传书,不是飞鸽传书的吗?
祝:(擦拭眼睛)马家的人一到我们家就大吃大喝,把我家的信鸽全抓去做奶酪乳鸽了,所以我母亲只好用这个了。(从袖中抽出一小小模型飞机,递与院长夫人。)
夫人:(怀疑的翻看)这个,这个它能传书?
祝:(哭泣)院长夫人,我这可如何是好呀?
院长夫人:(收好飞机)这样吧,我已经道人叫梁山伯来了,若不就今夜你向他说明身份吧,然后看他如何表示再作打算吧?
祝:我亦正有此意,于是今晚便如此作装而来。可不知他心里如何想的呀!
(舞台一旁,梁上。)
梁:(作敲门状,此时院长夫人忙安排祝到场后躲着,梁再敲门)院长夫人,晚生特来应召,不,不,晚生又说错了(掌自己嘴),晚生是特应你的吩咐来见你。
夫人:(开门,斥责)小梁呀,给你说过多少次了,别整日里只是泡在藏经阁里,多出来与人交流下,不要说话老是用你的“shortcut”,那东西呀歧义巨大。交际能力对于你将来工作很重要的。
梁:(往前走)晚生谨记。不知院长夫人这么晚叫晚生来,有何事吩咐,是不是晚生申请刘校于图书馆继续进修之事?
夫人:你看你,你就还惦记着这图书馆研究生的事?
梁:学生认为,吾之所学乃信息管理之图书情报方向,于图书馆中继续研究学习,既可博览群书,又可以研究之理论联系实务,于人之品性修养,于人之自我完善,于之人生发展乃是再好不过。况且,(变说话方式)人家道上混的人还得要死了之后家人才能拿到“安家费”,将来研究生后出去找工作,哪里的人不得先给你几万的“安家费”呀。(惊觉失言,狂咳嗽,作揖往后退。)
夫人:你呀!唉,多注意下饮食,注重下身体,这么瘦!对了,(思索)你还要多注意下个人问题呀!
梁:伙食!?(恍然)院长夫人,俺正要投诉,俺正要向民管会投诉膳房的伙食问题?
夫人:你要投诉什么问题呀?
梁:俺一不投诉打饭的师傅断斤少两,二不投诉烧菜的师傅偷吃猪肉,俺要投诉的是那饭菜里有毒呀!
夫人:(惊)有毒,不可能吧!
梁:真的,每次我吃饭时,都明显的感觉到很不舒服,一般都要过一个多小时,才能感觉好点。
夫人:什么症状呀,你确定是事物中毒吗?
梁:是的,都是每次吃饭时才出现这症状的,症状是:胸闷,气短,血压升高,头昏,心里焦躁,情绪难以控制,以及一些难以言喻的附加症状等等。
夫人:(疑惑)你一般都与哪些人一起吃饭的呀?你可见他们也有事吗?
梁:回院长夫人,我向来每日都是与祝英台同学一起进餐的,不过每顿马文才同学都过来与我们搭张桌子。不过说来奇怪的也是,好像每次马文才同学帮祝英台同学夹菜的时候那些症状要更加严重。
(祝在后听见,暗喜。)
夫人:(也暗喜,假意摸摸梁额头)小梁呀,我看你这不是食物中毒,你这是相思病吧?
梁:相思病,我相思谁呀?
夫人:你相思的就是祝英台同学呀!
梁:(大惊,仰天狂啸)上帝呀,俺不要和编剧同流合污呀!
夫人:(忙制止)你先看看她是谁吧?
(祝从后台上。)
梁:(抬头,大惊)你,你,你是祝英台的妹妹?
(祝含笑害羞而不答。)
夫人:唉,她就是祝英台,一直隐瞒自己的性别在书院中读书,俺与她母亲是qq密友,所以才安排到她进来的。
梁:(上前抓住祝的手)英台,果真如此?
(祝害羞转过头,抽回手,再害羞的转过头点头。)
梁:(再次仰天狂啸)上帝呀!
众:(惊)又怎么了?
梁:没有,我感罚
⑦ 反串演员是什么意思
首先,解释一下反串的意思:
串,就是串角的意思。反,就是相反,男的反义内词是容女。女的反义词是男。但传统意义上的反串不单是指男扮女,或女扮男,通常是指那些具备才艺的演员登台表演与自身本工的行当不同的戏才能被称之为反串。
反串 ,现代意义上的反串是一门新生艺术。也是娱乐圈的近年来最新的流行词,是形容“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的舞台表演艺术。在过去是指角色的客串,而现代已被广泛的用于性别、声音的反串。
所谓的反串歌手,即“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的歌手。
⑧ 酷儿理论的观点主张
酷儿理论有哪些主要的观点和主张呢
长期以来,人们以异性恋为常态,以同性恋为变态。在20年前,大多数社会还认为同性恋是某种疾病(在中国,许多人至今认为同性恋是疾病),人们想给他们治病,想理解他们,或诅咒他们。这不是同性恋者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结构问题。在这种社会规范的统治之下,异性恋者憎恨同性恋者,同性恋者也因为自己的不正常而长期自我憎恨。同性恋恐惧症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成为社会的问题。70年代活跃的同性恋群体打破了异性恋自然秩序的观念。如今,异性恋的自然性受到了酷儿理论的挑战,它提出了使性欲摆脱性别身份认同的可能性。
在传统的性和性别观念中,异性恋机制的最强有力的基础在于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就决定了他的社会性别特征和异性恋的欲望。尽管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区别,尽管有大量违反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实践,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受到质疑。尽管根据金西报告,有50%以上的男性和30%以上的女性在一生中曾经有过同性性行为经验,异性恋霸权仍旧认为,性欲的表达是由社会性别身份决定的,而社会性别身份又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
在对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倾向的严格分类的挑战中,巴特勒的表演理论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她认为,人们的同性恋、异性恋或双性恋的行为都不是来自某种固定时身份,而是像演员一样,是一种不断变换的表演。在巴特勒看来,没有一种社会性别是真正的社会性别,是其他的表演性的重复的行为的真实基础。社会性别也不是一种天生的性身份的表现。异性恋本身是彼人为地天生化、自然化的,用以当作人类性行为的基础。性身份的两分模式(彼或此,异性恋或同性恋)从遗传上就是不稳定的,这种截然的两分是循环定义的结果,每一方都必须以另一方为参照系。同性恋就是非异性恋;异性恋就是非同性恋。因为对表演理论的强调,巴特勒的思想被人称作激进的福柯主义,它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哲学行为论,其中没有实存(being),只有行为(doing)。
对于巴特勒来说,根本不存在恰当的或正确的社会性别,即适合于某一生理性别或另一生理性别的社会性别,也根本不存在什么生理性别的文化属性。她认为,与其说有一种恰当的社会性别形式,不如说存在着一种连续性的幻觉(illustonsofcontinuity),而它正是异性恋将其自身在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欲望之间天生化和自然化的结果。在异性恋中,这一幻觉靠的是这样一种假设,即先有一个生理性别,它通过社会性别表现出来,然后通过性表现出来。巴特勒反其道而行之,她认为,异性恋的性统治是生理性别的强迫性的表现。
社会性别表演在下列意义上是强迫性的,即一旦偏离社会性别规范,就会导致社会的排斥、惩罚和暴力。更不必说由这些禁忌所产生的越轨的快感(thetransgressivepleasures),它会带来更严重的惩诫。这一表演带有紧迫性和强迫性,这一点由相应的社会惩诫反映出来。为了建构异性恋的身份,异性恋要求一种社会性别的连续性表演。(Butler,19-24)
在巴特勒看来,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欲望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建构了异性恋,而它必定是强迫性的和脆弱的。弗洛伊德所发明的俄底浦斯情结是对同性之爱的原初否定。俄底浦斯倩结是借用古希腊神话中一位王子杀父奸母的故事来说明,所有的人都有异性恋的乱伦冲动。巴特勒认为,原初的禁忌并不是异性恋的乱伦,而是同性恋。异性间的乱伦禁忌不是原因,而是禁止同性性欲望的结果。异性乱伦禁忌所禁止的是欲望的对象,而同性恋禁忌禁止的是欲望本身。换言之,不仅丧失了对象,而且欲望也被彻底否定,于是'我从未失去过那个人,我从未爱过那个人,我真的从未感到过那种爱'。(Butler,69)
通过铲除异性恋以外的一切欲望,扼杀掉一切其他选择的可能性,异性恋霸权的社会建构了一种性欲与性感的主体。社会性别的表演将身体的一部分器官性感化了,仅仅承认它们是快乐的来源。在异性恋倾向的建构过程中,人们认为只有身体的这些部位是用来制造性快感的,社会性别的表演和性活动连在一起:一个具有女性气质的女人要通过阴道被插入而获得快感,而一个具有男性气质的男人则通过阴茎的插入体验快感。易性者陷入两难境地,他以为如果自己没有相应的性感器官,就不可能拥有某种社会性别身份。易性者通过植入或切除某些器官以表达他或她的身份,这不是一种颠覆性的行为,而恰恰反映出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欲望已经被天生化和自然化到了何等程度。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在适当的性别表演上,而不是性感的性活动上。
这一表演就是社会性别关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表演。这种表演使人理解了什么是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两分体系。因此,一个男扮女装的表演并不是对原初形态的模仿,用巴特勒的一句名言来说,它是一个对模仿的模仿,是一个没有原件的复制品。当一个男孩想穿女孩衣服或像女孩那样生活时,是什么力量逼着他非要去对自己的身体下那样的毒手呢?为什么他不能够穿裙子,为什么他不能够简简单单地过他想过的女孩的生活呢?这就是因为他生活在异性恋霸权的淫威之下,一种无形的暴力在规范着他该穿什么衣服,有什么样的作派举止。这是一种多么强大又是多么可怕的力量。它能逼着人残害自己的肢体。我们简直不再能把它当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它简直是有形到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程密了。性身份和性欲的对象来划分个人的类型就会变得毫无意义。酷儿理论倾向于接受虐恋和其他角色表演实践,将其违反性规范的越轨行为定义为反禁制的性。把酷儿的性建立在一个不断改变的表演的系列之上,就是对异性恋霸权的挑战。一言以蔽之,酷儿理论造成了以性倾向或性欲为基础的性身份概念的巨大变化,它是对于社会性别身份与性欲之间关系的严重挑战。 酷儿理论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向男性和女性的两分结构挑战,向一切严格的分类挑战;它的主要批判目标是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法,即两分思维方法。有些思想家把这种两分的思维方式称作两分监狱,认为它是压抑人的自由选择的囹圄。
酷儿理论自觉地跨越了性别类型的尊卑顺序,它的中心逻辑是解构两分结构,即对性别身份非此即彼的划分。这个具有反讽意味的概念酷儿并不指称某一种性别类型,并不指称某一种性别,而是指这样一种过程:性别身份的表达能够摆脱这样的结构框架。酷儿并不是一个新的固定性别主体的标签,而是提供了一个本体论的类型,它与现代主义话语中的两分核心相对立。它抛开了单一的、永久的和连续性的自我,以这样一种自我的概念取而代之:它是表演性的,可变的,不连续的和过程性的,是由不断的重复和不断为它赋予新形式的行为建构而成的。
在反对性别的两分结构(男性与女性)的问题上,巴特勒也是最有权威的理论家。跟随福柯的理论脉络,她向固定的女性身份的必要性提出质疑,探索一种批判各种身份分类的激进政治的可能性。她向性别的内在能力、本质或身份的概念提出质疑,认为它们不过是一种重复的实践,通过这种反复的实践,某种表象被沉淀、被凝固下来,它们就被当成某种内在本质或自然存在的表象。欲望的异性恋化需要'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对立,并且把这种对立加以制度化,把它们理解为'男性'和'女性'的本质。(转引自Segal,190)
在酷儿理论对各种身份分类的挑战中,超性别(transgender)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所谓超性别包括异装和易性,还包括既不异装也不易性但是喜欢像另一个性别的人那样生活的人。巴特勒认为,男女两性的界限是不清楚的,生理学统计表明,世界上有6%至10%的人天生就处在两性之间,他们的生理性别是不确定的。
两性界线不清和有越来越模糊趋势的表现在当今世界随处可见,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时尚。
在悉尼,打破两性界线的人们举行了一日的游行,有成千上万的正常人看到了他们,成为这一新时尚的见证人。
美国的麦可.杰克逊是猫王以后最著名的歌星,是彼得.潘以来最著名的男女同体的民间英雄。他的存在是对男女两分观念的威胁。
英国的辛普森(MarkSimpson)在大众传媒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最新的同性恋本性明星、被动肛交者和性受虐者的诙谐的公众形象,他的形象出现在从足球和健美到关于去毛和男裤的广告当中,他的形象说明,男性身体--裸露的、被动的、作为性感对象而被人渴望、被人观赏的--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被展露出来,他说:传统异性恋的观念在这种颠倒面前已难以为继。(Segal,198-199)显然,传统的男性形象和行为规范也被他的形象颠覆了。
除易性行为外,异装行为也是超性别潮流中一个重要的形态。异装行为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对两分的简单概念的挑战,是对男性和女性这种分类法的质疑。
超越性别角色这一社会潮流中的另一个重要形式是男角的女同性恋者和女角的男同性恋者,他们的存在使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倾向的全部定义都成了问题。这两种人的自我社会性别认同与生理性别不符,他们的生理性别是男性或女性,而他们的社会性别认同是另一种性别。他们的性倾向也与生理性别不符:在心理上是异性恋的,而在生理上却是同性恋的。 进入90年代,超越性别和性别角色的模糊化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某个心理诊所,一个女孩向医生描述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她想做一个男性,而且是一个同性恋男性。也就是说,她的生理性别是女性,她的社会性别是男性,她的性倾向是同性恋。她是女人,她爱男人,但是她不想作为一个女人来爱男人,而是作为一个男人来爱男人。这就是90年代人们所面临的新局面。
伯恩斯坦(KateBornstein)在1994年说:对于谁是易性者这一问题的回答完全可以是这样的:任何承认这一点的人。一种更政治化的回答是:任何人--他的社会性别表现从社会性别结构本身看来是有问题的。(Beemynetal,35)对此,巴特勒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是易性者。她是指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成为一个标准的典型的男性或女性(也没有人能够成为标准的同性恋者或异性恋者)。
对于超性别现象的重视,使得双性恋倾向在酷儿理论中拥有了特殊的重要性。酷儿理论认为,自由解放的新版本就是取消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区别;如果实现了这一变化,所有的人将不得不承认他们自己的双性恋潜力。双性恋之所以有着特别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双性恋者的存在本是就对正常人、女同性恋者和男同性恋者的区分质疑,双性恋的形象就是一个重要的越轨的(transgres-sive)形象。双性恋能够解构社会性别与性的两分结构的原因在于:首先,因为双性恋占据了一个在各种身份之间暖昧不清的位置,所以它能够昭示出所有身份之间存在的缺陷和矛盾,表明了某种身份内部的差异。其次;因为身份不定,双性恋揭示出所有政治化的性身份的特殊性质:一方面是个人性行为和情感选择随时间不同的巨大不连续性;另一方面是个人政治身份的不连续性。
有些酷儿已经幽默地自称为弯曲的直线(straightwithatwist)。直线本是英文中正常人或异性恋者的通俗说法。弯曲的直线这种说法充分揭示了各种分类界线之间正在变得模糊起来的新趋势。将来,我们会有弯曲的直线,会有搞同性恋的异性恋,会有具有女性气质的男人和具有男性气质的女人。一位学者打趣地说:谁知道呢,也许在明年的学术研讨会上,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论文标题:女同性恋的异性恋--最后的未知领域。(Heller,47) 英国背景的瓦特尼(Watney)和美国背景的沃纳(MichaelWarner)将酷儿政治定义为伪装神圣的道德主义的男女同性恋身份政治的对立面。瓦特尼指出,传统的同性恋身份政治为了向人们对同性恋的刻版印象和熟视无睹挑战,有一种以同性恋社群价值的名义压抑在酷儿性行为中大量存在的差异的偏向,因此创造出一套关于同性恋生活方式的高度正规化的图景。相反,酷儿文化是对这种高度正规化的同性恋价值的否定,其性多样化的图景囊括了从奥斯卡.王尔德到芬兰的汤姆(TomofFinland),甚至包括麦当娜这样的人。瓦特尼宣称,酷儿文化是对占统治地位的性认识论权威的挑战。
酷儿理论抨击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分别,揭露和批判了这种两分论的隐蔽的运作方式。酷儿理论家司德维克(Sedgwick)是这样解释的:某种文化中两极对立的分类,比如异性恋和同性恋的划分,实际上是处于一种不稳定和动态的关系之中。因此,仅仅争取对同性恋的正面评价是不够的,还要保护人们选择做酷儿的权利。
酷儿理论向男女同性恋身份本身质疑,批评静态的身份观念,提出一种流动和变化的观念酷儿理论尝试将个人身份政治转向意义政治(thepoliticsofsignification)。酷儿理论认为,身份是表演性的,是由互动关系和角色变换创造出来的。酷儿理论批判了传统同性恋理论在身份问题上的排他性,揭示出在建构男女同性恋身份的同时,异性恋是如何被正规化的。
第四,酷儿理论具有重大的策略意义。酷儿理论相信民主原则在个人和个性的发展中也同样适用;酷儿政治建立了一种政治的联盟,它包括双性恋者、异性者、女同性恋者和男同性恋者,以及一切拒绝占统治地位的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体制的人。酷儿政治接受所有认同这一新政治的人,不论他们过去有着何种性身份、性倾向或性活动。严格地说,一个人既不能成为一个同性恋者,也不能是或不是一个同性恋者。但是一个人可以使自己边缘化,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成为一个酷儿。
酷儿一词因此具有策略性的意义,而不是指称某种具有永久性意义的身份。酷儿性(queemess)并不是一种新的身份,这一概念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这些人们拥有共同的经验,他们共同作为性越轨者(sexualoutlaws)的生活方式,而并不是一种这些人共同拥有的本质主义的身份。它出现在那些孤立的个人当中,与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价值相对立,与异性恋霸权相对立。
许多酷儿活跃分子不再将自己定义为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甚至不说自己是异性恋者,而简简单单单地自称为酷儿。酷儿的性活动很难在传统的性结构领域中加以定位,它是一些更具流动性、协商性、争议性、创造性的选择。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也许需要走出来,但是酷儿身份却是走进去的。酷儿还创造了他们自己的分类方式:酷儿,较酷儿,最酷儿(queer,queerer,queerest)。这种分类方式与以往的任何分类方式都不一样。
酷儿理论的多重主体论(multiplesubjectivities)造成了在不同社会和种族的历史背景下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不连续性(discontinuities),为男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超性别者、易性者和双性恋者的社群之间更强有力的联合,为他们改造制度化的异性恋霸权的共同努力创造了条件。
值得提出的一点是,酷儿理论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中国文化中一向就有一种把各种事物之间的界限搞模糊而不是把它们区分清楚的倾向,由于同性恋身份政治在中国一向不发达,也由于国家和社会对于同性恋的压制一向不像西方那么激烈,因此,借鉴酷儿理论,中国的同性恋政治有可能跨越身份政治的阶段,直接进入与所有非常态性倾向者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异性恋霸权的阶段,共同创造抵抗权力压抑的新局面。
⑨ 跨性别者是什么意思啊
跨性别指个体的性别认同不同于其出生时被指定的生理性别。跨性别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包括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和性别酷儿等性别认同。
跨性别是一种性别认同而不是一种性倾向。根据国际通用的医学标准,跨性别并不属于精神疾病。由于社会刻板的性别认知及目前法律政策的限制,跨性别者目前在社会中受到普遍歧视。此外由于自我认同、出柜、医疗等方面的困难,跨性别者也普遍经历过焦虑等心理问题。
(9)性别表演啥意扩展阅读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对跨性别的认识逐渐加深,中文语境中对跨性别及跨性别者所使用的词汇也在不断变化。使用最为广泛的词汇之一是“变性”,这一词汇往往指代了身体上的变化,但跨性别作为一种性别认同,不能等同于跨性别者的身体特征。“变性”及“变性人”带有歧视色彩,正逐渐被淘汰。
另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汇是“人妖”。“人妖”一词可能来源于泰国的变装表演,许多人用以称呼跨性别女性。这个词汇表明了对跨性别者的妖魔化和对跨性别者人格的贬低,具有强烈的歧视色彩,同样正被淘汰。
⑩ 反串是什么意思
反串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出中的一种演出方式,主要是指演出与自身本工的行当不专同的戏的情形。虽然后来反属串一词也被用于男扮女或女扮男的情形,但在其原本的意义中,是与演员以及剧中人的性别无关的。举例而言,男性的梅兰芳作为一个旦行演员,演出女性角色是正常,他曾在《辕门射截》一剧中演生角的吕布则反而是反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