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阿嘎表演
『壹』 文成公主的亮点盘点
卓舞
“卓舞”在藏语中被称为“腰鼓舞”,是藏舞中难度最高的舞蹈,由众人参与表演,舞蹈队形为圆圈式,节奏先慢后快,曲调低沉缓慢,舞姿刚健豪放,气势磅礴,极显阳刚之美。
果卓舞
果卓舞,藏语意为圆圈歌舞,它是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发展而产生和变化的,有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的劳动歌舞,有颂扬英雄的歌舞,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的歌舞 。
打阿嘎
藏族群众在夯屋顶时,一边劳动、一边唱歌的场景。“打阿噶”时,劳动者分成两组,劳动时统一步调,歌声此起彼伏。
牛皮船
牛皮船是藏族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形似喇嘛庙内的大铜锅,在剧中使用,不仅还原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进藏的真实状况,也能让观众现场感受到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藏戏
高2.5米,宽2米的巨型蓝面具,藏戏 演出时,有的要戴藏戏面具,包括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从面具的造型和色调上区别人物性格的善、恶、忠、奸。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与红脂,没有复杂的脸谱。
『贰』 成都锦城艺术宫演出信息仓央嘉措
中央民族歌舞团大型舞剧《仓央嘉措》
场馆:锦城艺术宫
时间:2016-12-20 ~ 2016-12-21
票价:单价: 880 680 480 280 180
导演寄语
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对这部戏真的是久别重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注意到了仓央嘉措的诗,也因此注意到这个人。当世人都在喧嚣着奔忙时,他安静的在那里注视着;当世人都在为身外之物你死我活时,他依然安静的在那里注视着。不畏惧他人的眼色、不畏惧权势左右、更不畏惧命运的摆布,只是为活出真我,只是为那一瞬间的相遇,只是为了内心里永远的爱。因此,与这部戏的相遇就在这里,与他的相遇也犹如久别重逢,祈望和期待都是久别重逢。希望这个久别重逢是安静而湿润的,心平气和的,哪怕只有瞬间。
中央民族歌舞团建团六十余年来创作的首部舞剧《仓央嘉措》2015年在北京民族剧院进行了首轮公演,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部展现民歌诗人仓央嘉措不朽传奇的大型舞剧作为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最高资助项目,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丁伟与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丹珠昂奔教授编剧领衔,国家一级作曲家李沧桑、舞台服装设计师麦青等国内知名艺术家联袂制作。
舞剧共分五幕,全景式展现了西藏历史上极富才华又饱受争议的仓央嘉措的一生。该剧时长159分钟,由六十多位舞蹈演员参演。剧组为了展现他各个年龄段各个时期的生活,层层选出了三位不同年龄的扮演者,分别塑造仓央嘉措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以及他在布达拉宫生活时期的变化,真实地还原了仓央嘉措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的至真情感。
自由奔放的打阿嘎、欢快悠扬的声声竹笛、激昂的热巴舞鼓点以及藏族歌手清澈嘹亮的歌声使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拉萨的布达拉宫。该剧包含藏族宫廷囊玛舞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巴等原生态舞蹈,焕发着诗意和禅意,如同仓央嘉措的诗一样。一幕幕平实古朴的民族舞蹈为现场观众带了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叁』 西藏阿嘎打夯怎样演变成舞蹈的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养成了一种伴随劳动唱歌的习惯。在“阿嘎”打制过程中,极需要劳动集体的协调与配合,歌声能使繁重而机械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活泼,既提高劳动效率,又能使劳动者本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轻体力的消耗。所以打“阿嘎”时所进行的伴唱伴舞形式便成为特有的人文景观。
打阿嘎的劳动场面像是一种歌舞表演。早在唐代就有记载,源于古老的劳动号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势。
打“阿嘎”时的歌曲大多取材当地民歌,类似于内地的劳动号子。歌词内容极其丰富、幽默,有颂歌、情歌、有景物抒发、有讥讽生活趣事等多种题材。其中多以参加劳动人员的生息地的民间词曲为主,所以在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不同村子或不同乡镇之间的施工者们难以默契配合的情形。
『肆』 我的论文-论藏族民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帮忙啊,我在诺基亚做促销,没有时间想
一、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多样性特征和繁多的品类
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面临的保护和传承危机日渐突出,如何站在文化战略的高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化文化生态意识,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工程,使其成为经济建设开发和文化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及其西藏党政领导者、文化艺术研究者和教育者必须应对的紧迫问题。同时世界上有很多人非常关注我们西藏独特的传统文化,包括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问题。关注的焦点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对西藏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应该说这种关注也有可以理解的一面。按照我们的调查,可以说西藏依然是中国保留传统文化最为厚重、最为丰富的地区。
1.藏文化一元和多元荟萃的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多样性特征
西藏地处南亚、西亚与东亚相交叉连接的中心位置,同时又是欧亚古代陆路交通要冲之一,扼丝绸之路南方枢纽地段,是历史上中印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融汇之地。它又地处青藏高原的主体中心位置,是世界屋脊和地球至高极地。在这个背景下积累起来的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呈现出藏文化的一元及其多元荟萃的丰富而又独特的多样性特征和景观。一方面,由于历史上几个关键阶段的开放吸纳和中世纪至近现代的长时期封闭内敛的原因,藏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而又丰富灿烂的一元文化,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等文化都受到它的巨大影响;还在国内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内蒙古等省区,国外如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和克什米尔,以及俄国的布利亚特地区等,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的藏文化圈。而在藏族整体一元文化内部,又呈现出多元荟萃的多样性特征;另一方面,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不同程度地兼容和保存了历史上中印和东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为我们认识中印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史提供了鲜活的证据。而就其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本身来说,由于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生长过程受其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历史文化渊源、语言、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多样性特征异常鲜明,为我们发展新时代的文化艺术 保存着丰富的文化基因。
2.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繁多的类型和品种
西藏虽然以藏民族为主体,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品类十分繁多。
首先是藏民族的文化艺术遗产,可以分为民间、宗教和宫廷三大类。
民间类:
(1)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谚语、民歌、格言等。
(2)民间音乐,有民间歌曲(果谐、堆谐、甲谐、谐钦、酒歌、山歌、牧歌、弦子、儿歌等)、民间器乐曲(扎年曲、鹰笛曲、竖笛曲、口弦曲等)、民间曲艺音乐(古尔鲁道歌曲、折嘎说唱曲、喇嘛嘛呢说唱曲、格萨尔说唱曲、扎年弹唱曲等)、民间戏曲唱腔音乐(白面具藏戏唱腔音乐、蓝面具藏戏唱腔音乐、昌都藏戏唱腔音乐、门巴 戏唱腔音乐),等等。
(3)民间舞蹈,有果谐(阿里果谐、山南果谐、日喀则乃尼果谐等)、卓果谐(阿里卓果谐、那曲卓果谐等)、宣(扎达宣、普兰宣、日土宣等)、廓孜(牛皮船舞)、谐钦(山南谐钦、萨央谐钦、拉章谐钦等)、果孜(古装士兵舞)、阿谐(打阿嘎地舞)、甲谐(大型仪仗舞)、阿卓(鼓舞,有夺布章卓、斯玛卓等)、希荣仲孜(野牛舞)、果卓(锅庄舞)、谐(弦子舞)、热巴(察雅热巴、丁嘎热巴、国青热巴等)、泽当嘎巴谐玛、堆谐(拉孜堆谐、定日堆谐、昂仁堆谐等)、玛恰霞布卓(阿里孔雀舞、亚东孔雀舞、林芝孔雀舞等)、普润霞布卓(鸽子舞)、波(工布舞)、筒 佳(手镯舞),等等。
(4)民间戏曲,有白面具藏戏(宾顿巴派、扎西雪巴派、尼木派)、蓝面具藏戏(迥巴派、江嘎尔派、香巴派、觉木隆派)、昌都藏戏、德格藏戏、门巴戏(勒布派、墨脱 派)等。
(5)民间曲艺,有堆巴谐巴(祝诵赞词)、古尔鲁(道歌)、喇嘛嘛呢(拉萨派、后藏派、山南派)、扎年弹唱(日喀则派、林芝派)、岭仲(格萨尔说唱,昌都派、那曲派、卫藏派)、折嘎(吉祥祝愿说唱)、相声、百(征战壮威 歌)、夏(吟诵对歌说唱)等。
(6)民间工艺美术,有装饰有吉祥八宝、妙翅鸟、命命鸟等的金属制品、木刻制品、兽骨制品等。
(7)英雄史诗,有世界上最为宏大的、已搜集到的能够列出篇目的226部情节各异、内容不同、至今还在 民间说唱流传的《格萨尔王传》。
(8)风俗习惯,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还有大型的节日活动,有藏历新年、望果节、林卡节、沐浴节、拉萨的雪顿节、江孜的达玛节(射箭节)、山南的雅隆艺术节、那曲的赛马节、阿里的恰钦 节、日喀则的珠峰艺术节、林芝的工布艺术节等。
藏族宗教类:即藏传佛教艺术,实际上包括原始巫教、苯教和藏传佛教的艺术,因为前二者是被藏传佛教吸收而融入其中。它可以分为音乐、舞蹈、面具、雕刻塑 像、绘画、工艺美术、建筑等。
(1)宗教音乐,有寺院器乐、诵经调、羌姆乐曲等。
(2)宗教舞蹈,有苯教羌姆、宁玛派羌姆、噶举派羌姆、萨迦派羌姆、格鲁派羌姆等。
(3)宗教面具,有原始祭祀面具、神舞羌姆面具(苯教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寺院供奉面具 等。
(4)宗教雕刻塑像,有金属雕塑、泥陶塑、石雕刻、木雕、兽骨雕、糌粑面塑、酥油花塑等。
(5)宗教绘画,有壁画(画传、偶像、神话故事图、宗教活动仪式图、坛城等)、唐卡(丝绢唐卡、绘画唐卡)等。
(6)宗教工艺,有供器、法器等。
(7)宗教建筑,有寺院庙宇、宫殿、拉让(高僧府邸)、塔刹(三塔、五塔、七塔、八塔、一百零八塔、舍利 塔、衣冠塔、眼睛塔、胞衣塔、界塔、龛塔、瓦当塔等)。
(8)宗教习俗节庆,有传大昭(祈祷大法会)、萨嘎达娃节、热振帕蚌唐廓节、萨迦金刚节、色拉普结节、那 曲酬神节、十月燃灯节、布达拉宫跳神节等。
藏族宫廷类:主要有宫廷乐舞(布达拉宫嘎尔、阿里嘎尔、昌都强巴林寺嘎尔等)、宫廷歌舞如“囊玛”等。其次是门巴族文化艺术遗产有:
(1)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谚语、谜语等。
(2)民歌有萨玛(酒歌)、古典情歌、古歌“东三巴”、悲歌等。
(3)民间戏剧,有独脚戏式的叙事诗表演《太波嘎列》、原始祭祀戏剧《阿拉卡教父子》、门巴戏等。
(4)宗教乐舞,有“巴羌”等。再次是珞巴族文化艺术遗产有:
(1)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创世纪》、《斯金金巴娜达萌》、《阿巴达尼》、《金岗岗日》等)、 谚语、谜语等。
(2)民间音乐,有古典“加金”、民歌(哭嫁歌、哭丧歌、叙事歌、狩猎歌、抒情歌等)、器乐(竹口弦、笛子、 箫、二胡等)、对唱轮唱歌等。
(3)民间舞蹈,有模拟动物动作的狩猎舞、娶亲舞“巴纠”、男女群体歌舞、巫舞等。
(4)民间工艺美术,有染色工艺、木器、藤器、雕塑(木雕、竹雕、金属雕)等。
更次,还有人数很少的僜人、夏尔巴人的文化艺术遗产。
二、西藏藏传佛教文化艺术遗产应当加以大力保护
西藏是我国藏传佛教文化艺术遗产主要集中之地,它一方面是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因为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也有重要的生态文化价值、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涵盖了人类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艺术学等及其众多的边缘和交叉学科的多种领域,故而应该加以大力保护。
1.宗教文化价值
藏传佛教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宗教,已有一千多年的传统,在西藏地区,宗教情感与艺术活动历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藏族的佛教建筑物都装饰着雕塑、壁画和唐卡,这些造型艺术可以激发佛教徒的禅思。而今,大多数藏族群众仍旧信奉佛教,丰富多彩的藏传佛教艺术至今仍然是藏族群众虔诚信仰的崇拜物和供奉物。因此,藏传佛教艺术遗产不仅是一种历史的文物,而且也是活着的文化。为了保持西藏地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文化的生态平衡,我们必须重视藏传佛教艺术的宗教文化价值以及对它的保护。
2.艺术审美价值
藏传佛教艺术本身就包含着宗教的与审美的双重价值。今天,随着西藏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藏传佛教艺术遗产的价值功能正在发生转换:逐渐从宗教礼拜对象转换为艺术审美对象,或者说藏传佛教艺术遗产中固有的艺术审美价值日益凸显出来。
3.比较研究价值
藏传佛教艺术是在不断吸收和同化外来文化影响的过程中形成和演变的,这为我们提供了对不同民族与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行比较研究的最佳文本。比如,人们可以认识到西部的藏族艺术流派的存在受到了印度艺术(特别是笈多王朝和波罗王朝艺术)的影响,南部的藏族艺术流派的成长受到了尼泊尔艺术的启发,东部的藏族艺术流派与汉族艺术密切相关。而藏传佛教艺术又呈现出本民族、本地区的鲜明特征,实际上它是对本土传统与外来影响的一种创造性综合。这对于我们发展当代艺术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4.创作借鉴价值
当代艺术创作应该广泛借鉴中国少数民族的艺术遗产,包括藏族佛教艺术的遗产。在藏传佛教艺术中,象征性的观念、超现实的造型和表现性的色彩,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当然,藏传佛教艺术的观念和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宗教内涵,但这些观念和形式却可能启发我们 的创作灵感,丰富我们的表现语言。
但是,我们的出发点是藏传佛教艺术包括所有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并重,故而我们如果仅仅将少数民族艺术形式视为当代艺术多样性发展的“素材”,将会遮蔽其作为人类智慧和情感代表作的丰厚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深化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进行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的认识,依靠本土、本地的文化、智慧和语言框架自身能动的文化空间和潜力,使之传承、运用和发展于当代的文化之中。在保护的同时,必 须做好转型。如将民族艺术中的表演艺术史诗说唱、藏戏、宗教乐舞、喇嘛嘛呢和各种歌舞等等,改编或制作成音乐、舞蹈、戏曲、电影、电视及其多媒体作品,搬上舞台、荧屏和银幕。
5.社会学价值
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尚处在原生形态,既依然保存着原始宗教古朴稚拙的遗风,又呈现出系统宗教的成熟、发达和精致,从中可窥探到藏族祖先的精神寄托和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追求,探寻到藏民族的历史以及多种文明交融发展的轨迹。苯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形态,融合成为本地域社会的生活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理想及义务等生活哲学,并体现整个社会传统的意涵及功能。如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藏戏艺术,它包含了神话、戏剧和宗教的三重内涵,涉及超越现实的集体梦想(即神话),在最初的混融性的巫术仪式(即宗教),人们借助活生生的人的扮演形式(即戏剧),使得这个被情感所激励的群体,完全溶于一个共同的社会状态中,从而增加了这一社会肌体的活力和调解矛盾的能力。
6.文化学价值
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积淀厚重,内容丰富,形式独树一帜。如反映佛经故事的藏戏艺术,一方面因为藏传佛教的终极关怀而转而为获得解脱与救赎,对神与佛的效命比对政治的效命更为优先,所以人的地位愈不受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入世的苯教之职能在佛教中有所保留,藏传佛教在人与神关系上人又具有更多的主动性,人在修证佛法的道路上更主要是靠自己的觉悟和精进。作为一种传统的体现而存在的宗教神话剧,折射出几千年来这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智慧,联系了藏族文化意识的过去与未来,这种原生态的文化艺术,已经成为研究藏区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活化石”。
三、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的对策思考
由于受到世界屋脊地球极地地貌、气候条件、相对贫乏的生产生活资料等组成的特殊生态环境的影响,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由此呈现出农耕性、游牧性、地域性、宗教性、民俗性的特征,形成了诸多具有鲜明民族和地方特点的艺术品种和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活动。西藏丰富而繁多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在西部文化中乃至在中外文化中都有着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极具感召力、吸引力、内聚力和亲和力。在现阶段,如何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继承发展,应做必要的探索和对策思考,逐步制定出具体的政策和各项措施:1.西藏也应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工作提到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2.马上考虑成立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的领导和工作机构;3.加强西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系统研究,逐步使西藏文化学、西藏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开始起步;4.对西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建立分级保护制度,编制西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5.加快西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 立法工作;6.首先设计并逐步启动“濒临失传和珍稀的民族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工程”。
『伍』 藏戏在历史上多半伴随哪些名俗活动
藏戏的开场演出形式与热芭很相像,戴面具的温巴与热芭短剧里猎人的服饰和表演动作也一致,演出高潮时运用的表演特技“拍尔钦”(躺着蹦子)和热芭的“死人”蹦子更为相似。后来除演出歌舞和百艺杂技以外,也开始演出杂曲短剧。如察雅热芭队演出的《贡布夏羌》(即《猎人与小鹿》),类乌齐热芭队演的《嘎色喇嘛》,丁青热芭队演的《嘎亚抢媳妇》等。其他音乐和歌舞也早有了长足的发展,如民歌和歌舞中的“谐”就有:拉鲁(山歌)、卓鲁(牧歌)、勒谐(劳动歌)、阿谐(打阿嘎歌)、果谐(圈舞歌)、巴谐(巴塘弦子歌)、达谐(箭歌)、热谐(热芭铃鼓舞中的歌)、羌谐(酒歌)、次加(对歌)、兑鲁(情歌)、卓巴谐玛(鼓舞中女歌手的伴唱)、谐歌(仪仗祝颂性大歌)等等,它们的旋律、节奏、曲式结构和韵调各具特色。其中比较古老的谐钦发展的种类多,表演规模也大,表演进分男、女队,人数较多,歌首是谐钦表演的重点,只唱不舞,所填歌词可反复吟唱;中间一段是以嘘声伴随节奏进行舞蹈;歌尾是热烈欢腾的快板歌舞。它的曲调很丰富,一般分为“达仁”“达通”两种,即长调、短调。藏戏唱腔也有“达仁”“达通”,在旋律、节奏和曲式特点上,与谐钦音乐颇为相似。在谐钦和宗教音乐诵经调中都有“仲古”,“仲古”这种特殊的声乐装饰技巧,对形成蓝面具戏唱腔风格,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还有连臂踏歌、劳动气息浓郁的山南果谐,后藏一带的踏步为节、欢快热烈的六弦弹唱“堆谐”,以舞姿豪放矫健、古乐色彩明亮为特色的昌都“果卓”(锅庄);善舞长袖、歌声圆润抒情的巴塘弦子;顿挫强烈、粗犷激扬。气势雄浑的各种“阿卓”(鼓舞);规模宏大、载歌载舞、多段组合排列的古老“诸钦”……另有宗教礼仪性歌舞队,为神会和达赖迎送举行仪仗表演,主要由“噶珠”(表演噶尔的儿童或年轻演员)执宝剑、斧钺、铃杵,以唢呐、达玛鼓和蟒桶号等乐器伴奏进行舞蹈。
『陆』 藏舞里旋子,踢踏,卓的舞蹈以及音乐特征,还有区别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
西藏山南地区的舞蹈,以充满浓重劳动气息、节奏鲜明、步法稳重为特点。男女舞者沿顺时针方向携手旋转,分共同起舞与轮流起舞等不同形式。至
今西藏农村在修建房屋、铺打地面时还可见到《果谐》的形式之一“打阿嘎”。“打阿嘎”早在唐代就有记载,源于古老的劳动号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果卓》流行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这与羌族的《洒朗》和古格王朝宫堡遗址壁画中的舞蹈形式相同。可见公元10世纪时已有《堆谐》舞蹈存在。
《谐》也称为《弦子》,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慢舒展,细腻流畅。
《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在《卓》的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
《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从日喀则地区《大鼓舞》的领舞“卓本”的装束上,即可寻找
到古代藏族祭祀活动和游牧生活的痕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被称为“司马卓”的日喀则地区司马旺堆乡的《大鼓舞》中所使用的鼓,与其他地区的鼓差别显著,鼓形之大是其他地区鼓的两倍,而且附有木制长柄,斜插于身后。《卓谐》的表演共分为三段,在表演中穿插歌曲,由全体舞者演唱。此外,有大段技巧与队形变化的“鼓舞”表演。所唱歌词现在多以祝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和生活幸福为主,祭祀成分逐渐减弱。《大鼓舞》多在“望果节”等喜庆时表演。
拉萨、山南等其他地区的《卓谐》的鼓面小,侧系腰间,无长木柄。这种“鼓舞”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各寺庙壁画中就有《卓谐》的形象,在桑耶寺金成公主殿壁画《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也可见到它的风采和“卓本”的姿容。
《热巴》是一种包含“民间歌舞”“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杂艺歌舞节目。而《热巴卓》,则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现在,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上都是特指其中的《铃鼓舞》而言。《铃鼓舞》是《卓》中颇具特色的一种“鼓舞”。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族歌舞种类、形式很多,各地区的名称也不相同。民间歌舞“谐”是一种以歌为主,歌舞结合的群体舞蹈,一般是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边唱边舞。民间舞蹈还有“卓”、“热巴”、“锅庄”等。“羌姆”是藏族的宗教舞蹈,表演时有鼓、钹、铜号、骨号伴奏,喇嘛颂经伴唱,气势壮观,寓意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热巴:热巴是藏族的一种以铃鼓舞为主,包括弦子、锅庄、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综合表演艺术。相传为11世纪的流浪僧人米拉热巴所首创,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舞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而快,常作“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特技表演。从事这种表演的艺人也称为“热巴”。
踢踏舞:藏族踢踏舞,最初为宫庭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
『柒』 藏族舞蹈的“谐”
藏族的舞蹈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
西藏山南地区的舞蹈,以充满浓重劳动气息、节奏鲜明、步法稳重为特点。男女舞者沿顺时针方向携手旋转,分共同起舞与轮流起舞等不同形式。至 今西藏农村在修建房屋、铺打地面时还可见到《果谐》的形式之一“打阿嘎”。“打阿嘎”早在唐代就有记载,源于古老的劳动号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果卓》流行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这与羌族的《洒朗》和古格王朝宫堡遗址壁画中的舞蹈形式相同。可见公元10世纪时已有《堆谐》舞蹈存在。
《谐》也称为《弦子》,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慢舒展,细腻流畅。
《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在《卓》的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从日喀则地区《大鼓舞》的领舞“卓本”的装束上,即可寻找到古代藏族祭祀活动和游牧生活的痕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被称为“司马卓”的日喀则地区司马旺堆乡的《大鼓舞》中所使用的鼓,与其他地区的鼓差别显著,鼓形之大是其他地区鼓的两倍,而且附有木制长柄,斜插于身后。《卓谐》的表演共分为三段,在表演中穿插歌曲,由全体舞者演唱。此外,有大段技巧与队形变化的“鼓舞”表演。所唱歌词现在多以祝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和生活幸福为主,祭祀成分逐渐减弱。《大鼓舞》多在“望果节”等喜庆时表演。
拉萨、山南等其他地区的《卓谐》的鼓面小,侧系腰间,无长木柄。这种“鼓舞”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各寺庙壁画中就有《卓谐》的形象,在桑耶寺金成公主殿壁画《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也可见到它的风采和“卓本”的姿容。
《热巴》是一种包含“民间歌舞”“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杂艺歌舞节目。而《热巴卓》,则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现在,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上都是特指其中的《铃鼓舞》而言。《铃鼓舞》是《卓》中颇具特色的一种“鼓舞”。
除民间自娱性舞蹈外,从公元15世纪噶丹颇章王朝起,藏族开始有了专门在王宫表演的专业性歌舞。
供藏族宫廷和上层贵族欣赏的《囊玛》,在18世纪末,八世达赖时,融入了内地乐曲和江南舞姿。舞蹈由慢速到快速两部分组成。随着时代的前进,《囊玛》经过增添和改编,现已成为表演舞蹈呈现在舞台上。
此外,《噶尔》是由被称为“噶尔巴”的男性儿童表演的“乐舞”。多用于驱邪迎祥、歌颂政教等方面。从这种舞蹈的伴奏乐曲、乐器和舞姿、服饰上看,《噶尔》明显地受到过中原和西域“乐舞”的影响。
除以上介绍的民间舞蹈外,历史悠久的“藏戏”中的舞蹈也值得一提。藏戏曲调高亢,舞蹈性强,节日剧目《朗萨姑娘》、《顿月顿珠》、《苏吉尼玛》、《卓瓦桑姆》等,深受民众喜爱。在拉萨唐代所建大昭寺大经堂的“寺庙落成庆典图”壁画上,就绘有一位头戴白色面具、手持法器的戏人,正在边作舞边全神贯注地逗引着两头由人披兽皮装扮的“牦牛”,一旁还有击鼓作乐的伴奏者,其神态个个栩栩如生。这幅“寺庙落成庆典图”上的“戏兽舞”形象,不但说明早在千余年前的西藏已有“戏兽”表演,而且经历各个时期延续至今的“白面藏戏”和它的唯一传统剧目《西容仲孜》(藏语意为:西容县斗牦牛)在唐代已是十分成熟的节目。图为20世纪30年代,在广场表演的《牦牛舞》。
在白面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面藏戏”,不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且继承和保留了在古格王朝时已有的《布马》等民间舞蹈形式。使民间的广场舞蹈进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戏剧,同时还引用了藏民喜爱的民间音乐,使藏戏流传于藏族民间长盛不衰。
为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点,人们在祭祀礼仪中,创编了使用各种神祇面具,并含有大量藏族土风舞成分的程式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盛行的藏传佛教黄教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流行于西藏、内蒙、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区信仰黄教的广大地区。《羌姆》舞蹈多由《拟兽舞》、《法器舞》混杂而成。在表演时,很少歌唱,气氛庄严、肃穆。
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喇嘛寺都要举行“跳神”活动。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钹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列队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喜乐神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在各段舞蹈之间,还穿插喇嘛们表演的摔跤、角斗等,以娱乐观众。有时还表演“舍身饲虎”之类的佛经故事和表现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仙鹤舞》等。今天,黄教的祭祀舞蹈《羌姆》与清代、民国时期的《羌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大的改变。《羌姆》的最后一场是驱鬼,众神兵天将把用酥油和糌粑制做成想象中的鬼首——“朵玛”押送到寺外旷地点火焚烧,以此逐一年之邪,祈一年之福。
在西藏各大喇嘛寺院中,都保留有专门供跳《羌姆》时使用和供经堂壁挂的各种神祇面具。在桑耶寺中,至今珍藏着创建西藏喇嘛教的印度高僧莲花生的空体半身像,为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时,套于表演者身上作祭祀之用。全国各大喇嘛教寺院,每年都选出刚入寺、具有歌舞素质的小喇嘛,由老喇嘛以《羌姆》舞谱为依据,口传心授《羌姆》舞蹈的各种舞姿。小喇嘛经过长期的的学习,成年时即为优秀的《羌姆》表演者。
生活在四川省茂汶地区被称作白马藏的藏族支系民众,每年在藏历新年时要用两三天时间,对最大的神灵——山神进行祭祀。当祭祀者在山上祭祀回来后,人们便头戴各种神兽面具,在村中围圈按一定程式跳舞,向神灵祈求丰收与福安。
『捌』 藏族有什么歌舞形式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
1、果谐: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意为圆圈歌舞,流传广泛,萨迦地区称“索”,工布地区称“波”或“波强”,藏北牧区、康地区、安多地区称“卓”或“果卓”(俗称锅庄)。
2、堆谐:为西藏西部地方的歌舞。堆是高地的意思,指雅鲁藏布江流域由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堆谐在拉萨地区极为盛行。
3、弦子:藏语称“页”、“伊”或“康谐”,流行于康、卫藏地区。由于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发源于四川巴塘,巴塘弦子以曲调优美,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4、囊玛: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囊玛的音乐基本上由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3部分组成。歌曲部分的音乐典雅优美,演唱时伴以简单舞蹈动作;舞曲部分热情活泼,舞蹈轻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
5、谐钦:流传于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的古老仪式歌舞形式,多在隆重节日或仪式时演唱。谐钦一般由带有标题的歌舞曲多首组成,首尾乐曲分别称为“谐果”及“扎西”,每首歌舞曲由慢板及快板,或由慢板、中板、快板组成,音乐古朴热情。歌词内容有人类起源、历史传说、赞颂祝福等。
6、热巴谐:流行于康巴地区的流浪艺人表演的歌舞。包括鼓铃舞、杂耍、歌舞剧、木棒舞、鹿舞、刀舞、热巴弦子等多种表演形式。热巴弦子音乐与民间流行的弦子相同,鼓铃舞音乐包括散板的男声领唱及慢板齐唱,音乐热情优美,富于魅力。
(8)打阿嘎表演扩展阅读:
歌舞
《藏族舞蹈 高原天使》 陈玉先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
果谐: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意为圆圈歌舞,流传广泛,萨迦地区称“索”,工布地区称“波”或“波强”,藏北牧区、康地区、安多地区称“卓”或“果卓”(俗称锅庄)。
堆谐:为西藏西部地方的歌舞。堆是高地的意思,指雅鲁藏布江流域由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堆谐在拉萨地区极为盛行。
弦子:藏语称“页”、“伊”或“康谐”,流行于康、卫藏地区。由于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发源于四川巴塘,巴塘弦子以曲调优美,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囊玛: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囊玛的音乐基本上由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3部分组成。歌曲部分的音乐典雅优美,演唱时伴以简单舞蹈动作;舞曲部分热情活泼,舞蹈轻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引子的曲调基本固定;舞蹈部分各曲大同小异,多数为商调式,个别乐曲结束于羽、宫调式;歌曲部分的曲调各不相同,有些歌曲中有近关系转调;伴奏形式与堆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