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表演
❶ 蒙古族演员的演技
不错。演技
❷ 哪部影视剧或者相关视频(比如纪录片)里面有蒙古人骑马射箭表演
成吉思汗
❸ 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有了高兴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舞蹈与美酒有不解之缘。在民间,几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兴。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
(3)蒙古人表演扩展阅读:
蒙古族舞蹈的种类
1、安代
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是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场院里几十、上百人不等,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
2、顶碗舞
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
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
3、角斗
流传在自治区以摔跤之乡著称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的摔跤还要生动、灵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
❹ 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娱乐表演时会干什么
蒙古族风俗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❺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什么
蒙古族主要聚居于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久远,歌舞是蒙古族生活的一部分。在古代,蒙古人欢迎客人时跳“迎宾舞”,部落结盟时跳“联盟缔约舞”,出征时跳“誓师舞”,还有各种风俗性舞蹈。这些舞蹈传承不断,是蒙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人号称“天之娇子”,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形成了马背上的民族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健硕的体魄,使他们的舞蹈风格粗犷中带着细腻,柔韧中显出力度。
❻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风格等等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二是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三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兴安地区带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四是查玛。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上,在“殿宇雄壮、比拟佛国”的科尔沁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们表演这种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查玛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❼ 元代蒙古族的艺术的魅力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善于歌舞,蓝天、绿草、雪白的羊群,草香、花香和奶茶的飘香,毡包前悠扬的马头琴,述说着草原无限风光,欢快的安代舞释放出马背民族的热情豪迈。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蒙古族舞蹈与美酒有不解之缘。在民间,几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兴。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
蒙古族说唱艺术的表演技法,可以归纳为说功、唱功、做功三种。
说功的基本要求是:节奏感鲜明,吐字清晰,用蒙语叙说,也糅入一些汉语和当地的方言、土语说表。唱功:讲究字正腔圆,艺人一般要根据自身条件所唱曲种的要求,掌握发声技巧,恰当地运用声音的轻重、高低
、缓急、快慢等变化,叙事或塑造人物形象。做功:是艺人辅以说、唱的表演技法,艺人们通过手、眼、身、法、步等变化,摹拟曲(书)目中的具体生活情景,刻画其中人物的形态、性格、情绪变化等,烘托演出气氛。
说 功
插 白 指演员演唱时,乐师或伴唱者在表演者说到某一关键处突然插话。擂话可起到衔接、贯通故事情节,烘托演出气氛的作用。插白在好来宝等曲种中均有运用,大多无固定模式,常在演唱时根据需要即兴发挥。
夹 白 一般用于唱词中间。运用夹白时,二胡、四胡等弦乐轻奏,梆子、四块瓦等击节乐器也随之轻打。夹白在乌力格尔、好来宝等曲种中均有采用。
散 白 指陶力、好来宝、乌力格尔等曲种的艺人,在叙述故事、攀拟曲(书)目人物的语言(或对话)时,所用的接近日常生活的语言。散白中含有各地方言的因素,讲究抑扬顿挫。
韵 白 有韵的道白。韵白的吐字、发声起伏性大,抑扬顿挫更强,节奏感和韵律感鲜明,多在开场前的定场诗,或表现诗词、楹联等内容时运用。有时在正书说唱时,也插入韵白。
串 话 艺人在说唱正书前为招徕观众,常常说一段或几段合辙押韵、幽默风趣、简练上口、且有一定生活哲理的语言,对此,艺人们谓之“串话”或“寡嘴”。串话,用当地居民熟悉的方言、土语,句式长短不一,句子押韵上口,风趣幽默,表演时一气呵成。串话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的,一种是即兴发挥的。既可用在某一曲(书)目开始时,又可插入曲(书)目表演的某一段落中。
警 语 艺人为了调节场上气氛,或运用声音高低变化,或以醒木击案,或用手指弹打琴筒,并说:“诸位,请往这看!”“哈哈”、“嘿”等。也用动作或眼神故意设置某种虚悬,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套语
也叫套话。指陶力、好来宝、乌力格尔等曲种,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相对规范的用语。如阿民乌尔图在说唱陶力《蟒古斯的故事》时,开头一般要先说一段:“须弥山在土丘那么大的时候,天王大汗还在小孩那么大的时候……”套语,一旦在某一地域形成,在此地行艺者均要沿用;但不同艺人在采用时,也可对其中的用词做一些变动。
唱 功
真 嗓 又称“真嗓子”,“本嗓”。指艺人根据自身的发声条件,经训练而形成的自然发声唱法。此种唱法,发声厚重,韵味纯正,质朴无华,表现力强。
假 嗓 又称“假嗓子”、“小嗓”。指艺人在演唱时,通常紧缩喉腔,控制气流对声带的冲击而发出的假声。此种唱法发出的音色俏丽,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慢 唱 此种唱法是一种旋律平直、速度缓慢的歌唱,一般用于曲(书)目的开篇,或叙说某一催人泪下的故事时,或在抒发思乡、怀友、忧愁、悲伤等情感时,也常采用慢唱。如乌力格尔艺人蒯莽演唱《为亲人招魂》时,就采用了此种唱法。
快 唱 也称“紧唱”。演唱时,具有速度快,尾音短,强弱变化分明的特点。多用来表现慷慨激昂的情绪、豪放豁达的性格、浴血奋战沙场等。
登 楼 也称“上楼梯”、“爬梁子”。指艺人在演唱时,情绪与所表演的故事内容一起发展,从而越唱越高,越唱越亮。
喜 唱 指唱腔中含有喜庆的气氛,用来表现热烈的情绪。如孟敖其尔在演唱好来宝《通霍铁路》时,当唱到火车轮子在铁路上飞奔时,巧妙插入在铁路两旁牧民观看“铁牤牛”(指火车)时发出的喜悦之声,极富艺术感染力。
对字行腔 指艺人在演唱时,根据唱词的结构特点,将唱词成双成对地吐出。
闪梆子
指演员在演唱时避开强拍梆子击打声,从弱拍音起唱,使听众能听清唱词。一些嗓音条件不佳,高音唱不上去的艺人也用此法。避开由乐器演奏的高音,以便使演唱更轻松。
扑梆子
指没有音乐过门的情况下,开口启唱。此种唱法多用于情绪紧张、激昂等特定的场合。此种唱法除用于启唱外,也可在数板、叫板之后运用。
行腔村词
艺人在演唱腔长字少的唱词时,为了托腔保韵,往往要在唱腔中加入衬词。常用的衬词有“啊”、“哎”、“唉”、“哪”、“嗨”、“哈”、“哎咳”、“哎哟”、“那子”、“咿子儿哟”、“咿呼咳”、“咿叶儿呀”、“呀叶儿哟”等。衬词在句头、句中、句尾都可使用。
风搅雪 其涵义有两种:一,指艺人演唱某一曲目时,唱词由蒙古、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混合构成;二、在同一曲(书)目中,用蒙古、汉两种语言交替演唱,或先用蒙古语唱一段,再用汉语说唱一段。如乌力格尔艺人扎那演唱《红楼梦》时,常用此种形式。对此,民间称为“风搅雪”。
做功
虚 似 指艺人用虚拟的动作、或用手中的道具,表现曲(书)目中的情节、人物。如艺人乌日塔那斯图说《格斯尔传》,当说到恶魔进攻牧人的家园时,把四胡弓子放下,右手在胸前有节奏地摆动,似马蹄悄然疾行;同时,眼中流露出贪婪之神,使听众能体味到这是一次偷袭。
定 位 指艺人在说唱时,通过语言、动作、眼神,给故事中人物活动的地域定位,人物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等。
口 技 指演员运用口腔中气流变化,摹拟自然界、人或动物发出的声响,如电闪雷鸣、刮风下雨、车行马走、鸡鸣狗叫、汽笛轰鸣、机声隆隆等特技。
抹帽儿 艺人在表演时,戴一顶旧帽子出场,时而以艺人的身份说唱故事,时而抹帽进入角色,摹拟其中的人物。帽子一抹、一戴,艺人便从这个人物变成另外一个人物,也可以随时跳出来成为艺人自身,转换灵活自如。
❽ 蒙古族最出名最流行的舞蹈是什么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传统的蒙古族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牛斗虎舞”、“摔跤舞”等。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
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蒙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蒙古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内蒙古草原上,辽阔的草原畜牧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
❾ 最具有草原民族特色的是什么表演
赛马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长期游牧生活锻炼了他们的骑马技艺。其儿童从五、六岁起就学习骑马,到十一、二岁就要随大人骑马放牧,十五、十六时就可进行马上战斗。在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大兴武功时,每家男子都要做到“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
赛马分为赛走马和赛快马两类。成年人赛走马,男女儿童赛快马。赛程最短16公里,最长60公里,一般都是三、四十公里。赛走马,既赛快、更赛美,包括赛马的外貌、走路奔跑的姿态美不美,马的鞍子、赛手的穿戴和姿势美不美。赛快马,是不备鞍辔的骣骑直赛,以赛速度为主。挑马、驯马是赛马取胜的基础,所以赛马前赛手都要挑选和调教比赛的马匹,一般要调教15天左右,蒙古族称为“吊马”。在“那达慕”大会上,取得名次的马匹都要集中到大大台前,依名次排好队,听牧民朗诵赞马诗。赞马诗的内容十分丰富,马的形象、产地、放牧者、调教者、骑手、比赛的特点等,都囊括其中。此外,还要特别表彰冠军,在获得第一名的马的头上、身上撒奶酒或鲜奶。
射箭
弓箭最初用于狩猎和作战,在兵器不发达的古代,弓箭的作战威力可想而知。成吉思汗和他的军队正是凭借着在当时无与匹敌的疾风骤雨般的骑射武功而统一中国,而开疆拓土的。
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两类。骑射,射手身穿窄袖紧身短袍,身背弓箭,乘马到起跑线,令发后起跑,抽弓搭箭,瞄靶射出。一般规定每个射手射9支箭,分三轮射完,每一轮设三个靶位,间距25米,以中靶箭数环数多少而确定前三名,给予奖励。静射,射程比国际射箭短,一般为15米或20米,使用的靶是五种颜色的“毡牌靶”,靶的中心是活动的,中箭后就掉下来。三箭射完,以中靶箭数评出优胜者。
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的长项,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赛前要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编排、根据报名参赛选手的情况,少则编为32人或64人,多则编为512人或1024人,不能出现奇数。比赛采用单淘汰式一种,一跤分胜负,膝盖以上任何部位先着地者为败。比赛不限时间,不分体重。摔跤手有专门的服装,蒙语叫“卓德格”。上身为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钉有银钉或钢钉;腰系红、蓝、黄三色绸子做成的围裙(蒙语称“希力布格”)。下身穿用5米或10米的白布特制的肥大的摔跤裤,外面还要套上印有花色图案的套褥,这样出汗不沾衣服,且可防止伤害事故。脚穿蒙古靴或马靴。此外,脖颈上还要套上五色绸条做成的项圈似的“章嘎”,“章嘎”标志取得的名次,得胜次数越多,彩条越多。赛手出场前要唱摔跤歌、跳鹰步舞。摔跤歌也叫出征歌,雄浑高亢,以壮行色。歌词大意是“来吧,无畏的健将们,为了健康入场来摔吧。考验我们的意志,较量我们的力量的时候到了!”鹰步舞跳跃又高又快,既是赛前的准备动作,也是壮声威之举。待裁判员发令后,双方先握手致意,然后便开始交锋。在“那达慕”大会上,数百上千的选手龙争虎斗,扭法盘旋,蔚为壮观。凡参加“那达慕”的摔跤手都有奖。摔跤比赛第一名常奖马一匹,第二名奖牛一头。
敖包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是“堆子”的意思。象大海一样的茫茫草原,没有道路,也难以辨别方向,行政区划、游牧交界更无以标界,人们便垒石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这就是敖包的由来。后来,有鉴于中原民族以山为天之象征,祭山祈年,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的草原上的人们,便“垒石为山,视之为神”,借以祭祀,这样敖包又成为天和神的象征了。敖包有单个的,也有7个或13个的敖包群。人们出门远行,凡路经敖包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以求吉祥。
祭敖包是蒙古族最为隆重热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动,常在水草丰茂、牛羊肥壮、气候宜人的夏季进行。祭祀的时候,敖包上要插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天马图”,祭祀的形式一般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种。牧民群众围跪三边,而向活佛。当活佛发出祭祀开始的经令时,法号奏出深沉粗犷的音乐,众喇嘛和牧民双手合十,口诵经文为祭。然后,参加祭祀的人们一起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礼仪完毕,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按照民俗有赛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和宴会等。祭敖包一般要搞上几天,人们可以开怀畅饮,青年男女可以借机约会。《敖包相会》这首民歌唱出了青年男女约会时的心情,并传唱至今。
歌舞
蒙古民族素喜歌唱,蓝天绿地,辽远开阔,扬鞭纵马,歌从衷来。生活的每个领域:祭祀祖先、出征打仗、怀乡思亲、恋爱结婚、迎送亲朋以及吃饭喝酒、生老病死,皆入歌吟唱。其民歌形式分长调和短调两类。长调多流行在牧区,节奏自由,高亢奔放,词少腔长,起伏迂回,绵绵不绝。如《辽阔的草原》、《嘎达梅林》、《赞歌》、《森吉德玛》等。短调多流行于半农半牧区,也叫爬山调,与陕北“信天游”同属一类,其特点在于节奏规则,两句一节,节节押韵,铿锵悦耳,错落有致。
蒙古民族还是善于舞蹈的民族。《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以及《挤奶员舞》、《蒙古人》、《鄂尔多斯舞》等,或热烈奔放,或舒缓柔媚,或庄重黄雅,或轻松浪漫。
篝火
草原之夜是静谧的,燃起一堆篝火,五湖四海的游人坐在一起,品着奶茶,或者山南海北的侃侃神聊,或者家长里短的娓娓细唠,或者工作事业彼此交流,或者民风世俗互相介绍……
草原之夜是浪漫的,燃起一堆篝火,江南塞北的游人聚在一起,在这世界上最阔气豪华的歌舞厅,载歌载舞,放浪形骸,你也许会邂逅高山流水的知音,结识的舞伴。与此真情姿肆之际,你也许会忘掉平日那个我,发现一个新我。这,也许会成为你草原之旅最大收获。
夜宿穹庐
到草原旅游,一定要在蒙古包里住一夜。草原旅游区都有供游人住宿的蒙古包,有的蒙古包还象宾馆一样规定了星级。有的草原旅游区还备有搭建蒙古包的材料,游人可自选地点亲手搭建,这样既可体验住蒙古包的民俗,又可感受搭建蒙古包的乐趣。蒙古包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发迹之前,蒙古人就已经住“编壁”房屋了,《史记》、《汉书》等典籍称之为“毡帐”和“穹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