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表演结尾
❶ 急求五四文艺汇演开场白和结束语
当五月的花香飘满整个校园,当青春的日子如风如梦,
微风轻启,你张开了沉睡的回眼睛;答
细雨迷朦,你挥动着轻盈的翅膀,
是你,点亮了我们渴望的眼睛,绘成了五月里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翠楼上的凝妆远望,有淡淡风中的柳絮池塘,有胡天明月下的羌笛声声,有大漠长河的思念遥遥。
是你,点缀了我们欲飞的翅膀,化成了我们如泣如诉的情。这情中,有长亭外的烟柳暮云,有小轩窗前的默默相望,有月光花影下的寂寞身影,有雕栏玉砌中的一腔幽怨。
你是我们文化的凝聚,你是我们精髓的所在,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一起感受着诗歌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最佳搭档
人物:主持人(女),双簧演员甲、乙
主持人: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XXXX剧团的XXX和XXX两位先生为大家表演双簧,下面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2位!
(甲上场,对观众作揖抱拳,乙在后台出声音)
乙: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在此,我代表我2人祝在座各位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主持人:哎?怎么就来了您一位啊?您的搭档XXX先生呢?
乙:他不就在这吗?(甲手指地面,指自己)
主持人(四处看看):没有啊?
乙:他不是一直在和你说话吗?
主持人:和我说话?没有吧?
(乙上场,边走边说)
乙:我不是一直在和你说话吗?
主持人:噢~敢情一直是你在和大家说话啊!
甲:哎,这所谓双簧呢,就是一个人在前面演~
乙:一个人在后面说~
甲:要表演得天衣无缝~
乙:就得跟一个人似的。
甲:我们合作这么长时间,都是我在前台出形象~
乙(跑到甲身后):我在后台出声音。
主持人:哦,那请问你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节目呢?
乙:非常遗憾,因为时间仓促,我们也没什么具体的准备。
主持人:啊?
乙:不过由于我们合作多年,可以说是男女老少样样都能模仿(甲在后面拽乙的袖子,想说什么被乙打断),所以呢,我们打算今天在这里来一个现场的模仿秀(甲再次拽乙的袖子),就是说您让我们模仿什么,我们就模仿什么……(甲第三次拽乙的袖子打断乙)
甲:这样恐怕……(被乙打断)
乙:没问题。
主持人:既然这样,那我就先给二位出个题目吧,二位都是男性对吧。
甲:保证货真价实(摆POSE)
乙:童叟无欺!(配合甲的POSE)
甲:如假包换……(陶醉在自己的POSE中,被主持人打断)
主持人:那就请二位给我们模仿一位妙龄少女怎么样啊?
甲(从自我陶醉中醒来):啊……妙龄少女?就我们这形象?(看看自己的身段)
乙:没问题。反正是他出形象,我只管声音。(对观众抱拳)不过陈佩斯老师有句话,叫“演什么戏,全看穿什么衣裳”,各位等我们下去打扮打扮~(拉着甲下场)
主持人: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两位还算帅气的小伙子是怎样变成一位妙龄少女的,我们拭目以待。(停顿一下)真不知道这位妙龄少女长得怎么样……
(甲头戴红头巾婀娜的上场,对观众抛几个媚眼,送几个秋波……)
主持人:还真是一位妙龄少女……
乙:小女子今年年方二八(甲做二八的手势),至今仍然没有婆家(甲做扭捏状),温柔贤淑气质优雅(甲昂头作高雅状),人人夸我貌美如花(甲掐兰花指做一个身段)。斗大的脑袋——像个西瓜(甲先是指头部,然后手夸张地放大),樱桃小嘴——大如蛤蟆(甲先是手指抵嘴作樱桃小嘴状,然后无奈地张大嘴),动人的身材——赛过河马(甲作展示身材状,先是手贴在身上,后一句手扩大成一圈显示腰围粗),三寸金莲——足有尺八(甲先走小碎步,然后向后提起脚来用手指着示意)。我时时刻刻把你~你~你~你~牵挂(此时甲面向观众,说四个“你”的时候作葱指状依次点过观众席,这几句词一定要“嗲”……)何年何月~你才能将我迎娶回家~(甲再次扭捏地转过身去)
乙(上场):嗨~嗯哼~(甲模仿赵丽蓉《如此包装》中的动作,自我陶醉状)
(乙已经走到甲的身边)
乙:这个姑娘如此可怕,我宁打光棍也不要娶她~
甲:去你的吧(把乙推开)
主持人:这样子的妙龄少女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观众朋友们以前见过吗?(这句是和观众互动用的)接下来,请二位再为我们表演一位八旬老人怎么样啊?
甲&乙:没问题,您就请好吧~(抱拳下场)
主持人: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二位是怎么从一位妙龄少女变成一位八旬老人的。(后台传来阵阵咳嗽声)
(甲咳嗽着上场,身穿中山装,手拄拐棍)
乙:老汉我今年八十又八(甲做手势比划),身体健康~老当益壮(甲慢慢用手在身前画一个圈,最后伸出大拇指做“棒”状),这腰不酸、背不驼(甲用手指腰,摆手示意“不”,然后用手用力把驼背顶直),耳不聋、眼不花(甲依次用手指耳朵、眼睛,摆手示意“不”),只是今天心情欠佳(甲指心口,摇头叹气),只因我妈~她将我痛打(甲手指远处,作指他人状,然后重重地打在自己屁股上)。为什么?(甲做听状,仿佛有观众问一样)嗨~因为我不肯随她~去见姥姥她老人家!(甲依次指两侧,分别装做指“妈”和“姥姥”状)(学老人时,乙的语调一定要慢)
主持人(对大家):这一家子老寿星啊!(对甲)老人家,今天您一个人来的?
乙:谁说的?还有我孙子呢~
主持人:您孙子?在哪呢?
乙:这不这儿呢吗~(甲转个身扔掉拐杖,脱掉中山装,露出里面一个肚兜)
乙:叔叔好,伯伯好,哥哥好,姐姐好(这里甲学小孩子样依次对大家鞠躬,手向后分开)阿姨好~(甲对主持人鞠躬)
主持人:我是阿姨啊~小朋友几岁了?
乙:五岁~(奶声奶气地)(甲伸出手比划)
主持人:五岁啊,来,阿姨给你糖吃。
乙:不,妈妈说,不要拿别人的东西~(甲做摆手状)
主持人:小朋友真乖啊,那你今天给大家带来什么节目呢?
乙: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小老鼠(甲做老鼠状),上灯台(甲做向上攀登状),偷油吃(甲抹嘴),下不来(甲向脚下看,摊手作无奈状)。喵喵喵(甲做猫捋胡子状)~猫来了(甲向后退,作害怕状),咕噜咕噜滚下来(甲原地蹲下转圈)~
主持人:好可爱的小老鼠啊……(被乙打断,这里乙一定要快速打断,可以抢着打断,以突出小孩子急于表现的性格)
乙:我再给大家唱一支歌~
主持人:你还会唱歌啊?
乙:嗯~甜甜的酸酸的~有营养味道好~天天喝,真快乐~娃哈哈果奶!(甲像小孩子一样跳着唱,手不时在脑袋旁边画圈,最后三句跳着原地转圈唱,到“果奶”时一定转向观众,作举出“果奶”状)。妈妈我要喝~(甲对着主持人撒娇)
主持人:好,回去以后再喝啊。(话题一转)两位已经表演过了妙龄少女、八旬老人和小孩,可是表演的好象都是正常人啊,咱们再来表演一个有挑战性的怎么样?……刚才有位观众提议,让两位表演一个傻冒……(被甲打断)
甲(很吃惊地):傻冒?!不行不行!
乙(上场):有什么不行的?你看看你这条件多好,这眼睛这鼻子这嘴还有这脑袋瓜子(指着甲的头),整个就一个活脱脱的傻冒!
甲(对大家):大家看我像傻冒吗?
(台下肯定一片附和之声……如果台下没声音%¥#@*那这个节目直接取消算了……)
主持人:听见了吧,这可是观众的呼声啊。观众就是演员的上帝,这可是上帝在召唤你啊。
甲(很无奈地):上帝啊~您也召唤他俩一次吧……(被乙拖下台)
乙: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走,咱们打扮打扮去~(下场)
主持人:大家都想一想,他们俩演出来的傻冒是个什么形象呢?
(甲身穿羊皮袄,头上扎着朝天辫,手做抽风状平举于胸前,一跛一跛地上场)
乙:嘿嘿~嘿嘿~嗯?哦~大家好!(甲上场后装作无知地四处张望,最后面对观众)
主持人:你好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啊?
乙:我叫二傻!
主持人:二傻?那你为什么不叫大傻呢?
乙:那是我哥!(甲手指后台)
主持人:哦,那你平时在家干什么呢?
乙:放羊!
主持人:放羊做什么?
乙:卖钱!
主持人:卖了钱以后呢?
乙:娶媳妇!
主持人:哦,娶媳妇以后呢?
乙:生娃娃!
主持人:让娃娃以后做什么呢?
乙:放羊!
主持人(无奈地对观众苦笑):又绕回来了!那你今天来这干什么呢?
乙:找媳妇!我妈说了,让我找一个年轻的~漂亮的~(甲的动作一定要夸张,最后作擦鼻涕状)
主持人:那你找到了吗?
乙:找到了!
主持人:谁呀?
乙:你!
主持人(惊讶地):我?我可不行!(向后退)
乙:我就要让你当我媳妇~我就要让你当我媳妇!(甲上前拉住主持人袖子撒娇)
主持人(一边摆脱一边向后台喊):别配音了,赶紧把他拉回去!
乙(上场):走吧,咱回去了(拉甲的袖子,被甲甩开)
甲(继续高喊):我就要让你当我媳妇~我就要让你当我媳妇!
乙(对观众无奈地):这位演戏演疯了!走了走了!(拖着甲下场,甲仍然一路高喊……)
主持人:好,谢谢两位的精彩表演!
(甲在台边再次探出头来,高呼一句然后被人拽回)
甲:娶个好媳妇!
(剧终谢幕)
❸ 八人双簧小品,胖子演婴儿,结束演唱跑马溜溜的山上,节目名是什么
你说的这个,我怎么觉得好像是以前演的一个群口相声。
一个胖子坐在婴儿车里,带着小花帽儿,然后哇哇的哭装婴儿。
还喝奶粉什么的,特别有意思。
❹ 现代舞的节目串词
开场以现代舞:《快乐崇拜》为背景音乐。主持人串词:hello,大家好!这里是“超级过把瘾”我是超级娱乐小可爱彭宇---的小师妹,BOBO!搭建大众娱乐平台,让有娱乐精神的你,在我们的舞台上尽情闪亮,圆你一个明星梦!好的,下面让我进入“超级过把瘾”---- 好歌恰恰恰。今天请大家欣赏:王力宏的一首好听的歌:大城小爱 我本人呢也是非常喜欢这首歌,王力宏本人我也很喜欢的,他是不仅是个实力派创作歌手,而且他还在今年光线传媒评为“乐坛领军人物”,好的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听听这首好听的不能在好听的歌曲了。观众朋友大家好,你现在收看的是,“超级过把瘾”节目。为了让大家更喜欢这个节目,最重要的是,希望电视机前的你,看到我们节目后,也能来参加我们的节目,真正过把明星瘾,那本主持人要为节目献上我的处女秀“新版大城小爱”。结尾曲:我在这等着你会来,等着你会来,等着你会来看“超级过把瘾”。好的,各位观众朋友88 开场白:程:尊敬的各位领导孙:各位同事李:女士们张:先生们,大家——合:晚上好。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 又留下一道深深的印痕;孙: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2009年元旦如约而至;李:在这一刻,我们已经感 受到了春的气息,这是我们电力事业的春天;张:这是我们xxxx这个大家庭的春天,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春天。程: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享受缘分 带给我们的欢乐,享受这段美好时光;孙: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用心感受真情,用爱融化冰雪;李: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张: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这里将成为欢乐的海洋,让快乐响彻云霄!程:朋友们,2008年是祖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奋发图强中,30年弹指一挥间;孙:30年正茂风华,我们苦苦追寻脱贫致富坦途;30年峥嵘岁月,我们牢牢铭记国富民强道理。李:30年内,祖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张:30年内,祖国综合国力大幅增长,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程:在这辞旧迎新的难忘时刻,让我们把最美的颂歌献给伟大的祖国!孙:并向祖国深情的问候一声:《祖国你好》。(音乐紧跟着响起)
歌曲《故乡的云》程: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举国欢庆,合家团圆的时刻,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否也会想起那久违的故乡,相信下面这首歌一定能带给他们 无限的遐想。请欣赏xxx、xxx带来的《故乡的云》。
拉丁健美操《炫舞飞扬》程:当我们挥动双手,当我们变换脚步孙:当我们腾空跃起,当我们旋转飞舞程:我们总能感到一种青春的力量,一种创造的激情,一种永不停止的追求孙:请欣赏拉丁健美操《炫舞飞扬》,表演者:xxx等
流行歌曲串烧孙:火热的岁月里,是跳动的花季,缤纷的舞台,流动着青春的旋律。在这个充满着流行元素的青春年代里,青春是自由的,青春是激荡的,下面请欣赏流行歌曲大串烧《为你写诗》、《明天我要嫁给你》等。
《现代舞》程:激情的曲调,震撼人心,美丽的舞蹈,让人陶醉,请欣赏现代舞《xxxx》。
歌曲《月满西楼》李:“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 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的一首《月满西楼》曾打动过无数人的心,一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又曾勾起了多少人的相思之情。下面就让我们在这首《月满西楼》的优美旋律中再去回味一下那种相思的感觉。
小品《邻里之间》李:现在的城镇居民存在着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邻里之间疏于交往,彼此之间缺少应有的关心和照应。于是逐渐疏远了邻里之间的人际关系。张:其实说到底,人与人之间本就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特别是邻里之间就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照应。有句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也是这个道理。李: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品《邻里之间》。 街舞《流行团体》张:当月光洒在一张张充满生机的青春笑脸上,我们要记得曾经飞扬的激情,我们要释放心中沉睡已久的、跳舞的本能。让我们尽情挥洒汗水,舞动美丽的青春,请欣赏,酷炫街舞《流行团体》。
歌曲《倾国倾城》孙:不知是谁发明了音乐,从此世界变得多姿多采。不知是谁第一个亮开歌喉,唱起了歌谣。程:美妙的音乐,悠扬的旋律,嘹亮的歌声,满腔的热情,醉得生活丰富多彩。孙:希望下面这一个由xxx、xxx带来的《倾国倾城》能给予我们最完美的诠释。
双簧《检修现场》张:协调产生美、配合出力量。步调一致是胜利的保障。下面请欣赏xxx、xxx表演的双簧《检修现场》。
搞笑舞蹈《因为我们所以更好》李:舞蹈的形式有很多种,如激情动感的现代舞、奔放浪漫的拉丁舞、时尚流行的街舞、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而接下来这个舞蹈却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请欣赏舞蹈《因为我们所以更好》。
歌伴舞《一杯美酒》程:带着喜悦的心情,带着美好的记忆孙:带着08年的累累硕果我们相聚在这里
❺ 双簧是曲艺的一种吗
双簧是一种曲艺形式
流行于北京城区的曲种。形成于清代中叶。原为曲艺艺人在“全堂八角鼓”中表演的一种形式,初名“双学一人”。已知最早的双簧艺人是黄辅臣,清末“百本张”双簧钞本中曾提到:“我们学的故去的生意人黄辅臣。”成于清嘉庆初年的车王府曲本《刘公案》之二十三部,写当时宣武门至西单一带的演艺活动,有“三档就是《施公案》,这人在京都大有名,他本姓黄叫黄老,‘辅臣’二字是众人称”的唱词,由此可知,黄辅臣当于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在北京献艺。李斐叔在《梅边杂忆》中说:黄“面目奇丑,初亦说书之流,以一人能学各种人物动态,故名双黄。其后始分为两人作一人也”。据此有人认为黄辅臣为双簧创始人,即一人创始说;“双黄创始于北京票友黄氏昆仲,故称双黄。其拿手处在前脸不在后脸,在指手画脚不在唱工好歹”,即兄弟二人创始说;还有一说,认为黄辅臣并非票友,乃一擅说《水浒》的评书艺人,双簧为他与其侄黄鹤飞共创,亦即叔侄二人创始说。艺人们常说:“前脸讲究发脱卖相(表演),后脸讲究说、学、逗、唱、弹。”使观众看来像是一个人自弹自唱自演一样,所以曾有“双簧要学黄辅臣,前后好像一个人”的说法。初兴时以学唱为主,后脸操三弦自弹自唱硬书、莲花落曲目选段或一些小曲,前脸持鼓架子充作三弦,配以相应的表情与动作。双簧靠学、歪学、故意露出破绽、失误而逗笑。由于它善于插科打诨,民国初年后有不少相声演员纷纷学演,后脸多弃弦不用,随之增强了说的成分。同时将黄字改成鼓舌如簧的簧,渐渐竟使一些人误认为“双簧是相声的一种。相声需要引人笑乐,其所以引人笑乐的方法极多,双簧即其方法之一”(《人民首都的天桥》六十二页)。双簧因曲目短小,一般每场表演时,经常连续演出二三个曲目。演至结尾掀起高潮,有时学扭秧歌,有时学唱杂曲,有时学舞蹈,在观众酣畅的笑声中戛然而止。
自黄辅臣之后,陆续出现的著名的演员有:孙皮、张德泉(艺名张麻子)、李德钖(艺名万人迷)、徐维亭(艺名徐狗子)、张顺义、赵霭如、朱阔泉(艺名大面包)、郭荣山、韩永先、孙宝才(艺名大狗熊)、王文禄。除孙皮兼唱八角鼓、徐维亭兼唱莲花落、郭荣山与韩永先兼演拆唱八角鼓外,余者都以演相声为主、双簧为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北京市曲艺团的孙宝才、王文禄等表演双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该形式被视为格调低俗,开始息影舞台。八十年代后,双簧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再度出现,有罗荣寿、郭全宝、莫岐、王凤朝等人表演,受到观众欢迎。双簧的传统曲目有《下南乡》、《贺龙衣》、《罗成出马》、《窦尔敦》、《耍狗熊》、《诗书债》、《道德三皇五帝》、《结巴捞牛》、《太阳出来一点红》、《二呀我的哥》、《月影照花台》、《玉堂春》、《王二姐思夫》、《珍珠衫》、《八月里丰年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编曲目有《绵阳渔鼓》、《大秧歌》、《演话剧》、《镇压反革命》、《灭蚊蝇》、《收麦子》等。
❻ 双簧是几个人唱的
双簧是两个演员,一人用形体表演,一人用声音说唱,合二为一,以假作真。说唱者,必须嗓子好,声音亮。表演者不发音,只张嘴模仿说唱的口形,大嘴张开,甚至能让人看见喉内的肉簧片——声带。有一副对联描述双簧的表演惟妙惟肖:假说真学仿佛一个,前演后唱喉咙两条。
双簧的创始人
双簧的创始人是清末硬书(自弹自唱)艺人黄辅臣(子弟八角鼓票友出身),其生卒年代不详,对其由演硬书改演双簧的说法也不一样。一说为乾隆、嘉庆时硬书艺人晚年嗓音失声,改为二人表演,一人弹唱,一人模拟表演。另一说黄为咸丰、同治时评书艺人,善于模仿人物语言、鸟兽鸣叫、乡音市声,连学带表演,后来改为一人说学,一人表演。二说虽都见诸文字,但不知其来源所据。
对双簧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专权,除了爱看戏,她也爱听曲艺说唱。据说一次传黄辅臣进宫演出,当时黄已经七十多岁不能演唱了,若进宫去唱不了,要问罪,不进宫是抗旨不遵,要杀头。怎么办?他想了个办法。他儿子也能弹能唱,于是就带他儿子进宫,表演时让他儿子蹲在袍子下面唱,他自己坐着弹弦子,唱时只张嘴学他儿子的口形。慈禧看了很高兴,说:“你老了老了,嗓子倒好了,真是返老还童呀!”黄辅臣一谢恩下跪,慈禧发现他嗓音嘶哑,同时也发现了他的儿子,开始大怒,后得知一唱一表时高兴了,说:“你们这是双黄呀!”双黄本是两个姓黄的意思。后来为和京剧的二黄相区别,将黄字加个竹字头,从此有了双簧之名。所以说是慈禧太后御赐的名字,这种传说是人们公认的。但事实上,不经允许,黄辅臣是不能将他的儿子带进宫的,在太后面前暗中演唱更是不可能。这些只能说明,双簧是清末黄辅臣创造的一种曲艺形式。
有关黄辅臣,至今未见准确的生卒记载。据有关文字资料,他一生跨过清朝的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等五个年号。假设他生于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至嘉庆末年约26岁,道光末年约56岁,咸丰末年约68岁,至同治末年70有余。同治以后,都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传老艺人供差,黄辅臣年老唱不了,创造一个演、唱分开而又合二为一的新形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说,双簧这个曲种的出现,不能在清朝同治年以前。
双簧的“簧”字
双黄改为双簧,不管是为了区别于京剧二黄,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个字的确改得好。
单讲黄字,是发出声音的意思。乐器中振动发音的薄片叫“簧”。簧片有竹制、木制、金属制多种。乐器簧片有一片的、两片的、多片的。一片的叫单簧,如单簧管;多片的叫自由簧,如笙、口琴;两片的叫双簧,如双簧管等。不过乐器中的双簧和单簧、自由簧,都在管内藏着,只能闻其声,不可见其形。
人嗓子里的声带,也是起发音作用的两个薄片,但不叫双簧,只有表示不同的语言时,有的时候才用簧字。比如说一个人说话给别人听,声东击西,指桑骂槐,叫“摔簧”;花言巧语迷惑人叫“鼓簧弄舌”;两个人或更多人事先商量编好一套谎言,为达到某种目的,一唱一和,用来欺骗某人,也叫演“双簧”,这种双簧俗称“捏窝窝儿”,这是生活中的双簧,它可能是按曲艺双簧的以假作真,借用其名。
曲艺双簧是两个演员,一人用形体表演,一人用声音说唱,合二为一,以假作真。说唱者,必须嗓子好,声音亮。表演者不发音,只张嘴模仿说唱的口形,大嘴张开,甚至能让人看见喉内的肉簧片——声带。有一副对联描述双簧的表演惟妙惟肖:假说真学仿佛一个,前演后唱喉咙两条。
双簧的化妆
演双簧必须有场面桌和椅子,其道具除说相声用的醒木、手绢、折扇之外,还有一个演双簧专用的头饰:套在头上的小辫,一般都用绳圈拴一个小圆托,上连一根冲天杵独辫,也有其他样式的。赵霭如演双簧,就用青绸子条做的两个小羊犄角辫套在头上,两辫在耳上。这可能是根据不同脸型而设计的。
双簧演员甲(表演者)化妆时,先坐在桌后椅子上,由演员乙(说唱者)将其大褂领子窝进去,露出脖颈,然后自己用大白块将两眼和嘴部抹上三大块白,为了看清头部动作、面部表情和语言口型。甲边化妆边说,在窝领子时甲把乙当成理发师傅,说:“就一个人呀?我刮刮脸!”开始抹大白时说:“人是衣,马是鞍;西湖景,配洋片。人不倒饬不好看,倒饬起来再瞧——”乙:“好看啦!”甲:“更寒碜!”抹完大白,戴上小辫就开始表演。
化妆抹大白,也有不同的方法。如赵霭如演双簧化妆是将大白压成粉末,用手捏着往脸上揉。这可能是他脸瘦,眼窝深,用平面大白块有的地方抹不上。
前几年,电视里曾播放莫歧、王凤朝的双簧。莫歧化妆不是用大白,而是用定妆粉。拿定妆粉扑,将两眼和嘴扑上三个白圆饼。随着表演,随着从脸上往四下飘飞白粉末。一段双簧词没演完,三个白圆饼就基本上掉光,露出庐山真面。扑粉代替大白,虽然舞台效果不理想,但绝不会烧伤皮肤,毁坏容颜。
双簧的表演
曲艺中的双簧,多由相声演员兼演。由甲、乙二人表演。甲化妆在前,模拟动作口形,称“前脸儿”。乙在后说唱称“后背”。传统相声都是甲智乙愚,演双簧则反之,吃亏的多是甲。双簧演员上场,先用相声垫话铺场,甲找包袱,乙捧哏。有时介绍双簧的创始人黄辅臣,说爸爸在前边表演,儿子在后边说唱,用此找乙的便宜。演双簧开始,前脸坐在桌后椅子上,先向观众咧嘴眯缝眼不发声音地大笑,然后紧急收敛笑容,面目严肃,拍醒木给信号,后背说唱,前脸学其动作口型,术语称为“发托卖像”。再演一小段,故意露出破绽找笑料抓包袱,甲站起离桌露出乙。二人对口说几句,接着再学双簧。
孙宝才(大狗熊)、王文禄一档,专门演双簧。王文禄演后背,蹲在椅子后边,用扇子挡住嘴说唱,因离前台远,要用很强很亮的嗓子演唱,这是相声双簧的基本形式。演后背相当吃功夫,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好嗓子是演不了的。现在好办了啦,在椅子后边放一个话筒,什么好坏嗓子的演员都能演后背了。
拆唱八角鼓演员顾荣甫、尹福来也演过双簧。拆唱八角鼓也带演牌子戏,二人对口边唱单弦牌子曲,做出滑稽可爱的表演,边说与故事有关的白口抓哏找乐。他们演的双簧与相声双簧所不同者是桌子后放两把椅子,尹福来演后背时,也坐在椅子上,不遮脸,而且还弹三弦自弹自唱。顾荣甫演前脸,用支大鼓的架子折迭着模拟弹三弦,其定弦、扫弦、按弦、换把等技巧和后背三弦音声一致,演唱时张嘴对口型的功力更深。
莲花落演员屈国田、魏美英演的双簧也采用以上这种形式。魏美英演后背,坐在椅子上打节子板唱,屈国田前脸表演。
双簧附属于相声,后背不论蹲着坐着,都是相声双簧。相声来源于八角鼓的逗哏,八角鼓演员过去都是自弹自唱。弹弦必须坐着,蹲着没法弹。因此,两把椅子,后背坐着的双簧应是双簧的原始形式。后来形式曲种独立,后背大都不能弹弦了,所以改为蹲着,隐蔽遮脸。
双簧的发展
相声双簧是双簧的标准形式,在我国广阔的文艺海洋中,还有很多种不同形式的双簧。有的名叫双簧不是双簧,也有的不叫双簧而实际上是双簧。现列举几种,为了便于叙述,暂时各给起个名字,不一定恰当。
面具双簧
六十年代初,在曲艺舞台上多半为新节目,配合政治,宣传时事,歌颂当代英雄模范,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艺术性、趣味性放在第二位。王谦祥、李增瑞演过一些新双簧。王谦祥演前脸,不抹白,不戴辫,化妆时蹲在桌后,罩袍服戴面具扮演角色。其面具盖顶戴发,不全遮脸,露出嘴和下巴,以配合口型。演一小段,更换一次面具袍服,改变一个剧中人。李增瑞后背,台词是当前国际时事,其中略加一些笑料,配合形势作宣传。这种很有意思的双簧很象活报剧。
补充资料:
双簧是流行于北京城区的曲种。形成于清代中叶。原为曲艺艺人在“全堂八角鼓”中表演的一种形式,初名“双学一人”。已知最早的双簧艺人是黄辅臣,清末“百本张”双簧钞本中曾提到:“我们学的故去的生意人黄辅臣。”成于清嘉庆初年的车王府曲本《刘公案》之二十三部,写当时宣武门至西单一带的演艺活动,有“三档就是《施公案》,这人在京都大有名,他本姓黄叫黄老,‘辅臣’二字是众人称”的唱词,由此可知,黄辅臣当于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在北京献艺。李斐叔在《梅边杂忆》中说:黄“面目奇丑,初亦说书之流,以一人能学各种人物动态,故名双黄。其后始分为两人作一人也”。据此有人认为黄辅臣为双簧创始人,即一人创始说;“双黄创始于北京票友黄氏昆仲,故称双黄。其拿手处在前脸不在后脸,在指手画脚不在唱工好歹”,即兄弟二人创始说;还有一说,认为黄辅臣并非票友,乃一擅说《水浒》的评书艺人,双簧为他与其侄黄鹤飞共创,亦即叔侄二人创始说。艺人们常说:“前脸讲究发脱卖相(表演),后脸讲究说、学、逗、唱、弹。”使观众看来像是一个人自弹自唱自演一样,所以曾有“双簧要学黄辅臣,前后好像一个人”的说法。初兴时以学唱为主,后脸操三弦自弹自唱硬书、莲花落曲目选段或一些小曲,前脸持鼓架子充作三弦,配以相应的表情与动作。双簧靠学、歪学、故意露出破绽、失误而逗笑。由于它善于插科打诨,民国初年后有不少相声演员纷纷学演,后脸多弃弦不用,随之增强了说的成分。同时将黄字改成鼓舌如簧的簧,渐渐竟使一些人误认为“双簧是相声的一种。相声需要引人笑乐,其所以引人笑乐的方法极多,双簧即其方法之一”(《人民首都的天桥》六十二页)。双簧因曲目短小,一般每场表演时,经常连续演出二三个曲目。演至结尾掀起高潮,有时学扭秧歌,有时学唱杂曲,有时学舞蹈,在观众酣畅的笑声中戛然而止。
自黄辅臣之后,陆续出现的著名的演员有:孙皮、张德泉(艺名张麻子)、李德钖(艺名万人迷)、徐维亭(艺名徐狗子)、张顺义、赵霭如、朱阔泉(艺名大面包)、郭荣山、韩永先、孙宝才(艺名大狗熊)、王文禄。除孙皮兼唱八角鼓、徐维亭兼唱莲花落、郭荣山与韩永先兼演拆唱八角鼓外,余者都以演相声为主、双簧为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北京市曲艺团的孙宝才、王文禄等表演双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该形式被视为格调低俗,开始息影舞台。八十年代后,双簧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再度出现,有罗荣寿、郭全宝、莫岐、王凤朝等人表演,受到观众欢迎。双簧的传统曲目有《下南乡》、《贺龙衣》、《罗成出马》、《窦尔敦》、《耍狗熊》、《诗书债》、《道德三皇五帝》、《结巴捞牛》、《太阳出来一点红》、《二呀我的哥》、《月影照花台》、《玉堂春》、《王二姐思夫》、《珍珠衫》、《八月里丰年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编曲目有《绵阳渔鼓》、《大秧歌》、《演话剧》、《镇压反革命》、《灭蚊蝇》、《收麦子》等。
❼ 有哪位高人知道《双簧巨星》的结尾曲叫什么。谢谢高人
我这里有几首原声带 你要是想要就把邮箱告诉我
❽ ”校园一角”如何写结尾令人喷血
学校里生物园的小小鸟和杜鹃花,让我难以忘怀。“叽叽喳喳”小鸟的口头禅快乐成长这是杜鹃花在歌唱,他们是不是得演上一段双簧,令人开怀大笑,难道你这不是校园一角的生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