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小生表演
A. 戏曲小生
生与老生相对应,小生扮演青年男性,不戴胡须。高腔和地方小戏系统剧种多用真声演唱。昆曲和皮簧系统剧种多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 武生 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其中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两类。长靠武生:装扮上“扎”靠,戴盔,穿厚底靴子而得名。扮演大将,一般使用长柄武器。表演要求功架优美、稳重、沉着,具有大将风度和英雄气魄。念白讲究吐字清晰,峭拔有力,重腰腿功和武打。短打武生:常用短兵器,表演以动作轻捷矫健,跌扑翻打的勇猛炽烈见长。舞蹈身段要求漂、帅、脆,干净利索。武生也兼演部分武净戏
B. 我是一个很喜欢戏剧的人,但我不是专业的,想问问知道的人戏剧小生跪下之前走步的名称是什么
戏剧小生跪下之前走步的名称?
挫步跪下
垫步下跪
撩袍跪下
根据剧情要求,顺势下跪,没有什么固定的名称。
C. 戏剧种四大小生都有谁
哪个剧种啊?
越剧四大小生茅威涛,钱惠丽,吴凤花,赵志刚
D. 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短一点
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
戏剧表演艺术要说有些技术方法,就是模仿。
作为戏剧演员,模仿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
模仿一个人任何有特长的地方:走路、说话、典型动作,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有时候可以有些夸张,但主要特征抓住了,就学到手了。
模仿技巧,在传统戏里好像用处不大,但作为演员,多学些技巧,没有亏吃。演员最忌讳演戏千人一面。要演一个人物就要像一个人,唱小生的要学会唱三花脸的表演技巧,这样演起自己的小生戏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表演自如。唱花脸的,要有旦角的身段,才会在舞台上美起来,不至于呆板。
平常要多参加形体训练,多练功,巧练功。不要让练功把自己练呆板、练成僵直的身段,形体要灵活,不僵硬,才会帮助自己做一个好演员。
模仿,在现代戏里对演员的帮助会更大。你可以尝试。
E. 京剧名家叶绍兰简介,饰演小生,生年,近况。
在中国京剧界,有一位非常著名、德艺双馨的京剧大家,他是中国戏曲首届『梅花奖』的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常委,也是京剧界唯一的一位上将,他就是京剧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之子、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
叶少兰知识广阔,技艺全面。他的嗓音宽亮,演唱刚柔相济、悦耳动听。他的表演潇洒大气,游刃有馀,在继承的基础上把京剧小生的表演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所扮演的人物性格各异,生动精彩,受到海内外观众的美誉。曾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讲学或访问。有『京剧王子』美誉。1999年6月获美国美华艺术中心授予的终身成就奖。
叶少兰祖籍安徽太湖,他的祖上作为『四喜班』的台柱,当年曾随『四大徽班』进京,他的祖父叶春善创办了有京剧『黄埔军校』之称的富连成社,是中国京剧史上规模最大、存在时间最长、培养人纔最多的科班。
叶少兰的父亲叶盛兰是自树一派的表演艺术家,他的嗓音宽厚圆润,气度大方,扮像英俊,表演细腻,1934年在上海首演《群英会》一炮而红,受到无数戏迷的追捧喜爱。他在京剧小生行的发展史上居於承上启下的地位,是极其难得的人纔。1945年夏,叶盛兰成立育华社,开创了京剧小生挑班的先例, 1951年,叶盛兰加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是第一个带领私人班社加入国家剧团的。1955年任中国京剧院一团团长。
1952年,叶少兰考入中国实验戏剧学校学文武小生,先後师从姜妙香、萧连芳、陈盛泰、阎庆林,後拜京昆大师俞振飞为师。少年时的叶少兰,更是深得父亲叶盛兰先生演艺风格的真传,他所表演的武小生戏中充分体现英武中含儒雅,文小生戏於文雅中又不乏阳刚之美和书卷气刚柔并济的特点。叶少兰学戏後表演的第一出戏是《石秀探庄》,这是一出需要相当功夫的传统剧目,没有扎实的从『童子功』起家的基本功,一切无从谈起。
从1958年开始,叶少兰的父亲叶盛兰和中国其他一些艺术家一样受到了冲击,这对刚刚崭露头角,正要踏上人生舞台的叶少兰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沈重的打击。
1972年秋天,叶少兰进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担任主演兼导演的工作。这里,为他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舞台,在此期间,叶少兰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刻苦自学文艺理论,1975年,叶盛兰进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进修班学习。
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时,中国的国粹『京剧艺术之花』也随之绽放,京剧优秀传统剧目也重新恢复演出。1979年,叶少兰第一次有机会登台表演传统剧目。
叶少兰一登台,观众大吃一惊:从扮相到气质,怎麼看怎麼像叶盛兰。叶少兰的精湛表演更是令观众几近疯狂,全场掌声雷动,久久不能平息。京剧艺术家袁世海看到叶绍兰的表演之後激动不已,马上提议剧院贴演群英会,由叶少兰扮演周渝,他自己来演曹操。
艺术的春天终於来到了,叶少兰看到京剧的未来与希望,从那以後,叶少兰开始了大量的演出活动。1984年,叶少兰获得『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从90年代开始,叶少兰坚持演出和新剧创作的同时,也倾心於另一件事,那就是竭尽全力,培养京剧人纔。
如今活跃在梨园舞台上的小生演员大多是叶少兰先生的弟子,像中国京剧院的宋小川、江其虎,北京京剧院的李宏图以及其他省市京剧院的二十几位小生英纔,基本都从师於叶少兰门下。他们共同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京剧的宏扬光大辛勤耕耘,播撒著一粒粒充满无限生机的艺术种子。
F. 小生是戏曲中扮演角色
小生就是比较年轻的男性角色。特点是不戴胡子,扮相一般都是比较清秀、英俊。在表演上最大的特点是唱和念都是真假声互相结合。假声一般说比较尖、比较细、比较高,声音听起来比较年轻,从声音上跟老生有所区别。小生所用的假声,跟旦角所用的假声并不一样。听起来声音很清脆,但是并不柔媚,很刚健,却并不粗野。这种唱法和念法,要掌握得恰如其分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京剧小生这一行,历来是人才较少的行当。
小生也分成文武两类。文小生里又分为这么几类:袍带小生、扇子生、翎子生、穷生等。袍带小生也可以叫纱帽小生,扮演一般作官的青年人。这些角色大部分都是文人,扮出来以后,既不能带杀气,不能粗野,也不能带稚气,显得挺天真活泼似的那样不行。
袍带小生的风度,一般说,应该是雍容端庄还要带点儒雅稳重。例如《玉堂春》里的王金龙,《陈三两爬堂》里的陈魁等,都是戴纱帽,穿蟒袍的。还有一种是穿官衣的,表示官阶比较低的角色,像《奇双会》里的赵宠,《御碑亭》里的柳生春(考中进士以后),《清风亭》最后出场的张继保等。
扇子生,就是手里拿把扇子,头上戴的是文生巾,穿的是褶子,所以也叫作褶子生。扇子生所穿的褶子,一般都是身上绣着花的,表示年轻、潇洒。为什么叫扇子生呢?因为扇子本身就是一种舞蹈道具,可以辅助演员做出许多舞蹈动作。在京剧舞台上,扇子不是为了天热才拿的,不管什么天气,都可以拿扇子。实际上扇子是一种特殊道具,主要是用来帮助角色表现他的风流潇洒、文质彬彬的风度。例如《拾玉锡》里的傅朋,《西厢记》里的张生,《人面桃花》里的崔护等;都是这类的角色。这类角色一般离不开爱情戏,所以经常是跟旦角在一起配合的。
穷生,专门指一些倒霉的穷困潦倒的念书的人,比如《评雪辩踪》里的吕蒙正,《金玉奴》里的莫稽,《连升三级》里的王明芳,《状元谱》里的陈大官等,都属于这类角色。这些角色一般都穿富贵衣。富贵衣是一种专门名词,就是在青道袍上补了许多花补丁,这样的衣裳给它起个好听的名词叫富贵衣。还有一种说法,这些人虽然眼前很穷,将来肯定是要富贵的,现在虽然穿得这样破,却是将来富贵的象征,所以这种衣裳叫作富贵衣。这是过去戏班里的一种说法。
在文小生里还有一种是比较特殊的,就是翎子生。翎子,也叫雉尾,俗话就是野鸡尾巴,尺寸很长很长,最长的要到二米左右,一般也要到一米四五、一米六七的样子。两根大野鸡翎子,插在头上,作为头上的装饰品。凡是头上戴雉尾的小生,一般都是雄健,英武,扮相很英俊,气势很盛的青年角色。这种角色虽然划在文生范围里,实际上可以说是文武兼备,也可以说是文武之间的一种行当。因为演翎子生的,一般都要有一些武功,主要凭工架,凭舞蹈,用翎子做出许多舞蹈动作来。比如《群英会》、《回荆州》、《黄鹤楼》的周瑜,《风仪亭》、《辕门射戟》的吕布,《四郎探母》、《穆柯寨》、《破洪州》的杨宗保等,都属于这类,扮演这样的角色,一般都要有些刚健、英武的风度。
G. 戏剧中的角色各是干什么的
生(男性):小生、老生、武生、娃娃生
旦(女性):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闺门旦
净(男性花脸):架子花脸、铜锤花脸、二花脸
丑(丑角):文丑、武丑、三花脸
1、小生是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指扮演青少年男子,按照饰演人物的不同,一般分为:娃娃生、穷生、扇子生、纱帽生、翎子生等等。
2、老生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胡子在戏曲里的专有名词叫"髯口"。老生主要扮演 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真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称"黑三"。
3、武生,戏剧中擅长武艺的角色。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其中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两类。
4、娃娃生是专门扮演儿童一类的角色,例如《三娘教子》的薛倚哥,《汾河湾》的薛丁山,《桑园寄子》的邓元、邓方,《锁麟囊》 的卢天麟等,就都是娃娃生。头上戴着孩儿发,身上穿着茶衣(小孩穿的服装)。
5、青衣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
6、花旦是中国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为青年或中年女性的形象,性格活泼或泼辣放荡,常常带点喜剧色彩。
7、武旦,旦行的一种。大多扮演勇武的女性,如武将和江湖人物中的各类女侠,表演上重武打和绝技的运用。
8、架子花脸,主要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9、戏曲中丑角的一种,扮演性格滑稽的人物,以念白、做功为主。
H. 小生在戏剧中是什么角色
一、来小生是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源扮演青少年男子。
二、小生也分成文小生和武小生两类。
1、文小生。
分为这么几类:袍带小生、扇子生、翎子生、穷生等。
袍带小生也可以叫纱帽小生,扮演一般作官的青年人。
这些角色大部分都是文人,扮出来以后,既不能带杀气,不能粗野,也不能带稚气,显得挺天真活泼似的,那样不行。
2、武小生。
有些武小生是由翎子生(雉尾生,京剧小生行当之一。多扮演青年能武的角色。要求嗓音刚劲,又须能开打,善要翎。)兼演的。
纯粹的武小生也分成两种:
一种是穿长靠的武小生,比如《镇潭州》、《小商河》的杨再兴,《磐河战》、《借赵云》的赵云,《银空山》的高思继,《柴桑关》的周瑜等,都属于这类的角色。
3、还有一种是短打的武小生,就是穿短衣裳的。从武打的功夫来看,和武生差不多,可是唱和说白,都用小生的方法,就是用小生的真假嗓结合。在有些工架和造型上,也与武生有些出入。例如《石秀探庄》的石秀,《雅观楼》的李存孝等,都属于这类角色。
可是有些戏,像《八大锤》的陆文龙,现在也由武生兼演了。所以这样的戏也叫“两门抱”。所谓“两门抱”,就是武小生可以演,武生,也可以演。
I. 戏剧中一共有几个角色
4个,分为生旦净丑。
戏曲角色名称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内是:“生、旦、净、丑”是用容“反喻”取名的,这其实是个很老的传说,早在杂剧、传奇流行的时代就有了。不过,就在此说正盛时已有人指出其谬。
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
另一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它被认为是起源于酒神祭祀。
(9)戏剧小生表演扩展阅读:
戏剧的艺术特点:
戏剧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这些形式包括:诗、乐、舞。诗指文学,乐指音乐伴奏,舞指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同时,戏曲以唱、念、做、打为基本手段,几乎将各类表演艺术成分集于一台。戏曲演员必须掌握“四功五法”(“四功”即唱、念、做、打,“五法”即口、手、眼、身、步)。
J. 传统戏曲表演中的生是什么
传统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一,泛指除净、丑以外的所有男角色。“生”之称谓始于宋元之际,至清初,花部勃兴,各剧种在表演艺术的逐步提高的基础上,繁衍出众多的生行分支。所饰人物按身份有帝王将相及平民百姓,按年龄上至耄耋老叟,下至顽皮孩童。根据扮演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划分为老生——中年以上,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小生——青年男性;武生——擅长武艺的人物;娃娃生——少年儿童等几大类型。各类型中,又以表演风格特点而产生许多更为细密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