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经典台词
Ⅰ 离骚的前面部分随便两句话的400字赏析
屈原是诗国的一颗巨星,远在众星之前,它出现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无数后继者所仰慕的风范。他的不朽之作——《离骚》,震古烁今,千百年来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成为我国诗歌史以至世界诗史上,最为激动人心而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 伟大、优秀的艺术,自有其永恒的生命力,自是美的无尽藏。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是的,多少年来人们读《离骚》,人们认识它,分析它,开掘它,只要是一个态度严肃者,真正的渴求者,似乎都不曾空手而返过。它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享受。它是那样完美而丰富,古老而常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离骚者,犹离忧也”,这是司马迁对《离骚》题义的解释。“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是他对诗篇创作动力的说明,也是对长诗《离骚》感情基调的诠释。屈原为了振兴邦国,实行“美政”,“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谗远逝。他满怀“存君兴国”之志,却唤不醒昏庸之主,眼看楚国兵挫地削,危亡无日,自己却竟被疏失位,救国无门。这对于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来说,能无怨乎?诗中有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又云:“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最后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正是诗人蕴藏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读之令人摧肝裂胆,撼人心魄。 《离骚》是屈原自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它的名称有双重涵义:从音乐方面来说,《离骚》,可能是楚国普遍流行的一种歌曲的名称。游国恩曰:“《楚辞·大招》有‘伏羲驾辩,楚劳商只’之文,王逸注云:‘驾辩、劳商,皆曲名也。’‘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或即同实而异名。西汉末年,赋家扬雄曾仿屈原的《九章》,自《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牢’‘愁’为叠韵字,韦昭解为‘牢骚’,后人常说发泄不平之气为‘发牢骚’,大概是从这里来的。”(《楚辞论文集》)这一论证是确切的。屈原的创作是从楚国的民间文学汲取丰富的泉源,既然他的作品内容,“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黄伯思《翼骚序》),那末作品的名称袭用民间歌曲的旧题,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然,这一句词并非有声无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引刘安的话,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就是“离忧”,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劳商”“牢愁”和“牢骚”,都是一声之转的同义词,同样是表示一种抑郁不平的情感。《史记》本传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足见标题是决定于作品的内容,而标题的音乐意义和作品的内容是统一的。“离忧”“离骚”以及“劳商”“牢愁”“牢骚”,都是双声或叠韵字所组成的联绵词,只是一个完整的意义。班固《赞骚序》说:“离,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王逸《楚辞章句》说:“离,别也;骚,愁也。”显然,他们都是在替司马迁“‘离骚’者,犹‘离忧’也”这句话做注脚,但却误会了司马迁的原意。又,项安世《项氏家说》说:“‘楚语’:‘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韦昭曰:‘骚,愁也;离,畔也。’盖楚人之语,自古如此。屈原《离骚》必是以离畔为愁而赋之。”也是把“离”和“骚”分成两个字来讲。把两个字义凑成一个词义,以致理解不同,纷歧百出,都是由于不明词性的缘故。 本篇原名《离骚》,到了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却称之为《离骚经》。他的解释是:“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这话的牵强附会,无待辨明。“经”,当然是经典的意思。《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把《离骚》下面加上一个“经”字,正如洪兴祖所说,“古人引《离骚》未有言经者,盖后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楚辞补注》)又,本篇也有人简称之为《骚》,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就以《辨骚》名篇;甚至有人竟把屈原的作品以及后来模仿屈原的作品都称之为“骚体”。这也是原于王逸,因为他在《楚辞章句》里,把凡是他认为是屈原的作品概题为《离骚》,凡是模仿屈原的作品概题为《续离骚》。如《九歌》,题作《离骚·九歌》,《九辩》,题作《续离骚·九辩》。这些名称,虽然相沿已久,但并不合逻辑。复次,本篇也有人称为《离骚赋》。这起源于汉朝,因为“汉赋”的表现形式是从“楚辞”演化而来,所以汉朝人的眼光里,屈原的作品无一不属于“赋”的范畴。司马迁说屈原“乃作《怀沙》之赋”(本传),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的作品二十五篇,则更进一步都称之为“赋”。其实,“赋”到汉朝才成为文学形式上一种专门体制。称屈原作品为“赋”,由于受了汉朝人对“辞”“赋”的概念混淆不清的影响,是不恰当的。
Ⅱ 中国古典名著经典语句
很多呢,比如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5、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乐府诗集)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左传)
7、居安思危,思而有备,有备无患。——《鲁襄公十一年》(左传)
呃、论语神马的不用我说应该也是知道的
Ⅲ 离骚中比较常考的,著名的,经典的句子有哪些,请翻译出来,并找点相关习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
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
6 离骚
习题精选
(一)
阅读《渔父》完成后面的练习。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波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对于“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原因,屈原和渔父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屈原:
渔父:
2.屈原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说明
3.渔父以“沧浪之水”的比喻,说明
4.对屈原和渔父的一番对话,你的看法是
5.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当的两项是( )
A.“颜色”、“形容”都是古今异义
B.“何故”、“是以”两个短语在词序上特点相同
C.“于物”、“见放”中“于”“见”都表被动
D.文中两个“乎”,在意义用法不相同
E.“察察”、“汶汶”、“皎皎”三个叠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不全相同
参考答案:
1、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凝滞于物不能与世推移
2、人不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稳
3、人不能凝滞于物,而应与世推移。
4、答案略
5、B、E
(二)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曾担任过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
B.《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C.《离骚》是《楚辞》中的代表作品,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D.后世将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体称之为“楚辞体”或“骚体”。
(2)为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注音并写出它的意义
①既替余以蕙纕( )兮 ②又申之以揽茝( ) ③集芙蓉以为裳( )
④高余冠之岌岌( )兮 ⑤謇朝谇( )而夕替 ⑥宁溘( )死以流亡兮
⑦余虽好修姱( )以鞿羁兮 ⑧ 岂余心之可惩( )
(3)对 “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理解不妥的一项是
A.诗人情感逐渐高昂,他明知自己处境艰难,但情愿突然死去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志向。
B.诗人情感逐渐高昂,以至这节的末尾加上一个“也”字来强调自己不屈服的思想。
C.诗人虽遭“众女疾”,虽“独穷困”,但也不愿改变自己而宁愿突然死去。再一次表示他意志坚强。
D.这里诗人不善与人交往而造成的孤独“不忍为此态”,是说他自己不忍心看到自己这种状态。
(4)阅读屈原《涉江》最后一节,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乱曰: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朝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A.乐章尾声叫做“乱”,这里用“乱”一词,表明是总结全篇的思想内容。
B.诗中的“鸾鸟凤凰”、“露申辛夷”均比喻贤能之士;而“燕雀乌鹊”、“腥臊”则是比喻那些小人。
C.诗中“死林薄兮”和“芳不得薄兮”的两个“薄”字的用法和意义是不相同的。前者是名词,解释为“地方”;后者是动词,解释为“迫近”。
D.“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这句诗的意思是:怀抱着忠诚不合于众,因而失意,我将忽然远行了。
参考答案:
(1)B(2)略(3)D(4)D
Ⅳ 把离骚中最精彩的诗,翻译成白话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
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
上面是原句,下面的是解释
Ⅳ 离骚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什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
Ⅵ 名篇名句默写: 屈原在《离骚》中有一些经典的语句:“( ),(
名篇名句默写: 屈原在《离骚》中有一些经典的语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体现了“民生多艰”的疾苦,而上半部分的最后四句“(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描绘了“民生之乐”的场景,表现出了“余心可惩”的主题。下半部分写作者“上下求索”的历程,其中最能表现出作者“上下求索”决心的两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Ⅶ 屈原的《离骚》中那一句话最经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Ⅷ 想找点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经典的话。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Ⅸ 求屈子说的话,经典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