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涮串形容词
A. 形容麻辣烫的句子
印象中只剩下迷蒙的白雾。耳边是清脆的滴水声,眼前是弥漫着的,散发着辛辣香气的热气,然后是两张只在笑的脸,也许有些对话,也许互相有过拍肩膀,点脑袋,刮鼻子的取笑,但最终形成的只有笑着的脸。
麻辣烫,顾名思义,就是又麻又辣还比较烫的食品。既然麻,就不可能少了花椒;而辣就不可没有辣椒。说起来,好象和我国的川菜有点相似。当然我们不可能只吃花椒与辣椒,麻辣烫的主食是粉条。如果你向上点“档次”,使它更鲜美,可以适当的加入肉和绿色食品等,那样营养丰富了,可能就会改变麻辣烫的原质原味,没有清纯的过瘾。
麻辣烫的制造工序比较简单。首先把粉条在鸡汤里烫一下,等烫得入味了,就把粉条捞进碗里;然后调入花椒、辣椒等一些必需的调料。最好,再给上面浇一点鸡汤。这样一盘麻辣烫就上桌了。就这么简单,但味道却是意想不到的香。当然,麻、辣的程度可以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制。如果你想要,可以在上面撒一点香菜,看起来就象红叶衬绿花。那可真是香飘四溢,十里飘香了!
麻辣烫还讲究一个“烫”字,就是要趁热吃,趁烫吃,那样才能麻的痛快;辣的够劲;即是再冷,也把你烫的汗流浃背、心花怒放。那种滋味啊-----真是无言可喻,欲罢不能。
麻辣烫,这种新世纪的激情食品,色、香、味俱全;麻、辣、烫皆存。让人无论想到、看到、吃到,都有口水直流三千尺的感觉,不愧为小吃之首,一代“食王”!
B. 麻辣涮串的种类
涮串的种类很多,从海里的海鲜,鱼呀,虾呀,蟹呀,贝类,到家禽,猪肉,牛肉,羊肉,鸭肉,鹅肉等,还有健康的蔬菜,白菜呀,豌豆尖,菠菜啊等很多种,巴蜀人喜欢吃辣椒,而涮串也是越辣越好,不但要辣,还要辣的香~所以锅底的佐料就十分重要了~锅底是味道的源泉,像普通的我们可以看得到的,就有辣椒,花椒,桂皮,豆瓣酱,葱姜蒜,八角,香叶,党参,白芷等,有些还是中药得锅底,吃了后可以滋补的!四川真是一个人杰地灵得地方啊~
成都美食,天下闻名。上世纪80年代,“涮串”小吃初现街头,以竹签串豆干、兔腰,在卤锅中烫熟,蘸上麻辣调料,“好吃嘴”们边走边吃,逍遥自在。风味浓郁、菜品丰富、服务优质,价廉消费,深受大众青睐,食客络绎不绝。成都是涮串的发源地。成都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家是:袁记涮串,玉林涮串
C. 形容川菜麻辣烫的词
简单点四个字:麻辣鲜香
文艺点:麻辣烫看起来娇嫩欲滴,闻起来浓香四溢,尝起来辣气却是愈演愈烈,直至意犹未尽,不得不望辣兴叹矣,不得已而弃之。
D. 麻辣涮串都可以串什么串
串串香的配方跟火锅一样的.
一、火锅底料的炒制
原料:菜油500克 牛油300克 郫县豆瓣300克 干辣椒350克 生姜20克 大蒜40克 大葱60克 冰糖30克 醪糟汁100克 八角20克 三奈10克 桂皮10克 小茴10克 草果5克 紫草5克 香叶2克 香草2克 公丁香1克
制法:
1、菜油先炼熟;牛油切成小块;郫县豆瓣剁细;干辣椒入沸水锅中煮约2分钟后,捞出绞成茸,即成糍粑辣椒;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剥成瓣;大葱挽结;冰糖敲碎;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块;草果拍破。
2、炒锅置中火上,炙锅后倒入菜油烧热,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葱结爆香,接着下入郫县豆瓣和糍粑辣椒,转用小火慢慢炒约1~1
E. 麻辣烫可以用什么形容词
美味的
F. 麻辣涮串的简介
“麻辣烫”除了辣椒外更有香料药材和天然植物等配方,把熬制的“香料”放入“鲜香汤”中,再直接放入各种食品,短短几秒至几分钟后就能食用,既能像烧烤那样穿成串烫熟,让人一把把地拿着吃,又能装成碗,大口饕餮。麻辣烫味道别具一个,奇香四溢,让人越吃越想吃,久吃不厌。去掉了火锅、涮羊肉等食品中的口味单一、燥辣、油腻、上火等缺点,又体展现在川味麻辣爽口、回味悠长的风采;麻辣烫经营灵活,味道又优势明显,价格优势明显,绝对比火锅便宜,比吃火锅更简便,更平易近人,因此在成都,麻辣烫除了被称作“冒菜”而外,也有“小火锅”、“小香炉”的说法。
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我们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涮串铺子,红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热气腾腾的一锅红汤以及那一大把一大把的竹签就构成了成都特别的一景。成都人在饮食上的创新能力和聪明才智真是令人感叹!
当年火锅由重庆传入成都,而在一夜间风靡蓉城时,没有人能想到这麻辣鲜烫的吃食变变样,把荤的、素的往竹签上一穿,就穿出了如今火热了十几年也没冷下来的涮串。涮串究竟怎么流入成都的,如今已无证可考。我只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家附近的建设路上,长长一条街,几乎被一家挨一家的涮串摊子挤满了。好像大家都指望靠这涮串赚钱吃饭了。
海带、土豆、肉片、花菜、莴笋、毛肚、香肠、鱿鱼、冬瓜、黄腊丁、贡菜、海白菜、魔芋、黄花、藕、空心菜、排骨等等无论荤素,一毛钱一串,朋友家人三三两两围着小桌,各拿一大把自己爱吃的串串煮进锅里,煮菜的空档,还可以嗑嗑瓜子、喝喝冰镇啤酒、摆些龙门阵。于是,打赤膊的成都男人喝得满脸通红的样子就成了成都一景。
G. 麻辣涮串怎么做
食材 辣烫火锅料, 大料, 香叶, 花椒, 麻椒, 茴香, 豆蔻, 桂皮, 丁香, 蒜葱姜 浓汤宝
1 制作:各种菜清洗后穿上竹签备用。 1.香料准备充足,大料1-2个即可,香叶3-4片,花椒20-30粒,麻椒10粒,茴香1小撮,豆蔻1个,桂皮1大片掰成2-3片,丁香3-5粒,葱姜蒜切片。
2 3.取一个深斗的砂锅,放入慢慢一砂锅的清水,加入一个浓汤宝老母鸡汤熬化煮开小火备用。 4.热锅凉油,把火锅料放入油锅融化开,可以用铲子在锅里切开成小块,方便融化。
3 5.融化后的火锅料大火下入葱姜蒜爆香锅底。 6.兑入2勺之前做开的浓汤宝鸡汤调匀煮开。 7.把砂锅的火开大,把炒锅的辣油汤倒入砂锅中,下入所有的香料。
4 7.把砂锅的火开大,把炒锅的辣油汤倒入砂锅中,下入所有的香料。 8.我用的鱼丸,穿成串,玉米切成3断。 9.把所有的材料都穿在竹签上备用。
5 1.在煮好的麻辣烫的辣汤里面,先下入比较不好熟的东西,丸子类。 2.再下入玉米,可以多煮一会 3.然后是香菇,和木耳,煮约7.8分钟,试具体情况来延长或缩短时间。
6 4.竹签不是必须的,没有的话可以直接涮的哈,我就是觉得好玩,太贪玩了,呵呵。
注意事项 ps:
1.每种菜品不易多,都有几样可以品到不同的味道。
2.没有深斗的砂锅,也可以用大一点的锅子,没的过菜就行。
3.菜品完全可以自由替换,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
H. 形容麻辣烫的词
麻辣鲜香
文艺点:麻辣烫看起来娇嫩欲滴,闻起来浓香四溢,尝起来辣气却是愈演愈烈,直至意犹未尽,不得不望辣兴叹矣,不得已而弃之。
I. 关于“麻辣烫”的古诗词有哪些
没有关于“麻辣烫”的古诗词。有关于其他食物的古诗词:
1、《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晚春田园杂兴》
宋代:范成大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3、《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积雨辋川庄作》
唐代: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5、《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J. 长春好吃的麻辣涮串
我今天去了一个新开的一家,挺好吃的,而且很便宜,也很实惠,叫海贼王麻辣涮串,地点有点偏,在前进大街信息学院和U尼宾馆中间有个胡同,进去走100米再左转,再走100米就是了。我觉得他家的汤比乐山大佛的好喝,我们三个人才吃了三十多块钱。是朋友带我去的,可以坐13路、222路、149路到信息学院下车,好像还有别的车,不过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