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爷台词
㈠ 赵本山是谁啊
赵本山,1957年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著名笑星,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专员。东北二人转国属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总工会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大大。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委员。铁岭市形象大使,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院长。本山传媒集团董事长。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蜚声海外,曾连续十五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被誉为“喜剧之王”、“小品王”、“东方卓别林”。2013年蛇年春晚前,赵本山宣布退出小品舞台。赵本山被誉为“小品王”、“喜剧之王”。全国政协委员。6岁时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乡,几乎成为孤儿,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他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㈡ 狗儿爷涅盘的重温感想
纵观近些年的话剧作品,脱离现实,经验式写作比比皆是,几乎没有一个鲜活的戏剧形象让观众记住。在戏剧精神普遍萎缩的现状下,不仅让我们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名噪剧坛的话剧《狗儿爷涅槃》。
由锦云编剧、刁光覃、林兆华导演的多场现代悲喜剧《狗儿爷涅架》上演后,人们不仅对这部戏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十分希望了解这部戏的作者及创作中的一些情祝,于是,在一个飞雪的中午,记者来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就观众及本刊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采访了这部话剧的编剧—剧作家刘锦云同志。您的剧作《狗儿爷涅梁》_卜演后,在戏剧界和广大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您能否谈谈这个剧本的创作经过?这大概要从我的生活经历谈起了。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从小在农村长大,直到读了大学,假期仍是回农村署家度过。我的许多亲戚至今还是农民,可以说,我这部戏的主人公身上,就有我的一些亲戚的影子。一九六三年,我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又到昌平县的一个公社做农村工作(后调到县委、市委),童年的印象‘我觉得童年的生活积累对于搞艺术的人来说是极重要的)和多年的农村工作经历使我对农民比较熟悉,对他们的生活、命运、追求都有着较深的了解。特别是五十年代屠,农村“极左”政策对农民的坑害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六十年代,我曾当过一段农村千部,一方而,做为农民的亲尾、乡亲,我和他们一同经历了他们所经历的挫折与贫困。 《狗儿爷涅槃》反映的是农民与土地生死相依的关系,其编剧刘锦云也表示:“该剧的成型源于我对农村生活的熟悉,里面的主人公原型就是我的姑父。”
由业余写作开始而最终跨进北京人艺这座艺术殿堂的刘锦云,自小生活在河北农村老家,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郊区的昌平县(现昌平区),一待就是整整16年,农村的景象已经深深烙在了他的脑海里,对农村人物刘锦云更有着深刻的印象。
1982年,刘锦云被调至北京人艺任专职作家。1983年,刘锦云开始了《狗儿爷涅槃》的构思,只不过当时依照的是长篇小说的样式进行的。1985年,刘锦云开始了话剧《狗儿爷涅槃》的写作,也于此时开始不断来往于于是之和英若诚家。
他把按照小说刻画人物的方式写成的10个故事,交给了当时的人艺院长于是之。刘锦云回忆说,“我们一边喝酒吃饭,一边谈这部戏。本来有一段戏是狗儿爷一直在门楼那里蹲着,于是之说要让狗儿爷走出去。当时我立刻想到了农民到山坡地开荒的情景,便有了狗儿爷开荒山坡地那场戏。”当时于是之给了刘锦云很大的支持,“于是之和我说:“你写吧,按素材是个大作品。’”
后来有人称赞《狗儿爷涅槃》是北京人艺探索剧目中最优秀的“看家戏”。是一部无场次的话剧。它的结构形散而神不散,语言通俗、精炼,幽默而富于哲理,文学性极强,它的味道极像《阿Q正传》,所以有人把“狗儿爷”称作“北方农村的阿Q”。 “我初接到剧本,一气呵成读完了,喊了一声:太棒了!它确实透出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能引起人们对过去和未来时代的思索。这个戏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强化戏剧结构和戏剧性情节,是非戏剧化的戏剧。”林兆华描述了当时看到剧本时的心情,剧本敲定之后,剧院领导于是之等人决定由刁光覃、林兆华担任该剧的导演。
根据剧本的风格,刁光覃和林兆华在排练中大量借用了戏曲的表现形式,从舞美到表演都采取了虚实相生的手法。他要求:景,要简练、集中、画龙点睛,以写意为主。后景用大块颜色绘制,用写意手法塑造出形象的感觉和应有的意境。连那个作为戏剧冲突焦点的门楼,也要虚实结合;表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必要时人物可随意跳进跳出。切换背景时,戏在继续着。台上必不可少的道具要演员在合理的情况下自己搬上搬下。有实物动作与无实物动作并存。
最终,“全剧十六段戏一气呵成,不闭幕,从老态龙钟、疯疯癫癫的狗儿爷划火柴要烧门楼开始,以门楼被大火吞噬,狗儿爷出走告终。采用倒叙的手法,以狗儿爷为主体,把整个故事镶嵌在了一头一尾之中,这故事,就是狗儿爷一生的坎坷经历,也有他的幻想和幻觉,如同电影镜头的组合。”刘锦云回忆道。
林连昆的“过不去”
说到《狗儿爷涅槃》,除了编剧刘锦云和导演刁光覃、林兆华,还有一个人不得不谈,那就是第一版的男主演、著名演员林连昆。
翻开《狗儿爷涅槃》的剧本我们发现,林连昆的台词几乎占全剧的一半,有几场几乎是他的独角戏。“在这个戏里,林连昆可以说是把他表演上所有的积累和储备都调动起来了。”梁秉堃说。而刘锦云更是对这位艺术家充满了敬佩。
他说当时56岁的林连昆为了体会人物,不辞劳苦地奔波山乡,走村串户,在三伏天冒着酷暑研读剧本,为修改剧本出主意想办法,而且还和他闹过一次又一次的“矛盾”。
在1987年接受《戏剧电影报》约稿时,刘锦云就曾举过他和林连昆之间的“矛盾”。“林大哥真犟!”刘锦云说这句话时自己却笑了。他说他和林连昆的“矛盾”往往集中在他认为合情合理而演员偏偏坚持“过不去”的地方。
比如剧中有这样两句对话:地主祁永年嘲笑狗儿爷说:“你不如我”,狗儿爷反问“我会不如你!”刘锦云的意愿是我一个贫农会不如你地主吗?但林连昆却对这句台词做了深层处理,在他看来,这个角色应该是悲从中来,又悲又愤又深感遗憾:我苦了一辈子,最终没有发了家,没有当过地主,面对自己的世仇,发出深沉的感慨:“我(一噎),我会不如你呀……”再辅以先挺身,后伏地的形体动作,“真令我拍案叫绝!”刘锦云说。
曹禺用“这是玉啊”评价该戏
1985年,《狗儿爷涅槃》开始演出。北京人艺院长曹禺亲自看了三遍。曹禺看到激动之时拍着刘锦云的肩膀说,“感谢你为剧院写了出好戏啊!”刘锦云回忆说,“在《狗儿爷涅槃》百场演出时,曹禺院长看完后又说‘这是玉啊’。”
曾在2002年接替林连昆出演过狗儿爷及狗儿爷儿子的演员梁冠华,为表演该剧和林连昆先生专门到昌平农村去体验了一段时间的生活,并且直至今日,梁冠华对该剧依然印象深刻,“记得戏里有个情景是苏连玉劝狗儿爷娶小寡妇说‘女人是墙上的泥坯,揭一层还有一层……’”。
《狗儿爷涅槃》后经人翻译到了美国,美国的云雀剧院于1996年演出了这部戏,并邀请刘锦云前去观看。当时座谈时,一美国人指出,他们总感觉中国有奇奇怪怪的东西,但看了这部戏感觉没什么区别,在那个美国人看来,“狗爷特像他的街坊”。再后来,日本、新加坡等地也都排演过此戏,截止到目前,《狗儿爷涅槃》的演出已经达到了200多场。
㈢ 英雄联盟kid鲟将军的梗怎么来的
关于鲟将军的梗
因为又一次采访KID说他喜欢吃中华鲟。
重点:
ig队员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没啥说的,然后就找话题说。说到了,你们都吃过什么罕见的东西。有说吃过鱼翅的,又说吃过燕窝的,轮到小孩了,他问了一句,你们吃过中华鲟吗?瞬间都安静了,因为那时候他们都以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那个中华鲟,其实是人工养的。
(3)狗爷台词扩展阅读:
1,kid介绍:
葛炎,1997年8月23日出生,原汉宫Clan战队中单,IG战队AD,游戏主播。
葛炎于2012年开始参加职业比赛,并在2012年全球总决赛上取得八强,2013年在IEM新加坡站取得冠军[2],2014年在LPL春季赛取得亚军。
2018年3月9日,正式宣布退役。
2,运动生涯:
2012年加入IG战队,在S2中国区总决赛中,IG战队拿到中国区预选赛第一名,顺利跻身S2世界总决赛的舞台。
在s2世界总决赛上IG战队以0比2输给了M5战队,止步总决赛八强。
2013年IG在SWL第二赛季的总决赛上迎来了老对手WE战队,在前两场比赛中IG和WE各胜一局,第三局IG抓住WE失误,成功拿下比赛,赢得冠军。
2013年S3中国区总决赛上IG战队以1:2不敌皇族战队,遭到淘汰。
2013年IEM新加坡站,IG战队以2:0战胜CJ.Frost战队,夺得冠军。
2014年LPL春季赛季后赛,IG战队0:3败于EDG战队取得亚军。
2014年LPL夏季赛IG战队以2胜9平7负积15分,未能进入季后赛。
2015年LPL春季赛,IG战队顺利晋级季后赛,在半决赛上以1:3不敌EDG战队,随后又以3:1战胜了snake战队,取得春季赛季军。
2016年全球总决赛,在小组赛IG战队以1胜5负,遭到淘汰,止步小组赛。
2016年LPL春季赛,IG战队挺近季后赛,在季后赛以0:3败于snake战队止步八强。
2016年LPL夏季赛,IG战队不断的更换下路选手,最终艰难挺近季后赛,在季后赛首轮以0:3败于IM战队止步八强。
2016年全国电子竞技大赛上,IG战队以2:0战胜LGD战队取得冠军。
㈣ 赵本山的小品有哪些
■2008年央视春晚,小品《火炬手》(赵本山、宋丹丹、刘流),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这个,啊,那个,啊,好! ■2009年央视春晚,小品《不差钱》(赵本山、毕福剑、小沈阳、毛毛)(时长23分钟,是春晚有史以来最长的小品),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这个可以有. 这个真没有. ;人生最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活着,钱却没了。 ■2010年央视春晚,小品《捐助》(赵本山、小沈阳、王小利、孙丽荣、于洋) ,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这哪是光线不足呀,你这镜头盖都没打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2011年央视春晚,小品《同桌的你》(赵本山、王小利、李琳、小沈阳
㈤ 求赵本山出演过的小品名(或缩小范围)
春节晚会小品■1990年央视春晚,小品《相亲》(赵本山、黄晓娟),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的第一名赵本山导戏。经典台词:地下工作者(人去世了);搞过对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说出“傻样”这个词,那就百分之八十了■1991年央视春晚,小品《小九老乐》(赵本山、杨蕾),获最佳节目一等奖。经典台词:怕就是爱,爱就是怕。■1992年央视春晚,小品《我想有个家》(赵本山、黄晓娟),获戏剧类一等奖。经典台词: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叫不紧张。■1993年央视春晚,小品《老拜年》(赵本山、阎淑萍等),获戏剧类第二名。经典台词:我是艺术室的主任,相当于副科级呀……把我弄靠边了,一周7天全是礼拜天了■1995年央视春晚,小品《牛大叔提干》(赵本山、范伟、张玉屏),获小品类二等奖。经典台词:扯蛋■1996年央视春晚,小品《三鞭子》(赵本山、范伟、李海),获小品类二等奖。经典台词:别说你开车不合格,你长得都违章了;他平静(镜)了,你能平静吗?■1997年央视春晚,小品《红高梁模特队》(赵本山、范伟等),获小品类二等奖。经典台词: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1998年央视春晚,小品《拜年》(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获小品类二等奖。经典台词:下来了,因为啥呀,腐败啊!耗子给猫当三陪——赚钱不要命。■1999年央视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获一等奖。经典台词:这是鞋拔子脸啊?!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哈喽啊,饭已OK了,下来“咪西”吧;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2000年央视春晚,小品《钟点工》(赵本山、宋丹丹),荣获一等奖。赵本山在小品中的表现(20张)经典台词:穿着马夹我就不认识你了;伤自尊了,太伤自尊了。■2001年央视春晚,小品《卖拐》(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经典台词:走两步,没病走两步;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缘分啊。■2002年央视春晚,小品《卖车》(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经典台词:忽悠,接着忽悠。■2003年央视春晚,小品《心病》(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经典台词:我的心哪,拔凉拔凉地。■2004年央视春晚,小品《送水工》(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经典台词:我是赝品啊。■2005年央视春晚,小品《功夫》(赵本山、范伟等)荣获一等奖。经典台词:两千,两千五,三千,三千五,四千,五千。成交!■2006年央视春晚,小品《说事》(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荣获一等奖。经典台词:相当的胃疼。■2007年央视春晚,小品《策划》(赵本山、宋丹丹、牛群),荣获一等奖。经典台词:你太有才了!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偶耶!■2008年央视春晚,小品《火炬手》(赵本山、宋丹丹、刘流),荣获一等奖。经典台词:这个,啊,那个,啊,好!■2009年央视春晚,小品《不差钱》(赵本山、毕福剑、小沈阳、毛毛)(时长23分钟,是春晚有史以来最长的小品),荣获一等奖。经典台词: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人生最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活着,钱却没了。■2010年央视春晚,小品《捐助》(赵本山、小沈阳、王小利、孙丽荣、于洋),荣获一等奖。经典台词:这哪是光线不足呀,你这镜头盖都没打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2011年央视春晚,小品《同桌的你》(赵本山、王小利、李琳、小沈阳),荣获一等奖经典台词:你家有老头吗;你猜;宾馆302室有事你就找我,反正啥也不了;这孩子咋有点彪呢?此处略去……个字;一抬头面前见头驴(此时赵本山在他们面前)赵本山大叔从1999年《昨天·今天·明天》就穿着那身“本山服”(50年代流行的一身深蓝色布,农民打扮,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帽子)。其它小品作品早期小品(早期在地方台和综艺大观表演的小品)《如此竞争》(1988巩汉林)《宝座》(1988黄晓娟)《小草》(1989)《班》(1989句号李静)《税缘》(1990范伟高秀敏)《瞎搅和》(1990范伟田敬阳)郁闷的赵本山《老有少心》(1991王中清)《辅导》(1993李静白书茵)《卖梨》(1993王平王玲)《老蔫完婚》(1993黄晓娟)《演员的烦恼》(1993句号李静)《捐献》(1994黄宏杨蕾郭达蔡明等)《门神》(1994范伟)《乱收费》(1994范伟)《老伴》(1996宋丹丹)《城市打工妹》(1996范伟王薇)中期小品《儿子大了》(1998范伟)《双簧:村长讲话》(1998潘长江)《同学会》(1999范伟)《说情》(1999范伟)《有钱了》(2001范伟高秀敏)《老根断案》(2001范伟王晓曦)《面子》(2002范伟高秀敏)《新编大忽悠》(2003范伟)《有病没病》(2005李政春赵海燕)《出名》(2005众弟子)《过年了》《送戏》(2007刘流等)《生日快乐》(2009刘小光李琳苏小龙)《就差钱》(2010毕福剑刘小光田娃)《约会象牙山》(2011何炅谢娜王小利小沈阳等)《相亲》(2011宋小宝赵海燕)拉场戏《驱邪》(1987李静李海)《1+1=?》(1988李静)《麻将豆腐》(1988黄晓娟)《大观灯》(1988潘长江)《马前泼水》小品中的赵本山电视戏曲片《摔三弦》(1984王秀芬陈佩云)《双送鸭》1988《双叩门》1988《摘幌》1993电视剧《一村之长》(1992)《夜深人不静》(1996)《一乡之长》(1997)赵本山乡村爱情系列拍摄花絮剧照(14张)《家有仙妻2之活宝寻宝记》(1997)《家和万事兴之情归龙年》(2000)《家和万事兴之善意的谎言》(2001)《刘老根Ⅰ》(2001)《刘老根Ⅱ》(2002)《马大帅Ⅰ》(2003)《马大帅Ⅱ》(2004)《马大帅Ⅲ》(2005)赵本山小品剧照(20张)《乡村爱情》(2006)《乡村爱情Ⅱ》(2008)《关东大先生》(2009)《乡村爱情故事》(2010)《乡村爱情交响曲》(2011)《来的都是客》(2011)(客串)《后厨》(2011)(客串)电影《来的都是客》又名(左右逢圆)(1990)《现世活宝》(1990)《荆轲刺秦王》(1997)(饰高渐离)赵本山在电影《落叶归根》中的剧照(15张)《有话好好说》(1998)《男妇女主任》(1999)《幸福时光》(2000)《龙过鼠年》(2008)《恭贺新禧》(2007)主演:赵本山吴孟达宋丹丹《落叶归根》(2007年)《震撼世界的七日》(首部抗震剧)《三枪拍案惊奇》(2009年)(客串)《大笑江湖》(2010)主演:赵本山小沈阳林熙蕾恬妞《建党伟业》(2011)主演:刘烨李沁赵本山赵本山在电影《龙过鼠年》中剧照(10张)《一代宗师》(2011年)合作演员:梁朝伟张震林青霞《狗爷》(秘密策划中)舞台剧《他和她的外遇》(2001)执导作品《乡村爱情》系列《关东大先生》活动记载赵本山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8张)2010年11月出席《大笑江湖》北京首映会
㈥ 最近很火的一位华人笑话大师是谁
是赵本山吗?赵本山
网络名片
赵本山赵本山(1957年10月2日-),出生于辽宁铁岭市开原市莲花镇莲花村石嘴沟,著名小品、中国东北二人转演员。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联欢晚会上享有极高声望,被誉为“小品王”,曾经蝉联10余年春节联欢晚会“最受欢迎作品奖”得主。创立有本山传媒集团,任董事长。集团业务包括电影、电视剧、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等。近年来因大力提携新人、热衷慈善事业等义举而赢得广泛好评。
中文名: 赵本山
外文名: 赵大叔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辽宁铁岭
出生日期: 1957年10月2日
职业: 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
代表作品: 不差钱,火炬手,策划,说事,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
身高: 175cm
体重: 63kg
血型: B
目录
个人履历
本山作品春节晚会小品节目
其它小品作品
电视戏曲片
电视剧
电影
舞台剧
亲自执导作品
活动记载
艺术天使
名人点评
本山徒弟
本山传媒本山传媒:演而优则商
事业根本:二人转
影视剧、文化产业与成本控制
赵本山这个人
本山列传(古文版)
本山自述苦孩子的幸福童年
坎坷的明星路
四上央视遭拒绝
《刘老根》是新尝试
制造家庭痛苦的人
经典语录
贴吧相册 个人履历
本山作品 春节晚会小品节目
其它小品作品
电视戏曲片
电视剧
电影
舞台剧
亲自执导作品
活动记载
艺术天使
名人点评
本山徒弟
本山传媒 本山传媒:演而优则商
事业根本:二人转
影视剧、文化产业与成本控制
赵本山这个人
本山列传(古文版)
本山自述 苦孩子的幸福童年
坎坷的明星路
四上央视遭拒绝
《刘老根》是新尝试
制造家庭痛苦的人
经典语录贴吧相册 展开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赵本山(20张)赵本山6岁时就开始跟二叔赵德明(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赵本山一生的财富,为 赵本山
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本山17岁入公社文艺宣传队,又入威远乡业余剧团,后借调西丰县剧团主演二人转。 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在李忠堂与崔凯合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剧中扮演盲人张志,一举成名。“摔”剧获演出一等奖。当年,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1986年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那时,赵本山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1]的拉场戏《大观灯》300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东北三省。 赵本山主演的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戏曲电视剧《双叩门》、《过了这个村》、《摘幌》等剧,获过许多国家、省级奖励。 1983年 主演拉场戏《摔三弦》,1984年 获优秀奖。 1984年 拍摄电视戏曲片《摔三弦》,1985年 担任男主角,1986年 获首届中国戏曲电视剧“鹰像”三等奖。 1987年,在姜昆的推荐下“打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开始了他更加辉煌的艺术人生。春节晚会上,小品《征婚》、《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送礼》、《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分获一、二等奖。 1988年 主演电视戏曲片《双送鸭》, 获全国电视戏曲片二等奖。 《双扣门》 本山的漫画
又获“金三角奖”。 1989年 参加首届东北三省民间艺术节,参加辽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0年 主演拉场戏《1+1=?》,1991年 获表演一等奖、最高探索奖。电视戏曲片《双叩门》,获东北三省电视剧“金虎奖”。主演拉场戏《麻将、豆腐》。 1990年 首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0年 主演小品《相亲》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第一名。同年拍摄的电视戏曲片《摘幌》担任主演,获“飞天”三等奖。 1991年 获“十佳”演员第一名,节目为三个最佳节目之首。同年拍摄电视剧《过了这一村》,担任男主角,获“飞天”二等奖。 1991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牛大叔提干》,获小品类二等奖。 同年经辽宁省文学艺术联合会、辽宁文艺新星评选委员会审定,被评为“辽宁文艺新星”。 1992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我想有个家》。 1993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93年 主演小品《老拜年》 1995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95年 主演小品《牛大叔“提干”》 1996年 获“活力28杯”春节晚会最佳节目一等奖。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三鞭子》,荣获小品类二等奖。 1997年 主演小品《红高梁模特队》,2000年 获“春兰杯”二等奖。 主演电视连续剧《一乡之长》,获辽宁长篇电视剧一等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8年 获“春兰杯”戏剧类一等奖。主演的电视剧《一村之长》,获飞天奖。 1998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拜年》,获“伊利杯” 二等奖。 赵本山
1999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获一等奖。 拍摄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荣获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优秀故事片奖”、“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被辽宁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德艺双馨”艺术家。 2000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钟点工》获一等奖。七月,任电影《幸福时光》男主角。 2001年 获“春兰杯”戏剧类第二名。 2001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卖拐》获一等奖。 2002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卖车》获一等奖。 同年春,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中,担任导演及男主角。电视剧《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放,播放时,收视率空前,许多城市万街空巷。2002年9月5日-10日以赵本山名字命名的“赵本山杯”小品大赛会同中国首届铁岭国际民间艺术节在铁岭举行,社会好评如潮。 2003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心病》获一等奖。同年成立辽宁省民间艺术团,本山艺术学院。 赵本山 出席活动(20张)2004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送水工》获一等奖。 2005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功夫》获一等奖。 2006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说事》获一等奖。 2007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策划》获一等奖。 2007年 MTV超级盛典内地最具风格男演员。 2007年12月11日19时赵本山的父亲赵德仁在沈阳武警总队医院去世,享年82岁。 2007年 拍摄《乡村爱情2》。 2008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火炬手》获一等奖 (赵本山、宋丹丹、刘流)。 赵本山
2009年 春晚表演《不差钱》获一等奖(赵本山 毕福剑 小沈阳 毛毛)。 2009年 参加影视《震撼世界的七日》。 2009年 9月30日凌晨,赵本山在上海突发脑出血入院治疗,后被紧急送往华山医院,其病情被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过多位专家精心治疗,半个月左右康复出院。 2009年10月13日至2009年10月27日,赵本山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住院。 2009年12月 本山传媒与台湾东风传媒,华纳音乐、环球热力兄弟影音在北京刘老根大舞台正式签署合作 协议,宣告三家娱乐集团强强联手,将打造华人TOP YOUNG偶像组合。 2010年 辽宁春晚表演《就差钱》(赵本山、刘小光、田娃、毕福剑)。 2010年 虎年春晚,和弟子小沈阳 、王小利、于洋、孙丽蓉表演《捐助》获一等奖 2010年4月底,赵本山出品,著名导演朱延平,编剧宁财神,拍摄电影《大笑江湖》,主要演员:赵本山、小沈阳、林熙蕾、热力兄弟(BOSS、赵晨浩)、台湾名嘴吴宗宪、香港喜剧明星曾志伟和吴孟达等。 2010年5月29日,赵本山获得第三届华鼎之夜最具分量的“中国年度最杰出艺术家成就大奖”。 2010年8月底,赵本山、小沈阳、王小利、博比肯、热力兄弟(赵晨浩、BOSS)主演《狗爷》电影全球海选。 庄稼院(庄稼院在此有非城市、起点低、没有受过正规系统教育之意--东北方言的释义)长大的民间演艺奇才。从小与二叔学艺,著名的摔三弦儿原型就是其二叔。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美名远扬,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被观众誉为“红笑星”“小品王”“土神”“东方卓别林”“中国笑星”等美誉。艺德高尚,成功不忘家乡,先后为灾区、为家乡希望工程修路捐款几十万元。《刘老根》、《刘老根Ⅱ》、《马大帅》、《马大帅Ⅱ》、《马大帅Ⅲ》系列电视剧中担任导演和主角,另外导演并参演《乡村爱情》故事、《关东大先生》,把中国影视喜剧向前推进一大步。 2006年,连续三年与宋丹丹合作,“黑土”、“白云”的形象深入人心。 2009年,成功的推出了小有名气、而又让自己得意的徒弟小沈阳。 2010年,成功地推出王小利。 赵本山 赵本山
现为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大大、全国青联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铁岭市形象大使。 妻子马丽娟,辽宁省戏校教师,育有一对龙凤双胞胎:赵一楠和赵一涵。前妻葛淑珍,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因病逝世。 随着高秀敏病逝,范伟的离开 ,没有了何庆魁的支持本山再也很难展现曾经的辉煌,他依然在舞台上奋斗着。
编辑本段本山作品
春节晚会小品节目
■1990年央视春晚,小品《相亲》(赵本山、黄晓娟),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第一名 赵本山
。 经典台词:地下工作者(人去逝了);搞过对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说出“傻样”这个词,那就百分之八十了 ■1991年央视春晚,小品《小九老乐》(赵本山、杨蕾),获最佳节目一等奖。 经典台词:怕就是爱,爱就是怕。 ■1992年央视春晚,小品《我想有个家》(赵本山、黄晓娟),获戏剧类一等奖。 经典台词: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叫不紧张。 ■1993年央视春晚,小品《老拜年》(赵本山、阎淑萍等),获戏剧类第二名。 经典台词:我是艺术室的主任,相当于副科级呀……把我弄靠边了,一周7天全是礼拜天了 ■1995年央视春晚,小品《牛大叔提干》(赵本山、范伟、张玉屏),获小品类二等奖。 经典台词:扯蛋 ■1996年央视春晚,小品《三鞭子》(赵本山、范伟、李海),获小品类二等奖。 经典台词:别说你开车不合格,你长得都违章了;他平静(镜)了,你能平静吗? ■1997年央视春晚,小品《红高梁模特队》(赵本山、范伟等),获小品类二等奖。 经典台词: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但这句话后来没火起来) ■1998年央视春晚,小品《拜年》(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获小品类二等奖。 经典台词:下来了,因为啥呀,腐败啊!耗子给猫当三陪——赚钱不要命 ■1999年央视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这是鞋拔子脸啊?!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哈喽啊,饭已OK了,下来“咪西”吧;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2000年央视春晚,小品《钟点工》(赵本山、宋丹丹),荣获一等奖。赵本山在小品中的表现(20张) 经典台词:穿着马夹我就不认识你了;伤自尊了,太伤自尊了。 ■2001年央视春晚,小品《卖拐》(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走两步,没病走两步;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缘分啊。 ■2002年央视春晚,小品《卖车》(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忽悠,接着忽悠。 ■2003年央视春晚,小品《心病》(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我的心哪,拔凉拔凉地。 ■2004年央视春晚,小品《送水工》(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我是赝品啊 ■2005年央视春晚,小品《功夫》(赵本山、范伟等)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 两千,两千五,三千,三千五,四千,五千。成交! ■2006年央视春晚,小品《说事》(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相当的、胃疼 ■2007年央视春晚, 《策划》—赵本山 宋丹丹 牛群,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你太有才了! ■2008年央视春晚, 《火炬手》—赵本山 宋丹丹 刘流,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这个,啊,那个,啊,好! ■2009年央视春晚, 《不差钱》—赵本山 毕福剑 小沈阳 毛毛(时长23分钟,是春晚有史以来最长的小品),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这个可以有. 这个真没有. ■2010年央视春晚, 《捐助》—赵本山 小沈阳 王小利 孙丽荣 于洋 ,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这哪是光线不足呀,你这镜头盖都没打开。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长。 从笔者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本山大叔从1999年《昨天·今天·明天》就穿着那身“本山服”(50年代流行的一身深蓝色布,农民打扮,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帽子)。
其它小品作品
早期小品(早期在地方台和综艺大观表演的小品) 《如此竞争》(1988 巩汉林) 《宝座》 (1988 黄晓娟) 《小草》 (1989) 《办班》 (1989 句号 李静) 《税缘》 (1990 范伟 高秀敏) 《瞎搅和》(1990 范伟 田敬阳) 赵本山
《老有少心》(1991 王中清) 《辅导》 (1993 李 静 白书茵) 《卖梨》 (1993 王平 王玲) 《老蔫完婚》(1993 黄晓娟) 《演员的烦恼》(1993 句号 李静) 《捐献》(1994 黄宏 杨蕾 郭达 蔡明 等) 《门神》(1994 范伟) 《乱收费》(1994 范伟) 《老伴》(1996 宋丹丹) 《城市打工妹》(1996 范伟 王薇) 中期小品: 《儿子大了》(1998 范伟) 《双簧:村长讲话》(1998 潘长江) 《同学会》(1999 范伟) 《说情》(1999 范伟) 《有钱了》(2001 范伟 高秀敏) 《老根断案》(2001 范伟 王晓曦) 《面子》(2002 范伟 高秀敏) 《新编大忽悠》(2003 范伟) 《有病没病》(2005 李政春 赵海燕 ) 《出名》(2005 众弟子) 《过年了》 《送戏》(2007 刘 流 等) 《生日快乐》(2009 刘小光 李 琳 苏小龙) 《就差钱》(2010 毕福剑 刘小光 田娃) 拉场戏: 《驱邪》 (1987 李静 李海) 《1+1=?》 (1988 李静) 《麻将豆腐》(1988 黄晓娟) 《大观灯》(1988 潘长江) 《马前泼水》
电视戏曲片
《摔三弦》(1984 王秀芬 陈佩云) 《双送鸭》1988 小品中的赵本山
《双叩门》1988 《摘幌》1993
电视剧
《一村之长》(1992) 《夜深人不静》(1996) 《一乡之长》(1997) 《家有仙妻2之活宝寻宝记》(1997) 《家和万事兴之情归龙年》(2000) 《家和万事兴之善意的谎言》(2001) 《刘老根Ⅰ》(2001) 《刘老根Ⅱ》(2002) 《马大帅Ⅰ》(2003) 《马大帅Ⅱ》(2004) 《马大帅Ⅲ》(2005) 《乡村爱情》(2006)赵本山 乡村爱情系列 拍摄花絮 剧照(14张) 《乡村爱情Ⅱ》(2007) 《关东大先生》(2008) 《乡村爱情故事》(2009) 《乡村爱情交响曲》(2011)
电影
《来的都是客》 又名(左右逢圆)(1990)赵本山小品剧照(20张) 《现世活宝》 (1990) 《荆轲刺秦王》(1997)(饰高渐离 ) 《有话好好说》(1998)赵本山在电影《落叶归根》中的剧照(15张) 《男妇女主任》(1999) 《幸福时光》(2000) 《龙过鼠年》(2008)赵本山在电影《龙过鼠年》中剧照(10张) 《恭贺新禧》(2007)主演:赵本山 吴孟达 宋丹丹 《落叶归根》(2007年) 《震撼世界的七日》(首部抗震剧)本山大笑江湖剧照(3张) 《一代宗师》(2009年) 合作演员:梁朝伟 张震 林青霞 《三枪拍案惊奇》(2009年) (客串) 《狗爷》(2010) 《建党伟业》(2010)主演:刘烨 李沁 赵本山 《大笑江湖》(2010)主演:赵本山 小沈阳 林熙蕾 恬妞
舞台剧
《他和她的外遇》(2001)
亲自执导作品
《关东大先生》制作完成,现已播出
活动记载
2010年11月赵本山出席主演《大笑江湖》北京首映会
编辑本段艺术天使
中国观众今天能享受到赵本山小品艺术,据说应该感谢的是姜昆。1987年,姜昆在辽宁铁岭偶然地看到赵本山的一场演出,之后他极力向中央电视台导演推荐赵本山,当时他说, 赵本山
辽宁有一名演员非常不错,他表演节目,现场观众有的笑昏过去、有的笑岔了气,还有的笑得犯了心脏病,他的舞台即兴和现场调动观众情绪都相当出色,相当有魅力,这个人叫赵本山。 1990年赵本山一走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辽北小品就在中央电视台生了根,每年的春节晚会要是没有辽北小品,观众就觉得这台晚会没有味道,十几年来,赵本山受到了亿万观众的深深喜爱。 赵本山小品缘何能受到观众喜爱?辽宁省文联副大大崔凯说,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辽北小品是根植于东北特有文化的一种艺术样式,带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韵味,正是这种原生态的东北味征服了全国观众。 东北气候寒冷,广袤的松辽平原一进入冬天就是农闲,漫漫长日,“猫冬儿”的人们靠什么过活?弄个火盆土炕上围坐一堆,唱地方戏"二人转",讲故事、说笑话,你一句我一句,传统的,现代的,逗得大伙儿哈哈一笑,各种情绪、情感就都得到了宣泄。可以说,东北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逼生了属于北方特有的文化,辽北语言充满了生动、鲜活的因子,生命力非常旺盛,特别是地方戏“二人转”,男演员就叫“丑”,女的叫“旦”,三分“旦”七分“丑”,丑角在二人转里调解气氛,制造笑料,一串串即兴的说口,非常生活化,加之,东北人性格开朗、率直,说话一步到位,形成东北文化土层里特有的幽默感。 黑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赵本山,他对发笑的艺术是如此稔熟,加之他骨子里天生的那种喜剧感觉,形成了赵本山小品独有的艺术魅力--把一切生活中的东西拿过来,经过赵本山的嘴一说出来,就是笑话。 应该说,赵本山小品的生命线是语言,他那一口地道的辽北方言,因其特有的语法、语音、语汇而具有一种穿透力,他一张嘴就是一串串的疙瘩话、俏皮话、歇后语、练语,包袱抖得特别响,使观众深深地陶醉,他就这样以北方农民独特的幽默、夸张和滑稽瞬间征服了亿万观众。 赵本山小品最大的语言特色首先是丰富、生动的口语,赵本山从“二人转”继承了一份重要的艺术遗产,这便是“说口”,他不但能准确掌握传统说口的节奏和韵律,还能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用现代词语以及乡村俚语创造出崭新的说口风格,语言节奏鲜明,十分上口,富有韵味,而且内含一种极富魅力的幽默感,一张嘴便妙语成珠,最没效果的词儿到了他嘴里也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喜赵本山在颁奖台上(5张)剧效应,深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其次,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看似轻松,却耐人寻味,“就兴你们年青人连蹦带跳,又搂又抱,我们老年人就只能干靠。”《相亲》里徐老蔫一句话说到观众心坎里,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心里还有种酸溜溜的感觉,赵本山以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准确地抓住了各种人物的转折关系,也准确地抓住观众心理和情绪,每一句话、每一字都能和观众心理合上拍。 赵本山塑造的“蔫哏”系列,是他艺术作品里最耀眼的一道风景,他疲疲软软、拖拖沓沓,话头里带滑稽,善良里有狡诘,不时甩个疙瘩口,甩个小包袱,冷不丁冒出一句让人忍俊不禁的话,小品《相亲》里,当马丫问什么叫“傻样”时,徐老蔫答:“这还不懂,搞过对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说出傻样这个词,那就百分之八十了!”。还有“幸福”是什么?“遭罪”。徐老蔫对马丫的一系列揶揄调侃,善意的捉弄,是爱到极致时的一种逆向表现,巧妙地烘托出老蔫对马丫的一往情深。 再有就是赵本山的语言极具喜剧意识,他在一系列小品中扮演了形形色色的喜剧人物,其年龄、身份、形象、性格各不相同,只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主人公万变不离其“丑”,扮相“丑”、语言“丑”、动作“丑”,他一本正经地扮演着一个个丑得不能再丑的形象,其结果却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喜剧美。如在《相亲》中赵本山为徐老蔫设计了蹒跚的步履、不时还低下头用脚尖蹭地等等形体语言,这些观众不觉丑,只感到好笑、逗乐,让人感到人物善良的本性和真实。 “笑的制作者是可敬的,赵本山及其小品艺术拨动了时代的笑神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大规模的笑的时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对赵本山的小品艺术非常欣赏,他说:笑也需要一个由头,赵本山小品给人们提供了这个由头,艺术家经过高超的艺术,善良的挑逗,使人们开怀大笑,放松身心,愉悦情感,从农民到教授谁不需要会心地一笑呢。 赵本山捐款
编辑本段名人点评
2009春节晚会小品《不差钱》 2009小沈阳、毛毛的出现,很多人会不由的想到小品中的一段台词:“长江后浪推前浪。把我爸拍在沙滩上”。 但当人们想到“赵本山”这个名字,就如同想到了另一个名词,那就是“快乐”。而后浪的出现,也是快乐的一种延续。 赵本山与小沈阳相遇过程 小沈阳在哈尔滨唱二人转那会儿,就跟现在的师兄弟都认识了,他们经常跟赵本山提起小沈阳,说他唱得不错。2006年5月的一个夜里,小沈阳接到一个电话,那人一直不出声,就是呵呵地在电话里笑。小沈阳有点不敢相信,冒昧问“哎呀妈呀,难道是赵老师?”对方一句“怎么地?”小沈阳蒙了,激动得有些“麻爪”。当时赵老师说,“听说你唱得挺好,就来沈阳发展吧!”。 可拜师也不那么容易,赵本山亲自在当时的铁西和平影剧院给小沈阳考试。考试通过后,2006年的中秋节,小沈阳正式拜师,拜师时,师父跟小沈阳说的唯一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干,犯错误收拾你’。 赵本山联合电视台举办的娱乐节目 本山快乐营 2009年 明星转起来 2009年 2009年被中国名人报道中国相声小品人才库[2]
㈦ 哪些演员的表演可以称为教科书式的演技
演技炸裂的演员,每一个都堪称教科书级别:
一、容嬷嬷
作为每年标志着暑假来了的《还珠格格》,可谓是一部经典之剧,而大家对于里面李明启扮演的角色容嬷嬷,想必是印象深刻的很吧,她用针扎紫薇的时候,电视机前的小伙伴有没有想进去暴揍容嬷嬷的冲动呢?事实上,李明启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很善良的人,收养流浪动物,但是也会遇到因为看了电视,对她不满的人,不过这正是对她演技的一种肯定,大家应该恨的是电视剧中的人物,而不是演员本身。
二、潘粤明
在《白夜追凶》中,潘粤明一人分饰两角,分别饰演哥哥和弟弟,哥哥是一个性格阴沉严肃的警察,而弟弟却是活波开朗,带些痞气。大家看过《向往的生活》,会觉得潘粤明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很安静的人。这样的反串对于演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潘粤明通过自己的演技,为大家呈现了两个不一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演技炸裂了。
三、朱一龙
他可谓是个演技派,沉淀10年,去年夏天终于凭借着《镇魂》大火,也收获了一帮小迷妹的心。他在剧中饰演沈巍、黑袍使、夜尊三个人,不仅造型多变,更是绝对挑战演技,一人分饰三角,想想都对演员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他没让观众失望,每个角色都演绎的恰到好处,大结局的时候更是演技炸裂,真是棒!
㈧ 求赵本山小品完全列表
春节晚会小品
■1990年央视春晚,小品《相亲》(赵本山、黄晓娟),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的第一名 赵本山导戏
。 经典台词:地下工作者(人去世了);搞过对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说出“傻样”这个词,那就百分之八十了 ■1991年央视春晚,小品《小九老乐》(赵本山、杨蕾),获最佳节目一等奖。 经典台词:怕就是爱,爱就是怕。 ■1992年央视春晚,小品《我想有个家》(赵本山、黄晓娟),获戏剧类一等奖。 经典台词: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叫不紧张。 ■1993年央视春晚,小品《老拜年》(赵本山、阎淑萍等),获戏剧类第二名。 经典台词:我是艺术室的主任,相当于副科级呀……把我弄靠边了,一周7天全是礼拜天了 ■1995年央视春晚,小品《牛大叔提干》(赵本山、范伟、张玉屏),获小品类二等奖。 经典台词:扯蛋 ■1996年央视春晚,小品《三鞭子》(赵本山、范伟、李海),获小品类二等奖。 经典台词:别说你开车不合格,你长得都违章了;他平静(镜)了,你能平静吗? ■1997年央视春晚,小品《红高梁模特队》(赵本山、范伟等),获小品类二等奖。 经典台词: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 ■1998年央视春晚,小品《拜年》(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获小品类二等奖。 经典台词:下来了,因为啥呀,腐败啊!耗子给猫当三陪——赚钱不要命。 ■1999年央视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这是鞋拔子脸啊?!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哈喽啊,饭已OK了,下来“咪西”吧;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2000年央视春晚,小品《钟点工》(赵本山、宋丹丹),荣获一等奖。赵本山在小品中的表现(20张)经典台词:穿着马夹我就不认识你了;伤自尊了,太伤自尊了。 ■2001年央视春晚,小品《卖拐》(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走两步,没病走两步;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缘分啊。 ■2002年央视春晚,小品《卖车》(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忽悠,接着忽悠。 ■2003年央视春晚,小品《心病》(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我的心哪,拔凉拔凉地。 ■2004年央视春晚,小品《送水工》(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我是赝品啊。 ■2005年央视春晚,小品《功夫》(赵本山、范伟等)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 两千,两千五,三千,三千五,四千,五千。成交! ■2006年央视春晚,小品《说事》(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相当的胃疼。 ■2007年央视春晚,小品《策划》(赵本山、宋丹丹、牛群),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你太有才了!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偶耶! ■2008年央视春晚,小品《火炬手》(赵本山、宋丹丹、刘流),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这个,啊,那个,啊,好! ■2009年央视春晚,小品《不差钱》(赵本山、毕福剑、小沈阳、毛毛)(时长23分钟,是春晚有史以来最长的小品),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这个可以有.。 这个真没有. 人生最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活着,钱却没了。 ■2010年央视春晚,小品《捐助》(赵本山、小沈阳、王小利、孙丽荣、于洋) ,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这哪是光线不足呀,你这镜头盖都没打开。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2011年央视春晚,小品《同桌的你》(赵本山、王小利、李琳、小沈阳),荣获一等奖 经典台词:你家有老头吗; 你猜; 宾馆302室 有事你就找我,反正啥也办不了; 这孩子咋有点彪呢? 此处略去……个字; 一抬头面前见头驴(此时赵本山在他们面前) 赵本山大叔从1999年《昨天·今天·明天》就穿着那身“本山服”(50年代流行的一身深蓝色布,农民打扮,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帽子)。
其它小品作品
早期小品
(早期在地方台和综艺大观表演的小品) 《如此竞争》(1988 巩汉林) 《宝座》 (1988 黄晓娟) 《小草》 (1989) 《办班》 (1989 句号 李静) 《税缘》 (1990 范伟 高秀敏) 《瞎搅和》(1990 范伟 田敬阳) 郁闷的赵本山
《老有少心》(1991 王中清) 《辅导》 (1993 李静 白书茵) 《卖梨》 (1993 王平 王玲) 《老蔫完婚》(1993 黄晓娟) 《演员的烦恼》(1993 句号 李静) 《捐献》(1994 黄宏 杨蕾 郭达 蔡明 等) 《门神》(1994 范伟) 《乱收费》(1994 范伟) 《老伴》(1996 宋丹丹) 《城市打工妹》(1996 范伟 王薇)
中期小品
《儿子大了》(1998 范伟) 《双簧:村长讲话》(1998 潘长江) 《同学会》(1999 范伟) 《说情》(1999 范伟) 《有钱了》(2001 范伟 高秀敏) 《老根断案》(2001 范伟 王晓曦) 《面子》(2002 范伟 高秀敏) 《新编大忽悠》(2003 范伟) 《有病没病》(2005 李政春 赵海燕 ) 《出名》(2005 众弟子) 《过年了》 《送戏》(2007 刘流 等) 《生日快乐》(2009 刘小光 李琳 苏小龙) 《就差钱》(2010 毕福剑 刘小光 田娃) 《约会象牙山》(2011 何炅 谢娜 王小利 小沈阳等) 《相亲》(2011宋小宝 赵海燕)
拉场戏
《驱邪》 (1987 李静 李海) 《1+1=?》 (1988 李静) 《麻将豆腐》(1988 黄晓娟) 《大观灯》(1988 潘长江) 《马前泼水》 小品中的赵本山
电视戏曲片 《摔三弦》(1984 王秀芬 陈佩云) 《双送鸭》1988 《双叩门》1988 《摘幌》1993
电视剧
《一村之长》(1992) 《夜深人不静》(1996) 《一乡之长》(1997)赵本山 乡村爱情系列 拍摄花絮 剧照(14张)《家有仙妻2之活宝寻宝记》(1997) 《家和万事兴之情归龙年》(2000) 《家和万事兴之善意的谎言》(2001) 《刘老根Ⅰ》(2001) 《刘老根Ⅱ》(2002) 《马大帅Ⅰ》(2003) 《马大帅Ⅱ》(2004) 《马大帅Ⅲ》(2005)赵本山小品剧照(20张)《乡村爱情》(2006) 《乡村爱情Ⅱ》(2008) 《关东大先生》(2009) 《乡村爱情故事》(2010) 《乡村爱情交响曲》(2011) 《来的都是客》(2011)(客串) 《后厨》(2011)(客串)
电影
《来的都是客》 又名(左右逢圆)(1990) 《现世活宝》 (1990) 《荆轲刺秦王》(1997)(饰高渐离 )赵本山在电影《落叶归根》中的剧照(15张)《有话好好说》(1998) 《男妇女主任》(1999) 《幸福时光》(2000) 《龙过鼠年》(2008) 《恭贺新禧》(2007)主演:赵本山 吴孟达 宋丹丹 《落叶归根》(2007年) 《震撼世界的七日》(首部抗震剧) 《三枪拍案惊奇》(2009年) (客串) 《大笑江湖》(2010)主演:赵本山 小沈阳 林熙蕾 恬妞 《建党伟业》(2011)主演:刘烨 李沁 赵本山赵本山在电影《龙过鼠年》中剧照(10张)《一代宗师》(2011年) 合作演员:梁朝伟 张震 林青霞 《狗爷》(秘密策划中)
舞台剧
《他和她的外遇》(2001)
执导作品
《乡村爱情》系列 《关东大先生》
活动记载
赵本山 2010 博鳌国际旅游论坛(8张)2010年11月出席《大笑江湖》北京首映会
㈨ 英若诚翻译《狗儿爷涅盘》的背景以及翻译目的
锦云(1938- )本名刘锦云,生于河北省雄县。1963年毕业于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多年从事话剧创作。著有《狗儿爷涅盘》、《阮玲玉》、《风月无边》等多部剧作。现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大大。
《狗儿爷涅盘》由北京人艺1986年在北京首演,深受观众喜爱。这是一部多场悲喜剧。作者以过去几十年中国农村的变迁为背景,以饱蘸深情的笔,描绘了一个背负着中国封建经济及传统文化沉重包袱的普通农民――狗儿爷的命运。此剧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多种叙事手法交替进行,使得戏剧性场面迭出,扣人心弦。人物语言生动传神又颇富哲理。加之英若诚先生如何把这些中国老农民的方言土语翻译成地道的英文,也给了人们一个悬念,为此剧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狗儿爷涅盘》反映的是农民与土地生死相依的关系,其编剧刘锦云也表示:“该剧的成型源于我对农村生活的熟悉,里面的主人公原型就是我的姑父。”
由业余写作开始而最终跨进北京人艺这座艺术殿堂的刘锦云,自小生活在河北农村老家,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郊区的昌平县(现昌平区),一待就是整整16年,农村的景象已经深深烙在了他的脑海里,对农村人物刘锦云更有着深刻的印象。
《狗儿爷涅盘》后经人翻译到了美国,美国的云雀剧院于1996年演出了这部戏,并邀请刘锦云前去观看。当时座谈时,一美国人指出,他们总感觉中国有奇奇怪怪的东西,但看了这部戏感觉没什么区别,在那个美国人看来,“狗爷特像他的街坊”。再后来,日本、新加坡等地也都排演过此戏,截止到目前,《狗儿爷涅盘》的演出已经达到了200多场。
讲述者:刘锦云、梁冠华参考书目:《〈辉煌的艺术殿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五十年》
史记
《狗儿爷涅盘》版本年表
首演:1986年。
导演,刁光覃、林兆华;主演,林连昆、谭宗尧、李士龙、梁冠华、王姬等。
复排:2002年。
导演,刁光覃、林兆华;主演,梁冠华、李士龙、陈小艺、何冰等。
1990年,英若诚辞去文化部副部长的职务,回到了他热爱的舞台上,并很快翻译和导演了英国作家肖伯纳的名剧《芭芭拉少校》。1995年,他又将刘锦云的《狗儿爷涅盘》译成英语交由美国百老汇夜莺剧团排演,该剧于1996年1月23日在美首演,令美国观众领略到了中国话剧的魅力
老实说,
“毛三爷”在学习外国语言上并不是天赋很高,他也是用了下笨工夫的办法。他充分利用早自修的一个小时和晚自修的两个小时,每天都要背不少的单词和一段500字的圣经原文以及莎士比亚著名的14行英文诗。坚持半年以后,他便有了长足、扎实的进步。初步攻下语言关后,他坚持背英语原文诗,如背诵莎士比亚、雪莱、华兹华斯、济慈,每天一个诗人的一首诗,365天就有365个人和365首诗。这里还要交待几句后话:在1982年英若诚被英国的密苏里大学邀去教授中国戏剧,要给二三十名研究生排一出戏——曹禺改编的巴金小说的《家》,由英若诚翻译。别的地方都好办,惟独第一幕洞房的戏,瑞珏和觉新说的台词都是诗,实在是难以处理。这要求有很强的意境、感情、节奏和韵律,搞不好这一幕整个戏就砸了!英若诚翻译起来,渐渐地沉浸到诗的意境中去,越写越流畅,这时他才悟到42年以前在圣路易中学下的工夫,背下的许多英语诗歌,一下子都有了用处。英语诗歌所有的节奏、韵律,语言的音乐性,整体的结构,艺术的感觉,等等,都很自然地冒出来了。英若诚深刻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训,用一夜的时间把这幕戏满意地翻译出来。
考进了清华大学的外文系,并拜在那里任教的英国诗人燕卜荪为研读西方戏剧的启蒙老师。从此,他便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翻译结下了终生的缘分。
都是网上搜来的,有没有你有用的
英若诚先生曾经说过,2000年春天对他来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将他翻译的8部戏剧作品,以英汉或汉英对照的形式,在国内出版了。田本相指出:从英若诚翻译的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彼得·谢弗的《上帝的宠儿》、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赫尔曼·沃克的《哗变》五部外国戏剧,不难看出英若诚翻译作品的两个特点:一是选取的剧本都是经典性的;二是语言都具有生动、鲜明的舞台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英若诚先生经常翻译戏剧中的经典作,至于在美国上映后的详细情况就无法查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