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描写美丽中国的片段,100子

说真的,《美丽中国》给人的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淘洗。
对于纪录片,贯彻的宗旨就是客观,客观是纪录片的本质。《美丽中国》创作者富有理性与关怀,执著追求真相与探索心灵,并且能够开启这一项打动世人内心的工程。
《美丽中国》远离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传统生活的人们,表现出中国历史长河中根深蒂固的和谐淳朴与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个定位是十分准确且适时的,因为在现代都市的快生活中,中国的古典特质已经日渐湮灭了。
很多事物是我第一次得以如此近距离观赏,有时候真的内心在疑问,这真的是中国嘛?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学校,既有同情也有羡慕。西藏几千年的对自然的敬畏,保护了当地原始的自然生态。那里的人们贴靠着大地,向着朝圣路,他们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护关爱这片圣洁之土与万物,定会有美好的来生。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类生活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没有想到中国很多地方,人与自然还是那么融洽,他们可能在世俗眼中是穷苦贫乏的,但事实是这些人的心灵才更为澄澈与充实。
镜头展现了奇趣的动物与绝伦的景色后总会加上诸如此类的解说:此物种已经濒临灭绝,此环境带已经严重缩减。这沉重的事实令我不禁生出无限忧心。
纪录片目的是记录,更是留给大众以思考。
中国面临的不止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我很难想出代表现代中国的符号是什么?看吧,外国人没有把镜头对准拔地而起的高楼,真正的中国不在大都市,而是在小巷胡同、竹林深处,在香格里拉,在楼兰。民族的信仰就在那些与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舍的村民心中。他们会坚守到最后一刻,只为那圣洁的天地。。
喜马拉雅的巍峨山峦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众多文明的源头,几千年繁衍不息。然而再过30年,80%的冰川将不复存在,领略了神圣的恢宏之余更多的是对人类自我糟蹋,导致古老文明危在旦夕的震撼
有时候常常面对匪夷所思的镜头就想人家是怎么拍的,为什么可以在雪山高峰之间平稳地穿梭,拍一年四季的变化得经历如何漫长的等待。一部优秀纪录片最为重要的是创作的精神,团队意识,敢于冒险又耐得住寂寞。
《美丽中国》关注了自然与人生存的大命题。更多了种人文关怀,对古老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地了解。人与自然的不断疏离违背了宇宙的规律,纪录片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自身环境的审视。自然不会毁灭,即便人类灭绝,天也照蓝,归根结底,人类毁灭的只是自己。
从香格里拉到丝绸之路,从蒙古草原到喜马拉雅,从大兴安岭到热带海洋,整个系列看下来,我更加了解了自己居住的土地,以及土地上几千年的人与生物。
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一个原味的中国,一片数个世纪以来传送着的土地。

B. 《美丽中国》的影评

从雅克·贝汉《鸟的迁徙》开始,现代纪录片对看惯央视大江大河的我们产生了一次心灵上的颠覆,记得当时看完DVD,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跳出来。后来经过一系列诸如《帝企鹅日记》的灌输,又看到高清的《行星地球》时,依然让我升级的目瞪口呆。

如果说BBC的《行星地球》产生了一次视觉上的震慑的话,那么,《美丽中国》就是一次心灵上的清洗。

很多人觉得《美丽中国》确实养眼,但充其是娱乐,内容空虚、或者又狭隘的扯到政治上说外国人埋怨中国环境,这么说你真是被CCTV教育的很好。要不形容此纪录片对白含糊不清,不足以表现中国博大芸芸,而且全篇都在描述动物……

一.国内外纪录片的角度

对于这次记录首先说一下拍记录片的角度,纪录片贯彻的宗旨就是客观,客观是纪录片本质,我国很多纪录片,尤其央视的格调与世界上其它国家迥然不同,其原因在于我们常常把纪录片拍成宣传片,当一个记录轻飘飘的煽情与美化时它也变的不足为信甚至让人反感,失去了呈现真实,揭露真相,记录片也就变的没有力量。

记录片难拍重点不是技术,而是创作者的勇敢与关怀,理性的追求真相与探索心灵并且能够打动世人内心的工程是艰巨的。

有人说《美丽中国》肤浅时,我们想一下《迁徙的鸟》,全片几乎没有什么对白,但是震撼了全世界人的心,因为有太多看似简单的事物却被我们忽视了,纪录片的工作就是用心来观察周围任何看的到的事物。就好像在中国,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穷人、沿街乞讨乞丐,当他屈膝于你时,你可能和你女朋友厌恶的躲开了。但是各个论坛都在发什么最震撼国人照片,这个时候你又被莫名其妙的感动了。这不是在说现代人的虚伪和被蒙蔽,而是在说一个好纪录片不在于把一个事物诠释的多么全面与挖掘的多深,比方泱泱中国怎么可能用6集就展示它的美?六万集都不够,而是如何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深入浅出的表现出来。就好比中国纪录片拍长江,会用大量生硬考究的解说,乐此不疲的详述着它的历史与宏伟,这个如果给BBC,一个壮丽游走的航拍就达到目的了。这里也有个技术问题,我们一拍就把直升机拍进去了。

所以说国内外记录片的区别在于,成熟的记录片应该是用镜头说话,而我们是了为解说词的顺理成章去拍那几个镜头,更像是电视散文,失去了纪录片发觉与探索的乐趣。

中国真正好的纪录片其实诞生在民间的DV记录。

二.定位

《美丽中国》远离的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生活的在其间的人,从它们身上表现出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淳朴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理念。这个定位是异常准确的,因为现代都市的人与生活中,中国的特质已经被湮灭了。

此次拍摄,很多事物是被第一次展现在镜头上的,诸如云南洞穴中蝙蝠捉鱼的场面、熊猫的求爱交配,有时候真的内心在质问,这真的是中国嘛?居然有太多的惊奇与陌生,我怎么完全不知道不了解?也许是我无知,但是我敢肯定很多人看过剧集都要有此感。

最让我感动的是生活在北方森林中的鄂温克妇女,她们在世代游牧中悉心照顾森林中的驯鹿

这些生灵也都有了它们自己的名字,然而过这种生活的鄂温克人只有30个了,几乎所有的族人都放弃了森林生活,搬进了现代省事的钢筋水泥房子里。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学校,说不出是同情还是羡慕。西藏几千年的对自然的敬畏,保护了大量野生动物和原始的自然生态,那里的人们贴靠着大地,向着伽拉萨山朝圣,他们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护关爱这片圣灵之土与万物生灵,定会有美好的来生。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类生活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没有想到中国很多地方,人与自然那么融洽,他们可能在你眼中是穷苦贫乏的,但事实是这些人的心灵才更为清透,比你更了解脚下的土地。说白了人那才活的像个人本来该有的生活,城市人活的都像个奴隶,而且还津津乐道。

镜头展现了奇趣的动物与绝伦的景色后总会加上诸如此类的解说:此物种已经濒临灭绝,全世界只有若干只,此环境带已经严重缩减。基本片中向世人展现的物种除了虾米小鱼都感觉都已经所剩无几了,然而这也是事实,当然BBC总也不忘讨巧的加一句,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对问题担忧的同时也赋予了希望。

片子阐述了一个空前发展和人口爆炸社会下,环境的面临的重大危机与压力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全人类当今最大的问题,放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成立。

纪录片目的是记录,思考留给大众,我国号称大型纪录片常常把观念框死,灌输其形式而非客观展现。西方传媒几十年依旧包罗万象,我们感觉刚一上就黔驴技穷。

三.失落的世界

中国面临的不止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我很难想出代表现代中国的符号是什么?我们还在拿着四大发明找着大国的优越,其实这种心态就像个虚空的外壳脆弱不堪,文化内核早已塌陷,禁不起半点指点,当安东尼奥尼等一系列电影人把镜头对准中国时,惊起层峦叠嶂的罪名,尤其改革开放后,原因外国人他们没有把镜头对准拔地而起的高楼,现在看来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些人给我们记录了宝贵的影像,当央视把镜头对准日新月异的时候,国际影人才找到了真正的中国!不在深圳、不在上海,在小巷胡同、竹林深处,在香格里拉的密林,在风干的楼兰,一些我国的影像纪录者听起来就生畏的地方。当我们民族信仰出现危机的时候,要感谢BBC这样的摄制组让现代人看到信仰在何处,就是那些与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舍的村民,当国家危难时,开奔驰宝马的都跑了,这些人会坚守到最后一刻。我们身后是冰冷的高楼,他们身后是圣洁的雪山。

我们跑的太快,遗失了很多东西,物质让我们作茧自缚,躯体被附着的不透气后,魂灵腐蚀的很快。

四.如何说教

中国人很含蓄,但是到说教别人时就变的很直白,西方人很直白,但是到了说教的时候就变的很含蓄。

谆谆教导可以用在中国古代,那时候人的诱惑少,可以平静下来,但是放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这种不痛不痒细水长流的唠叨,很轻易的被人以为苍蝇蚊子煽打开来。所以当今倘若想让人反思就需要刺激他。

你能说《难以忽视的真相》不说教嘛?但是它把说教留在了最后,首先向你抛出各种惊人数据,对你狂轰滥炸,深深把你刺激了,当你担忧与思索的同时,之前的客观记录对说教部分起到了推波助澜也水到渠成,煞费苦心的一方面让你了解真相,另一方面就为了结尾那几句教你如何做起。《医疗内幕》通过美国与其它西方国家医疗体系的对比,让人产生巨大的落差之余会质疑与探讨与自密切相关问题。

环保纪录片说教是必须的,只要把信息从灌入转变为引导的时候它就会成功。所以这个模式大概是打你个巴掌再给你个红枣。《美丽中国》是先给你一箩筐红枣然后在给你记嘴巴。喜马拉雅的巍峨山峦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众多文明的源头,几千年繁衍不息。然而再过30年,80%的冰川将不复存在,领略了神圣的恢宏之余更多是对人类自我作践,导致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危在旦夕带来的震撼。

大体是,好看嘛?我们说好看,美嘛?美!马上灭绝了,见不到了!由此我们心里一沉,引发出反省,最后他也要给出你希望。

比如讲到金先生捕鸟给上海有钱人吃,然后展现了他娴熟的捕鸟技艺,当我们心里低估怎么炫耀起捕鸟的时候,原来金先生早已成了自然保护着,捕鸟是为了给鸟体检,然后放生。

其实这种转变我在生活中也看到,之前麻雀被捕杀过度,如今成群飞舞,而且在我家院子里的麻雀都不怕人,人对动物的观点多少在进步。节目完结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一味发展虽然导致中国自然环境的毁灭,而有计划的生态旅游将为野生动物带来无限裨益,中国高速发展的后果造成对资源、生存空间以及环境质量的巨大压力,然而这些问题也同样考验着我们,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解决如此大范围的环境问题,那个这个国家必非中国莫属。

说明了,这不单是中国问题,也是个世界问题与我们人类文化的问题。

五.技术

当镜头从高空俯视中国大陆时,隆隆作响,这样的镜头实属厚重磅礴,当今的影像制作,除了要立场新颖,技术也尤为重要,尤其自身格局大的纪录片,格局大就是不同于拍个体人的日常生活,或者简单的访谈,倘若拍自然、拍太空或者拍故宫之类,没有昂硬的技术支持、精致的画面,要想吸引现代人去看个纪录片,真的很难。这个不止需要资金人力物理,更需要创作者的勇气和艰辛,深入腹地,寻寻觅觅,纪录片的拍摄也是一场探险。

有时候常常面对匪夷所思的镜头就想人家是怎么拍的,为什么可以在雪山白峰之间平稳的穿梭,拍一年四季的变化得是如何漫长的等待。《迁徙的鸟》胶片就长达460公里,最后剪出来也就一个多小时,所以在技术的保障下人家真实呕心沥血啊,比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纪录片创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冒险、豁的出去同时也耐得住性子。

cctv联合摄制,央视真会给自己粉金。可能那几个很模糊的镜头由于未能实地拍摄是央视提供的。

整个西亚、中华文明的神圣源头喜马拉雅,再过30年,山峦的冰雪将消融

六.自然纪录片-本质的复兴

从弗拉哈迪开始,纪录片就带有关注自然与人生存的大命题,如今我们看到几十年前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仿佛凝视远古,观摩化石。弗拉哈迪从那时起就尊重人类各异的文化传统,表现他们的智慧与尊严,关注人们的情感和命运。如今自然纪录片再一次兴起,是否是一种本质的复兴?《美丽中国》与《行星地球》同样让人对波澜壮阔的自然产生震撼与敬畏,但《美丽中国》更多了种人文关怀,对古老的丧志殆尽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而可能用不了多久这些人们的生活也只能在这珍贵的影像中找到,人与自然的不断疏离违背了宇宙的规律,纪录片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自身环境审视,就像《第十一个小时》里讲,自然不会毁灭,即便人类灭绝,消失的资源几百万年会重生,太阳依旧、天也照蓝,归根结底,人类毁灭的只是自己。把自然与人分开来讲是不负责任的,当五花八门的记录片夺人眼球时,西藏雪山上的人与牦牛往往脱颖而出的吸引着人,这说明人类本来的洁净的精神在对现代文明、现代文化进行的最后一次召唤。我们乐意听到看到,证明着我们也依存向往。

七.原味的中国

从香格里拉到丝绸之路,从蒙古草原到喜马拉雅,从大兴安岭到热带海洋,整个系列看下来你会更加了解你居住的土地,以及生活几千年的人和生物,虽然他们的习俗、信仰越来越鲜为人知,好在今天被记录了下来,用节目里的话说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一个原味的中国,一个数个世纪以来传送着的土地。

C.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美丽中国的内容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可持续发展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绿色发展是增加更多绿色投资,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生态文明建设跟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紧密相连。“‘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被写进报告,是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美丽中国是何模样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
从我们的工作中,不难看出不科学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最近几年的天气预报工作中,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前几年是珠三角,这几年扩展到长三角、京津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趋势越明显。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看,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都严重不足,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很大。
美丽中国为了什么
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当前,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这不仅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而且将使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坚实,实现永续发展、长治久安。
美丽中国何处着力
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生态文明要融入各方面和全过程
愿景美好,任务艰巨。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山川秀美,对林业建设来说,必须把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作为总攻方向,实现因林而绿、因林而美、因林而富。”生态不文明做法普遍存在,生态文明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树立。同时,自然的价值还没有完全被承认,从社会观念上讲,对财富的拥有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评判幸福的主要标志……
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的确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观念上的更新、消费行为的改变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全方位的参与,绿色价值观引导的绿色政策、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逐步到位,一个美丽的中国才会如约而至。

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与此同时,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此外,应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变奢侈消费、劣质消费等习惯。


D. 美丽中国的主要内容

——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系统性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们注意到,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展示中国方方面面的内容,民间文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杂技、电视、电影、戏剧、曲艺、絵画等各个领域节目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自然地理、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展示中国的、各地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引领观众体验和领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也在社会意义上.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打造国际水准,高品味,高覆盖,视听盛宴。

E. 美丽中国的含义什么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可持续发展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绿色发展是增加更多绿色投资,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生态文明建设跟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紧密相连。“‘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被写进报告,是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美丽中国是何模样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
从我们的工作中,不难看出不科学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最近几年的天气预报工作中,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前几年是珠三角,这几年扩展到长三角、京津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趋势越明显。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看,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都严重不足,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很大。
美丽中国为了什么
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当前,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这不仅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而且将使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坚实,实现永续发展、长治久安。
美丽中国何处着力
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生态文明要融入各方面和全过程

F. 简述美丽中国纪录片讲的啥

《美丽中国》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
影片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万公里海岸线等。
《美丽中国》曾荣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1]
《美丽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拍摄了中国56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历时4年拍摄,使用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

《美丽中国》分为《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BBC英文版的名称对应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全片拍摄中国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1]

G. 谁知道《美丽中国》1-6的简要内容谢谢

1、锦绣华南:长江是世界第三大的河流,总长超过6000公里。它刻出了中国最精彩的地貌——喀斯特地貌,一个石灰石山峰耸立,到处是峭壁深洞的神话世界。

2、云翔天边:该集涵盖的土地是系列中最少的,只是覆盖了云南省范围,云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到3%,但是它占有全国总数近四分之一的植物、动物物种在这里都随处可见。

3、神奇高原:该集以神秘辽远的青藏高原为背景,展示日夜守护这片心灵净土的异兽珍禽——盘羊、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蓝羊、黑颈鹤、凤头鸊鷉、温泉蛇……

4、风雪塞外:该集所涉及的地域样貌是系列中最多样化最丰富的。有内蒙草原、甘肃戈壁,也有东北密林、西部边陲。有以“魔鬼城”闻名的敦煌雅丹,也有凡间仙境长白山天池,也有荒芜人迹的大沙漠。

5、沃土中原:该集以长城和黄河流域的中原为中心,镜头扫过这片曾经孕育过中华古文明的大地。

6、潮涌海岸: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全世界第三长的海岸线和近三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海域。那里充满无数奇妙的鸟类和海洋生物。

《美丽中国》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

影片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万公里海岸线等。

(7)美丽中国的串词扩展阅读: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BBC自然历史部提供了一次机会去制作首部关于中国自然历史的系列片。同时随着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官方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2005年BBC制作组得到官方许可,与中视传媒联合拍摄。这也是CCTV首度与BBC自然历史频道进行合作。

《美丽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拍摄了中国56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历时4年拍摄,使用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

《美丽中国》分为《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BBC英文版的名称对应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

全片拍摄中国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

H. 诗歌朗诵美丽中国走起来串词

大中国,歌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重复)(1)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2)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呀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永远那个永远那个我要伴随她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美丽中国走起来-周鹏歌词美丽中国走起来美丽中国走起来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不要迟疑别再等待一起摇摆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只要你寻找就能找到你的最爱人来人往生活节奏总是那么快忙忙碌碌忘记外面其实很精彩没日没夜不停地奔忙渴望拥抱梦想敞开自由胸怀大河上下千里高原万重的山脉长江黄河春暖花开云朵也洁白山中的鸟儿大声的歌唱唱出那快乐享受着天籁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不要迟疑别再等待一起摇摆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只要你寻找就能找到精彩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不要迟疑别再等待一起摇摆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只要你寻找就能找到你的最爱美丽中国走起来美丽中国走起来北国豪放南国婉约不同的神采无边无际潮起潮落浪花一排排古往今来历史的气概五千年文明中华的风采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不要迟疑别再等待一起摇摆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只要你寻找就能找到精彩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不要迟疑别再等待一起摇摆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只要你寻找就能找到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不要迟疑别再等待一起摇摆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只要你寻找就能找到精彩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不要迟疑别再等待一起摇摆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只要你寻找就能找到你的最爱只要你寻找就能找到你的最爱

I. 《美丽中国》 的作文,给我个开头和结尾就够了

开头:
一个美丽的人,可以是活力四射的青年,可以是风姿绰约的女子,可以是仪表堂堂的绅士,也可以是深沉睿智的老者;一座美丽的城市,可以是积淀厚重的古典之城,可以是高楼林立的现代之城,可以是蓝天碧水的海滨之城,也可以是古木参天的生态之城。那么一个国家呢?我们的中国,又美丽在哪里呢?

结尾:
中国的美,在于他五千年来史书典籍上的点点墨迹,在于他有长城之长绵延千里,在于他几十年来一刻不停地与世界共同前进的步伐,更在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他们有泰山般雄伟的身姿、昆仑般屹立不倒的精神。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的美,美在过去,美在现在,美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