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保险公司

而且伯克希尔公司不只是保险,他的保险之所以能在众多保险公司中鹤立鸡群,是因为他的保值最低,服务最好,赔偿能力最强
什么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就是在你对你所了解的领域中,找到相关的企业,对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企业进行仔细的研究,通过市面资金流量,管理层对股东们的诚信度,他们的能力等做出分析之后,确保这个公司在十年之内,甚至20内也不会发生改变的公司进行投资。
否则那就是投机了,现在电视上的一些股票专家什么的都是骗人的,如果他们真有能力预测的话,自己早就赚翻了,巴菲特先生曾在10-19岁研究股票,他也想研究出来股票走势,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巴菲特开始的公司是融入了亲朋好友的钱建立起来的责任制公司,但是最后解散了。
因为那时他有了足够的钱去投资别的公司,伯克希尔公司和哈撒韦公司原来是两家棉花厂龙头,在世界大战之后受到重创并且合并,此时巴菲特拥有该公司的大量股票,他把公司的管理层换了之后也没拯救过来,然后棉花产业就倒闭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变成了他的投资公司。

㈡ 请问(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光着身子游泳)这句话的岀处

巴菲特经典名言:

1、利用市场的愚蠢,进行有规律的投资。——去利用它的错误,而不是跟着犯错误。

2、好公司+便宜价格=买进。——只买打折的好公司。

3、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风险与收益永远不成正比,风险越小收益越高。

4、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贪婪。——与众不同,才能成功。

5、通货膨胀是投资者的最大敌人。——通货膨胀与自己的收益在赛跑。

6、我一直相信我们自己的眼睛远胜于其他一切。——控制自己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用数据说话。

7、头脑中的东西在未整理分类之前全叫“垃圾”!——不经过仔细整理分析,你就不可能分清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错对都不知道,那只能是垃圾。

8、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不要做神仙都做不到的事。

9、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证券分析师就是那些理发师。

10、如果你能从根本上把问题所在弄清楚并思考它,你永远也不会把事情搞得一团遭!——你是看到了根,还是只是看到了叶?你好像明白,其实什么都没明白。

11、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知道什么,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你不知道的大家都不知道,所以不知道的变成知道了才有价值。

12、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一直在光着身子游泳!——长赢才是真的赢。

13、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鸭子,由于暴雨的缘故水面上升,你开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时你却以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你以为自己是股神,其实你什么都不是。

14、如果你加入扑克赌局20分钟还不知道谁是输家,那么你就是输家!——知彼的前提是知己。

15、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我并不试图超过七英尺高的栏杆:我到处找的是我能跨过的一英尺高的栏杆。——放大镜后面的你不是真实的你。

16、当我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洞穴之中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挖掘。——错上加错,只能错的无法挽回。

17、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有用。——你是学那些大师的,还是学那些自认为是大师的?

18、搞清楚他们要去的地方而不是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守株待兔不愚蠢,愚蠢的是你不知道兔子要去何方?

㈢ 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谁

著名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爱恨情愁。同时,哈姆雷特也是该剧主人公丹麦王子的名字。后有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和越剧等艺术作品。
作品简介

哈姆雷特 剧本
全名: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简称:Hamlet
又名:王子复仇记《哈姆莱特》
作者:英国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
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少年时代曾在“文学学校”掌握写作技巧和丰富知识,因父亲破产走上独自谋生之路。各种职业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22岁时他离开家乡来到伦敦,照料看戏人的马匹,演一些小配角。后来从改编剧本到从事独立创作。尽管受到主流才子们的嘲讽打击,但莎士比亚的剧作却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爱戴。后来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沙龙,对上流社会有了直观观察和了解,事业扩大,为其日后创作提供更丰富的源泉。
主要角色
(因为版本差异,人名可能有出入,请参考英文原名和莎剧汉译。以下从朱生豪译本。)
哈姆雷特 Prince Hamlet —— 丹麦王子。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要对杀父凶手复仇。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之后他达成了目的,整个王宫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他最后也中了致命的毒剑死去。
克劳迪斯 Claudius —— 丹麦现任国王。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后继任了王位。老国王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他正是谋杀自己的凶手。他罪有应得,最后死在侄子复仇的毒剑下。
鬼魂 King Hamlet (Ghost) —— 哈姆雷特的父亲死后化成的鬼魂。他被弟弟毒死时,哈姆雷特正在国外。
乔特鲁德 Gertrude—----- 丹麦王后,王子的亲生母亲。老王死后她改嫁克劳迪斯,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这种关系被视为乱伦,所以引起了哈姆雷特的仇恨。她替哈姆雷特误喝下了克劳迪斯预设的毒酒,当场身亡。
波洛涅斯 Polonius—— 克劳迪斯的御前大臣。他是个出了名的老顽固,阻挠哈姆雷特与欧菲莉亚之间的爱情。哈姆雷特总是假装呆头呆脑来戏弄他。他躲在一块挂毯后,偷听哈姆雷特与王后的谈话时,被王子一剑刺死。
雷欧提斯 Laertes—— 波洛涅斯的儿子。为了父亲和妹妹的死用剑杀死了哈姆雷特。他也死在哈姆雷特的毒剑下,尽管当时哈姆雷特没有意识到剑是带毒的。
奥菲莉娅(欧菲莉亚)Ophelia—— 波洛涅斯的女儿。她与哈姆雷特双双陷入爱河,但种种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们无望结合。作为哈姆雷特疯狂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她被他无情抛弃,加上父亲的死让她陷入精神错乱,最终失足落水溺毙。
霍拉旭 Horatio—— 哈姆雷特大学里的密友。他没有直接卷入王室之间的阴谋,所以他成了哈姆雷特的传声筒,莎翁用他来烘托剧情。他也是唯一一个活到全剧结束的主要角色。虽然他曾扬言要自杀。
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 Rosencrantz & Guildernstern—— 都是哈姆雷特大学中的老同学。他们被克劳迪斯招来照看哈姆雷特。虽然两人在剧中的作用不大,但王子很快就猜疑两人是间谍。当国王下密令要处死远在英国的哈姆雷特时,他把名字偷换了。于是两人在幕后莫名其妙地死去。
福丁布拉斯 Fortinbras—— 挪威王子。在剧中只有短短的过场戏。但他的重要性在于,全剧的最后台词由他说出,似乎象征着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阐述了剧作主题。

㈣ 请帮忙翻译以下一段话,并请讲解 along for the ride是什么意思谢谢!

28岁的哈撒韦和32岁的弗朗科,这两位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主持人,他们的青春热情将为奥斯卡吸引一批新的观众。

㈤ 闪光的哈萨维中哈萨维诺亚有什么经典台词么

就知道两句
(1)人类所犯下的过错,就让“马法狄”(组织名)来肃正它!
(2)体制中所包含的毒是不得不净化的!(体制に含まれる毒は净化しなくちゃならないんだよ!)

㈥ 有没有人帮忙列举几位世界著名企业家的秘书

巴菲特的著名女秘书
文/安妮。楼瑞 编译自《石板书》
黛比。波萨内克为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效力了近20年,任务包括媒体接待、投资人答询、完全老板交代的各种任务。
9月奥巴马总统提出的削减4.4万亿美元国债计划,包含一项“巴菲特规则”,即确保年收入逾100万美元的富人税率高于中等收入者。因为巴菲特有句名言:他支持的税率比自己的秘书更低,这有失公平。
在伯克舍。哈撒韦公司的奥马哈总部接到笔者的电话时,黛比叹了一口气,礼貌地回应说:“对不起,我不会就此接受采访。”“我理解一定有无数人要求采访你。”“我只能和你说这些了。白白。”她挂断电话。
外界对她了解多少呢?不多。据公开记录和媒体报道,黛比今年55岁,家住奥马哈市郊,长着一头红色短发。如果你在当地Gorat牛排馆点热烤牛肉三明治时提到她的名字,店家会多浇一勺肉汁。
最重要的一点或许是,她似乎对老板既钦佩又忠心耿耿。巴菲特曾在致投资人的公开信中提到她的名字,称她是自己的“无价助理”。
对于每年记者提出的众多请求,她总能给予简洁而及时的回答,但潜台词都是“恕不评论”。据说她曾在一次发布会上穿一件T恤,上面印着:“嗨,我是黛比。巴菲特没空。我不置评。”
艾丽丝。施罗德在她的巴菲特精彩传记中描述黛比“和蔼可亲”。她告诉笔者,这位秘书也“可爱、礼貌又能干”,“她的最大本事是保护巴菲特不受众多要钱和求出场者侵扰。哈撒韦公司没有公关或投资关系人员,所以她的头衔也许是秘书,但她兼任他的个人助理,和他没空时的全公司发言人。”
有此能力的人在华尔街可以轻易挣到六位数,“但这毕竟是奥马哈”,她大概只挣10万美元不到。不过,巴菲特每年会给她一些公司股票。因为巴菲特已经将黛比当做了自己的家人一般。

㈦ 巴菲特投资股票都不卖的话,他靠什么赚钱

其实巴菲特赚钱的途径有以下几点(个人分析):
1、靠老生常谈的长期持有股票闻名。可是他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普遍与民生相关的,饮料、剃须刀、超市、报纸这些本身就与民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再加上某些产品处于垄断地位,利润本来就高,记得看过一本书,巴菲特并不是这些公司的最大股东,却是大股东之一,召开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需要分红或者听取其它意见的时候巴菲特的发言权还是很重的,所以他不单单买进了这些股票就一无所获,反而获得了丰厚的分红,这点与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每股送几分是有极大差别的,仔细看看港交所就可以知道每股派1.5、2元其实相对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2、靠做差价。伯克希尔哈撒韦同样是投资集团,单靠吃利息不可能维持庞大的资本运营,中国石油是最大的例子,低价时买入,高价时卖出,低迷时买入,疯狂时卖出,这里的前提是,这还是一只被低估的绩优股。
3、借名气拉升股价,从容出货。私募经理赵丹阳深谙此道,跟巴菲特推荐物美商业,股价拉升后所获取的利润跟与巴菲特吃餐饭所花的钱不过九牛一毛,想想巴菲特是如何高调宣传比亚迪的,据说巴菲特买入比亚迪的成本仅仅8港元还不到,然而消息放出后,以及巴菲特实地调研,比亚迪股价更是一路飙升,受益的不单单是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更是他这个世界级股神;
4、购买优先股,这点上与分红不同,优先股是在分配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方面比普通股票具有优先权的股票,优先股持有者与上市是约定股息率的,较少受公司利润变动的影响,只要有盈利,必须分红。唯一的不足就是享受不了公司高增长带来的高利润。不过既然买了优先股,应该是从保值增值的角度考虑,不必承担高成长带来的高风险。
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一个全方位的投资集团,涉及面相关广,维持每年的增长率不赚钱不可能办到的。
希望这些能帮到你。

㈧ 一段话,. 英翻中

有些村民很大程度上靠赚游客的钱谋生,那些游客前来参观诸如安妮-海瑟薇的小农舍,或者莎士比亚的出生地之类的景点,而非来看演出。

㈨ 遇上潮水退去后的裸泳者,这是出自那句话

一、出自巴菲特:

巴菲特名言“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形容股市的。

二、意思:

当短期非理性的市场因素(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退去后,你才会看到什么公司是具有真正投资值的,什么公司只是一些市场的题材炒作;

换个角度看,如果是指投资者,则是当短期非理性的市场因素(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退去后,你才会知道谁是在投资,谁是在投机.

三、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男,经济学硕士。1930年8月30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商,主要投资品种有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

2016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沃伦·巴菲特排第9名。2016年10月,在《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年度“美国400富豪榜”中,沃伦·巴菲特排第3名。

2016年12月14日,荣获“2016年最具影响力CEO”荣誉。

2017年3月21日,在《福布斯2016全球富豪榜》中,沃伦·巴菲特排第2名。

2017年7月17日,《福布斯富豪榜》发布,沃伦·巴菲特以净资产734亿美元排名第四。

2018年2月28日,《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87岁的沃伦·巴菲特保持第二位,财富增长31%,成为越过1000亿美元大关的第二人。

2018年3月6日,福布斯2018富豪榜发布,840亿美元的沃伦·巴菲特跌至第三位。

2018年7月7日,扎克伯格超过巴菲特,成为全球第三大富豪。

2019年3月5日,福布斯发布第33期年度全球亿万富豪榜,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身家净值降至825亿美元,排名第3位。

(9)哈撒韦台词扩展阅读

巴菲特个人经历

学习

1941年,刚刚跨入11周岁,他便跃身股海,并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一年内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

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传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诀窍。

1951年,21周岁的巴菲特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婚姻

1952年,巴菲特和苏珊·汤普森结婚,他们双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北大学读书时,苏珊和巴菲特的妹妹罗伯塔是住同一间宿舍的舍友。当巴菲特顺路拜访她并向她求婚时,苏珊离开了就读的大学和他结了婚。巴菲特夫人是在离巴菲特的家只有一个半街区的地方长大的。

事业

1957年,巴菲特成立非约束性的巴菲特投资俱乐部,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到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46%,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路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

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美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

从1965~1998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0.2%,高出道·琼斯指数10.1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8年,他就可得到433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3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0年3月,巴菲特成为RCA注册分析师公会荣誉会长。

自2000年开始,巴菲特透过网上拍卖的方式,为格莱德基金会募款。底价5万美元起拍,以获得与巴菲特共进晚餐的机会。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将一千万股左右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股,捐赠给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计划,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款。

2007年3月1日晚间,“股神”沃伦·巴菲特麾下的投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财政年度的业绩,数据显示,得益于飓风“爽约”,公司主营的保险业务获利颇丰。

伯克希尔公司2006年利润增长了29.2%,盈利达110.2亿美元(高于2005年同期的85.3亿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间,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21.46%,累计增长361156%;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为10.4%,累计增长幅为6479%。

患病

2012年4月17日, 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向其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致信,称自己经诊断患有前列腺癌,不过他在信中仍乐观表示自己感觉还不错,医生表示他的病“到2012年还没有生命危险”。

巴菲特4月17日宣布自己患一期前列腺癌后,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18日向巴菲特致电表示慰问。白宫新闻秘书杰伊·卡尼表示,奥巴马在得知巴菲特患前列腺癌后主动致电慰问,“他们进行了简短地通话。总统祝愿他一切顺利。”

81岁的巴菲特4月17日在写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一封信中说,自己是在11日体检时发现患癌症的,他形容自己“精力旺盛”,但表示如有任何健康异常情况,会及时向股东报告。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说法,一期前列腺癌如未扩散,患者治疗后5年内的存活率接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