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南话有那些

河南话大辞典

A

●腌臜菜(ā
za
caì)形容人猥琐、下贱,让人看不起。是骂人的单词。例:
“你真是个腌臜菜”。

●腌臜
(ā
za)
奚落、
数落,
连骂带训的意思。
例:
“你腌臜我有啥意思!


●嗸糟(aō zao)同“腌臜”,两词通用。例:“我嗸糟他一顿,他鳖气不
吭。”

●挨(aí) 省略了名词的简用,通常是否定式的批评他人说的或做的不对。
例:“去挨呗,根本没那回事儿。”

●挨皮鞋(aí pí xiã)借代词,意思是否定他人的说法儿或做法儿,该挨
皮鞋踢或踹,
但不是真用皮鞋踢或踹。
这里皮鞋是借代词。
同单音阶词挨一个意
思。例:“说瞎话不是?挨皮鞋呗!”

●嗷嗷(āo ao)⑴喊叫

⑵哭声状

例⑴:“一点儿小事儿,你嗷嗷啥。”
例⑵:“多大委屈呀?别嗷嗷啦,听话。”

●熬糟
(āo
zao)
通常指日常生活垃圾、
废物,
也直接用来形容人。
例:
“包
装托运队那几个货吃、喝、嫖、赌、偷、抢、
拿,啥坏事儿都干,简至一帮熬糟。
这不,前天晚上叫公安抓啦。真是恶有恶报!”

●俺(ǎn)我、我们。
.

●安生(ān shēng)安静地呆着。例:“这孩子一点儿也不安生。”

B

●拔丝儿(bá
sīr)⑴、形容俩人关系密切。例:“马三儿和建国,那是拔
丝儿。” ⑵、代指未婚男女恋爱关系或夫妻。例:“那是谁呀?那是他(她)
拔丝儿。”

●半掩门儿(bàn

mãr)骂人的话,原意指暗娼。郑州话里,不专指暗娼,
形容人特下贱。

●毛尾(máo yì)零星的、少量的动物的毛发。半个,即二分之一个。例:
“今天早上吃了半拉馍,喝了一碗小米稀饭。”

●不罗盖儿(bū luō gâr)膝盖。

●不得劲儿(bū

jiâr)⑴、不舒服、不爽。例:“我今天浑身不得劲儿,
得请一天假,看看大夫。”⑵、不合适、不大好、不人物。例:“打人不打脸、
骂人不揭短。就事论事,说人家小时候咋啦咋啦,你这话说咧不得劲儿。”“一
点儿小事儿就打小报告,我看不得劲儿。”

●卟膦
(bú
lìn)
人的指甲或树的枝杈、
草的刺叶在人体表面重重擦划过后,
肌体上肿起的凸道子叫卟膦,出血的叫血卟膦。

●摆治(baí
zhì)⑴、修理、整理。例:“我这自行车把老死(不活络),
你给摆治一下吧。
”⑵、
出损招让人活受罪,
有欺负、
为难、
玩弄人的意思。
例:
“敢给我糙蛋(见“糙蛋”)?看我不摆治死你。”

●不粘弦(bū
zhān
xián)功夫不到家,上不了台面。例:“给我比,你那
两下子通不粘弦咧。”

●拨拉(bú
là)不费劲的用手拨弄。例⑴:“看你垒那墙,一拨拉都倒。”

⑵ 河南话怎么说

河南方言直接继承了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系统发展演变而成,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语法中的句法结构在广大县市中表现相当一致,只是词法方面稍有不同。词汇中的基本词,特别是根词大体相同,只是读音有些差别,一部分非基本词的差异较为明显。

语音在声调方面除黄河以北有19个县市尚保留古入声外,其余100多个县市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而且中部、东部和西南部广大地区的调值基本一致,声母、韵母多数相同,不同之处也存在看明显的对应规律。

(2)河南台词扩展阅读:

河南话句子:

1、我勒乖乖来

“我哩乖来”是作为语气助词出现的,一般用来表达烘托语句氛围和情感。绝对是曝光率最高的河复南话之一。

2、去球吧

“算了”制的意思,说的时候一定要带河南音。如果别人经常对你说,就代表你这个人不靠谱,百干啥事都白搭了!

3、弄啥来?

“弄啥来”不是不要来的意思,而是问你在做什么呢?你弄啥来?

4、真得劲儿

很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

5、嘚瑟

形容一个人很逞脸自认为了不起度,比如大人常说,这小孩真“嘚瑟”。

6、腌菜

形容人猥琐、下贱,让人看不起。是骂人的单词。例:“你真是个腌菜”。

7、烧包儿

指人不踏实爱炫耀,例子:这人真烧包

8、布拉—

用手拍拍的意思,比如衣服脏了,布拉布拉

9、老末,摸嘟儿,末低遛,后影儿

最后的意思

10、弄啥哩

干什么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河南话

⑶ 求河南话中的经典语句

在河南,有一种不服,叫咋桌,有一种可以,叫中;在河南,有一种距离,叫够不桌,有一种空荡,叫某任啥;在河南,有一种杯具,叫茶缸,有一种土块,叫坷拉;在河南,有一种纸牌,叫接竹竿,有一种游戏,叫藏老某;在河南,有一种聪明,叫能类不轻,有一种愚蠢,叫信球货;在河南,有一种漂亮,叫可排场,有一种潇洒,叫可光棍;在河南,有一种炫耀,叫鬼撅,有一种赶时髦,叫烧包;在河南,有一种开心,叫怪得劲,有一种空虚,叫可桌急;在河南,有一种成功,叫弄类不赖。
嘿嘿,望点赞啊O(∩_∩)O!!

⑷ 求河南话中的经典语句

河南人到北京买布,河南人问售货员说: 嫩这布咋嫩苦楚啊 。(翻译:你这布怎么这么皱啊)售货员不解 。河南人又说: 苦楚斗是不平展。 (翻译:皱就是不平)售货员扔是不解 。河南人怒了.说 :你咋嫩迷瞪哩.各仪人.你斗不会给我拿个光牛哩。(翻译:你怎么那么笨,真烦人,你就不会给我拿个光滑点的)
一河南人到西双版纳旅游,刚好遇到泼水节,他破口大骂: 谁豁里? 谁豁里?(翻译:谁泼的?谁泼的?)。 导游告诉他:水泼到你身上是祝福你里! 他说:你不着!你不着!那鳖孙豁里是开水!(你不知道!你不知道!那个该死的泼的是开水)
树克叉上估兑着俩鸟,母鸟说:“格义人,往边启估兑估兑,把俺哩毛都弄枯处了”。公鸟说:“看你那不竹贵嘞样,枯处了补拉补拉不斗光牛了!鞋活啥勒鞋活!” (翻译:树杈有两个鸟,母鸟说:“真烦人,往外边站站,把我的毛都弄皱巴了”。公鸟说:“看你那不富贵的样子,皱巴了,梳一梳不就光滑了。”)

甲:你手里拿个啥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乙:破棉袄 。 (旧棉衣。)
甲:你杂不穿上里 ?(你怎么不穿上呢?)
乙:筛老咬 。 (有虫子咬。)
甲:你杂不逮逮里 ?(你怎么不捉捉呢?)
乙:眼老小 。 (眼太小)
甲:你杂不上吊里 ?(你怎么不上吊呢?)
乙:绳老糟 。 (绳子总是糟。)
甲:你杂不撞墙里? (你怎么不撞死呢?)
乙:墙老倒 。 (墙总是倒。)

⑸ 求河南话

木牛――没有的意思 2、偶――就是我 3、可张――慌张的意思 4、七孙――骂人的话 5、赖爪――赖种 6、去球――完了 7、不老盖――膝盖 8、嘎支(几)窝――腋窝 9、夜黑――昨晚的意思 10、不枪中――不行的意思 11、跟盖――旁边的意思 12、姑堆――蹲的意思 13、布住――抱着的意思 14、空壳篓、木任啥儿――没有的意思 15、出儿出儿――蟋蟀 16、各意人――恶心人 17、突鲁――下滑的意思 18、个寥――古怪 19、气蛋――烦人 20、个一蛋――怎么解释呢?很讨厌吧 21、得劲――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河南的代表方言 22、摸肚儿――最后的意思 23、光嘟,撤都儿――不穿衣服光**股 24、芫荽(yan sui)――香菜 25、摸出――动作缓慢,墨迹的意思 26、老末――最后的意思 27、枯楚――有皱纹,不平展,多用于纸张,人物面部 28、白动――别动 <p>天树杆――甘蔗 29、驭(yu)――停,架车时对马、驴等动物的言语,?(dei)、加,卧,驭 30、墩儿――板凳 31、阿(a音或e音)渣――龌龊 32、乌拉――形容说话不清楚 33、幺火,协活――喊 34、清倒切――早晨 35、老渣皮――不时髦 36、马几鸟――知了 37、出样――新鲜,与众不同 38、出绿――跑的意思 39、鬼撅――臭美的意思 40、嗑衬――恶心 41、布拉――用手拍拍的意思,比如衣服脏了,布拉布拉 42、糊肚――有点稠的,用磨的很细的玉米粒熬的粥 43、摸嘟儿――最后的意思 44、扑狼鹅儿――蛾子 45、扁嘴――鸭子 46、虚顾不虚顾――注意没注意 47、片叉,片汤糊涂叉――不怎么地 48、住贵――贵重 49、滴瞎儿――刚下雨的时候 50、老鳖一――吝啬 51、这腔那腔――这边那边 52、长虫――蛇 53、楚喘――蚯蚓 54、熊样,熊货,熊脸――骂人的词 55、信球――白痴,傻瓜 56、欣――我去给你欣点青菜回家下面条,指白拿,白要的意思;还有就是:你家的闺女欣下了没有?指出嫁的意思 57、猫――骗人 58、大毛小毛――扑克牌里的大小王 59、不份儿――不服气的意思 60、拾捣――收拾,修理 61、坷拉蛋――小石头 62、当门儿――客厅 63、赫撒――发抖的意思 64、吝蛋――烦人 65、搁当不住――不值得,犯不上 66、清倒切――早晨 67、抹肚儿――最后 68、喝了汤――吃了晚饭 69、可多――-很多的意思 70、不赖――-不错,好

⑹ 经典河南话集锦

挺经典
不过听听这个:“一而个黑儿家,俺刚到街上。一个熊孩呆。骑的个龟孙破洋车呆,一家伙都疮住俺拉。疮了俺格老败的疼,刚买了褂呆也叉了。气毁俺了。”

翻译略

⑺ 河南话的方言集锦

称谓
五辈以内,父辈称爹,母辈称妈,如二爹,二妈。父辈中排行老大的也称“伯”。读“”二声
兄里 弟弟
姊妹 兄弟姐妹
阿伯子 丈夫的哥哥
爷们儿 父子(女)
客(kai) 女婿
喝汤吃晚饭
就吃 指吃饭时的小菜
后院儿 厕所
茅子 厕所
地名
某些字作地名时,其字的写法与标准读音不变,只是在内乡口语中有变(括号内为内乡口语发音)。
崔(cai才)岗 陈(chan)寨
程(chang长)岗 刘(liao撩)营
李(lie列)岗 雷(la来)沟
吕(luo罗)营 孙(suan酸)洼
杜(道)川 胡(hua花)洼
魏(wai歪)营 穆(muo磨)胡
薛(xia下)岗 齐(qie切)营
陆(lao涝)营 师(she舍)岗镇
侯(hao好)营 徐(suo锁)坡
默(mu木)河 封(Fang方)营
褚(chuo)湾 尹(yan言)庄
朱(zhuo捉)沟,岗
镇平县口语发音举例如下:
杜庄(o zhuer) 杨庄(ya zhuer) 李(lie列)寨 宋(sua或suang)营
程庙(cha miaor) 戴(de)营 大陈(cher)营 郭(guor)营 彭(pang)营
狄(dir)庄 姚(yaor或yier)庄 耿梁(gerliao)庄 苏庄(suo【锁】 zhuer)
时空概念
今儿个(Jinr ge)今天
镇这儿(zhen zher)说话的当时
言木儿(yan mer)说话的当时
江江儿(jiangjiangr)刚才
芽儿(yer)昨天
前儿(qianr)前天
大前儿(Daqianr)大前天
明儿(mingr)明天
后儿(hour)后天
晌我 (shangwo)晌午
外后儿(mwihour)大后天
年时个儿(nianshiger)前一年
恁少儿(nenzhaor)那时候
段晚儿(dangwar)何时
晚上下午
迎黑儿傍晚
黑上晚上
前半儿前半天,上午
后半儿后半天,下午
端走朝前直走
如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推广普通话以及城市化的影响,河南话正在逐步向普通话靠拢。一些重要的语音特征在大城市以及在年轻人口中已经很难见到。比如以上的第二条“尖团音的区分”,如今在老年人中常见,而在年轻人中很少;第六条的“子变韵”,也处在明显的消亡过程中。而许多入声字的读音和声调,被一些年轻人从普通话类推成了河南话,即采用普通话的读音,而将声调调型变化成河南话的形式。比如“药”,在郑州正确的读音应是[yo24],阴平,而在不少年轻人口中变成了[iao21],即变成了去声。

⑻ 求河南话常用语

1、大(da)——父亲或父亲的兄弟;

2、捣(dǎo)——欺骗,坑害;

3、嬎(fàn)——鸡等禽类下蛋,如鸡嬎蛋;

4、薅(hāo)——拔,揪、抓,如薅草,薅胡子;

5、老(lǎo)——婉称死亡,如他爷都老三年了;

6、馏(liù)——把凉了的熟食再蒸热,如馏馍;

7、冇(mǎo)——错过,如把他冇过去了;

8、觅(mī)——雇、租,如觅三轮儿,觅保姆

9、脬(pāo)——膀胱,如猪尿(suī)脬;

10、搉(quō)——打、敲打、砸,如搉你一顿。

(8)河南台词扩展阅读:

河南话中含有大量儿化韵尾词,以量而论,与郑州话和其他河南方言区相比,当以开封话最为突出。

有人把郑州话比作“河南味的普通话”,把开封称作是“河南味儿的北京话”,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儿化音的大量使用。

且儿化音往往伴随着缩减词句的功能(这一点与北京儿化音同),如把“绳子”直接儿化读作“绳儿”(读音:shèngr),把“筷子”读作/kuǎr/。省去了“子”字。

开封话中的儿化音与北京话中的儿化音在语法应用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如:事儿,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碗儿,米粒儿、门缝儿、蛋黄儿,老头儿,粉末儿,味儿,一对儿,边儿……诸如此类。

⑼ 教我几句常用的河南话吧

1、大(da)——父亲或复父亲的兄弟;

2、捣制(dǎo)——欺骗,坑害;

3、嬎(fàn)——鸡等禽类下蛋,如鸡嬎蛋;

4、薅(hāo)——拔,揪、抓,如薅草,薅胡子;

5、老(lǎo)——婉称死亡,如他爷都老三年了。

(9)河南台词扩展阅读:

河南方言表示数词的“一个”(河南话连读:yuò),经常被错误解释为“一”,“一个”与“一”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前者表示数量,后者表示顺序。

河南话中表示“一”的依然是“一”(读音:yí),表示“一个”的才是“一个”(河南话连读:yuò)。

究其原因,汉语中的“个”本音是“guuo”(读音类似于“过”,今粤语、客家话、大部分官话区仍读此音),而河南话中连音现象严重(这个不难发现),于是就把“一个”两个字连读了。

成了今天的“yuò”,而表示“两个”的是“俩”(河南话读音:liā),表示“三个”的是“仨”(河南话读音:sá)

⑽ 河南话怎么说呢

普通话一声转二声,二声转四声,四声转三声,三声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