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评价台词
是这个么,可能不对。。。放上来希望对您有帮助。
甲:您大概喜欢照相吧?
乙:哟,您怎么看出来的?
甲:因为您这人形象很有特点。
乙:我们那儿比我好看的人倒是不多。
甲:好象哪个电影里的演员象您。
乙:他们说我这和和气气的劲儿象孙喜旺。
甲:喜旺不如您。
乙:也有人说我象林道静。
甲:你是男的,是女的?
乙:一夸我,我也闹不清了,反正是个演员。
甲:我看过您不少照片。
乙:我爱照相嘛。
甲:前年,粉碎“四人帮”后几天,您穿一套新的制服,照过一张相。
乙:那是纪念咱们获得第二次解放照的。
甲:五八年,您穿着劳动布夹克,照过一张相。
乙:那是纪念大跃进我火线入党照的。
甲:四八年,您穿一身工作服,照过一张相。
乙:那是纪念我参加革命工作照的。
甲:二八年,您什么都没穿,照过一张相。
乙:那是……我什么都没穿哪?
甲:上面写着“周岁纪念”嘛!
乙:那时我刚一岁。
甲:反正你断奶了。
乙:你提我小时候干吗?
甲:通过这可以看出照相是咱们生活中的一个乐趣。
乙:广大人民都喜欢。
甲:既纪念生活中美好的画面,又丰富了生活的内容。
乙:也很有纪念意义。
甲:您那几张照片除去构图优美、色调柔和以外,有个最大的特点。
乙:什么呢?
甲:没有一张是哭着的。
乙:嗐!谁照相都是笑模样。
甲:嗯,我就不是。
乙:你哭着照?
甲:比哭还难看。
乙:什么样?
甲:呲着牙,咧着嘴,脖子冲南眼朝北。这样儿。(表情)
乙:嗐!是比哭还寒碜。你怎么这模样儿?
甲:我这模样儿?你要是赶我那时候去照相馆,照出来比我还难看。
乙:你什么时候去的?
甲:林彪、“四人帮”大刮形式主义妖风的时候。
乙:那也不至于那样儿啊?
甲:谁愿意照那样儿的相?那时候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思想是非全都乱了。你拿大清早我进照相馆来说吧,坐着好几个工作人员,没一人儿理我。
乙:你主动招呼。
甲:主动招呼也不理。
乙:客气一点。
甲:怎么客气?
乙:你这样儿:“同志,劳您驾,我照张相。”
甲:(冲乙努嘴)
乙:同志,我照张相。
甲:——(努嘴)
乙:冲我努嘴干什么?
甲:这还是柜台里一位同志,偷偷跟我努的哪能。我顺着方向一瞅,墙上有一张纸,上头写着四个字:“顾客须知”。
乙:什么内容?
甲:我给你念念:“凡到我革命照相馆,拍革命照片的革命同志,进我革命门,问革命话,须先呼口号,如革命群众不呼革命口号,则革命职工坚决以革命态度不给革命回答。致革命敬礼。”
乙:真够“革命”的。那时候是那样,进门得这样说:“‘为人民服务’,同志,问您点事。”
甲:“‘要斗私批修’!你说吧!”
乙:“‘灭资兴无’,我照张相。”
甲:“‘破私立公’,照几吋?”
乙:“‘革命无罪’,三吋的。”
甲:“‘造反有理’,您拿钱!”
乙:“‘突出政治’,多少钱?”
甲:“‘立竿见影’,一块三。”
乙:“‘批判反动权威’!给您钱。”
甲:“‘反对金钱挂帅’!给您票。”
乙:“‘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谢谢!”
甲:“‘狠斗私字一闪念’!不用了。”
乙:“‘灵魂深处闹革命’!在哪儿照相?”
甲:“‘为公前进一步死’!往前走!”
乙:“为公前进一步死”,我这就完了?
甲:“那也不许‘为私后退半步生’!”
乙:我还回不来了!这不是搞庸俗化么!
甲:那时候可不能这么说。林彪、“四人帮”搞法西斯专政,谁敢这么说,轻则揪斗游街,重则入狱判刑哪能!
乙:疯狂镇压人民。
甲:外头这儿刚完事,一进照相馆,摄影师冲我……(努嘴)
乙:干什么?
甲:(努嘴)
乙:噢,让你上那边去。
甲:我一看,墙根前站着四个人。
乙:这是干什么?
甲:(低头嘟囔)
乙:嘟囔什么呢?
甲:默诵“老三篇”。
乙:照相得背“老三篇”?
甲:我一想,我也过去吧!
乙:你会背吗?
甲:反正是默诵,我照着半个钟头一篇,站一个半钟头吧。
乙:好嘛。
甲:背完了,我说:“摄影师同志,我照相。”
乙:他怎么说的?
甲:(努嘴)
乙:这都什么毛病?
甲:我一看这照相室真热闹。
乙:顾客不少。
甲:可没一个照相的。
乙:那都干什么呢?
甲:练习照相姿势呢。
乙:这普通照片还要什么姿势?
甲:摄影师告诉大家:“根据上级指示,所有照相的同志一律是标准姿势。”
乙:什么标准姿势?
甲:这样。(作手持语录,僵硬的侧头姿势)
乙:老人照相?
甲:也这样。
乙:小孩照相?
甲:也这样。
乙:这还真够练一阵子的。
甲:所以一屋子人没一个照相的,全都练这个呢。
乙:照相室改体操馆了。
甲:旁边有一位老大娘,练着练着觉得不对劲了:“同志,大娘这老胳膊老腿的,可有点顶不往,再练一会儿,大娘就不找你照了。”
乙:那找谁照?
甲:“找大夫照。”
乙:大夫?
甲:“照照 X 光看看骨头折没折?”
乙:嗐!赶紧给老太太照吧。
甲:摄影师同志一想:大娘这么大岁数了也是,可不这么照连胶卷都不给冲,我这也担风险。“这么着大娘,您哪……”
乙:“我坐着就行。”
甲:“哟,那不行,那是追求舒适享受,容易出修正主义。”
乙:“那我站不住哇!”
甲:“我给您找根东西。”
乙:“捌棍儿。”
甲:“红缨枪。”
乙:“拄红缨枪?”
甲:“您别拄呀!”
乙:“我拿着。”
甲:“你扛着!再摆上个刺杀姿势,我给您题上字儿:‘大娘银枪刺青天’。”
乙:“嗯,刺完我上八宝山。”
甲:连着教老太太三个刺杀动作,再看老太太……
乙:照好了。
甲:抽筋了!
乙:多新鲜呀!
甲:好容易大娘照完,有一位顾客拿着票,这么着就过来了。
乙:怎么回事?
甲:打小落的毛病。
乙:噢,脖子歪。
甲:“同志,我照张相。”
乙:“您得来这姿势。”
甲:“行。”
乙:“不行,脖子得转过来。”
甲:人说了:“您当那么容易哪?我扎六年针都没扎过来,您说转就转过来?凑和照吧!”
乙:快照吧。
甲:摄影师是个好心肠:“您看您脖子怎么非这么歪着。我看您这种情况得照顾,这样吧,您拿着这本《红旗》杂志,照一张为革命而学习的相,既突出政治内容,又弥补了您的缺陷。”
乙:这倒是个好主意。
甲:结果照了一张这样的相。(低头看书的姿势)
乙:这姿势还不错。
甲:不错什么呀?这位顾客连相片都没取。
乙:怎么呢?
甲:光照脑门儿没模样儿。
乙:嗨!
甲:我在旁边看不下去了:“摄影师同志,您能不能不加这些东西,生活照片加这么多内容,不大合适。”
乙:他怎么说的?
甲:又冲我一努嘴儿,我一看,又是一张“顾客须知”:“本照相馆特规定二十个不照,请革命顾客遵照执行。”
乙:嗬,这二十个不照什么内容?
甲:“侧面相不照、逆光相不照、烫发不照、梳小辫子不照、带红领巾不照、穿舞蹈服装不照、穿花衣服不照、眼睛小一点儿不照、鼻子高一点儿不照……”
乙:你等等,鼻子高怎么不照?
甲:估计大概鼻子高容易引起里通外国的嫌疑。
乙:啊?你也是胡联系。
甲: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呀!
乙:你问问。
甲:摄影师说:“你这都不理解,这里有政治原因。”
乙:什么政治原因?
甲:“您想这不是明摆着吗?这是因为……那什么……我们也稀里糊涂。”
乙:他也说不清楚。
甲:后来我一聊,他也说出点理由。
乙:逆光相为什么不照?
甲:逆光相发黑,象征着黑暗。
乙:挨得上吗!带红领巾?
甲:那是复旧。
乙:穿花衣服?
甲:那是低级趣味。
乙:烫发?
甲: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乙:梳小辫儿?
甲:缺乏革命精神。
乙:梳髻儿?
甲:政治上幼稚。
乙:梳纂儿?
甲:封建社会的残余。
乙:嘿!那女同志只有剃秃头啦?
甲:也是无巧不成书,这时候,进来两位姑娘,腰系大皮带,脚蹬大马靴,一人剃一个锃光瓦亮的光头!
乙:嘿!
甲:“摄影师同志,我们俩要照一张革命造反光头像。”
乙:这给照吗?
甲:照啦!俩姑娘前脚出了照相馆,后脚进了疯人院。
乙:怎么回事?
甲:一打听,敢情是神经病。
乙:我说呢,正常人没有这么干的。
甲:我一看,这地方比电影院可强多了。
乙:怎么?
甲:当时电影院就那八个电影来回倒。
乙:这儿呢?
甲:这么会儿我看了四五出新戏了!
乙:对啦,又是喜剧。
甲:不,也有悲剧。
乙:怎么有悲剧?
甲:俩新婚夫妇,要照结婚照,笑不叽儿地坐那儿。
乙:青年人高兴嘛。
甲:“不许笑!上边规定结婚相不许嘻皮笑脸,你们为革命而结婚,为斗争而结合,要想到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要为他解放他们而照结婚相。”
乙:这结婚相还具有历史性意义了。
甲:两人严肃起来,照了一张。
乙:好嘛!
甲:俩青年进来时圆脸儿。
乙:出去呢?
甲:改长脸了,女的直埋怨男的:“你瞧你照相那模样儿,撇着嘴跟受多大委屈似的,人家笑,那嘴角儿都冲上,你倒好,拧着。照结婚相有你那模样儿的吗?”
乙:男的赶紧安慰吧!
甲:“其实我也知道我那样儿不好,想按你要求改,我一看你那模样儿。”
乙:怎么样?
甲:“你还不如我呢!”
乙:嗐!
甲:女的一听:“咱们走吧!”
乙:快回家吧!
甲:“上法院吧!”
乙:干什么?
甲:“咱离婚算了!”
乙:离婚了。
甲:虽然这是气话,可为照相吵了一架,您说这是不是悲剧?
乙:形式主义害人不浅。
甲:我一看这情况,原来如此!我干脆……
乙:你照吧!
甲:我走吧。
乙:怎么走啦?
甲:早上八点来的,现在都四点半了。
乙:溜溜儿一天。
甲:刚到门那儿,有人把我拦住了。(努嘴)
乙:又干什么?
甲:我一看,噢,下班了,顾客、职工站成一排,跳忠字舞。
乙:对,这是“晚汇报”的一种形式。
甲:不行啊,我肚子这儿“咕噜咕噜”直叫唤。
乙:赶紧上对过儿食堂买点儿吃吧!
甲:“同志,我饿了一天了,您等我上对过儿买俩包子吃。”
乙:那就买去吧。
甲:“你什么出身?这是忠不忠的问题,你怎么偏这时候吃?”
乙:得,还给上纲了。
甲:我一想,我跳吧!(跳舞)
乙:还真不错。
甲:知道什么意思吗?(动作)
乙:拿起刀枪。
甲:(动作)
乙:狠打黑帮。
甲:(动作)
乙:文攻武卫。
甲:(动作)
乙:奔向前方。
甲:(动作)
乙:放眼全球。
甲:不对。
乙:高瞻远瞩。
甲:不对。
乙:放眼世界!
甲:不对。乙:你这儿干吗呢?
甲:我瞧那包子呢!
② 在电视拍摄时有没有演员在正常拍摄过程时在说台词时并照着剧本看下在继续说台词的
有演员在说台词是照脚本说的吗这种情况有不吗假如放在本身手心那看电视时怎么没有发明脚本呢吗
③ 赞美照片拍的好的句子有哪些
1、构图完整、构图干净、角度到位、角度独特、用光巧妙、作品细腻。
2、拍摄照片就是要屏住呼吸,全部的官能都集中在一个点上,捕捉稍纵即逝的现实。就在那个瞬间,抓住一幅影像就成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灵的快乐。
3、不在于对相机的投入,而在于对相机的透视。
4、因情感而拍摄,而不要刻意追求与你无关的影像,即使那影像再完美也是空洞的。当你并不以成为职业摄影师当作拍摄的目的时,你往往会拍的比职业摄影师还好。
5、三幅照片选取的画面、拍摄角度、画面结构,瞬间气氛都很有特点,这组作品无疑是优秀的。它让人们看到了生命中残酷悲哀的一面,让人们更关注贫者、弱者、被害者。唤醒同情,激发人们的正义感。
④ 范军小品[照相]的台词
国家二级演员、著名笑星范军、于根艺
二人均系国家二级演员、著名笑星,国家文化部曲艺政府奖一一“金狮表演奖”、中国第二届曲艺节“牡丹奖”及省第五届相声小品电视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曾参加第三届中国“内蒙古之夏”曲艺节展演活动,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全国优秀会员”,全国第九届青联委员。
近年来创作和表演了一大批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相声作品。他们的创作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汲取中原戏曲艺术的营养,让曲艺和戏曲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具有浓郁中原文化特色的作品,如相声《戏迷学戏》、《说歌侃戏》、《趣谈五大名旦》、《慰问》,小品《戏迷招亲》、《老夫老妻》等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及北京、湖南、山东、安徽、大连、江苏等电视台录制并向全国播放,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赞誉为“中原笑星”。“曾多次代表河南参加全国的曲艺盛会和相声大赛,为河南的相声事业在全国获得良好的声誉。
他们表演亦庄亦谐,以艺术打动观众,“雅”是范军、于根艺这对相声伙伴的一大特色。
范军是常香玉最小也是唯一的一名男弟子。他谈起常香玉生前对 他演好戏、做好人的教诲,失声痛哭。 同期声:范军:我觉得老师就是一个字,就是爱字。 她爱国家,爱人民,爱观众,爱老伴,爱她的弟子,爱这些孩子们,爱所以她爱的人 ...
⑤ 可以拍成电影台词似的自拍叫什么名字
这个app是足记
下载这个app,然后自己上传自拍,就可以弄了。
【足记】是一款有趣的可以拍摄新旧场景合成或对比照片的创意摄影社交手机应用。 没有故事的地点,终究是冰冷的。足记,带你了解脚下每一个地点的故事。让你跟着电影去旅行,像电影一样去生活。
在大片模式下,用户在用手机横屏拍照后可以在裁剪出一块区域后为该区域添加中英文字幕(用户可以选择系统将其输入的中文字幕自动翻译成英文或者在英文部分写上自己想写的内容)和电影荧幕遮幅;随后可以为“大片”添加滤镜和调整对比度。如果你在朋友圈看到了来自足记的“大片”分享,这些图片就是这样被创作出来的。
⑥ 摄影师台词
大家一起“茄子”
⑦ 摄影师经典语录 一句话逗笑客户
一个合格的摄影师要学会调动客人的情绪,要学会沟通,为什么一定要刻意的去笑呢?客人在你的鼓励下走进了角色这时才是你拍照的时候。具体要怎么去调动顾客的情绪?首先你自己必须要有想法,根据你这套照片要达到的效果你得把这些思想传递给客人。。。摄影可不是拿起相机拍证件照,慢慢学去吧。。。
⑧ 手机拍照有显示台词的是哪种软件
您好,你想问的是水印相机吧 ,水印相机可以在手机照片上留下文字 。望点赞
⑨ 照相时说什么
不同的文化经常有相通之处。
比如照相的时候,中国人喜欢说“茄子”,美国人喜欢说“cheese”(奶酪),
日本人则说“ちず”(地图)。虽然意思不同,但发音相似,更重要的是口型都像开心的一笑。
美国人喜欢吃奶酪,这从他们的体形上不难看出来,所以他们一说“cheese”就开心。
但实在搞不懂日本人干嘛说“地图”也那么开心。不知是那位先生最先发明了照相时喊“茄子”,此君多半喜欢“素烧茄子”,而绝不会喜欢“土豆牛肉” ,不信你照相时说“土豆”试试,保你一脸苦相。老公照相时总是一连甜蜜相地看着镜头,轻轻一列嘴,照出来的效果往往非常成功,从不浪费胶卷。因为它会说英语和日语,更喜欢吃烧茄子,所以从不知道他面对镜头的一刹那说的是“茄子”、“cheese”、还是“ちず”。直到有一天忍不住问他。他才神秘的笑着说——“妻子”。
⑩ 拍照时说的话
Yami~~~~~~~
海~
看~飞人~~~~~~~~~~
bibibi~~~电波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