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鞭舞蹈的串词
① 抚宁县霸王鞭的来历
霸王鞭舞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酒后兴起,挥鞭做舞而流传下来的。该舞蹈粗犷豪放,热烈矫健,充满着激情。霸王鞭为三尺三寸长的棍,中间稍细,两端各钻有两个孔,每个孔再装上几枚铜钱,用红布条缠住棍儿头。左右上下舞动时,铜钱发出清脆的响声,红布条如火苗在燃烧着。鞭子向空中抛起,舞者飞身跃起接住,如空中捉鹰,向地上猛击,舞者来一个鹞子翻身,然后挺起,如大海缚龙,向舞者的肩、腿、腰部捶打,上下翻滚,又如蛟龙盘柱。动作有“击平肩”,“打云肩”,“连五脚”,“打四方”,“枯树盘根”,“遍地开花”,“蛟龙出海”,“饿虎下山”等,一般由几个年轻健壮的小伙子对舞,动作整齐有力,潇洒俊逸。而且,随着整齐的节奏,舞者还高声唱着小调,特别是歌词雄壮、奔放,将舞蹈衬托得更为热烈,将观众的心潮推起一个又一个波澜。霸王鞭舞跳的是花场,舞步简练纯朴,属秧歌类的即兴创作。
② 白族霸王鞭的霸王鞭舞在白族形成原因
民间舞蹈是民族性格、精神气概的形象体现,它的形成是由一个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生活形态、劳动方式、风土人情诸因素决定的。
1、是由特殊的高原湖泊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大理白族先民由新石器时代开始即主要聚居在今大理洱海周围,自古就是近水而居,以渔猎和农业为主的民族。“霸王鞭舞”中宛若水上行舟的动律是从先民开始长期频繁出海作业,受渔猎时波浪起伏船体颠簸的影响,心理和生理都受到深刻的影响而表露出的特征。
2、是白族先民崇尚农耕、习诗文的产物。远古的白族先民生活于植物繁茂的亚热带、温带地区,与植物结下不解之缘,是一个崇尚农耕的古老民族。同时,白族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历史上各朝代都通现过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代表人物,人才济济。性格开朗、豪爽豁达、诙谐风趣、好客敬宾是白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民族美德。“霸王鞭舞”热烈鲜明、流畅规整、含蓄风趣等外部动作特点无一不是这种民族个性的反映。
3、是白族先民原始巫教崇拜的遗风。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很低,人们认为一切都由天地鬼神主宰,于是产生了多种崇拜,也产生了巫教。这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大理白族的“本主信仰”则是巫教的发展与升级。从“霸王鞭舞”的舞蹈动作上,我们都不难看出白族巫舞的影子。
4、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结果。大理历来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取长补短,同舟共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和文化。通过吸收汉族、彝族等民族舞蹈的有益成分,白族先民大大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舞蹈艺术宝库。
③ 跳霸王鞭舞蹈的第一的感受作文五百
第一篇;
我爱跳舞,听妈妈说我小的时候家里一放音乐我就跟着音乐扭屁股,妈妈说跳舞是我的天性。
有一次,妈妈看见我扭屁股,他就给我报了个拉丁舞班,可是我跳的时候就是跟不上节奏,妈妈又让我学弹钢琴,我弹了钢琴节奏一下子就跟上了老师前面每天让我多出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一直在跟节奏,那是跟上了,可是跳的时候就又跟不上了,自从学了钢琴我的节奏一下子就可以跟上了,跳完了舞,我们要练基本功了,老师让我们下大腰,我下不去老师就用手往下压,那时候我都哭了可是到最后我一下子就可以下去,别的同学都叫我软面条,我现在已经上高级班了,有一次我们要去外面表演比赛,我们排练的时候,我认为我很认真,比赛我们得了第一名,老师说我跳得最好了,通过这次老师的表扬,我对自己更有自信心了,以后跳舞我就更认真努力了。
我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当一名舞蹈老师,教更多喜欢跳舞的学生,得更多的第一,我喜欢舞蹈,更爱跳舞。
第二篇:我爱跳舞
我爱跳舞我叫张子怡,今年11岁,别看我长得眉清目秀、扎着马尾巴,其实我可是一个好玩、好动,又好奇、好学的假小子哦!我喜欢跳舞、唱歌、画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跳舞,因为跳舞能让人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美丽而迷人。
不管是春天,春雷“轰隆轰隆”地响着,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夏天,太阳像个大火球,凶狠地把大地烤得热辣辣的。还是秋天,一阵阵大风吹过,一片一片树叶飘落下来。冬天,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漫天飞舞。我都坚持去上舞蹈课,总是用坚持不懈的恒心去练.用跳舞来填满自己空余的时光,锻炼自己健康的身体,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锻炼自己高雅的气质……跳舞也不简单.既要深刻理解音乐中的内容,又要准确运用身体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还要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需要时间、汗水和意志去磨练.有时腰扭了,有时脚抽筋了,有时手受伤了。虽然身体很累,但我毫不在意.特别是一想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观众的认可,心里总是有一种以苦为乐的感觉。
我还参加了两次国家级业余舞蹈比赛,都夺得了银奖。我虽然没有坐上了冠军的宝座,但我毫不气馁,因为我已经向众人展现了自己最好的成果。
④ 求昆明民族民间五华艺术团演出白族舞蹈《霸王鞭》中的音乐,给个名字或者链接
《霸王鞭》是大理白族的民族舞蹈,背景音乐好像是《喜庆进行曲》,等我有时间再去核实一下。我在大理上学,每逢过节,白族同胞们就会跳霸王鞭。
现在核实了,是喜庆!至于下载地址,网上一般是找不到的!不过,我电脑里有!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的管弦乐队,其中就学了这首喜庆!这首歌相当于是白族的国歌!如果你想要这首歌,等过几天,我回学校以后,发到你邮箱!你留一个联系方式!
⑤ 急求 大理白族“霸王鞭”舞蹈的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
去知网上找找论文吧,或者学报上
⑥ 白族霸王鞭的舞蹈特点
上身动作:以胸椎为轴,双肩主动,牵动胸部交替由前向后划圆环绕进行连续的横向绕圆转动。胸肩的旋绕两拍循环一次,每拍的前半拍,即肩峰运动到最高点时,稍微压慢动作速度,造成绵而韧的感觉。
下身动作:一拍一次的坐胯屈伸,形成富有弹性的上下颤动感,即前半拍下屈,后半拍上伸。当快节奏和跳转动作时,上述动作特征相对减弱。
手部动作:以右手持霸王鞭中部,用手腕、手指及上下臂的旋转变化动作与上下身动作配合呼应。左手一般是空手或执一巾挥舞。舞蹈时眼随鞭走,头部随眼睛视向变化。 承”。所谓“承”就是舞蹈时用霸王鞭或金钱鼓道具在舞者身体各部位做点、擦、拍、敲、击、碰、撩、拖、夹、偏叮、扣、划、翻、旋的同时,这些部位必须主动与霸王鞭相迎,“拍手承以臂、拍足承以踵、拍头承以颈、拍腰承以股”,也就是说霸王鞭打身上的哪里,哪里必须去接霸王鞭。
“旋”。“旋”主要表现在胸、肩、手臂三大部位。胸部的旋绕以胸椎为轴,以形成横绕圆运动;肩部的旋绕以胸部动作带动,作纵向立面圆运动;上下臂的旋绕方向和弧度的变化支配和牵动舞者全身的动势,以形成行云流水、川流不息、周而复始之神韵。“旋”这种动律特征也可称之为“圆”。
“含”。舞蹈时其呼吸气沉丹田,吞吐有度,含而不露。使观众产生庄重大方、典雅热情之感。配合舞蹈节拍的均衡呼吸串联了舞者的情感和内心艺术体验。
“拧倾”。所谓“拧倾”,就是以上身的胸椎部分为主动点,与下肢的屈伸转扭呼应,造成一种“仰俯曲伸、辗转反侧”的视觉效果。
“颤”。所谓“颤”,就是舞蹈者单腿屈膝、小跳带颤动或双脚颤动。
双肩前后摆动,左右扭腰送胯,双脚随拍节上下颤动, 随着舞步的起落,霸王鞭发出有节奏的、清脆悦耳的响声。霸王鞭舞有上百种打法(套路),一个套路最少四拍,最多三十六拍,用唢呐、竹笛或三弦伴奏,舞蹈动作连贯自如,刚毅矫健,表现了女性形态的优美,形成独特的风格。舞蹈既刚毅矫健又婀娜多姿。舞蹈热情、开朗、豪放、潇洒,情绪高昂时,舞蹈随着音乐节奏变快,动作亦更加奔放热烈。霸王鞭舞常与男性舞蹈八角鼓舞、以及双飞燕舞相配合,组成“心合心”、“背靠背”、“脚勾脚”等舞蹈动作,并打出“一条龙”、“四梅花”、“劈四门”、“满天星”等队型图案。打霸王鞭是白族人民十分喜爱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群众性活动,在民族节日期间,几乎在各个村寨都能看到男女老少在尽情的打霸王鞭和跳八角鼓舞。
⑦ 谁有收藏白族霸王鞭王霸鞭那首歌,非常急用!谢谢
白族的霸王鞭是白族民间七十四中舞蹈里最具代表性和流行最广的舞蹈,它不仅在"绕山林"、"闹春节正月"、"田家乐"三种民俗中存在,而且 在建房嫁娶或喜庆佳节中,都有表演。霸王鞭舞蹈渗透着白族的历史变迁、宗教活动、民族习俗和文化娱乐,具有古朴幽默、典雅刚健、欢快明朗,清新活波的诸多特点,反应了白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团结进取的精神。
白族霸王鞭充满着喜庆欢乐的气氛。霸王鞭用约一米长的空心竹或扁形木条,凿约十公分左右长的四至五个孔,每孔内装二组铜钱,每组用二至三枚。它是一种摇击奏乐器,演出时持杆,以两端随舞碰击身、膝或肘发声,伴歌舞。
现在网络回答上传不了音频,建议你留下qq,我好发给你。
⑧ 幼儿霸王鞭舞蹈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手套的颜色、款式和材料以及手套的作用。 2.根据一只手套的色彩、图案、大小找到相应的另一只手套。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手套、挂手套的绳子、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