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捉曹台词
❶ 急求相声《捉放曹》的台词,李金斗的,要开头是“谢谢朋友们的掌声,但是这掌您可鼓错了”别的不要谢谢
你要台词的目的是什么?你如果想表演,看视频或者按其他版本的台词是一样的;想图一乐,看视频即可。相声《捉放曹》台词 甲 您这说相声,说、学、逗、唱都得会吧? 乙 说行,唱可唱不好,只能学一点。 甲 京戏行吗? 乙 京戏也会不多,能唱几句。 甲 你要学,明儿我教给你。 乙 噢,您是京戏演员。 甲 不是,好(hao)玩儿。多咱我唱戏请你去看。 乙 好啊,你最近唱吗? 甲 最近不唱,刚唱过不久。 乙 您唱哪一工儿? 甲 花脸,大花脸哪! 乙 您最近跟谁唱呢? 甲 梅兰芳。 乙 梅院长? 甲 啊,还有言慧珠。我们唱的《二进宫》。 乙 噢,《二进宫》?梅院长去谁呀? 甲 那老头儿。 乙 那白胡子老头儿? 甲 啊。 乙 “探罢皇陵到昭阳……” 甲 对啊。 乙 什么对啊?梅兰芳唱徐彦昭啊? 甲 好啊。 乙 什么好哇?梅兰芳是唱青衣的,能唱花脸吗? 甲 什么呀?你说什么,乱七八糟的? 乙 我问你梅兰芳唱哪个? 甲 他,那个那个……小媳妇儿。 乙 那叫李艳妃,娘娘。 甲 是啊,她那娘娘,我那徐彦昭。 乙 你的徐彦昭——大花脸?梅兰芳的李艳妃——娘娘? 甲 啊。 乙 那言慧珠怎么办呢? 甲 她去老杨波。 乙 没听说过。言慧珠也是唱青衣的,她能唱老生吗?她父亲菊朋才是唱老生的呢。 甲 对呀,她父亲能唱她就能唱,反串嘛。 乙 对,她是能唱老生,我听过她的《让徐州》嘛。你会唱吗? 甲 大花脸嘛,你不信我给你唱两句《二进宫》。 乙 好,我听听。你唱那个,“怀抱着”那一段。 甲 好,你听着。(唱,带评戏味儿)“怀抱着……怀抱着……” 乙 (唱评戏)“怀抱之呃……” 甲 嗯,(学乙)“怀抱之呃……” 乙 (接唱评戏)“……娇儿啊坐在流平……” 甲 …… 乙 这是《磨房产子》,这是《二进宫》吗? 甲 不是,不是,(唱,河北梆子味儿)“怀抱着……” 乙 怎么又改河北梆子了? 甲 (唱,越剧味儿)“吓抱着……”(唱,京剧)“怀抱着……” 乙 可找着啦! 甲 我会的那戏多呀,这调儿都叉(cha)住了。 乙 你是会唱啊? 甲 你不信,咱们俩唱一出,什么戏都成。 乙 那好,咱们俩唱出《捉放曹》行不行? 甲 行。 乙 咱们唱《公堂》那一段,人少。 甲 几个人? 乙 曹操…… 甲 我来。 乙 我来陈宫。还一个小花脸王顺,也得你来。 甲 行。 乙 咱们就这么唱。锣鼓拿嘴打,我唱你打,你唱我打,我上场你先打小锣。 甲 行。(把椅子放桌前为小座) 乙 (学出场)“嗯……哼!” 甲 台,台,台…… 乙 (念引子)“身为县令,与黎民判断冤情。” 甲 台,台,台…… 乙 (斜身坐下,意定场诗)“头戴乌纱双翅飘,黎民百姓乐逍遥,虽然七品县官小,一片丹心保汉朝。”(甲在乙每念一句时都加锣) 乙 (接白)“下官——” 甲 台! 乙 “姓陈名官字公台。” 甲 台! 乙 “身为中牟县县令。” 甲 台! 乙 (回头看甲,示意加锣不对)“昨日有董太师公文到来。” 甲 台! 乙 你打上没完啦? 甲 怎么,打多啦? 乙 坐下就没锣了。 甲 你说话啊,台!……你这不还没坐下哪嘛! 乙 (无可奈何)“命我画影图形,捉拿刺客曹操,我也曾命王顺等四门察看,未见到来。左右!”(待甲应声) 甲 …… 乙 “左右!” 甲 …… 乙 叫你哪,没听见哪? 甲 我去曹操啊,我也不叫“左右”啊! 乙 你搭一句我好往下念哪。 甲 我搭什么呢? 乙 “有!” 甲 不就这一个字儿么,谁来过这零碎儿啊。 乙 “左右!” 甲 “有!” 乙 “伺候了!” 甲 台! 乙 上王顺啦! 甲 谁呀? 乙 你! 甲 “嗯……哼!” 乙 小花脸“啊哈”,念“捉拿曹操事,禀报太爷知”。 甲 “啊哈……” 乙 台台令丁台。 甲 “捉拿曹操事,察报太爷知。参见太爷!” 乙 “命你捉拿刺客曹操,怎么样了?” 甲 不知道。 乙 什么不知道哇!“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甲 “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乙 “喜从何来?” 甲 你爱人生了个大小子。 乙 嗐,哪儿有这词儿啊。 甲 这不是喜事呀? 乙 “小人将刺客曹操拿到。”“有何为证?”“宝剑为证。” 甲 噢,这词儿啊。“恭喜太爷……” 乙 重来!都乱啦。“左右!” 甲 “有!” 乙 “伺候了!” 甲 “啊哈……捉拿曹操事,事报太爷知。参见太爷。” 乙 “罢了。命你捉拿刺客曹操,怎么样了?” 甲 “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乙 “喜从何来?” 甲 “小人将刺客曹操拿到。” 乙 “有何为证?” 甲 “有……扇子为证。” 乙 宝剑! 甲 没有哇,这不是扇子嘛! 乙 那就是宝剑! 甲 “宝剑为证。” 乙 “呈上来。” 甲 (将扇呈乙) 乙 (看,惊叫)“唔……呼呀!” 甲 怎么啦,肚子疼? 乙 “此事禀明太师,你等有赏。” 甲 甭赏啦,你请我吃顿包子就行啦。 乙 (瞪甲)“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 乙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 乙 曹操哪? 甲 没来呀! 乙 你“赶”曹操。 甲 (略一愣)曹操!…… 乙 你哪儿去? 甲 你不是让我“赶”他去吗? 乙 分包“赶”角儿。曹操该上台了,不是你的吗? 甲 噢。(转到后台) 乙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啊哈……” 乙 嗐!曹操是大花脸。 甲 “大……啊哈。” 乙 什么呀?“来……也!”这儿还有一大段唱儿,(小声唱)“出龙潭入虎穴躲灾避祸,又谁知中牟县自入网罗。怒冲冲我且把滴水檐过……” 甲 这都是曹操的词儿啊?算了吧。我帮你唱我这么累啊,又“赶”王顺又“赶”曹操。你一个人儿坐那儿多舒服啊,“来,伺候了!”那谁不去呀?咱们俩换过来吧。 乙 换也不能这儿换哪。唱完《公堂》,到《行路杀家》咱们换过来。 甲 不行,马上就换。(抢座)“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来……也!” 甲 锵来锵来切来锵。 乙 “出龙潭入虎穴躲灾避祸。” 甲 锵来锵来切来锵。 乙 “又谁知中牟县自入网罗,怒冲冲我且把滴水檐过。” 甲 锵来锵来切来锵。 乙 “看陈宫他把我怎样发落。”(视甲) 甲 (愣了一会儿)“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看陈宫他把我怎样发落。” 甲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大怒厉声)我来啦! 甲 (出溜掉凳)嚯!干吗这么急赤白脸的? 乙 我来啦! 甲 你来了好哇,给你报户口! 乙 这儿过日子哪? 甲 这点儿什么词儿? 乙 “下边站的可是刺客曹操?见了本县因何不跪?” 甲 哎,行啦。“下边站的可是刺客曹操?” 乙 “既知我名,何必多问?” 甲 “见了本县因何不跪?” 乙 “呀呸!” 甲 哽? 乙 “上跪天子,下跪父母,岂肯跪你这小小的县令!” 甲 “哈哈……(用小花脸念法)嫌我官儿小,看不起我,来人哪。” 乙 “有!” 甲 把他枪毙!
❷ 捉放曹梗概
三国时,曹操刺杀董卓未遂, 改装逃走,至中牟县被擒。公堂上,曹用言语打动县令陈官,使陈弃官一同逃走。行至成皋,遇曹父之故友吕伯奢,盛邀曹、陈至庄中款待。曹闻得磨刀霍霍,误为吕存心加害,便杀死吕氏全家,焚庄逃走。陈见曹如此心毒手狠,枉杀无辜,十分懊悔,宿店时;趁曹熟睡后独自离去。
《演义》的第四回和第五回,在“孟德献刀”之后,接下来叙述曹操东归,路过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押解着去见县令陈宫。陈宫认出是曹操,在夜里暗把曹操从监牢中提出,进行盘查。曹操说:“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陈宫为曹操的忠心所感动,弃官与曹操同行。行至成皋地方,投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弟兄吕伯奢家。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骑驴到西村去沽酒。曹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与陈宫潜入草堂后窃听,听到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曹操疑心是要杀他和陈宫二人,便先下了手,杀了吕家男女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要杀。陈宫说:“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二人急出庄上马而行。在路上遇见吕伯奢沽酒回来,曹操又把他杀了。陈宫大惊说:“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曹操说:“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罢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陈宫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二人夜行数里,在一客店投宿。陈宫知道自己是看错了人,原先认为曹操是个好人,原来是个狠心之徒。便乘曹操正睡时,离开了他,自投东郡去了。
这是<三国演义>
赤壁大战,曹操“樯橹灰飞烟灭”而败走华容道,途中三笑孔明、周郎智谋不足,未在险要暗设伏兵。然而,这一笑笑出赵子龙,二笑笑出张翼德,幸亏将士拼死抵挡才逃脱性命;三笑却笑出了关云长——曹操无奈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念及旧日恩情,关羽义释曹操,一代枭雄才得以回归江陵。
这也是<三国演义>(也有人称这叫捉放曹)
你不会是要相声<捉放曹>的台词吧
乙 您是说相声啊。
甲 哎,说相声。(笑)哼哼哼。
乙 我倒是挺好喜您这个。
甲 噢,您喜欢听相声啊?
乙 不但喜欢听,也喜欢说。
甲 噢,那好极了。
乙 有时候也说。(笑)哼。
甲 咱们一块儿说。
乙 还不但说啊——
甲 啊。
乙 有时候也唱。
甲 您也喜欢唱?
乙 哎,你们这不是讲究说唱吗?
甲 对,说、学、逗、唱。
乙 就是(笑)。
甲 嗯。
乙 我唱上还很好。
甲 是啊?!
乙 嗓子好啊。
甲 您唱什么呀?
乙 我——不知道?
甲 不知道?
乙 这个,唱这个,哎,这架势。
甲 噢,炊事员。
乙 炊事员干吗呀?
甲 哎,您这不是端着笼屉呢吗?
乙 我端着馒头就过来了。
甲 您这叫什么,叫这个呀?
乙 这就是大架子。花脸,知道吗?嘿……
甲 唱花脸哪?
乙 花脸。(笑)嘿……
甲 噢。
乙 大花脸哪!经常在台上唱。
甲 在在……
乙 啊!(笑)嘿嘿。
甲 您哪?
乙 哎!
甲 您唱哪路戏呀?
乙 哪路戏咱都唱。这里头都是戏,会得多啊。
甲 啊,这肚子里全是戏!
乙 啊,这里都是戏。
甲 嗬。
乙 哎,我走道儿我都不敢低头。
甲 为什么啊?
乙 一低头我这戏出来怎么办啊?
甲 怕掉出来?
乙 会得多啊。
甲 看这意思明儿得戴个龙头。
乙 哎,戴龙头干吗呀?
甲 要不掉一世界的嘛。
乙 这叫怎么说话哪!
甲 那戏有往外掉的吗?
乙 就是会得太多都顶到这儿了(指嗓子处)。
甲 噢,这会得多的人都得顶到这儿。
乙 哎。
甲 我看那大概是吃得多。
乙 没听说过。
甲 啊?
乙 会得多。
甲 四碗稀饭,六个馒头。
乙 嗬!
甲 那就顶这儿了。
乙 我成饭桶了,让你这么一说。
甲 艺术没有顶住的。
乙 告诉您说,咱们这台上唱戏跟名演员一起唱。
甲 啊!您唱京戏?
乙 京戏。
甲 大花脸?
乙 哎,京戏大花脸。
甲 跟谁唱过?
乙 跟那谁,煤老板。知道吗?哎。
甲 梅老板?您这词太旧了。
乙 怎么哪?
甲 应该说梅先生。
乙 不是,煤老板。(笑)嘿。煤老板,我们一起唱。
甲 梅团长。
乙 不是,煤老板。
甲 梅院长!
乙 煤老板嘛!
甲 怎么非得梅老板哪?
乙 嗯——煤铺的老板。
甲 噢,就跟那位在一块儿。
乙 你这个嗓子忒好咧。啊。夸我了还。
甲 啊,你唱得忒好咧。
乙 忒好咧。
甲 咱俩一块儿摇煤球儿去吧。
乙 摇煤球儿去。
甲 什么味儿?这是。
乙 嗯。
甲 那叫煤老板哪。嘿!
乙 我这是跟您取笑。
甲 您这是开玩笑。
乙 我跟梅兰芳一块儿唱。
甲 噢,梅院长。
乙 唱得好吧。
甲 那好嘛。
乙 人谁不知好啊。谁提起来也得暗伸大指——艺术家!
甲 噢。
乙 跟我一起唱过。(笑)嘿……
甲 跟梅先生一起唱过?
乙 哎,还不只梅先生。言慧珠知道吧,听说有这个人吧?
甲 当然知道了。
乙 跟我一起合作,我们都——唱过。
甲 你们仨人在一块儿啊?
乙 哎,我们三个人唱过。
甲 唱哪出儿啊?
乙 哪出儿?这个戏一提就得吓你一跳啊。
甲 我还不至于那么胆儿小啊。
乙 纯粹是大块儿的唱工戏。
甲 什么戏啊?
乙 刚才那不介绍。我跟你介绍,不是跟梅先生唱吗?刚才我介绍不是说有言慧珠吗?
甲 啊。
乙 对了,就是唱这出儿。
甲 什……什么戏?
乙 你不知道啊?
甲 你没说我哪儿知道啊!
乙 不是我刚才介绍说跟梅先生——
甲 哪儿呀,刚才说是摇煤球儿的。
乙 (笑)呵呵……我跟梅先生、跟言慧珠我们一起唱的是《二进宫》。
甲 《二进宫》?
乙 哎,文怕“进宫”,武怕“虎斗”,知道吗?
甲 唱功戏呀。
乙 哎,大块儿唱工戏呀。
甲 哎——梅兰芳演哪个?
乙 梅兰芳——那个,花脸,拿锤子那个。好极了,人家唱出来那个……
甲 别说了,像话吗?
乙 够味儿!
甲 哪够味儿啊?哪够味儿啊?什么味儿啊?
乙 京戏的味儿。
甲 梅兰芳唱大花脸?
乙 怎么了,你瞧不起人家?
甲 你没听过戏呀?
乙 我唱过戏,我怎么没听过戏?!
甲 梅兰芳是唱青衣的,四大名旦之一。
乙 那是!比不了,比不了,绝了!
甲 那为什么,为什么也端着……
乙 谁呀?谁呀?
甲 什么叫唱这个的?
乙 是呀,我说他跟我一起,我唱这个的,怎么了?我不是告诉你我唱这个的吗?人家唱青衣的,你没搞明白啊!梅兰芳人家唱青衣的,你不知道啊!啊?怎么意思?
甲 对了,大概是我搞乱了。
乙 本来是人家唱青衣花衫哪,花旦哪!
甲 对了,那就对了。
乙 哎。
甲 咱二位没矛盾。
乙 就是他唱青衣。
甲 青衣。
乙 知道吗?他去的那个角色,就是那个中间儿坐着那个小媳妇儿,抱着一小孩儿……
甲 什么叫小媳妇儿啊!李艳妃,李娘娘。
乙 李娘娘她不也是媳妇儿吗?李娘娘啊,抱着那小孩儿,有个小孩儿没有吧?
甲 有啊!那是幼主啊!
乙 就是抱着幼主嘛!
甲 是老王死了呢,幼主还没登基呢。
乙 对,就是抱着他。
甲 对对。
乙 他去的是那个娘娘。
甲 你去那个——
乙 我去那端笼屉的,我怎么还端笼屉哪。我去那花脸啊。
甲 大花脸?
乙 我拿锤。
甲 徐彦昭。
乙 对。这么说这戏还许听过。
甲 勾紫脸儿。
乙 紫脸儿。
甲 对?
乙 对对。
甲 戴——白胡子?
乙 哎——白胡子。白满。
甲 对对对。
乙 这就对了。那就——我们唱过这戏。
甲 不对。
乙 怎么又不对了?
甲 不对!
乙 怎么又不对?
甲 不是还有言慧珠呢吗?
乙 有啊!
甲 她怎么办?
乙 她怎么办?
甲 她唱哪个呀?
乙 她哪个都行!她好——她那戏路子可更宽了。
甲 嘿,您先别说了。
乙 怎么?
甲 您不懂。
乙 啊!
甲 言慧珠啊——
乙 啊。
甲 是梅兰芳的徒弟。
乙 那假不了,那谁都知道。
甲 也是学梅派的,哎,也是唱小媳妇的。
乙 哎——不然,她唱老生的。这你可没我知道。
甲 错了。
乙 怎么会错了?
甲 她父亲言菊朋唱老生。
乙 她父亲言菊朋唱老生的,她是唱青衣的。
甲 对了。
乙 合着她就不能够反串,她就不许来一出老生戏,嗯?她反串过没有?唱过老生戏没有?
甲 对,还真反串过。
乙 你瞧。
甲 我听过她的《让徐州》。
乙 还是的。
甲 言门本派。
乙 人家那天高兴,人家要唱《二进宫》老杨波,你说不行?你就许唱青衣不许唱老生。
甲 那这大的戏可不好唱啊。
乙 人家那嗓子也好极了,老生也拿手啊。言门本派嘛!嘿嘿嘿——
甲 唱老生?
乙 哎,我们一起唱的《二进宫》。你还别半信半疑,纯粹唱过。
甲 你会唱啊?
乙 会唱,不会唱那里面的词儿我都能记住吗?
甲 《二进宫》词儿都知道?
乙 你随便点出哪点儿来,我给你唱两嗓子。你这么一听你就得——“嘿,罢了。还真是唱这个的。啊,有点儿意思!”
甲 你给来两句,来两句。
乙 给你喊两嗓子?哪点儿好?
甲 唱那个——“怀抱着”。
乙 行。你说他不懂吧他又懂。
甲 谁……谁不懂。
乙 戏核儿啊这点儿!
甲 好地方儿啊!
乙 正在热闹当中。
甲 二簧原版。
乙 仨人绕着唱。
甲 对。
乙 对对。
甲 来!
乙 哎——“怀抱着”啊?
甲 “怀抱着”。
乙 行了,咱们就唱“怀抱着”这点儿啊。就打这儿开始。
甲 来来。“怀抱着”啊唱两句咱们听听。
乙 就这么一张嘴一唱就知道咱会不会!
甲 好。
乙 “怀抱着”啊。
甲 嗯。
乙 (唱评戏味儿)“怀抱着——”
甲 嗯?
乙 嗯?不是?
甲 嗯?怎么?
乙 噢?!“怀抱着”不是吗?
甲 噢!
乙 (唱仍是评戏味儿)“怀抱着——”
甲 不不,“怀抱着”不成,得“怀抱之——”
乙 落不下。
甲 (唱)“怀抱之呃……”
乙 (笑)嘿嘿。
甲 (唱)“娇儿啊……”
甲乙、(唱)“坐在那溜平……”
甲 还唱呢!哪儿和哪儿啊这是!
乙 你怎么意思你!
甲 这是什么呀!
乙 这不刚把腔儿落下来嘛。
甲 什么呀!这是《烧骨记》呀。
乙 啊?
甲 您不说京戏吗?评戏里面有《二进宫》吗?
乙 我记得“怀抱着”吗?!
甲 “怀抱着”,那是“怀抱着娇儿啊”!
乙 这——
甲 这是铜锤呀。
乙 不是呀,不是……不是,它不是,我打算给你先介绍那《烧骨记》,再给你介绍《二进宫》。
甲 我没……
乙 啊?
甲 我没想听那个。
乙 你想听的是——
甲 你这大花脸。
乙 你不是想听大花脸吗?
甲 味儿不对了。
乙 那就对了。
甲 啊?!
乙 你听着。
甲 行!
乙 “怀抱着”啊。
甲 嗯。
乙 (唱,河北梆子味儿)“怀抱着——”
甲 改梆子了。
乙 啊,不是,它不是那意思。好像是那调儿,它是——
甲 那调儿怎么着?
乙 (唱越剧)“怀……怀……怀抱着”。
甲 越剧!
乙 噢。
甲 怎么净这味儿?
乙 (唱,京剧)“怀……怀抱着——”
甲 嗬!
乙 怎么样,这回?
甲 哎呀,真不容易!
乙 哎!
甲 这玩意儿!
乙 没告诉你这戏多吗?我都怕流出来吗?戏多!
甲 啥,他会转到这儿来。好!
乙 这戏会得太多了。
甲 真能唱?
乙 你要不信咱俩人唱一出儿。
甲 咱们俩人在这儿唱一出儿?
乙 借台排演。
甲 行吗?
乙 可以嘛!
甲 咱们可什么都没有。
乙 哎——咱们就是便装的唱。
甲 便装唱?
乙 嗯?!
甲 可也照着台上那么演。
乙 带着一点儿做派。
甲 带着?
乙 带着身段。
甲 还得打家伙哪。
乙 噢……自带着场面?
甲 啊,我唱,你打家伙;你唱,我打家伙。
乙 也可以嘛。
甲 这么唱,习惯吗?
乙 嗯……没什么,我经常的吊嗓子,也经常的走场子。
甲 那您说唱什么戏?
乙 我别说啊,我会那么多戏,我说那多不合适啊。你来啊,你说唱什么我随着。我连“怀抱着”都能唱,这还算什么呀!你想这个,听你的呀!
甲 这,这这一定得唱一出,这玩意儿有意思。
乙 就是,您说什么好?
甲 咱们以花脸为主。
乙 嗯,也行。
甲 唱《捉放曹》怎么样?
乙 这戏热闹。
甲 咱不唱后面,咱们先唱公堂这点儿。
乙 这对。
甲 中牟县。
乙 哎,要唱就得打头上唱。
甲 以花脸为主嘛。
乙 就是嘛,啊,打头上唱。
甲 有曹操。
乙 那我来。
甲 你是花脸吗?
乙 我是花脸哪。
甲 还有陈宫。
乙 陈宫,那个老生你来。
甲 我来。
乙 你来,嗯,怎么样?
甲 还有一个小花脸王顺。
乙 那没关系,受累的事儿都交我,我有力气。
甲 分包赶角儿。
乙 哎,我能来。
甲 行吗?
乙 咱俩人分包赶角儿。
甲 那行啊。咱们俩现在就开始唱。
乙 咱们开始唱。
甲 嗯……
乙 呔……呔呔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
甲 (念引子)“身居县令,与黎民判断冤情……”
乙 呔呔……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
甲 (念定场诗)“头戴乌纱双翅飘……”
乙 呔呔……
甲 “黎民百姓乐逍遥……”
乙 呔呔……
甲 “虽然七品蓝官小……”
乙 呔呔……
甲 (念白)“下官……”
乙 呔呔。
甲 “姓陈名官字公台。”呔呔。
乙 我打家伙!你让我打家伙你干吗还打呀?
甲 我这儿一出声儿你那儿就“呔呔”。
乙 怎么了?
甲 没完了。
乙 你不让我打家伙吗?
甲 不对。
乙 啊?
甲 一坐下就没锣了。
乙 噢,坐下了就不打啦。
甲 明白了吗?
乙 噢,呔呔。你还没坐下呢你。
甲 “身为中牟县正堂,昨日有董太师公文到来,命我画影图形,捉拿刺客曹操,我也曾命王顺等四门打探,未见到来。左右!”
乙 ……(四处张望)
甲 左右!
乙 ……(四处张望)
甲 左右!……(大声)说话!
乙 嗬!我没打家伙呀!
甲 叫三声都不言语。
乙 你叫谁哪?
甲 我这叫左右,你搭架子呀?
乙 我不是去这个吗,花脸嘛。
甲 你这儿一句话“有……”
乙 噢,就这么一句。
甲 啊。
乙 “有……”
甲 停。“左右!”
乙 有……
甲 侍侯了!
乙 呔呔!
甲 王顺!
乙 王顺!噢,这就上王顺啦。
甲 哎!
乙 嗯……
甲 回去,回去。
乙 怎么啦?
甲 小花脸哪。
乙 小花脸。
甲 啊哈……
乙 还得叫板。
甲 哎。
乙 啊哈……
甲 呔呔令令呔……啊哈……
乙 干什么呀?
甲 你吃错了药啊?
乙 你告诉我叫板的呀?
甲 光叫板没词儿还行啊?
乙 怎么着还有词儿啊?
甲 当然有词儿啊。
乙 什么词儿啊?
甲 “捉拿曹操事,禀报太爷知。”
乙 噢,有这么两句。
甲 哎……
乙 啊哈……
甲 呔令令呔……
乙 “捉拿曹操事,饼子太爷吃。”
甲 吃饼子干吗呀?“禀报太爷知。”
乙 “禀报太爷知。参见太爷。”
甲 “罢了。”
乙 “罢了就罢了。”
甲 他倒和气!“命你捉拿刺客曹操,怎么样了?”
乙 (比划动作)。
甲 你给我比划什么呀?
乙 我干吗呀?
甲 你这儿还有词儿呢?
乙 我这儿还说什么呀?
甲 “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乙 噢,给你道喜。
甲 哎。
乙 “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甲 喜从何来?
乙 你老婆给你生个大小子。
甲 去!什么——什么话这叫。
乙 这不好事儿吗?
甲 这跟戏词儿没关系呀。
乙 我这可说的是实话啊!
甲 什么实话呀!
乙 那我说什么呀?
甲 “小人将刺客曹操拿到。”
甲 “有何为证?”
乙 这有扇子为证。这不扇子吗?
甲 宝剑!
乙 这么点儿小宝剑。
甲 哎!
乙 好,“有宝剑为证”。
甲 “呈上来。”
乙 (将扇呈甲)“太爷观看。”
甲 (看,惊叫)“呜……呼呀!”
乙 怎么你牙疼呀?
甲 谁……谁牙疼呀!
乙 你“呼——”怎么了你?
甲 这是惊喜。
乙 哎哟!看见那个扇子了!你就那么惊喜呀,要看见拐棍儿你还不得磕头啊!
甲 拐棍儿干吗用啊!这就是那宝剑。
乙 噢,这是宝剑。
甲 这就证明曹操是拿到了。
乙 噢,是是。
甲 “待我禀明太师,你等有赏。”
乙 小人不愿领赏。您请我吃顿包子就得了。
甲 饿的!
乙 你吃饼子,我吃包子。
甲 “来。”
乙 “有。”
甲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哎——曹操没来呀。
甲 没来哪行呀。你“赶”去呀!
乙 你说话呀。“曹操——”
甲 哪儿追?
乙 你不让我“赶”他去吗?
甲 啊?你上哪儿赶去呀?
乙 你不让——“你‘赶’他去呀?”
甲 你不是分包赶角儿吗?现在应该上曹操了。
乙 这就该我了。
甲 哎!
乙 你说话呀。
甲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啊哈……”啊?
甲 不对了。
乙 我怎么老不对呀?!
甲 当然哪。
乙 这不叫板了吗?
甲 刚才那是小花脸啊。
乙 啊?!
甲 这是大花脸了。
乙 大花脸?
甲 哎——
乙 噢!
甲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大……啊咳。”
甲 不对!大喊“来……也!”
乙 “来也”?
甲 叫“来也”。这儿有大段儿唱呢。
乙 怎么这里还有唱儿啊?
甲 这儿一大段儿唱呢。
乙 是什么词儿呀?
甲 (小声唱)“出龙潭入虎穴避祸,又谁知中牟自入网罗。怒冲冲我且把滴水檐过,看陈宫提高把我怎么发落……”
乙 啊,就是这个呀,累傻小子哪。我又是王顺,我又打家伙,临完,这么一大段儿唱交我了,像话吗?我帮你唱。你来这段儿吧,我来陈宫吧。
甲 你是唱花脸的。
乙 那不管,这就换了……
甲 不不——咱们——
乙 “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换了吧这个。
甲 “来……也。”
乙 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嘡!
甲 这怎么回事儿?
乙 这是放炮呢。
甲 (唱)“出龙潭入虎穴躲闪避祸。”
乙 好!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哐!
甲 (唱)“又谁知中牟县自入网罗,怒冲冲我且把滴水檐过。”
乙 吭切咧切,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哐!
甲 (唱)“看陈宫他把我怎么发落。”(视乙)
乙 “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唱)“看陈宫他把我怎么发落。”
乙 “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唱)“看陈宫他把我怎么发落。”
乙 “来,将此刻曹操押上堂来!”
甲 (大怒,厉声)我来啦!
乙 嗬!你来了,你嚷什么呀你!
甲 我这三句白唱了。
乙 吓得我心直蹦。
甲 这怎的老说这句呀,啊?
乙 那我不说“来了”?
甲 应该问了。
乙 问什么呀?
甲 “下面站的可是刺客曹操?”
乙 老词儿。“下面……”
甲 嘿!坐好了再问!
乙 “下面站定的可是曹操?”
甲 “既知我名,何必多问?”
乙 “下面站定的可是曹操?”
甲 是我!
乙 哎哟,又急了,你这脾气太大了你。
甲 你怎么老问这句呀?
乙 是你就行了。
甲 “见了本县因何不跪?”
乙 还得下跪哪。
甲 噢。
乙 我忘了又。“见了本县你为何不跪?”
甲 “呀,呸!”“俺曹某从来上跪天子,下跪父母,岂能跪你这小小的县令!”
乙 “哈哈……(用小花脸念法)你嫌我官儿小,看不起我,来人哪,给曹操枪毙!”
甲 枪毙?!
❸ 谁有李金斗、陈涌泉合说的<捉放曹>的台词
捉放曹 相声文本
乙 您是说相声啊。
甲 哎,说相声。(笑)哼哼哼。
乙 我倒是挺好喜您这个。
甲 噢,您喜欢听相声啊?
乙 不但喜欢听,也喜欢说。
甲 噢,那好极了。
乙 有时候也说。(笑)哼。
甲 咱们一块儿说。
乙 还不但说啊——
甲 啊。
乙 有时候也唱。
甲 您也喜欢唱?
乙 哎,你们这不是讲究说唱吗?
甲 对,说、学、逗、唱。
乙 就是(笑)。
甲 嗯。
乙 我唱上还很好。
甲 是啊?!
乙 嗓子好啊。
甲 您唱什么呀?
乙 我——不知道?
甲 不知道?
乙 这个,唱这个,哎,这架势。
甲 噢,炊事员。
乙 炊事员干吗呀?
甲 哎,您这不是端着笼屉呢吗?
乙 我端着馒头就过来了。
甲 您这叫什么,叫这个呀?
乙 这就是大架子。花脸,知道吗?嘿……
甲 唱花脸哪?
乙 花脸。(笑)嘿……
甲 噢。
乙 大花脸哪!经常在台上唱。
甲 在在……
乙 啊!(笑)嘿嘿。
甲 您哪?
乙 哎!
甲 您唱哪路戏呀?
乙 哪路戏咱都唱。这里头都是戏,会得多啊。
甲 啊,这肚子里全是戏!
乙 啊,这里都是戏。
甲 嗬。
乙 哎,我走道儿我都不敢低头。
甲 为什么啊?
乙 一低头我这戏出来怎么办啊?
甲 怕掉出来?
乙 会得多啊。
甲 看这意思明儿得戴个龙头。
乙 哎,戴龙头干吗呀?
甲 要不掉一世界的嘛。
乙 这叫怎么说话哪!
甲 那戏有往外掉的吗?
乙 就是会得太多都顶到这儿了(指嗓子处)。
甲 噢,这会得多的人都得顶到这儿。
乙 哎。
甲 我看那大概是吃得多。
乙 没听说过。
甲 啊?
乙 会得多。
甲 四碗稀饭,六个馒头。
乙 嗬!
甲 那就顶这儿了。
乙 我成饭桶了,让你这么一说。
甲 艺术没有顶住的。
乙 告诉您说,咱们这台上唱戏跟名演员一起唱。
甲 啊!您唱京戏?
乙 京戏。
甲 大花脸?
乙 哎,京戏大花脸。
甲 跟谁唱过?
乙 跟那谁,煤老板。知道吗?哎。
甲 梅老板?您这词太旧了。
乙 怎么哪?
甲 应该说梅先生。
乙 不是,煤老板。(笑)嘿。煤老板,我们一起唱。
甲 梅团长。
乙 不是,煤老板。
甲 梅院长!
乙 煤老板嘛!
甲 怎么非得梅老板哪?
乙 嗯——煤铺的老板。
甲 噢,就跟那位在一块儿。
乙 你这个嗓子忒好咧。啊。夸我了还。
甲 啊,你唱得忒好咧。
乙 忒好咧。
甲 咱俩一块儿摇煤球儿去吧。
乙 摇煤球儿去。
甲 什么味儿?这是。
乙 嗯。
甲 那叫煤老板哪。嘿!
乙 我这是跟您取笑。
甲 您这是开玩笑。
乙 我跟梅兰芳一块儿唱。
甲 噢,梅院长。
乙 唱得好吧。
甲 那好嘛。
乙 人谁不知好啊。谁提起来也得暗伸大指——艺术家!
甲 噢。
乙 跟我一起唱过。(笑)嘿……
甲 跟梅先生一起唱过?
乙 哎,还不只梅先生。言慧珠知道吧,听说有这个人吧?
甲 当然知道了。
乙 跟我一起合作,我们都——唱过。
甲 你们仨人在一块儿啊?
乙 哎,我们三个人唱过。
甲 唱哪出儿啊?
乙 哪出儿?这个戏一提就得吓你一跳啊。
甲 我还不至于那么胆儿小啊。
乙 纯粹是大块儿的唱工戏。
甲 什么戏啊?
乙 刚才那不介绍。我跟你介绍,不是跟梅先生唱吗?刚才我介绍不是说有言慧珠吗?
甲 啊。
乙 对了,就是唱这出儿。
甲 什……什么戏?
乙 你不知道啊?
甲 你没说我哪儿知道啊!
乙 不是我刚才介绍说跟梅先生——
甲 哪儿呀,刚才说是摇煤球儿的。
乙 (笑)呵呵……我跟梅先生、跟言慧珠我们一起唱的是《二进宫》。
甲 《二进宫》?
乙 哎,文怕“进宫”,武怕“虎斗”,知道吗?
甲 唱功戏呀。
乙 哎,大块儿唱工戏呀。
甲 哎——梅兰芳演哪个?
乙 梅兰芳——那个,花脸,拿锤子那个。好极了,人家唱出来那个……
甲 别说了,像话吗?
乙 够味儿!
甲 哪够味儿啊?哪够味儿啊?什么味儿啊?
乙 京戏的味儿。
甲 梅兰芳唱大花脸?
乙 怎么了,你瞧不起人家?
甲 你没听过戏呀?
乙 我唱过戏,我怎么没听过戏?!
甲 梅兰芳是唱青衣的,四大名旦之一。
乙 那是!比不了,比不了,绝了!
甲 那为什么,为什么也端着……
乙 谁呀?谁呀?
甲 什么叫唱这个的?
乙 是呀,我说他跟我一起,我唱这个的,怎么了?我不是告诉你我唱这个的吗?人家唱青衣的,你没搞明白啊!梅兰芳人家唱青衣的,你不知道啊!啊?怎么意思?
甲 对了,大概是我搞乱了。
乙 本来是人家唱青衣花衫哪,花旦哪!
甲 对了,那就对了。
乙 哎。
甲 咱二位没矛盾。
乙 就是他唱青衣。
甲 青衣。
乙 知道吗?他去的那个角色,就是那个中间儿坐着那个小媳妇儿,抱着一小孩儿……
甲 什么叫小媳妇儿啊!李艳妃,李娘娘。
乙 李娘娘她不也是媳妇儿吗?李娘娘啊,抱着那小孩儿,有个小孩儿没有吧?
甲 有啊!那是幼主啊!
乙 就是抱着幼主嘛!
甲 是老王死了呢,幼主还没登基呢。
乙 对,就是抱着他。
甲 对对。
乙 他去的是那个娘娘。
甲 你去那个——
乙 我去那端笼屉的,我怎么还端笼屉哪。我去那花脸啊。
甲 大花脸?
乙 我拿锤。
甲 徐彦昭。
乙 对。这么说这戏还许听过。
甲 勾紫脸儿。
乙 紫脸儿。
甲 对?
乙 对对。
甲 戴——白胡子?
乙 哎——白胡子。白满。
甲 对对对。
乙 这就对了。那就——我们唱过这戏。
甲 不对。
乙 怎么又不对了?
甲 不对!
乙 怎么又不对?
甲 不是还有言慧珠呢吗?
乙 有啊!
甲 她怎么办?
乙 她怎么办?
甲 她唱哪个呀?
乙 她哪个都行!她好——她那戏路子可更宽了。
甲 嘿,您先别说了。
乙 怎么?
甲 您不懂。
乙 啊!
甲 言慧珠啊——
乙 啊。
甲 是梅兰芳的徒弟。
乙 那假不了,那谁都知道。
甲 也是学梅派的,哎,也是唱小媳妇的。
乙 哎——不然,她唱老生的。这你可没我知道。
甲 错了。
乙 怎么会错了?
甲 她父亲言菊朋唱老生。
乙 她父亲言菊朋唱老生的,她是唱青衣的。
甲 对了。
乙 合着她就不能够反串,她就不许来一出老生戏,嗯?她反串过没有?唱过老生戏没有?
甲 对,还真反串过。
乙 你瞧。
甲 我听过她的《让徐州》。
乙 还是的。
甲 言门本派。
乙 人家那天高兴,人家要唱《二进宫》老杨波,你说不行?你就许唱青衣不许唱老生。
甲 那这大的戏可不好唱啊。
乙 人家那嗓子也好极了,老生也拿手啊。言门本派嘛!嘿嘿嘿——
甲 唱老生?
乙 哎,我们一起唱的《二进宫》。你还别半信半疑,纯粹唱过。
甲 你会唱啊?
乙 会唱,不会唱那里面的词儿我都能记住吗?
甲 《二进宫》词儿都知道?
乙 你随便点出哪点儿来,我给你唱两嗓子。你这么一听你就得——“嘿,罢了。还真是唱这个的。啊,有点儿意思!”
甲 你给来两句,来两句。
乙 给你喊两嗓子?哪点儿好?
甲 唱那个——“怀抱着”。
乙 行。你说他不懂吧他又懂。
甲 谁……谁不懂。
乙 戏核儿啊这点儿!
甲 好地方儿啊!
乙 正在热闹当中。
甲 二簧原版。
乙 仨人绕着唱。
甲 对。
乙 对对。
甲 来!
乙 哎——“怀抱着”啊?
甲 “怀抱着”。
乙 行了,咱们就唱“怀抱着”这点儿啊。就打这儿开始。
甲 来来。“怀抱着”啊唱两句咱们听听。
乙 就这么一张嘴一唱就知道咱会不会!
甲 好。
乙 “怀抱着”啊。
甲 嗯。
乙 (唱评戏味儿)“怀抱着——”
甲 嗯?
乙 嗯?不是?
甲 嗯?怎么?
乙 噢?!“怀抱着”不是吗?
甲 噢!
乙 (唱仍是评戏味儿)“怀抱着——”
甲 不不,“怀抱着”不成,得“怀抱之——”
乙 落不下。
甲 (唱)“怀抱之呃……”
乙 (笑)嘿嘿。
甲 (唱)“娇儿啊……”
甲乙、(唱)“坐在那溜平……”
甲 还唱呢!哪儿和哪儿啊这是!
乙 你怎么意思你!
甲 这是什么呀!
乙 这不刚把腔儿落下来嘛。
甲 什么呀!这是《烧骨记》呀。
乙 啊?
甲 您不说京戏吗?评戏里面有《二进宫》吗?
乙 我记得“怀抱着”吗?!
甲 “怀抱着”,那是“怀抱着娇儿啊”!
乙 这——
甲 这是铜锤呀。
乙 不是呀,不是……不是,它不是,我打算给你先介绍那《烧骨记》,再给你介绍《二进宫》。
甲 我没……
乙 啊?
甲 我没想听那个。
乙 你想听的是——
甲 你这大花脸。
乙 你不是想听大花脸吗?
甲 味儿不对了。
乙 那就对了。
甲 啊?!
乙 你听着。
甲 行!
乙 “怀抱着”啊。
甲 嗯。
乙 (唱,河北梆子味儿)“怀抱着——”
甲 改梆子了。
乙 啊,不是,它不是那意思。好像是那调儿,它是——
甲 那调儿怎么着?
乙 (唱越剧)“怀……怀……怀抱着”。
甲 越剧!
乙 噢。
甲 怎么净这味儿?
乙 (唱,京剧)“怀……怀抱着——”
甲 嗬!
乙 怎么样,这回?
甲 哎呀,真不容易!
乙 哎!
甲 这玩意儿!
乙 没告诉你这戏多吗?我都怕流出来吗?戏多!
甲 啥,他会转到这儿来。好!
乙 这戏会得太多了。
甲 真能唱?
乙 你要不信咱俩人唱一出儿。
甲 咱们俩人在这儿唱一出儿?
乙 借台排演。
甲 行吗?
乙 可以嘛!
甲 咱们可什么都没有。
乙 哎——咱们就是便装的唱。
甲 便装唱?
乙 嗯?!
甲 可也照着台上那么演。
乙 带着一点儿做派。
甲 带着?
乙 带着身段。
甲 还得打家伙哪。
乙 噢……自带着场面?
甲 啊,我唱,你打家伙;你唱,我打家伙。
乙 也可以嘛。
甲 这么唱,习惯吗?
乙 嗯……没什么,我经常的吊嗓子,也经常的走场子。
甲 那您说唱什么戏?
乙 我别说啊,我会那么多戏,我说那多不合适啊。你来啊,你说唱什么我随着。我连“怀抱着”都能唱,这还算什么呀!你想这个,听你的呀!
甲 这,这这一定得唱一出,这玩意儿有意思。
乙 就是,您说什么好?
甲 咱们以花脸为主。
乙 嗯,也行。
甲 唱《捉放曹》怎么样?
乙 这戏热闹。
甲 咱不唱后面,咱们先唱公堂这点儿。
乙 这对。
甲 中牟县。
乙 哎,要唱就得打头上唱。
甲 以花脸为主嘛。
乙 就是嘛,啊,打头上唱。
甲 有曹操。
乙 那我来。
甲 你是花脸吗?
乙 我是花脸哪。
甲 还有陈宫。
乙 陈宫,那个老生你来。
甲 我来。
乙 你来,嗯,怎么样?
甲 还有一个小花脸王顺。
乙 那没关系,受累的事儿都交我,我有力气。
甲 分包赶角儿。
乙 哎,我能来。
甲 行吗?
乙 咱俩人分包赶角儿。
甲 那行啊。咱们俩现在就开始唱。
乙 咱们开始唱。
甲 嗯……
乙 呔……呔呔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
甲 (念引子)“身居县令,与黎民判断冤情……”
乙 呔呔……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
甲 (念定场诗)“头戴乌纱双翅飘……”
乙 呔呔……
甲 “黎民百姓乐逍遥……”
乙 呔呔……
甲 “虽然七品蓝官小……”
乙 呔呔……
甲 (念白)“下官……”
乙 呔呔。
甲 “姓陈名官字公台。”呔呔。
乙 我打家伙!你让我打家伙你干吗还打呀?
甲 我这儿一出声儿你那儿就“呔呔”。
乙 怎么了?
甲 没完了。
乙 你不让我打家伙吗?
甲 不对。
乙 啊?
甲 一坐下就没锣了。
乙 噢,坐下了就不打啦。
甲 明白了吗?
乙 噢,呔呔。你还没坐下呢你。
甲 “身为中牟县正堂,昨日有董太师公文到来,命我画影图形,捉拿刺客曹操,我也曾命王顺等四门打探,未见到来。左右!”
乙 ……(四处张望)
甲 左右!
乙 ……(四处张望)
甲 左右!……(大声)说话!
乙 嗬!我没打家伙呀!
甲 叫三声都不言语。
乙 你叫谁哪?
甲 我这叫左右,你搭架子呀?
乙 我不是去这个吗,花脸嘛。
甲 你这儿一句话“有……”
乙 噢,就这么一句。
甲 啊。
乙 “有……”
甲 停。“左右!”
乙 有……
甲 侍侯了!
乙 呔呔!
甲 王顺!
乙 王顺!噢,这就上王顺啦。
甲 哎!
乙 嗯……
甲 回去,回去。
乙 怎么啦?
甲 小花脸哪。
乙 小花脸。
甲 啊哈……
乙 还得叫板。
甲 哎。
乙 啊哈……
甲 呔呔令令呔……啊哈……
乙 干什么呀?
甲 你吃错了药啊?
乙 你告诉我叫板的呀?
甲 光叫板没词儿还行啊?
乙 怎么着还有词儿啊?
甲 当然有词儿啊。
乙 什么词儿啊?
甲 “捉拿曹操事,禀报太爷知。”
乙 噢,有这么两句。
甲 哎……
乙 啊哈……
甲 呔令令呔……
乙 “捉拿曹操事,饼子太爷吃。”
甲 吃饼子干吗呀?“禀报太爷知。”
乙 “禀报太爷知。参见太爷。”
甲 “罢了。”
乙 “罢了就罢了。”
甲 他倒和气!“命你捉拿刺客曹操,怎么样了?”
乙 (比划动作)。
甲 你给我比划什么呀?
乙 我干吗呀?
甲 你这儿还有词儿呢?
乙 我这儿还说什么呀?
甲 “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乙 噢,给你道喜。
甲 哎。
乙 “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甲 喜从何来?
乙 你老婆给你生个大小子。
甲 去!什么——什么话这叫。
乙 这不好事儿吗?
甲 这跟戏词儿没关系呀。
乙 我这可说的是实话啊!
甲 什么实话呀!
乙 那我说什么呀?
甲 “小人将刺客曹操拿到。”
甲 “有何为证?”
乙 这有扇子为证。这不扇子吗?
甲 宝剑!
乙 这么点儿小宝剑。
甲 哎!
乙 好,“有宝剑为证”。
甲 “呈上来。”
乙 (将扇呈甲)“太爷观看。”
甲 (看,惊叫)“呜……呼呀!”
乙 怎么你牙疼呀?
甲 谁……谁牙疼呀!
乙 你“呼——”怎么了你?
甲 这是惊喜。
乙 哎哟!看见那个扇子了!你就那么惊喜呀,要看见拐棍儿你还不得磕头啊!
甲 拐棍儿干吗用啊!这就是那宝剑。
乙 噢,这是宝剑。
甲 这就证明曹操是拿到了。
乙 噢,是是。
甲 “待我禀明太师,你等有赏。”
乙 小人不愿领赏。您请我吃顿包子就得了。
甲 饿的!
乙 你吃饼子,我吃包子。
甲 “来。”
乙 “有。”
甲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哎——曹操没来呀。
甲 没来哪行呀。你“赶”去呀!
乙 你说话呀。“曹操——”
甲 哪儿追?
乙 你不让我“赶”他去吗?
甲 啊?你上哪儿赶去呀?
乙 你不让——“你‘赶’他去呀?”
甲 你不是分包赶角儿吗?现在应该上曹操了。
乙 这就该我了。
甲 哎!
乙 你说话呀。
甲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啊哈……”啊?
甲 不对了。
乙 我怎么老不对呀?!
甲 当然哪。
乙 这不叫板了吗?
甲 刚才那是小花脸啊。
乙 啊?!
甲 这是大花脸了。
乙 大花脸?
甲 哎——
乙 噢!
甲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大……啊咳。”
甲 不对!大喊“来……也!”
乙 “来也”?
甲 叫“来也”。这儿有大段儿唱呢。
乙 怎么这里还有唱儿啊?
甲 这儿一大段儿唱呢。
乙 是什么词儿呀?
甲 (小声唱)“出龙潭入虎穴避祸,又谁知中牟自入网罗。怒冲冲我且把滴水檐过,看陈宫提高把我怎么发落……”
乙 啊,就是这个呀,累傻小子哪。我又是王顺,我又打家伙,临完,这么一大段儿唱交我了,像话吗?我帮你唱。你来这段儿吧,我来陈宫吧。
甲 你是唱花脸的。
乙 那不管,这就换了……
甲 不不——咱们——
乙 “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换了吧这个。
甲 “来……也。”
乙 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嘡!
甲 这怎么回事儿?
乙 这是放炮呢。
甲 (唱)“出龙潭入虎穴躲闪避祸。”
乙 好!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哐!
甲 (唱)“又谁知中牟县自入网罗,怒冲冲我且把滴水檐过。”
乙 吭切咧切,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哐!
甲 (唱)“看陈宫他把我怎么发落。”(视乙)
乙 “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唱)“看陈宫他把我怎么发落。”
乙 “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唱)“看陈宫他把我怎么发落。”
乙 “来,将此刻曹操押上堂来!”
甲 (大怒,厉声)我来啦!
乙 嗬!你来了,你嚷什么呀你!
甲 我这三句白唱了。
乙 吓得我心直蹦。
甲 这怎的老说这句呀,啊?
乙 那我不说“来了”?
甲 应该问了。
乙 问什么呀?
甲 “下面站的可是刺客曹操?”
乙 老词儿。“下面……”
甲 嘿!坐好了再问!
乙 “下面站定的可是曹操?”
甲 “既知我名,何必多问?”
乙 “下面站定的可是曹操?”
甲 是我!
乙 哎哟,又急了,你这脾气太大了你。
甲 你怎么老问这句呀?
乙 是你就行了。
甲 “见了本县因何不跪?”
乙 还得下跪哪。
甲 噢。
乙 我忘了又。“见了本县你为何不跪?”
甲 “呀,呸!”“俺曹某从来上跪天子,下跪父母,岂能跪你这小小的县令!”
乙 “哈哈……(用小花脸念法)你嫌我官儿小,看不起我,来人哪,给曹操枪毙!”
甲 枪毙?!
❹ 捉放曹 是什么意思
捉放曹是指我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三国时,曹操刺杀董卓未遂, 改装逃走,至中牟县被陈宫所擒。后曹用言语打动陈宫,使陈弃官一同逃走。
行至成皋,他们一同去找曹父故友吕伯奢,吕伯奢杀猪款待。曹操闻得磨刀霍霍,误以为吕伯奢欲加害,便杀死吕氏全家,焚庄逃走。陈宫见曹操心毒手狠,枉杀无辜,十分懊悔;宿店时;趁曹操熟睡时欲刺杀曹操后放弃独自离去。
(4)放捉曹台词扩展阅读:
衍生故事:《关羽捉放曹》
说的是三国时期,东吴与蜀汉联手抗曹。在赤壁用计火攻曹操。赤壁之战曹军大败,只剩300余人在曹操的带领下撤退,行至华容道,曹操忽然仰天大笑,说:“别人都说诸葛亮足智多谋,我看他也是无能之辈,如果他在这里埋伏一支队伍,今天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了。”
话音未落,只听得一声炮响,关羽率一支人马拦住去路。曹操见状懊丧不已,只得请求关羽放一条生路。关羽是个很讲义气的人,想到当年自己过关斩将,倘没有曹操关照,也是性命难保,遂让路与曹操。
❺ 李金斗捉放曹台词
捉放曹 相声文本
乙 您是说相声啊。
甲 哎,说相声。(笑)哼哼哼。
乙 我倒是挺好喜您这个。
甲 噢,您喜欢听相声啊?
乙 不但喜欢听,也喜欢说。
甲 噢,那好极了。
乙 有时候也说。(笑)哼。
甲 咱们一块儿说。
乙 还不但说啊——
甲 啊。
乙 有时候也唱。
甲 您也喜欢唱?
乙 哎,你们这不是讲究说唱吗?
甲 对,说、学、逗、唱。
乙 就是(笑)。
甲 嗯。
乙 我唱上还很好。
甲 是啊?!
乙 嗓子好啊。
甲 您唱什么呀?
乙 我——不知道?
甲 不知道?
乙 这个,唱这个,哎,这架势。
甲 噢,炊事员。
乙 炊事员干吗呀?
甲 哎,您这不是端着笼屉呢吗?
乙 我端着馒头就过来了。
甲 您这叫什么,叫这个呀?
乙 这就是大架子。花脸,知道吗?嘿……
甲 唱花脸哪?
乙 花脸。(笑)嘿……
甲 噢。
乙 大花脸哪!经常在台上唱。
甲 在在……
乙 啊!(笑)嘿嘿。
甲 您哪?
乙 哎!
甲 您唱哪路戏呀?
乙 哪路戏咱都唱。这里头都是戏,会得多啊。
甲 啊,这肚子里全是戏!
乙 啊,这里都是戏。
甲 嗬。
乙 哎,我走道儿我都不敢低头。
甲 为什么啊?
乙 一低头我这戏出来怎么办啊?
甲 怕掉出来?
乙 会得多啊。
甲 看这意思明儿得戴个龙头。
乙 哎,戴龙头干吗呀?
甲 要不掉一世界的嘛。
乙 这叫怎么说话哪!
甲 那戏有往外掉的吗?
乙 就是会得太多都顶到这儿了(指嗓子处)。
甲 噢,这会得多的人都得顶到这儿。
乙 哎。
甲 我看那大概是吃得多。
乙 没听说过。
甲 啊?
乙 会得多。
甲 四碗稀饭,六个馒头。
乙 嗬!
甲 那就顶这儿了。
乙 我成饭桶了,让你这么一说。
甲 艺术没有顶住的。
乙 告诉您说,咱们这台上唱戏跟名演员一起唱。
甲 啊!您唱京戏?
乙 京戏。
甲 大花脸?
乙 哎,京戏大花脸。
甲 跟谁唱过?
乙 跟那谁,煤老板。知道吗?哎。
甲 梅老板?您这词太旧了。
乙 怎么哪?
甲 应该说梅先生。
乙 不是,煤老板。(笑)嘿。煤老板,我们一起唱。
甲 梅团长。
乙 不是,煤老板。
甲 梅院长!
乙 煤老板嘛!
甲 怎么非得梅老板哪?
乙 嗯——煤铺的老板。
甲 噢,就跟那位在一块儿。
乙 你这个嗓子忒好咧。啊。夸我了还。
甲 啊,你唱得忒好咧。
乙 忒好咧。
甲 咱俩一块儿摇煤球儿去吧。
乙 摇煤球儿去。
甲 什么味儿?这是。
乙 嗯。
甲 那叫煤老板哪。嘿!
乙 我这是跟您取笑。
甲 您这是开玩笑。
乙 我跟梅兰芳一块儿唱。
甲 噢,梅院长。
乙 唱得好吧。
甲 那好嘛。
乙 人谁不知好啊。谁提起来也得暗伸大指——艺术家!
甲 噢。
乙 跟我一起唱过。(笑)嘿……
甲 跟梅先生一起唱过?
乙 哎,还不只梅先生。言慧珠知道吧,听说有这个人吧?
甲 当然知道了。
乙 跟我一起合作,我们都——唱过。
甲 你们仨人在一块儿啊?
乙 哎,我们三个人唱过。
甲 唱哪出儿啊?
乙 哪出儿?这个戏一提就得吓你一跳啊。
甲 我还不至于那么胆儿小啊。
乙 纯粹是大块儿的唱工戏。
甲 什么戏啊?
乙 刚才那不介绍。我跟你介绍,不是跟梅先生唱吗?刚才我介绍不是说有言慧珠吗?
甲 啊。
乙 对了,就是唱这出儿。
甲 什……什么戏?
乙 你不知道啊?
甲 你没说我哪儿知道啊!
乙 不是我刚才介绍说跟梅先生——
甲 哪儿呀,刚才说是摇煤球儿的。
乙 (笑)呵呵……我跟梅先生、跟言慧珠我们一起唱的是《二进宫》。
甲 《二进宫》?
乙 哎,文怕“进宫”,武怕“虎斗”,知道吗?
甲 唱功戏呀。
乙 哎,大块儿唱工戏呀。
甲 哎——梅兰芳演哪个?
乙 梅兰芳——那个,花脸,拿锤子那个。好极了,人家唱出来那个……
甲 别说了,像话吗?
乙 够味儿!
甲 哪够味儿啊?哪够味儿啊?什么味儿啊?
乙 京戏的味儿。
甲 梅兰芳唱大花脸?
乙 怎么了,你瞧不起人家?
甲 你没听过戏呀?
乙 我唱过戏,我怎么没听过戏?!
甲 梅兰芳是唱青衣的,四大名旦之一。
乙 那是!比不了,比不了,绝了!
甲 那为什么,为什么也端着……
乙 谁呀?谁呀?
甲 什么叫唱这个的?
乙 是呀,我说他跟我一起,我唱这个的,怎么了?我不是告诉你我唱这个的吗?人家唱青衣的,你没搞明白啊!梅兰芳人家唱青衣的,你不知道啊!啊?怎么意思?
甲 对了,大概是我搞乱了。
乙 本来是人家唱青衣花衫哪,花旦哪!
甲 对了,那就对了。
乙 哎。
甲 咱二位没矛盾。
乙 就是他唱青衣。
甲 青衣。
乙 知道吗?他去的那个角色,就是那个中间儿坐着那个小媳妇儿,抱着一小孩儿……
甲 什么叫小媳妇儿啊!李艳妃,李娘娘。
乙 李娘娘她不也是媳妇儿吗?李娘娘啊,抱着那小孩儿,有个小孩儿没有吧?
甲 有啊!那是幼主啊!
乙 就是抱着幼主嘛!
甲 是老王死了呢,幼主还没登基呢。
乙 对,就是抱着他。
甲 对对。
乙 他去的是那个娘娘。
甲 你去那个——
乙 我去那端笼屉的,我怎么还端笼屉哪。我去那花脸啊。
甲 大花脸?
乙 我拿锤。
甲 徐彦昭。
乙 对。这么说这戏还许听过。
甲 勾紫脸儿。
乙 紫脸儿。
甲 对?
乙 对对。
甲 戴——白胡子?
乙 哎——白胡子。白满。
甲 对对对。
乙 这就对了。那就——我们唱过这戏。
甲 不对。
乙 怎么又不对了?
甲 不对!
乙 怎么又不对?
甲 不是还有言慧珠呢吗?
乙 有啊!
甲 她怎么办?
乙 她怎么办?
甲 她唱哪个呀?
乙 她哪个都行!她好——她那戏路子可更宽了。
甲 嘿,您先别说了。
乙 怎么?
甲 您不懂。
乙 啊!
甲 言慧珠啊——
乙 啊。
甲 是梅兰芳的徒弟。
乙 那假不了,那谁都知道。
甲 也是学梅派的,哎,也是唱小媳妇的。
乙 哎——不然,她唱老生的。这你可没我知道。
甲 错了。
乙 怎么会错了?
甲 她父亲言菊朋唱老生。
乙 她父亲言菊朋唱老生的,她是唱青衣的。
甲 对了。
乙 合着她就不能够反串,她就不许来一出老生戏,嗯?她反串过没有?唱过老生戏没有?
甲 对,还真反串过。
乙 你瞧。
甲 我听过她的《让徐州》。
乙 还是的。
甲 言门本派。
乙 人家那天高兴,人家要唱《二进宫》老杨波,你说不行?你就许唱青衣不许唱老生。
甲 那这大的戏可不好唱啊。
乙 人家那嗓子也好极了,老生也拿手啊。言门本派嘛!嘿嘿嘿——
甲 唱老生?
乙 哎,我们一起唱的《二进宫》。你还别半信半疑,纯粹唱过。
甲 你会唱啊?
乙 会唱,不会唱那里面的词儿我都能记住吗?
甲 《二进宫》词儿都知道?
乙 你随便点出哪点儿来,我给你唱两嗓子。你这么一听你就得——“嘿,罢了。还真是唱这个的。啊,有点儿意思!”
甲 你给来两句,来两句。
乙 给你喊两嗓子?哪点儿好?
甲 唱那个——“怀抱着”。
乙 行。你说他不懂吧他又懂。
甲 谁……谁不懂。
乙 戏核儿啊这点儿!
甲 好地方儿啊!
乙 正在热闹当中。
甲 二簧原版。
乙 仨人绕着唱。
甲 对。
乙 对对。
甲 来!
乙 哎——“怀抱着”啊?
甲 “怀抱着”。
乙 行了,咱们就唱“怀抱着”这点儿啊。就打这儿开始。
甲 来来。“怀抱着”啊唱两句咱们听听。
乙 就这么一张嘴一唱就知道咱会不会!
甲 好。
乙 “怀抱着”啊。
甲 嗯。
乙 (唱评戏味儿)“怀抱着——”
甲 嗯?
乙 嗯?不是?
甲 嗯?怎么?
乙 噢?!“怀抱着”不是吗?
甲 噢!
乙 (唱仍是评戏味儿)“怀抱着——”
甲 不不,“怀抱着”不成,得“怀抱之——”
乙 落不下。
甲 (唱)“怀抱之呃……”
乙 (笑)嘿嘿。
甲 (唱)“娇儿啊……”
甲乙、(唱)“坐在那溜平……”
甲 还唱呢!哪儿和哪儿啊这是!
乙 你怎么意思你!
甲 这是什么呀!
乙 这不刚把腔儿落下来嘛。
甲 什么呀!这是《烧骨记》呀。
乙 啊?
甲 您不说京戏吗?评戏里面有《二进宫》吗?
乙 我记得“怀抱着”吗?!
甲 “怀抱着”,那是“怀抱着娇儿啊”!
乙 这——
甲 这是铜锤呀。
乙 不是呀,不是……不是,它不是,我打算给你先介绍那《烧骨记》,再给你介绍《二进宫》。
甲 我没……
乙 啊?
甲 我没想听那个。
乙 你想听的是——
甲 你这大花脸。
乙 你不是想听大花脸吗?
甲 味儿不对了。
乙 那就对了。
甲 啊?!
乙 你听着。
甲 行!
乙 “怀抱着”啊。
甲 嗯。
乙 (唱,河北梆子味儿)“怀抱着——”
甲 改梆子了。
乙 啊,不是,它不是那意思。好像是那调儿,它是——
甲 那调儿怎么着?
乙 (唱越剧)“怀……怀……怀抱着”。
甲 越剧!
乙 噢。
甲 怎么净这味儿?
乙 (唱,京剧)“怀……怀抱着——”
甲 嗬!
乙 怎么样,这回?
甲 哎呀,真不容易!
乙 哎!
甲 这玩意儿!
乙 没告诉你这戏多吗?我都怕流出来吗?戏多!
甲 啥,他会转到这儿来。好!
乙 这戏会得太多了。
甲 真能唱?
乙 你要不信咱俩人唱一出儿。
甲 咱们俩人在这儿唱一出儿?
乙 借台排演。
甲 行吗?
乙 可以嘛!
甲 咱们可什么都没有。
乙 哎——咱们就是便装的唱。
甲 便装唱?
乙 嗯?!
甲 可也照着台上那么演。
乙 带着一点儿做派。
甲 带着?
乙 带着身段。
甲 还得打家伙哪。
乙 噢……自带着场面?
甲 啊,我唱,你打家伙;你唱,我打家伙。
乙 也可以嘛。
甲 这么唱,习惯吗?
乙 嗯……没什么,我经常的吊嗓子,也经常的走场子。
甲 那您说唱什么戏?
乙 我别说啊,我会那么多戏,我说那多不合适啊。你来啊,你说唱什么我随着。我连“怀抱着”都能唱,这还算什么呀!你想这个,听你的呀!
甲 这,这这一定得唱一出,这玩意儿有意思。
乙 就是,您说什么好?
甲 咱们以花脸为主。
乙 嗯,也行。
甲 唱《捉放曹》怎么样?
乙 这戏热闹。
甲 咱不唱后面,咱们先唱公堂这点儿。
乙 这对。
甲 中牟县。
乙 哎,要唱就得打头上唱。
甲 以花脸为主嘛。
乙 就是嘛,啊,打头上唱。
甲 有曹操。
乙 那我来。
甲 你是花脸吗?
乙 我是花脸哪。
甲 还有陈宫。
乙 陈宫,那个老生你来。
甲 我来。
乙 你来,嗯,怎么样?
甲 还有一个小花脸王顺。
乙 那没关系,受累的事儿都交我,我有力气。
甲 分包赶角儿。
乙 哎,我能来。
甲 行吗?
乙 咱俩人分包赶角儿。
甲 那行啊。咱们俩现在就开始唱。
乙 咱们开始唱。
甲 嗯……
乙 呔……呔呔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
甲 (念引子)“身居县令,与黎民判断冤情……”
乙 呔呔……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呔呔……嗒嗒嗒嗒嗒……呔呔。
甲 (念定场诗)“头戴乌纱双翅飘……”
乙 呔呔……
甲 “黎民百姓乐逍遥……”
乙 呔呔……
甲 “虽然七品蓝官小……”
乙 呔呔……
甲 (念白)“下官……”
乙 呔呔。
甲 “姓陈名官字公台。”呔呔。
乙 我打家伙!你让我打家伙你干吗还打呀?
甲 我这儿一出声儿你那儿就“呔呔”。
乙 怎么了?
甲 没完了。
乙 你不让我打家伙吗?
甲 不对。
乙 啊?
甲 一坐下就没锣了。
乙 噢,坐下了就不打啦。
甲 明白了吗?
乙 噢,呔呔。你还没坐下呢你。
甲 “身为中牟县正堂,昨日有董太师公文到来,命我画影图形,捉拿刺客曹操,我也曾命王顺等四门打探,未见到来。左右!”
乙 ……(四处张望)
甲 左右!
乙 ……(四处张望)
甲 左右!……(大声)说话!
乙 嗬!我没打家伙呀!
甲 叫三声都不言语。
乙 你叫谁哪?
甲 我这叫左右,你搭架子呀?
乙 我不是去这个吗,花脸嘛。
甲 你这儿一句话“有……”
乙 噢,就这么一句。
甲 啊。
乙 “有……”
甲 停。“左右!”
乙 有……
甲 侍侯了!
乙 呔呔!
甲 王顺!
乙 王顺!噢,这就上王顺啦。
甲 哎!
乙 嗯……
甲 回去,回去。
乙 怎么啦?
甲 小花脸哪。
乙 小花脸。
甲 啊哈……
乙 还得叫板。
甲 哎。
乙 啊哈……
甲 呔呔令令呔……啊哈……
乙 干什么呀?
甲 你吃错了药啊?
乙 你告诉我叫板的呀?
甲 光叫板没词儿还行啊?
乙 怎么着还有词儿啊?
甲 当然有词儿啊。
乙 什么词儿啊?
甲 “捉拿曹操事,禀报太爷知。”
乙 噢,有这么两句。
甲 哎……
乙 啊哈……
甲 呔令令呔……
乙 “捉拿曹操事,饼子太爷吃。”
甲 吃饼子干吗呀?“禀报太爷知。”
乙 “禀报太爷知。参见太爷。”
甲 “罢了。”
乙 “罢了就罢了。”
甲 他倒和气!“命你捉拿刺客曹操,怎么样了?”
乙 (比划动作)。
甲 你给我比划什么呀?
乙 我干吗呀?
甲 你这儿还有词儿呢?
乙 我这儿还说什么呀?
甲 “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乙 噢,给你道喜。
甲 哎。
乙 “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甲 喜从何来?
乙 你老婆给你生个大小子。
甲 去!什么——什么话这叫。
乙 这不好事儿吗?
甲 这跟戏词儿没关系呀。
乙 我这可说的是实话啊!
甲 什么实话呀!
乙 那我说什么呀?
甲 “小人将刺客曹操拿到。”
甲 “有何为证?”
乙 这有扇子为证。这不扇子吗?
甲 宝剑!
乙 这么点儿小宝剑。
甲 哎!
乙 好,“有宝剑为证”。
甲 “呈上来。”
乙 (将扇呈甲)“太爷观看。”
甲 (看,惊叫)“呜……呼呀!”
乙 怎么你牙疼呀?
甲 谁……谁牙疼呀!
乙 你“呼——”怎么了你?
甲 这是惊喜。
乙 哎哟!看见那个扇子了!你就那么惊喜呀,要看见拐棍儿你还不得磕头啊!
甲 拐棍儿干吗用啊!这就是那宝剑。
乙 噢,这是宝剑。
甲 这就证明曹操是拿到了。
乙 噢,是是。
甲 “待我禀明太师,你等有赏。”
乙 小人不愿领赏。您请我吃顿包子就得了。
甲 饿的!
乙 你吃饼子,我吃包子。
甲 “来。”
乙 “有。”
甲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哎——曹操没来呀。
甲 没来哪行呀。你“赶”去呀!
乙 你说话呀。“曹操——”
甲 哪儿追?
乙 你不让我“赶”他去吗?
甲 啊?你上哪儿赶去呀?
乙 你不让——“你‘赶’他去呀?”
甲 你不是分包赶角儿吗?现在应该上曹操了。
乙 这就该我了。
甲 哎!
乙 你说话呀。
甲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啊哈……”啊?
甲 不对了。
乙 我怎么老不对呀?!
甲 当然哪。
乙 这不叫板了吗?
甲 刚才那是小花脸啊。
乙 啊?!
甲 这是大花脸了。
乙 大花脸?
甲 哎——
乙 噢!
甲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大……啊咳。”
甲 不对!大喊“来……也!”
乙 “来也”?
甲 叫“来也”。这儿有大段儿唱呢。
乙 怎么这里还有唱儿啊?
甲 这儿一大段儿唱呢。
乙 是什么词儿呀?
甲 (小声唱)“出龙潭入虎穴避祸,又谁知中牟自入网罗。怒冲冲我且把滴水檐过,看陈宫提高把我怎么发落……”
乙 啊,就是这个呀,累傻小子哪。我又是王顺,我又打家伙,临完,这么一大段儿唱交我了,像话吗?我帮你唱。你来这段儿吧,我来陈宫吧。
甲 你是唱花脸的。
乙 那不管,这就换了……
甲 不不——咱们——
乙 “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换了吧这个。
甲 “来……也。”
乙 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嘡!
甲 这怎么回事儿?
乙 这是放炮呢。
甲 (唱)“出龙潭入虎穴躲闪避祸。”
乙 好!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哐!
甲 (唱)“又谁知中牟县自入网罗,怒冲冲我且把滴水檐过。”
乙 吭切咧切,吭切来切,吭切来切,哐!
甲 (唱)“看陈宫他把我怎么发落。”(视乙)
乙 “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唱)“看陈宫他把我怎么发落。”
乙 “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唱)“看陈宫他把我怎么发落。”
乙 “来,将此刻曹操押上堂来!”
甲 (大怒,厉声)我来啦!
乙 嗬!你来了,你嚷什么呀你!
甲 我这三句白唱了。
乙 吓得我心直蹦。
甲 这怎的老说这句呀,啊?
乙 那我不说“来了”?
甲 应该问了。
乙 问什么呀?
甲 “下面站的可是刺客曹操?”
乙 老词儿。“下面……”
甲 嘿!坐好了再问!
乙 “下面站定的可是曹操?”
甲 “既知我名,何必多问?”
乙 “下面站定的可是曹操?”
甲 是我!
乙 哎哟,又急了,你这脾气太大了你。
甲 你怎么老问这句呀?
乙 是你就行了。
甲 “见了本县因何不跪?”
乙 还得下跪哪。
甲 噢。
乙 我忘了又。“见了本县你为何不跪?”
甲 “呀,呸!”“俺曹某从来上跪天子,下跪父母,岂能跪你这小小的县令!”
乙 “哈哈……(用小花脸念法)你嫌我官儿小,看不起我,来人哪,给曹操枪毙!”
甲 枪毙?!
❻ 下面是京剧《捉放曹》中陈宫的唱词,请简述《三国演义》中与之相关的情节。 “我------------(见详细提问
……(曹操刺董卓不成,逃)
且说曹操逃出城外,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擒见县令。操言:“我是客商,覆姓皇甫。”县令熟视曹操,沉吟半晌,乃曰:“吾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汝是曹操,如何隐讳!且把来监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至夜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究;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县令屏退左右,谓操曰:“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操曰:“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县令曰:“孟德此行,将欲何往?”操曰:“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县令闻言,乃亲释其缚,扶之上坐,再拜曰:“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曹操亦拜,问县令姓名。县令曰:“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郡。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操甚喜。是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剑一口,乘马投故乡来。
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操以鞭指林深处谓宫曰:“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宫曰:“最好。”二人至庄前下马,入见伯奢。奢曰:“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伯奢拜陈宫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说罢,即起身入内。良久乃出,谓陈宫曰:“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言讫,匆匆上驴而去。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当夜,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客店门投宿。喂饱了马,曹操先睡。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便欲拔剑来杀曹操。正是: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
❼ 求李金斗相声《捉放曹》台词
相声《捉放曹》台词
甲 您这说相声,说、学、逗、唱都得会吧?
乙 说行,唱可唱不好,只能学一点。
甲 京戏行吗?
乙 京戏也会不多,能唱几句。
甲 你要学,明儿我教给你。
乙 噢,您是京戏演员。
甲 不是,好(hao)玩儿。多咱我唱戏请你去看。
乙 好啊,你最近唱吗?
甲 最近不唱,刚唱过不久。
乙 您唱哪一工儿?
甲 花脸,大花脸哪!
乙 您最近跟谁唱呢?
甲 梅兰芳。
乙 梅院长?
甲 啊,还有言慧珠。我们唱的《二进宫》。
乙 噢,《二进宫》?梅院长去谁呀?
甲 那老头儿。
乙 那白胡子老头儿?
甲 啊。
乙 “探罢皇陵到昭阳……”
甲 对啊。
乙 什么对啊?梅兰芳唱徐彦昭啊?
甲 好啊。
乙 什么好哇?梅兰芳是唱青衣的,能唱花脸吗?
甲 什么呀?你说什么,乱七八糟的?
乙 我问你梅兰芳唱哪个?
甲 他,那个那个……小媳妇儿。
乙 那叫李艳妃,娘娘。
甲 是啊,她那娘娘,我那徐彦昭。
乙 你的徐彦昭——大花脸?梅兰芳的李艳妃——娘娘?
甲 啊。
乙 那言慧珠怎么办呢?
甲 她去老杨波。
乙 没听说过。言慧珠也是唱青衣的,她能唱老生吗?她父亲菊朋才是唱老生的呢。
甲 对呀,她父亲能唱她就能唱,反串嘛。
乙 对,她是能唱老生,我听过她的《让徐州》嘛。你会唱吗?
甲 大花脸嘛,你不信我给你唱两句《二进宫》。
乙 好,我听听。你唱那个,“怀抱着”那一段。
甲 好,你听着。(唱,带评戏味儿)“怀抱着……怀抱着……”
乙 (唱评戏)“怀抱之呃……”
甲 嗯,(学乙)“怀抱之呃……”
乙 (接唱评戏)“……娇儿啊坐在流平……”
甲 ……
乙 这是《磨房产子》,这是《二进宫》吗?
甲 不是,不是,(唱,河北梆子味儿)“怀抱着……”
乙 怎么又改河北梆子了?
甲 (唱,越剧味儿)“吓抱着……”(唱,京剧)“怀抱着……”
乙 可找着啦!
甲 我会的那戏多呀,这调儿都叉(cha)住了。
乙 你是会唱啊?
甲 你不信,咱们俩唱一出,什么戏都成。
乙 那好,咱们俩唱出《捉放曹》行不行?
甲 行。
乙 咱们唱《公堂》那一段,人少。
甲 几个人?
乙 曹操……
甲 我来。
乙 我来陈宫。还一个小花脸王顺,也得你来。
甲 行。
乙 咱们就这么唱。锣鼓拿嘴打,我唱你打,你唱我打,我上场你先打小锣。
甲 行。(把椅子放桌前为小座)
乙 (学出场)“嗯……哼!”
甲 台,台,台……
乙 (念引子)“身为县令,与黎民判断冤情。”
甲 台,台,台……
乙 (斜身坐下,意定场诗)“头戴乌纱双翅飘,黎民百姓乐逍遥,虽然七品县官小,一片丹心保汉朝。”(甲在乙每念一句时都加锣)
乙 (接白)“下官——”
甲 台!
乙 “姓陈名官字公台。”
甲 台!
乙 “身为中牟县县令。”
甲 台!
乙 (回头看甲,示意加锣不对)“昨日有董太师公文到来。”
甲 台!
乙 你打上没完啦?
甲 怎么,打多啦?
乙 坐下就没锣了。
甲 你说话啊,台!……你这不还没坐下哪嘛!
乙 (无可奈何)“命我画影图形,捉拿刺客曹操,我也曾命王顺等四门察看,未见到来。左右!”(待甲应声)
甲 ……
乙 “左右!”
甲 ……
乙 叫你哪,没听见哪?
甲 我去曹操啊,我也不叫“左右”啊!
乙 你搭一句我好往下念哪。
甲 我搭什么呢?
乙 “有!”
甲 不就这一个字儿么,谁来过这零碎儿啊。
乙 “左右!”
甲 “有!”
乙 “伺候了!”
甲 台!
乙 上王顺啦!
甲 谁呀?
乙 你!
甲 “嗯……哼!”
乙 小花脸“啊哈”,念“捉拿曹操事,禀报太爷知”。
甲 “啊哈……”
乙 台台令丁台。
甲 “捉拿曹操事,察报太爷知。参见太爷!”
乙 “命你捉拿刺客曹操,怎么样了?”
甲 不知道。
乙 什么不知道哇!“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甲 “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乙 “喜从何来?”
甲 你爱人生了个大小子。
乙 嗐,哪儿有这词儿啊。
甲 这不是喜事呀?
乙 “小人将刺客曹操拿到。”“有何为证?”“宝剑为证。”
甲 噢,这词儿啊。“恭喜太爷……”
乙 重来!都乱啦。“左右!”
甲 “有!”
乙 “伺候了!”
甲 “啊哈……捉拿曹操事,事报太爷知。参见太爷。”
乙 “罢了。命你捉拿刺客曹操,怎么样了?”
甲 “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乙 “喜从何来?”
甲 “小人将刺客曹操拿到。”
乙 “有何为证?”
甲 “有……扇子为证。”
乙 宝剑!
甲 没有哇,这不是扇子嘛!
乙 那就是宝剑!
甲 “宝剑为证。”
乙 “呈上来。”
甲 (将扇呈乙)
乙 (看,惊叫)“唔……呼呀!”
甲 怎么啦,肚子疼?
乙 “此事禀明太师,你等有赏。”
甲 甭赏啦,你请我吃顿包子就行啦。
乙 (瞪甲)“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
乙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
乙 曹操哪?
甲 没来呀!
乙 你“赶”曹操。
甲 (略一愣)曹操!……
乙 你哪儿去?
甲 你不是让我“赶”他去吗?
乙 分包“赶”角儿。曹操该上台了,不是你的吗?
甲 噢。(转到后台)
乙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甲 “啊哈……”
乙 嗐!曹操是大花脸。
甲 “大……啊哈。”
乙 什么呀?“来……也!”这儿还有一大段唱儿,(小声唱)“出龙潭入虎穴躲灾避祸,又谁知中牟县自入网罗。怒冲冲我且把滴水檐过……”
甲 这都是曹操的词儿啊?算了吧。我帮你唱我这么累啊,又“赶”王顺又“赶”曹操。你一个人儿坐那儿多舒服啊,“来,伺候了!”那谁不去呀?咱们俩换过来吧。
乙 换也不能这儿换哪。唱完《公堂》,到《行路杀家》咱们换过来。
甲 不行,马上就换。(抢座)“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来……也!”
甲 锵来锵来切来锵。
乙 “出龙潭入虎穴躲灾避祸。”
甲 锵来锵来切来锵。
乙 “又谁知中牟县自入网罗,怒冲冲我且把滴水檐过。”
甲 锵来锵来切来锵。
乙 “看陈宫他把我怎样发落。”(视甲)
甲 (愣了一会儿)“来,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看陈宫他把我怎样发落。”
甲 “将刺客曹操押上堂来!”
乙 (大怒厉声)我来啦!
甲 (出溜掉凳)嚯!干吗这么急赤白脸的?
乙 我来啦!
甲 你来了好哇,给你报户口!
乙 这儿过日子哪?
甲 这点儿什么词儿?
乙 “下边站的可是刺客曹操?见了本县因何不跪?”
甲 哎,行啦。“下边站的可是刺客曹操?”
乙 “既知我名,何必多问?”
甲 “见了本县因何不跪?”
乙 “呀呸!”
甲 哽?
乙 “上跪天子,下跪父母,岂肯跪你这小小的县令!”
甲 “哈哈……(用小花脸念法)嫌我官儿小,看不起我,来人哪。”
乙 “有!”
甲 把他枪毙!
❽ 著名的京剧传统剧目《捉放曹》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改编的。下面是京剧中陈宫唱词:“我先前自道他(
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专了属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
❾ 京剧捉放曹的戏词
捉放曹 ❿ 三国演义中捉放曹五十字左右
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