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哈洛德·品特

英国戏剧大师哈罗德•品特弃笔从政

新华网 ( 2005-03-15 10:20:05 )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进行抗议的唯一方式就是借助思想、智慧与团结。”——哈罗德·品特
哈罗德·品特停止了自己的戏剧创作,走上另一个更现实的舞台,发表政治演说,进行政治活动,彻底变成了强权政治的对立面

国家先驱导报文章 可以称作当今在世最伟大剧作家的哈罗德·品特最近宣布,他已决定终止自己的剧作生涯,集中精力于政治活动。这位现年74岁的剧作大师宣布这一消息,让等待他新作的人们大为失望。

萧伯纳之后的大师

品特在BBC(英国广播公司)节目上说:“我已经创作了29部剧作,觉得已经足够多了。现在我已经找到了新的方式来释放能量。过去几年中,我曾在不同地方发表过不少政治演讲,今后我将把更多精力放在政治事务上。我认为,目前的世界现实非常令人担忧。”
品特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也是当代西方荒诞派戏剧在英国的最重要代表。在他的全部29个剧本中,《归乡》《背叛》《生日晚会》《房间》与《看管人》等都成为经典之作,代表了西方现代派戏剧的最高成就。
虽然近期作品都无法和昔日杰作的光华相比,品特仍旧是英国乃至世界戏剧界德高望重的人物。品特的最后一部剧作是2000年的《庆典》。由于他身患癌症的健康原因,人们一直在猜测他是否会停笔。而现在,品特自己证实了这一点。

从荒诞派到政治剧

品特1930年生于伦敦,曾短期就读于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因感到这里与自己的艺术理念不符而最终辍学。他年轻时代就出版过诗歌,最初还在剧院中当过演员。他最早的剧作《房间》发表于1957年,同年完成了自己上演最多的剧作《生日聚会》。加上1960年的《看管人》以及1964年的《归乡》,这几部剧作被人称为“威胁喜剧”,因为其情节常发生在一个完全无辜的境遇下,最后发展成一个具有威胁性的荒诞状况,而剧中角色的表现有时在观众或其他角色看来是无法解释的。这一时期,品特深受贝克特与尤奈斯库等荒诞派戏剧大师理念的影响,投身于这一影响深远的运动中。
70年代,品特的剧作篇幅逐渐变得短小,更为政治化,看起来像某种寓言。同时,品特的剧作在那个时代也开始具有明显的左派倾向,对充斥世界的不公正境况进行了严厉抨击,他的激进言行也常见于英国媒体。可以说,品特这时的风格已从荒诞派逐渐向政治戏剧过渡。
品特一生获奖无数,其中包括莎士比亚奖、欧洲文学大奖、皮兰德娄奖、大卫·科恩大不列颠文学奖、劳伦斯·奥利佛奖以及莫里哀终身成就奖。此外,他还有14个大学的荣誉学位。
而对于电影,品特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是1962年的《仆人》,由英国著名导演约瑟夫·洛塞搬上银幕,非常成功。此后的《事故》和《背叛》等都为品特作为电影剧作家赢得了声誉。

诗歌才能受到质疑

可以安慰品特忠实拥趸的是,他表示自己会继续诗歌创作,并认为这是自己目前找到的更好表达方式。
实际上,品特早已将兴趣更多地转向了诗歌。2003年便出版了一部选集《战争》,表达了他对伊拉克战争的强烈抗议,2004年还因这部诗集获得了威尔弗雷德·欧文奖。其中一首诗曾在英国《卫报》发表:“……你的脑袋卷进沙里/你的脑袋是泥土的池塘/你的脑袋是尘埃中的一个污点/你的目光已经熄灭而你的鼻子/仅仅嗅到死者的臭气/而所有死亡的空气都活着/伴随着美国上帝的气息。”
不足为怪,某些人会质疑品特作为诗人的能力,能否与其剧作家的盛名相比。诗人丹·佩特森去年就曾经影射:“要想写一首诗,并不仅仅是就伊拉克战争如何肮脏进行一些感情冲动的控诉,即使你是世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也如此,因为谁都能这么写。”

炮轰美英联盟强权

品特对政治的兴趣早就是公开的事情了。近年来,他一直对强权政治进行直接批判,包括对北约轰炸前南斯拉夫的事件。
而品特针对美国以及布什政权的批判也是极为严厉的,认为美国正在朝统治世界的方向努力,而美国公众以及布莱尔只是作壁上观。他认为,美国政府是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政权。在英美攻打伊拉克期间,他公开把布莱尔称作“被盅惑的白痴”,而布什是一个“屠夫”,并把其政权与纳粹相提并论。
品特认为,美国设在关塔纳摩的关押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成员的拘留营就是一个“集中营”。而美国人对允许这样一个总统掌权负有责任,品特责备他们没有“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反叛”,而布莱尔这样一个“被盅惑的白痴”故意对英国人的抗议视而不见。
去年做了一次癌症大手术后,品特重返公众生活,又继续猛烈抨击美国外交。他把自己从手术台上回到公众生活中并目睹美国暴行的经历,称作“从一个个人的噩梦进入一个更深的公共噩梦中。”
品特认为:“美国已经失去理智。它已超过了人们的想象,谁都不知道下一步它会做什么。也许只有纳粹德国能与其相比。”他说,因为媒体的控制与宣传,无数美国人相信布什说的每个字都是准确的、道德的。而在“英国这样一个鼓励人们不用大脑的社会里,进行抗议的唯一方式就是借助思想、智慧与团结。”(边大路)

『贰』 求哈罗德·品特改编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剧本,剧本,不是要电影。怎么找也找不着,

我也想看,但是……
图书馆也没有……品特的文集里面也没有
网上更没有~

『叁』 哈罗德品特的作品有甚么

1957年,品特复写出了第一个剧本制《房间》。
早期主要作品有《房屋》(1957)、《送菜升降机》(1957)、《生日晚会》(1958)、《看管人》(1960)、《侏儒》(1961)、《搜集证据》(1962)、《茶会》(1965)、《归家》(1965)、《昔日》(1971)和《虚无乡》(1975)等。其中三幕剧《看管人》曾于1960年作为最佳剧本赢得晚会标准戏剧奖和纽约报纸同业公会的专栏奖,可以说是他最成功的剧作之一。两幕剧《归家》1967年获百老汇剧评家奖。
2003年,品特出版了一部诗歌选集《战争》,

『肆』 哈罗德·品特的人物经历

1930年10月10日,哈罗德·品特出生于英国伦敦东区哈克尼一个犹太人的家庭。父亲杰克·品特是个吃苦耐劳的裁缝,母亲弗朗西斯·品特则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家庭主妇。他的祖父母都是加世纪初从欧洲移民过来的犹太人,3位从波兰来到伦敦,1位来自俄罗斯。这个犹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都住的很近,他们之间经常相互拜访、聚会,因此,尽管哈罗德是家中的独生子,但是他的童年并不孤单。
童年记忆中对于战争挥之不去的阴影,以及作为一个犹太人生活在伦敦东区哈克尼的青春记忆,都在品特日后的作品中得到反映。1939年9月在英国开始的大疏散,使得品特的童年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伦敦成千上万的孩子被送往英国各地,哈罗德被送到康沃尔乡下,在卡尔海斯城堡与另外二十多个男孩子住了1年。之后,为了躲避德军的空袭他与母亲又几次被迫从伦敦搬到英国乡下,直到14岁时他才返回伦敦。
品特曾在伦敦哈克尼下区文法学校(Haclmey Downs Grammar School)就读(1944年一-1948年)。在那里,他碰到了让他一生受益的老师约瑟夫·布瑞尔里(Joseph Brearly),也正是因为布瑞尔里先生的不断鼓励,激发起品特对文学的热爱以及表演潜能,并最终跨入艺术殿堂。1948年,品特进入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但因不喜欢学校的学习氛围以及对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毫无兴趣,两个学期后他最终选择了辍学。18岁时的品特还曾因拒绝服兵役而两次受审,险些被关进监狱。拒绝服兵役的行为实际上表达出他反对无谓战争的坚定态度,并保持一生未变。
1951年,品特来到伦敦戏剧演讲中心学校(the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学习。同年,他在著名的爱尔兰爱纽·麦克马斯特巡演剧团里获得一席之地,该剧团以表演莎士比亚作品及其他经典剧目而闻名。
1953年,品特离开爱纽·麦克马斯特巡演剧团。之后,又在唐纳德·乌尔菲特莎士比亚剧团等演出公司做演员,并改艺名为大卫·巴伦口avid Baron。
演出之外,为了维持生活,年轻时的品特还做过看门人、干过洗碗工、推销员、俱乐部服务生、街头小贩、铲雪工等活计,这些生活经历都成为他日后作品中宝贵的素材。
1952年,品特开始写作自传体小说《侏儒》,这部小说直到1990年才公开出版。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品特关于哈克尼青春岁月的记忆。
做演员的经历不仅拓宽了品特的视野,极大丰富了他的戏剧舞台知识,更为他日后从事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储备,让他在1957年有能力抓住突然降临的机遇,四天之内完成第一部作品《房间》的创作,成功完成了从演员到剧作家的转型。
195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演的独幕剧《送菜升降机》是品特一部有代表性的“威胁喜剧”,被认为是品特受贝克特创作思想影响最大的一部剧作。剧中对“沉默”的处理达到了创新性的戏剧效果。例如,杀手戈斯从一开始就不停地追问着同伴本的各种问题,而本却对此保持沉默,不予回答。
20世纪60年代,品特的戏剧创作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这一时期的主要戏剧作品更多地转用现实主义手法表达荒诞的精神内涵,神秘感与非现实性因素减少了,威胁氛围明显淡化,语言也更加精练。
1960年创作的《看房人》是品特的第2个多幕剧。正是由于这个剧作的成功,确立了品特在第二次大战后英国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也因此被当时的评论界称为是一位“真正具有独创性的”剧作家。《看房人》曾在伦敦连续上演了四百多场,并于1960年获得“晚会标准戏剧奖”的最佳剧本。
20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那些关闭的房间向着国际性的社会开放,品特把浪漫的爱情重新定义为一种更加具有活力的爱,它包括了友谊,以及通过行动来促进公正的迫切要求”。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作为一个社会公众人物,品特活跃在一些公共场合,反对和抨击充斥世界各地的独裁统治、虐待犯人、滥用权力等各种不公正现象。评论界对其的争议也由此而产生。
不少人质疑,品特这种强烈的道德信念和正义感是否会给他的艺术创作带来负面影响,进而降低其作品的艺术价值?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不公正现象比比皆是,但如何将它们艺术化地再现,如何处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也一直是品特所关注的。多年来,他都在不断地寻找着将两者有机结合的途径,并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来表现一个在真实世界中不断变化的“现实”的本质。
《饯行酒》(1984),《山地语言》(1988),《新的世界秩序》(1991),《聚会时光》(1991)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20世纪的最后10年,品特又分别创作了《月光》(1993),《归于尘土》( Ashes to Ashes, 1996 ),《庆典》(Celebration, 2000)等剧作。之后,主要以诗歌写作和政治演说为其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如果说品特的艺术生涯始于他的演艺经历,那么他的艺术创作应该是从诗歌创作开始的。品特曾在许多场合里也都谈到诗歌创作在自己心中的重要位置。例如,在接受《巴黎评论》记者本斯基的一次采访时,品特提到自己在巡回剧团做演员期间就一直在写作,写过几百首诗歌以及一些散文,其中大约有10多首诗曾公开发表。哈罗德·品特在1999年完成了《庆典》之后再也没有写过剧本。宣布自己己决定终止戏剧创作。之后,品特的兴趣更多地转向了诗歌创作和社会公共事业。
2005年,品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8年12月24日,哈罗德·品特因患癌症在伦敦的家中去世,享年78岁,被埋葬在伦敦西北区的坎瑟尔·格林公墓。

『伍』 包括实验的剧本

荒诞派戏剧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absurd)一词,由拉丁文的sars(耳聋)演变而来,在哲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脱节。“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S.贝克特、E.尤内斯库、A.阿达莫夫、J.热内、H.品特这类剧作家作品的概括。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荒诞派戏剧-概观

贝克特
荒诞派剧作家拒绝象存在主义的剧作家那样,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来反映荒诞的生活,而是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荒诞派戏剧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②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荒诞派剧作中最先引起注意也是最典型的,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最极端的是他的《呼吸》(1970),这出戏连一句台词都没有。其他著名的荒诞派剧作有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热内的《女仆》、《阳台》,品特的《一间屋》、《生日晚会》等等。荒诞派戏剧在西方剧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它的全盛时期实际上在艾思林《荒诞派戏剧》一书出版时已经过去。多数荒诞派剧作家不得不作出妥协以赢得观众。尤内斯库的剧作越来越寓言化,贝克特的剧作越来越短,阿达莫夫索性放弃了荒诞剧转向B.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品特的新剧作喜剧成分也比荒诞成分更多。荒诞派戏剧作为一种强大的戏剧潮流已成为陈迹,但这一戏剧流派对西方剧坛的影响是深远的。

荒诞派戏剧-产生和发展

卡夫卡
荒诞派戏剧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文学”的发展。荒诞最有概括性的含义是: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人的存在方式是荒诞的,人被一种无可名状的异己力量所左右,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人与人、人与世界无法沟通,人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上存在着。这种“荒诞”观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这种普遍存在的危机和悲观情绪是西方荒诞文学产生的土壤。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就出现了以踉一“翩”观的文学。卡夫卡是这种荒诞文学的代表。他的《审判》、《城堡》、《变形记》、《地洞》等可以说是荒诞小说的代表。30、40年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兴起,萨特、加缪等存在主义哲学家以文学来宣传“世界是荒诞的”、“人的存在是荒诞的”这些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主张,创作出了《恶心》、《局外人》等一批著名荒诞作品。荒诞派戏剧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主张和超现实主义等流派文学观念及表现手法,并加以融会,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把荒诞文学推向高峰。应该说荒诞派戏剧与萨特、加谬为首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想内容的总体倾向上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的是荒诞派戏剧选择了独特的表现形式,这是他们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戏剧流派存在的主要原因。荒诞派戏剧是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内容,如怪诞、模糊、病态、丑陋的的人物,若有若无的剧情,背离常理的舞台设置,颠三倒四、胡言乱语式的戏剧对白等。这种怪诞的手法贴切地表现了荒诞的主题,也使这个流派以其“反戏剧”、“反文学”、“先锋派”的面貌出现在世界文学之林,成为了一个风格独异,影响巨大的戏剧流派。参考文献:《荒诞派之荒诞性》、《起点》

荒诞派戏剧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是尤金·尤奈斯库(1912-)和贝克特(1906—1989)。尤金·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他原籍罗马尼亚,母亲是法国人,幼年全家迁往法国,后来返回罗朗懈。1938年定居法国。他的《秃头歌女》(1949)是最早的荒诞派戏剧之一,1950年首次在巴黎的一家小剧院上演,备遭冷落,景况十分可怜,曾因只有三个观众而退票停演,但尤奈斯库并未因观众的冷落而该弦另张,不懈地做他的戏剧实验。从1956年起,《秃》剧引起注意,后连演70多场,成为法国历史上连续演出时间最长的戏剧之一,被译成多种文字。

塞缪尔·贝克特是长期居住在法国的爱尔兰犹太小说家、戏剧家,继尤奈斯库之后,他的荒诞戏剧《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上演成功,使荒诞派戏剧被观众,确立了它在法国剧坛上的地位,《等待戈多》也成为法国战后最叫座的一出戏,在巴黎连演三百多场,被译成20多种文字。荒诞派戏在50年代后期越过法国国境,在欧美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奈斯库在《秃头歌女》之后,先后写了《椅子》(1952)、《未来在鸡蛋中》(1953)、《阿麦迪或脱身术》(1957)、《犀牛》(1959)等40多个剧本。贝克特则在《等待戈多》之后,写出了《最后一局》(又译《剧终》)(1957)、《哑剧》(1957)、《尸骸》(1959)、《美好的日子》(1961)等10多个剧本。贝克特获得1969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奖的原因是“他那具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瑞典皇家学院的代表在授奖仪式上称赞贝克特的戏剧“具有古希腊戏剧的进化作用。”

让·日奈的《女仆》
除尤奈斯库和贝克特外,重要的荒诞派戏剧作家和作品还有:在俄国出生的法国剧作家阿尔图尔·阿达莫夫(1908-1970)的《侵犯》(1950)、《弹子球机器》(1955),让·日奈的《女仆》(1951)、《阳台》(1956)、《黑人》(1958)、《屏风》(1948)等。在50年代后期,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荒诞戏剧流派。英国有荒诞戏剧家哈罗德·品特(1930-),著有《一间屋》(1957)、《生日晚会》(1958)、《侏儒》(1960)等20多部荒诞派戏剧。美国的阿尔比(1928-)是美国战后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著有《动物园故事》(1958)、《美国之梦》(1960)、《谁害怕维吉尼亚·伍尔芙》(1962)等。

50年代和60年代初是荒诞派戏剧的鼎盛时期,60年代中期后荒诞派戏剧便开始走向衰落,虽然依然有荒诞派戏剧问世,但没有出现《秃头歌女》、《等待戈多》一类引起轰动的作品。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尤奈斯库认为:现代派文学已经走入了死胡同,而从这一条死胡同内走出来就应该向传统回归。当然,他指的这种回归并不是要放弃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重新去走传统的现实主义老路,而放弃现代主义的一些过分晦涩、怪诞、抽象的表现手法,吸收现实主义比较明朗单纯的表现手法。对于荒诞派戏剧,他说:“我们的路已经走到了眼,现在不太清楚怎样走下去。”后来他寻求的一条新的创作道路是:深入到平凡生活中去寻找那些不平凡的、奇特的和新鲜的东西。尤奈斯库的困惑和对新的创作道路的寻求,表现了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的总趋势。

荒诞派戏剧-表现方法

尤奈斯库
首先,在戏剧情境的设置上,荒诞派戏剧采取了与传统戏剧相背离的方式。一般说来,传统戏剧的情境是比较具体和确定的,而荒诞派戏剧的情境则可说很多是不确定的,特别是人物关系。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尤奈斯库《秃头歌女》中的马丁夫妇。

马丁先生和马丁夫人到史密斯夫妇家做客。马丁先生对马丁夫人说:夫人,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您。马丁夫人说:我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您。马丁先生说:我是曼彻斯特人,我离开曼彻斯特差不多五个星期了。马丁夫人说:我也是曼彻斯特人,我离开曼彻斯特差不多也五个星期了。马丁先生说:我是乘早上八点的火车,五点差一刻到伦敦的。马丁夫人说:真巧,我也是乘的这趟车。马丁先生说:我的座位八号车厢,六号房间,三号座位,靠窗口。马丁夫人说:我的座位是八号车厢,六号房间,六号座位,也是靠窗口。原来两人面对面。马丁先生说:我来伦敦一直住在布隆菲尔特街十九号六层楼八号房间。马丁夫人说:我来伦敦也一直住在布隆菲尔特街十九号六层楼八号房间。马丁先生说:我卧室里有张床,床上盖着一条绿色的鸭绒被。马丁夫人说:我卧室里有张床,床上盖着一条绿色的鸭绒被。马丁先生:这太奇怪了,我们住在同一间房里,睡在同一张床上。我有个小女儿同我住在一起,她两岁,金黄头发。一只白眼珠,一只红眼珠,她很漂亮,叫爱丽丝。马丁夫人:我也有个小女儿同我住在一起,她两岁,金黄头发。一只白眼珠,一只红眼珠,她很漂亮,也叫爱丽丝。马丁先生:您就是我妻子……伊丽莎白。马丁夫人:道纳尔,是你呀,宝贝儿!

好不容易,两人终于证实了,是一对夫妻。于是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时,女佣人玛丽出来告诉观众:马丁先生的小女儿和马丁夫人的小女儿不是同一个人。马丁先生的小女儿和马丁夫人的小女儿都是一只白眼珠,一只红眼珠。可是马丁先生的小女儿白眼珠在右边,红眼珠在左边;马丁夫人的小女儿红眼珠在右边,白眼珠在左边。这样,马丁先生和马丁夫人的夫妻关系又不能确定了。

一般说来,传统戏剧的情境设置是合乎理性的,荒诞派戏剧则不是这样,荒诞派戏剧的情境设置大多具有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特征。如尤奈斯库的《阿麦迪或脱身术》中,男主人公阿麦迪想当剧作家,在屋里关了15年,就憋出了两句台词。一句是老太太对老头儿说:“你说这样行吗?”还有一句就是老头儿回答:“单干可不行!”如果从夸张角度看,这也还算合乎情理。阿麦迪的妻子玛德琳是个电话接线员,一会接共和国总统的电话,一会接黎巴嫩国王的电话,一会又接查理·卓别林的电话。如果我们不去计较她的电话总机接线台就在家里,这种接线台能否接通高层,而单从接线员的角色看,这似乎也说得过去。问题在阿麦迪与玛德琳的卧室里,躺着一具死尸,这具死尸在阿麦迪与玛德琳结婚的那张沙发床上躺了15年。他还在不断地长个儿,那张沙发床放不下他啦,他的两只脚丫子已经伸到床边。15年前,他的个儿不高,而且很年轻,现在他居然长出一部大白胡子。按照玛德琳的说法:死人要比活人老得快,这点谁都知道。死人怎么还可能长个儿?死人怎么还会变老,而且比活人老得快?这些显然是违背情理的。

荒诞派戏剧情境的不确定性、非理性特征,势必要对戏剧的传统结构方式产生制约,这种制约往往使得戏剧情节的发展失去有机联系和因果逻辑,而呈现出散漫、偶然、任意的状态。如果说传统戏剧的结构是一种有序的戏剧结构,那么,荒诞派戏剧的结构仿佛是一种无序的结构。同时,荒诞派戏剧往往追求“形式即内容”的直喻效果,在表现人类处境的荒诞性时,常常利用形式的荒诞来“直喻”内容的荒诞。为此,荒诞派戏剧常常采用以下几种结构形态:一是错位式结构形态,二是重复式结构形态,三是片断式结构形态。

在错位式结构形态中,经常出现人自身角色的错位,人物与人物关系的错位,人与物关系的错位以及现实与幻想等不同层面的错位。这种错位一般幅度大,不少呈两极对换状态,热奈的《女仆》便是一个人物与人物关系错位的例子。开幕时,我们看见一个贵妇人由女仆克莱尔为其穿戴,当我们记认了两人之间的主仆关系,并以期待的心情看事情如何发展时,突然间,闹铃响了,看来是贵妇人的人竟是女仆克莱尔,而原以为是克莱尔的人结果却是索朗日。贵妇人回来后,两人决定在茶里放毒,把女主人杀了。但女主人没有喝那杯茶,又出门了。于是又一次出现错位,克莱尔再次饰女主人,索朗日再次饰克莱尔。克莱尔终于喝下了那杯毒茶,以女主人的身份死掉了。剧中通过几次人物关系的错位,从而完成了该剧的结构。热奈经常采用这种错位式结构方式。他通过错位来完成一种镜像游戏。人仿佛置身万镜之厅,感到一种绝望与孤独,无情的被只不过是他本人被扭曲的无穷幻想,幻觉中的幻觉所欺骗。《女仆》中的女仆扮演贵妇人的游戏,便是这种幻觉中的幻觉。这种错位式的镜像游戏,是热奈用来揭示存在的本质荒诞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法。
等待戈多

在重复式结构形态中,情境经过一个运动过程后,又出现了类似的运动过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如《等待戈多》,第一幕,在一条乡间的路上,在一棵树旁,两个流浪汉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等待着什么。后来他们遇到了波卓和幸运儿,第一幕结束时,一个小孩来告诉他们,说戈多先生今天不来了,但他明天一定来。第二幕重复了同样的情境:一条乡间路上,两个流浪又在树旁等待,他们又遇到了波卓和幸运儿。第二幕结束时,又有一个小孩来说,说戈多先生今天不来了,但他明天一定来。这种重复仿佛西西弗把巨石推上山,巨石滚下来,他又把巨石推上山,巨石又滚下来。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导致人们对自身的存在的价值和目的产生疑问,从而导致人们所希望的或所追求的意义产生失落,最终导致荒诞派。在片断式结构形态中,戏剧情境的整体运动呈片断状态,片断与片断间失去了有机联系和因果逻辑,相互间的联接散漫、偶然、任意。剧中人物失去了对意义的追求,失去了为追求某一目标不断行动的连续性,而呈现出散漫的任意的生存片断。这些生存片断,往往直喻出人生的无意义与荒诞。

此外,荒诞派戏剧还对语言进行“爆破”,使其表达人物思想,表情达意,塑造人物性格,发展戏剧冲突的功能遭到“毁坏”,通过创造一种荒诞的语言言说方式,一种新的形式功能,在摧毁意义的同时又于无意义中显示意义,从而揭示荒诞感和荒诞意识。

马丁·艾斯林曾赞赏说:荒诞派戏剧在表达存在主义哲学方面,比存在主义戏剧表达得更充分。究其原因,应该说与荒诞派戏剧成功地运用荒诞的形式表达荒诞的内容有关,与荒诞派戏剧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有关。

荒诞派戏剧-塞缪尔·贝克特

塞缪尔·贝克特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Beckett,1906年4月13日-1989年11月10日),20世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创作:贝克特一生的创作经历,以1952年话剧《等待戈多》的上演为标志而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创作小说,而后期则主要写剧本。尽管如此,贝克特的文学风格却始终没有很大变化,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道路。

小说:语言与结构实验
早年的贝克特深受意识流文学的影响。他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恶痛绝。他曾指责当时的读者只愿意“不费劲地”阅读“形式与内容严格分离”的作品,而不愿意接受像乔伊斯小说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1937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对我来说,用标准的英语写作已经变得很困难,甚至无意义了。语法与形式!它们在我看来像维多利亚时代的浴衣和绅士风度一样落后。”,并声称:“为了美的缘故,向词语发起进攻。”

因此,在贝克特早期的小说创作中,他绝少涉及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致力于揭示人类生存的困惑、焦虑、孤独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丧失自主意识后的悲哀。他喜欢用一些生活的碎片和幻象来负载哲学思想。他的小说没有连贯的情节和动人的故事,其晦涩程度和当时勃兴的意识流小说并无差别。

马龙之死
贝克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莫菲》出版于1938年,在小说中他构画了一个“精神衰弱的唯我主义者”,第一次较全面的展示了贝克特对文学创作的思索。

贝克特早期的小说作品中,最重要的三部曲系列《莫洛瓦》(1951年)、《马龙之死》(1951年)和《无名氏》(1953年)。贝克特作为一流小说家的地位由这三部连贯的作品奠定。这三部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莫菲》是基本类似的,却在形式上做出了很多革新。贝克特吸取了法国诸多文学流派的元素,包括象征主义和意识流技法。在内容上,故事和情节已经被彻底淡化,主人公被限定在极小的空间内,甚至形体本人也已经非人化,如同是一些在寻找替身的符号系统。这种特质已经远远超出了现代主义的范畴,而是已经具有某些后现代主义的气质了。

贝克特的小说在结构上独树一帜。他的小说大多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情节不断繁衍而又不断消解。主要情节被不断打结和扯断,直至被叙事彻底解构。

总体来看,贝克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是由于语言和结构实验走得过于极端,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很难解读的私人写作。进入50年代后,贝克特意识到自己的小说实验已经没有继续前行的可能了,于是开始转向戏剧创作。

戏剧:荒诞派的高峰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和集大成者,贝克特一生共创作了30多个舞台剧本,其中有20多个被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其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是《等待戈多》、《剧终》和《啊,美好的日子!》。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1952年)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它于1953年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在比较不宽容的伦敦上演后,倍受嘲弄,甚至引发评论家群起而攻。1956年在纽约百老汇上演,被美国评论界讥称为“来路不明的戏剧”。直到70年代才开始被评论界接受并赞誉,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剧本之一。

《等待戈多》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只有5个。全剧的主题就是两个百无聊赖的人在等待“戈多”,而戈多却始终没有出现。剧情上没有任何发展,结尾是开端的重复,没有冲突,只有一些乱无头绪的对话。舞台的背景也显得简陋、压抑,令人窒息。

西方评论界对《等待戈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贝克特始终拒绝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做出解释。比较通行的看法是:戈多是一种象征,可能是“虚无”、“死亡”也可能是某种被追求的超验。戈多代表了生活在惶恐不安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未来若有若无的期盼。英国评论家马丁·艾林斯认为:“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是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

贝克特后期的剧作,如《剧终》等,基本也都延续了《等待戈多》所奠定的风格基调。从某种程度上看,贝克特的创作思路深受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的影响。而由他和尤奈斯库所开创的荒诞派戏剧的传统,也可以看作是存在主义小说在戏剧舞台上的延伸。

荒诞派戏剧-哈罗德·品特

哈罗德·品特
哈罗德·品特,CH,CBE,(HaroldPinter,1930年10月10日-),是一位英国剧作家及剧场导演,他的著作包括舞台剧、广播、电视及电影作品。品特的早期作品经常被人们归入荒诞派戏剧。他也是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剧作:品特出生于伦敦哈克尼区一个犹太工人家庭,曾就读于当地学校,并短暂于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就读。年轻时,品特曾出版其诗作;并以艺名“大卫·巴伦”(DavidBaron)作登台演出。他的首部剧本《一间房子》(TheRoom),于1957年由布里斯托尔大学学生演出。

1958年品特完成《生日派对》(TheBirthdayParty)一剧,尽管《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演艺评论家HaroldHobson给该剧不错的评价,但公众反应不佳。不过随着1960年《看门人》(TheCaretaker)一剧的成功,让品特声名大噪后,《生日派对》再次受人关注。这些剧的情节往往把一些无伤大雅的情况,逐渐变坏成荒诞的局面,剧中人物的行为有时令观众、甚至剧中其他角色费解。于是这两部剧作,连同其他如《回乡》(TheHomecoming)等早期作品,有时被称为“威胁喜剧”,归入荒诞派戏剧,品特本人也于早期就深受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塞缪尔·贝克特的影响,后来两人更成为深交。品特于1966年获司令勋章。

电影作品:品特的首部电影剧本TheServant写于1962年。其后他也为TheGo-Between以及法国中尉的女人等电影编写剧本。他也为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写出电影剧本,不过该剧从未拍成电影。他有数部舞台剧作也被搬上大银幕:如《看门人》(TheCaretaker,1963年)、《生日晚会》(TheBirthdayParty,1968年)、《回乡》(TheHomecoming,1973年)及《背叛》(Betrayal,1983年)。

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品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等待戈多》(EnattendantGodot),又译做等待果陀,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1952年用法文发表,1953年首演。《等待戈多》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第一幕由爱斯特拉冈(Estragon)和弗拉季米尔(Vladimir)两个流浪汉的对话组成,一边语无伦次地闲扯,一边做些无聊琐碎的动作。同时间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位叫做戈多的神秘人士的到来,此人不断送来各种信息,表示马上就到,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后来他们遇到了波卓(Pozzo)与幸运儿(Lucky),波卓是幸运儿的主人,而幸运儿是波卓的奴隶,两个人上场做了一番疯癫表演就下了台,一切恢复原样。第二部是第一幕的简单重复,两个流浪汉讨论了各自的命运和不幸的经历,他们想上吊,但是还是等了下去。他们只是两个不知道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他们设想了种种站不住脚的假设,认为他们的存在一定有某种意义,他们希望戈多能带来解释。

会是因为他们对意义和方向抱有希望,他们才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尊严,而这种尊严使他们能在无意义的存在中升华吗?这就有待观众去领会了。

『陆』 适合学生表演的简单经典的戏剧剧本

适合学生表演的简单经典的戏剧剧本有:《万尼亚舅舅》、《等待戈多》、《玩偶之家》、《生日晚会》、《送冰的人来了》。

1、《万尼亚舅舅》(Uncle Vanya)

契科夫经典作品之一。乡绅万尼亚二十五年中放弃个人幸福,与外甥女索尼雅辛勤经营庄园,供养妹夫谢列布利雅可夫教授。但他终于发现妹夫只是个华而不实的庸才,他于激怒中枪击妹夫,幸未击中。最后在友人劝解下不得不与妹夫言归于好。

4、《生日晚会》(The Birthday Party)

哈罗德·品特的成名作《生日晚会》里,品特以卡夫卡式的方法,描述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受到两个陌生人的诱骗和威胁,他试图逃跑,但还是被跟踪;剧中的荒诞性从隐喻一下子跳跃到了具体,好像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得不到安全。

5、《送冰的人来了》(The Iceman Cometh)

《送冰的人来了》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晚期最伟大的三部作品之一,描述了一群醉酒的游民。他们整日纵酒迷梦、彼此安慰,以此逃避冰凉而令人绝望的现实世界,并赋予生活以意义。

『柒』 哈罗德.品特的问题

75岁英剧作家获诺文学奖

信报讯 昨晚北京时间19时,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75岁的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除了这个巨大的荣誉,他还会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0万欧元)的奖金。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哈罗德·品特。资料照片。

按照历来传统,由瑞典文学院18位专家组成的文学奖评审会,应在北京时间上周四一早揭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单。可是时辰到了,瑞典文学院却毫无动静,诺贝尔奖的官方网站上也没有任何关于文学奖为何推延的消息公布。直到昨天晚上,诺奖官方网站上才“姗姗来迟”地公布了这一消息。

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创作了20多个重要的剧本,其中《看房者》、《生日晚会》、《归家》等作品代表了西方现代派戏剧的最高成就。2005年3月,他宣布终止自己的剧作生涯,今后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活动当中。

此番哈罗德-品特的获奖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也让很多人感到了惊喜。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童道明告诉记者,作为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欧洲现代戏剧作者之一,哈罗德-品特的“黄金时期”是在上世纪60年代,但没想到在2005年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他,他认为这反映出现代戏剧在今天又得到了更高的评价和认可。“我想这个消息公布后,很多搞戏剧的人都会感到高兴,因为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太亲切了。他对现代戏剧中‘象征’和‘潜流’方面的追求达到了巅峰。”

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胡续冬说,哈罗德-品特的作品《情人》去年曾在人艺的小剧场演出过。他对此次的评选结果也表示了惊讶,他说很多人在评选前甚至都没有把哈罗德-品特列入“比较热门”的人选,因为他“实在是位老前辈”。他介绍说,哈罗德-品特曾就读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后中途装病退学,曾跟随一些小剧团在英国四处演出,后来才逐渐开始个人创作。“他晚年主要从事改编电影和电视剧的工作,比如国内很多人比较熟悉的电影《一个法国中尉的女人》就是由他任编剧的。”

据悉,国内曾经在荒诞派剧作集中翻译出版过哈罗德-品特的作品,但是否出版过他个人的作品集,目前似乎还未得到确切消息。

记者昨天还获悉,本月18日,瑞典文学院将派出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赴北京参加“斯特林堡戏剧艺术国际研讨会”,这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首次如此大规模集体在国外参加活动。(信报记者赵明宇)

『捌』 请问谁有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 )首部剧本《The Room》的原文啊

我这里有 你是要写毕业论文吗?如果是,请先发邮件到我邮箱[email protected],注明要剧本~~

『玖』 《生日晚会》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生日晚会》表现了最独特的主题,即外部世界对人的威胁。人的“自我”的丧失,是荒诞派作家的共同主题。人与人、与外界的隔离和对立;一切存在都毫无意义,不可思议,这也就是“荒诞”的确切含义。基于此,剧中主角皆为终日惶恐不安、茫然不知所措的行尸走肉。由于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同样毫无意义,剧中人物语言絮叨,心不在焉,常常答非所问,十分可笑。另外,此剧还体现了品特作品的另一特征,即所有那些噩梦般的事情都围绕着一间闭塞的小屋而发生。这间小屋象征着主人公的逃难所,屋外的一切都令人恐惧,无法把握。这些表现了品特的不可知论及存在主义的意识,体现了“他人是地狱”的思想。此外,剧中不时出现的意味无穷的停顿和沉默,也是品特又一高超的艺术手法。

『拾』 哈罗德·品特的人物影响

哈罗德·品特被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获得过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品特集编、导、演于一身,在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30多部戏剧,若干诗歌、小说、电视剧、广播剧、电影剧本和政论文章。
品特的作品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都有多重的诊释,但在貌似荒诞的外衣下,暴露的却是赤裸裸的现实,因为这些作品“几乎都是出自对他亲身经历的记忆”,而之所以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恰好是因为他理解“人类生活中的不安全感,而这种感受往往来自于心理搏斗与领地之争”。
剧中的人物在进行日常琐碎的闲聊时,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天机,因此品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在作品中揭示出隐藏在日常闲谈之下的危机,并强行打开了受压抑的封闭的房间”。正是由于品特及其作品迥异的特质,他为此赢得了“品特风格的”(Pinteresque)称谓,这一形容词已经列入《牛津词典》。此外,围绕品特,还有其他的专用名词,如“威胁喜剧”,及“荒诞派戏剧家”等标签。
除了撰写舞台剧剧本,品特获得过两次奥斯卡获提名和七次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200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曾经出现过荒诞派戏剧的热潮。品特作为英国荒诞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为中国观众所认识。中央戏剧学院曾排过品特的《升降机》、《生日晚会》、《情人》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