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昔阳民间锣鼓的具体情况(迓鼓)

迓鼓
迓鼓流行于阳泉、平定、盂县、昔阳、和顺等市县。其表演形式有两种:集说白、歌唱、舞蹈、伴奏于一体的称文迓鼓;由成套锣鼓乐配合多人舞蹈、演阵的称武迓鼓。
文迓鼓据说始于宋朝,但原貌不详。清代时,平定县三泉村的文迓鼓只有3人表演:主要说唱者称“傻毛儿”,头梳朝天辫,两颊画大红圆圈,眼窝涂白点,身着白袄蓝裤,翻穿羊皮坎肩,斜挎一串铃档,打小堂锣;主要舞蹈者系男扮“大姑娘”,以黑纱包头垂长辫,戴花,穿红色大襟袄,胸前绣大花,腰系黑围裙,绿色中式裤,红圆口鞋,右手持红折扇左手拿绸帕;主要伴奏者为男扮“挎鼓老婆”,黑纱包头,在脑后换成辫角,两耳戴棉花球耳环,穿黑色大襟袄,天蓝色裤,黑布鞋,系红腰带,右肩斜挎扁鼓(46×24厘米),在鼓环中插短棒,上置一片直径13厘米的小镲,右手持单棰敲鼓,左手握一片小镲与鼓旁的另一片相拍击。3人又说又唱又扭,即兴表演,风趣欢快。民国初,表演者为8人:“傻毛儿”不敲小堂锣,专事说唱表演;“大姑娘”增为2人,并加1名穿西服、皮鞋、纱领带、披大氅、戴礼帽、手拄文明棍的“洋人”;“挎鼓老婆”改为双棰击鼓,鼓的体积缩小为 33厘米×17厘米。另增加3人: l人拍小镲, 2人敲小堂锣,均穿天蓝色镶黑边的对襟衣、中式裤、黑圆口鞋,载小毡帽。表演中增加了“剪子股”、“套单八宝”等掏场形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去掉了“挎鼓丑婆”、“傻毛儿”、“洋人”之类的扮相,改由男女青年表演。新中国建立以后,阳泉市曾组织过由46人表演的大型舞台迓鼓,但民间流行的文迓鼓奶由8至12人表演。其艺术特色是:使用合辙押韵的地方语言,句子可长可短,音节铿锵有力,结束句常用压缩型3字句,并将最后一字的尾音轻轻挑起,以增强说白的音乐感和幽默感,谓之“打包袱”;舞台多用“小台步”,以掏场为主,演员相互交换场位时迅速扭身闪过,有艺诀谓:“台步均匀稳、碎、轻,身体闪是‘S’形,手臂胸前划‘∞’字,掏场碰面即背身”。
武迓鼓相传系由宋代军中的演武活动演变而来。明代平定的迓鼓已经盛行,成为元宵节的主要娱乐形式。它由21人表演,扮作梁山英雄人物(姓名略有出入),穿戏曲服装,勾脸谱,除朱仝外,每人后背都插一面长约40厘米的三角形杏黄旗,两边有白色齿形,中间有“梁山”二字。演员各持一种打击乐器,计有:音鼓9面,其中一面为上音鼓,其余为下音鼓;云锣4面;银锣2面;铙、钹、小镲各2副。其舞蹈步法有丁字步、扭步、马步、弓箭步、垫步等,动作有“朝天转”、“顺风旗”、“老鹰抓鸡”、“海蚌展贝”、“蛟龙出水”等。各人在击打乐器的同时做出适当动作,并演练各种阵法,如:“裹袭阵”、“蜗牛阵”、“杀四门”、“四人阵”、“六连环”(六郎回头)、“八宝阵”(烧纸阵)、“八人阵”、“九龙镇”、“葫芦阵”等。它的锣鼓点结构严谨,并与所演练的阵图紧密联系,曲牌有〔狗相咬〕、〔杀四门〕、〔大磨面〕、〔大过街〕等。曲牌间的衔接与阵图的转换过程相一致。整个舞蹈在敲“音鼓”的朱仝指挥下进行,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点,摆成雄壮整齐的阵图,颇有古时战斗的气氛

『贰』 昔阳有哪些过年习俗

点旺火:
山西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看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十余米,可谓规模庞大。每逢元宵佳节华灯初上,这些旺火全部吐出长长火舌,直舔大地苍穹,红光耀眼,灿烂辉煌,恰似一条条吞云吐火的飞龙,激游在锦绣人寰之中,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发家致富”的预兆。因此,方圆百里的人潮都要赶来观看旺火,有的人还围着最大的旺火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以图全家平安吉利,心想事成。
垒旺火是内蒙古和山西等一些地的传统春节习俗。在民间,点旺火有红红火火、旺气冲天的寓意。
社火:
在山西城乡有一民俗,农历春节不过正月十五,这年就不算过完。而每年的元宵社火,又是人们在过年的尾声中感到最为热闹、喜庆和惬意的时候。
山西民间社火由来已久。有考证,主要源于古代人们对大地与火的崇敬。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由此民间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并且年年岁岁流传至今。时光流逝,如今的社火已逐步演变为正月里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
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省约有二百种,若按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高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

『叁』 昔阳风俗习惯作文

山西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看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十余米,可谓规模庞大。每逢元宵佳节华灯初上,这些旺火全部吐出长长火舌,直舔大地苍穹,红光耀眼,灿烂辉煌,恰似一条条吞云吐火的飞龙,激游在锦绣人寰之中,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发家致富”的预兆。因此,方圆百里的人潮都要赶来观看旺火,有的人还围着最大的旺火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以图全家平安吉利,心想事成。
垒旺火是内蒙古和山西等一些地的传统春节习俗。在民间,点旺火有红红火火、旺气冲天的寓意。
社火:
在山西城乡有一民俗,农历春节不过正月十五,这年就不算过完。而每年的元宵社火,又是人们在过年的尾声中感到最为热闹、喜庆和惬意的时候。
山西民间社火由来已久。有考证,主要源于古代人们对大地与火的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