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庆祝春节晚会的手抄报
❶ 一年级《春节晚会》手抄报简单
一年级《春节晚会》手抄报
❷ 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小报
你度娘一下,度娘有很多素材。
❸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手抄报内容
01开场舞 《虎跃龙腾报春来》 20点分
02舞蹈 《美好2010》 董华兴等 20点06分
03相声 《和谁说相声》 姜昆 戴志诚 赵津生 20点12分
04歌曲 《让我们舞起来》宋祖英 20点25分
05相声 《大话捧逗》 贾玲 白凯南 20点31分
06歌曲 《传奇》 王菲 20点42分
07儿童魔幻剧 《玩具店之夜》 20点48分
08歌曲 《微笑》 毛阿敏 21点01分
09相声剧 《不能让他走》 冯巩 刘金山 阎学晶等 21点06分
10武舞 《对弈》 王亚彬 21点20分
11歌曲 《龙文》 谭晶 21点25分
12小品 《加油毕业生》 蔡明 郭达等 21点29分
13歌曲 《阳光路上》 张也 21点43分
14相声 《超级大卖场》 李伟健 武宾 21点47分
15歌曲 《拍拍拍》 22点00分
16小品 《两毛钱一脚》 黄宏 巩汉林 22点04分
17民族歌舞 《美好家园》 22点19分
《壮乡梅》
《我和草原有个约会》
《卓玛》
《妹妹的山丹花儿开》
《党的政策亚克西》
18歌曲 《接你回家》 成龙 22点28分
19小品 《一句话的事》 郭冬临 牛莉 22点32分
20歌曲 《相亲相爱》 容祖儿 孙楠 22点44分
21杂技 《蹬人》 山东杂技团 22点48分
22歌曲组合 《一亩田》 22点53分
《婚礼上的歌》
《幸福的两口子》
23魔术 《近之最》 刘谦 23点01分
24歌曲联唱 《我们和祖国一起长大》 23点10分
《让我们荡起双桨》
《快乐的节日》
《春天在哪里》
《在灿烂阳光下》
25小品 《就差钱》 赵本山 毕福剑等 23点20分
26歌曲 《走向复兴》 23点41分
27小品 《我心飞翔》 闫妮 殷桃等 23点45分
28歌曲 《祖国万岁》 戴玉强 23点56分
29零点报时 00点00分
30民族舞蹈 《跳春》 00点01分
31歌曲 《盛世欢歌》 00点05分
32歌曲 《爱》 小虎队 00点10分
《青苹果乐园》
《蝴蝶飞》
33小品 《五十块钱》 周锦堂 尹北琛 00点16分
34舞蹈 《春天的芭蕾》 00点28分
35.歌组合 《彩云之南》 00点33分
《姑娘我爱你》
《天蓝蓝》
36戏曲 《红楼赞花》 袁慧琴 于魁智等 00点42分
37歌舞 《歌舞青春——我要红》 00点53分
38结束曲 《难忘今宵》 00点58分
2010年1月15日公布
央视春晚节目单
主持人:周涛 朱军 董卿 张泽群 任鲁豫 欧阳夏丹
20:00 1、开场歌舞《虎跃龙腾贺春来》
主持人串联:周涛 朱军
20:07 2、相声剧:《不能让他走》 冯巩、刘金山、邵峰、阎学晶、韩雪
主持人串联:董卿 张泽群
20:21 3、歌舞《让我们舞起来》演员:宋祖英
主持人串联:周涛 朱军
20:26 4、小品:《一句话的事儿》 郭冬临、牛莉、刘鉴
主持人串联:董卿 张泽群
20:40 5、歌曲:《相亲相爱》 孙楠、容祖儿、王力宏、余翠芝
【拜年榜(一)】 任鲁豫 欧阳夏丹
20:47 6、舞蹈:《玩具店之夜》
20:52 7、相声:《和谁说相声》表演者:姜昆、戴志诚、赵津生
21:00 8、舞蹈:《荷塘月色》
主持人串联 周涛 朱军
21:10 9、小品《美丽的尴尬》黄宏、巩汉林、林永健、金玉婷
主持人串联:董卿 张泽群
21:25 10、歌曲《传奇》 王菲
主持人串联 周涛 朱军
21:30 11、小品《我心飞翔》 殷桃 闫妮 刘敏 柴权 刘思言 陈维涵
采访国庆飞过天安门的女飞行员:周涛 朱军 16女飞行员
21:40 12、歌曲《祖国万岁》 韩磊
串场节目:道德模范 海地英雄家属
21:48 13、民族歌舞大串联《和谐大家园》《壮乡美》《我和草原有个约会》《卓玛》《妹妹的山丹花儿开》《幸福生活亚克西》
【拜年榜(二)】 任鲁豫 欧阳夏丹
21:58 14、小品《五十块钱》周锦堂、尹北琛、李铁
主持人串联 周涛 朱军
22:10 15、《再聚首》串烧 小虎队
22:16 16、近景魔术 《壶!壶!壶!》演员:刘谦、董卿
主持人串联 周涛
22:29 17、舞蹈:《跳春》表演者:虾嘎等
主持人串联 张泽群
22:35 18、小品:《家有毕业生》 蔡明、郭达、郭笑、黄杨
22:46 19、歌曲:《幸福》 张也、吕继宏
【拜年榜(三)】 任鲁豫 欧阳夏丹
22:51 20、舞蹈:《追梦》
主持人串联 董卿 张泽群 串场节目:上海世博会
22:57 21、歌曲:《微笑》 毛阿敏
23:01 22、杂技:《大蹬人》
互动节目 《百家姓》周涛 朱军
23:05 23、歌曲:《龙文》 谭晶、陈奕迅
主持人串联 张泽群
23:09 24、戏曲《红楼葬花》 于魁智 李胜素 孟广禄 袁慧琴 何赛飞等(11演员)
主持人串联 朱军
23:13 25、小品 《捐助》赵本山、小沈阳、王小利、孙立荣、于洋
主持人串联:董卿 张泽群
23:23 26、歌曲:《拍拍拍》 解晓东、蔡国庆、王丽、吴娜
23:44 27、歌曲:《阳光路上》 阎维文
【拜年榜(四)】 任鲁豫 欧阳夏丹
23:49 28、儿童歌曲联唱 《我们和祖国一起成长》《让我们荡起双桨》《快乐的节日》《春天在哪里》《在灿烂阳光下》李谷一、胡松华、李丹阳、林妙可、李木子等
主持人串联 周涛 朱军 董卿 张泽群
23:54 29、歌曲:《走向复兴》 戴玉强、殷秀梅
零点倒计时 6主持人
23:59 30、歌曲:《盛世欢歌》 郁钧剑、张燕、陈思思
主持人串联 周涛
24:15 31、相声 《大话捧逗》贾玲、白凯南
24:25 32、网络歌曲联唱 《一亩田》《婚礼上的歌》《幸福两口子》 汤潮、庞龙、吕薇等
24:35 33、舞武:《对弈》
主持人串联 朱军
24:42 34、歌组合《美丽之旅》《彩云之南》《姑娘我爱你》《天蓝蓝
主持人串联 朱军
24:46 35、相声:《超级大卖场》李伟健、武宾
24:53 36、歌曲:《我要歌唱》等 表演者:师鹏、熊汝霖等
24:56 37、歌曲:《春天的芭蕾》表演者:王莹、幺红
主持人串联 6主持人
01:00 38、歌曲:《难忘今宵》 关牧村、佟铁鑫
❹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手抄报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 “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琢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腊八粥
“腊八 腊八粥
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南北朝时,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月初八这天,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年糕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北方年 饺子
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元宵
元 元宵
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 春饼
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 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意义
人们说,有海水新春壁纸(20张)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 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春节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春节是使人和陆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 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海外华人过春节(19张)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今天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相关
闰春节
闰 春节壁纸
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非常罕见,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最近一次要到2262年,我们这一代人无缘得见。 如果不是1984年农历误闰十月,1985年的春节也就不是“最迟的春节”了,而是“最早的春节”,并且闰春节。由于农历置闰规则的缺陷,“最迟的春节”将出现在2319年的2月21日。
最早和最迟的春节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游动。立春则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个月。词条图册更多图册祭灶神(16张)
蒸花馍(19张)
贴春联(20张)
贴年画(19张)
看春节联欢晚会(6张)
年年有余(5张)
放爆竹(11张)
压岁钱(17张)
回娘家(15张)
送火神(20张)
中国结(16张)
元宵节(20张)
新春壁纸(20张)
海外华人过春节(19张)
❺ 春节手抄报 麻烦一下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❻ 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
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就是全球华人过大年。而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从中国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
春节的来历:
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快过年了,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民间百姓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一直要热闹到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过完了。
1、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2、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天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3、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4、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节日中才能吃到肉。
5、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6、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7、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8、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9、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崇。
10、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11、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份。
12、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13、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14、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15、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16、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17、大年初九,玉皇天诞。因为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18、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19、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20、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节赏灯的准备工作。
21、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22、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23、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❼ 关于春节的手抄报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春节在中国民间是非常热闹的,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是民间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把过春节叫“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春节很可能是起源于商代的“腊祭”。“腊”是古代一种祭祀的名称,这是劳动人民辛勤耕作,喜获丰收,到年底举行的一种对天神、地神和祖先的答谢祭。祭祀时,人们欢快起舞,气氛非常热烈。
中国古时候,没有“春节”这个名称,人们把农历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或“元日”。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采用了公历(阳历)纪年,称公历正月1日为元旦,这样,就把处在“立春”这个节气前后的农历新年改称春节了,民间俗称“大年初一”。
为了迎接这个节日,家家户户常在春节前的很多天就开始做过年的准备工作,如进行卫生大扫除,贴春联、年画和窗花,购买和制作丰美的食品等等,人们都忙极了。在中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腊月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四扫房日,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六炖大肉,腊月二十七宰公鸡,腊月二十八白面发,腊月二十九贴门口(贴春联),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拜亲友。”这首歌谣形象地反映了民间过年的热闹情景。
春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春节前一天的晚上叫“除夕”,这是除旧布新的意思,在这一年的最后时刻,一家人要团聚在家中,吃一顿年夜饭,说说笑笑,尽情欢乐。很多人整夜不睡觉,等候新年的到来,这种习俗叫“守岁”。守岁的传统说明了中国人对时间的珍惜。除夕,孩子们还会得到长辈们的压岁钱。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孩子清晨醒来,自然是一阵狂喜。长辈越多,孩子得到的压岁钱就越多。除夕零点,也就是子时,人们要吃除夕晚上包好的饺子,这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交子”就是旧的一年的子时与新的一年的子时相交的时刻。“饺子”的名称就是由此得来的。“爆竹一声辞旧岁”。除夕夜最盛行的活动是放鞭炮,放鞭炮是为了驱散邪魔,祈求全年吉祥。到了子时时刻,全国的农村、城市鞭炮齐鸣,烟花腾飞,巨大的声浪震耳欲聋,景象十分壮观。近年来,除夕的夜晚,家家户户都要看电视播映的春节联欢晚会,这场晚会长达五六个小时,节目精彩纷呈,非常受人欢迎。现在,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除夕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的早晨,人们都穿上漂亮的新衣,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说些“过年好!”“恭喜发财”一类的吉利话。亲朋好友利用这个机会欢聚叙谈,加深感情和友谊。近年来,出现了一种集体拜年的活动,叫“团拜’”,团拜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所以很盛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打电话拜年,这就更省时间了。
春节的拜年和欢庆活动要持续半个月,到了正月十五那天,又形成一个欢庆的高潮,那就是欢度元宵节。
❽ 春节来厉的手抄报图片
春节来历的手抄报图片。等我重新给你准备一下给你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