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明朝性格特点主要战功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 千鎚万击出深山
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粉骨碎身全不怕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4]
一般认为《石灰吟》的作者为明代的于谦。

于谦像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1]
作者还存在争议,姚广孝[7] 和袁崇焕[8] 都在争议之中,有待专家考证

❷ 明代英雄无数,为何独有于谦一人让人最敬佩

于谦一生为官“重名节、轻名利”,为人“重成仁、轻杀身”,为臣“重社稷、清君王”,与岳飞、张煌言一起被并称为“西湖三杰”,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与岳飞并重的民族英雄。只可惜这样一代杰出的名臣,却因为皇族内部的统治权之争,深陷旋涡被冤害致死的结局,惜哉、悲哉!(文/讲史论教)

❸ 明朝于谦的资料

具体 网络 于谦 就有了。
于谦(1398.5.13-1457.2.16),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四年召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弘治谥肃愍,万历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
中文名: 于谦
别名: 廷益,节庵,于少保
国籍: 明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1398年5月13日
逝世日期: 1457年2月16日
职业: 少保
主要成就: 北京保卫战
代表作品: 《石灰吟》
人物生平
祖籍考城(今民权县),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乡于庄村。于谦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迁至钱塘太平里,故史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于谦少年立志,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所见人无若此儿者,异日救时宰相也。”十二岁时于谦即写下明志诗《石灰吟》。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为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于谦随宣宗朱瞻基亲征。待高煦出降,宣宗让于谦数说他的罪行。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朱高煦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伏地战栗),自称罪该万死,宣宗大悦,任命于谦为御史,当即下令派其巡按江西。巡按外地正是御史的职责,也不算什么高升,但皇帝的这一举动明显是想历练此人,然后加以重用。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书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书提出。一年上书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手(绢)帕蘑(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为一时佳话。于谦如此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极度不满。
正统六年,于谦上书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
于谦坐像
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在职九年,升任左侍郎,领

❹ 明朝于谦妻妾明细!!!!!

没有抄记载
四库馆臣评价于谦说:“谦遭时艰屯,忧国忘家,计安宗社,其忠心义烈固已昭著史册。而所上奏疏,明白洞达,切中事机,尤足觇其经世之略。至其平日不以韵语见长,而所作诗篇,类多风格遒上,兴象深远,转出一时文士之右,亦足见其才之无施不可矣。”

❺ 于谦有多伟大,明朝就有多腐朽

政治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人家当官前呼后拥版,尽显官威权;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军事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

文学
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思想
重名节,轻名利
重成仁,轻杀身
重社稷,轻君王

❻ 明朝朝廷内混乱不堪时,于谦如何稳定人心

一天,郧王临朝理事,众臣哭诉王振的罪行,纷纷提出族诛王振以安人心的要求,朱祁钰迟疑不敢答复。王振的党羽马顺上前喝斥,激起众怒,被群臣一拥而上当场打死。同时被打死的还有宦官毛贵、王长。又有人乘势捉住王振的侄子锦衣卫指挥王山,一时群情激愤,朝班大乱。郕王吓得六神无主,正要退避。于谦挺身而出,上前拉住郕王,劝他当众宣布马顺等人当死,百官无罪,这才将混乱的局面安定下来。接着郕王下令处斩王山,诛王振党羽及全族。朝中的宦党势力受到打击,人心渐渐趋于稳定。

❼ 于谦作为文官从没带过兵打过仗,危难时刻凭什么能力守住大明半壁江山

当时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之后,整个大明朝诚惶诚恐,大明朝愿意拿出高昂的赎金来交换明英宗,可是当时瓦剌打的主意却是想要攻打京城,一举拿下大明朝的北方。大明朝的群臣慌张的不得了,于是很多人便主张南迁,这个时候是于谦站出来力主保卫京城,而且当时他向孙太后进言拥立明代宗登位,这样瓦剌拿明英宗要挟便没有作用,同时他又向全国藩王征兵救援京城,就这样,在大明朝最危难的时刻,于谦带领群臣保卫住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而且当时于谦为了可以调动军队来保卫京城还向藩王借兵,虽然当时也有可能会有藩王产生异心,不过因为已经拥立了明英宗继位,所以此时藩王们作乱的可能性比较小,即便有也会成为天下众矢之的,所以于谦才大胆向藩王借兵保卫京城。因此于谦这个文官才能在大明的危难时刻凭守住大明的京城,也守住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❽ 于谦拯救了明朝江山,一生清廉家徒四壁,为何最终却判处斩首

因为于谦这个人非常的正直,一生清廉到临死的时候都是家徒四壁,我为明朝江山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他也得罪了很多人,最后被人陷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