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东北人比南方人搞笑(比如小品,相声的演员好像都是东北的)

东北话和南方话简直是天差地别的,
比如说春节晚会赵本山小品,南方人根本听不明白他们在说啥。
而且南方人的幽默我们北方更是不知道。
还有南方这边过年不吃饺子的,我是东北人,在南方居住,我也是到南方才知道的。

2. 相声“ 东北我去过天津我去过”

相声《任我行》

3. 东北人怎么说:相声说的好

其实那里的人都一样,首先是把普通话练好,然后就是基本功了。

4. 东北籍 相声演员

陈寒柏
师胜杰

5. 为什么很多小品都用东北人、东北话

为什么很多小品都用东北人、东北话?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赵本山、黄宏、巩汉林等为代表的东北方言小品异军突起后,就一直独领风骚,热度不减,收看率和收视率始终居高不下,成为广大观众一道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为什么东北话小品这么受观众的青睐: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表演、创作以及东北民间艺术特色之外,重要因素就是它的方言艺术。没有东北独特的方言,东北小品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小品是一种视听艺术,语言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渊源上看,小品的出现与方言艺术和乡音特色几乎是与时俱来、形走影随的。

与传统国粹的相声相比,属于“小字辈”的东北方言小品成了后起之秀,作为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东北方言小品在大时代背景下能跨越区域文化的空间阻隔,赢得天南海北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喜爱,能在原本一时沉闷且无序的文化市场中争奇斗艳,玄机到底在哪里?

1、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需求催生了东北方言小品

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十分厌倦多年来口号式的艺术内容,呈现出多元文化艺术需求的大趋势。伴随着社会急剧转型,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生活方式逐渐走进了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当传统文化艺术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艺术形式还板着僵硬的面孔,手脚麻木,不知如何应对挑战的时候,原本不甘寂寞的非吃官饭的民间艺术家们,在思想解放大潮流推动下,以满足老百姓生活情趣为目标,迎合市场需求找到个“饭碗”为动力,东北方言小品适时脱颖而出,茁壮成长。东北方言小品幽默、简洁的表演方式,对于满足大众休闲文化的需要,及时释放工作节奏快及其市场给生活带来的压力,使人们获得一份愉悦和轻松,如同春天里的毛毛细雨滋润着社会转型期人们,那一颗颗迷茫无助和不安分的心灵。随着日益增长的文化市场需求,东北方言小品既确立了本身的艺术定位,又找到了市场发展机会和空间,堂而皇之的在原本属于其它艺术占领的舞台上竞显风流。所以,社会转型期的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以及文化平民化的潮流,为东北方言小品的火爆提供了大背景、大契机、大市场。

2、粗犷、豁达、幽默的关东民风孕育了东北方言小品

关东民风历来以粗犷、豁达、幽默著称于世,尤其是东北民间口头流传的涉及到老百姓生产、生活领域的歇后语、俏皮嗑,成了东北民风典型的文化符号。还有值得一提的,那些带有故事性(俗称讲瞎话)无色的、灰色的、黄色的段子,产量之丰,流布之广,可笑之趣,底蕴之厚重,堪称国内之最,都是其它区域无法相提并论的。独特的民风无疑是滋养发育东北方言小品的地域文化沃土,俗中见雅。这些带有东北民风的、独特的艺术元素,无处不在的体现在赵本山、黄宏等创作的东北方言小品中,艺术再现了活生生的东北区域文化的场景,成为能够博得广大观众共鸣和满堂喝彩最具感染力的“秘密武器”。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这些味道浓重的东北民风的“鸡精”,就不会炖出一锅(指众多优秀作品)东北方言小品的“鲜美靓汤”来。说不定,东北方言小品同样会遭遇观众的“审美疲劳”,昙花一现,不会受到热捧得如此强烈痴迷,很可能会遭遇相声走下坡路的命运。独有的关东文化特色,在沈阳、长春、哈尔滨这一条最能展现东北文化的中心地带上,厚重的民风养育造就了一批东北方言小品艺术家,成为中国小品艺员群体中挑大梁的第一军团,这也是为什么小品演员中持有江南文化背景的极为少见的原因。

3、移民大迁徙的社会背景使天南海北人喜欢东北方言小品

任何艺术形式一般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无疑与语言文化的影响相关。可是在我国的东西南北中,持有不同乡音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却都对东北方言小品情有独钟。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为东北方言小品准备了如此众多的观众群,乃至于冲破了区域文化的篱笆,这应归功于东北历史上多次有来有往的人口大迁徙。规模宏大的流人移民活动,把东北方言及其区域文化习惯输送到祖国各地。简单讲,东北地区本身就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区域,主流文化与各个地域文化在白山黑水间交融。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数以十万计、百万计的移民踏上东北这块黑土地,尔后又多次形成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人口迁出的返回潮。远的如十七世纪末闯关东大移民;近的如十万官兵脱下军装开发北大荒屯垦戍边,后来又在不同时期有大量的农垦人员返回各地;大批刚刚从学校毕业的知识分子支援东北大工业建设项目,带着青春理想在这块土地上成家立业,尔后又在不同时期回到祖国各地;最具影响的京津沪杭的百万知青来到生产建设兵团和青年点,七八年后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知青返城大浪潮;随着战备“大三线”迁出东北重工业和军工项目,几十万员工和家属远迁到大西南的偏远山沟里落户;特别是改革开放打开人才流动禁锢的大门,大批大批的知识型人才纷纷“雁南飞”,到特区及沿海发达地区安家落户,当然活跃的边境贸易也吸引了大批外地投资者落脚东北。移民迁徙的历史,无意间为东北方言小品培养了遍布在祖国各地的观众群,更主要是打破了东北方言小品地域空间的局限,“那嘎达”、“可不是咋的”等关东乡土语言,被居住在天南海北的人所熟悉、所接受。最为广泛的观众形成了巨大的小品文化消费市场,才使得东北方言小品一路窜红。

6. 北方相声

你是南方人吧,肯定不经常听相声,像你说的《报菜名》《地理图》什么的专,用相声的属专业术语叫做贯口活,是基本功,一般来说听贯口活听的是嘴皮子,听的是他们的功底。不过有一些演员也可以把这些贯口相声说的非常幽默,你可以听一听马志明.黄族民的《报菜名》就很搞笑,希望我说的你能理解。

7. 为什么小品都讲东北话啊

首先小复品是通过被誉为制“小品王”、“喜剧之王”的赵本山老师发扬光大的,而大家都知道赵本山是东北l辽宁人,而表演中也同样具有东北特色的语言与幽默。
其次,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

8. 为什么东北相声受人欢迎

相声又是中国曲艺中最具喜剧特征和幽默品格的一种。中国类似相声表演,以对话的机智和幽默取胜的人与事,在历史上十分常见;但相声作为一个独立的表演形式,大约形成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已知最早的相声艺人是张三禄和朱绍文。其中朱绍文艺名“穷不怕”,相传他常在北京民间艺术的集中展示地天桥一带撂地(打地摊)行艺,他表演相声时,先手撮白沙子,在地上撒写“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字翰林书”一类的“回文诗”句,然后随口学叫卖声,或唱太平歌词,以招徕听众,接下来才说演相声。这也是早期相声艺人的作艺情形。他之所以艺名“穷不怕”,可以从他使用过的竹板(一种击节乐器)上所刻诗句找到由来,其诗云:“日吃千家饭,夜宿古庙堂。不作犯法事,哪怕见君王。”朱绍文的徒弟有四个,艺名分别为“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和“范有缘”。连艺名也很有乃师之风。与朱绍文同时代的相声艺人,著名的有阿彦涛和沈春和,他们二位与朱绍文一起,形成了相声艺人早期师承的三大门派。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相声艺人的师承辈份已达八代。
清末民初以来,相声艺术不仅在表演技巧上日益完善和丰富,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不同的代表性艺人。比如清末以裕德隆、焦德海、周德山、卢德俊等“德”字辈艺人组成的艺人群体,人称“相声八德”,民国初期,艺名“万人迷”的李德 ,民国年间的张寿臣,以及后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声誉日隆的侯宝林和马三立,包括侯宝林的学生马季,马季的学生姜昆等,均以各自的艺术表现而负有盛名。
相声的表演形式有三种,早期主要为一个人说演的“单口相声”,所演类似于讲小笑话或幽默故事。后来出现了两个人合作表演的“对口相声。”其中一个人为甲方,称作“逗哏”的,另一人为乙方,称作“捧哏”的。“对口相声”的表演是在对话中制造笑料,给人启迪。因着所演节目的题材内容的不同,把甲主说,乙附和的节目,称为“一头沉”;把甲乙双方争论的节目称作“子母哏”;把有大段诵说或韵诵表演的节目称作“贯口活”;而把仿学唱戏唱歌的内容为主的节目称作“柳活。”另有一种三人或三个人以上的多人表演的形式叫做“群口相声”,表演时一个人“逗”,多人捧”,另有一人打岔提破,称作“腻缝儿”。三种形式之中以“对口相声”的说演最为常见和普遍,是其艺术样式的主体。
作为通过逗乐来完成艺术审美的曲艺形式,相声表演的基本要求是让观众发笑。相声的笑料行内人称作“包袱儿”,意喻节目的效果与主题,是经过反复铺垫后,突然地展现出来的。通常要求笑料能于偶然中显示必然,让观众既感到是意料之外,笑过细想又觉得全在情理之中。因而,欲擒故纵、声东击西、误会巧合、谐声双关等思维智慧与修辞技巧在相声艺术中常被使用。又由于相声通过笑料来启迪观众,表达思想与爱憎,因而在幽默之外,讽刺是其基本的审美品格。
由于相声所具有的独特审美效果,流传也十分广泛,汉民族之外,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还出现了“方言相声”和少数民族语言表演的相声,如“藏语相声”等。

9. 为什么小品明星大多数是东北的

首先抄要从人文因素说起,东北袭人讲的是北方方言,全国大部分都听得懂,这就保证它的观众是全国范围内的,较之南方方言就有了优势:再者东北话有其独特的韵味,幽默元素丰富,这在北方各地的腔调中可能仅天津地区的语言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但天津相对东北为小又更接近中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是以影响范围不及东北的相声文化。还有就是以二人转为代表的东北逗乐文化虽不是很高雅但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当东北的艺人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后其转型的压力不是很大。当然还与东北人的性格大多豪放开朗,外向幽默有关;毕竟幽默又有脸皮的人基数大了,出拔尖人才的可能也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