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帝号相声
1. 谁能给我提供侯宝林 刘宝瑞讲帝号的台词
: 乙 这个相声啊,就得逗笑。
甲 刘宝瑞(著名相声演员)同志,听说您的学问可不小。
乙 我呀!
甲 您这个相声演员可不简单。
乙 我有什么不简单的?
甲 您这是谦虚,客气。您是博学多才,广览多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一不知,风俗人情,无一不晓。了不起。
乙 好家伙!谁有那么大学问哪!
甲 您,不就是这样吗?
乙 嗐!我可没那么大能耐。反正这么说吧,杂哩古董的知道些。
甲 那就不错,那就说明“博”呀。
乙 这叫“博”?
甲 博学多才嘛,杂哩古董嘛,您这水平不低呀,起码您这水平够一个“杂哩古董”。
乙 嗐!我这是跟您客气,“杂哩古董”是说我呀不怎么样,是这个意思。说北京话就是“二五眼”。
甲 “二五眼”?
乙 就好比没多大学问。
甲 不能,不能,您不是一般的“二五眼”,可能是高级“二五眼”。
乙 这“二五眼”还分等级哪。
甲 不是,我听您很多段子,就有这个感觉。好像您这水平,也不在二五眼以下,也不在二五眼以上,正在二五眼之间。
乙 还是“二五眼”。
甲 那您说“二五眼”干吗?
乙 我这是客气。
甲 您这一客气,就显着您有学问。
乙 也没什么学问,反正爱看书。
甲 看书呀,那就是好事。爱看书就好,丰富知识。最近看什么书了?
乙 瞎看。
甲 噢,您的眼睛已经不行了。
乙 谁的眼睛不行了!
甲 您不是说瞎看吗?
乙 您怎么有一句话就添一句话呀!
甲 瞎看那是——
乙 我不是客气嘛!瞎看,就是什么书都看。
甲 噢,什么书都看。最近又看什么书了?
乙 最近看《清宫外史》。
甲 好啊!这么说,你对清史很有研究。
乙 也没什么研究,反正是看过这方面的书。
甲 都看什么哪?
乙 看过什么《清史演义》、《清史通俗演义》、《东华录》、《清宫梦华录》、《清宫十三朝演义》、什么《御香飘渺录》。反正就是这些。
甲 这么说,在这方面我得向您请教。
乙 谈不到请教。
甲 我知道的太少了。
乙 客气。
甲 我告诉你二五眼同志。
乙 您别叫我外号行吗?
甲 不是什么——那个杂哩古董,那什么——宝瑞同志。
乙 哎!
甲 这方面,我得向您请教,我知道的太少了。我也喜欢看这类书,就是看得太少。在清朝一共坐下了几个皇上,您知道吗?
乙 十个呀。
甲 就十个。
乙 不过在关外还坐了两帝,天命、天聪,天聪后来改为“崇德”了。
甲 对了,那就对了。
乙 大概齐是这个意思,反正我也记不太清楚。
甲 不,很清楚嘛,很清楚,不错。哎,一共清朝坐了多少年,知道吗?
乙 二百六十八年嘛,对吗?
甲 对!
乙 “康熙”最多,坐了六十年。
甲 对!
乙 “雍正”、“同治”都是十三年,最少的是“宣统”,三年。大概齐是这个意思,我也记不太清楚。
甲 一点儿不错,您干吗这么客气呀,没错。
乙 对吗?
甲 没错。哎,十帝的年号都是什么,您知道吗?
乙 我也记不太清楚。
甲 您甭说这句行不行!您不是很清楚吗?干吗老说这句呀!
乙 这不是客气吗?
甲 过度的客气,就是骄傲的表现。
乙 哎,别,别,您别这么说。十帝的帝号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就是十帝,对不对?
甲 嗯,我也说不清楚。
乙 怎么又跑你哪儿去了?
甲 这每一帝的年号都怎么讲,您知道不知道?
乙 那怎么讲啊?反正是年号,他用的都是些个好字眼儿,也就是这意思。
甲 什么好字眼儿?您讲讲。
乙 比方说吧,头一帝“顺治”,这两个字不就是好字眼儿吗?
甲 怎么讲?
乙 顺治吗,一顺百顺,顺顺当当地治理天下,顺治嘛。
甲 错了,不能这么讲,我有我的看法。
乙 什么看法?
甲 我认为呀,顺治这两个字应该怎么讲。
乙 您讲。
甲 刚进关,没底,空虚,他希望老百姓都是顺民,他好容易统治。这么讲。
乙 啊——对对,行行,有点意思。哎,顺治下去是康熙,“康熙”怎么讲?
甲 康熙,康熙这两个字可不太好讲,他是——因为他糠了,他就稀了。
乙 跟没讲的一样。什么叫糠了就稀了?
甲 康……康熙……熙……恐怕这个字要用儿化就好讲了,康熙儿,就有讲了。
乙 糠心儿,噢,萝卜呀!
甲 哎,您领会这个意思了。
乙 我领会什么呀!不对,您得说这两个字怎么讲?康熙,糠心儿不行!
甲 康熙呀,康啊,就是康乐的康。
乙 康乐?
甲 康乐不知道吗?就是八面槽椿树胡同,康乐。
乙 饭馆呀。
甲 啊,过桥面不错。
乙 谁问你这个啦!问这两个字:康熙。
甲 康熙,他是康乐安宁。
乙 嗯。
甲 这个康,就这么讲,“熙”当永久讲,永久统治。
乙 噢。
甲 对不对?
乙 对!
甲 您看这学问,我这学问比您大点儿。
乙 是,是,我还有二五眼上哪。
甲 康熙,哎,康熙下去,“雍正”。
乙 “雍正”?怎么讲?
甲 雍正,雍正是吧?因为他做皇上那天。他坐歪了,不正,大伙儿一拥他,嗯——正了。“雍正”。
乙 这玩意儿倒好讲,噢,坐歪了一拥正过来了,就叫“雍正”?
甲 对,对。
乙 “乾隆”哪?
甲 “乾隆”那还不好讲吗?乾隆吗?皇上不是有钱吗?
乙 那“乾隆”哪?
甲 大概他是聋子。
乙 这是有钱的聋子。
甲 哎,“乾隆”。
乙 “嘉庆”?
甲 “嘉庆”这可不太好讲,“嘉庆”,这个——“嘉庆”,是不是?“嘉庆”有一段故事。
乙 什么故事?
甲 因为他没做皇上以前哪,他是皇子,他喜欢古铜,什么周代的,殷代的,是古铜他都收集。有一天他到一个庙里一看,有一个“磬”,这玩意儿怎么打得这么响啊。当——“这一定是古铜,好的。”皇上一瞧,庙里的和尚不在。
乙 不在怎么样?
甲 夹走了。后来他做了皇上了,这个皇上是哪个皇上啊?大家说:就是夹磬那个皇上。就是夹着那个“磬”的那个皇上。
乙 哎哟,偷磬的皇上。
甲 哎,就这么讲法。
乙 哎呀,您这么一说,我的学问长多了。成三五眼了。“嘉庆”完了,“道光”哪?
甲 道光?道光就是他一到哪儿都光啊。
乙 什么叫到哪儿都光啊?
甲 “道光”么。
乙 “道光”皇上怎么讲啊?
甲 “道光”是这个意思,因为他是马上皇帝嘛!
乙 是呀?
甲 他是亲自领兵打仗。
乙 “道光”还能打仗?
甲 哎,他也打不好,他反是……他有办法。
乙 有什么办法?
甲 要攻城,攻不进去,他告诉士兵:“你们都铆上劲打,打进去以后你们随便抢,随便杀,随便烧,杀光、抢光、烧光。”所以人家都说,他到哪儿,哪儿就光,道光,道光,到了就光。
乙 这是三光政策。
甲 哎,对了。
乙 “道光”完了,“咸丰”。
甲 “咸丰”好讲,他呆不住,闲着他就疯。
乙 皇上闲着没事干,净抽疯啊?
甲 嗯,这叫“咸丰”。
乙 “咸丰”完了,“同治”。
甲 您说哪个同志?
乙 “同志”就是那个“同治”。
甲 那个“同志”?
乙 怎么那个“同治”?就是皇上“同治”。
甲 你这是什么立场!这叫什么立场?他是统治阶级嘛,您怎么管他叫同志哪?革命术语庸俗化。
乙 谁呀!甭使性了,谁呀,谁革命术语庸俗化呀?
甲 你不说,你管他叫同志吗?
乙 你干吗管他叫同志呀,这两个字叫“同治”。
甲 “同治”。
乙 啊,帝号“同治”。
甲 怎么讲?
乙 我哪知道,我不是问您吗?
甲 “同治”吗?同治——他就是共同治理,明白这意思吗?他没什么本事,文武大臣,咱们一块商量着办嘛!
乙 噢,他为了挽救这残局。
甲 哎,对了。
乙 同治完了,“光绪”。
甲 “光绪”就是他已经光了,他又续上点儿。
乙 什么就绪上点儿呀?
甲 要不您怎么不明白哪,我这人说话,语言经济,您理解不了。
乙 不好理解。
甲 光绪嘛,“光绪”他这个——西太后垂帘听政。
乙 这我知道。
甲 她拿“光绪”当幌子,拿他当一盏灯。
乙 当一盏灯?
甲 到时候,他那油烧光了也不让他灭,再给他续上点儿,光了续,光了续,所以他叫“光绪”。
乙 这么个“光绪”呀,光了就续,光了就续。
甲 哎。
乙 哎,“光绪”完了,“宣统”哪?
甲 最末一个啦?
乙 最末一个了。
甲 完了,做不了皇上了。
乙 怎么做不了皇上了?
甲 您想啊,“悬捅”,本来就悬着,拿棍儿一桶,下来了。
乙 噢,捅下来的。
甲 哎,“悬统”么。
乙 “悬桶”,本来悬着,捅下来的。
甲 哎。
乙 不对。
甲 怎么不对?
乙 您这讲错了,那正字也不叫“悬捅”,是“宣统”。
甲 “宣统”?
乙 哎,到了民国,就改“总统”了。
甲 对了。所以他做不了皇上了。已经宣?font color="#006699">甲芡沉寺铩J前桑?br>
乙 合着我给他讲了。噢,往外宣布“总统”了,他做不了皇上啦。
甲 哎,做不了啦。
乙 哎,后来这个“总统”,怎么也没做长啊?
甲 那当然了。“总捅”么,上去一个捅一个,上去一个捅一个,没几年的功夫,捅下来五个。结果最后到蒋介石那儿了。
乙 对,哎,蒋介石可是“大总统”。
甲 那就更做不长了。
乙 怎么哪?
甲 大家一齐捅啊!
乙 一块儿捅啊?
2. 如果把相声《讲帝号》里侯宝林讲的清朝后10个帝号的来历编入历史教材和史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瞎扯的东西,编入历史,会让历史学家和编书的发生流血斗争。然后你的娃娃以后看着这历史书会觉得很无语。
3. 侯宝林一共说过多少段相声段子
是侯宝林创作的一个名段,就叫《拉链》,也有叫《拉锁》的,不过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甲:你有孩子吗?乙:怎么说话呢?我这么大岁数没孩子呀!甲:你别急呀!我是说你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吗?乙:仨孩子都挺聪明。甲:你孩子有我孩子聪明吗?乙:我说你有病呀,你孩子才多大呀?还整一个“你孩子有我孩子聪明吗?”。甲:三岁。乙:你是不有点装了,怎么我儿子北大博士生毕业还不如你的三岁孩子?甲:还别说博士生了,就是你儿子的导师也不行呀!乙:你是不是有点装大了!甲:就是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什么笛卡尔呀、爱因斯坦呀、伏特呀、爱迪生呀、牛顿呀、茅以升呀、钱学森呀、邓稼先呀……等等吧!都没想到的问题,我三岁的小女儿想出来了。 乙: 你女儿是神童呀?甲:神童嘛到谈不上。(非常自豪的)乙:那你是不是忽悠观众同志们呐,你列举了那么多国内外科学家,还等等吧。没想到的问题,你三岁的小女儿想出来了。你今天就当着观众的面说说你女儿想出了什么高深的问题。甲:这……乙:观众同志们(示意观众鼓掌)甲:别……别,我不是这个意思.乙:(继续示意观众鼓掌)甲:别……别,我说了,我不是这个意思。乙:那你是啥意思呀!甲:这不是涉及知识产权嘛!乙:越说你装越装,是不?(气愤的表情)观众们三番五次的给你鼓掌你还不说。我可告诉你,观众是我们衣食父母,如果你把观众都气跑了我可跟你没完呐。你看那位大哥都站起来了,哎,大哥您别走哇,他马上就说了。哎,别走。……啊!上厕所呀!你看你咋不早说呢,看把我的。甲:咳!“奶奶,您听我说: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学李铁梅唱)乙:……(要打甲)甲:我说,我说。上个星期天我和爱人抱着女儿逛街,…… 乙:我让你说你女儿发现什么问题,你说你们三口人逛街干什么?甲:是呀!逛着,逛着就发现问题了。乙:什么问题。甲: 爸爸,爸爸:“您看新修好的马路怎么挖开一道沟呀!”乙:是呀,为啥开一道沟呀?甲:“那是工人叔叔怕宝宝冻着在安装暖气管道”,“工人叔叔真好,那上星期挖的沟是干啥地?”,乙:干啥的?甲:“那是工人叔叔在安装煤气管道,好给宝宝做好吃的”,“谢谢工人叔叔,那,那次呢?”。乙:对,那次是安啥呀?甲:“那次是安装电话管道”,“那,那次前的那次呢?”。“那是安装自来水管道”。“工人叔叔真笨,在马路上安条拉锁不就得了,省得老挖!”。乙:好!这么聪明呀!
4. 下面是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相声讲皇帝
侯宝林、刘宝瑞相声——讲帝号
刘: 这个相声啊,就得逗笑。
侯: 我说刘宝瑞同志。
刘: 哎。
侯: 我听说您这学问可不小。
刘: 我!
侯: 您这个相声演员,那真是不简单哪。
刘: 咳!
侯: 可不简单!
刘: 我有什么不简单的,您别那么说,没什么!
侯: 您哪,您这是谦虚,客气!据我知道您是博学多才,广览多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一不知,风俗人情,无一不晓。了不起!
刘: 好家伙!谁有那么大学问哪。
侯: 您不就这样吗?
刘: 咳!您别听那么说,哎!我反正这么说吧,杂哩咕咚的知道些个。
侯: 嗯!那就不错,那就说明您博呀。
刘: 这就是博。
侯: 哎,博学嘛,杂哩咕咚嘛。
刘: 那是啊。
侯: 那您这水平不低呀。
刘: 不低?
侯: 起码您这水平够一个……杂哩咕咚。
刘: 什么叫够个杂哩咕咚呀?
侯: 您说的杂哩咕咚嘛。
刘: 咳!我这是跟您客气。杂哩咕咚,就说我呀……我这个……好像是——不怎样,就那个意思。我这个……说北京话,就是在这儿,二五眼。
侯: 二五眼。
刘: 好比没多大学问,二五眼。
侯: 不能不能,不不不,您不是一般的二五眼,可能是高级的二五眼。
刘: 这二五眼还分等级哪?
侯: 不是,我听您很多的段子,我就有这感觉,好像您这水平啊,反正也不在二五眼以上,也不在二五眼以下,好像是正在二五眼上。
刘: 还是二五眼哪!
侯: 二五眼干吗呀?
刘: 这不是客气。
侯: 说您有学问嘛。
刘: 我也没什么学问,反正就是爱看书。
侯: 看书哇?
刘: 哎,对对。
侯: 那就是那事,爱看书就好。
刘: 是呀。
侯: 丰富知识。最近看什么书啦?
刘: 瞎看!
侯: 噢!您眼睛已经不行啦?
刘: 谁眼睛不行啦?
侯: 瞎看嘛。
刘: 您怎么有一句话就添一句话呀。
侯: 瞎看哪!
刘: 我这不是客气嘛。瞎看就是什么都看。
侯: 什么书都看。
刘: 什么都看!这位也是!
侯: 最近又看什么书啦?
刘: 最近看《清宫外史》。
侯: 好哇。这么说您对清史很有研究?
刘: 也没什么研究,没研究!反正就是看过些这个书。
侯: 都看过什么哪?
刘: 看过什么《清史演义》、《清史通俗演义》、《东华录》、《清宫繁华录》、《清宫十三朝演义》,什么这个《御香飘渺录》,反正就这些个。
侯: 噢!这么说在这方面我得向您请教。
刘: 谈不到请教。
侯: 我知道的太少了。
刘: 哎,客气。
侯: 我告您哪,二五眼同志。
刘: 您别叫我这外号行吗?
侯: 那什么,那个杂哩咕咚。
刘: 哎,好嘛。
侯: 那个宝瑞同志,这方面我得向您请教,我知道的太少了。
刘: 是吗?
侯: 我也喜欢看这类书,知道的太少。在清朝一共坐了几个皇上,您知道吗?
刘: 十个呀。
侯: 就十个呀!
刘: 不过在这个关外还坐了两帝,天命、天聪。天聪后来改崇德嘛。
侯: 那就对了。
刘: 噢,对对。大概齐是这意思,反正我也记不太清楚了。
侯: 不!很清楚嘛,很清楚!不错!一共清朝坐了多少年哪,知道吗?
刘: 啊!二百六十八年,对吗?
侯: 对。
刘: 康熙最多,坐了六十一年嘛。
侯: 对呀!
刘: 雍正、同治都是十三年,最少的是宣统,三年。大概齐是这意思,我也记不太清楚。
侯: 一点儿不错哇,您干吗这么客气呀,没错儿。
刘: 对啦?
侯: 十帝年号都是什么您知道吗?
刘: 我也记不太清楚。
侯: 你甭说这句行不行?
刘: 怎么?
侯: 你这不是很清楚吗,干吗老说这句啊?
刘: 这不是客气嘛。
侯: 过度的客气,就是骄傲的表现。
刘: 哎——别别,您别这么说。坐了十帝呀,这个十帝的帝号就是顺治——
侯: 对!
刘: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就这么十帝。
侯: 嗯!
刘: 是不是?
侯: 我也记不太清楚。
刘: 怎么这句又跑你那儿去啦。
侯: 这个每一帝的年号,都怎么讲,您知道不知道?
刘: 那还有什么讲啊,反正是……年号,他用的都是些个好字眼儿,也就这意思。
侯: 什么好字眼儿,您讲讲?
刘: 什么好字眼儿?您比如说吧,头一帝顺治,这两个字不就是好字眼儿吗?
侯: 怎么讲哪?
刘: 顺治嘛!一顺百顺,顺顺当当,治理天下,顺治嘛!
侯: 错了。
刘: 错了?
侯: 不能那么讲,我有我的看法。
刘: 您有您的看法?
侯: 我认为他这个顺治两个字是这样讲——
刘: 您讲讲。
侯: 他是刚进关没底儿空虚,他希望老百姓都是顺民,他好容易统治,这么讲。
刘: 噢,对对对对!
侯: 可以吗?
刘: 行行行行!哎,有点意思。哎——顺治下去康熙怎么讲?
侯: 康熙,康……熙是不是?熙,恐怕这个字要用儿化他就好讲了。
刘: 儿化?
侯: 这个康芯儿,他就有讲啦。
刘: 噢,糠心儿?萝卜呀。
侯: 哎,你领会这个意思啦?
刘: 我领会呀……不对,您得说这俩字怎么讲,康熙,康芯儿不成。
侯: 康熙呀,康嘛,就是康乐的康,康乐不知道吗?就八面槽椿树胡同康乐嘛!
刘: 饭馆呀?
侯: 过桥面不错。
刘: 啊?谁问你这个啦。问这俩字:康熙。
侯: 康熙呀,他是这个康宁颐乐这个康,这么讲,熙哪,就当永久讲,永久统治,对不对?
刘: 对对。
侯: 你看这学问,我这学问比您大点儿。
刘: 是是,我还在二五眼上哪。顺治、康熙、哎,康熙下去雍正。
侯: 雍正?
刘: 怎么讲呀?
侯: 雍正,雍……正是吧?
刘: 啊,雍正。
侯: 啊,对了,因为他坐皇上那天他坐歪了不正,大伙儿一拥他,唉,正啦,雍正。
刘: 这玩意倒好讲啊,这个啊——坐歪了一拥他正过来了。
侯: 对对。
刘: 雍正。乾隆呢?
侯: 乾隆那还不好讲嘛!
刘: 怎么讲?
侯: 乾隆嘛。
刘: 乾隆。
侯: 皇上他不是有钱嘛。
刘: 那这隆呢?
侯: 大概他是聋子。
刘: 哎哟,这是有钱的聋子,合着——
侯: 哎。
刘: 这么个皇上。
侯: 哎,钱聋嘛。
刘: 嘉庆?
侯: 嘉庆!嘉庆这可不好讲,嘉庆,嘉庆是吧?
刘: 嘉庆啊。
侯: 嘉庆他有这么段故事。嘉庆他是因为他没做皇上以前哪,他那阵儿是皇子啦,他喜欢玩古铜,你像什么周代的,什么殷代的古铜啊,他都搜集。有一天到一个庙里去看,嗯,有一个磬,这个玩意儿打起来怎么这么响啊!当!当!这一定是好铜,古的。
刘: 皇上瞧什么哪?
侯: 瞧瞧庙里和尚没在。
刘: 没在怎么?
侯: 夹走了。后来他坐了皇上啦,人说这个皇上是哪个皇上呀?咳!就是夹馨那皇上。哎,就是夹着那个磬的那个皇上。
刘: 噢,偷磬的皇上啊!真有点儿意思。
侯: 啊,你看这个讲法。
刘: 哎呀,您这一说我这学问长多啦!
侯: 是吗?
刘: 这成三五眼啦,简直都……嘉庆完了道光呢?
侯: 道光……道光他就是,他到哪儿就光了。
刘: 什么叫到哪能儿就光了?
侯: 道光吗?
刘: 道光皇上怎么讲?
侯: 道光是这意思啊!因为他不是马上皇帝吗?
刘: 是啊!
侯: 他是亲自领兵打仗。
刘: 道光还能打仗?
侯: 啊,他也打不好,反正他有办法。
刘: 有什么办法?
侯: 要攻一个城,攻不进去,他就告诉士兵你们都铆上劲儿打!进去之后你们随便抢,随便杀,随便烧,杀光,抢光,烧光,是吧?所以人家都说到哪儿就光啦,道光,道光,到那儿就光。
刘: 到那儿就光。哎哟,这是“三光政策”呀!
侯: 哎,对了。
刘: 道光完了,咸丰?
侯: 咸丰那好讲,他呆不住,一闲着他就疯。
刘: 皇上闲着没事儿,就抽疯哇,这就咸丰!
侯: 哎,咸丰。
刘: 好嘛。咸丰完了,同治。
侯: 你说那个同志。
刘: 同治就是……哪个同志?
侯: 哪个同志?
刘: 什么那个同志,皇上同治。
侯: 你这叫什么立场,这叫什么立场?他是统治阶级嘛,怎么管他叫同志呀?革命术语庸俗化呀!
刘: 谁呀?甭使相了!谁呀!谁革命术语庸俗化呀?
侯: 你不是说,你管皇上叫同志吗?
刘: 我干吗管他叫同志,他这俩字是同治。
侯: 啊,同治啊。
刘: 他帝号同治。
侯: 怎么讲?
刘: 他……我哪儿知道哇,我这不问你哪?
侯: 同治嘛,同治他就是共同治理,明白这意思吗?他没什么本事,文武大臣们一块儿商量着干。
刘: 噢!
侯: 懂了吧?
刘: 噢,他为挽救这个残局。
侯: 哎,对了。
刘: 啊同治,同治完了光绪。
侯: 哎,光绪,光绪嘛他就是他已经光了,他又续上点儿。
刘: 什么呀,又续上点儿啊?续什么了?
侯: 要不你不明白哪,我这人说话语言精练,这你理解不了。
刘: 不好理解。
侯: 光绪嘛,光绪当时呀,他是这个西太后垂帘听政。
刘: 是,这我知道。
侯: 西太后拿光绪就当幌子,拿他当一盏灯。
刘: 当一盏灯?
侯: 哎,到时候它那油烧光了,也不让它灭,再给他续上点儿,光了续,光了续,光了续,所以他叫光绪。
刘: 噢,这么个光绪呀,光了就续,光了就续。
侯: 哎!
刘: 哎,光绪完了,宣统呢?
侯: 最末一个啦!
刘: 最末一个。
侯: 完了,坐不了皇上啦。
刘: 怎么坐不了皇上啦?
侯: 你想这名儿,悬捅,本来就悬着哪,拿棍一捅,掉下来了。
刘: 噢,捅下来了!
侯: 哎,悬捅嘛!
刘: 悬捅,本来悬着,捅下来了,不对!
侯: 怎么不对?
刘: 您这讲错了,他正字也不叫悬捅,他是宣统。
侯: 是宣统?
刘: 哎,入了民国就改总统了嘛。
侯: 对啦,所以他坐不了皇上了。
刘: 怎么啦?
侯: 他那时已经宣布总统了嘛,是不是,宣布总统嘛。对了,是那意思,差不多。
刘: 合着,我给他讲上来啦,往外宣布总统哪,他坐不了。
侯: 哎,坐不了了。
刘: 哎,后来这个总统,怎么也没坐长呢?
侯: 那当然啦,他总统捅嘛?上去一个捅一个,上去一个捅一个。
刘: ……
5. 侯宝林说过哪些相声
侯宝林说过的相声:
77号(侯宝林、郭启儒)
北京话(侯宝林、郭启儒)
不宜动土(侯宝林郭全宝)
猜谜语(侯宝林 郭全宝 )
猜谜语(侯宝林、胡仲仁)
猜谜语(侯宝林、姜宝林)
猜谜语[全本](侯宝林、姜宝林)
猜字(侯宝林、郭启儒)
猜字(侯宝林、姜宝林)
曹操打严嵩(侯宝林、张傻子)
串调(侯宝林 郭启儒 )
打百分(侯宝林、郭启儒)
打灯谜(侯宝林、郭启儒)
方言(侯宝林、郭启儒)
非洲独立进行曲(侯宝林、刘宝瑞)
汾河湾(侯宝林、郭启儒)
服务态度(侯宝林、郭启儒)
改行(侯宝林、郭启儒)
改行(侯宝林、胡仲仁)
关公战秦琼(侯宝林 郭全宝 )
关公战秦琼(侯宝林、郭启儒)
规矩套子(侯宝林、郭启儒)
黄金台(侯宝林、张世芳)
婚姻与迷信(侯宝林、郭启儒)
讲帝号(侯宝林 刘宝瑞)
讲帝号(侯宝林、郭全宝)
交地租(侯宝林、郭启儒)
交租子(侯宝林、郭全宝)
酒鬼(侯宝林、郭启儒)
开场小唱(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郭启儒)
砍白菜(侯宝林、郭启儒)
空城计(侯宝林、郭启儒)
宽打窄用(侯宝林、郭启儒)
离婚前奏曲(侯宝林、郭启儒)
买佛龛(侯宝林、郭启儒)
卖包子(侯宝林 郭全宝 )
卖布头(侯宝林、郭启儒)
卖马(侯宝林、刘宝瑞、高凤山)
妙手成患(侯宝林、郭启儒)
南来北往(侯宝林、郭启儒)
南腔北调(侯宝林、郭启儒)
歪批三国(侯宝林、郭启儒)
普通话与方言(侯宝林、郭启儒)
谦虚(侯宝林、李国盛)
谦虚(侯宝林、郭启儒)
全家福(侯宝林、郭全宝)
三棒鼓(侯宝林、郭启儒)
似是而非(侯宝林、郭启儒)
抬杠(侯宝林、郭启儒)
谈规律(侯宝林、李国盛)
体育与广告(侯宝林、郭启儒)
跳舞迷(侯宝林、郭启儒)
万吨水压机(侯宝林、郭全宝)
王二姐思夫(侯宝林、刘宝瑞)
文昭关(侯宝林、郭全宝)
我是家长(侯宝林、郭启儒)
武松打虎(侯宝林、郭全宝)
戏剧与方言(侯宝林、郭启儒)
戏剧与方言(侯宝林、郭全宝)
戏剧杂谈(侯宝林、郭启儒)
戏迷(侯宝林、郭启儒)
戏与歌(侯宝林、郭启儒)
相面(侯宝林、郭启儒)
向您道喜(侯宝林、于世猷)
橡皮膏(侯宝林、郭启儒)
笑的研究(侯宝林、郭启儒)
笑的研究(侯宝林、郭全宝)
笑的研究(侯宝林、李国盛)
新式马甲(侯宝林、郭启儒)
学大鼓(侯宝林、郭全宝)
学越剧(侯宝林、郭全宝)
阳平关(侯宝林、郭启儒)
夜行记(侯宝林、郭启儒)
一等于几(侯宝林、郭启儒)
一顿饭(侯宝林、郭全宝)
一贯道(侯宝林、郭启儒)
阴阳五行(侯宝林、郭启儒)
阴阳五行(侯宝林、郭全宝)
阴阳五行(侯宝林、姜宝林)
英台吊孝(侯宝林、常宝华)
贼说话(侯宝林、郭启儒)
贼说话(侯宝林、郭全宝)
找调儿(侯宝林、郭全宝)
捉放曹(侯宝林、郭全宝)
醉酒(侯宝林、郭启儒)
醉酒(侯宝林、郭全宝)
醉酒(侯宝林、李国胜)
降神会(马季、侯宝林)
窗口(侯宝林、郭启儒)
新式马甲(侯宝林、郭启儒)
6. 侯宝林相声讲帝号中的十个皇帝各是谁
刘宝瑞:这个相声啊,就得逗笑。
侯宝林:刘宝瑞(著名相声演员)同志,我听说您的学问可不小。
刘宝瑞:我呀!
侯宝林:您这个相声演员可不简单。
刘宝瑞: 我有什么不简单的?
侯宝林:您这是谦虚,客气。您是博学多才,广览多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一不知,风俗人情,无一不晓。了不起。
刘宝瑞:好家伙!谁有那么大学问哪!
侯宝林:您,不就是这样吗?
刘宝瑞:嗐!我可没那么大能耐。反正这么说吧,杂哩古董的知道些。
侯宝林:那就不错,那就说明“博”呀。
刘宝瑞:这叫“博”?
侯宝林:博学多才嘛,杂哩古董嘛,您这水平不低呀,起码您这水平够一个“杂哩古董”。
刘宝瑞:嗐!我这是跟您客气,“杂哩古董”是说我呀不怎么样,是这个意思。说北京话就是“二五眼”。
侯宝林:“二五眼”?
刘宝瑞:就好比没多大学问。
侯宝林:不能,不能,您不是一般的“二五眼”,可能是高级“二五眼”。
刘宝瑞:这“二五眼”还分等级哪。
侯宝林:不是,我听您很多段子,就有这个感觉。好像您这水平,也不在二五眼以下,也不在二五眼以上,正在二五眼之间。
刘宝瑞:还是“二五眼”。
侯宝林:那您说“二五眼”干吗?
刘宝瑞:我这是客气。
侯宝林:您这一客气,就显着您有学问。
刘宝瑞:也没什么学问,反正爱看书。
侯宝林:看书呀,那就是好事。爱看书就好,丰富知识。最近看什么书了?
刘宝瑞:瞎看。
侯宝林:噢,您的眼睛已经不行了。
刘宝瑞:谁的眼睛不行了!
侯宝林:您不是说瞎看吗?
刘宝瑞:您怎么有一句话就添一句话呀!
侯宝林:瞎看那是——
刘宝瑞:我不是客气嘛!瞎看,就是什么书都看。
侯宝林:噢,什么书都看。最近又看什么书了?
刘宝瑞:最近看《清宫外史》。
侯宝林:好啊!这么说,你对清史很有研究。
刘宝瑞:也没什么研究,反正是看过这方面的书。
侯宝林:都看什么哪?
刘宝瑞:看过什么《清史演义》、《清史通俗演义》、《东华录》、《清宫梦华录》、《清宫十三朝演义》、什么《御香飘渺录》。反正就是这些。
侯宝林:这么说,在这方面我得向您请教。
刘宝瑞:谈不到请教。
侯宝林:我知道的太少了。
刘宝瑞:客气。
侯宝林:我告诉你二五眼同志。
刘宝瑞:您别叫我外号行吗?
侯宝林:不是什么——那个杂哩古董,那什么——宝瑞同志。
刘宝瑞:哎!
侯宝林:这方面,我得向您请教,我知道的太少了。我也喜欢看这类书,就是看得太少。在清朝一共坐下了几个皇上,您知道吗?
刘宝瑞:十个呀。
侯宝林:就十个。
刘宝瑞:不过在关外还坐了两帝,天命、天聪,天聪后来改为“崇德”了。
侯宝林:对了,那就对了。
刘宝瑞:大概齐是这个意思,反正我也记不太清楚。
侯宝林:不,很清楚嘛,很清楚,不错。哎,一共清朝坐了多少年,知道吗?
刘宝瑞:二百六十八年嘛,对吗?
侯宝林:对!
刘宝瑞:“康熙”最多,坐了六十年。
侯宝林:对!
刘宝瑞:“雍正”、“同治”都是十三年,最少的是“宣统”,三年。大概齐是这个意思,我也记不太清楚。
侯宝林:一点儿不错,您干吗这么客气呀,没错。
刘宝瑞:对吗?
侯宝林:没错。哎,十帝的年号都是什么,您知道吗?
刘宝瑞:我也记不太清楚。
侯宝林:您甭说这句行不行!您不是很清楚吗?干吗老说这句呀!
刘宝瑞:这不是客气吗?
侯宝林:过度的客气,就是骄傲的表现。
刘宝瑞:哎,别,别,您别这么说。十帝的帝号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就是十帝,对不对?
侯宝林:嗯,我也说不清楚。
刘宝瑞:怎么又跑你哪儿去了?
侯宝林:这每一帝的年号都怎么讲,您知道不知道?
刘宝瑞:那怎么讲啊?反正是年号,他用的都是些个好字眼儿,也就是这意思。
侯宝林:什么好字眼儿?您讲讲。
刘宝瑞:比方说吧,头一帝“顺治”,这两个字不就是好字眼儿吗?
侯宝林:怎么讲?
刘宝瑞:顺治吗,一顺百顺,顺顺当当地治理天下,顺治嘛。
侯宝林:错了,不能这么讲,我有我的看法。
刘宝瑞:什么看法?
侯宝林:我认为呀,顺治这两个字应该怎么讲。
刘宝瑞:您讲。
侯宝林:刚进关,没底,空虚,他希望老百姓都是顺民,他好容易统治。这么讲。
刘宝瑞:啊——对对,行行,有点意思。哎,顺治下去是康熙,“康熙”怎么讲?
侯宝林:康熙,康熙这两个字可不太好讲,他是——因为他糠了,他就稀了。
刘宝瑞:跟没讲的一样。什么叫糠了就稀了?
侯宝林:康……康熙……熙……恐怕这个字要用儿化就好讲了,康熙儿,就有讲了。
刘宝瑞:糠心儿,噢,萝卜呀!
侯宝林:哎,您领会这个意思了。
刘宝瑞:我领会什么呀!不对,您得说这两个字怎么讲?康熙,糠心儿不行!
侯宝林:康熙呀,康啊,就是康乐的康。
刘宝瑞:康乐?
侯宝林:康乐不知道吗?就是八面槽椿树胡同,康乐。
刘宝瑞:饭馆呀。
侯宝林:啊,过桥面不错。
刘宝瑞:谁问你这个啦!问这两个字:康熙。
侯宝林:康熙,他是康乐安宁。
刘宝瑞:嗯。
侯宝林:这个康,就这么讲,“熙”当永久讲,永久统治。
刘宝瑞:噢。
侯宝林:对不对?
刘宝瑞:对!
侯宝林:您看这学问,我这学问比您大点儿。
刘宝瑞:是,是,我还有二五眼上哪。
侯宝林:康熙,哎,康熙下去,“雍正”。
刘宝瑞:“雍正”?怎么讲?
侯宝林:雍正,雍正是吧?因为他做皇上那天。他坐歪了,不正,大伙儿一拥他,嗯——正了。“雍正”。
刘宝瑞:这玩意儿倒好讲,噢,坐歪了一拥正过来了,就叫“雍正”?
侯宝林:对,对。
刘宝瑞:“乾隆”哪?
侯宝林:“乾隆”那还不好讲吗?乾隆吗?皇上不是有钱吗?
刘宝瑞:那“乾隆”哪?
侯宝林:大概他是聋子。
刘宝瑞:这是有钱的聋子。
侯宝林:哎,“乾隆”。
刘宝瑞:“嘉庆”?
侯宝林:“嘉庆”这可不太好讲,“嘉庆”,这个——“嘉庆”,是不是?“嘉庆”有一段故事。
刘宝瑞:什么故事?
侯宝林:因为他没做皇上以前哪,他是皇子,他喜欢古铜,什么周代的,殷代的,是古铜他都收集。有一天他到一个庙里一看,有一个“磬”,这玩意儿怎么打得这么响啊。当——“这一定是古铜,好的。”皇上一瞧,庙里的和尚不在。
刘宝瑞:不在怎么样?
侯宝林:夹走了。后来他做了皇上了,这个皇上是哪个皇上啊?大家说:就是夹磬那个皇上。就是夹着那个“磬”的那个皇上。
刘宝瑞:哎哟,偷磬的皇上。
侯宝林:哎,就这么讲法。
刘宝瑞:哎呀,您这么一说,我的学问长多了。成三五眼了。“嘉庆”完了,“道光”哪?
侯宝林:道光?道光就是他一到哪儿都光啊。
刘宝瑞:什么叫到哪儿都光啊?
侯宝林:“道光”么。
刘宝瑞:“道光”皇上怎么讲啊?
侯宝林:“道光”是这个意思,因为他是马上皇帝嘛!
刘宝瑞:是呀?
侯宝林:他是亲自领兵打仗。
刘宝瑞:“道光”还能打仗?
侯宝林:哎,他也打不好,他反是……他有办法。
刘宝瑞:有什么办法?
侯宝林:要攻城,攻不进去,他告诉士兵:“你们都铆上劲打,打进去以后你们随便抢,随便杀,随便烧,杀光、抢光、烧光。”所以人家都说,他到哪儿,哪儿就光,道光,道光,到了就光。
刘宝瑞:这是三光政策。
侯宝林:哎,对了。
刘宝瑞:“道光”完了,“咸丰”。
侯宝林:“咸丰”好讲,他呆不住,闲着他就疯。
刘宝瑞:皇上闲着没事干,净抽疯啊?
侯宝林:嗯,这叫“咸丰”。
刘宝瑞:“咸丰”完了,“同治”。
侯宝林:您说哪个同志?
刘宝瑞:“同志”就是那个“同治”。
侯宝林:那个“同志”?
刘宝瑞:怎么那个“同治”?就是皇上“同治”。
侯宝林:你这是什么立场!这叫什么立场?他是统治阶级嘛,您怎么管他叫同志哪?革命术语庸俗化。
刘宝瑞:谁呀!甭使性了,谁呀,谁革命术语庸俗化呀?
侯宝林:你不说,你管他叫同志吗?
刘宝瑞:你干吗管他叫同志呀,这两个字叫“同治”。
侯宝林:“同治”。
刘宝瑞:啊,帝号“同治”。
侯宝林:怎么讲?
刘宝瑞:我哪知道,我不是问您吗?
侯宝林:“同治”吗?同治——他就是共同治理,明白这意思吗?他没什么本事,文武大臣,咱们一块商量着办嘛!
刘宝瑞:噢,他为了挽救这残局。
侯宝林:哎,对了。
刘宝瑞:同治完了,“光绪”。
侯宝林:“光绪”就是他已经光了,他又续上点儿。
刘宝瑞:什么就绪上点儿呀?
侯宝林:要不您怎么不明白哪,我这人说话,语言经济,您理解不了。
刘宝瑞:不好理解。
侯宝林:光绪嘛,“光绪”他这个——西太后垂帘听政。
刘宝瑞:这我知道。
侯宝林:她拿“光绪”当幌子,拿他当一盏灯。
刘宝瑞:当一盏灯?
侯宝林:到时候,他那油烧光了也不让他灭,再给他续上点儿,光了续,光了续,所以他叫“光绪”。
刘宝瑞:这么个“光绪”呀,光了就续,光了就续。
侯宝林:哎。
刘宝瑞:哎,“光绪”完了,“宣统”哪?
侯宝林:最末一个啦?
刘宝瑞:最末一个了。
侯宝林:完了,做不了皇上了。
刘宝瑞:怎么做不了皇上了?
侯宝林:您想啊,“悬捅”,本来就悬着,拿棍儿一桶,下来了。
刘宝瑞:噢,捅下来的。
侯宝林:哎,“悬统”么。
刘宝瑞:“悬桶”,本来悬着,捅下来的。
侯宝林:哎。
刘宝瑞:不对。
侯宝林:怎么不对?
刘宝瑞:您这讲错了,那正字也不叫“悬捅”,是“宣统”。
侯宝林:“宣统”?
刘宝瑞:哎,到了民国,就改“总统”了。
侯宝林:对了。所以他做不了皇上了。他那已经宣总统了吗?
刘宝瑞:合着我给他讲了。噢,往外宣布“总统”了,他做不了皇上啦。
侯宝林:哎,做不了啦。
刘宝瑞:哎,后来这个“总统”,怎么也没做长啊?
侯宝林:那当然了。“总捅”么,上去一个捅一个,上去一个捅一个,没几年的功夫,捅下来五个。结果最后到蒋介石那儿了。
刘宝瑞:对,哎,蒋介石可是“大总统”。
侯宝林:那就更做不长了。
刘宝瑞:怎么哪?
侯宝林:大家一齐捅啊!
刘宝瑞:一块儿捅啊?
7. 听完侯宝林的相声《讲帝号》后,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起名字一定要字斟句酌,瞻前顾后,还要有一定的运气,比如谁知道原来不可以叫“芙蓉”。呵呵。
8. 说皇上的那个相声叫什么
讲帝号
侯宝来林 郭全宝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2ODc3NDQ=.html
谢金 刘源自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0iTAiLM6E8/
十帝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宣统,悬捅,本来就悬着哪,拿棍一捅,掉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