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段相声

像是对春联

甲 做一个相声演员也不容易,首先说得有文化。

乙 那是呀!你看我们天天都在学习嘛!

甲 你念过书吗?

乙 我念过两天。

甲 什么学校毕业?

乙 嗐!我念的还是过去那个经书哪。

甲 “五经”、“四书”、“十三经”啊。

乙 是呀!

甲 那些书我也念过,什么“三字文”、“百家经”、“千家姓”……不是……三眼井儿(北京地名)。

乙 还三里河儿哪!

甲 对啦!三里河儿(北京地名)。

乙 什么呀?“三百文”“百千姓”……我也乱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甲 对啦!你说念完这几部书念什么?

乙 念念《大学》。

甲 念完大雪念小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

乙 叫你在这儿背历书哪!

甲 你不是说念大雪吗?

乙 我说念《大学》。

甲 对……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嘛!念完《大学》念什么?

乙 《中庸》。

甲 念完中用念不中用,等你念到废物点心就算毕业啦。

乙 那我就没用啦。我说念《中庸》。

甲 念完《中庸》念《论语》、《孟子》、《礼记》、《春秋》。

乙 对了。

甲 这些书光念不行,得会讲,不会讲就不能开笔做文章。比如你吟个诗,对个春联,都要从书中寻章摘句才行。

乙 那倒是。

甲 你看我这个人没了事儿最喜欢对春联,最近在家中我搜集到几副绝对儿。

乙 绝对儿?

甲 就是有上联没下联,谁也对不上来,我走过多少个地方,访问过多少个大文豪,结果一个对上来的也没有,这几副绝对儿太好了,我准备登报。

乙 登报干吗?

甲 征求下联儿。

乙 你这绝对儿是什么词句呀?

甲 怎么?你打算对呀!

乙 我不是打算对,我想听听。

甲 大文豪都没对上来,就阁下您听了有什么用啊?

乙 你可不能那么说,绝对儿碰巧了对得才妙呢!

甲 好,我说一说你听听,你可别胡对呀!

乙 当然啦。

甲 不明白就问我。

乙 当然向你请教。

甲 第一副,“买卖兴隆通四海。”

乙 完啦!

甲 啊。

乙 我当什么绝对儿呢?(故意假谦虚)我给你对对行吗?

甲 我这儿正找不着下联呢?

乙 可我对得也不一定恰当。

甲 没关系你对吧!

乙 你那上联是什么?

甲 “买卖兴隆通四海。”

乙 我给你对“财源茂盛达三江。”

甲 哎呀,高才。

乙 这也不是我的高才,过去我们家对过儿煤铺就贴这么一副对联儿。

甲 好,你再听这第二副,“根深叶茂。”

乙 “本固枝荣。”

甲 嗯。“开市大吉。”

乙 “万事亨通。”

甲 你听最后这一副。

乙 你说。

甲 “忠厚传家久。”

乙 “诗书继世长。”

甲 (无可奈何)我完啦。

乙 就这个呀,这叫什么绝对儿哪?满都是对子本儿上的。

甲 这是开玩笑,我真喜欢对春联。

乙 对春联的规矩你懂吗?

甲 那我懂,对春联讲究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对万事亨通。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苏东坡有一句话:“天下无语不成对。”

乙 当什么讲。

甲 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做对联,只要你对得恰当巧妙,那再好也没有了。

乙 是是!

甲 譬如有这么两句俗语就是一副对联。

乙 哪两句?

甲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就是上联。

乙 下联呢?

甲 “上梁不正底梁歪。”哎!你听这两句虽然不够工整(摇头),可是很好玩。(读玩念重音,表达出文诌诌的)

乙 咱们两人联联句怎么样?

甲 可以呀。

乙 我出个上联儿。

甲 我对个下联儿。

乙 譬如我说“上”。

甲 我对“下”,有上就有下嘛!

乙 我说“天”。

甲 我对“地”。“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万事亨通。”

乙 “言”。

甲 我对“醋”。(甲把“言”误为“盐”了)

乙 醋?

甲 啊!油盐酱醋,五味调和,你那是咸的,我这是酸的。

乙 “好”。

甲 我对“歹”,好好歹歹得清楚。

乙 “事”。

甲 我对“炮”。(甲把“事”误为“士”了)

乙 炮!那对得上吗?

甲 你支土我拨炮,你跳马我出车。

乙 咱们这儿下象棋来啦!

甲 联句有什么啊!

乙 这五个字凑在一块儿是对子的上联:“上天言好事。”

甲 那我给你对:“回宫降吉祥。”

乙 你等等,你刚才不是这么对的。我说“上”。

甲 我对“下”。

乙 我对“天”。

甲 我对“地”。

乙 我说“言”。

甲 我对“醋”。

乙 我说“好”。

甲 我对“歹”。

乙 我说“事”。

甲 我对“炮”。

乙 我就是:“上天言好事。”

甲 我这是:“下地醋歹炮。”

乙 你这当什么讲啊?

甲 谁叫你不一块儿说啦?你要说“上天言好事”,当然给你对“回宫降吉祥”。你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我可不给你对“下地醋歹炮”吗?

乙 这还怨我啦。

甲 当然啦。

乙 好,你听这两个字的:“笔筒。”

甲 在桌上放的笔筒。

乙 对啦。

甲 我给你对:“箭囊。”

乙 就是装宝剑的那个。

甲 不!那是剑匣,我说的是拉弓射箭的那个皮囊子。

乙 我这笔筒是文的。

甲 我这箭囊是武的,一文一武咱们二位文武全才。

乙 我可不敢当,再听这个:“羊肉。”

甲 我给你对“萝卜(luo bo)”

乙 那对得上吗?

甲 羊肉氽萝卜焖干饭……

乙 这位没吃什么哪!“绸缎。”

甲 “萝卜。”

乙 萝……我们这是绸缎你也对萝卜?

甲 啊!绸缎包萝卜。

乙 没听说,我那是穿的绸子和缎子。

甲 是呀!我说的也是穿的,绫罗绸缎的罗,呢绒布匹的布。“罗布。”

乙 噢!罗布听不出来就是萝卜,再听这个:“钟鼓。”

甲 “萝卜。”

乙 我说是撞的钟打的鼓。

甲 我是敲的锣打的钹,“锣钹。”

乙 行了行了!你再听这个。

甲 (顺口而出)萝卜。

乙 我还没说呢?

甲 我先说下搁着。

乙 急性子。“马牙枣。”

甲 “大萝卜。”

乙 我这是仨字的啦。

甲 我这也仨字。“大萝卜。”

乙 我要四个字呢。你”好大萝卜“,我五个字,你”好大个萝卜“,你这筐萝卜全卖给我啦?不行。重对。

甲 你刚说的什么?

乙 “马牙枣。”

甲 我给你对:“羊角葱。”

乙 我这儿有“马牙”。

甲 我这儿有“羊角”。

乙 “枣”。

甲 “葱”。

乙 我能加字。

甲 我能添字。

乙 “马吃马牙枣。”

甲 “羊啃羊角葱。”

乙 我这儿吃。

甲 我这儿啃。

乙 好哇!我这马牙枣是八月当令。

甲 我这羊角葱是二月当令。二八月春秋题,“虽不中不远矣!”

乙 你就别犯酸了。

甲 怎么样?

乙 行!听这个:“山羊上山。”两头儿山。

甲 我给你对:“水牛下水。”两头儿水。

乙 我能加字。

甲 我能添字。

乙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甲 碰脚啦?

乙 不!犄角。

甲 “水牛下水水没(mo)水牛腰。”没腰啦。

乙 我还能加字。

甲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学羊叫)咩呀!”

乙 这是怎么回事儿?

乙 碰疼啦。

甲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学牛叫)哞儿!”

乙 (学羊叫)咩呀!咩呀!

甲 (学牛叫)哞儿!哞儿!

乙 咱们到屠宰场啦。

甲 谁叫你叫唤来着?

乙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甲 “五台山后五层台,台、台、台。”(学打小锣声音)

乙 他又开戏啦。“大大妈大模大样骑大马。”

甲 “老姥姥老夫老妻赶老羊。”

乙 “姥姥喝酪,酪落(lao)姥姥捞酪。”

甲 “舅舅架鸠,鸠飞舅舅揪鸠。”

乙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甲 “妞妞轰牛,牛拧(ning)妞妞拧(ning)牛。”

乙 啊!绕口令也来啦。

甲 你说什么我给你对什么。

乙 我说“南”。

甲 我对“北”。

乙 我说“东”。

甲 我对“西”。

乙 我说“上”。

甲 我对“下”。

乙 你听这个:“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甲 你怎么都给占上啦。

乙 这叫抻练抻练你。

甲 好!你听下联:“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乙 你对得上吗?

甲 当然对得上。

乙 “北雁南飞。”

甲 “前车后辙。”

乙 “双翅东西。”

甲 “两轮左右。”

乙 “分上下。”

甲 “走高低。”高低即是上下,上下即是高低,“虽不中不远矣”!

乙 嘿!这份儿酸哪。

甲 这叫气气你。

乙 咱们不定谁气谁哪,听这个:“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基浅。”

甲 嗬!我给你对:“林内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乙 好!你再听这个:“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

甲 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乙 这是个孔子的典故,又是个对子上联儿。

甲 还有这么一个典故哪!

乙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天走到某处,忽然天降大雨,上不着村,下不着店,没处躲,可巧道旁有一棵树里面是空的,孔子一想这里可以藏藏躲躲,这就叫空树藏孔。

甲 孔进空树呢?

乙 孔子进了空树啦,孔进空树。

甲 空树孔?

乙 空树里面有孔子,空树孔。

甲 孔出空树?

乙 雨过天晴,孔子由空树里面出来啦,孔出空树。

甲 空树空?

乙 空树里面就没有孔子啦,这就叫:“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做喘不上气来的样子)我差点儿没放炮。

甲 听我的:“柔(rou)、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

乙 我说你这是什么呀?

甲 你那是什么呀?

乙 我这是列国典故。

甲 我这是本人实事。

乙 典故可以对实事,可是你那有多少字啦?

甲 你那多少字啊?

乙 我这是十八言。

甲 咱们数数。

乙 “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十八个字儿。你呢?

甲 我这也十八个呀。

乙 我听着有三十多啦。

甲 不信你数着,“柔、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

乙 也十八个字,可是当什么讲啊?

甲 那年北京打仗,我正在床上躺着哪,就听柔……飞过来一个枪子儿。

乙 叭哒?

甲 撞墙上啦,叭哒。

乙 当?

甲 落院里一个炮弹,当。

乙 哗啦?

甲 房塌啦,哗啦。

乙 扑腾腾?

甲 我由床上掉下去啦,扑腾腾。

乙 哎哟哟?

甲 碰了我腰了,哎哟哟。

乙 嗖嗖嗖?

甲 当时掉了三根头发。

乙 吱吱吱哪?

甲 压死仨老鼠。

乙 嘿!对我有帮助
0回答时间:2010-10-29 23:55 | 我来评论 | 检举
向TA求助 回答者: 苏为文 | 三级点赞率:6%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太感谢啦
相关内容
2010-8-11 郭德纲 于谦 曹云金 大双簧的台词 2009-5-7 高分求曹云金的《对春联》视频,曹云金专场的视频,4月26张一元晚场的录... 6 2010-5-30 【高分】求曹云金、刘云天090102《对春联》 4 2010-1-26 曹云金于谦 香水无毒下载 2009-2-24 我想知道辽宁卫视郭德刚主持的<到底是谁>有于谦 何云伟,李菁,曹云金那期... 4 查看同主题问题: 曹云金 对春联 于谦 台词
等待您来回答del0回答嘻哈包袱铺有什么好笑的相声del0回答急需 节目串词 大学生元旦晚会 节目有 小品《午夜有约》 吉他弹唱 《...del1回答5元旦快到了 我想准别一段相声 可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能个帮助一下吗 少...del0回答10求有关“孝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的主持词和有关孝的小品和相声。del1回答郭德纲于谦做嘉宾的娱乐节目有哪些?del1回答嘻哈包袱铺相声剧本del2回答10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练习六,有趣的倒顺词,补充相声中省略掉的内容! 急...del1回答急求2010春晚相声大话捧逗的主持人串联词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
其他回答 共1条

给你一个我刚做的笔记。。也许有用。。。你跟楼上的综合一下就好了
【这可是我亲自做的笔记啊!】

曹:今儿个很高兴,能和于老师合作。
于:嗯
曹:心情非常的忐忑
于:干嘛呀这是
曹:您是老先生
于:谈不到
曹:老演员
于:诶,那倒是
曹:从小曲艺团坐科
于:对
曹:今天能跟您站在一块儿,三生有幸
于:不敢当
曹:为什么您给我捧啊
于:为什么呢
曹:于老师,有份!
于:他们夸人有这么说的
曹:轻易不给别人捧,为什么给我捧
于:您说说
曹:咱爷俩的关系不一样
于:那是
曹:他们管您叫大爷,我管您叫干爹
于:对对对
曹:就是爸爸(指自己)和儿子(指于谦)的关系
于:你这个,手势有点儿乱
曹:哦,儿子(指于谦)和爸爸(指自己)的关系
于:咳!还是调过来吧!
曹:反正是爷儿俩
于:哎,是爷儿俩呀
曹:住着也进,街坊,能跟您合作,高兴。
于:诶
曹:在任何演员当中我就爱看您
于:喜欢我?
曹:喜欢您,为什么跟您走的近呢,爱看!熟悉,相当熟悉!
于:非常的熟
曹:于老师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我都知道
于:哎!
曹:你有什么缺点?你有什么(重音)优点?!
于:我没优点呐?!到底有没有优点呐?
曹:你看你看,你有什么优点,你有什么缺点,我都知道
于:诶
曹:你有什么缺点?你有什么(重音)优点?!
于:我还是没优点呢?
曹:行,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于:我这就是优点?
曹:有优点,仔细找能找着
于:不仔细找就没有?
曹:好演员,最爱看您(裤衩的脸云云……)这么多演员您最好
于:太捧我了
曹:您比他们都有深度!
于:我还有深度?
曹:他们太肤浅
于:哦
曹:没学问!没学问的人我不爱理
于:你呀?
曹:那当然
于:我是上过两天学
曹:我也爱学习,所以咱们能走到一块儿
于:那就有共同语言
曹:那是啊,我是好学习,没事在家就充实自己
于:怎么充实自己呢?
曹:读书看报啊
于:哎,这是充电呢
曹:最爱看书,中国的古典名著,四大名著,我都读透了!
于:四大名著都读透了?!
曹:金瓶梅,一二三四。四大名著,哎呀……四大本儿
于:就一本儿金瓶梅呀?!
曹:潘金莲……哎呀……大本儿彩图,哎呀……夜里睡不着觉!
于:你上弦了是怎么的?你就这一本儿书熟是吗?这本儿书不在四大名著之内
曹:在
于:什么呀在?您这一本书就包含四大名著了?金瓶梅一二三四?那不对!
曹:你说你说
于:首先,四大名著,三国!
曹:三国看啦!
于:读过吗?
曹:当然啦!刘关张啊!刘备关羽张飞,哥儿仨,一个头磕地上,保着唐三藏西天取经,半路途中,刘备经常欺负关羽,唐三藏教训他:“你这泼猴!”“你这泼刘备!”
于:泼刘备像话吗?!
曹:姓刘名备字玄德,法号悟空嘛!
于:哎,这都哪儿的事儿啊?
曹:八戒!
于:诶咳!您这书都读乱了知道吗?
曹:三国嘛!
于:三国哪儿有悟空啊!
曹:看啦看啦……
于:看啦?那就是……水浒?
曹:水浒也看啦!水浒就是金瓶梅!
于:诶,谁说的!?
曹:你算,人物都一样!你看水浒里边儿,武大郎武二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还有一个跟武大郎一块儿练摊儿的哥们儿。
于:练摊儿!?
曹:走街串巷,武大郎卖烧饼,然后他卖梨,烧饼!脆梨!调门儿倍儿高
于:你说那是郓哥
曹:对对对……就那哥们儿
于:什么就哥们儿,哪儿论的!
曹:武大郎武二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脆梨
于:脆梨干吗呀,水浒里边儿多
曹:水浒也是那些人啊,武大郎武二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脆梨
于:您都不看,就看这一章是吗?就看水浒里边这一节,人那还有宋江呢,你那儿有吗?
曹:那是金瓶梅的延伸版!我这是区间的
于:你这里还有公共汽车的事儿!什么呀你说的!
曹:看啦看啦……
于:又看啦?那就是……红楼梦?
曹:切!红楼梦都看烂了!我都看乱了
于:诶,是看乱了您前边那俩也看乱了
曹:看烂了,电视剧翻来覆去的看。电视剧主题歌我都会唱(主题歌云云……)哪位站起来说曹云金你们没看过红楼梦……
于:干吗这么说呀,你看过电视剧不行
曹:问你一个问题,林黛玉、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吧?
于:对呀
曹:红楼梦主要讲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
于:是啊
曹:这爷们儿和这娘儿们儿……
于:什么呀!您怎么净是粗口呀!
曹:爱情故事,对吧?
于:对
曹:林黛玉、贾宝玉,头一面儿,哪儿见得!
于:头一面儿……还真记不起来。
曹:切!完了吧?完了吧?!我知道!
于:嗯,你说说,他们俩哪儿见得?
曹:有那么一回,林黛玉早晨起来梳洗打扮完毕,捯饬的好看,开窗户,过去那个窗户啊,拿竹竿儿支着,一下没拿住掉下去了,贾宝玉正打楼底下过(扇扇子)
于:这是贾宝玉吗?
曹:砸脑袋上了。“嗨!谁呀!哟!妞儿!”
于:“妞儿”?!行行行……不是,您又跟金瓶梅串了!又串了!说半天又是金瓶梅啦!
曹:没错,王婆旁边儿都看见了
于:什么呀
曹:有王婆,王熙凤,都看见了
于:哪儿呀!王熙凤是王婆啊?!您说那又是西门庆跟潘金莲儿啊
曹:你也看过
于:诶,咳!
曹:暴露了
于:这有什么可暴露的
曹:你也这个
于:咱别勾肩搭背的,咱少来这个(摇扇子的动作)还有最后一部,西游记
曹:西游记,主要讲的是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西天指的是哪儿啊
于:西天?你说是哪儿
曹:婆(爆破)罗门国!
于:好嘴
曹:这是梵文,你不懂,你够烦人的了
于:烦人干吗呀,梵文!
曹:西天取经,玄奘法师,得道高僧,为了普度众生,千山万水万水千山,求取真经啊~~~~不容易啊~~~~~~~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知道吗?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一路之上艰难险阻,多少诱惑呀!女儿国,国王,好看
于:他就记得这事儿了
曹:是个娘儿们儿
于:又来了
曹:这娘儿们儿,看上玄奘法师的美色,非要留在身边儿当妃子!玄奘法师不干,毅然决然:“不行~~~~~”娘儿们儿不愿意:“御弟哥哥留下吧!”
于: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曹:“不行有事儿!”(挠肚子)(重复御弟哥哥。)
于:说谁都跟西门庆似的
曹:毅然决然“不行!”
于:不行就不行吧,干嘛这样
曹:四大名著都读透了!
于:一说还是真看过!
曹:读书看报,没事儿买报纸看
于:看报
曹:50斤报纸。
于:论斤看报纸?
曹:旧报纸便宜
于:旧报纸?
曹:新闻啊
于:那还叫什么新闻啊?
曹:废话,干吗啊?旧报纸怎么啦?奥运会你比我提前知道不就完了吗?我还比你多快乐俩月呢
于:这人什么思想这是?!你这脑子里怎么想的这是?
曹:便宜,看报纸怎么,旧报纸不行啊?读书看报,操琴舞剑!在家没事儿就弹琴!(动作)
于:哦(动作)弹琴?
曹:在家,舞剑!(动作)
于:真贱!
曹:指谁谁贱
于:好么,台上俩贱人
曹:操琴舞剑,吟诗作对!
于:哦,还……
曹:吟诗!我写了很多淫诗
于:啊?!
曹:国家不给我出版!
于:多新鲜呢!
曹:我送你一本?
于:咳!还写淫诗,你没拍照片儿啊?
曹:吟诗!吟诗!吟诵之吟!
于:对呀
曹:一口一个今
于:对呀
曹:你以为呢
于:我以为。。。那个。。
曹:吟诗作对!作对联儿!
于:哦,写对子
曹:那当然!张嘴一来就来一对联!
于:哦,写的多
曹:能neng好些个!
于:neng?好些个?
曹:好些个对联
于:爱写这个
曹:有上联对下联!
于:哦
曹:没上联自个儿写上联!
于:自个儿再给自个儿对下联?
曹:对啊!
于:这不撑的吗!
曹:难度多大!对联儿!这都是我写的!(指花篮上的条幅)曹云金专场演出成功
于:啊
曹:诶?这字儿怎么对不上呢?
于:甭说这个了,你呀既然能写对联儿,能作对联
曹:坐!坐!一大厚叠对联儿,拿过来我就坐!
于:坐屁股底下呀?
曹:怎么啦?
于:什么叫拿过来就坐呀
曹:你不说作对联吗?干嘛呀不拿屁股坐拿脸坐?你倒行,裤衩脸
于:行啦,既然你喜欢作对联,我也喜欢作对联,今天咱们两个这儿作几副对子,连连句
曹:谁呀?我跟你?!
于:我呀
曹:你疯了吧?我这么大文学家,我这人才,我跟你作对联儿?
于:怎么啦?
曹:一说相声臭捧哏的!
于:诶这叫什么话呀!
曹:(鄙视捧哏的)
于:这捧哏这是专业呀
曹:我跟你……对对联儿规矩你懂吗?
于:对对联儿还有什么规矩?
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开市大吉,万事亨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会吗?说出来跟小贯口是的,哎,你行吗?
于:您这身段就把上下联带出来了,还仄仄平……
曹:你懂吗!
于:这……谁作对联儿都懂这个
曹:你跟我对,对对联儿规矩你懂吗?
于:对对联儿……
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开市大吉,万事亨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于:好!您再说一遍我就懂了
曹:看着点儿!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于谦拦,拦不住)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开市大吉,万事亨通;(一起做动作)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看见么!无声胜有声!
于:还无声呐?!说的都快吐了!
曹:我还是个优秀的指挥家!小泽谦尔!
于:咳!!既然您把这都弄这么清楚,这跟我们对对子也没什么关系
曹:谁说的,对对子规矩你懂吗!
于:又来了!
曹:刚学的!
于:咱们连连句可以不可以?
曹:你行吗?
于:对对子的规矩我懂!!怎么样?我要说个上联儿,能给对上来吗?
曹:当然!当然能对!
于:可以?好好好。那比如说啊,我出个上联儿。我说一个“上”!
曹:“下”呀!(天对地……仄仄平)(于谦拦不住)
于:大伙儿都熟了,我要说“天”?
上天言好事,下地醋歹炮
回宫降吉祥
对对联儿没有一个字一个字来的,少说得俩,你不能一个一个来,你得二!
羊肉、钟鼓、绸缎、岳飞(小萝卜孝顺大萝卜 动画片儿看多了)
萝卜
仨字儿 大萝卜
四个字儿 好大萝卜
五个字儿 好大个儿萝卜
山羊上山 大白话
两头是山
水牛下水
添字 加字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上山把脚崴了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咩 碰疼了
哞 呛着了 你说你水牛呛着了,你要是奶牛……(于:连批带讲,什么呀,你等会儿吧,我跟你对对联老能想起动物世界呀!)
我说南你对什么?北
东 西
上 下 没拦住又回去了!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我不玩儿了 耍无赖
分、上、下!
南雁北飞双翅西东分下上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空树藏孔
列国的时候,孔子
孔仲尼,姓孔明丘字仲尼
怎么老有批语呀
收了俩徒弟,一子路一颜回
是是是
颜回死得早 二徒弟
就你这角儿
周游列国,走的半道上
仲尼叹颜回
听我的解释
上不着…… 才高命短
你还听不听了?一会儿得对下联!走的半道儿上上不着村下不着店,下起雨了,孔子没办法,一看路边儿上有一棵树,树那儿有个大窟窿,孔子就上那儿避雨去了,这叫空树藏孔
什么玩意儿?孔子这么大圣人上树里避雨去?他妈没教过他?!下雨离树远点儿!大雷在劈着你!皮卡丘云云。。。
孔子进去避雨了 孔进空树
空树里有孔子了 空树孔
雨过天晴不下了,孔子由树里边出来了 孔出空树
空树里没有孔子了 空树空了
这就是“空树藏孔……”
没把你憋死
rou吧嗒tuang哗啦咔嚓噗通哎哟卜卜卜吱吱吱
18言,数手指

2. 搞笑相声剧本

2012年新节目---搞笑复劲爆小品<新闻歪报>!晚会制/年会/聚会/表演必选! 调侃2011年热门事件,**药加鑫,物价上涨,郭美美李双江,穿越,蓝精灵,咆哮文各流行元素,尽在其中,搞笑,擦边,又有美好的祝愿,绝对让你及你的团队,在年会上大放异彩!
主要演员:7-11人.如演员有限,可一人分饰多角!效果一样好!
新闻播音员,2人,一男一女
主持人,外景主持人各一
广告男女各一
鸡蛋饼小贩一
撞车男女各一
火车采访女性一
幸福家庭采访5-6人
客服AB各一

时长:10-20分钟.全剧本由新闻播报,外景采访,幸福家庭评选,广告等片段组成,如演出时间弹性,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也可根据买家行业状况或其它特定要求,进行内容增添.费用另计. 作品片段:(为版权所有,精彩部分用XX代替,不好意思)
报幕的时候请看***部带来的小品新闻联播,郑重声明,以下新闻纯属恶搞,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完整剧本请淘宝搜索“杨老咪”,提供剧本代写服务)

3. 刘宝瑞单口相声大全

1,《珍珠翡翠白玉汤》:传统相声中的单口名段,众多相声名家都表演过,其中以单口大王刘宝瑞先生的版本流传最广。

2,《山东斗法》:《山东斗法》为中国传统评书、单口相声作品。讲述了一名原籍山东东三府的在北京以卖猪肉为生的名叫孙德龙的醉汉在种种机缘之下与来自琉璃国的了义真人斗法过程前后的件件啼笑皆非的事情。

3,《豆腐侍郎》:在封建时代,每年冬至,皇上得到天坛去祭天,举行祭天大典。为什么呢?我琢磨着:大概是因为皇上自称“天子”,天子嘛,就是“天”的儿子;所以,每年都得去给他爸爸上供。

4,《日遭三险》:《日遭三险》是传统相声中不可多得的一篇艺术精品,是一篇以嘲讽封建势力、高扬人民性见长的单口相声。

5,《贾行家》:《假行家》是单口相声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段。从张寿臣到刘宝瑞越演越火。究其原因,这里也有着耐人寻味的多方面的内容。整段相声充满趣味,让人笑后有所思考。 相声给我们的思考是“满不懂”与“贾行家”二位,既无开药铺经验也无做生意的头脑,最终走向的是失败的结局。在相声中,贾行家能说会道,胡吹白咧,虽有买卖人的一些见风使舵的本领,但他没有开药铺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

6,《赎驴》:从前有这么一个财主,姓孙,外号叫孙千顷。他家有一千多顷地,钱有得是,光长工、月工就有好几十口子。孙千顷夫妻俩跟前就一个儿子,这孩子娇生惯养,说一不二。一天到晚胡吃海塞,简直说都不知东南西北啦,您算吧,都十好几岁了,还拿尿和泥玩儿呢!你说他傻吧,往往他还自作聪明;你说他机灵,往往他什么也不知道,笨笨憨憨的,反正都叫他傻子。

注:刘宝瑞单口相声大全视频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在视频网站上观看。

4. 求相声《俏皮话》的台词

俏皮话(传统对口相声)(陈子贞、广阔泉)
甲:来了!
乙:来罗。
甲:这场咱俩说段对口相声。
乙:这说相声要有伶俐的口齿。
甲:要讲口齿伶俐,你可差得多了。
乙:要讲口齿伶俐,你可差得远的远。
甲:不,你差得多的多,我告诉你X先生……
乙:哟,你怎么这么不客气?
甲:我这人可不爱说大话,我跟你捂着半拉嘴说就行。
乙:我告诉你,我捂着半拉嘴算欺负你,我连鼻子全堵上,也能顶你一溜跟头。
甲:要讲说俏皮话,你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我的哥哥太爷。
乙:要讲说俏皮话,你是蝎虎子拜北斗——提溜货(祸),我的太爷。
甲:你是碟子扎猛子——看得太浅哪,我的太爷。
乙:你是老和尚看嫁妆——来世见吧,我的太爷。
甲:你是六月里贴挂钱——还差半年哪,我的太爷。
乙:那你就是腊月二十六贴挂钱,再不贴,你就没日子贴了!太爷。
甲:你呀,说不了就别说了,干吗叼着烟卷上门口儿——抽出来了?太爷。
乙:要是这么说,你是叼着烟卷迸门——抽进来了,我的太太……
甲:啊,太太?
乙:啊,太爷。
甲:要讲说俏皮话,你是在醋坛子里洗澡——有点儿扑通不开,我的太爷。
乙:那你就是澡塘子里洗澡——没钱洗不了,我的大姐:哎,太太,不,太爷。
甲:好嘛,满嘴跑舌头。你说俏皮话呀,是屎壳郎掉煎饼烙子上——麻爪了,太爷。
乙:你呀,是屎壳郎叫门——你都臭到家了,太爷。
甲:你是屎壳郎过年——够呛过得去,太爷。
乙:你屎壳郎进花园——不是这里的虫儿:我的太太,哎,小子!
甲:又小子了?
乙:小子了。
甲:你呀,是屎壳郎打嚏喷——你都满嘴喷粪了,我的小子。
乙:你呀,是屎壳郎……小子呀!
甲:什么呀?
乙:……没想起来……
甲:你是屎壳郎爬竹竿儿——你一股脑地过节,我的小子。
乙:你呀,是屎壳郎吃屎壳郎……
甲:什么呀?
乙:你呀,简直有点饿昏了!小子。
甲:看来你是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了,小子。
乙:你呀,武大郎坐天下——没人保你,小子。
甲:你是武大郎放风筝——出手儿不高,小子。
乙:你是武大郎卖棉花——人软货囊,小子。
甲:要说武大郎你可不成,那武大郎多着呢。
乙:要说武大郎你可差远了,光武大郎就有一千多种,你行吗?
甲:那……我全能背下来。
乙:你能背下来,我能默写。
甲:你要听我说武大郎啊,你是武大郎的脑袋——算不了王八头,我的小子。
乙:它……
甲:你是武大郎的眼睛——算不了王八珠子,我的小子。
乙:那个,那……
甲:你是武大郎的脊梁——算不了王八盖,小子。
乙:那……
甲:你是武大郎的手——算不了王八爪儿,小子。
乙:它……
甲:你是武大郎的脚丫子——算不了王八蹄,小子。怎么样,就全给你了,你倒说呀!
乙:……我还真没了。
甲:没了吧?
乙:要是这么说我明白了。
甲:你明白什么?
乙:你是武大郎的儿子——王八蛋!
甲:我呀!好好好,接着来。
乙:来吧。
甲:我看你是小河鱼赶集——算不了大甲:鱼,小子。
乙:那你是大甲:鱼拔掉了爪——算不了铜火盆,小子。
甲:你是吊炉烧饼安爪子——算不了海螃蟹,小子。
乙:那你是海螃蟹拔了爪——算不了吊炉烧饼,小子。
甲:那你是山绿豆安爪儿——算不了土蜘蛛,小子。
乙:你是土蜘蛛拔了爪子——算不了山绿豆,小子。
甲:你是养麦皮安爪儿——算不了死臭虫,小子。
乙:你是死臭虫拔爪儿——算不了荞麦皮,小子。
甲:芝麻安爪儿——你算不了大虱子,小子。
乙:虱子拔爪儿——你算不了大芝麻,小子。
甲:你呀,这叫打赖,要讲说俏皮话,你是北海的摆设——算不了小白塔,我的小子。
乙:又来了。你呀,是小白塔翻个过儿——算不了捻捻转儿,小子。
甲:你是白塔安木杆儿——算不了大锥子,小子。
乙:你是白塔围紧绳——算不了大香盘,小子。
甲:你呀,把白塔掏个窟窿——算不了大窝头,小子。
乙:你呀……白塔呀,白塔,就在北海!小子!
甲:这都什么呀,不行了。你呀,是白塔劈两半——算不了弯弯大水瓢!小子。
乙:要是照这么说呀,你把白塔劈四半——算不了大块酱萝卜,小子。
甲:你呀,把白塔拉六半——算不了好大的晚香玉,小子。
乙:你把白塔拉成十六半——也算不了牛肉干,小子。
甲:你呀,把白塔剁成泥——也不能炸丸子呀,小子!
乙:别挨骂了!

5. 马志明《拉洋片》的相声台词

甲:在过去,观众管我们这行叫生意,其实,我们这行不叫生意,叫熟艺。您比如说:我们从后台走出来,观众一看认识,这叫做熟艺。

乙:那什么叫生意哪?

甲:金、批、彩、挂,这几种买卖叫生意。

乙:什么叫金买卖哪?

甲:金买卖是相面的、算卦的。这行就是生意,净骗人的金钱,您想,那算卦的要灵,他就不给别人算了,就给他自己算了,根本就不灵。纯粹是生意。还有一种拉洋片的,比算卦的、相面的生意还厉害。这话又说回来了,拉洋片的可也分多少种,有的是生意,也有的不是生意。

乙:你说哪种拉洋片的不是生意哪?

甲:您像天桥小金牙那种洋片,那就不是生意。有的时候不拉洋片,就卖唱,讲的是艺术。他那种洋片是滑稽洋片,脸上的表情好,唱出来的调也好听,我给您学学:(唱)“再往里头再看噢,又一层,大清以上啦,那是大明喽。

大明坐了十六帝,那末帝崇祯啦,不大太平。三年旱来,三年涝,米贵如珠,价往上边升。有钱的人家卖骡马,无钱的人家卖儿童。黎民百姓就遭了涂炭,这才出了一位民族英雄。英雄他是哪一个呀?那就是闯王他叫李自成唉。”

乙:噢!这就是小金牙的那种洋片?

(5)皮厚相声扩展阅读:

拉洋片历史:

拉洋片又名西湖景。清末由河北传入北京。初起的形式是:以布做墙围成直径约两丈的场地,内容二十至三十观众。有画挂于人前,画面高约二点五米,宽约三点三米,上绘各地山水兼人物,一张画成一卷。观众看完一张后,演员用绳索放下另一张。同时,用木棍指点画面并做解释。另有人打着锣鼓招揽观众。

后经多年变化,其表演形式为:用一木制箱,分上下两层,每层高约零点八米、长约一米。下层的正前面有四个或六个圆形孔,孔中嵌放大镜。箱内装有八张以“西湖十景”或历史、民间故事为题材的画面,演员用绳索上下拉动替换。

木箱旁装有用绳牵动的锣、鼓、钹三件打击乐器,演员每唱完一段唱词后,以打击乐器伴奏。自清末民初始,天桥并护国寺、白塔寺、隆福寺等庙会以及京郊的丰台镇、通州等集市上均能见到拉大片的表演。

6. 三人搞笑相声

甲:咱们三今天玩一个语言游戏叫“说一不二”

乙:那你说说怎么一回事啊

甲:很简单,我说一,你也得说一,不准说二

丙:那我说俩

甲:不可以。如果我没说一,我就唱歌

乙:如果我没说一,我就跳舞

丙:如果我没说一,我就听你们摆布。那我第一个说

乙:那我第……第……我中间一个说

甲:那我就最后一个说

丙:我是一个农民,一个农民有一

乙:我是一个学生,一个学生有一

甲:我是一个人,一个人有一

丙:我家有一个橱柜

乙:这人家里咋就这么穷,才一个橱柜,听好了,我家有一堆黄金

甲:这么多钱,不怕贼惦记着,我家有一辆法拉利

丙:怪不得如此瘦!你瘦得像一根电线杆,一阵风吹来就到了

甲:你胖得像一个柏油桶,无论几阵风吹来就是不倒

丙:咱们现在应该加快点速度

乙:好!一座座小山连成丘陵

甲:一条条小溪汇成河流

丙:一棵棵大树造就森林

乙:一……一只只萤火虫集成光

甲:对于每一滴水我们都得珍惜

丙:对于那些破坏环境的人我们应该一查到底

乙:保护环境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对于保护环境一定要一心一意

甲:绝对不能三心二意

乙丙:嗯!

乙:大家都听到了吧,你也快点唱歌

甲:凭什么呀!

丙:你自己前面说了什么?

乙:对呀

甲:我还要问你们,你们反而问起我来了

丙:你前面说了一个成语

甲:我怎么不记得了

丙:这是一个患有少儿失忆症的人

乙:对

甲:你们有录音证据吗?

丙:没有,但你刚才说得是……

乙:是三心二意

甲:看到没有你也说了

甲乙丙:哈~~哈

(6)皮厚相声扩展阅读:

从前有这样的说法:“一个人为说,二人为逗,仨人为凑,四人为哄,五个人就乱了。”群口相声从左往右依次名称是:逗哏(使活的)、腻缝儿的、捧哏(量活的)。

类似的主要作品有:《扒马褂》、《金刚腿》、《找五子》、《四字联音》、《训徒》、马季老师的《五官争功》和其子马东的《五官新说》就很有代表性,有讽刺意味。

7. 相声《正反话》台词

《正反话》台词如下

(甲是唐杰忠,乙是马季)

甲: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

乙:对

甲:相声演员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这相声演员啊!最擅长说长笑话,短笑话,俏皮话,反正话。

乙:这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啊

甲:相声 演员啊,脑子得聪明。灵机一动马上通过嘴就要说出来,

乙:对对对对

甲:嘴皮子也要利索

乙:是啊

甲:像您这个

乙:我特别合适

甲:什么合适啊,这嘴唇,像鞋低子似的!

乙:有那么厚嘴唇子吗?

甲:像你这嘴说相声不合适

乙:谁不合适啊,告诉你,脑袋聪明

甲:是啊

乙:嘴皮子利落,

甲:你啊

乙:说什么都行!

甲:你别吹,我当着个位老师和同许我来考考你,咱们来一段反正话

乙:什么叫做反正话呢?

甲:就是我说一句话,你把这句话翻过来再说一遍,能说上来就算你聪明!

乙:咱们可以试试

甲:说来就来,我的桌子

乙:。。。。。。

甲:我的桌子

乙:我的桌子

甲:唉,你怎么这么笨啊,我说我的桌子,你就要说我得子桌

乙:哦,我明白了

甲:明白啦!下面我们开始。从头说到脚!看你反映怎么样啊!

乙:没问题!

甲:我脑袋

乙:我呆脑,我呆头呆脑的啊!

甲:我脑门子,

乙:我没脑子!

甲:我眼眉

乙:我没眼!

甲:我眼珠

乙:我猪眼,不像话啊!

甲:我鼻子

乙:我子鼻

甲:我鼻梁子

乙:我量鼻子, 我量他干吗啊!

甲:我觜!

乙:。。。。。。 我咬你!

甲:咬我干什么啊!

乙:这一个字的怎么翻啊!

甲:那依您的意思呢?

乙:得说字儿多的

甲:哦,字多一点,好了!我觜里又牙

乙:我牙里又觜,我成妖怪了!你换的词儿行不行啊,

甲:不说这个啊?咱们报一回小说人物!

乙:哪不小说呢?

甲:咱们就报一回《西游记》里得人名。

乙:您来吧!

甲:我是唐三奘

乙:我是奘三唐

甲:我是猪八戒

乙:我是戒八猪

甲:我是沙和尚

乙:我是和尚三,我怎么又成三个和尚了!

甲:我是孙猴子

乙:我是猴孙子!你说点好的!

甲:点好的,咱俩逛逛花园,报报花名

乙:逛花园?那好啊

甲:可在逛花园之前我有一个要求,

乙:什么要求!

甲:速度要比刚才快一点另外要带上动作。

乙:带动作我会啊,是这样吗(参着甲,像恋人一样在舞台上走一圈)

甲:什么啊!我是说在逛花园的时候要用这两个手指头指着自己的鼻子,得美一点,得这样(动作),会吗?

乙:没问题,我这人最会美了!

甲:那咱们现在开始啊

甲:我是牡丹花

乙:我是花牡丹

甲:我是芍药花

乙:我是花芍药

甲:我是茉莉花

乙:我是花茉莉

甲:我是狗尾巴花

乙:我是花尾巴狗

(7)皮厚相声扩展阅读

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著名相声演员有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马季,侯耀文,苏文茂,郭德纲等。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英文翻译:crosstalk或comic cross-talk,TALK SHOW脱口秀,或CHINESE COMIC DIALOGUE。

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

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

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一捧一逗,通常又有“一头沉”和“子母哏”两类;群口相声又叫“群活”,由三个以上演员表演。

传统曲目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解放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传统曲目有《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贾行家》、《扒马褂》等,总数在两百个以上。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则以《夜行记》、《买猴》、《帽子工厂》等影响较大。

相声用笑话、滑稽地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的一种曲艺形式。用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多用于讽刺,现也用来歌颂新人新事。按人数分对口相声、单口相声、群口相声、相声剧。

英文翻译crosstalk或comic cross-talk,TALKSHOW脱口秀,或CHINESE COMIC DIALOUGE,曲艺形式之一,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娱人的目的。它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参考资料:网络-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