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灰吟的首句写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
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3]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此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在袁枚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中,与岳飞齐名,为西湖添色的于少保,就是出生于杭州,最终又归葬于西湖的明朝民族英雄于谦。

1398年,于谦诞生在浙江钱塘县太平里(今杭州祠堂巷),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永乐年间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他曾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为官十九年,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深得百姓爱戴。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英宗获释后发动夺门之变复辟,1457年2月,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两年后,于谦魂归故土,义子于康扶棺南下,将其遗骸安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明朝弘治二年(1489),于谦冤案得以平反,孝宗皇帝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祠纪念,取名 "旌功祠"。五百多年来,于谦祠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重建的旧迹,格局尚属完整,自91年5月起,先后经四次修缮,至1998年,值于谦诞辰600周年之际,于谦祠重新对外开放。

于谦祠为传统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于忠肃公祠"几个篆书大字显得庄严肃穆。祠堂共有三进,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与正殿间,有南北厢房各一,厢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间,建筑面积约900多平方米。庭院里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是一处清幽之所。

前殿辟为序厅,殿门两侧楹联是林则徐所撰:“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清朝嘉庆壬午年(1822)六月,林则徐任浙江杭嘉湖道,他倡议集资整修于谦祠墓,并带头捐献自己的官奉。上悬匾额“百世一人”,是对于谦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序厅正中一巨大石灰岩上镌刻着前言,石灰岩造型取意于谦青少年时所作诗作《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正是于谦一生刚正不阿、两袖清风高洁品性的真实写照。两侧墙上陈列于谦年表、于谦世系表,一张绘于清代的于谦夫妇像尤为引人注目。厅内还放置造型简洁的案几、椅等明式家具以渲染气氛。

正殿是于谦祠的主体部分,也是陈列最具特色的地方,通面宽21.8米,进深14.15米,。大殿正中是一座于谦全身立像,于公威严肃立,双目炯炯,正气凛然。像高3.2米,基座1.3米,为海水浪花图案。像后衬以由徐向前元帅书写的《石灰吟》壁面,塑像上方悬挂乾隆御题匾额:“丹心抗节”,黑底金字,为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杭州凭吊于谦时所题。殿柱上悬挂数幅颂扬于谦不朽功绩的楹联,均是明清时期的名家所撰,经当代书法家题写。大殿墙面为两幅半圆大型浮雕壁画,左侧是“北京保卫战”,右侧是“土木堡之变”的有关场景,每幅画相对独立,但在整体上又呵成一气,场面颇为凝重、壮观,运用明暗变幻的灯光效果,再辅以铿锵激越的《十面埋伏》背景音乐,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恍如置身于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尘土飞扬的古战场,正与于谦一起抵御外侮。壁画高3米,宽46米,是经专家多次论证修改,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家王卓予先生的指导下完成。壁画突破了一般祠堂陈列的窠臼,使壁面不见柱子,与匾额、楹联、塑像遥相呼应,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效果。塑像背面的墙壁上嵌有清代石碑若干块,其中包括湘乡杨昌 题的线刻《明少保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像》碑一块,袁枚题《重修于忠肃庙碑》残碑九块。

后殿陈列于谦生平事迹,采用图版和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分“少年壮志”、“勤政廉明”、“保卫北京”、“永垂青史”四个部分,详细介绍了于谦高尚的品格、卓越的功绩以及悲壮的人生。两侧的陈列柜中,分别展示了于谦的著作和历代有关于谦的评述著作,有《于肃愍公集》、《于少保萃忠全传》、《于忠肃公祠墓录》等。
南北厢房分别作为兵器室和接待室。兵器室陈列明代的各种军械,包括神机营用的火铳、火炮等。明代的兵器门类多、数量大、制作精、技术高,有较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前殿与后殿间的天井里,赫然立着一尊威武、雄壮的铁犀牛,身高约2米,围长约2.5米,周身乌黑,独角朝天,背上铸有于谦亲撰的《镇河铁犀铭》,它是于谦勤政爱民、治理黄河的一个历史见证。黄河自古多泛滥,巡抚河南期间,他励精图治,奔波于大河上下,全心治理水患。为鼓舞人民战胜洪灾的信心,在1446年,派人铸了这尊“镇河铁犀”,表达了希望根除黄河水患,使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原物现存于河南开封铁牛村。

天井右侧有口井,井旁立碑,名之为“忠泉”。根据祠内清时李铎遗碑记载:康熙乙亥年,在改建于谦祠时发现此泉,泉水色清而味甘,因念“公之大忠诚如水之在地中”,故以此命名。后殿的院子里还保存着数明清两代的石碑,分别是四块大碑(弘治、嘉靖、万历、康熙)及一块乾隆年间的残碑。

出于谦祠大门向北约50米,可见一明式牌坊,墓道长长,芳草萋萋,两旁肃立的石翁仲、石兽,为墓区凭添几分肃穆与庄严。百米墓道的尽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谦墓,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是1982年修复墓时重新镌刻的,碑下的浮雕缠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为明时原物。

于谦祠是杭州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几年的规划与建设,已形成了包括于谦祠、于谦墓、墓道、牌坊等文物建筑与自然山林、绿地相结合的于谦祠景区,面积也由最初的6000平方米扩大到31000平方米。目前,景区正在修建于谦雕塑广场、忠泉池、于谦诗碑廊,计划把配殿恢复为祈梦殿,随着西湖西进工程的进展,于谦祠景区将成为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刘春蕙)

《石灰吟》
千锤万凿来自深山,
烈火烧炼仍旧淡然。
粉身碎骨全都不怕,
要将清白留在人间。

若等闲:好象很平常。
浑:全。
千锤万凿:锤打开凿。
清白:喻人的高洁品格。

《石灰吟》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贰』 于忠肃公词丹心抗节匾两边柱子上的对联是什么

于谦祠墓,位于杭州风景秀丽的三台山麓,西湖乌龟潭畔。于谦(1398~1457),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廷益。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后,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调集重兵,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剌军。次年(景泰元年),也先因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景泰八年(1457)“夺门之变”中英宗复辟,于谦以“谋逆罪”被杀,葬于三台山。明成化二年(1466),于谦冤案平丵反昭雪,明弘治二年(1489),明孝宗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旌功祠,设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1966年,于谦墓区被毁。1982年,重建于谦墓,将原七座坟茔改为一座,墓高2米,青砖环砌,重刻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墓前设祭桌、香炉。1998年,为纪念于谦诞生600周年,在墓道两侧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兽及牌坊,整治墓区环境,修复于谦祠,建成于谦景区。
于谦祠为传统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于忠肃公祠”几个篆书大字显得庄严肃穆。祠堂共有三进,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与正殿间,有南北厢房各一,厢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间,建筑面积约900多平方米。庭院里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是一处清幽之所。前殿辟为序厅,正中一巨大石灰岩上镌刻着前言,石灰岩造型取意于谦青少年时所作诗作《石灰吟。两侧墙上陈列于谦年表、于谦世系表,一张绘于清代的于谦夫妇像尤为引人注目。大殿正中是一座于谦全身立像,于公威严肃立,双目炯炯,正气凛然。像高3.2米,基座1.3米,为海水浪花图案。像后衬以由徐向前元帅书写的《石灰吟》壁面,塑像上方悬挂乾隆御题匾额:“丹心抗节”,黑底金字,为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杭州凭吊于谦时所题。大殿墙面为两幅半圆大型浮雕壁画。塑像背面的墙壁上嵌有清代石碑若干块,其中包括湘乡杨昌浚题的线刻《明少保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像》碑一块,袁枚题《重修于忠肃庙碑》残碑九块。后殿陈列于谦生平事迹,采用图版和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分“少年壮志”、“勤政廉明”、“保卫北京”、“永垂青史”四个部分,详细介绍了于谦高尚的品格、卓越的功绩以及悲壮的人生。两侧的陈列柜中,分别展示了于谦的著作和历代有关于谦的评述著作,有《于肃愍公集》、《于少保萃忠全传》、《于忠肃公祠墓录》等。南北厢房分别作为兵器室和接待室。兵器室陈列明代的各种军械,包括神机营用的火铳、火炮等。明代的兵器门类多、数量大、制作精、技术高,有较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前殿与后殿间的天井里,赫然立着一尊威武、雄壮的铁犀牛,身高约2米,围长约2.5米,周身乌黑,独角朝天,背上铸有于谦亲撰的《镇河铁犀铭》,它是于谦勤政爱民、治理黄河的一个历史见证。黄河自古多泛滥,巡抚河南期间,他励精图治,奔波于大河上下,全心治理水患。为鼓舞人民战胜洪灾的信心,在1446年,派人铸了这尊“镇河铁犀”,表达了希望根除黄河水患,使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原物现存于河南开封铁牛村。

丹心托月;
赤手擎天。
——乾隆题于谦祠
清风来六面;
明月转三台。
——余元钱题于谦祠六角亭亭柱
公论久而后定;
何处更得此人。
——林则徐题于谦祠序殿大门
雨过山林竞秀;
月移庭籁无声。
——崇祯题于谦祠梦神殿
日月双悬于氏墓;
乾坤半壁岳家祠。
——佚名题于谦祠

双手扶明光日月;
一心救国壮山河。
——詹瀛生题于谦祠
坐觉心胸绝生俗;
要留清白在人间。
——王荣初题于谦祠思贤亭亭柱
两袖清风昭万世;
一轮明月跃三台。
——胡澍沛题于谦祠正门
少时大策魁多士;
晚节忠风愧后人。
——胡助题于谦祠忠肃堂
天地为心,是真豪杰;
圣贤作则,及大丈夫。
——李定楹题于谦祠正门
问汝何来,欲圆何梦;
徇吾所历,必应所求。
——童晏芳题于谦祠祈梦殿

赖社稷之灵,国有君矣;
竭股肱之力,死以继之。
——彭元瑞题于谦祠
忠骨瘗三台,湖山增色;
宏图兴两浙,泉壤开颜。
——张学理题于谦祠
中流砥柱,独挽朱明残祚;
庙容永焕,长赢史笔芳名。
——魏源题于谦祠
守经达权,是社稷之臣也;
知来藏往,以神明其德乎。
——佚名题于谦祠
远望岳坟,千古并推双少保;
近邻花港,一抔永镇三台山。
——杨昌浚题于谦祠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杨鹤:西湖于谦祠联

『叁』 《石灰吟》中最能点明石灰个性特点的诗句是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注释]
吟:吟颂。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译诗、诗意]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杭州于谦祠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在袁枚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中,与岳飞齐名,为西湖添色的于少保,就是出生于杭州,最终又归葬于西湖的明朝民族英雄于谦。

1398年,于谦诞生在浙江钱塘县太平里(今杭州祠堂巷),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永乐年间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他曾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为官十九年,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深得百姓爱戴。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英宗获释后发动夺门之变复辟,1457年2月,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两年后,于谦魂归故土,义子于康扶棺南下,将其遗骸安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明朝弘治二年(1489),于谦冤案得以平反,孝宗皇帝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祠纪念,取名 "旌功祠"。五百多年来,于谦祠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重建的旧迹,格局尚属完整,自91年5月起,先后经四次修缮,至1998年,值于谦诞辰600周年之际,于谦祠重新对外开放。

于谦祠为传统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于忠肃公祠"几个篆书大字显得庄严肃穆。祠堂共有三进,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与正殿间,有南北厢房各一,厢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间,建筑面积约900多平方米。庭院里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是一处清幽之所。

前殿辟为序厅,殿门两侧楹联是林则徐所撰:“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清朝嘉庆壬午年(1822)六月,林则徐任浙江杭嘉湖道,他倡议集资整修于谦祠墓,并带头捐献自己的官奉。上悬匾额“百世一人”,是对于谦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序厅正中一巨大石灰岩上镌刻着前言,石灰岩造型取意于谦青少年时所作诗作《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正是于谦一生刚正不阿、两袖清风高洁品性的真实写照。两侧墙上陈列于谦年表、于谦世系表,一张绘于清代的于谦夫妇像尤为引人注目。厅内还放置造型简洁的案几、椅等明式家具以渲染气氛。

正殿是于谦祠的主体部分,也是陈列最具特色的地方,通面宽21.8米,进深14.15米,。大殿正中是一座于谦全身立像,于公威严肃立,双目炯炯,正气凛然。像高3.2米,基座1.3米,为海水浪花图案。像后衬以由徐向前元帅书写的《石灰吟》壁面,塑像上方悬挂乾隆御题匾额:“丹心抗节”,黑底金字,为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杭州凭吊于谦时所题。殿柱上悬挂数幅颂扬于谦不朽功绩的楹联,均是明清时期的名家所撰,经当代书法家题写。大殿墙面为两幅半圆大型浮雕壁画,左侧是“北京保卫战”,右侧是“土木堡之变”的有关场景,每幅画相对独立,但在整体上又呵成一气,场面颇为凝重、壮观,运用明暗变幻的灯光效果,再辅以铿锵激越的《十面埋伏》背景音乐,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恍如置身于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尘土飞扬的古战场,正与于谦一起抵御外侮。壁画高3米,宽46米,是经专家多次论证修改,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家王卓予先生的指导下完成。壁画突破了一般祠堂陈列的窠臼,使壁面不见柱子,与匾额、楹联、塑像遥相呼应,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效果。塑像背面的墙壁上嵌有清代石碑若干块,其中包括湘乡杨昌 题的线刻《明少保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像》碑一块,袁枚题《重修于忠肃庙碑》残碑九块。

后殿陈列于谦生平事迹,采用图版和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分“少年壮志”、“勤政廉明”、“保卫北京”、“永垂青史”四个部分,详细介绍了于谦高尚的品格、卓越的功绩以及悲壮的人生。两侧的陈列柜中,分别展示了于谦的著作和历代有关于谦的评述著作,有《于肃愍公集》、《于少保萃忠全传》、《于忠肃公祠墓录》等。
南北厢房分别作为兵器室和接待室。兵器室陈列明代的各种军械,包括神机营用的火铳、火炮等。明代的兵器门类多、数量大、制作精、技术高,有较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前殿与后殿间的天井里,赫然立着一尊威武、雄壮的铁犀牛,身高约2米,围长约2.5米,周身乌黑,独角朝天,背上铸有于谦亲撰的《镇河铁犀铭》,它是于谦勤政爱民、治理黄河的一个历史见证。黄河自古多泛滥,巡抚河南期间,他励精图治,奔波于大河上下,全心治理水患。为鼓舞人民战胜洪灾的信心,在1446年,派人铸了这尊“镇河铁犀”,表达了希望根除黄河水患,使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原物现存于河南开封铁牛村。

天井右侧有口井,井旁立碑,名之为“忠泉”。根据祠内清时李铎遗碑记载:康熙乙亥年,在改建于谦祠时发现此泉,泉水色清而味甘,因念“公之大忠诚如水之在地中”,故以此命名。后殿的院子里还保存着数明清两代的石碑,分别是四块大碑(弘治、嘉靖、万历、康熙)及一块乾隆年间的残碑。

出于谦祠大门向北约50米,可见一明式牌坊,墓道长长,芳草萋萋,两旁肃立的石翁仲、石兽,为墓区凭添几分肃穆与庄严。百米墓道的尽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谦墓,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是1982年修复墓时重新镌刻的,碑下的浮雕缠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为明时原物。

于谦祠是杭州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几年的规划与建设,已形成了包括于谦祠、于谦墓、墓道、牌坊等文物建筑与自然山林、绿地相结合的于谦祠景区,面积也由最初的6000平方米扩大到31000平方米。目前,景区正在修建于谦雕塑广场、忠泉池、于谦诗碑廊,计划把配殿恢复为祈梦殿,随着西湖西进工程的进展,于谦祠景区将成为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刘春蕙)

『肆』 石灰吟的意思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
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3]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伍』 潢川镇河牛的来历

据有史可查的两千年间:黄河先后决口泛滥1500多次、发生26次改道。黄河多次夺泗水河道,继而从徐州南下夺淮入海。自宋代淳熙七年(1180年),至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流经徐州675年。黄河的水灾,曾迫使古沛城三次迁移,古吕梁、古邳州、古徐州等城市陷于灭顶之灾,沉沦地下。当它再次决口,于铜瓦厢改道北徙注入渤海,撇下了一条贯穿豫鲁苏皖四省的黄河故道,但洪涝旱碱仍然后患无穷。
为保州城安全,徐州历史上曾多次铸造铜牛、铁牛于河边,以示神威,以镇洪兽。
镇河铁牛,又称铁犀。早在明嘉靖年间,陈荃芝就记载徐州人民铸铁牛置黄河堤上,用以镇黄河水患。牛铸成卧式,是因为徐州古城呈半圆形,东、北、西三面临黄河。沿河城墙筑成弧形,独南面成直线,这样的城市轮廓形如一头卧牛。清康熙四十年和嘉靖四年,铁犀被放在城北门外的黄河堤上。明清两代黄河堤岸屡塞屡决,水患频繁,人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便借助传说中犀能镇水的故事,铸铁牛镇河。“铸犀利水乘吉命,蛟龙虬伏水波静”。
故黄河岸上的镇河牛,是一种富有神化色彩的吉祥物。古老歌谣,表述着世代的心愿:“武宁门外水悠悠,万里长堤卧古牛。青草绕前难下口,长鞭任打不回头。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润周身似汗流。莫向函关问老子,国朝赖尔保徐州。”诗中不着一个“铁”字,写的恰是镇河的铁牛。神牛可曾镇住大河?它能保住徐州吗?祖先治水既有科学的思考,又有对于神灵的迷信。按五行相克相生的说法,水来土掩,土能克水。“丑”是土和牛的双义字,由此推衍出牛能镇水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就铸造了镇河牛。

『陆』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作文,石灰吟,要有简介作者,创作背景,含义,联想诗中的画面,赏析,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于谦(明)

[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

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注释]
吟:吟颂。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译诗、诗意]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杭州于谦祠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在袁枚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中,与岳飞齐名,为西湖添色的于少保,就是出生于杭州,最终又归葬于西湖的明朝民族英雄于谦。

1398年,于谦诞生在浙江钱塘县太平里(今杭州祠堂巷),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永乐年间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他曾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为官十九年,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深得百姓爱戴。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英宗获释后发动夺门之变复辟,1457年2月,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两年后,于谦魂归故土,义子于康扶棺南下,将其遗骸安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明朝弘治二年(1489),于谦冤案得以平反,孝宗皇帝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祠纪念,取名 "旌功祠"。五百多年来,于谦祠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重建的旧迹,格局尚属完整,自91年5月起,先后经四次修缮,至1998年,值于谦诞辰600周年之际,于谦祠重新对外开放。

于谦祠为传统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于忠肃公祠"几个篆书大字显得庄严肃穆。祠堂共有三进,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与正殿间,有南北厢房各一,厢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间,建筑面积约900多平方米。庭院里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是一处清幽之所。

前殿辟为序厅,殿门两侧楹联是林则徐所撰:“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清朝嘉庆壬午年(1822)六月,林则徐任浙江杭嘉湖道,他倡议集资整修于谦祠墓,并带头捐献自己的官奉。上悬匾额“百世一人”,是对于谦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序厅正中一巨大石灰岩上镌刻着前言,石灰岩造型取意于谦青少年时所作诗作《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正是于谦一生刚正不阿、两袖清风高洁品性的真实写照。两侧墙上陈列于谦年表、于谦世系表,一张绘于清代的于谦夫妇像尤为引人注目。厅内还放置造型简洁的案几、椅等明式家具以渲染气氛。

正殿是于谦祠的主体部分,也是陈列最具特色的地方,通面宽21.8米,进深14.15米,。大殿正中是一座于谦全身立像,于公威严肃立,双目炯炯,正气凛然。像高3.2米,基座1.3米,为海水浪花图案。像后衬以由徐向前元帅书写的《石灰吟》壁面,塑像上方悬挂乾隆御题匾额:“丹心抗节”,黑底金字,为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杭州凭吊于谦时所题。殿柱上悬挂数幅颂扬于谦不朽功绩的楹联,均是明清时期的名家所撰,经当代书法家题写。大殿墙面为两幅半圆大型浮雕壁画,左侧是“北京保卫战”,右侧是“土木堡之变”的有关场景,每幅画相对独立,但在整体上又呵成一气,场面颇为凝重、壮观,运用明暗变幻的灯光效果,再辅以铿锵激越的《十面埋伏》背景音乐,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恍如置身于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尘土飞扬的古战场,正与于谦一起抵御外侮。壁画高3米,宽46米,是经专家多次论证修改,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家王卓予先生的指导下完成。壁画突破了一般祠堂陈列的窠臼,使壁面不见柱子,与匾额、楹联、塑像遥相呼应,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效果。塑像背面的墙壁上嵌有清代石碑若干块,其中包括湘乡杨昌
题的线刻《明少保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像》碑一块,袁枚题《重修于忠肃庙碑》残碑九块。

后殿陈列于谦生平事迹,采用图版和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分“少年壮志”、“勤政廉明”、“保卫北京”、“永垂青史”四个部分,详细介绍了于谦高尚的品格、卓越的功绩以及悲壮的人生。两侧的陈列柜中,分别展示了于谦的著作和历代有关于谦的评述著作,有《于肃愍公集》、《于少保萃忠全传》、《于忠肃公祠墓录》等。
南北厢房分别作为兵器室和接待室。兵器室陈列明代的各种军械,包括神机营用的火铳、火炮等。明代的兵器门类多、数量大、制作精、技术高,有较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前殿与后殿间的天井里,赫然立着一尊威武、雄壮的铁犀牛,身高约2米,围长约2.5米,周身乌黑,独角朝天,背上铸有于谦亲撰的《镇河铁犀铭》,它是于谦勤政爱民、治理黄河的一个历史见证。黄河自古多泛滥,巡抚河南期间,他励精图治,奔波于大河上下,全心治理水患。为鼓舞人民战胜洪灾的信心,在1446年,派人铸了这尊“镇河铁犀”,表达了希望根除黄河水患,使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原物现存于河南开封铁牛村。

天井右侧有口井,井旁立碑,名之为“忠泉”。根据祠内清时李铎遗碑记载:康熙乙亥年,在改建于谦祠时发现此泉,泉水色清而味甘,因念“公之大忠诚如水之在地中”,故以此命名。后殿的院子里还保存着数明清两代的石碑,分别是四块大碑(弘治、嘉靖、万历、康熙)及一块乾隆年间的残碑。

出于谦祠大门向北约50米,可见一明式牌坊,墓道长长,芳草萋萋,两旁肃立的石翁仲、石兽,为墓区凭添几分肃穆与庄严。百米墓道的尽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谦墓,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是1982年修复墓时重新镌刻的,碑下的浮雕缠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为明时原物。

于谦祠是杭州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几年的规划与建设,已形成了包括于谦祠、于谦墓、墓道、牌坊等文物建筑与自然山林、绿地相结合的于谦祠景区,面积也由最初的6000平方米扩大到31000平方米。目前,景区正在修建于谦雕塑广场、忠泉池、于谦诗碑廊,计划把配殿恢复为祈梦殿,随着西湖西进工程的进展,于谦祠景区将成为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http://www.xiexingcun.com/Poetry/10/mydoc000.htm

a

『柒』 镇河铁犀牛的来历。不要超过50个字

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十二年(724),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1989年 8月在蒲津渡遗址上经勘查发掘,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四尊铁牛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墙51米,距西城门110米。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高1.5米,长3.3米,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牛侧均有一铁铸高鼻深目胡人作牵引状,现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宽0.6米。四牛四人形态各异,大小基本相同,据测算,铁牛各重约30吨左右,下有底盘和铁柱,各重约40吨,两排之间有铁山。

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蒲津渡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据《春秋左传》记载,昭公元年,秦公子咸奔晋,造舟于河。《初学记》:“公子咸造舟处在蒲板夏阳津,今蒲津浮桥是也。”《史记·秦本纪》又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初作河桥。”张守节《史记正义》谓:“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以后东魏齐献武王高欢、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这儿建造过浮桥。唐初,河东为京畿,蒲州是长安与河东联系的枢纽。

『捌』 求于谦故居观后感

于谦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风景秀丽的三台山麓,西湖乌龟潭畔。

景泰八年(年)“夺门之变”中英宗复辟,于谦以“谋逆罪”被杀,葬于三台山。杭州于谦祠明朝弘治二年(1489),于谦冤案得以平反,孝宗皇帝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祠纪念,取名 "旌功祠"。五百多年来,于谦祠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重建的旧迹,格局尚属完整,自91年5月起,先后经四次修缮,至1998年,值于谦诞辰600周年之际,于谦祠重新对外开放。
于谦祠为传统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于忠肃公祠"几个篆书大字显得庄严肃穆。祠堂共有三进,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与正殿间,有南北厢房各一,厢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间,建筑面积约900多平方米。庭院里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是一处清幽之所。

前殿辟为序厅,殿门两侧楹联是林则徐所撰:“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清朝嘉庆壬午年(1822)六月,林则徐任浙江杭嘉湖道,他倡议集资整修于谦祠墓,并带头捐献自己的官奉。上悬匾额“百世一人”,是对于谦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序厅正中一巨大石灰岩上镌刻着前言,石灰岩造型取意于谦青少年时所作诗作《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正是于谦一生刚正不阿、两袖清风高洁品性的真实写照。两侧墙上陈列于谦年表、于谦世系表,一张绘于清代的于谦夫妇像尤为引人注目。厅内还放置造型简洁的案几、椅等明式家具以渲染气氛。
正殿是于谦祠的主体部分,也是陈列最具特色的地方,通面宽21.8米,进深14.15米,。大殿正中是一座于谦全身立像,于公威严肃立,双目炯炯,正气凛然。像高3.2米,基座1.3米,为海水浪花图案。像后衬以由徐向前元帅书写的《石灰吟》壁面,塑像上方悬挂乾隆御题匾额:“丹心抗节”,黑底金字,为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杭州凭吊于谦时所题。殿柱上悬挂数幅颂扬于谦不朽功绩的楹联,均是明清时期的名家所撰,经当代书法家题写。大殿墙面为两幅半圆大型浮雕壁画,左侧是“北京保卫战”,右侧是“土木堡之变”的有关场景,每幅画相对独立,但在整体上又呵成一气,场面颇为凝重、壮观,运用明暗变幻的灯光效果,再辅以铿锵激越的《十面埋伏》背景音乐,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恍如置身于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尘土飞扬的古战场,正与于谦一起抵御外侮。壁画高3米,宽46米,是经专家多次论证修改,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家王卓予先生的指导下完成。壁画突破了一般祠堂陈列的窠臼,使壁面不见柱子,与匾额、楹联、塑像遥相呼应,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效果。塑像背面的墙壁上嵌有清代石碑若干块,其中包括湘乡杨昌 题的线刻《明少保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像》碑一块,袁枚题《重修于忠肃庙碑》残碑九块。
后殿陈列于谦生平事迹,采用图版和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分“少年壮志”、“勤政廉明”、“保卫北京”、“永垂青史”四个部分,详细介绍了于谦高尚的品格、卓越的功绩以及悲壮的人生。两侧的陈列柜中,分别展示了于谦的著作和历代有关于谦的评述著作,有《于肃愍公集》、《于少保萃忠全传》、《于忠肃公祠墓录》等。
南北厢房分别作为兵器室和接待室。兵器室陈列明代的各种军械,包括神机营用的火铳、火炮等。明代的兵器门类多、数量大、制作精、技术高,有较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前殿与后殿间的天井里,赫然立着一尊威武、雄壮的铁犀牛,身高约2米,围长约2.5米,周身乌黑,独角朝天,背上铸有于谦亲撰的《镇河铁犀铭》,它是于谦勤政爱民、治理黄河的一个历史见证。黄河自古多泛滥,巡抚河南期间,他励精图治,奔波于大河上下,全心治理水患。为鼓舞人民战胜洪灾的信心,在1446年,派人铸了这尊“镇河铁犀”,表达了希望根除黄河水患,使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原物现存于河南开封铁牛村。

『玖』 明朝于谦的祠堂

后殿陈列于谦生平事迹,采用图版和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出于谦祠大门向北约50米,可见一明式牌坊,墓道长长,芳草萋萋,两旁肃立的石翁仲、石兽,为墓区平添几分肃穆与庄严。百米墓道的尽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谦墓,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是1982年修复墓时重新镌刻的,碑下的浮雕缠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为明时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