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是怎样保卫京城的

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得惨败和明英宗被俘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城。皇太后和皇后焦急不安,哭哭啼啼。国不能一日无主,她们想,必须先把皇帝赎回来才是,于是从宫中内库挑选了一大批金银珍宝、绫罗绸缎,派太监暗地里送给瓦剌军。也先笑眯眯地收下了这些金银财物,可就是不肯释放明英宗。

京城里本来留下的守兵就不多,大家都怕瓦剌军打来抵挡不住,那次在土木堡逃出来的残兵,又在京城大街上窜来窜去的,更加剧了京城人的恐惧感。

皇太后花了大把的金银,也没能把皇帝赎回来。为了使人心稳定下来,皇太后就下了道懿旨,宣布由郕王朱祁钰监国,也就是代行皇帝职权,并召集大臣商量一个对付瓦剌的良策。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都说不出个好办法。大臣徐有贞提出自己的主张说:“现在瓦剌军强大,明军兵力不如瓦剌军,又没有战斗力,如果瓦剌军杀到京城,那京城就很难守住。不如先逃到南方,暂避锋芒,待养精蓄锐,力量强大时,再作反攻的打算。”

兵部侍郎于谦听了徐有贞这番软骨头的话,气不打一处来,向皇太后和郕王说:“主张逃跑的人都应该杀头。京城丧失了,那还像一个国家吗?朝廷南迁,那大明朝的气势不就完了吗?历史上已有了南宋将朝廷南迁,失了京城、丢了国土,最后被元兵消灭的沉痛教训了,难道还要我大明朝重蹈南宋的覆辙吗?”

皇太后对于谦的主张表示赞许,同时得到多数大臣的一致支持,便把守城的指挥权交给了于谦。

于谦是浙江钱塘(今杭州境内)人,从小志向远大,决心以宋朝的文天祥为榜样。后来他考中进士,踏上了仕途。他在做地方官的时候,始终是勤政廉明、执法如山。他在担任河南巡抚期间,发展生产,赈济灾荒,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很受老百姓的敬佩。

在宦官王振专权的时候,朝廷腐败,贪污受贿成风,于谦却一尘不染,从不收受别人礼物。有人说:“你不愿收金银珠宝,收点地方土特产怕什么?”于谦笑着把两袖一摆说:“我只有两袖清风。”由于于谦刚正不阿,从来不向王振献媚讨好送礼物,因而得罪了王振,王振就想着法子整于谦。他自己说不出于谦的半个不是,就让他的心腹制造谎言,诬告于谦谋反,然后给于谦定罪名将他打入死牢。山西和河南的地方官、老百姓听到于谦遭小人谗言而被定死罪的消息都不服,成千上万的人向明英宗请愿,要求释放于谦,王振一看众怒难犯,只得把于谦放了,让他官复原职。

这次京城危急,于谦积极主张坚持抵抗瓦剌的进攻,并担负起守城重任。他调整兵力部署,调兵遣将,在京城和附近各关口加强了防守兵力,整顿了军纪,清除了瓦剌军在明军中的奸细,为迎接战斗做好一切准备。

一天,监国郕王上朝,大臣们吵吵嚷嚷,一致要求公布王振的罪状,郕王虽是监国,但毕竟不是皇帝,哪敢做这个主。大臣们见郕王不宣布就不肯退朝。宦官马顺是王振的同党,他想把大臣们喝退,谁知一下激怒了众臣,一干大臣冲上去把他揪了下来,对他拳打脚踢,大家把对王振的气都撒在了马顺身上,直到把马顺打死才解了心头之恨。

郕王吓坏了,想躲进内宫。于谦把他拦住了,说:“王振是导致这场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因他才招来灾难,不惩办是不能消除民愤的,要想臣民安心,还是请殿下宣布王振罪行。”郕王听从了于谦的意见,公布了王振罪行,抄了王家,杀了一些同党。

瓦剌首领也先把明英宗俘虏去,并不想杀他,而是想挟持着明英宗来扰乱明朝。明英宗长期不能归,朝廷没有皇帝也不是事。于谦同大臣们奏请皇太后宣布让郕王正式做皇帝,把被俘在外的明英宗改称太上皇。

郕王就这样正式登基称帝了,史称明代宗。

也先知道明朝换了新主,一定是打算誓死抵抗,但他还是不甘心,于是借口送还明英宗,进犯京城。瓦剌军很快打到北京城外,在西直门外扎了营。于谦立刻把各路将领召集起来商讨计策,大将石亨主张把城外的守军撤进城,关住城门,过些日子也先会退兵的。

于谦反对说:“这不行,也先如此骄横,如果退守城内,等于长他人威风,我们必须主动出击,狠狠打击敌人,打掉他的气焰。”于是他便派各路将领分别带兵在九门外布阵,并亲自率兵驻守德胜门外。

将士全部出城,摆开阵势以后,于谦命令关闭全部城门,这等于是告诉全体将士,只能拼死一战,否则是没有退路的。他还下了一道军令:无论将领士兵,临阵后退和脱逃的,一律斩首。主帅决心一定,全军将士斗志高昂,士气大振。

接到朝廷命令,各地明军也陆续开到城外,这时明军已增到22万,声势浩大,众志成城。

也先早已急不可待了,发动了几次进攻,都遭到失败,明军同他连续厮杀了5天,城外的老百姓也来助战,瓦剌军惨败,死伤大半。也先连连失利,不敢蛮战,带着明英宗和残兵败将慌忙撤退。于谦又用火炮轰击,瓦剌军死伤无数。保卫京城的战斗,大获全胜。

于谦保卫京城有功,受到朝野上下的爱戴,明代宗也很敬重他。

也先被打败以后,看到大明王朝不是好欺负的,想到留着明英宗也没用了,就把明英宗放回了北京。

1457年,明英宗已回京六七年了,一直处在太上皇的位子上,没有实权。这一年,明代宗得了场大病,久治不愈。徐有贞和石亨乘机勾结宦官,带兵冲进宫里,逼着明代宗退位,拥戴明英宗复位。没多久,明代宗就死了。

北京告急的时候,徐有贞主张逃跑,石亨主张退兵闭城,都曾遭到于谦的驳斥,他们早就想报复。这回明英宗在他们的操纵下复位了,他们就在明英宗跟前一个劲地说于谦坏话。明英宗对于谦在他流亡期间帮助明代宗称帝,也窝着一肚子火,竟不顾于谦为保卫明朝立下的大功,给他定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他罢官杀死。

京城百姓听说于谦被害,都哭得惊天动地。至今,人们还怀念着这位民族英雄。

❷ 皇帝为什么要杀于谦

因为政治斗争问题,简单而言就是于谦得罪英宗,而且性格刚强,得罪不少权贵,待英宗复位后,必杀于谦。
具体这要从土木堡之变说起,在土木堡之变之前,于谦已经位居兵部尚书左侍郎。而当时也先大举进犯,宦官王振为一己私欲和讨好皇上明英宗,劝英宗御驾亲征。对外出征正是兵部所管之事,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阻出征事情。但是皇上渴望像先辈朱棣一样,建立功业。因此不听兵部所劝,最终兵部尚书邝野随驾出征,于谦便留守京城。因此,明英宗便于于谦结下了怨。

当英宗在土木堡打败被俘后,朝中建议和谈,迅速赎回英宗皇帝。于谦反而拥戴朱祁钰(英宗弟弟)为景帝,如此以来,原本瓦刺军想利用明朝皇帝被俘,便朝中无人做主,可以坑明朝一笔。但是于谦拥立景帝,那么瓦刺所俘的英宗不再是皇帝了,这样瓦刺想坑明朝一笔的幻想破灭。但是对于国家而言,此举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但是,对于英宗而言,无疑英宗失去了瓦刺谈判价值,无形中把英宗生死置于不管。至此,英宗再与于谦结怨。
从此景帝主政,于谦得势。后来,英宗被放,重回大明。但是,一山不容二虎,景帝对于英宗提防很深。据史料记载:
不管是嘘寒问暖,还是冷眼相对,事实上是,景泰元年回京的太上皇,从此被锁在南宫,整整七年。七年里,景泰帝不但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有时候,吃穿不足,导致太上皇的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为免有人联络被软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让人无法藏匿。就这样,太上皇在惊恐不安之中,度过七年的软禁生涯。
后来英宗复位,当然不会放过景帝所信任、重用的于谦。再加上于谦性格很刚强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的大臣、勋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其中徐珵曾经因为提出迁都南京,受到于谦斥责,经常咬牙切齿地恨于谦。便把名字改为有贞——徐有贞,后来明朝内阁首辅。不仅徐有贞对于谦有意见,连权臣石亨、宦官曹吉祥矛盾很深。尤其宦官在明朝整体陪在皇帝身边,可以常常吹吹耳边风。
而又正是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通过政变,恢复了英宗帝位。因此,英宗复位后,立即把于谦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的儿子。

❸ 浅析明朝于谦的成就有哪些

明朝于谦有着“救时宰相”的美称。明朝于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文学和思想四个方面。众所周知,“两袖清风”是明朝于谦的代名词,于谦不仅在生活中主张清廉,同时他在政治舞台上依然秉持清廉的作风。于谦为官期间,他敢于为民请命。只要有作奸犯科者,于谦绝对会毫不留情的惩处打压。
于谦画像
当明朝廷贪污的官员比比皆是,于谦的清廉精神如同一剂强心针,及时改良了朝廷贪污腐败的风气。明朝于谦的成就之二,就是于谦在军事领域的建树。到了明朝后期,明朝廷出现了冗官、冗军等现象。于谦看到这一情况之后,他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除此之外,于谦还号召士兵们在遇到紧急特殊情况时,要懂得随机应变。为了将明朝军队培养成为一支精锐军队,于谦创立了团营之制。于谦所创立的团营之制具有积极意义,对后来明朝兵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于谦在文学领域也有不素的建树。众所周知,《石灰吟》是于谦的代表诗作,通过这首诗歌可以看出于谦所表达的归隐情怀恰好预示了后来诗坛风气的转向。于谦诗作的风格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相得益彰,这影响了后人的诗歌创作。其次,明朝于谦的成就还表现在他在思想方面的建树。“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就是于谦的思想主张。
明朝于谦的故事
于谦又被后人称为“救时宰相”,关于明朝于谦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两袖清风”讲述的就是明朝于谦的故事。话说,于谦担任兵部侍郎期间,有一次在河南一带巡查。当时,朝廷的政权被宦官王振所把持,各地官员为了拉拢王振,纷纷用重金和稀有宝物去贿赂王振。即使在外地出差的官员,等到回京时,也要带一些金银财宝前去献给王振。
于谦雕像
如果要是哪位官员没有给王振献上宝物,那么他就很有可能遭到王振及其党派的打击报复。两袖清风的于谦当然看不过王振嚣张跋扈的样子,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所以没法扳倒王振及其党羽。等到于谦从河南回京时,有同僚建议于谦回京之后给王振进奉一些金银财宝,顺便再拿点河南的土特产送给权贵们。于谦听完同僚的建议后,他哈哈大笑,随后拿起毛笔,在白纸上洋洋洒洒写下一首诗歌。诗歌内容就是:“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同僚看完这首诗歌后,立马明白了于谦的意思。等到于谦踏上回京之路时,他果然没有带上当地的土特产。等到于谦回京之后,大多官僚都以为于谦会对王振有所表示,但是于谦依然我行我素出入朝廷,丝毫没有顾及王振及其党羽的看法。后来,人们常常用“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来形容于谦为人清廉、正直的美好品行。
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
于谦是明朝大臣,同时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在有关记录于谦生平纪事的书籍中,详细地记载了士大夫名士们是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的。除此之外,《明史》一书也详细地记载了明朝廷是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的。《明史》曾赞扬于谦说:“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于谦
从这句评价词中得知,于谦是一位忠心而忠烈的士大夫,于谦的精神如同他写的《石灰吟》那般正直不阿。虽然于谦死的很冤枉,但是世人都知道于谦是被冤枉死的。等到儿子于冕为于谦沉冤昭雪之后,于谦复官赐祭,并被追封谥号为忠肃。除此之外,于谦与岳飞、张煌言被世人称为“西湖三杰”,从后人对于谦的评价中,便可看出于谦是一位爱国爱民的好官员。
王直、兴安、朱祁镇、钱谦益等人都表达过自己对于谦的赞美。董其昌曾说:“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清白在人间。”于谦自幼崇拜文天祥,他以文天祥的气节来激励自己。后来,于谦在为官途中,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也没有攀权富贵来提升自己的官爵。等到土木堡之变爆发后,于谦依然力挽狂澜,拯救明朝政权于水火之中。因为于谦的不同流合污引起了石亨等人的猜忌,他们以谋反罪名诬陷于谦。清廉刚正的于谦最终被推上断头台。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之前有什么关系呢?于谦是土木堡之变后保家卫国的功臣,也是挽救明王朝和弥补明英宗兵败被俘的人之一。于谦生平经历极其丰富,其年少时期就非常有才华,在其入宫后曾随明宣宗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百起,宣德五年被派遣巡抚晋豫,上报水旱灾情况。
于谦画像
于谦一生为官清廉,连皇帝身边宦官王振也对其无可奈何。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命为兵部左侍郎。他在任期间保卫京师,铲除奸党众多,辅助朝纲并在夺门之变和土木堡之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以上事件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还有什么关系呢?土木堡之变中于谦功不可没,最大原因是于谦辅助孙皇后和新皇帝收拾了土木堡之变后的残局。背景是土木堡之战战败后,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残兵败将跑回京城,朝中大臣得知此消息后,朝政一片混乱,有的大臣趁机溜之大吉。面对朝中无人抵挡一面的情况,孙皇后站出来主持朝政,于谦辅佐出谋划策,制定策略安抚朝廷内外,辅助新皇帝登基治理国家大事,最终保住了明王朝。并在朝廷稳定后率兵征讨瓦剌,瓦剌军队大败,臣服于朝廷,明军取得胜利。所以说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谦与土木堡之变,关系可以定义为于谦是土木堡之变局势的化解之人,是明王朝续存二百年的功臣。
石亨害死于谦
于谦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大臣,是当时难得清明的官。但是,中国古代的清明之官结局都惊奇的雷同。都会被一些不实在的罪名处死。于谦也是如此。
于谦像
于谦在生前是明明白白,一身清明,但是,他的死却是不明不白的。他是被小人联合害死的。在蒙古族瓦剌部进攻时,英宗被俘,受其首领的胁迫,大明朝不得不把朱祁钰推上皇位,也就是代宗,于谦在代宗上位中有较大的功劳,但是这也成为让他死的一个原因,因为他备受代宗的重用,但又是严正之人,一些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在他这里都吃闭门羹,所以在朝中就产生了许多想要挤兑他的小人。石亨、徐有贞等人就是这批小人中的几个。
有人说,害死于谦的人是徐有贞,其实,不仅仅是徐有贞那么简单,他的死也涉及到了石亨等人。石亨是明代的一位武将之臣,他由于曾经抵御蒙古族失利而不被重用,后来,于谦看他是人才又开始用他,他知道于谦对他有恩,就想报答于谦,就主动举荐于谦的儿子为官,但是于谦是个清廉之人,知道后就很不高兴,还大骂了石亨一顿。石亨觉得这个人不识抬举,就开始倒戈,记恨在心。
在代宗生病,英宗复位的政变中,石亨、徐有贞等人开始在英宗面前说于谦的是非,而英宗因为考虑各方面的原因,就在石亨等人的策反下,顺水推舟的给了于谦一个谋反罪名,将于谦推上了刑场。

❹ 如何看待于谦之死

于谦为什么会死?历史学家、政治学家、文人骚客等都在寻找于谦的死因。虽然他们得到的答案并不相同,不过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于谦这样一个操守清白、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是没有理由血溅刑场的。然而于谦偏偏死了,给后世带来无尽的感慨。 于谦有“于青天”之誉,自奉节俭。据《西湖游览志余》载,正统年间,于谦以兵部右侍郎衔巡抚河南、山西。当时河南官吏入朝之时,必定携带大量的香帕、蘑菇等土特产,作为上下打点的礼物。于谦进京时,则是不带一丝一毫,空手而去,还特意作《进京诗》一首: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此诗一出,立刻成为佳话,到处传唱。而成语“两袖清风”,正是出于此处。 北京保卫战,论功于谦为第一功臣。景帝知其清廉,特命给双俸。于谦上书固辞,说自己阖家良贱(连仆人都算上了)只几口人,原来的俸禄就足够了,还有剩余呢。而且现在边境、京城用费浩大,百姓有输纳之苦,军队也需粮饷,所以还是请求只支一俸。景帝因其房舍简陋,又赐宅西华门。于谦仍不受,言:“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景帝不许,他没有办法,就将皇帝赏赐的盔甲、玉带、玺书之类放在那里,一年去探视一次而已,自己仍居住在原来的地方。等到蒙难抄家之时,家无余赀,只有这些赏赐的盔甲等物。接任兵部尚书的陈汝言,不及一年即败,收受的赃款巨万,与于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英宗面对此情此景,不禁想起了于谦说:“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赀,汝言抑何多也?”大臣皆不能回答。 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至天下承平,他又不贪恋手中的权力,多次请求解除权力。这样的风范,古今能有几人?于谦借副都御史罗通回京的机会,上疏请求专理兵部事务,令罗通总督军务,景帝不允。后来于谦得病,疏请石璞掌兵部事。景帝以兵部事务繁忙,石璞初任,仍令于谦执掌。景泰朝,曾有人说于谦权柄过重。太监兴安为之鸣不平:“日夜为国分忧,不要钱,不要官爵,不问家计,朝廷正要用这样的人,可寻一个来换于谦。”众大臣皆默然无言。 正是这样一位有操守的大臣,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夺门之变后,是哪些人希望于谦被押送刑场呢?主要有两人:徐有贞和石亨。他们两个人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联手欲将于谦置于死地而后快。 徐有贞是一个极具政治野心的人。虽然南迁之议使他受尽白眼,也影响到了他的仕途,但他没有灰心丧气,希望改名字能够让他的政治生命得以重新开始。恰好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职位出缺,时为翰林的徐有贞有意得到这个位置。他的学生杨宜是于谦的内亲,便由杨宜多次向于谦求请这个职位。于谦曲意答应了,通过宦官向景帝提及了这件事。景帝依稀还记得这个人就是当年提议南迁的徐珵,印象很不好,认为他会教坏学生,便没有同意。徐有贞并不知道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以为是于谦从中作梗,遂衔恨在心。夺门之变后,徐有贞是最想除掉于谦的人,因而在英宗尚在犹豫时,极言于谦必须死,其中不乏私心。 。于谦是在传统思想文化熏陶下的官僚士大夫,性格刚正不阿、洁身自爱,不会接纳也不会融入官场的人情世故中。而以徐有贞和石亨为代表的另一种官僚集团,抱着强烈的政治动机,到处投机钻营。他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不讲究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是一切从个人私利出发,树党营私。以于谦的操守和性情,被传统社会的官场所边缘化,为同僚大臣所孤立,是很自然的情形。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官僚集团或许还能容忍于谦的存在;一旦天下无事,于谦必然会被排挤,甚至遭到杀害这样的奇祸。在北京保卫战之后,即使于谦多次请辞避让,极力想逃离政治斗争的漩涡,但悲剧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于谦至死都不明白,他那样身体力行地按照儒家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什么反而还会招来祸端。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从更立太子到复储风波,短短数年之间,明朝发生了那么多的事件。这些事件中,有的豪壮,让人激情澎湃,让人热血沸腾,如于谦主持的北京保卫战;有的沉重,让人窒息,让人绝望,如功臣于谦的冤杀。在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中,在宫廷政变、政治权术中,不乏形形色色的人物,也总能见到光怪陆离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每个人的操守。也许随着时间飞逝,有些事不再清晰,有些人不再被记起,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些事情让人记起,有些人值得牵挂。于谦正是这样的人,他也做过这样的事。
满意请点赞

❺ 两袖清风的于谦的故事有哪些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 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

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入京》

明代:于谦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译文:

绢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除百姓的不满。

(5)于谦回京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明英宗时,贪鄙成风,地方官进京,不带重金厚礼是办不成事的。时任地方巡抚的于谦,却每次进京都是两手空空,连绢帕麻菇之类的土特产也不带上一点。并口占《入京》此诗。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进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了。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

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

❻ 为什么现在有人说古代的于谦死得不冤死得活该呢

于谦出生于明朝的一个书香门第,少年时期刻苦读书,年仅二十三岁就考上进士踏上仕途.因在任职御史时严厉斥责朱高煦犯上作乱,于谦得到了明宣宗的赏识,破格提拔为巡抚。

可以说,没有于谦,就没有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大明的存续将成为疑问,或者像南宋一样偏安一隅。于谦也因功升为少保,总督军务。

于谦为什么会死

也先看出了明朝不会花任何代价再换取明英宗,就将其还给了明朝。期初景泰帝不愿意迎接英宗回来,担心自己的帝位不够稳固,于谦给他吃了颗定心丸,向他保证帝位不会更改。景泰帝一向听从于谦的意见,于是英宗得以还朝。

但是做惯了皇帝的景泰帝还是对自己的哥哥放心不下,派人将其幽禁起来,吃饭都只能通过一个小孔递进去,英宗就这样被关了整整七年。直到景泰病重,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得以复辟。

❼ 于谦入狱后说可以证明他的清白,英宗听后说了什么

英宗听了之后说:“清白也要杀你!”因为要想让朱祁镇的复辟合法化,那就必须处死拥立朱祁钰的于谦,于谦其实就是政治牺牲品。朱祁镇承认于谦的功劳,但也确实不得不杀于谦。


然而襄王府印却是真的不见了,但不是被于谦拿走,而是被朱祁镇的母亲张太后拿走。朱祁镇年幼继位,张太后担心朱祁镇无法胜任,便有意让襄王进京继位,此事遭到众人的反对,后来就不了了之了。虽然众人得知了府印的去向,但是于谦还是得死,因为朱祁镇下定了决心要他死。

❽ 什么是正直清白的于谦

于谦,字廷益,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永乐十九年,他24岁时考中进士,宣德初年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明宣宗很赏识他的才能,破格提升他为河南、山西巡抚。尽管身居高官,他日常的生活却过得非常俭朴,吃住都十分简单。

明宣宗去世以后,9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史称明英宗。因皇帝年少,宦官王振专权,把持朝政。王振勾结内外官僚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大臣们都把他称为“翁父”。于谦看不惯王振专擅朝政,从不逢迎他。为此,王振对于谦非常嫉恨。

当时,外省官员进京朝见皇帝或办事,都要贿赂朝中权贵,否则寸步难行。于谦在担任巡抚从外地回京时,他的幕僚建议他也买些蘑菇、绢帕、线香之类的土特产孝敬权贵,以便仕途通达,遇事也好办一些。于谦却从不肯这样做。他甩了甩两只宽大的袖管,说:“我只带来了两袖清风!”

回到家里,他为此还写了一首题为《入京》的七绝诗。他在诗中写道:“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于谦虽身居高位,心里想的却是寻常百姓,宁肯自己两袖清风来去自如,也不愿违心行事,免得死后,再被人指着自己的尸骨说长论短的。

在于谦传世的诗篇中,还有一首《石灰吟》,诗是这样写的:“千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全诗正气凛然,豪迈磊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了他的胸襟和心志。

“一生清白”,“两袖清风”,这其中的两个“清”字,不正是对于谦人生的真实写照和崇高评价吗?!

❾ 于谦对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做出了什么贡献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就在土木之变后仅仅三个月,也先经过充分准备,亲率大军,挟持英宗,在太监喜宁的引导下,扬言送英宗回京,南下进抵大同城下,要求大同守将去瓦剌军营朝见明朝皇帝英宗。也先的如意算盘是用英宗做招牌,胁迫边防守将出见,乘机将其扣留,迫使边关守军不战而降。大同总兵早已识破其阴谋,派人告知也先“明朝已有国君”,使也先无计可施。也先在大同诈骗不成,未敢强攻大同,就率军从大同城东门外南下,分兵两路,一路攻陷居庸关西南的白羊口,另一路攻破紫荆关。两路瓦剌军队,兵锋直指北京。

于谦接到大同总兵关于瓦剌入侵的战报后,就积极进行北京保卫战的准备。

明廷下令各地的宗室诸王,急率精兵来京勤王,并任命于谦提督各营兵马,都指挥以下不听从于谦命令者,可以先斩后奏。又赦王安、王通等出狱,要他们协助守卫京城,戴罪立功。同时还宣布了分奇功、头功、齐力的三等赏功办法,鼓励将士卫国杀敌。

如何才能守卫北京?当时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兵马司建议,拆毁城门外民房,以便屯驻军队,利于战守;都督王通主张,发动军民在城外挖深壕据守;总兵石亨认为,军队全部撤入城内,坚壁据守。于谦都不同意这些意见。他认为:“瓦剌现在非常嚣张,据守不战,表示我们害怕他们,更会助长敌人的气焰。”因而主张列阵城外,坚决迎战敌人。他分别将二十多万明军,列阵北京的九个城门外面,具体的部署是:于谦自己和石亨及副总兵范广、武兴等率主力列阵德胜门外,都督陶瑾在安定门外,广安伯刘安在东直门外,武进伯朱瑛在朝阳门外,都督刘聚在西直门外,副总兵顾兴祖在阜成门外,都指挥李瑞在正阳门外,都督刘德新在崇文门外,都指挥汤节在宣武门外。部署到位后,关闭九个城门,以示断绝退路决一死战的决心。

十月十一日,瓦剌的大军进抵北京城下。也先率主力列阵西直门外,而让英宗前往德胜门。英宗在瓦剌的指使下,给皇太后、景泰帝和文武大臣各写了一封劝降信。瓦剌把英宗拥到德胜门外的土城上,要明朝派大臣“迎驾”。明廷临时升通政司参议王复做礼部侍郎、中书舍人赵荣做鸿胪寺卿,派他们二人出城去见英宗。瓦剌为了夸耀自己的武力,在接见明朝这两个使者时,大摆兵仗,杀气腾腾,并借口这两个人的官职小,不与他们谈判,要明朝派于谦、石亨、胡荧、王直前来谈判,并开出大量金帛的价码。

这时,景泰帝和一些朝臣,畏于瓦剌的军势,想派大臣去与瓦剌进行和谈。他们派人去问于谦的意见,于谦果断地回答说:“现在我只知道抗击瓦剌,和谈的事我不愿听到。”大家见于谦没有商量的余地,也就再没有人敢提和谈的动议了。

于谦密切注意瓦剌军队的动向,寻机加以袭击。瓦剌军抵达北京城外的当天,于谦就派副总兵高礼、毛福寿等率军至彰仪门北进行迎击,斩其前锋数百人。明军首战获胜,士气大振。

接着,于谦又在夜间派兵偷袭瓦剌军营,也取得小胜。十三日,瓦剌军和明军在德胜门外展开决战。于谦先派石亨率军埋伏在道旁的空房内,然后派骑兵诱使数千敌骑进入埋伏圈内,伏兵发射火炮火铳,敌军死伤无数,连号称铁颈元帅的也先弟弟孛罗,也被火炮击毙。瓦剌的主力转攻西直门。南北的明朝援军赶到,与驻守的明军三面夹击,当地百姓也升屋呼号助战,投掷砖石击敌。瓦剌军不支,向西南退去。围攻居庸关的瓦剌铁骑五万,由于明朝守军汲水灌城,水结成冰,他们根本无法接近城垣。也先见瓦剌军在明军的顽强抗击之下,屡战不利,手中的英宗失去诱降作用,又听说各路援军即将到达北京,担心后路被切断,只得下令退兵。十五日夜间,瓦剌军偷偷拔营,带着英宗,经过良乡西,向北退去。于谦得知瓦剌撤退的消息,立即派石亨率各路军发火炮袭击敌营,并乘机追击,杀伤瓦剌军一万余人。

至此,北京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战后,明廷论功行赏,晋升于谦为少保,总督军务。于谦辞让说:“边境还有敌人的营垒,这是我们做大臣的耻辱,还有什么脸得到国家的赏赐呢!”表明他保卫国家的赤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