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瓦剌是什么,明朝于谦与瓦刺在北京打仗中的瓦刺是什么

是元朝北迁以后分裂出的政权,明朝北逐元人,元顺帝后政权一分为二,一为瓦刺,一为靼鞑,在明朝初期和中期成为边疆大患

Ⅱ 关于于谦的介绍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Ⅲ 持之以恒的名人有哪些

林肯、李白、屈原、詹天佑、陆游。

1、林肯

1832年,林肯失业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可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 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他又 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2、李白

李白小时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见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 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 李白顿时领梧,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於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3、屈原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4、詹天佑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最终在他的坚持下,成就了一番事业。

5、陆游

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Ⅳ 知道蒙古史的请回答:绰罗斯·马哈木为什么会死在里海

绰罗斯·马哈木是卫拉特蒙古的首脑,当时蒙元已经被明打败,卫拉特蒙古多次参与树立新的汗王的内部纷争,控制从贝加尔湖西岸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整个西蒙古地区。
1412年,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击败残元末代皇帝额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军队,夺取了汗位。后因永乐亲征,未能阻止明朝军队进入蒙古草原,马哈木逃走,汗位重新归蒙元后代的系统。随后明永乐皇帝为打败残元势力(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支持蒙古卫拉特,造成蒙古人之间的混战。据说马哈木就是在与蒙古直系间的战争中阵亡的。

Ⅳ 大明王朝中大明跟马哈木打赢了吗

大明王朝钟大明和马哈姆打仗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说是打了一个平手,把对方打败了以后大名也是损失惨重

Ⅵ 大明风华中,那位潜伏大明20年险杀朱棣的马哈木,到底什么来路呢

《大明风华》中,也许是因历史上的朱棣过于无敌,所以故意给他找个死对头。也许是为了突出瓦剌的强悍,为后来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寻个理由。马哈木,这位历史上却有其人的瓦剌老大,就华丽变身成了一位全能“战神”。



这就是历史上的马哈木,什么潜伏大明20年,大败明军,并险杀朱棣和朱瞻基,完全是在开玩笑呢。从史料中就能看出,朱棣自始至终,根本就没把他当盘菜。




Ⅶ 于谦是哪个朝代的人

于谦祠在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原有门匾书“于忠肃公祠”。于谦(1398一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土木之变”后,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率军民保卫北京城。英宗复辟后以“谋逆罪”于天顺元年(1457)将于谦杀害。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特诏追认复官。将其故宅改为忠节祠。万历十八年(1590)时改谥“忠肃”,并在祠中立于谦塑像。清顺治年间,像毁,祠也废。清光绪年间又重建。祠坐北朝南,东为于谦故宅,毁于清初。光绪年间重修。院内东侧建有奎光楼,为两层小楼。上层为魁星阁,悬“热血千秋”木匾,正房5间为享堂,硬山合瓦顶,内供于谦塑像。1890年,义和团曾在此设神坛。1976年魁星阁在地震时被震毁,小楼亦被拆除。祠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Ⅷ 哪为老兄可以提供以下明朝时期瓦剌的资料!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外交,和国王的称谓!!

瓦剌,明人对西部蒙古的称呼。元时称斡亦剌,又作卫拉特或卫喇特。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区(今叶尼塞河的八条支流地区)。人数众多,有若干分支,各有自己的名称。元时开始南下,定居于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广阔草原的西北部,并改狩猎经济为畜牧经济,兼营部分农业。瓦剌有四大部或四万户, 简称“四”(蒙古语D

Ⅸ 于谦死后,瓦剌为什么不卷土重来呢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一个事儿,土木堡之变中明朝的局域对手确实是瓦剌,但是整体对手其实应该叫蒙古诸部联军。也先是兵分四路进攻明朝,但东路进攻辽东的是名义上的草原共主、黄金家族后裔脱脱不花(鞑靼)和兀良哈部。而西路进攻甘州的是鞑靼部的阿噶多尔济。

中路那两支军队倒都是瓦剌人,但是进攻宣府的阿剌知院也不是也先的嫡系,他相当于是瓦剌部里的独立军阀。也先真正能掌控的军队就是跟他进攻大同一线的那些,说起来数量并不多。

其实这是草原上的惯性,多数有名的什么什么汗其实就是个盟主,不一定哪天就得被人挂掉。只是土木堡那阵子正好也先是盟主,但他的实力其实并不完全来自本身努力,是爷爷马哈木,老爹脱欢两代人跪舔明朝换来的。

总结起来吧,1457年于谦被害时也先最起码都挺尸两年了,瓦剌也被打的接近不了明朝边关。别说他们没实力再卷土重来,就算有实力也得先过鞑靼那关。事实上之后多年袭扰明朝边关的都是鞑靼部,明朝也习惯性的把鞑靼的可汗称为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