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马季的小品<<宇宙牌香烟>>是几几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

马季与“宇宙牌”香烟

黑龙江穆棱烟厂生产的“宇宙”牌香烟与马季的相声有一段不解之缘。1984年春节联欢会上,著名的相声演员马季表演了一段推销“宇宙”牌香烟的单口相声,用以讽刺社会上那种夸大其词、名不符实,在产品生产和销售中弄虚作假的歪风。这位笑星,身着一件普通的篮色中山装,头戴一顶篮色的帽子,右手提一只黑色的小提兜,左手拿着一盒“宇宙”牌香烟,他那绘声绘色、维妙维肖的高超演技和入木三分的形象刻划。使人至今音如在耳,形犹在目。当时,我国尚未有“宇宙”牌香烟。黑龙江省烟草公司和穆棱烟厂敏感的企业家们从艺术家的表演中获得了“灵感”,及时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马上推出了“宇宙”牌香烟,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后来,他们又与昆明卷烟厂联合,不断提高和改造“宇宙”牌香烟的质量。

笔者见到的“宇宙牌”香烟,是一种翻盖红盒。“宇宙牌”三个字是黑体字,白底金边。烟盒上有旋转的地球,周围有三颗金光灿烂的星星。其卷烟的吃味在我国的卷烟产品中属于中档的水平。当笔者正撰写这篇文章时,又一次品尝了“宇宙牌”。

马季作为这种香烟的命名者,看到企业的进步和卷烟质量的提高,心里十分高兴。在一次宣传计量法的晚会上,马季在相声中列举了众多的国内外名优卷烟之后,特意说了一句“还有我们黑龙江省的‘宇宙,牌香烟”。

㈡ 马季最得意的六位弟子是谁

马季最得意的六位弟子排名如下:

姜昆、冯巩、刘伟、赵炎、笑林,还有一个幕后弟子廉春明。



本来第六个位置应该留给王谦祥李增瑞二位,祥瑞组合是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对。不过他们跟廉春明比起来,确实稍有不及。廉春明作为相声界的创作大V,虽然没有正式拜师马季,但马季弟子都是尊他为大师兄。毕竟相声表演可以打磨提升,但创作能力是很难练的,廉春明这种顶级相声编剧,那就是给演员赏饭的人,所以马季才会对他言听计从,比如给德云社题字,那就是廉春明在中间撮合的,不是某些粉丝幻想的马季多么崇拜郭德纲,马季到去世都没听过郭德纲一句相声,纯粹是廉春明这个干爹在帮郭德纲的忙呢。

㈢ 马季喝酒相声顺口溜“能喝半斤喝八两……”

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员工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员工我放心;能喝一斤喝一桶,这样员工提副总;能喝一桶喝两缸,这样人找不着了。

"顺口溜"主要是反映讽刺社会的诸多不良现象,多与时事有关,在褒贬意义上有鲜明的倾向性,与"民谣"定义相吻合。

(3)小品相声马季扩展阅读:

喝酒的顺口溜:

1、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2、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

3、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不算酒,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还在吼。

4、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只要心里有,茶渴也当酒。

5、酒是纮食纾越喝越年轻。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踁怕踁!

6、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㈣ 求一小品 是在快乐驿站看到的 好像是马季演的

这个是相声……《假行家》
是由张寿臣先生整理创作的,后经过叶利中先生和刘宝瑞先生的改编再创作

㈤ 马季因哪个相声被封杀

央视有用“私刑”的传统,这“私刑”就是比什么都毒的封杀!从我记事起,我记得遭封杀第一人是马季。马季当时是相声界除了候宝林大师外的一个大师级的人物,也是桃李满天下,他的弟子姜昆也风头正劲。可不知什么原因,马季被封杀了。随着央视敢拿马季这一相声领袖级的人物开刀,杀虎给猴看,文艺界那个不在央视帝国前府首贴耳,那个还敢放个屁!也就是今天了,央视不让你赵本山进贵宾室休息,你竟敢罢演。如果你赵本山后边再有个赵本山,可以压住春晚台,你赵本山早歇菜了,还不知你现在是卖红薯还是抱孩子呢。第二个遭封杀的是陈佩斯与朱时茂了,为什么遭封杀?就是央视出版人家的小品,这陈佩斯也是条汉子,硬硬把央视告上法庭,主张自己的版权。要是换了别人敢吗?想一想也吓死你。到了二00五年,在超女席卷天下之时,央视不让你张靓颖们上一个镜头,由封杀变成抹杀,我想这还是个面子问题。这封杀,央视也有用对地方的时候。那一年记不清了,就是英超开赛,代理权让个香港公司代理去了,央视也是硬硬一年时间没有上过英超一个镜头。谁让世界正处在中国新经济时代呢。第二年,英超不是学乖了吗?如果当时有了小贝,这样做还不知让多少小贝迷们不能入睡了。可喜的是近半年马季上央视了,可我看到马季他老了,力不从心了!

㈥ 马季的小品《传谣》的台词

马季的小品《传谣》的台词

甲:我认识您!
马:认识我?
甲:咱们不是外人哪!
马:怎么?
甲:你们相声界的,哎你··我的朋友太多了,相声界,熟人多啊。
马:这么问你吧,相声界里你最要好的朋友是谁?
甲:我最好的关系,铁哥们。
马:谁呀?
甲:马季!
马:不可能啊!你这个···
甲:我跟你说,坏了。
马:怎么了?
甲:马季最近出事了。
马:出什么事了?
甲:马季他呀,我告诉你。(靠近耳朵)
马:大声说,让大家听见!
甲:马季他呀!
马:出什么事?
甲:你可别传出去!
马:我··我不传,你说你说。
甲:传出去不好啊,对不对?
马:我知道我知道,你说呀。
甲:马季他呀(靠近耳朵)你可别告诉马季去!
马:我不告诉他,你说怎么了?
甲:马季他呀,马季他,昨天晚上回到家,一不留神。
马:啊?怎么了?
甲:噗····!他下了一个蛋!下了一红皮的鸡蛋哪!
马:别说了,你这是谣言呢你这是!怎么可能哪?
甲: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马:那也不能是马季下蛋哪!
甲:是啊,起初我觉得也太神了!
马:是啊
甲:你想,马季怎么可能下蛋哪?
马:就是嘛··
甲:再说了,马季人家这么忙,他也没工夫下呀!
马:有功夫他也不能下蛋哪··
甲:是啊,后来我把这道理琢磨明白了。
马:怎么个意思?
甲:他是这么回事,马季他呀,他是因为这个,偶尔,啊不是,没留神,啊这个,一努力,哎·哎,噗···!巧劲儿下一鸡蛋。
马:巧劲儿?你听着都是人话吗?社会上专有这么一种人,就是这样造谣,他不管这个事实是怎么回事,这种人不像话啊
甲:你呀,你不相信事实,以后什么事儿也不跟你说了,这老头儿!哎··哎··哎,哎那位,我有新闻告诉你,哎,别走!
乙:老头儿!你好你好
马:又来一位
乙:你可越活越年轻了啊···
马:哈,我还越活越年轻了?
乙:今年80几了?
马:什么眼神儿啊这是!
乙:不是,我就看着你这长相,你长得可比马季年轻多了。
马:你认识马季呀!
乙:什么话呀!我从小看着他长起来的。
马:嘿··又来这么一位!
乙:有日子没看见马季了吧?
马:是啊。
乙:知道吗?
马:怎么了?
乙:出事儿了!
马:大点声说,怎么回事?
乙:大声说?
马:出什么事儿了?
乙:昨天晚上,马季刚到家,一不留神~~
马:噗···!他下了一个鸡蛋!
乙:你也知道啊!
马:我知道
乙:造谣!那纯粹是造谣!我告诉你,现在有些人哪,就是这样,听风就是雨,知道一个敢喊仨!马季下鸡蛋?绝对不可能!
马:不可能吧!你说他怎么回事?
乙:其实是这么回事儿!马季刚回到家,一不留神,噗···下了个鸭蛋!咸鸭蛋那··
马:到他这儿变鸭蛋了!还是咸鸭蛋!
乙:没错儿啊
马:像话吗?
乙:有人现场参观了。
马:有人看见了吗?
乙:对呀!
马:马季下蛋??
乙:当然了!你这种怀疑也是有道理的。
马:就是嘛!
乙:为什么呢?因为马季下蛋,他没这功能呢,你甭说那个了。
马:对对对,
乙:但是这话得两头说。
马:两头说?
乙:你得反过来想想啊
马:怎么反过来想?
乙:马季他不是一般的人哪。那这能耐大啊!那什么事儿干不出来啊。
马:我这胆子也太大了。
乙:你这老头儿,我这么给你讲,你···你怎么解释,你怎么不通情理哪?
马:你这解释什么了你这是!
乙:你要这样我不告诉你了,我真是,我找,哎,哎,别走!哎,我这有新闻!
丙:老头儿!老头儿!你看,还在这工作呢?
马:还在这工作呢。
丙:别介,别那么大气儿!这地扫的还挺干净。
马:我扫地来了这是?
丙:老头儿,老头儿!我知道你有意见,说点儿别的。就是想给您打听个人。
马:打听谁?
丙:马季你认识吗?
马:那小子我不认识!
丙:你连马季都不认识?
马:啊,我就认识姜昆。
丙:那小子不用认识他!
马:好嘛。
丙:咱们不说他了,咱说说马季。
马:马季?
丙:你不是不认识马季吗?我告诉你,马季最近出事儿了。
马:哈哈哈,出什么事儿了?
丙:马季呀,马季那天,你可别跟别人说啊,他蹲在那块儿,嘿,他使劲儿···
马:啊,使劲儿,噗···他下了个咸鸭蛋!对不对?
丙:我给你讲,像你们这种老头儿,你,觉悟不高。
马:怎么了?
丙:你认识东西太浅,马季根本就没有下咸鸭蛋!
马:对不对···
丙:哎,下的是鹅蛋!
马:鹅,个大了又!
丙:对呀,对,我看见了!
马:你看见了??
丙:我开始我不相信,像这个马季,怎么能下这么大个鹅蛋呢?
马:啊?
丙:后来我说我去看一看,我一看,哎呦,那鹅蛋跟马季的脸蛋儿哦···
马:行行行···这不大可能!
丙:这怎么不可能啊?
马:你看见他下了吗?
丙:我看见了!
马:他下了个鹅蛋吗?
丙:下的是鹅蛋!
马:不可能!
丙:你看看,我明明看见了!
马:马季他绝不可能下蛋!
丙:你怎么知道马季他~~~你认识马季吗?
马:我就是马季!他能下蛋吗?
丙:你一扫地的老头儿你冒充马季!你造谣!我跟你讲···
马:我造谣啊···
丙:你真是马季?
马:啊,
丙:相声演员?
马:太对了!
丙:下一鹅蛋?
马:这····~~~~
丙:不是,你不是说~~~马季下了鹅蛋,我们大家伙都看着,现在所有人都知道~~~
马:不可能!不可能是事实,你这是瞎传!
丙:你太固执了!
马:你听谁说的~~你?
丙:你,你,我说了你都不信!
马:你说的我才不信哪`
丙:我问问~~~~哎哎,有人,你过来,过来,过来!你问问,你问问,对不对?!他不信,你说,怎么样?下蛋了吧?
乙:啊,是啊,
马:你听谁说下蛋了?
乙:我 ,听人家说的
马:你也听人说的?你听谁说的?
乙:我听啊,哎,哎,过来,过来,过来!
马:你说,马季下蛋你听谁说的?
甲:是,我听别人说的。
马:你们全听别人说的?
甲、乙、丙:是啊!
马:刚才你们说的时候跟你们看见一样啊。
丙:我跟你说啊,这件事儿,这叫无风不起浪啊,你就说的他有眉有眼的,大伙好相信。但是他这里面有点儿~~~
乙:是,我说的鸭蛋,你怎么说鹅蛋呢?
马:就是啊。
丙:我说鹅蛋,我是因为,我想~~~你像马季,马季他是~~~这个,这个,大腕儿,大腕儿他下大蛋哪!
马:没听说过!你这叫什么根据?你听谁说下鸭蛋的?
乙:我听他说的呀!
甲:是啊,我听说是下鸡蛋,你怎么说下鸭蛋哪?
乙:马先生爱吃烤鸭子!下就下鸭蛋呗!对不对啊
马:没听说过,你听谁说马季下蛋了?
甲:我听上海人说的啊。
马:上海人说马季下蛋吗?
甲:上海话管马季叫什么呀?
马:叫马季(母鸡)呀!
甲:母鸡不是下鸡蛋吗?
马:嗨!根据是这个啊,你们这叫以讹传讹!
甲:这么说,你没下过蛋哪?
马:下蛋是下蛋了!
甲、乙、丙:下了?
马:我就下了一恐龙蛋!
甲、乙、丙:更值钱了,下恐龙蛋.
马:一个星期以后,就孵出一小猪来,那猪还没腿!跑的还挺快,好容易把他逮住了一看~~~、这猪没脑袋!
甲、乙、丙:没脑袋?
马:别看没脑袋,吃东西吃的是滚瓜溜圆,那嘴一张~~
甲:我说你等会儿~~这猪没脑袋?
乙:吃东西特别香?
丙:那他嘴哪呢?
马:全长你们这儿了!!

㈦ 相声马季下蛋是哪年春晚小品

1986年春晚相声,作品名叫《传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为央视春晚或春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

晚会涵盖小品、歌曲、歌舞、杂技、魔术、戏曲、相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把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入到狂欢之中,打造“普天同庆,盛世欢歌”的节日景象。

1986年,蒋大为演唱了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全中国广为传唱。陈佩斯和朱时茂则继续搭档,推出了另一个让人捧腹的小品《羊肉串》,批判了部分不良商贩的丑恶嘴脸。

从该年起,很多类型的节目都成为固定模式延续下来。不少小品和相声成为街头巷尾口口相授的段子

㈧ 说相声的马季和谁是一辈的他是姜昆的老师吗

马季(第三代相声演员)的同辈相声演员:贾振良、黄铁良、杨紫阳、马季、胡必达、殷培田、贾冀光、丁广泉、康达夫、李如刚、吴兆南、于世猷、郝爱民、师胜杰等。(都是侯宝林老师的徒弟,与马季是师兄弟)。

马季是姜昆的老师,也是、赵炎、刘伟、冯巩、笑林、王谦祥、李增瑞、韩兰成、刘喜尧、彭子义、常佩业、黄志强、黄宏、尹卓林、姚新光、李国修、赵龙军、邢瑛瑛、刘立新、侯冠男、张庆等人的老师。

(8)小品相声马季扩展阅读

1、马季

原名马树槐,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黄庄村,中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1956年,被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工作,并拜侯宝林为师学习相声。1983年,担任首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策划和主持人。

2006年8月10日,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奖结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马季获得终身成就奖。2007年5月,出演的民国情感剧《旗袍》播出,马季在剧中中饰演古道心肠的汤老板。

2、姜昆

1950年10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烟台市,中国内地相声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975年被选到黑龙江代表队,准备了半年,76年到了北京参加全国曲艺汇演,在知青返城的大潮前,被中国广播艺术团选中来到国家一级说唱团当上相声演员,从师马季学说相声。

1978年底,他以最年轻的代表身份,参加了文革后的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并被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选中了他当主持人,并参加创作。

㈨ 相声大师马季的坎坷人生

马季说了整整50年的相声,带给观众半个世纪的欢声笑语。回望这位相声大师的艺术人生:广播匣子给他相声启蒙、茶社剧场里吸取相声营养、拜师学艺发掘相声传统、艺术创新用相声针砭时弊,直到退居二线力捧相声新人,相声艺术融入了马季的生命,他成为一代相声人弘扬相声艺术的缩影。

苦涩童年

像许多年过古稀的人一样,马季生于旧时代,成长于新时代。他的童年是苦涩的。因为家里穷,哥哥马树梁到天津学徒;妹妹马淑珍去了河北香河;马季跟着远房亲戚,到上海做学徒。

宏德织造厂专门织造“德”字牌的枕套和台布。傍晚,掌柜的下班回家,师傅又不在,发行所就成了小学徒的天下。这里有台收音机,马季听着节目半天不挪窝,《报菜名》、《开粥厂》、《批三国》、《地理图》、《大上寿》、《醋点灯》,都是他爱听的。如果不是时局发生历史性的转折,马季也许会继续在商海里浮沉。然而,命运之神把他推上了崭新的生活道路。

崭露头角

1953年3月,马季成为新华书店华北发行所的正式职工。每逢周末,工会都举办舞会或联欢活动。马季大展其才,最拿手的节目还是相声。

每逢假日,马季就泡在茶社和剧场里。听相声,手也不闲着,一手拿个馒头,一手拿支笔,边听边啃边记。在这段日子里,侯宝林、郭启儒的《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八扇屏》,高德明的《醋点灯》、《不离婚》,王世臣、赵玉贵的《一贯道》等,在他面前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1956年初,北京市举行工人业余曲艺观摩会演。马季参赛的曲目是相声《找对象》,讥讽一个以貌取人的青年工人,险些上了特务分子设下的圈套,荣获一等奖。随后,马季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曲艺会演,他参赛的相声《都不怨我》讽刺某些邮政工人不负责任,屡屡出错,却总是说:“都不怨我。”到场观摩的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白凤鸣、相声大师侯宝林也极为赞赏,侯宝林高兴地说:“我可找到学生了!”

两次机遇

1956年,马季正式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当时领导确定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都是马季的老师,侯宝林为责任老师。4个名师教一个,还愁不成才吗?

1957年,中国广播说唱团的全国巡回演出对马季的技艺是一个大的促进。马季的场次一般放在前面,下场以后,他站在幕边,端着茶杯,准备为老师润嗓子,同时全神贯注地观摩老师的表演。巡回演出归来,中国广播说唱团分为两个演出队,马季独领一军。这样,他异军突起,迅速打开了局面。

1961年,戏曲、曲艺界规模浩大的挖掘传统遗产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整理传统相声80段,付印成书,就是曲艺界人人皆知的“四大本”。当时马季获得一套“四大本”,如饥似渴,反复阅读。因为深深地扎根于传统相声艺术,马季势头迅猛的创新活动才根深叶茂,历久不衰。

“文革”后的再崛起

马季为相声事业拼搏几十年,先后有两度崛起:一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拼搏中崛起;再就是“文化大革命”后的再崛起。

还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期间,马季就创作了相声《老站长》。回到北京后,他又改写了脍炙人口的相声《友谊颂》。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相声《舞台风雷》、《白骨精现形记》。率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相声。开创了相声露演于广交会之先河,演出了《新桃花源记》。“马季相声作品演出会”在全国六省巡回演出,大受欢迎。

马季的再崛起还表现在拓宽相声的题材方面,新创作品几乎囊括了古今中外、五行八作,清晰地勾勒出相声从市民艺术向全民艺术过渡的轨迹。其中最令人赞赏的是古为今用和针砭时弊。马季创作了许多歌颂型相声的精品。比较而言,难度比创作讽刺型相声要大些。马季把相声与对外开放和中外交流结合起来,创作了《友谊颂》、《彬彬有礼》、《我爱新加坡》等佳作。

春晚上的“马主持”

从1983年起,马季一连三届参与主持春节联欢晚会,博得“马主持”的美名。除马季外,参与主持的还有姜昆、王景愚、刘晓庆,号称四大主持。他们除了担任主持外,还要奉献拿手节目。许多届春节联欢晚会上,马季都推出脍炙人口的新作,主要有《成语新篇》、《山村小景》、《说一不二》、《“宇宙”香烟》、《卖酒》、《五官争功》、《训徒》、《送别》等。

《“宇宙”香烟》最轰动。有人说它像单口相声,有人又说它像独白剧,其实,它兼具二者的优势而又独辟蹊径,成为既成功运用电视手段而又突出语言特色的小品,语言高度夸张,自铺自刨,自捧自逗,收到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生动地体现了相声的魅力;而情节的曲折跌宕、首尾贯通,又体现了戏剧的某些特色。

古稀之年心不老

“你弄错了!我今年不是72岁,是27岁!我还年轻,退啥休呀,我得把相声永远说下去!生命不息,相声不止!”久未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的马季,2006年国庆节期间亮相第三届CCTV相声大赛现场,做大赛监审组专家评委。

马季披露自己的退休生活:“说起我退了休,其实压根儿就没有退!我现在在家中享受的是快乐相声生活。如果没有外出讲课的话,我的生活一般是这样的:早晨7时起床,散步30分钟,然后练习书法1个小时;8:30吃早餐,9时到12时写书,整理相声段子;12:30午餐,饭后午休90分钟;下午3点到7点传帮带徒弟或者看书,7点晚饭后散步30分钟;8点看电视2小时,10点读报1小时,11点睡觉。”

为什么马季不上舞台演出,也不公开露脸?他说:“我都七十几岁了,应该把舞台让出来,让年轻人多演,我还折腾什么呀。我现在每天忙着把我几十年从业的相声经历和精品传统段子一一写出来,希望对有志于从事相声行业的年轻人有所帮助。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干吗老让大家惦记着。要那名干什么?谁不知你身上有几两肉?”宗禾

■特别节目预告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专访马季,讲述他相声背后的人生故事。

凤凰卫视12月23日16:40、17:02,24日21:40播出

相声大师马季去世

他把欢笑带往天堂

马季经典相声

《"宇宙"香烟》片段)

同志们呀,我们还准备采取有奖销售的办法咧。怎么叫有奖销售呢?你有我一套图案,你可以上我厂领取20英寸彩色电视机一台,千载难逢,机会难得呀。请你从速购买,电视机我们发完为止。那位同志说,你们厂里准备了多少台电视机呀?跟你说实话吧,我预计今明两年还不会有人领走咧。咋回事儿呢?每套图案我都少印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