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跪求相声稿子!!!要有时代朝气,没有脏话,力求搞笑,适合大型汇演表演

《打造阳光心态》
甲:哎,今天你“阳光”了吗?
乙:啊?今天我很“黑暗”。
甲:什么呀。
乙:有你这么问的吗?什么叫“今天你阳光了吗” ?
甲:我是问,今天你的心态是不是很阳光?
乙:心态很阳光?什么意思?重要吗?
甲:太重要了。
乙:是吗?
甲:我跟你说啊,现如今,我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意度在下降;收入在增加,但道德水平在下降;医疗水平在提高,但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我们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多,享受的快乐越来越少;道路越来越宽,视野越来越窄;楼房越来越高,心胸越来越窄;住的房子越来越大,房子里边的人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真心相处的朋友却越来越少;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深入的交流却越来越少。
乙:还真是这样。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甲:有些人是拿起筷子吃肉,吃了还不开心;放下筷子骂娘,还不准咱娘生气。
乙:咱娘太伟大了。
甲:有阳光心态的人,应该是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感谢娘,赞美娘。
乙:要知足,要有感恩的心。
甲:对喽。
乙:哎,说了半天,什么才叫做阳光心态?
甲:阳光是世界上最光明、最美好的东西,它能驱赶黑暗和潮湿,温暖我们的身心。阳光心态就是拥有一种积极、健康和充满关爱的心态,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
乙:带来阳光,照亮他人生命的人,自己也会沐浴在阳光下。
甲:对喽!如果你心情好,你会发现沙漠在为你唱歌,小草在为你起舞,你的内心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嗅到阳光的味道,你会拥有阳光般的笑容,感悟生活、笑对人生。
乙:多好啊!如果心情不好呢?
甲:如果你背对阳光,见到的只能是长长的阴影;如果你的内心是一块冰,即使融化了也还是零度。你会认为沙漠就意味着荒凉绝望,小草是那么渺小可悲;你会觉得开放的玫瑰在留泪,奔腾的小溪在哭泣;你会认为“神七”上天没必要,喜欢听相声的全是“傻帽”。
乙:是吗?
甲:是啊,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乙:就是。
甲:有时候,心态也能决定命运,从古到今,都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乙:比如说?
甲:古时候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了一口棺材。张秀才说,真倒霉,碰上了棺材,这次考试死定了。
乙:运气不太好。
甲:刘秀才不这么看。刘秀才说,棺材,棺材,升官发财啊,我的运气来了,这次准能考上。
乙:这位真想得开。
甲:两个秀才到了京城,都进了考场,二人心态不一样啊,张秀才老想着路上遇见棺材,我怎么那么倒霉呢?这次别指望高中了。早点回家吧,回家路上可别再碰上棺材了。再要碰上棺材,还不知会不会碰上什么更倒霉的事呢?万一有个意外,我媳妇会不会改嫁啊?(问乙)会不会?
乙:我那知道?!
甲:净想这些,能考好吗?不用说,张秀才落了榜;刘秀才呢,认为自己运气来了,可得好好把握,发挥得就特别好,真就还考上了。回家后,两个秀才都跟自己媳妇说:我靠,哪口棺材可真灵啊!
乙:真灵!
甲:再说个现在的例子。崔永元知道吧?
乙:知道,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听说得了抑郁症了。
甲: 小崔,那可是爹妈眼中的好儿子,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女儿眼中的好父亲,邻居大妈眼中的好小伙子,广大观众眼中的好主持人,你说,这么好一个……好人,他为啥就“抑郁”了呢?
乙:为啥?小崔,小崔,倒霉催的?
甲:(端详乙)不得了,原来你是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啊。
乙:不敢当。
甲:小崔的病因还真让你说中了。
乙:啊?还真是倒霉催的?
甲:可不是吗?小崔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看过吧?
乙:看过啊,太好了,我全家人都喜欢看。
甲:岂止你全家人喜欢看,全国人民都喜欢看,他的主持风格,朴实,平和,睿智,幽默,有时还憋着一点坏,征服了多少观众啊。
乙:你能不能学学?
甲:行,学学。(此处学一段小崔的主持)
乙:就是这个味。
甲:《实话实说》节目火了,小崔也火了,妇孺皆知,有的姑娘还喊出“嫁人要嫁崔永元”。
乙:等等,好象崔永元已经结婚了。
甲:那就改改:“嫁人要嫁还没结婚的崔永元”。
乙:就别惦记人家了。
甲:小崔成功了,出名了,大家把他的每一句话都当成珠宝来对待,也希望他今后主持的每一期节目都很精彩,这压力太大了,而小崔自己呢,也希望永远处在事业的顶峰。
乙:是啊,崔永元,崔永元,可不就是“催”着自己永远处在事业的顶峰?
甲:可怎么才能永远处在事业的顶峰呢?他就老想着这个问题,希望每一期节目都做好,希望一期比一期精彩,老是这样想,给自己压力太大了。越想越难受,越想越痛苦,越想心情越压抑,想着想着就……“抑郁”了。
乙:太可惜了。
甲:所以,保持好的心态,十分重要。有位老妈妈,有二个女儿,大女儿是卖扇子的,二女儿是卖雨伞的,碰到下雨天,老妈妈就替卖扇子的女儿发愁,完了完了,下雨天,谁还会买我女儿的扇子?这可咋办?这可咋办?(大哭)我可怜的女儿哎,你可怎么活下去哎……
乙:行了行了,别哭了,天已经晴了。
甲:天晴了?又想起卖雨伞的女儿了,这么好的天气, 谁还会买我女儿的雨伞?这可咋办?这可咋办?(大哭)我可怜的女儿哎,你可怎么活下去哎……
乙:坏了,这天晴也哭,下雨也哭,老妈妈成林黛玉了。
甲:有人就劝老妈妈了:大妈,您能不能反过来想想:以后碰上下雨天,你就为卖雨伞的女儿高兴;碰上大晴天,你就为卖扇子的女儿高兴,这样,你不就可以天天高兴了吗?
乙:是这么个理。
甲:老妈妈一想,对啊!(唱)“今天是个下雨天,咱女儿的雨伞全卖光;今天是个大热天,咱女儿的扇子全卖光。”
乙:成快乐大妈了。
甲:话说回来,人总难免遇上些不顺利、不开心的事。
乙:没错。
甲:苏东坡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初一十五,此事古难全。”
乙:错了,应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很遗憾。”
甲:行了,行了,我俩都别糟蹋苏东坡了。人总难免遇上些不顺利、不开心的事,比如工作环境不称心,经济条件不宽裕,领导做事不公,好心不得好报,受冤枉,挨批评,儿女不孝,健康欠佳,喝凉水也塞牙,放屁砸了脚后跟……
乙:够倒霉的,怎么办呢?
甲:我教你一个办法:遇上不开心的事,要学会“向下看”。比如,到街上看一看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美女,去银行看一看那些不属于自己的钞票,到车展上看一看那些不属于自己的跑车,然后在街上找一个乞丐看,告诉自己:没关系,刚才的那些也不属于他……
乙:这行吗?
甲:开个玩笑。其实,遇上不顺利、不开心的事,还是要有好的心态。如果你觉得你是倒霉蛋,你会找到无数事实证明你就是个倒霉蛋;如果你说自己真的很幸运,你会找到无数事实证明你就是个幸运儿。
乙:对。
甲:苦不苦,看看人家萨达姆;累不累,想想阿扁在受罪。
乙:这二位都够惨。
甲: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变态”!
乙:啊?
甲:改变心态,简称“变态”。
乙:吓我一跳。
甲:我们不能左右心情,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
乙: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我们可以展现笑容;
甲:我们不能控制别人,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
乙: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利用今天;
甲:我们不能事事顺心,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力;
乙: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选择生命的宽度。
甲:愿所有的心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嗅到阳光的味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乙:我决定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变态”!
甲:好啊,比如,你是老人?
乙:我做个阳光老人。
甲:你是小孩?
乙:我做个阳光少年。
甲:你是军人?
乙:我做个阳光士兵!
甲:你是病人?
乙:我做个阳光病人。
甲:你是孕妇?
乙:啊,那我做个阳光孕妇!
甲:你还是个胎儿,还在你妈肚子里面?
乙:啊?那我做个阳光胎儿,(学婴儿哭)哇——
甲:等等,胎儿也会哭啊?
乙:我,我一激动,早产了,我做个阳光早产儿!

❷ 求郭德纲相声《我要穿越》完整版台词

名称:《我要穿越》

文本:郭德纲,于谦

于:两个人表演给您一个人的掌声

郭:再拍就是给你拍的了

于:哦?那谢谢吧

郭:谢谢各位施主

于;施主

郭:大伙儿是对我们太捧了

于:是这

郭:无以为报

于:恩

郭:咱们都是朋友

于:恩

郭:也都熟悉

于:对

郭:我跟于老师的关系也非同一般

于:都挺好

郭:这就如同是我亲生的朋友

于:什么话这叫

郭:啊?在一起待了十好几年了,哥俩没吵过嘴

于:没红过脸

郭:没搬过杠

于:对

郭:为什么呢?尊重这两个字

于:这是基础

郭:您记住了,人跟人之间就是这俩字

于:哦

郭:我们哥俩也是如此,我拿你当我的好朋友,在我心里你不是一般的人

于:是吗

郭:老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于:嘿

郭:但于老师是个完人

于:我还完人呢?

郭:他快完了的人

于:这

郭:快完美的人

于:哦,是完美

郭:我来个避雷针

于:恩?夸我干嘛来避雷针呢?

郭:说谎是要遭雷劈的

于:哎,这好

郭:我们哥俩这些年这是患难与共

于:哎,这么过来的

郭:肝胆相照

于:是

郭:我平时朋友不多

于:哦

郭:因为我这人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于:你?

郭:你信了吗?

于:我信不信,你说的是真事不是?

郭:哎,那当然了,除了上网,平时我也喜欢看看小说

于:哦,学习一下

郭:尤其是这段时间,我喜欢上穿越小说

于:穿越小说有什么关系?

郭:哎呀,我一想起来我美得都不行了

于:有什么可美的

郭:穿越的小说,穿越的电视剧,按说是一种艺术的手段

于:对

郭:从现在突然间哭嚓穿越到下一个地方去

于:哭嚓哭嚓的穿越呀您这个

郭:一个形容词嘛是吧

于:啊

郭:现在比如说到清朝,哭嚓,过去了

于:您带点脏东西过去不带呀?

郭:哎?你这个说话很肮脏呀

于:废话,怎么哭嚓哭嚓的

郭:不是,我就是比如到什么地方噗嗤我就过去

于:哎呀,行了行了,您就说穿越过去了就完了

郭:穿越、穿越,我都魔怔了

于:还魔怔了

郭:我觉得这里面有无限的商机

于:有什么商机呀?

郭:嘿,这我要研究成了,不管是谁,打算上哪儿去?说吧,我送你去,拿钱来

于:不是,到那边干嘛去?

郭:干嘛去都行,比如说来一帮人找我,求我,你想法也让我们噗嗤一下吧,我们要穿越到秦

于:哦,到秦朝

郭:秦始皇那会儿,穿越过去,来,花钱,走,过去,那边,

于:都能有用?

郭:那要看你干什么的了

于:那我问问您

郭:您说

于:你比如说现在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到那过去干什么?

郭:穿越过去,给皇上选秀女

于:人力资源

郭:哎,他研究这个,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他设计的会非常好

于:是

郭:修长城去

于:霍

郭:哎,修长出去

于:那个医生卖药的

郭:国师,那会儿皇上最信这个,配点药给皇上吃,挺好

于:搞文学的

郭:我建议搞文学的像秦朝你就不要去了

于:为什么

郭:焚书坑儒,到那就埋了

于:好嘛,这要作死去了

郭:哎呀,都可以呀,单人也行,组团也行

于:还能组团呀

郭:来一百多人,我给你弄好了,咵,穿越到宋朝

于:干嘛去

郭:直接上梁山

于:哎,这,好嘛,一百单八将

郭:我一直在研究这个事

于:哦

郭:怎么能够穿越成功呀

于:是呀

郭:吃饭时看着我那碗,我要穿越,

于:碗?

郭:我要穿越

于:霍

郭:没成功

于:那是呀

郭:啊,夜里面推开窗户,对着外面,我要穿越

于:跟谁嚷呢

郭:没成功

于:是

郭:冲着马桶,我要穿越,我要穿越,

于:穿越呀

郭:越(二声)

于:好嘛,那玩意儿老看也不成知道吗?

郭:老看不成功,不成功

于:可不是嘛

郭:那天搁屋做着,外面下雨

于:恩

郭:灵感来了

于:是呀

郭:打雷,一个雷能把我劈过去

于:挨雷劈能穿越呀

郭:呵,站在我们那个树底下,我要穿越,卡——

于:怎么样?

郭:一个雷把我就劈了

于:哦?

郭:眼前一黑,成功

于:是吗?

郭:穿越成功

于:哦?

郭:我再醒过来的时候

于:恩

郭:躺在医院的床上

于:那就是劈死了呗那就是?那穿越那还能穿越到医院床上去

郭:啊,我把那想法跟大夫一说,大夫说“你这个要不转神经科看看吧”

于:就是神经病了您这个

郭:我们医院治不了你这个,我说大夫,你们医院都是学这个医学科技的,怎么能够穿越?

于:还问人家呢

郭:天天问,大夫没辙,你要实在不行,你就回家摸电门去吧

于:哎,对,这是奔死去了


郭:我跟那坐着

于:恩

郭:顶戴花翎

于:当官了?

郭:一个清朝的大官

于:嘿

郭:两旁边各种的美女围着我

于:哎呀
郭:厨子上菜,满桌子都是菜
于:霍

郭:丫鬟们还劝我了,吃呀

于:吃吧

郭:吃呀,吃什么吃,我还没发微博呢

于:嗨,这谁听得懂呢

郭:拍完了发微博才能吃呢

于:那听不懂

郭:突然间我得问问

于:恩

郭:我是谁呀?

于:对呀

郭:丫鬟们告诉我,呦,您怎么了这是?

于:您是

郭:刚才去一趟厕所回来都不认识自己了

于:上那去了

郭:您是和珅和大人

于:和中堂了

郭:活活的美死

于:哎呦这是个有钱的官

郭:哎呀,我没想到呀,我来到大清了,我是和珅呐

于:是

郭:富可敌国呀

于:真有钱呀

郭:珍馐,美味

于:是

郭:娇妻美妾

于:恩

郭:买卖家都是我的

于:呵

郭:高兴

于:了不得了

郭:正高兴,打那边来一太监

于:哦?

郭:和大人,乾隆皇上驾崩了

于:乾隆爷死了

郭:我突然间想起来我看过历史

于:是

郭:乾隆爷死了,我就死了

于:就转天的事

郭:啊,他那儿子给我送了一白绳子

于:对呀

郭:把自个儿勒死的

于:哎呦

郭:托着白绫子

于:霍

郭:(学西游记插曲猪八戒背媳妇)

于:干嘛?这敲猪来了是怎么着

郭:什么话这叫

于:废话,什么音乐这是

郭:人家给我送这白绫子让我死

于:这就是赐死呀

郭:说话到跟前了

于:啊

郭:你们是让我死吗是,奉皇上口谕,请和大人升天

于:哎呀

郭:我说好,历史是不可以扭转的

于:那倒是

郭:但是死之前我有我的要求

于:您

郭:想我做到这个位置,我这叫位极人臣呀

于:哦

郭:所以我死之后一定要厚葬于我

于:那是

郭:我的棺材要顶配

于:是怎么顶配?

郭:我要天窗、真皮座椅、自动档

于:这都没人听得懂

郭:花园有墙,无意中,咣

于:撞墙

郭:撞墙上,再一睁眼,在我自个的家

于:回来了

郭:哎呀,这不行呀这个,啊,英雄梦没有实现

于:对呀

郭:突然间想起来,现如今我是可以为所欲为

于:怎么了

郭:我为什么就不能当一个武侠小说里面的英雄?

于:哎,那个不容易死

郭:长发飘飘

于:对呀

郭:白衣如雪,来去如飞,那个英雄多好

于:对

郭:穿越

于:到哪儿?

郭:沙漠

于:哦?

郭:往那一站,哎呀,我这个状态对呀,

于:是吗?

郭:两军阵前,英勇非常呀,敌将们看着我沾着死碰着亡

于:厉害

郭:chua(一声)

于:怎么样

郭:面前出现一个镜子

于:哦?

郭:哎呀,镜子里有一美女这个好看呐

于:嘿

郭:拿着粉扑自己扑点粉

于:还化妆呢

郭:抹口红,啊,正看着呢,咵,房帘一挑

于:谁呀

郭:进来一大个儿,手里攥着刀,嫂嫂,武松有话说

于:哎,潘金莲,好家伙,要报仇呀这是

郭:我这个命实在是太惨了

于:哎对,想点别的招吧

郭:刀奔心尖来,我一把就抱住他的手了,武松

于:您是

郭:我是慈禧太后

郭:小李子

于:恩

郭:回头一看小李子我乐了

于:怎么了

郭:于谦

于:哎没听说过

(2)苏东坡相声扩展阅读:

郭德纲,男,出生于1973年1月18日,天津人,相声演员,电影、电视剧演员,电视脱口秀主持人。

1979年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又师从相声大师侯耀文。其间又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梨园多年。

1996年,创办北京德云社。 2005年起,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艺术门类,实现了相声的二次复兴。 2006年于解放军歌剧院举办德云社相声专场,同年于天津人民体育馆举行德云社省亲相声专场,创下连续25次返场纪录。

❸ 短篇相声普通话或方言剧本

普通话与方言

侯宝林

甲 您说相声也常说北京话吗?
乙 哎,干吗常说北京话呀!我们说相声就得说北京话呀!
甲 哎!那可不对。
乙 怎么?
甲 你应该说普通话呀!
乙 普通话不就是北京话吗?
甲 错了不是。
乙 怎么?
甲 北京话是北京话,普通话是普通话。
乙 噢!这还不一样哪!
甲 哎,现在推广普通话。
乙 是。
甲 它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乙 噢。
甲 以北京音乐为标准音。
乙 这我还不太明白呢!
甲 这你不太明白呢!
乙 不明白。
甲 这你得好好学!你看说普通话的好处大了,因为现在有山南的,海北的,各处的人在一起工作,如果都用方言那就不好懂了,都用普通话就彼此都能懂。
乙 噢!是喽。
甲 您比如说这么一句话吧——
乙 什么话呢?
甲 用普通话说就好懂了:“你看这是什么?”
乙 这句话就是普通话?
甲 哎,你要用北京话就跟这个不一样了。
乙 北京话怎么说呢?
甲 “你这瞜瞜(zhei)是什么?”
乙 噢,瞜瞜。
甲 瞜瞜这(zhei)是什么?普通话说:“这是什么?”是不是啊?
乙 是是,就在字正。
甲 哎你要到天津这句话就变了。
乙 天津话怎么说?
甲 “你看看这(jie) 是(si)嘛(ma)?”
乙 哎!这是天津话。
甲 是吧?
乙 哎。
甲 到上海话,又不同了。
乙 上海话又怎么说哪?
甲 你看看这是什么?
乙 这啊?
甲 “你(nong)看(ku)看(ku)这 (di)是(ge)什么(sa me zi)?”
乙 这这句话我就不懂。
甲 也是这个意思啊:“你看看这是什么?”
乙 噢,也是这个意思。
甲 对吧。
乙 噢。
甲 要是到我们家乡,这句话又变味了。
乙 您什么地方的?
甲 沧县。
乙 沧县?
甲 沧州嘛!
乙 这句话怎么说哪?
甲 “你瞅瞅这是什么(me)呀?”
乙 噢,这是沧州话。
甲 你要到福建省福州,跟这又不同了。
乙 是啊!
甲 那更不好懂了。
乙 福建话这句怎么说哪?
甲 “你(lu)看(kan)这(zui)是(sai)什么(nao)?”
乙 这句话我更听不懂了。
甲 所以呀,大家都学普通话有好处呀!
乙 是喽。
甲 普通话跟北京话区别不大。
乙 噢!
甲 你要学普通话常听相声有好处。
乙 就能够学普通话。
甲 哎。相声它不是北京话吗?
乙 是啊!
甲 它就是儿化韵多。
乙 噢!儿化韵。
甲 这是最大的区别。普通话说“今天”,“明天”,“后天”。
乙 对啊。
甲 北京话那就不这样了。
乙 怎么说哪?
甲 “今儿”,“明儿”,“后儿”。
乙 对!
甲 没事儿出门儿,遛弯儿,买根冰棍儿。
乙 噢,这是儿化韵。
甲 哎!你看这儿化韵也有它的好处。
乙 那有什么好处啊?
甲 你要写在字上,你写“冰棍”,可是你要说话哪,就得说“冰棍儿”。
乙 啊!冰棍儿。
甲 冰棍儿,它区别词意:冰棍儿,它加这个儿化叫你听这东西不大。
乙 噢!就是小意思。
甲 “哎!您瞧,天热呀!来棵冰棍儿。”
乙 哎。
甲 来棵冰棍儿。这样听着好听,你要不用儿化韵,听着多可怕呀!“今天热啊!你来棵冰棍。”
乙 嗬!
甲 冰棍哪!
乙 那得多大呀!
甲 说的是哪。四人扛着吃?
乙 那怎么吃啊!
甲 是不是?
乙 对。
甲 它能够区别词意。
乙 是喽。
甲 多是用在爱称上。
乙 噢!
甲 用这个儿化。
乙 怎么?
甲 我们看一小孩儿,哎,你看这个小孩儿多好啊,长得跟花儿似的。
乙 夸这个小孩儿。
甲 “你看这小孩儿长得跟花似的。”
乙 对。
甲 他都用儿化。你要不用儿化哪,这意思就差了。
乙 是吗?
甲 哎,你看这个小孩长得跟花似的。
乙 花似的?
甲 “你看这个小孩长得跟花似的。”那孩儿长得跟麻雷子似的,再来一个跟二踢脚似的。
乙 好家伙!这儿放鞭炮哪!
甲 是不是?
乙 啊。
甲 所以说儿化韵有它的好处。
乙 是。
甲 也不能够是话都用儿化韵。
乙 是吗?
甲 你看北京话它就有这一点。
乙 是喽。
甲 儿化韵的地方太多。
乙 噢。
甲 还有重叠儿化哪?
乙 怎么叫做重叠儿化哪?
甲 “胖胖儿的,瘦瘦儿的,忙忙儿的,快快儿的,轻轻儿的。”这都是重叠儿化。
乙 噢,是了。
甲 两个字儿一样,下边加个儿。
乙 噢,这叫重叠儿化。
甲 “这人胖胖儿的,那人瘦瘦的,唉,你去一趟快快儿的。唉!轻轻儿的。”是不是重叠儿化。
乙 是了。
甲 不用儿话不好听:“这人胖胖的,那人瘦瘦的,你快快的,你慢慢的。”
乙 这么说倒是不好听。
甲 北京话可也有这么说的。
乙 还有这么说的哪?
甲 那是大人对小孩儿。
乙 噢。
甲 小孩儿刚一周多,一岁多点儿。
乙 是是。
甲 大人为教他说话。
乙 嗯。
甲 哄孩子这么说。
乙 是啊。
甲 “慢慢走。”
乙 噢。
甲 “我带你上街街。”
乙 嗯。
甲 “叫叔叔,叫姑姑。”
乙 对。
甲 “叫妈妈。带帽帽,穿袜袜,我带你去买肉肉。”
乙 哎,是这么说。
甲 “吃饺饺,买包包。”
乙 嗯。
甲 包子饺子,什么饺饺、包包啊,哄小孩儿。
乙 是喽。
甲 对大人没那么说的。
乙 对大人没有这么说的。
甲 那当然了,我跟你说话:“郭先生,没事儿啊?”
乙 没事。
甲 “咱们出去遛个弯儿。”
乙 走哇。
甲 “我请您吃饭。”
乙 好。
甲 “咱们吃包子,要不然吃饺子。”
乙 好。
甲 “你戴帽子,咱们走。”这好听啊!要是照着哄孩子那样,你能满意吗?“郭先生,没事啊?”
乙 没事啊。
甲 “我带你出去遛遛。”
乙 啊。
甲 “我请你吃包包。”
乙 噢。
甲 “给你买饺饺。你戴上帽帽。”
乙 这好嘛,这么说我成傻子啦!
甲 就说是啊,是吧?
乙 嗯。
甲 这是儿化韵。
乙 是了。
甲 所以学普通话的时候,注意北京话的儿化韵。
乙 是是。
甲 您要听相声学普通话,千万得注意,有的演员爱用方言、土语。
乙 噢,土话啊。
甲 啊。
乙 这个土语说起来也就本地方懂。
甲 哎,离开那地方人家就不懂了,外埠人不大懂。
乙 对。
甲 是吧?
乙 哎。
甲 并且也不好写。
乙 噢,写也没法写。
甲 那属于老北京话。
乙 噢。
甲 您比如说普通话,这两句话挺好懂:“哎,郭先生,昨天我去看你,你没在,我等了很久你也没回来,后来我就走了。”
乙 噢。
甲 你看这话好懂吧?
乙 这话好懂。
甲 “昨天我去看你,等了很久,你也没回来,我就走了。”谁都懂。
乙 是啊。
甲 你要用北京的方言,大部分人不懂。
乙 那怎么说?
甲 “嘿,昨儿我瞜你去了。”
乙 瞜我去了!
甲 “我一瞜你颠儿啦。”
乙 我颠——好嘛!
甲 “遛遛儿等你半天儿,压根儿你也没回来,我一瞧折(念zhe)子了。”
乙 嗯。
甲 “我就撒丫子了。”
乙 撒丫子呀!

❹ 问一段相声(急)

是苏文茂、朱相臣合说的《美名远扬》。其中一句台词是“苏:。。。。。。仨月赶上赵树理,半年赶上郭沫若,一年零两天达到鲁迅先生的水平。朱:(讽刺地)干嘛还一年零两天哪?我看有一年就够了。苏:(认真地)哎呀,鲁迅先生的水平太高,一年恐怕不行。朱:那就多订点儿,一年零五天。苏:那就超过他了。“

❺ 找一个相声

推荐郭德纲《今晚开始》,要不就是马三立的《十点钟开始》

会编排的可以压缩到15分钟以内。

视频地址《今晚开始》: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446655.html

《十点钟开始》: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3MTgyODg=.html

山寨版《十点钟开始》: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c5MDQyMzY=.html

❻ 关于语言方面的相声6个(不同的)

相声文本 对口相声 反正话 表演者:马季 唐杰忠
甲: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
乙:对
甲:相声演员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这相声演员啊!最擅长说长笑话,短笑话,俏皮话,反正话。
乙:这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啊
甲:相声 演员啊,脑子得聪明。灵机一动马上通过嘴就要说出来,
乙:对对对对
甲:嘴皮子也要利索
乙:是啊
甲:像您这个
乙:我特别合适
甲:什么合适啊,这嘴唇,像鞋低子似的!
乙:有那么厚嘴唇子吗?
甲:像你这嘴说相声不合适,
乙:谁不合适啊,告诉你,脑袋聪明
甲:是啊
乙:嘴皮子利落,
甲:你啊
乙:说什么都行!
甲:你别吹,我当着个位老师和同许我来考考你,咱们来一段反正话
乙:什么叫做反正话呢?
甲:就是我说一句话,你把这句话翻过来再说一遍,能说上来就算你聪明!
乙:咱们可以试试
甲:说来就来,我的桌子
乙:。。。。。。
甲:我的桌子
乙:我的桌子
甲:唉,你怎么这么笨啊,我说我的桌子,你就要说我得子桌
乙:哦,我明白了
甲:明白啦!下面我们开始。从头说到脚!看你反映怎么样啊!
乙:没问题!
甲:我脑袋
乙:我呆脑,我呆头呆脑的啊!
甲:我脑门子,
乙:我没脑子!
甲:我眼眉
乙:我没眼!
甲:我眼珠
乙:我猪眼,不像话啊!
甲:我鼻子
乙:我子鼻
甲:我鼻梁子
乙:我量鼻子, 我量他干吗啊!
甲:我觜!
乙:。。。。。。 我咬你!
甲:咬我干什么啊!
乙:这一个字的怎么翻啊!
甲:那依您的意思呢?
乙:得说字儿多的
甲:哦,字多一点,好了!我觜里又牙
乙:我牙里又觜,我成妖怪了!你换的词儿行不行啊,
甲:不说这个啊?咱们报一回小说人物!
乙:哪不小说呢?
甲:咱们就报一回《西游记》里得人名。
乙:您来吧!
甲:我是唐三奘
乙:我是奘三唐
甲:我是猪八戒
乙:我是戒八猪
甲:我是沙和尚
乙:我是和尚三,我怎么又成三个和尚了!
甲:我是孙猴子
乙:我是猴孙子!你说点好的!
甲:点好的,咱俩逛逛花园,报报花名
乙:逛花园?那好啊
甲:可在逛花园之前我有一个要求,
乙:什么要求!
甲:速度要比刚才快一点另外要带上动作。
乙:带动作我会啊,是这样吗(参着甲,像恋人一样在舞台上走一圈)
甲:什么啊!我是说在逛花园的时候要用这两个手指头指着自己的鼻子,得美一点,得这样(动作),会吗?
乙:没问题,我这人最会美了!
甲:那咱们现在开始啊
乙:好
甲:我逛花园
乙:我花园逛
甲:我是牡丹花
乙:我是花牡丹
甲:我是芍药花
乙:我是花芍药
甲:我是茉莉花
乙:我是花茉莉
甲:我是狗尾巴花
乙:我是花尾巴狗

《对春联》(对对子)——李德钖 张寿臣传本
甲 要说你们艺人还真有点学问。
乙 怎么看得出来呢?
甲 我听你们这大鼓词挺文明,里边有不少学问呢。可相声就差点了!
乙 你还别看不起我们艺人,你要真有学问,咱们连连句,怎么样?
甲 噢,咱俩人在这儿对一回对子,那可不行!
乙 怎么不行?
甲 回头我出个上联,您对不上下联来,显着我窝您,我不落这个。
乙 嘿!你准知道我对不上下联啊!
甲 您比我年长,我要把您气个好歹的,这也不合适呀!
乙 别说了!你不是怕我对不上下联吗?这么着,我出上联,您对下联,这回行了吧?
甲 哎呀!这当然要比我出上联要保险。不过,您得告诉我,今天都准备出那几付上联?
乙 干嘛?
甲 我心里得有谱啊!
乙 噢,你那意思得出常见的,常说的,我的上联要是“忠厚传家久”。
甲 我这下联是“诗书继世长”。
乙 我出上联“趁心生意源头活水”。
甲 我对“得志经营锦上添花”。
乙 “买卖兴隆通四海”。
甲 “财源茂盛达三江”。
乙 “本固枝荣”。
甲 “根深叶茂”。
乙 “上天言好事”。
甲 “回官降吉祥”。怎么样,对答如流吧?
乙 俗不可耐。就这个啊,两字。
甲 合格。
乙 不算!
甲 白对了!
乙 这都是街面上常见的,谁对不上来啊?咱得来点难的,深的,新鲜的。
甲 来点新鲜的行,可你要胡编也不算!
乙 我干嘛胡编哪!我也不拿绝句吓唬人,咱靠的是经多见广,胸有城府,对起来得有个意思。
甲 那咱拉线瞧活,您就出题吧!
乙 这一说你还真是“冰出于水寒于水”。
甲 您放心,“青出于蓝胜于蓝”。
乙 这是哪儿上的?
甲 荀子《劝学篇》,这就叫信手拈来,恰当巧妙。
乙 我这是“雅室何须大”。
甲 我这是“花香不在多”。
乙 “曾经沧海难为水”。
甲 “除却巫山不是云”。
乙 “春蚕到死丝方尽”。
甲 “蜡炬成灰泪始干”。
乙 “鲍鱼之肆迎面臭”。
甲 “芝兰之室扑鼻香”。
乙 谁香?
甲 谁臭?
乙 你哪点香?
甲 我哪点也不臭。
乙 我不是说你,你别杯弓蛇影。
甲 我不怕你说,何必欲盖弥彰!
乙 你这是拾毛栏的上河边——多余!(谐音)
甲 你这是怀里揣马勺——盛心!
乙 还对哪!
甲 怎么样?
乙 这是小试锋芒,你再听这上联,“如曼倩化身滑稽突梯开通民智"。
甲 这怎么讲?
乙 曼倩就是东方朔,是古代的乐人,滑稽善辩,我们说相声的就好比是东方朔的化身。所以是“如曼倩化身滑稽突梯开通民智”。
甲 你听下联“似凫西再生慷慨高歌醒世金铎”。
乙 这个下联好。
甲 这是说你们这唱大鼓的,好比是木皮散人贾凫西,说唱故事,打动人心。所以是“似凫西再生慷慨高歌醒世金铎”。
乙 有意思。咱来点雅俗共赏的。
甲 对,要俗不伤雅。
乙 那你听这个:“热面茶”。
甲 我对“凉米汤”。
乙 我这热面茶可烫嘴。
甲 我这凉米汤可祛暑。
乙 再听这个:“粳米粥”。
甲 我对“嘎巴菜”。
乙 怎么还有嘎巴莱啊!
甲 “梗米粥”是北京的,我这“嘎巴莱”是天津卫的。
乙 我这梗米粥可以放糖。
甲 我这嘎巴莱可以搁辣椒糊。
乙 嘿!你再听这个:“马牙枣”。
甲 我对“羊角葱”。
乙 “马吃马牙枣”。
甲 “羊啃羊角葱”。咱别老在吃的上转!
乙 那在节气上找找。“一夜连双岁”。
甲 我对“五更分二年”。横批是“大年三十”这有什么哪!你有新鲜的吗?
乙 你听这个:“十五月半月不半”。
甲 怎么讲?
乙 农历每月十五,虽然是一个月过了一半,可是你看月亮是园的,所以这叫“十五月半月不半”。
甲 嗯。听这个:“二九年终年未终”。
乙 怎么讲?
甲 每年腊月三十是除夕,到二十九也就是年终了,可离三十还差一天,这叫“二九年终年未终”。
乙 那要赶上腊月是小进呢?
甲 ……这不带小进!
乙 听这个:“一夜五更半夜二更半”。
甲 我对:“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中”。
乙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甲 “三年一润,五年再润,阴阳无错无差”。
乙 行啊!
甲 那还用说,这叫“虽不中而不远矣!”
乙 瞧这酸劲。还有哪!
甲 你拣好的说。
乙 “一大天中日月明良月为朗”。
甲 嚯!听着费解啊!
乙 这才难对呢!
甲 怎么?
乙 这是拆字,一大不是念天吗?日月为明,良字加一个月字念朗。用这仨字组成一联对子是“一大天中日月明良月为朗”。
甲 好!你听下联:“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是柴”。
乙 怎么讲?
甲 山石念岩,古木念枯,上此下木念柴,这就叫“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是柴”。
乙 还真是合情合理,我这有天有日有月。
甲 我这有山有石有木。这就叫“虽不中不远矣!”
乙 又来啦!咱们拿北京地名说几副对子。
甲 地名也能对对子?
乙 那怎么不行?苏东坡说过:“天下无语不成对”。
甲 那您说吧!
乙 你听“四川营儿”,有这地名吧?
甲 有,这怎么对啊!
乙 那就看你对北京地名熟不熟了!
甲 地名熟也不一定对得恰当啊,您上联“四川营儿”我对“陕西巷儿”。
乙 “一尺大街”。
甲 有这地方儿吗?
乙 有,就在杨梅竹斜街西头。
甲 我对“半截胡同”。
乙 在哪儿?
甲 菜市口。
乙 嗯。听这个“镇江上坎儿”。
甲 我对“苏州下坡儿”。
乙 我这仨地名合起来是个对子上联,“四川营一尺大街镇江上坎”。
甲 我这儿合起来是“陕西巷半截胡同苏州下坡”。
乙 好。是个下联。你再听这个:“黑塔寺不见黑塔”。
甲 “白云观没有白云”。
乙 “八里庄儿何足八里?”。
甲 “三家店儿岂止三家?”。
乙 “蚕池口养蜂夹道未见吐丝酿蜜”。
甲 “火把场喇嘛胡同怎能吹气冒烟”。
乙 “小王庄上梨栈南市三不管”。
甲 又改天津地名了。你听“大红桥前鼓楼西开咸水沽”。
乙 行,行!真有两下子。
甲 还有好的吗?
乙 听这个“小老鼠偷吃热凉粉”。
甲 我对“短长虫缠绕矮高粱”。
乙 “汉瓦当文延年益寿”。
甲 “周铜铸字富贵吉祥”。
乙 “道旁麻叶舒青掌”。
甲 “池内荷花攒粉拳”。
乙 “道旁麻叶舒青掌,要甚要甚?”。
甲 “池内荷花攒粉拳,打谁打谁?”。
乙 “土城土环城成土”。
甲 “金镜金熔镜竟金”。
乙 “墨童磨墨墨溅墨童一馍墨”。
甲 “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乙 我这可有讲儿。
甲 我也能解。
乙 我这墨童是古代给念书的公子伴读的书童。墨童一手研墨,一手擎着白面馍正想吃呢,一不小心,墨溅出来了,白面馍变成黑煤球了。所以是“墨童磨墨墨溅墨童一馍墨”。
甲 我这是梅香往火炉里添煤,煤里有爆煤,“叭!”爆起来的煤渣正崩到梅香的两道眼眉上,所以叫“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乙 这要爆到眼珠里怎么办?
甲 她戴着眼镜呢!这不能找真儿。
乙 咱们这回,先解后对,我说一件事:我有个男孩,我叫他童子,他拿竹杆打落了院里梧桐树的桐子,他挺高兴。
甲 你说这个干嘛?
乙 这就是一个对子上联:“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落”。
甲 我对下联也得先说个事。我这是我们街坊的一个小女孩儿,我管她叫丫头,她爱啃鸭子的头,可她又嫌咸。这就是你那对子的下联。“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咸”。
乙 瞧这劲费的!
甲 你把压箱子底的拿出来。
乙 你再听这个:“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甲 “水牛下水水漫水牛腰”。
乙 “犬行雪地梅花五”。
甲 “鸡踏霜桥竹叶三”。
乙 “鸡犬过霜桥,梅花衬竹叶”。
甲 “侯马行雪地,佛手配香橼”。
乙 “厅前种竹先生笋”。
甲 “庙后栽花长老枝”。
乙 我能改字。
甲 我也能改字。
乙 我这笋不是竹笋,是损坏的损。
甲 我这枝不是花枝,是知道的知。
乙 怎么讲呢?
甲 你先讲。
乙 有一个教书的先生,他给人家教家馆,庭院里有儿棵嫩竹,先生老拿手晃悠它,一不留神,把人家的竹子损坏了!这么个“厅前种竹先生——损”。
甲 那位先生这么手碎啊!我这是一座和尚庙,小和尚爱养花,就在庙后栽了一块花地,芳草如茵,多好啊,师兄把这事告诉长老,长老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叫:“庙后栽花长老——知”。
乙 这位长老倒好说话儿。“河内荷花和尚采去何人戴”。
甲 “市上柿子师傅买去是谁吮。”。
乙 吮啊!
甲 喝糖罐儿嘛!你还有好的没有?
乙 听这个,“"南大人向北征东讨西战”。
甲 “春掌柜卖夏布秋收冬藏”。
乙 我是东西南北。
甲 我是春夏秋冬。
乙 “学生看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甲 这是怎么回事?
乙 小孩数房檐上的瓦。
甲 噢。我对“先生算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乙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扇上下”。
甲 “后车前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乙 我是北雁往南飞。
甲 我是后车走前辙。
乙 我是双翅东西——
甲 我是两轮左右——
乙 我这扇上下——
甲 我这走高低——高低即是上下,上下即是高低,这叫“虽不中不远矣!”
乙 又来了!你先别得意,还有难的!“佛手献佛,佛伸佛手,佛拿佛手,佛喜爱佛手,佛夸佛手香"。
甲 这是对子还是绕口令啊!
乙 “绕口令”干嘛?这都有讲啊?
甲 怎么个“佛手献佛”?
乙 我说的这佛,是西藏来的喇嘛活佛,我这佛手是水果店里卖的那种佛手。活佛接过来一闻清香无比,挺喜爱,这叫“佛手献佛,佛伸佛手,佛拿佛手,佛喜爱佛手,佛夸佛手香"。
甲 听下联。“鸡眼喂鸡,鸡睁鸡眼,鸡瞅鸡眼,鸡不吃鸡眼,鸡嫌鸡眼臭”。
乙 你这有讲吗?
甲 有啊!
乙 你这鸡眼是鸡的眼睛吗?
甲 拿鸡的眼睛喂鸡,那得多少只鸡啊!是修脚的修下来的鸡眼。
乙 好嘛!
甲 拿这种鸡眼喂,鸡能满意吗?鸡这一睁眼,看看有什么吃的,拿嘴一鹐,咳!臭的!这就叫“鸡眼喂鸡,鸡睁鸡眼,鸡瞅鸡眼,鸡不吃鸡眼,鸡嫌鸡眼臭”。
乙 干脆,咱再来一副绝对,你要能对上来,我就服你。
甲 我能对上来,就不算绝对!
乙 你别少年气盛,听着,“朱门酒肉臭”。
甲 “路有冻死骨”。这叫绝对啊!这是杜甫的诗。
乙 我知道,咱就把这两句的意思用到现在说一副对子。
甲 这可个别,您说上联:
乙 “阔大爷,上饭庄,花天酒地,猜拳行令,得意,得意得很!”
甲 我对“穷苦人,走河坝,愁眉苦脸,满腔悲愤,哎唷!哎唷!哎唷!”
乙 这是干嘛?
甲 扛大个!

戏剧与方言
甲 做一个相声演员不容易,起码的条件得会说话。

乙 这个条件容易,谁不会说话呀?

甲 说话跟说话不同,一般人说话只要把内容表达出来,使对方领会了就行啦。

乙 那么说相声呢?

甲 就得用艺术语言。相声主要靠着语言表达。我们说的是北京话。

乙 是呀。

甲 可是外埠观众也听得懂,因为我们说的北京话,接近普通话,不是北京土话,是精练的北京话。经过了提炼,经过了加工,并且,经过了消毒!

乙 消毒?

甲 啊。

乙 语言里有什么毒哇?

甲 你不懂语言学,在一九五一年六月份《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纯洁和健康而奋斗》,既然有不纯洁和不健康的,就有有毒素的。

乙 噢。

甲 我们的话(对观众)您放心听,管保中不了毒!

乙 中毒?那哪儿能啊?相声的台词儿语言得精练。

甲 相声语言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而逻辑性强。

乙 哎。

甲 地道的北京上话说起来罗嗦,什么名词、副词、代名词、感叹词用得大多!

乙 那您举一个例子,罗嗦的北京土话怎么说?

甲 比如说,哥儿俩,住在一个院里,一个在东房住,一个在西房住,夜间都睡觉啦,忽然那屋房门一响,这屋发觉啦,两个人一问,一答,本来这点儿事讲几个字就能解决,要用北京土话能说得罗哩罗嗦一大堆!

乙 那怎么说?

甲 那屋房门一响,这屋发觉啦。“哟嗬!”

乙 “哟嗬?”

甲 啊!先来感叹词。

乙 好嘛。

甲 “哟嗬!那屋‘光当’一下子,黑更(jing)半夜,这是谁出来啦?一声不言语,怪吓人的!”

乙 嗬!这一大套。

甲 回答的更罗嗦啦:“啊,是我,您哪,哥哥,您还没歇着哪(睡觉的意思)?我出来撒泡尿。没有外人,您歇您的吧,您甭害怕,您哪。”

乙 这是比那个罗嗦。

甲 这位还关照他哪:“黑更半夜的穿上点儿衣裳,要不然冻着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明儿一发烧就得感冒喽。”

乙 嗬!

甲“不要紧的,哥哥,我这儿披着衣裳哪,撒完尿我赶紧就回去,您歇着您的吧,有什么话咱们明儿见吧,您哪。”

乙 这够多少字啦?

甲 三百多字。要用精练的北京话说这个事,把它分成四句话,甩十六个字。

乙 一句话用四个字?

甲 哎。

乙 您说说。

甲 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啦。“这是谁呀?”

乙 嗯,四个字。

甲 回答也四个字。“是我您哪。”“你干吗去?”“我撒泡尿。”

乙 嗯!这省事多啦。

甲 还有比这省事的呢。

乙 哪儿的话?

甲 山东话。同是四句话用十二个字就行啦。

乙 噢,三个字一句?

甲 哎,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了一问:(学山东话)“这是谁?”

乙 嗯,三个字。

甲 回答也是三个字。(学山东话)“这是我。”“上哪去?”“上便所。”

乙 这是比那省事。

甲 嗯!还有比这省事的。

乙 哪儿的话?

甲 上海话,也是四句话。

乙 用多少字?

甲 八个字。

乙 两个字一句。

甲 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一问:(学上海话)“啥人?”“我呀。”“啥(事)体?”“撒尿。”

乙 嘿!有意思,这真省事。

甲 不,还有比这省事的哪。

乙 哪儿的话?

甲 河南话。

乙 用几个字?

甲 四个字。

乙 一个字一句?

甲 哎。

乙 怎么说?

甲 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了一问:(学河南话)“谁?”“我。”“咋?”“溺!”

乙 嗬,这也太省事啦!

甲 不,还有比这省事的。

乙 哪儿的话?

甲 哑巴!

乙 废话,哑巴不算,您说的是各地的方言。

甲 是呀,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艺术。

乙 对。

甲 说相声就得用北京话。

乙 那是,相声是北京的土产嘛。

甲 哎,可是不归土产公司卖。

乙 卖?这是地方剧的一种。

甲 北京地方的戏曲,相声、单弦儿、京戏。

乙 京戏,就带着地方名儿哪。

甲 京戏的唱、念,除了有几个字上口,大部分是北京音,他不管剧中人是什么地方人,也得北京味儿,比如《空城计》——

乙 主角儿是诸葛亮。

甲 一念白是这味儿:“我把你这大胆的马谡哇,临行时,山人怎样嘱咐与你,叫你靠山近水,安营扎寨,怎么不听山人之言,偏偏在这山顶扎营,只恐街亭难保。”

乙 嗯!是北京味儿。

甲 本来诸葛亮不是北京人。

乙 是呀,山东人。

甲 山东诸城。山东人说话什么味儿?都这味儿:(学山东话)“喂!我说老张,你上哪儿去啦?”“哎!我上北边儿。”“你上北边儿干什么去啦?”“上北边儿那个地场找个人。你没事吗?咱一道去要吧。”

乙 对!这是山东话。

甲 你听京戏,一点儿山东味也没有。

乙 那是怎么回事?

甲 这么唱就不好啦:诸葛亮坐大帐,拿起令箭一派将(学山东话):“我说马稷哪去啦?”

乙 对!

甲 (学山东话)“马谡听令。”“是。”

乙 噢!也这味儿?

甲 (学山东话)“叫你去镇守街亭,你可敢去呀?”“丞相你说什么?不是镇守街亭吗?小意思,没大关系,告诉你说吧,交给我你就X(左贝右青)好儿吧!”“马谡我告诉你说,那街亭虽小关系重大!街亭要是一丢,咱们大家全都玩儿完啦!”

乙 这像话吗?

甲 京戏没有这样唱的。

乙 这样唱就不能叫京戏啦。

甲 是呀,它不管剧中人是山东的、山西的,全得北京味儿。

乙 是呀,剧中人也有山西人哪。

甲 啊!关云长就是山西人,在京戏上出现就一点儿山西味儿也没有,比如唱《古城会》——

乙 关公戏。

甲 唱〔吹腔〕:“叫马童,你与爷忙把路引,大摇大摆走进了古城。”

乙 对,完全是京字京味儿。

甲 念白也是这样:“马童,抬刀备马。”

乙 有劲!

甲 可是山西人说话没有这么硬。山西话好听。

乙 山西话什么味儿?

甲 山西活这味儿:(学山西话)“老王!你上哪儿啦?工作很好吧?没有事到我家去吃饭吧。”

乙 对,是这味儿。

甲 京戏演关云长要这味儿也不行啊。

乙 怎么?

甲 关云长一叫板这味儿:(学山西话)“马童,抬刀备马,咱们一块儿走吧。”

乙 嗐!京戏没有这样唱的。

甲 地方戏都有地方色彩和方言。

乙 对。

甲 北方的地方戏,北方人都听得懂。

乙 南方的地方戏呢?

甲 那得看他用什么话演啦,要是用官话演,北方人就听得懂,用纯方言演戏,北方人就听不懂。我在上海时候有几种戏,我就听不懂。

乙 怎么?你不懂上海活?

甲 我刚到上海的时候净误会。

乙 怎么?

甲 人家说话我不懂啊,到理发馆去刮脸洗头,敢情名词不一样。

乙 刮脸怎么说?

甲 修面。(学上海话)讲上海话,修面。

乙 “修面”。洗头啊?

甲 你一听就得害怕,叫“汰(音近似打)头”。

乙 (误会汰为打)打头?

甲 哎!洗什么东西都说汰。咱们说洗一洗,上海话说汰一汰。

乙 洗什么东西都叫打?

甲 啊。

乙 比如说洗洗手绢儿?

甲 (学上海话)“汰汰绢头。”

乙 嗯?

甲 “汰汰绢头。”

乙 嗯。洗洗大褂儿?

甲 (学上海话)“汰汰长衫。”

乙 (没听清)打?……

甲 “长衫。”

乙 嗯。洗洗袜子?

甲 (学上海话)“汰汰袜(音近似麻)子。”

乙 嗯?

甲 “汰汰袜子!”北方人麻子一听就得跑!

乙 怎么?

甲 要打麻子啦!

乙 听着是像。

甲 我在上海的时候,到理发馆去刮脸,因为把话听误会啦,闹了一个笑话儿。

乙 怎么?

甲 我到理发馆,“你给我(指自己脸)刮刮。”

乙 你干吗比划呀?

甲 我怕他听不懂我的话。

乙 结果呢?

甲 人家乐啦!(学上海话)“好格,侬坐下来。”

乙 嗯?

甲 我说,“我是在屋里呀?”(学上海话)“勿是,是要侬坐下来!”

乙 什么话?

甲 让我坐下。

乙 这话是不好懂。

甲 是呀,我坐下他给我刮脸,刮完脸他指着我的脑袋问我:(学上海话)“喏!依汰一汰好吗?”

乙 (惊愣)怎么,要打你?

甲 我想解放后不准打人啦,(怀疑地)怎么刮刮脸还得打我一顿?”

乙 你可以问问他呀。

甲 我问啦。我说:“你是就打我一个呀,是来这里的客人都打呀?”

乙 他说什么?

甲 (学上海话)“一样格,通通汰格。”

乙骨文啊!通通打?

甲 我一想通通全打,咱也别给破坏这制度哇!

乙 啊?

甲 (无可奈何地)打吧!

乙 打……

甲 给我洗头、吹风,完了拿过镜子一照:“好啦呀!”

乙 好啦?

甲 我说,你怎么不打我啦?(学上海话)“汰过啦。”

乙 打过啦?

甲 (迟疑)我怎么一点不疼呀?(向乙)你说这个误会多可笑哇!

乙 不懂方言是得误会。

甲 这还不要紧,这只是生活中的问题。若是在工作中产生误会,那不知要多大的损失呀。

乙 是呀,那可糟糕啦。

甲 中国人说的话,中国人听不懂。

乙 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甲 这是因为中国地大人多,旧中国的经济落后和长时期的封建割据,交通不便,所以才有这个现象。

乙 嗯。

甲 现在好啦,中国空前的统一了,经济繁荣啦,交通也便利啦。山南海北的人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

乙 那也不行啊,说话彼此不懂怎么办呢?

甲 所以现在提出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呀,为了汉字将来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现在提倡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音为标准的普通话。将来大家都学会了普通话就好啦。现在广播电台上说的这种话,就是普通话,这又好听,又好学。

乙 将来要是都说普通话那可好啦。要不然都说方言多困难哪!你说话我不懂,我说话你不懂。

甲 是呀,过去我看地方戏我就有这样感觉,越剧多好哇?

乙 是好哇。

甲 你听不懂词也是没意思。

乙 哎,到北方来的越剧团我听得懂啊。

甲 到北方来的越剧团已经不完全是绍兴方言啦。有的用官话啦。

乙 官话。

甲 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

乙 噢。

甲 要用绍兴方言唱,你就听不懂啦。

乙 是吗?

甲 我唱几句你听是什么词儿。

乙 好!你唱唱。

甲 你听着啊:(用绍兴方言唱)“天花传布快如飞,传到东来传到西,空气之中能散布,一经染到便难医。”你说我唱的是什么?

乙 我不知道。

甲 你为什么不知道?

乙 我……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甲 因为你不懂绍兴方言。

乙 哎,对啦。

甲 还有一种苏州的曲艺,叫弹词。

乙 弹词我知道哇。

甲 你不懂苏州话,唱词就很难懂。

乙 你唱几句试试。

甲 咱们这儿北方人多,我要唱,我得先用普通话把词儿介绍一下。

乙 对。

甲 我学两句《林冲发配》。请大家注意!您要有日记本儿,最好是您把它写下来。

乙 啊?听相声还得记录?

甲 (对观众)能记录的尽量记录,听完了以后咱们分组讨论。

乙 啊?这又不是听报告,没必要讨论!

甲 噢!(对观众)那听完以后就自由活动吧。

乙 这不是废话吗。

甲 我唱林冲发配,刚一出东京那两句。

乙 什么词儿?

甲 “可恨高俅用毒谋,害得我披枷带锁配沧州。”北京人学苏州话还很费劲,口型都得变了才像苏州音。

乙 好!你唱唱。

甲 (学唱弹词)“可恨高俅,”

乙 (听见不是“俅”字,忙问)哎,俅字儿?

甲 (讲苏州话)不是,俅。(继续唱)“用毒谋,”

乙 谋哇?

甲 (全用苏州话)不是,谋,“害得我披枷带锁配沧州。”

乙 州哇?

甲 (全句用苏州话)不是,州!

乙 嗬!可真费劲。

甲 北方人学苏州话难,苏州人学北方话不难。

乙 是吗?

甲 弹词演员都会说普通话。他们表演的时候有苏白,有京白,他们念的京白就是普通话。

乙 噢,那么唱呢?

甲 唱,是用苏州方言,地方色彩嘛。你要唱京戏用苏州话念白,准不好听。

乙 人说苏州话好听啊。

甲 那说的是苏州人讲话好听,不是说用苏州话唱京戏。

乙 噢。

甲 苏州人说话是好听。有一回我在路上走,旁边儿有两个女同志说话儿,我一听是苏州话,真好听!

乙 你学学怎么说的?

甲 (用苏州活)“你到啥地方去?”“大马路白相白相。”“到我此地来吃饭好呀?”“我勿去格。”

乙 是好听。

甲 可是要用苏州话唱京戏念白准不好听。

乙 是吗?

甲 比如唱《朱砂痣》。

乙 老生戏。

甲 老生叫板有这么一句道白:““丫鬓掌灯,观看娇娘。”这句词儿用北京话说没有

❼ 求一段相声

像是对春联

甲 做一个相声演员也不容易,首先说得有文化。

乙 那是呀!你看我们天天都在学习嘛!

甲 你念过书吗?

乙 我念过两天。

甲 什么学校毕业?

乙 嗐!我念的还是过去那个经书哪。

甲 “五经”、“四书”、“十三经”啊。

乙 是呀!

甲 那些书我也念过,什么“三字文”、“百家经”、“千家姓”……不是……三眼井儿(北京地名)。

乙 还三里河儿哪!

甲 对啦!三里河儿(北京地名)。

乙 什么呀?“三百文”“百千姓”……我也乱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甲 对啦!你说念完这几部书念什么?

乙 念念《大学》。

甲 念完大雪念小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

乙 叫你在这儿背历书哪!

甲 你不是说念大雪吗?

乙 我说念《大学》。

甲 对……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嘛!念完《大学》念什么?

乙 《中庸》。

甲 念完中用念不中用,等你念到废物点心就算毕业啦。

乙 那我就没用啦。我说念《中庸》。

甲 念完《中庸》念《论语》、《孟子》、《礼记》、《春秋》。

乙 对了。

甲 这些书光念不行,得会讲,不会讲就不能开笔做文章。比如你吟个诗,对个春联,都要从书中寻章摘句才行。

乙 那倒是。

甲 你看我这个人没了事儿最喜欢对春联,最近在家中我搜集到几副绝对儿。

乙 绝对儿?

甲 就是有上联没下联,谁也对不上来,我走过多少个地方,访问过多少个大文豪,结果一个对上来的也没有,这几副绝对儿太好了,我准备登报。

乙 登报干吗?

甲 征求下联儿。

乙 你这绝对儿是什么词句呀?

甲 怎么?你打算对呀!

乙 我不是打算对,我想听听。

甲 大文豪都没对上来,就阁下您听了有什么用啊?

乙 你可不能那么说,绝对儿碰巧了对得才妙呢!

甲 好,我说一说你听听,你可别胡对呀!

乙 当然啦。

甲 不明白就问我。

乙 当然向你请教。

甲 第一副,“买卖兴隆通四海。”

乙 完啦!

甲 啊。

乙 我当什么绝对儿呢?(故意假谦虚)我给你对对行吗?

甲 我这儿正找不着下联呢?

乙 可我对得也不一定恰当。

甲 没关系你对吧!

乙 你那上联是什么?

甲 “买卖兴隆通四海。”

乙 我给你对“财源茂盛达三江。”

甲 哎呀,高才。

乙 这也不是我的高才,过去我们家对过儿煤铺就贴这么一副对联儿。

甲 好,你再听这第二副,“根深叶茂。”

乙 “本固枝荣。”

甲 嗯。“开市大吉。”

乙 “万事亨通。”

甲 你听最后这一副。

乙 你说。

甲 “忠厚传家久。”

乙 “诗书继世长。”

甲 (无可奈何)我完啦。

乙 就这个呀,这叫什么绝对儿哪?满都是对子本儿上的。

甲 这是开玩笑,我真喜欢对春联。

乙 对春联的规矩你懂吗?

甲 那我懂,对春联讲究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对万事亨通。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苏东坡有一句话:“天下无语不成对。”

乙 当什么讲。

甲 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做对联,只要你对得恰当巧妙,那再好也没有了。

乙 是是!

甲 譬如有这么两句俗语就是一副对联。

乙 哪两句?

甲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就是上联。

乙 下联呢?

甲 “上梁不正底梁歪。”哎!你听这两句虽然不够工整(摇头),可是很好玩。(读玩念重音,表达出文诌诌的)

乙 咱们两人联联句怎么样?

甲 可以呀。

乙 我出个上联儿。

甲 我对个下联儿。

乙 譬如我说“上”。

甲 我对“下”,有上就有下嘛!

乙 我说“天”。

甲 我对“地”。“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万事亨通。”

乙 “言”。

甲 我对“醋”。(甲把“言”误为“盐”了)

乙 醋?

甲 啊!油盐酱醋,五味调和,你那是咸的,我这是酸的。

乙 “好”。

甲 我对“歹”,好好歹歹得清楚。

乙 “事”。

甲 我对“炮”。(甲把“事”误为“士”了)

乙 炮!那对得上吗?

甲 你支土我拨炮,你跳马我出车。

乙 咱们这儿下象棋来啦!

甲 联句有什么啊!

乙 这五个字凑在一块儿是对子的上联:“上天言好事。”

甲 那我给你对:“回宫降吉祥。”

乙 你等等,你刚才不是这么对的。我说“上”。

甲 我对“下”。

乙 我对“天”。

甲 我对“地”。

乙 我说“言”。

甲 我对“醋”。

乙 我说“好”。

甲 我对“歹”。

乙 我说“事”。

甲 我对“炮”。

乙 我就是:“上天言好事。”

甲 我这是:“下地醋歹炮。”

乙 你这当什么讲啊?

甲 谁叫你不一块儿说啦?你要说“上天言好事”,当然给你对“回宫降吉祥”。你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我可不给你对“下地醋歹炮”吗?

乙 这还怨我啦。

甲 当然啦。

乙 好,你听这两个字的:“笔筒。”

甲 在桌上放的笔筒。

乙 对啦。

甲 我给你对:“箭囊。”

乙 就是装宝剑的那个。

甲 不!那是剑匣,我说的是拉弓射箭的那个皮囊子。

乙 我这笔筒是文的。

甲 我这箭囊是武的,一文一武咱们二位文武全才。

乙 我可不敢当,再听这个:“羊肉。”

甲 我给你对“萝卜(luo bo)”

乙 那对得上吗?

甲 羊肉氽萝卜焖干饭……

乙 这位没吃什么哪!“绸缎。”

甲 “萝卜。”

乙 萝……我们这是绸缎你也对萝卜?

甲 啊!绸缎包萝卜。

乙 没听说,我那是穿的绸子和缎子。

甲 是呀!我说的也是穿的,绫罗绸缎的罗,呢绒布匹的布。“罗布。”

乙 噢!罗布听不出来就是萝卜,再听这个:“钟鼓。”

甲 “萝卜。”

乙 我说是撞的钟打的鼓。

甲 我是敲的锣打的钹,“锣钹。”

乙 行了行了!你再听这个。

甲 (顺口而出)萝卜。

乙 我还没说呢?

甲 我先说下搁着。

乙 急性子。“马牙枣。”

甲 “大萝卜。”

乙 我这是仨字的啦。

甲 我这也仨字。“大萝卜。”

乙 我要四个字呢。你”好大萝卜“,我五个字,你”好大个萝卜“,你这筐萝卜全卖给我啦?不行。重对。

甲 你刚说的什么?

乙 “马牙枣。”

甲 我给你对:“羊角葱。”

乙 我这儿有“马牙”。

甲 我这儿有“羊角”。

乙 “枣”。

甲 “葱”。

乙 我能加字。

甲 我能添字。

乙 “马吃马牙枣。”

甲 “羊啃羊角葱。”

乙 我这儿吃。

甲 我这儿啃。

乙 好哇!我这马牙枣是八月当令。

甲 我这羊角葱是二月当令。二八月春秋题,“虽不中不远矣!”

乙 你就别犯酸了。

甲 怎么样?

乙 行!听这个:“山羊上山。”两头儿山。

甲 我给你对:“水牛下水。”两头儿水。

乙 我能加字。

甲 我能添字。

乙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甲 碰脚啦?

乙 不!犄角。

甲 “水牛下水水没(mo)水牛腰。”没腰啦。

乙 我还能加字。

甲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学羊叫)咩呀!”

乙 这是怎么回事儿?

乙 碰疼啦。

甲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学牛叫)哞儿!”

乙 (学羊叫)咩呀!咩呀!

甲 (学牛叫)哞儿!哞儿!

乙 咱们到屠宰场啦。

甲 谁叫你叫唤来着?

乙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甲 “五台山后五层台,台、台、台。”(学打小锣声音)

乙 他又开戏啦。“大大妈大模大样骑大马。”

甲 “老姥姥老夫老妻赶老羊。”

乙 “姥姥喝酪,酪落(lao)姥姥捞酪。”

甲 “舅舅架鸠,鸠飞舅舅揪鸠。”

乙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甲 “妞妞轰牛,牛拧(ning)妞妞拧(ning)牛。”

乙 啊!绕口令也来啦。

甲 你说什么我给你对什么。

乙 我说“南”。

甲 我对“北”。

乙 我说“东”。

甲 我对“西”。

乙 我说“上”。

甲 我对“下”。

乙 你听这个:“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甲 你怎么都给占上啦。

乙 这叫抻练抻练你。

甲 好!你听下联:“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乙 你对得上吗?

甲 当然对得上。

乙 “北雁南飞。”

甲 “前车后辙。”

乙 “双翅东西。”

甲 “两轮左右。”

乙 “分上下。”

甲 “走高低。”高低即是上下,上下即是高低,“虽不中不远矣”!

乙 嘿!这份儿酸哪。

甲 这叫气气你。

乙 咱们不定谁气谁哪,听这个:“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基浅。”

甲 嗬!我给你对:“林内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乙 好!你再听这个:“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

甲 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乙 这是个孔子的典故,又是个对子上联儿。

甲 还有这么一个典故哪!

乙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天走到某处,忽然天降大雨,上不着村,下不着店,没处躲,可巧道旁有一棵树里面是空的,孔子一想这里可以藏藏躲躲,这就叫空树藏孔。

甲 孔进空树呢?

乙 孔子进了空树啦,孔进空树。

甲 空树孔?

乙 空树里面有孔子,空树孔。

甲 孔出空树?

乙 雨过天晴,孔子由空树里面出来啦,孔出空树。

甲 空树空?

乙 空树里面就没有孔子啦,这就叫:“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做喘不上气来的样子)我差点儿没放炮。

甲 听我的:“柔(rou)、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

乙 我说你这是什么呀?

甲 你那是什么呀?

乙 我这是列国典故。

甲 我这是本人实事。

乙 典故可以对实事,可是你那有多少字啦?

甲 你那多少字啊?

乙 我这是十八言。

甲 咱们数数。

乙 “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十八个字儿。你呢?

甲 我这也十八个呀。

乙 我听着有三十多啦。

甲 不信你数着,“柔、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

乙 也十八个字,可是当什么讲啊?

甲 那年北京打仗,我正在床上躺着哪,就听柔……飞过来一个枪子儿。

乙 叭哒?

甲 撞墙上啦,叭哒。

乙 当?

甲 落院里一个炮弹,当。

乙 哗啦?

甲 房塌啦,哗啦。

乙 扑腾腾?

甲 我由床上掉下去啦,扑腾腾。

乙 哎哟哟?

甲 碰了我腰了,哎哟哟。

乙 嗖嗖嗖?

甲 当时掉了三根头发。

乙 吱吱吱哪?

甲 压死仨老鼠。

乙 嘿!对我有帮助
0回答时间:2010-10-29 23:55 | 我来评论 | 检举
向TA求助 回答者: 苏为文 | 三级点赞率:6%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太感谢啦
相关内容
2010-8-11 郭德纲 于谦 曹云金 大双簧的台词 2009-5-7 高分求曹云金的《对春联》视频,曹云金专场的视频,4月26张一元晚场的录... 6 2010-5-30 【高分】求曹云金、刘云天090102《对春联》 4 2010-1-26 曹云金于谦 香水无毒下载 2009-2-24 我想知道辽宁卫视郭德刚主持的<到底是谁>有于谦 何云伟,李菁,曹云金那期... 4 查看同主题问题: 曹云金 对春联 于谦 台词
等待您来回答del0回答嘻哈包袱铺有什么好笑的相声del0回答急需 节目串词 大学生元旦晚会 节目有 小品《午夜有约》 吉他弹唱 《...del1回答5元旦快到了 我想准别一段相声 可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能个帮助一下吗 少...del0回答10求有关“孝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的主持词和有关孝的小品和相声。del1回答郭德纲于谦做嘉宾的娱乐节目有哪些?del1回答嘻哈包袱铺相声剧本del2回答10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练习六,有趣的倒顺词,补充相声中省略掉的内容! 急...del1回答急求2010春晚相声大话捧逗的主持人串联词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
其他回答 共1条

给你一个我刚做的笔记。。也许有用。。。你跟楼上的综合一下就好了
【这可是我亲自做的笔记啊!】

曹:今儿个很高兴,能和于老师合作。
于:嗯
曹:心情非常的忐忑
于:干嘛呀这是
曹:您是老先生
于:谈不到
曹:老演员
于:诶,那倒是
曹:从小曲艺团坐科
于:对
曹:今天能跟您站在一块儿,三生有幸
于:不敢当
曹:为什么您给我捧啊
于:为什么呢
曹:于老师,有份!
于:他们夸人有这么说的
曹:轻易不给别人捧,为什么给我捧
于:您说说
曹:咱爷俩的关系不一样
于:那是
曹:他们管您叫大爷,我管您叫干爹
于:对对对
曹:就是爸爸(指自己)和儿子(指于谦)的关系
于:你这个,手势有点儿乱
曹:哦,儿子(指于谦)和爸爸(指自己)的关系
于:咳!还是调过来吧!
曹:反正是爷儿俩
于:哎,是爷儿俩呀
曹:住着也进,街坊,能跟您合作,高兴。
于:诶
曹:在任何演员当中我就爱看您
于:喜欢我?
曹:喜欢您,为什么跟您走的近呢,爱看!熟悉,相当熟悉!
于:非常的熟
曹:于老师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我都知道
于:哎!
曹:你有什么缺点?你有什么(重音)优点?!
于:我没优点呐?!到底有没有优点呐?
曹:你看你看,你有什么优点,你有什么缺点,我都知道
于:诶
曹:你有什么缺点?你有什么(重音)优点?!
于:我还是没优点呢?
曹:行,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于:我这就是优点?
曹:有优点,仔细找能找着
于:不仔细找就没有?
曹:好演员,最爱看您(裤衩的脸云云……)这么多演员您最好
于:太捧我了
曹:您比他们都有深度!
于:我还有深度?
曹:他们太肤浅
于:哦
曹:没学问!没学问的人我不爱理
于:你呀?
曹:那当然
于:我是上过两天学
曹:我也爱学习,所以咱们能走到一块儿
于:那就有共同语言
曹:那是啊,我是好学习,没事在家就充实自己
于:怎么充实自己呢?
曹:读书看报啊
于:哎,这是充电呢
曹:最爱看书,中国的古典名著,四大名著,我都读透了!
于:四大名著都读透了?!
曹:金瓶梅,一二三四。四大名著,哎呀……四大本儿
于:就一本儿金瓶梅呀?!
曹:潘金莲……哎呀……大本儿彩图,哎呀……夜里睡不着觉!
于:你上弦了是怎么的?你就这一本儿书熟是吗?这本儿书不在四大名著之内
曹:在
于:什么呀在?您这一本书就包含四大名著了?金瓶梅一二三四?那不对!
曹:你说你说
于:首先,四大名著,三国!
曹:三国看啦!
于:读过吗?
曹:当然啦!刘关张啊!刘备关羽张飞,哥儿仨,一个头磕地上,保着唐三藏西天取经,半路途中,刘备经常欺负关羽,唐三藏教训他:“你这泼猴!”“你这泼刘备!”
于:泼刘备像话吗?!
曹:姓刘名备字玄德,法号悟空嘛!
于:哎,这都哪儿的事儿啊?
曹:八戒!
于:诶咳!您这书都读乱了知道吗?
曹:三国嘛!
于:三国哪儿有悟空啊!
曹:看啦看啦……
于:看啦?那就是……水浒?
曹:水浒也看啦!水浒就是金瓶梅!
于:诶,谁说的!?
曹:你算,人物都一样!你看水浒里边儿,武大郎武二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还有一个跟武大郎一块儿练摊儿的哥们儿。
于:练摊儿!?
曹:走街串巷,武大郎卖烧饼,然后他卖梨,烧饼!脆梨!调门儿倍儿高
于:你说那是郓哥
曹:对对对……就那哥们儿
于:什么就哥们儿,哪儿论的!
曹:武大郎武二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脆梨
于:脆梨干吗呀,水浒里边儿多
曹:水浒也是那些人啊,武大郎武二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脆梨
于:您都不看,就看这一章是吗?就看水浒里边这一节,人那还有宋江呢,你那儿有吗?
曹:那是金瓶梅的延伸版!我这是区间的
于:你这里还有公共汽车的事儿!什么呀你说的!
曹:看啦看啦……
于:又看啦?那就是……红楼梦?
曹:切!红楼梦都看烂了!我都看乱了
于:诶,是看乱了您前边那俩也看乱了
曹:看烂了,电视剧翻来覆去的看。电视剧主题歌我都会唱(主题歌云云……)哪位站起来说曹云金你们没看过红楼梦……
于:干吗这么说呀,你看过电视剧不行
曹:问你一个问题,林黛玉、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吧?
于:对呀
曹:红楼梦主要讲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
于:是啊
曹:这爷们儿和这娘儿们儿……
于:什么呀!您怎么净是粗口呀!
曹:爱情故事,对吧?
于:对
曹:林黛玉、贾宝玉,头一面儿,哪儿见得!
于:头一面儿……还真记不起来。
曹:切!完了吧?完了吧?!我知道!
于:嗯,你说说,他们俩哪儿见得?
曹:有那么一回,林黛玉早晨起来梳洗打扮完毕,捯饬的好看,开窗户,过去那个窗户啊,拿竹竿儿支着,一下没拿住掉下去了,贾宝玉正打楼底下过(扇扇子)
于:这是贾宝玉吗?
曹:砸脑袋上了。“嗨!谁呀!哟!妞儿!”
于:“妞儿”?!行行行……不是,您又跟金瓶梅串了!又串了!说半天又是金瓶梅啦!
曹:没错,王婆旁边儿都看见了
于:什么呀
曹:有王婆,王熙凤,都看见了
于:哪儿呀!王熙凤是王婆啊?!您说那又是西门庆跟潘金莲儿啊
曹:你也看过
于:诶,咳!
曹:暴露了
于:这有什么可暴露的
曹:你也这个
于:咱别勾肩搭背的,咱少来这个(摇扇子的动作)还有最后一部,西游记
曹:西游记,主要讲的是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西天指的是哪儿啊
于:西天?你说是哪儿
曹:婆(爆破)罗门国!
于:好嘴
曹:这是梵文,你不懂,你够烦人的了
于:烦人干吗呀,梵文!
曹:西天取经,玄奘法师,得道高僧,为了普度众生,千山万水万水千山,求取真经啊~~~~不容易啊~~~~~~~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知道吗?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一路之上艰难险阻,多少诱惑呀!女儿国,国王,好看
于:他就记得这事儿了
曹:是个娘儿们儿
于:又来了
曹:这娘儿们儿,看上玄奘法师的美色,非要留在身边儿当妃子!玄奘法师不干,毅然决然:“不行~~~~~”娘儿们儿不愿意:“御弟哥哥留下吧!”
于: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曹:“不行有事儿!”(挠肚子)(重复御弟哥哥。)
于:说谁都跟西门庆似的
曹:毅然决然“不行!”
于:不行就不行吧,干嘛这样
曹:四大名著都读透了!
于:一说还是真看过!
曹:读书看报,没事儿买报纸看
于:看报
曹:50斤报纸。
于:论斤看报纸?
曹:旧报纸便宜
于:旧报纸?
曹:新闻啊
于:那还叫什么新闻啊?
曹:废话,干吗啊?旧报纸怎么啦?奥运会你比我提前知道不就完了吗?我还比你多快乐俩月呢
于:这人什么思想这是?!你这脑子里怎么想的这是?
曹:便宜,看报纸怎么,旧报纸不行啊?读书看报,操琴舞剑!在家没事儿就弹琴!(动作)
于:哦(动作)弹琴?
曹:在家,舞剑!(动作)
于:真贱!
曹:指谁谁贱
于:好么,台上俩贱人
曹:操琴舞剑,吟诗作对!
于:哦,还……
曹:吟诗!我写了很多淫诗
于:啊?!
曹:国家不给我出版!
于:多新鲜呢!
曹:我送你一本?
于:咳!还写淫诗,你没拍照片儿啊?
曹:吟诗!吟诗!吟诵之吟!
于:对呀
曹:一口一个今
于:对呀
曹:你以为呢
于:我以为。。。那个。。
曹:吟诗作对!作对联儿!
于:哦,写对子
曹:那当然!张嘴一来就来一对联!
于:哦,写的多
曹:能neng好些个!
于:neng?好些个?
曹:好些个对联
于:爱写这个
曹:有上联对下联!
于:哦
曹:没上联自个儿写上联!
于:自个儿再给自个儿对下联?
曹:对啊!
于:这不撑的吗!
曹:难度多大!对联儿!这都是我写的!(指花篮上的条幅)曹云金专场演出成功
于:啊
曹:诶?这字儿怎么对不上呢?
于:甭说这个了,你呀既然能写对联儿,能作对联
曹:坐!坐!一大厚叠对联儿,拿过来我就坐!
于:坐屁股底下呀?
曹:怎么啦?
于:什么叫拿过来就坐呀
曹:你不说作对联吗?干嘛呀不拿屁股坐拿脸坐?你倒行,裤衩脸
于:行啦,既然你喜欢作对联,我也喜欢作对联,今天咱们两个这儿作几副对子,连连句
曹:谁呀?我跟你?!
于:我呀
曹:你疯了吧?我这么大文学家,我这人才,我跟你作对联儿?
于:怎么啦?
曹:一说相声臭捧哏的!
于:诶这叫什么话呀!
曹:(鄙视捧哏的)
于:这捧哏这是专业呀
曹:我跟你……对对联儿规矩你懂吗?
于:对对联儿还有什么规矩?
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开市大吉,万事亨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会吗?说出来跟小贯口是的,哎,你行吗?
于:您这身段就把上下联带出来了,还仄仄平……
曹:你懂吗!
于:这……谁作对联儿都懂这个
曹:你跟我对,对对联儿规矩你懂吗?
于:对对联儿……
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开市大吉,万事亨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于:好!您再说一遍我就懂了
曹:看着点儿!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于谦拦,拦不住)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开市大吉,万事亨通;(一起做动作)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看见么!无声胜有声!
于:还无声呐?!说的都快吐了!
曹:我还是个优秀的指挥家!小泽谦尔!
于:咳!!既然您把这都弄这么清楚,这跟我们对对子也没什么关系
曹:谁说的,对对子规矩你懂吗!
于:又来了!
曹:刚学的!
于:咱们连连句可以不可以?
曹:你行吗?
于:对对子的规矩我懂!!怎么样?我要说个上联儿,能给对上来吗?
曹:当然!当然能对!
于:可以?好好好。那比如说啊,我出个上联儿。我说一个“上”!
曹:“下”呀!(天对地……仄仄平)(于谦拦不住)
于:大伙儿都熟了,我要说“天”?
上天言好事,下地醋歹炮
回宫降吉祥
对对联儿没有一个字一个字来的,少说得俩,你不能一个一个来,你得二!
羊肉、钟鼓、绸缎、岳飞(小萝卜孝顺大萝卜 动画片儿看多了)
萝卜
仨字儿 大萝卜
四个字儿 好大萝卜
五个字儿 好大个儿萝卜
山羊上山 大白话
两头是山
水牛下水
添字 加字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上山把脚崴了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咩 碰疼了
哞 呛着了 你说你水牛呛着了,你要是奶牛……(于:连批带讲,什么呀,你等会儿吧,我跟你对对联老能想起动物世界呀!)
我说南你对什么?北
东 西
上 下 没拦住又回去了!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我不玩儿了 耍无赖
分、上、下!
南雁北飞双翅西东分下上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空树藏孔
列国的时候,孔子
孔仲尼,姓孔明丘字仲尼
怎么老有批语呀
收了俩徒弟,一子路一颜回
是是是
颜回死得早 二徒弟
就你这角儿
周游列国,走的半道上
仲尼叹颜回
听我的解释
上不着…… 才高命短
你还听不听了?一会儿得对下联!走的半道儿上上不着村下不着店,下起雨了,孔子没办法,一看路边儿上有一棵树,树那儿有个大窟窿,孔子就上那儿避雨去了,这叫空树藏孔
什么玩意儿?孔子这么大圣人上树里避雨去?他妈没教过他?!下雨离树远点儿!大雷在劈着你!皮卡丘云云。。。
孔子进去避雨了 孔进空树
空树里有孔子了 空树孔
雨过天晴不下了,孔子由树里边出来了 孔出空树
空树里没有孔子了 空树空了
这就是“空树藏孔……”
没把你憋死
rou吧嗒tuang哗啦咔嚓噗通哎哟卜卜卜吱吱吱
18言,数手指

❽ 侯耀文的哪个相声里有苏东坡和苏小妹用

这个段子应该不是侯耀文说的,我听过的版本是苏文茂的,叫兄妹对诗。